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智慧城市的大数据安全防范监管系统

一种用于智慧城市的大数据安全防范监管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智慧城市的大数据安全防范监管系统,具体涉及智慧城市技术领域,包括基础采集层、支撑层和应用层,基础采集层与支撑层之间通过NB‑iot网络连接,进行数据的传输和交换,支撑层与应用层之间通过运营商网络连接,进行数据的传输和交换;基础采集层进行智慧城市的各项基础信息的收集,通过NB‑iot网络进行数据的上传和接收。本发明利用大数据系统模块从互联网中获取海量的数据信息,完成数据对比,能够提供多种不同的样本,获取更加全面的对比效果,提升安全性,在出现报警时,会调度离报警地点最近的基础数据采集层中的数据采集模块,进行数据采集,从而提升出警效率,提升安全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06787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长泰信息安全服务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319429.7

  • 发明设计人 廉明;

    申请日2021-03-25

  • 分类号H04L29/08(20060101);H04N7/18(20060101);G08B25/08(20060101);G06Q50/26(20120101);

  • 代理机构34147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赵娟

  •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习友路3333号中国声谷国际智能语音产业园2-C栋13层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42:3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城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智慧城市的大数据安全防范监管系统。

背景技术

安防系统又称安全防范系统,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它相关产品所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等。包括自然属性或准自然属性的安全,以及社会人文性的安全。

其中智慧城市的安防系统,需要对自然属性的天灾进行防范,也需要对人为破坏的人祸进行防范,以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保证居民的生活安全。近年来,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传统的智慧城市安防系统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智慧城市的大数据安全防范监管系统,包括基础采集层、支撑层和应用层,基础采集层与支撑层之间通过NB-iot网络连接,进行数据的传输和交换,支撑层与应用层之间通过运营商网络连接,进行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基础采集层进行智慧城市的各项基础信息的收集,通过NB-iot网络进行数据的上传和接收;

支撑层包括云平台和大数据系统模块,云平台包含一个线下智能终端,用户通过该智能终端进行中心数据处理、控制命令的接收和发送与终端操作,大数据系统模块与互联网连接,从互联网中获取城市安全监管的防范信息、防范措施和存储整个监管信息中收集的数据信息和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缓存信息;

应用层包括手机端应用和服务管理中心,手机端应用进行线下多地点的分散式管理,服务管理中心用于用户在线下多地点进行后台操作。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础采集层包括停车场数据采集、视频感知数据采集、基础设施数据采集和一卡通数据采集。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停车场数据采集包括安装在城市内停车场的数据采集模块,获取停车场内部影像信息,视频感知数据采集包括安装在城市内多个路口处的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城市内各个交通主干道路口处的影像信息,基础设施数据采集包括安装在城市内各个公共设施内的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城市内各个公共设施和公共区域内的影像信息,一卡通数据采集包括安装在城市内需要进行一卡通刷卡处的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城市内各个主要活动区域内的影像信息。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机端应用包括应急预案、公共安全、智能交通、报警服务和智能停车,所述应急预案、公共安全、智能交通、报警服务和智能停车均为安装在智能手机内的APP。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应急预案用于在出现安全事故时,将应急预案发送至线下多地点的智能终端,所述公共安全用户在用户的智能终端上进行城市安全教育的宣传,所述智能交通用于在用户的智能终端上,根据基础采集层采集的城市实时信息,为用户提供最优的交通路线,所述报警服务用于在用户进行报警时,为报警行为提供辅助功能,所述智能停车用于在用户的智能终端上,根据基础采集层采集的城市实时信息,为用户提供最优的停车选项。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报警服务提供的辅助功能包括自动的实时录像、实时录音、实时位置的自动获取和上传。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由于采用了NB-iot网络进行了传输,其数据传输的延迟低,能耗低,只需在基础采集层各点之间的交汇处设置NB-iot基站即可完成数据传输的需求,成本低;

2、利用大数据系统模块从互联网中获取海量的数据信息,完成数据对比,能够提供多种不同的样本,获取更加全面的对比效果,提升安全性;

3、在出现报警时,会调度离报警地点最近的基础数据采集层中的数据采集模块,进行数据采集,从而提升出警效率,提升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基础采集层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支撑层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应用层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的一种用于智慧城市的大数据安全防范监管系统,包括基础采集层、支撑层和应用层,基础采集层与支撑层之间通过NB-iot网络连接,进行数据的传输和交换,支撑层与应用层之间通过运营商网络连接,进行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基础采集层进行智慧城市的各项基础信息的收集,通过NB-iot网络进行数据的上传和接收,由于采用了NB-iot网络进行了传输,其数据传输的延迟低,能耗低,只需在基础采集层各点之间的交汇处设置NB-iot基站即可完成数据传输的需求,成本低;

支撑层包括云平台和大数据系统模块,云平台包含一个线下智能终端,用户通过该智能终端进行中心数据处理、控制命令的接收和发送与终端操作,大数据系统模块与互联网连接,从互联网中获取城市安全监管的防范信息、防范措施和存储整个监管信息中收集的数据信息和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缓存信息;

为了使系统在进行数据处理时能够有对比数据,利用大数据系统模块从互联网中获取海量的数据信息,完成数据对比,提供多种不同的样本,获取更加全面的对比效果;

应用层包括手机端应用和服务管理中心,手机端应用进行线下多地点的分散式管理,服务管理中心用于用户在线下多地点进行后台操作;

用户可以在云平台下的线下智能终端进行系统内的操作,还可通过智能手机,在系统所覆盖区域内,通过互联网和app,登录系统进行操作,实现分散式的系统管理;

所述基础采集层包括停车场数据采集、视频感知数据采集、基础设施数据采集和一卡通数据采集;

所述停车场数据采集包括安装在城市内停车场的数据采集模块,获取停车场内部影像信息,视频感知数据采集包括安装在城市内多个路口处的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城市内各个交通主干道路口处的影像信息,基础设施数据采集包括安装在城市内各个公共设施内的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城市内各个公共设施和公共区域内的影像信息,一卡通数据采集包括安装在城市内需要进行一卡通刷卡处的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城市内各个主要活动区域内的影像信息;

所述手机端应用包括应急预案、公共安全、智能交通、报警服务和智能停车,所述应急预案、公共安全、智能交通、报警服务和智能停车均为安装在智能手机内的APP;

所述应急预案用于在出现安全事故时,将应急预案发送至线下多地点的智能终端,所述公共安全用户在用户的智能终端上进行城市安全教育的宣传,所述智能交通用于在用户的智能终端上,根据基础采集层采集的城市实时信息,为用户提供最优的交通路线,所述报警服务用于在用户进行报警时,为报警行为提供辅助功能,所述智能停车用于在用户的智能终端上,根据基础采集层采集的城市实时信息,为用户提供最优的停车选项;

所述报警服务提供的辅助功能包括自动的实时录像、实时录音、实时位置的自动获取和上传,即在出现报警时,会调度离报警地点最近的基础数据采集层中的数据采集模块,进行数据采集,从而提升出警效率,提升安全性。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