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稀释液、血细胞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用试剂以及试剂盒

稀释液、血细胞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用试剂以及试剂盒

摘要

本申请涉及生物样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稀释液、血细胞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用试剂以及试剂盒,该稀释液用于稀释血液样本,或者,用于清洗血液样本流经的管路或装置,包括:缓冲对;水溶性酶;助溶剂;稀释液的渗透压为50~150mOsm/kg。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提高红细胞及血小板的计数准确度和精密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00865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911330891.6

  • 申请日2019-12-20

  • 分类号G01N1/38(20060101);G01N15/10(20060101);G01N33/48(20060101);G01N35/00(20060101);B08B3/08(20060101);B08B9/027(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80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李庆波

  • 地址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田寮社区光侨路高科创新中心B座10层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32:3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样品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稀释液、血细胞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用试剂以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大型医疗单位和医学科研院通常使用的血细胞分析仪都有配套专用的稀释液。稀释液和溶血剂是医学检验中血液分析仪最常用的一组试剂,是测定血红蛋白(Hb)和白细胞(WBC)计数或分类的关键试剂。溶血剂在稀释液的配合作用下,一方面使红细胞(RBC)迅速溶解,释放出血红蛋白与溶血剂结合形成稳定的血红蛋白衍生物,以供定量测定Hb,另一方面白细胞维持原有形态,并保持一定的体积,供WBC计数用,并且根据白细胞的大小来对白细胞进行三分群或五分群。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稀释液、血细胞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用试剂以及试剂盒,目的在于提高红细胞及血小板的计数准确度和精密度。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稀释液,稀释液用于稀释血液样本,或者,用于清洗血液样本流经的管路或装置,包括:缓冲对;水溶性酶;助溶剂;稀释液的渗透压为50~150mOsm/kg。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血细胞分析仪,至少包括采样装置、红细胞检测装置、红细胞与血小板计数池、血红蛋白检测装置、白细胞计数池、稀释液、检测装置、排放装置和输送装置,采样装置连接输送装置,通过输送装置配合完成样本取样和分配,红细胞检测装置连接红细胞与血小板计数池,血红蛋白检测装置连接白细胞计数池,稀释液连接白细胞计数池、红细胞与血小板计数池和输送装置,检测装置连接输送装置,排放装置连接白细胞计数池和红细胞与血小板计数池;其中,稀释液为前述的稀释液。

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血细胞分析仪用试剂,包括至少一种溶血剂和稀释液,其中,稀释液为前述的稀释液。

再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试剂盒,试剂盒包括:盒体;盒体内设有校准品区、质控品区和试剂区,其中,试剂区安置用于储存稀释液的试剂瓶,稀释液为前述的稀释液。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稀释液,该稀释液包括:缓冲对、水溶性酶以及助溶剂,且稀释液的渗透压为50~150mOsm/kg。可以理解的是,红细胞通常具有扁平的且中间下凹的双凹碟形,由于本申请稀释液的渗透压为50~150mOsm/kg,红细胞可吸收稀释液后球形化,进而使球形化的红细胞与具有微丝结构的血小板在外观上具有较大差异,使红细胞与血小板更容易分辨,提高红细胞及血小板的计数准确度和精密度。同时,该稀释液含有水溶性酶,在该稀释液用于清洗血液样本流经的管路或装置时,能够保证除去血细胞分析仪中残存的血液样本,解决了携带污染的问题,进一步提供提高红细胞及血小板的计数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红细胞计数RBC相关性分析结果;

图2是血小板计数PLT相关性分析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血细胞包括了白细胞系、红细胞系、血小板系,其中白细胞包括了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五类白细胞。

.血小板结构复杂,简言之,由外向内为3层结构,即由外膜、单元膜及膜下微丝结构组成的外围为第1层;第2层为凝胶层,电镜下见到与周围平行的微丝及微管构造;第3层为微器官层,有线粒体、致密小体、残核等结构。

