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特高心墙堆石坝变形综合控制方法

一种特高心墙堆石坝变形综合控制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高心墙堆石坝变形综合控制方法;以坝体最大沉降、“破坏”与“非破坏”变形量、竣工后变形量、协调变形为控制目标,对涵盖料源、坝体结构分区、坝料级配、填筑标准、施工碾压参数、施工分期、蓄水进行综合控制。本发明可有效防控心墙水力破坏、库水漫顶、坝顶裂缝等关键问题,保障大坝全生命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将科学、工程与技术紧密结合,量化目标控制值,并贯穿于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为大坝全生命周期风险防控及安全评价提供了依据,推动“半经验半理论坝型”逐步向“理论坝型”发展。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高心墙堆石坝变形综合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堆石坝具有就地取材、经济安全以及适应性好等优点,在世界水利水电工程中广泛应用。统计资料显示,世界已建和在建的200m及以上特高堆石坝,土质心墙堆石坝占比最大。对于特高堆石坝来说,坝体变形控制是核心,预防和解决大坝安全问题是关键。近些年,我国以糯扎渡(261.5m)、长河坝(240m)、两河口(295m)为代表的特高心墙堆石坝筑坝技术取得重要进展,但部分工程仍然出现了坝体变形量过大、心墙与坝壳变形不协调、坝顶裂缝等问题,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堆石坝仍然是一种半经验半理论坝型,现有技术理论体系落后于工程实践,至今仍未形成一套系统性的变形综合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高心墙堆石坝变形综合控制方法,该特高心墙堆石坝变形综合控制方法可有效防控心墙水力破坏、库水漫顶、坝顶裂缝等关键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特高心墙堆石坝变形综合控制方法;以坝体最大沉降、“破坏”与“非破坏”变形量、竣工后变形量、协调变形为控制目标,对涵盖料源、坝体结构分区、坝料级配、填筑标准、施工碾压参数、施工分期、蓄水进行综合控制。

所述坝体最大沉降控制目标为最大坝高的0.8%~1.8%。

所述坝体最大沉降包含“非破坏”变形量和“破坏”变形量,其中,

“非破坏”变形量由施工期填筑荷载引起,控制目标为坝体最大沉降的0.7%~0.8%;

“破坏”变形量由蓄水、心墙固结、干湿循环、库水位周期升降循环、流变或地震引起,控制目标为坝体最大沉降的0.2%~0.3%。

所述竣工后变形量指大坝填筑至坝顶以后变形量,包括竣工后坝顶总沉降、上游坝壳湿化沉降增量、蓄泄水循环坝顶沉降增量、流变坝顶沉降增量、风化劣化坝顶沉降增量,其中,

坝顶总沉降,控制目标为最大坝高的1.0%以下;

上游坝壳湿化沉降增量,控制目标为最大坝高的0.3%以下;

蓄泄水循环坝顶沉降增量由全生命周期水库蓄泄水循环引起,控制目标为最大坝高的0.3%以下;

流变坝顶沉降增量由竣工后流变引起,控制目标为最大坝高的0.3%~0.5%;

风化劣化坝顶沉降增量由全生命周期风化劣化变形引起,控制目标为最大坝高的0.1%~0.2%。

所述协调变形采用坝顶沉降梯度值和心墙剪应力水平两项控制指标,其中,

坝顶沉降梯度值为心墙与上下游坝壳各分区之间的沉降梯度,控制目标为2%以下,以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γ为沉降梯度;S

心墙剪应力水平的控制目标为小于1.0,心墙剪应力水平以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σ

所述对料源进行控制为:防渗心墙采用砾石土,控制心墙料P5含量在30%~50%之间,邓肯E-B模型的K值≥400,其中P5含量为心墙料中大于5mm粒径颗粒含量的重量百分比;反滤料和过渡料母岩饱和抗压强度大于40MPa,软化系数大于0.7~0.75;堆石Ⅰ区料原岩饱和抗压强度小值平均值大于40Mpa;堆石Ⅱ区料原岩饱和抗压强度小值平均值大于35MPa,软化系数在0.7~0.75以上。

所述对坝体分区进行控制为:将砾石含量相对偏高、渗透系数相对偏大的砾石土料设置在于坝体中下部;在心墙与岸坡接触部位设置水平厚2~4m的接触黏土;堆石分区划分为堆石Ⅰ区、堆石Ⅱ区,堆石Ⅰ区填筑在坝顶部位、下游排水堆石区以及上游库水位变动区等,堆石Ⅱ区填筑在上游死水位以下、下游内部干燥区。

