首页> 中国专利> 胸锁乳突肌挛缩手术刀及其使用方法

胸锁乳突肌挛缩手术刀及其使用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胸锁乳突肌挛缩手术刀,其结构包括弯弧针、拉绳和切刀;弯弧针为弯弧形针体,其中设有芯孔和开口槽,开口槽的槽口宽度小于所述芯孔的孔径;拉绳穿接在弯弧针的芯孔中,切刀固定连接在拉绳上,并位于弯弧针的开口槽中,其刃口凸出于弯弧针的内弧面。使用本发明手术刀,可用手往复牵拉从露出端上伸出的拉绳的绳端,带动切刀沿针体上的开口槽往复移动,切刀的刃口即可反复切割胸锁乳突肌,直到完成切割操作。术后在患者的颈部仅留下两个很小的创口,愈后的疤痕很不明显,由此克服了传统手术刀操作存在的切口大和疤痕大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10088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张纯朴;

    申请/专利号CN202110407471.4

  • 申请日2021-04-15

  • 分类号A61B17/3211(20060101);

  • 代理机构13112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玉祥;胡澎

  • 地址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自强路139号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50:4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胸锁乳突肌挛缩手术刀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胸锁乳突肌斜位于人体颈部的两侧皮下,在颈部形成明显的体表标志。胸锁乳突肌是由副神经支配,其主要的作用是维持头正常的位置、端正姿势以及使头部沿水平方向转动。当儿童的胸锁乳突肌一侧发生病变,使肌肉挛缩后,就可引一侧脸部肌肉生长障碍,导致双侧脸部的对称性发生变化。常规的治疗方式是切断患侧的胸锁乳突肌,以使患者的脸部逐步恢复均衡生长。

而胸锁乳突肌挛缩的手术治疗,目前都是使用常规的手术刀,手术后,会在患者颈部留下两条较大的切口疤痕,影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胸锁乳突肌挛缩手术刀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使用常规手术刀操作存在的切口大和愈后疤痕明显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胸锁乳突肌挛缩手术刀,包括:

弯弧针,为弯弧形针体,其一端为针尖部,另一端为握持部,在针体中开有芯孔,所述芯孔的一端开在针尖部的旁侧,另一端开在握持部的端面,在针体的内弧面上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与所述芯孔相连通,且开口槽的槽口宽度小于所述芯孔的孔径;

拉绳,穿接在所述弯弧针的芯孔中,其长度大于弯弧针的弧长,其绳径大于所述开口槽的槽口宽度;以及

切刀,固定连接在所述拉绳上,并位于弯弧针的所述开口槽中,其刃口凸出于弯弧针的内弧面。

弯弧针上的所述开口槽可以是贯通弯弧针针体的通口槽,也可以是一个半通槽,即开口槽的一端靠近弯弧针的针尖部,另一端贯通弯弧针的握持部。

将本发明手术刀穿入患者的颈部,弯弧针从内侧绕过胸锁乳突肌,其针体的针尖部和握持部分别露出皮外,用手往复牵拉从露出端上伸出的拉绳的绳端,带动切刀沿针体上的开口槽往复移动,切刀的刃口即可反复切割胸锁乳突肌,直到完成切割操作。术后退出本发明手术刀,在患者的颈部就仅留下弯弧针穿入和穿出这样两个很小的创口,愈后的疤痕很不明显,由此克服了传统手术刀操作存在的切口大和疤痕大的问题。本发明手术刀的使用,可使得手术操作简化,手术难度降低,还相应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本发明种胸锁乳突肌挛缩手术刀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消毒后的手术刀从握持部抽拉拉绳的外露端,直到拉绳的另一端缩回到针尖部内;

b、捏住并提拉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再将手术刀的针尖部刺入患者颈部,在绕过胸锁乳突肌后,从颈部皮肤穿出;

c、松开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后,从手术刀的握持部向里推送拉绳的外露端,使拉绳的另一端从针尖部穿出;

d、用两手各拉住由弯弧针两端伸出的拉绳的绳端,往复牵拉拉绳,带动切刀沿弯弧针上的开口槽往复移动,切刀的刃口反复切割胸锁乳突肌,直到完成切割操作;

e、再从握持部抽拉拉绳的外露端,直到拉绳的另一端缩回到针尖部后,将弯弧针从患者颈部取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手术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手术刀包括弯弧针1、拉绳2和切刀3等部分。

弯弧针1为弯弧形针体,其一端为针尖部11,另一端为便于术者手指握持的握持部12。在弯弧针的针体中开有芯孔13。芯孔13的一端开在针尖部11的旁侧,即芯孔在弯弧针1的针尖部的开口位于针体的内弧面上;芯孔13的另一端开在握持部12上,由此形成了一条贯通针体的芯孔。在弯弧针1的针体内弧面上设有开口槽14,开口槽与芯孔13相连通,并且,开口槽的槽口宽度应小于芯孔13的孔径(图2),以防止拉绳2从弯弧针的开口槽14中脱出。

弯弧针1上的开口槽14既可以是贯通针体的通口槽,也可以是一个一端贯一端封闭的半通槽,即开口槽14的一端靠近弯弧针1的针尖部11,另一端贯通针体的握持部12(图1)。开口槽14最好是开在弯弧针1的内弧面上,以便于术中对胸锁乳突肌的切割操作。

拉绳2可采用细钢丝或碳纤维丝制成。拉绳2的直径小于芯孔13的内径,但应大于开口槽14的槽口宽度(图2),以便能够穿接在弯弧针1的芯孔13中,而不会从开口槽的槽口中脱出。并且,拉绳2的长度应大于弯弧针1的弧长,以使其两端均可穿出弯弧针1,这样,既便于术者的手指拉住拉绳的绳端,还要满足往复牵拉操作的手术需要。

切刀3为三角形的片刀,其刀背焊接或用其他方式固定在拉绳2上,其刃口向外,位于弯弧针1的开口槽14中,并且,切刀3的刃口应凸出于弯弧针1的针体,但也不需要凸出过多。这一方面是要便于术者对患者胸锁乳突肌实施切割操作;另一方面,也不能对弯弧针在患者颈部的穿入操作带来太大的阻隔影响。

本发明种胸锁乳突肌挛缩手术刀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消毒后的手术刀从握持部12抽拉拉绳2的外露端,直到拉绳2的另一端缩回到针尖部11内;

b、捏住并提拉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再将手术刀的针尖部11刺入患者颈部,在绕过胸锁乳突肌后,从颈部皮肤穿出;

c、松开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后,从手术刀的握持部12向里推送拉绳2的外露端,使拉绳2的另一端从针尖部11穿出;

d、用两手各拉住由弯弧针两端伸出的拉绳2的绳端,往复牵拉拉绳2,带动切刀3沿弯弧针1上的开口槽14往复移动,切刀3的刃口反复切割胸锁乳突肌,直到完成切割操作;

e、再从握持部12抽拉拉绳2的外露端,直到拉绳2的另一端缩回到针尖部11后,将弯弧针1从患者颈部取出。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