血小板没有细胞核,细胞质呈淡蓝色,并含有紫红色的颗粒。细胞质的周边部分称透明区(hyalomere),有十几层与细胞膜平行的环状排列的微管。靠近细胞膜处还有微丝(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微丝(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负责保持和改变血小板的外形。细胞质的中央部分称颗粒区(chromomere),有血小板颗粒、小管系、线粒体、核糖体、过氧化物酶体和溶酶体等。血小板颗粒有两种,一种是特殊颗粒(又名ɑ颗粒),体积较大,含有凝血因子Ⅲ等;另一种是致密颗粒,含有5-羟色胺、ADP、ATP、钙离子、肾上腺素等。小管系也有两种,一种是开放小管,开口于细胞膜,可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另一种是致密小管,分布于细胞质的周边,不与细胞膜相通,能收集钙离子和合成前列腺素。细胞膜含有丰富的磷脂,为凝血过程提供反应界面;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能介导血小板粘附,并常常吸附大量的与凝血、纤溶系统有关的分子。

目前市面上进行血细胞分析的仪器有两类: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和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可以准确地将五类白细胞区分出来,而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只能将白细胞区分成三个群落:1、小白细胞群-淋巴细胞/2、中间群白细胞-包含了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由于通过检测装置难以区分,所以这三种白细胞归为一个群);3、大白细胞群-中性粒细胞。

目前小型医院及基层医院主要使用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中大型医院基本都使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随着医疗改革的进行,小型医院及基层医院的测试标本量越来越多,并且疑难杂症类型的病人也在增加,因此小型医院及基层医院对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需求增加,但是还是有部分样本出于成本考虑又需使用到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同时中大型医院也有较多体检筛查样本,这类体检样本一般只需要三分群的血常规结果。因此目前在一些医院存在同时购置五分类和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根据不同需求在不同仪器上进行测试。

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液进行分析测试时需要采用稀释液对血液样本进行稀释,但申请人在长期研发过程中发现,现有稀释液多为等渗溶液(即与细胞液渗透压相近的溶液,一般在280-310mOsm/kg),等渗稀释液对小红细胞、低值血小板、大血小板、及异常血小板测试结果不准确,且清洗效果差、有携带污染的风险。同时,在等渗稀释液中,血小板尺寸通常为1-4微米,导致很容易将残余的血细胞碎片或者血浆碎片误认为是血小板,最终导致血小板假性增高现象。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稀释液。该稀释液用于稀释血液样本,或者,用于清洗血液样本流经的管路或装置。该稀释液包括:缓冲对、水溶性酶以及助溶剂。该稀释液的渗透压为50~150mOsm/kg,优选地,稀释液的渗透压为90~130mOsm/kg,更优选地,稀释液的渗透压为120mOsm/kg。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稀释剂可用于全血样本的检测,具体用于检测全血样本中的血细胞,且主要针对于血细胞的计数和分类,测量血红蛋白参数以及区分白细胞亚型等。

本申请缓冲对用来调整稀释液的pH值,保证不同pH值的样品加入到其中时,仍能保持体系pH值的稳定。本申请缓冲对的pH缓冲范围为7.0~8.5,优选地,缓冲对的pH缓冲范围为7.0-8.0,用于为测试体系提供适宜的pH值,进而使血细胞在相对稳定的pH下发生球形化。助溶剂用于为使血细胞壁开孔,便于稀释剂进入血细胞中。由于本申请稀释液的渗透压为50~150mOsm/kg,即低渗透压稀释液,红细胞可吸收稀释液后球形化(即红细胞吸收稀释液后形成一直径为6-8微米的球形结构),血小板也可吸收稀释液(血小板吸收稀释液后形成一直径为2-5微米的具有微丝结构的不规则球形),进而使球形化的红细胞与具有微丝结构的血小板在外观上具有较大差异,使红细胞与血小板更容易分辨。