所述对坝料级配进行控制为:

①防渗心墙料,最大粒径不大于60~80mm或铺土厚度的2/3;控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15%,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6%~8%;

②接触土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0~40mm,粒径大于5mm的颗粒含量不大于10%,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大于60%,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应大于20%;

③反滤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0~80mm,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小于3%~5%,反滤料Ⅰ区对心墙防渗土料、反滤料Ⅱ区对反滤料Ⅰ区应满足反滤和排水准则,即:

D

式中,D

④过渡料,最大粒径不大于300mm,小于5mm的颗粒含量不大于20%~25%;

⑤堆石料,堆石料最大粒径为800mm;粒径小于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15%;0.075mm以下的颗粒含量小于5%。

所述对填筑标准进行控制为:

心墙料,压实度≥98%,渗透系数<1×10

接触土料,塑性指数大于10,渗透系数<1×10

反滤料,相对密度≥0.80~0.85;

过渡料,相对密度≥0.7~0.8,孔隙率≤20%~22%;

堆石料,相对密度≥0.7~0.8,孔隙率≤20%~22%,堆石Ⅰ区、堆石Ⅱ区采用相同的填筑标准。

所述对施工碾压参数进行控制为:

心墙料,铺料厚度25~40cm,碾压设备采用凸块碾,碾压设备重量为20~25t,碾压遍数为静碾2次、振碾8~12次,碾压行车速度为1.8~2.5km/h;

接触土料,铺料厚度25~30cm,碾压设备采用平碾,碾压设备重量为18t,碾压遍数为静碾2次、振碾8~1次,碾压行车速度为1.8~2.5km/h;

反滤料,铺料厚度30~40cm,碾压设备采用平碾,碾压设备重量为≥20t,碾压遍数为静碾2次、振碾8~10次,加水量为3%~5%,碾压行车速度为2.0~3.0km/h;

过渡料,铺料厚度60~80cm,碾压设备采用平碾,碾压设备重量为≥25t,碾压遍数为静碾2次、振碾8~10次,加水量为5%~10%,碾压行车速度为2.0~3.0km/h;

堆石料,铺料厚度80~100cm,碾压设备采用平碾,碾压设备重量为≥26t,碾压遍数为静碾2次、振碾8~10次,加水量为10%~15%,碾压行车速度为2.0~3.0km/h。

所述对施工分期进行控制为:上游堆石体、过渡层、反滤层、心墙和宽度不小于40~60m的下游堆石区均应平起填筑至度汛高程;填筑宜总体平衡上升,填筑高差不宜大于20m。

所述对蓄水进行控制为,控制死水位以上蓄水速率≤0.5~1.0m/d。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有效防控心墙水力破坏、库水漫顶、坝顶裂缝等关键问题,保障大坝全生命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将科学、工程与技术紧密结合,量化目标控制值,并贯穿于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为大坝全生命周期风险防控及安全评价提供了依据,推动“半经验半理论坝型”逐步向“理论坝型”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特高心墙堆石坝变形综合控制方法;以坝体最大沉降、“破坏”与“非破坏”变形量、竣工后变形量、协调变形为控制目标,对涵盖料源、坝体结构分区、坝料级配、填筑标准、施工碾压参数、施工分期、蓄水进行综合控制。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并且,坝体最大沉降控制目标为最大坝高的0.8%~1.8%。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并且,坝体最大沉降包含“非破坏”变形量和“破坏”变形量,其中,

“非破坏”变形量由施工期填筑荷载引起,控制目标为坝体最大沉降的0.7%~0.8%;

“破坏”变形量由蓄水、心墙固结、干湿循环、库水位周期升降循环、流变引起,控制目标为坝体最大沉降的0.2%~0.3%。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1,并且,竣工后变形量指大坝填筑至坝顶以后变形量,包括竣工后坝顶总沉降、上游坝壳湿化沉降增量、蓄泄水循环坝顶沉降增量、流变坝顶沉降增量、风化劣化坝顶沉降增量,其中,

竣工后坝顶总沉降,控制目标为最大坝高的1.0%以下;

上游坝壳湿化沉降增量,控制目标为最大坝高的0.3%以下;

蓄泄水循环坝顶沉降增量由全生命周期水库蓄泄水循环引起,控制目标为最大坝高的0.3%以下;

流变坝顶沉降增量由竣工后流变引起,控制目标为最大坝高的0.3%~0.5%;

风化劣化坝顶沉降增量由全生命周期风化劣化变形引起,控制目标为最大坝高的0.1%~0.2%。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1,并且,采用坝顶沉降梯度值和心墙剪应力水平两项控制指标,其中,

