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实现爆炸物处理和不敏感特性的旋转弹引信传爆隔断机构

实现爆炸物处理和不敏感特性的旋转弹引信传爆隔断机构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爆炸物处理和不敏感特性的旋转弹引信传爆隔断机构,包括隔断介质、盖帽和隔离座。其中盖帽和隔离座形成密闭空腔收纳隔断介质,且隔断介质未充满,而是留出部分空腔。该机构位于导爆管与传爆管之间。若引信导爆管未正常作用,弹丸落地停止运动后,由于已无离心力,隔断介质在重力作用下将导爆管与传爆管之间因旋转而形成的爆炸聚能射流传爆通道关闭,此后即使导爆管因雷管等传爆序列敏感爆炸元件意外发火而爆炸也不会引爆传爆管。若勤务处理时引信受烘烤及枪弹、射流或破片冲击使导爆管意外发火,隔断介质会阻隔导爆管传爆而不会引爆传爆管。该机构可配用于各类旋转弹瞬发、近炸或空炸引信,原有结构不变,只是增长约5~10mm。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09153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110384614.4

  • 发明设计人 王雨时;尹朝峰;

    申请日2021-04-09

  • 分类号F42C15/28(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03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朱沉雁

  • 地址 210094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20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47:3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引信安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实现爆炸物处理和不敏感特性的旋转弹引信传爆隔断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战争的发展,对引信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GJB373B-2019《引信安全性设计准则》标准规定引信应具有爆炸物处理特性以保证弹药爆炸物处理的安全性要求。不仅如此,为了保证在受到冲击、撞击和火灾等意外刺激下具有足够的安全性,现代引信还应具有不敏感特性。传统引信的不敏感特性改造一般通过选用三氨基三硝基苯等极钝感猛炸药实现。相比传爆药,导爆药选用感度更低的极钝感猛炸药时,由于起爆导爆管的雷管威力受到引信隔爆安全性主要是引信结构的限制,导致雷管威力难以提高,无法可靠起爆极钝感猛炸药的导爆管。受引信整体尺寸限制,引信不宜采用较为复杂的结构实现上述功能。因此合理利用引信内部空间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爆炸物处理和不敏感特性的旋转弹引信传爆隔断机构,有效实现引信爆炸物处理安全性和不敏感特性。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实现爆炸物处理和不敏感特性的旋转弹引信传爆隔断机构,设置在引信本体内,且位于导爆管和传爆管之间。所述旋转弹引信传爆隔断机构包括盖帽、隔离座和隔断介质,其中盖帽和隔离座配合形成密闭空腔,用于容纳隔断介质,密闭空腔内并未充满隔断介质而是留出一部分空腔。

当引信无旋转或虽有旋转但转速较低时,隔断机构中的隔断介质在重力作用下,会将导爆管和传爆管之间的导爆管爆炸形成的聚能射流传爆通道隔断,确保引信中导爆管或导爆管以上的爆炸元件意外作用时,传爆管不会作用,引信不会产生危害。当引信遭受弹道旋转环境时,隔断机构将由隔断状态转换为传爆导通状态。导爆管引爆后主要以爆炸聚能射流的形式作用于传爆管,从而引爆传爆管,引信完成正常起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利用具有流动阻隔和阻爆特性的液体或准流体,实现了爆炸物处理安全性和引信不敏感特性。

(2)模块化设计,结构简约,易于实现且通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处于装配状态下引信直立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引信处于水平放置时隔离座中隔断介质的液面位置及隔断传爆通道示意图。

图3为引信旋转时液面位置及形成的中心传爆通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结合图1,本发明所述的实现爆炸物处理和不敏感特性的旋转弹引信传爆隔断机构,设置在引信本体2内,且位于导爆管1和传爆管6之间,所述旋转弹引信传爆隔断机构包括盖帽3、隔离座4和隔断介质5。

本发明难点在于导爆管作为引信传爆序列中的首发钝感爆炸元件,其内部装药若为减敏而换用极钝感的猛炸药时,会直接影响平时处于隔爆状态下的雷管对它的起爆完全性。不仅如此,通过增加隔爆机构或保险机构实现爆炸物处理安全性,将使引信结构更为复杂且整体尺寸较大,难以满足引信小型化的要求,也难以保证高可靠性。而通过采用隔断结构可以同时实现上述两种功能且有效地避免以上问题。

所述隔离座4圆柱面外壁上设有外螺纹,与本体2的内螺纹连接,并置于导爆管1之前、传爆管6之后,可以实现对导爆管1爆炸聚能射流的隔断作用。隔离座4为圆柱形无顶盖的腔体,盖帽3固定在隔离座4的顶端,两者配合形成密闭空腔,所述隔断介质5放置于该腔体内,且隔断介质5并未充满空腔,有助于引信正常作用时,导爆管1爆炸后形成的聚能射流能通过由隔断介质5外撤至空腔四周后空腔中心形成的聚能射流传爆通道。该隔断介质5采用准流体或采用粘度低、密度大、不易燃爆且与结构件相容性好的液态介质。所述粘度低、密度大、不易燃爆且与结构件相容性好的液态介质包括三碘甲烷和苏申-罗尔巴液。准流体为固态球形颗粒,包括微径玻璃珠、陶瓷珠、塑料球和钢球,且该隔断介质5能够可靠地将爆炸聚能射流和爆炸冲击波阻断,有助于隔断导爆管1爆炸产生的聚能射流对传爆管6的冲击作用。隔离座4空腔底部内壁中心另外设有一锥形盲孔,用于降低隔离座4底部对爆炸聚能射流的阻碍作用。同时,该锥形盲孔侧壁自上向下呈减缩状,其侧壁的斜面有助于其内的隔断介质5通过该斜面运动至隔离座4的空腔中,保证在引信正常作用时,聚能射流传爆通道可以完全打开,确保导爆管1产生的爆炸聚能射流能可靠引爆传爆管6。

平时,如图2所示,当引信处于无旋转或虽有旋转但旋转速度较低的状态时,隔离座4中的隔断介质5在重力作用下,会将旋转状态下打开的聚能射流传爆通道关闭,引信处于隔断安全状态。此时,当引信导爆管1遭受烘烤以及枪弹、射流或破片冲击而意外发火时,隔断介质5会阻断爆炸聚能射流从而不会引爆传爆管6,此时引信传爆管以及其后的战斗部是安全的,即实现了引信不敏感特性。

本发明的技术亮点在于采用隔爆安全技术,通过利用隔断介质的阻断和阻爆特性使导爆管爆炸形成的聚能射流威力丧失或大幅度下降,同时实现引信爆炸物处理安全性和不敏感特性。

正常使用情况下,如图3所示,当引信旋转且转速达到一定程度时,隔断介质5在离心力作用下会外撤运动到隔离座4腔体四周,此时隔离座4中的空腔中心爆炸聚能射流传爆通道打开。导爆管1被引爆后形成的射流穿过聚能射流传爆通道而引爆传爆管6,从而起爆战斗部装药。若发射后引信未能正常作用,在弹丸落地停止运动后,由于已无转速故无离心力,隔断介质5在重力作用下会将旋转状态下形成的导爆管1与传爆管6之间的聚能射流传爆通道关闭,此时形成的未爆弹是安全的。当导爆管1因已解除保险处于待发状态的雷管等传爆序列内敏感爆炸元件意外发火而爆炸也不会引爆传爆管6,此时引信传爆管以及其后的战斗部是安全的,即能实现爆炸物处理安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