进一步地,本申请低渗透压稀释液能够使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大血小板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原理是电阻法,通过检测细胞经过检测孔时产生的脉冲数量和大小来计数的脉冲的大小与细胞的体积成正比。当使用低渗透压的稀释液时,有水分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浆内促使细胞膨胀体积增大。综上,在使用本申请低渗稀释液后红细胞和血小板体积都明显增大,且增大程度各不相同,其中以红细胞增大最明显。

本申请的稀释液是申请人经过大量研究实验后,采用常规原料进行特定组合而形成的,不同于目前已知的人阴性血浆或者血清,其来源不稳定,不利于医疗机构大量检测中随用随取;且不同的检测项目中,人阴性血清的要求标准并非一致,不便于作为通用稀释液。而本申请的稀释液可通用于不同的临床免疫诊断项目中,可针对不同的人血清样本提供稳定适宜的渗透压,且不会对不同的检测项目(即不同的血清样本)造成干扰,因此具有很高的通用性。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稀释液,该稀释液包括:缓冲对、水溶性酶以及助溶剂,且稀释液的渗透压为50~150mOsm/kg(例如,50mOsm/kg、90mOsm/kg、120mOsm/kg、130mOsm/kg、或150mOsm/kg)。可以理解的是,红细胞通常具有扁平的且中间下凹的双凹碟形,由于本申请稀释液的渗透压为50~150mOsm/kg,红细胞可吸收稀释液后球形化,进而使球形化的红细胞与具有微丝结构的血小板在外观上具有较大差异,使红细胞与血小板更容易分辨,提高红细胞及血小板的计数准确度和精密度。同时,该稀释液含有水溶性酶,在该稀释液用于清洗血液样本流经的管路或装置时,能够除去血细胞分析仪中残存的血液样本,解决了携带污染的问题,进一步提供提高红细胞及血小板的计数准确度。

此外,合适的水溶性酶浓度是影响血液样本中红细胞及血小板检测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上述水溶性酶的含量为0.1-2.0g/L,例如,0.1g/L、0.2g/L、0.5g/L、1.0g/L或2.0g/L。优选地,上述水溶性酶的含量为1.0g/L-2.0g/L。

本申请中的水溶性酶优选以冻干粉的形式加入上述稀释液中,以提高稀释后检测样本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进一步地,由于缓冲对的过酸或过碱以及浓度大小都会对反应体系中的荧光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因此上述缓冲对的含量为0.5-3.0g/L,例如,0.5g/L、1.0g/L、0.5g/L、1.0g/L或2.0g/L。优选地,上述水溶性酶的含量为1.0g/L-2.0g/L。助溶剂的含量为1.0-4.0g/L,例如,0.1g/L、0.2g/L、0.5g/L、1.0g/L或2.0g/L。优选地,上述水溶性酶的含量为1.0g/L-2.0g/L。

本申请的稀释液是申请人经过大量研究实验后,通过配比特定浓度的缓冲对、水溶性酶以及助溶剂,从而使稀释液为待检样本提供了较佳的红细胞及血小板所需渗透压环境(50~150mOsm/kg),在该渗透压环境下,红细胞可吸收稀释液后球形化,进而使球形化的红细胞与具有微丝结构的血小板在外观上具有较大差异,使红细胞与血小板更容易分辨,提高红细胞及血小板的计数准确度和精密度。同时,血小板也可吸收稀释液后胀大,进而避免出现将残余的血细胞碎片或者血浆碎片误认为是血小板,最终导致血小板假性增高现象。

其中,上述水溶性酶选自:胰蛋白酶、中性水解蛋白酶、淀粉酶或纤维素酶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上述水溶性酶为胰蛋白酶,胰蛋白酶能快速、有效的消化贴壁的血细胞,除去血细胞分析仪中残存的血液样本,增强清洁能力。