坝顶沉降梯度值为心墙与上下游坝壳各分区之间的沉降梯度,控制目标为2%以下,以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γ为沉降梯度;S

心墙剪应力水平的控制目标为小于1.0,心墙剪应力水平以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σ

实施例6

基于实施例1,并且,对料源进行控制为:防渗心墙采用砾石土,控制心墙料P5含量在30%~50%之间,邓肯E-B模型的K值≥400,其中P5含量为心墙料中大于5mm粒径颗粒含量的重量百分比;反滤料和过渡料母岩饱和抗压强度大于40MPa,软化系数大于0.7~0.75;堆石Ⅰ区料原岩饱和抗压强度小值平均值大于40MPa;堆石Ⅱ区料原岩饱和抗压强度小值平均值大于35MPa,软化系数在0.7~0.75以上。

实施例7

基于实施例1,并且,对坝体分区进行控制为:将砾石含量相对偏高、渗透系数相对偏大的砾石土料设置在于坝体中下部;在心墙与岸坡接触部位设置水平厚2~4m的接触黏土;堆石分区划分为堆石Ⅰ区、堆石Ⅱ区,堆石Ⅰ区填筑在坝顶部位、下游排水堆石区以及上游库水位变动区等,堆石Ⅱ区填筑在上游死水位以下、下游内部干燥区。

实施例8

基于实施例1,并且,对坝料级配进行控制为:

①防渗心墙料,最大粒径不大于60~80mm或铺土厚度的2/3;控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15%,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6%~8%;

②接触土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0~40mm,粒径大于5mm的颗粒含量不大于10%,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大于60%,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应大于20%;

③反滤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0~80mm,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小于3%~5%,反滤料Ⅰ区对心墙防渗土料、反滤料Ⅱ区对反滤料Ⅰ区应满足反滤和排水准则,即:

D

式中,D

④过渡料,最大粒径不大于300mm,小于5mm的颗粒含量不大于20%~25%;

⑤堆石料,堆石料最大粒径为800mm;粒径小于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15%;0.075mm以下的颗粒含量小于5%。

实施例9

基于实施例1,并且,对填筑标准进行控制为:

心墙料,压实度≥98%,渗透系数<1×10

接触土料,塑性指数大于10,渗透系数<1×10

反滤料,相对密度≥0.80~0.85;

过渡料,相对密度≥0.7~0.8,孔隙率≤20%~22%;

堆石料,相对密度≥0.7~0.8,孔隙率≤20%~22%,堆石Ⅰ区、堆石Ⅱ区采用相同的填筑标准。

实施例10

基于实施例1,并且,对施工碾压参数进行控制为:

心墙料,铺料厚度25~40cm,碾压设备采用凸块碾,碾压设备重量为20~25t,碾压遍数为静碾2次、振碾8~12次,碾压行车速度为1.8~2.5km/h;

接触土料,铺料厚度25~30cm,碾压设备采用平碾,碾压设备重量为18t,碾压遍数为静碾2次、振碾8~1次,碾压行车速度为1.8~2.5km/h;

反滤料,铺料厚度30~40cm,碾压设备采用平碾,碾压设备重量为≥20t,碾压遍数为静碾2次、振碾8~10次,加水量为3%~5%,碾压行车速度为2.0~3.0km/h;

过渡料,铺料厚度60~80cm,碾压设备采用平碾,碾压设备重量为≥25t,碾压遍数为静碾2次、振碾8~10次,加水量为5%~10%,碾压行车速度为2.0~3.0km/h;

堆石料,铺料厚度80~100cm,碾压设备采用平碾,碾压设备重量为≥26t,碾压遍数为静碾2次、振碾8~10次,加水量为10%~15%,碾压行车速度为2.0~3.0km/h。

实施例11

基于实施例1,并且,对施工分期进行控制为:上游堆石体、过渡层、反滤层、心墙和宽度不小于40~60m的下游堆石区均应平起填筑至度汛高程;填筑宜总体平衡上升,填筑高差不宜大于20m。

实施例12

基于实施例1,并且,对蓄水进行控制为,控制死水位以上蓄水速率≤0.5~1.0m/d。

实施例13

结合上述实施例,具体的,设定大坝全生命期总变形、“破坏”与“非破坏”变形量、竣工后变形量、协调变形共4项控制目标作为变形控制的核心。

(1)全生命期总变形控制目标。以坝体最大沉降S

(2)“破坏”变形与“非破坏”变形控制目标。定义大坝填筑至坝顶时为竣工期,现代高堆石坝受提前发电、供水等需求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竣工期大坝已蓄水至一定高度。本发明按变形因素的作用阶段及对安全问题的影响程度,将施工期填筑荷载引起的变形称为“非破坏变形”,控制S