缓冲对优选为不含钙离子和镁离子的缓冲对,上述缓冲对选自:咪唑-盐酸缓冲对、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对、3-(N-吗啉基)丙磺酸钠盐-盐酸缓冲对、柠檬酸-柠檬酸盐缓冲对、磷酸-磷酸盐缓冲对或碳酸-碳酸盐缓冲对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上述缓冲对为咪唑-盐酸缓冲对,进而为测试体系提供适宜的pH值为7.0-8.0。

该助溶剂组分能提高该稀释液中各种组分的溶解性能,增强试剂稳定性,其选自但不限于醇、环糊精、环糊精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当助溶剂为醇溶剂时,上述助溶剂选自:乙二醇、甲醇、异丙醇、甘油或乙二醇苯醚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上述助溶剂为乙二醇。

在一实施例中,稀释液进一步包括防腐剂、酸碱调节剂以及去离子水。

其中,防腐剂的含量为0.1-2.0g/L,例如,0.1g/L、0.2g/L、0.5g/L、1.0g/L或2.0g/L。优选地,上述防腐剂的含量为0.1g/L-0.2g/L。

防腐剂包括:凯松、山梨酸钾或苯甲酸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防腐剂为凯松,凯松替代了常用的抗菌防腐剂叠氮钠,无毒、使用安全,避免了对试剂生产人员和环境的损害。

本申请的稀释液在制备时,各组分的添加顺序并无特别要求,只需充分混合溶解于去离子水后,滴加盐酸将稀释液的pH值调节至7.0-8.0,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将溶液定容既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先将缓冲对溶于去离子水后,滴加盐酸将稀释液的pH值调节至7.0-8.0,以制得缓冲溶液;再将剩余组分充分溶解于缓冲溶液。

其中,稀释液的pH为7.0-8.0,例如,pH为7.0、7.5或8.0。

在一实施例中,稀释液可以包括:咪唑-盐酸缓冲对1.0g/L、胰蛋白酶2.0g/L、乙二醇2.0g/L、凯松0.3g/L,用盐酸调节pH至7.0。

在一实施例中,稀释液可以包括: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对3.0g/L、中性水解蛋白酶1.0g/L、甲醇4.0g/L、苯甲酸1.0g/L、凯松0.1g/L,用盐酸调节pH至7.5。

在一实施例中,稀释液可以包括:3-(N-吗啉基)丙磺酸钠盐-盐酸缓冲对3.0g/L、胰蛋白酶1.0g/L、淀粉酶0.5g/L、乙二醇苯醚3.0g/L、凯松0.2g/L、苯甲酸0.2g/L,用盐酸调节pH至7.5。

在一实施例中,稀释液可以包括:柠檬酸-柠檬酸盐缓冲对3.0g/L、淀粉酶1.0g/L、纤维素酶1.0g/L、甲醇4.0g/L、凯松0.1g/L、山梨酸钾1.0g/L,用盐酸调节pH至8.0。

本申请提供一种血细胞分析仪,至少包括采样装置、红细胞检测装置、红细胞与血小板计数池、血红蛋白检测装置、白细胞计数池、稀释液、第一溶血剂、第二溶血剂、检测装置、排放装置和输送装置,采样装置连接输送装置,通过输送装置配合完成样本取样和分配,红细胞检测装置连接红细胞与血小板计数池,血红蛋白检测装置连接白细胞计数池,稀释液连接白细胞计数池、红细胞与血小板计数池和输送装置,第一溶血剂连接白细胞计数池和输送装置,第二溶血剂连接白细胞计数池和输送装置,检测装置连接输送装置,排放装置连接白细胞计数池和红细胞与血小板计数池;其中,稀释液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稀释液。

具体地,采样装置用来吸取需要检测的血液样本,血细胞分析仪的工作流程如下:

S1:通过分血装置从机外吸取样本;

S2:排空白细胞计数池,通过试剂分配装置往白细胞计数池加入第一溶血剂;

S3:通过分血装置将吸取的部分样本加入白细胞计数池与第一溶血剂进行反应;

S4:将反应后的样本混合液通过输送装置送入五分类检测装置进行白细胞四分类计数,同时可对白细胞总数计数;

S5:再次排空白细胞计数池,然后通过清洗液对白细胞计数池进行清洗;

S6:通过试剂分配装置往白细胞计数池加入稀释液,然后再通过分血装置将吸取的部分样本加入白细胞计数池,形成混合液;

S7:通过分血装置从白细胞计数池吸取部分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加入红细胞与血小板计数池;

S8:吸取完部分混合液后,通过试剂分配装置往白细胞计数池再加入第二溶血剂进行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通过输送装置送入血红蛋白检测装置和五分类检测装置;

S9:并行进行三个计数:通过红细胞检测装置进行红细胞与血小板计数、通过血红蛋白检测装置在白细胞计数池进行血红蛋白测量和通过五分类检测装置进行嗜碱性细胞计数,同时可对白细胞总数计数;

S10:最后将所有结果进行计算,并输出各血细胞计数结果。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血细胞分析仪,至少包括采样装置、红细胞检测装置、红细胞与血小板计数池、血红蛋白检测装置、白细胞计数池、稀释液、第一溶血剂、第二溶血剂、检测装置、排放装置和输送装置,采样装置连接输送装置,通过输送装置配合完成样本取样和分配。可以理解的是,红细胞通常具有扁平的且中间下凹的双凹碟形,由于本申请稀释液的渗透压为50~150mOsm/kg,红细胞可吸收稀释液后球形化,进而使球形化的红细胞与具有微丝结构的血小板在外观上具有较大差异,使红细胞与血小板更容易分辨,提高红细胞及血小板的计数准确度和精密度。同时,该稀释液含有水溶性酶,在该稀释液用于清洗血液样本流经的管路或装置时,能够除去血细胞分析仪中残存的血液样本,解决了携带污染的问题,进一步提供提高红细胞及血小板的计数准确度。

在一实施例中,血细胞分析仪还包括:清洗装置以及分配装置;清洗装置连接采样装置,清洗装置用于清洗吸取样本后的采样装置上的血液残留;分配装置还用于将稀释液加入清洗装置、红细胞检测装置、红细胞与血小板计数池、血红蛋白检测装置、白细胞计数池、检测装置进行清洗;排放装置用于将清洗液排出。

具体地,采样装置用来吸取需要检测的血液样本,然后通过分配装置将血液分配到相应的反应池进行反应,的分配装置由注射器、电磁定量泵或气动定量泵等可以定量分配的装置组成来完成定量分配的功能。清洗装置用来清洗吸取样本后的采样装置上的血液残留,保证不通过采样装置携带交叉污染而影响测试结果。

通过分配装置将血液、至少一种溶血剂和稀释液加入到白细胞反应池进行反应,反应完后,通过白细胞测量装置对白细胞进行测量。白细胞五分类和白细胞三分群两种不同测量模式均共用了白细胞反应池和白细胞测量系统,并且五分类使用的溶血剂包含了三分群所用的溶血剂。白细胞三分群模式只使用一种溶血剂,白细胞五分类使用两种以上的溶血剂,因此白细胞三分群测试模式测量成本低。

通过分配装置将血液、稀释液加入到RBC/PLT反应池,混匀结束后再通过RBC/PLT测量系统完成RBC(红细胞)和PLT(血小板)的测量。

本申请提供一种血细胞分析仪用试剂,包括至少一种溶血剂和稀释液,其中,稀释液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稀释液。