(3)竣工后变形控制目标。将大坝竣工后的变形称为“后期变形”。a.控制大坝竣工后3~5年坝顶变形趋于稳定,竣工后坝顶总沉降S

(4)协调变形控制目标

①心墙与坝壳协调变形控制目标:

a.以有限元沉降梯度值γ,评价心墙与上下游坝壳各分区之间的不均匀沉降梯度,控制坝顶区域不发生纵向裂缝,γ

其中,γ为沉降梯度;S

b.控制心墙剪应力水平S<1.0,

其中,σ

c.自心墙至上下游坝壳,坝体各分区遵循“变形模量依次增大,渗透系数依次增大”的原则。

d.采用高坝、高心墙模量、高堆石模量的“三高”控制标准,减小坝体总变形及后期变形量,降低心墙拱效应。

②心墙与岸坡协调变形控制目标:

以有限元沉降梯度值γ,评价大坝轴向不均匀沉降,控制坝顶区域不发生横向裂缝,γ

设计施工技术指标及工程对策措施涵盖料源、坝体结构分区、坝料级配、填筑标准、施工碾压参数、施工分期、蓄水控制等内容。

(1)料源控制

防渗心墙采用砾石土,控制心墙料P5含量在30%~50%之间,邓肯E-B模型的K值≥400,以获得较高的心墙模量,其中P5含量为心墙料中大于5mm粒径颗粒含量的重量百分比;反滤料和过渡料母岩饱和抗压强度大于40MPa,软化系数大于0.7~0.75;堆石Ⅰ区料原岩饱和抗压强度小值平均值大于40MPa,堆石Ⅱ区料原岩饱和抗压强度小值平均值大于35MPa,软化系数在0.7~0.75以上。

(2)坝体分区控制

①心墙分区。a.将砾石含量相对偏高、渗透系数相对偏大的砾石土料设置在于坝体中下部;b.在距离两岸坝肩30~50m的坝顶及“外倾型”岸坡折坡点顶部,建议深度在5~10m范围内,用接触黏土代替砾石土,以提高坝肩抗拉裂能力,减小横向裂缝发生概率。

②心墙与岸坡接触控制。a.心墙建基面边坡不陡于1:0.5;岸坡上缓下陡时,变坡角应小于20°,减小坝肩发生横向裂缝的可能性;b.在心墙与岸坡接触部位设置水平厚2~4m的接触黏土,以适应心墙与岸坡之间的大剪切变形条件,提高接触部位的防渗抗渗能力。

③坝壳堆石分区控制。a.对于防震抗震要求高的坝顶部位、作为主要承载体的下游排水堆石区以及上游库水位变动区,采用质量相对较好的堆石Ⅰ区;受环境影响变化小的上游死水位以下、下游内部干燥区等部位,可适当放宽堆石料的质量要求,使尽可能多的利用枢纽建筑物开挖料,用作堆石Ⅱ区。

(3)坝料级配控制

①防渗心墙料。最大粒径不大于60~80mm或铺土厚度的2/3;控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15%,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6%~8%。

②接触土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0~40mm,粒径大于5mm的颗粒含量不大于10%,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大于60%,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应大于20%。

③反滤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0~80mm,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小于3%~5%;反滤料Ⅰ区对心墙防渗土料、反滤料Ⅱ区对反滤料Ⅰ区应满足反滤和排水准则,即:

D

式中,D

④过渡料。最大粒径不大于300mm,小于5mm的颗粒含量不大于20%~25%。

⑤堆石料。堆石料最大粒径为800mm;粒径小于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15%;0.075mm以下的颗粒含量小于5%。

(4)填筑标准控制

表1填筑标准建议值

(5)施工碾压参数控制

表2现场施工碾压参数建议值

(6)施工分期控制。a.上游堆石体、过渡层、反滤层、心墙和宽度不小于40~60m的下游堆石区均应平起填筑至度汛高程;b.填筑宜总体平衡上升,填筑高差不宜大于20m。

(7)蓄水控制。对于水库首次蓄水,宜控制死水位以上蓄水速率≤0.5~1.0m/d;对于运行期存在的应急放空、多年或年调节水库的库水位骤升骤降等工况,应严格控制蓄泄水速率,尽可能将破坏变形向非破坏变形转化。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