具体地,溶血剂是现有血细胞分析仪中常用的试剂,主要用于细胞相关测量中。例如,在白细胞计数时,为了避免红细胞对白细胞检测的干扰,需要将稀释的血液样本经溶血剂溶血处理以破坏红细胞,红细胞的碎片远小于白细胞,进而可以在专门的白细胞微孔中计数白细胞的数目。另外,利用溶血剂对血液进行处理后,红细胞在被破坏的同时释放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与溶血剂反应形成血红蛋白衍生物,进入血红蛋白测试系统,进而可以测得血红蛋白的浓度。当然,溶血剂也用于其他检测项目内,例如,有核红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等。当然,溶血剂也可以具有其他的作用,例如,可以使得白细胞的细胞膜变得更通透,使得激光更易透过,以便于分别细胞的内含物等。与传统的利用稀释液清洗相比,含有溶血剂成分的液体可以清洗掉采样装置内壁的脂类或蛋白等残留物,清洗效果好,能够避免因稀释液清洗不干净导致红细胞、血小板等计数异常偏高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试剂盒,试剂盒包括:盒体以及置于盒体的试剂瓶架和试剂瓶构成;试剂瓶架设有校准品区、质控品区和试剂区,校准品区安置用于储存校准品的试剂瓶,质控品区安置用于储存质控品的试剂瓶,试剂区安置用于储存稀释液的试剂瓶,其中,稀释液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稀释液。

具体地,试剂瓶架可以具备任何合适的形状,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构成,只要得到的试剂瓶架能够用于放置各种试剂瓶。例如,试剂瓶架可以是内含4个试剂位的塑料泡沫夹档。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实际需要,确定本申请的试剂盒的试剂瓶可以具备各种合适的容量。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试剂瓶、第三试剂瓶和第四试剂瓶的容量可以为250-500mL,优选250mL。第二试剂瓶的容量可以为10-50mL,优选10mL。

鉴于本申请的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基于实际需要,确定本申请的制备去激素血清的试剂盒的试剂瓶的材质。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试剂盒的试剂瓶可以由塑料、玻璃构成。为区分各试剂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各种技术手段。例如,将各试剂瓶制成不同颜色,或者在各试剂瓶上贴有标注内含物的标签。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申请。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百分比和份数是重量百分比和重量份数。

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申请方法中。文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作示范之用。

实施例1

稀释液中各组分与含量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2

稀释液中各组分与含量如表2所示:

表2

实施例3

稀释液中各组分与含量如表3所示:

表3

实施例4

稀释液中各组分与含量如表4所示:

表4

实施例5

新鲜临床血液样本选自志愿者的正常人全血

准确度检测:准确度的检测方法是采用上海市药监局提供的标准检测及计算方法进行测定和计算。

准确度为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 XN-1000(以下称为血细胞分析仪)上用待测稀释液与Sysmex系列血细胞分析用稀释液DCL(以下称为原厂稀释液)对照,计算相对偏差,得到测定值与参考值的差异程度。其中,原厂稀释液的检测结果为表5中参考方法1的检测结果。

选取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线性范围内的3组新鲜临床血液样本,采用实施例1稀释液对全血样本自动进行50倍稀释后自动检测,分别对3组新鲜临床血液样本进行10次重复测定,取平均值得到各新鲜临床血液样本中检测项目的浓度值,检测项目包括: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检测HGB、血小板计数PL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准确度检测数据如表5所示:

表5

重复性检测:重复性的检测方法是采用上海市药监局提供的标准检测及计算方法进行测定和计算。

采用实施例1所制得的稀释液,在血细胞分析仪上测试随机抽取的一支血液样本,重复10次,重复性检测数据如表6所示:

表6

实施例6

新鲜临床血液样本选自志愿者的正常人全血

准确度检测:准确度的检测方法是采用上海市药监局提供的标准检测及计算方法进行测定和计算。

准确度为在血细胞分析仪上用待测稀释液与原厂稀释液对照,计算相对偏差,得到测定值与参考值的差异程度。其中,原厂稀释液的检测结果为表7中参考方法2的检测结果。

选取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线性范围内的3组新鲜临床血液样本,采用实施例2稀释液对全血样本自动进行50倍稀释后自动检测,分别对3组新鲜临床血液样本进行10次重复测定,取平均值得到各新鲜临床血液样本中检测项目的浓度值,检测项目包括: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检测HGB、血小板计数PL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准确度检测数据如表7所示:

表7

重复性检测:重复性的检测方法是采用上海市药监局提供的标准检测及计算方法进行测定和计算。

采用实施例2所制得的稀释液,在血细胞分析仪上测试随机抽取的一支血液样本,重复10次,重复性检测数据如表8所示:

表8

实施例7

新鲜临床血液样本选自志愿者的正常人全血

准确度检测:准确度的检测方法是采用上海市药监局提供的标准检测及计算方法进行测定和计算。

准确度为在血细胞分析仪上用待测稀释液与原厂稀释液对照,计算相对偏差,得到测定值与参考值的差异程度。其中,原厂稀释液的检测结果为表9中参考方法3的检测结果。

选取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线性范围内的3组新鲜临床血液样本,采用实施例3稀释液对全血样本自动进行50倍稀释后自动检测,分别对3组新鲜临床血液样本进行10次重复测定,取平均值得到各新鲜临床血液样本中检测项目的浓度值,检测项目包括: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检测HGB、血小板计数PL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准确度检测数据如表9所示:

表9

重复性检测:重复性的检测方法是采用上海市药监局提供的标准检测及计算方法进行测定和计算。

采用实施例1所制得的稀释液,在血细胞分析仪上测试随机抽取的一支血液样本,重复10次,重复性检测数据如表10所示:

表10

实施例8

新鲜临床血液样本选自志愿者的正常人全血

准确度检测:准确度的检测方法是采用上海市药监局提供的标准检测及计算方法进行测定和计算。

准确度为在血细胞分析仪上用待测稀释液与原厂稀释液对照,计算相对偏差,得到测定值与参考值的差异程度。其中,原厂稀释液的检测结果为表11中参考方法4的检测结果。

选取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线性范围内的3组新鲜临床血液样本,采用实施例4稀释液对全血样本自动进行50倍稀释后自动检测,分别对3组新鲜临床血液样本进行10次重复测定,取平均值得到各新鲜临床血液样本中检测项目的浓度值,检测项目包括: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检测HGB、血小板计数PL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准确度检测数据如表11所示:

表11

重复性检测:重复性的检测方法是采用上海市药监局提供的标准检测及计算方法进行测定和计算。

采用实施例4所制得的稀释液,在血细胞分析仪上测试随机抽取的一支血液样本,重复10次,重复性检测数据如表12所示:

表12

实施例9

根据表10的红细胞计数RBC结果统计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见图1所示,纵坐标y为原厂稀释液的红细胞计数RBC结果,横坐标x为本申请实施例3的稀释液的红细胞计数RBC结果。

回归方程为y=0.991x+0.037,R

实施例9

根据表10的血小板计数PLT结果统计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见图2所示,纵坐标y为原厂稀释液的血小板计数PLT结果,横坐标x为本申请实施例3的稀释液的血小板计数PLT结果,回归方程为y=0.993x+0.559,R

本申请提供的稀释液包括:缓冲对、水溶性酶以及助溶剂,且稀释液的渗透压为50~150mOsm/kg。可以理解的是,红细胞通常具有扁平的且中间下凹的双凹碟形,由于本申请稀释液的渗透压为50~150mOsm/kg,红细胞可吸收稀释液后球形化,进而使球形化的红细胞与具有微丝结构的血小板在外观上具有较大差异,使红细胞与血小板更容易分辨,提高红细胞及血小板的计数准确度和精密度。同时,该稀释液含有水溶性酶,在该稀释液用于清洗血液样本流经的管路或装置时,能够保证除去血细胞分析仪中残存的血液样本,解决了携带污染的问题,进一步提供提高红细胞及血小板的计数准确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