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超轻高阻隔核生化防护材料及其加工方法

一种超轻高阻隔核生化防护材料及其加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轻高阻隔核生化防护材料及其加工方法,包括第一阻隔层,第一阻隔层的表面上粘粘有承力层,承力层的表面上粘粘有第二阻隔层,第二阻隔层的表面上粘粘有功能层,第一阻隔层和第二阻隔层的结构相同,第一阻隔层包括高阻隔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以高密度聚乙烯纤维为原料进行纺纱、喷水织造加工,通过提高纱线支数和强度、优化织物紧度、改进织造工艺等手段在提高织物强力的同时,实现轻量化,从而开发出轻质高强织物作为承力层,以高阻隔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为芯层,夹在两层尼龙膜之间,进一步提高阻隔性并使膜的厚度减少,外层辅以乙烯聚合物制成阻隔层,进而大大的使防护材料的重量减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5976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咸阳际华新三零印染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158953.0

  • 发明设计人 吴嵩彬;杨西红;尉隽;段瑞荣;

    申请日2021-02-05

  • 分类号B32B27/32(20060101);B32B27/34(20060101);B32B27/08(20060101);B32B7/12(20060101);B32B27/02(20060101);B32B27/12(20060101);B32B27/30(20060101);B32B37/10(20060101);C08J5/18(20060101);C08L27/16(20060101);C08K7/26(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710000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咸红路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7:3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化防护材料及其加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超轻高阻隔核生化防护材料及其加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核生化防护材料是用于对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袭击时保护人畜免受毒剂与生物战剂的伤害以及放射性物质沽染用的防护材料。

现有的核生化防护材料为了保证足够的防护功能需要在内部设置多层阻隔材料,进而会导致防护材料本身的重量较重,如果使用这种防护材料制作大型帐篷式核生化柔性掩蔽体时,会由于材料本身的重量导致帐篷本身存在较重,一般的支撑结构无法保证帐篷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轻高阻隔核生化防护材料,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核生化防护材料为了保证足够的防护功能需要在内部设置多层阻隔材料,进而会导致防护材料本身的重量较重,如果使用这种防护材料制作大型帐篷式核生化柔性掩蔽体时,会由于材料本身的重量导致帐篷本身存在较重,一般的支撑结构无法保证帐篷的稳定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超轻高阻隔核生化防护材料,包括第一阻隔层,所述第一阻隔层的表面上粘粘有承力层,所述承力层的表面上粘粘有第二阻隔层,所述第二阻隔层的表面上粘粘有功能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阻隔层和第二阻隔层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阻隔层包括高阻隔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所述高阻隔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夹在两层尼龙膜之间,两个所述尼龙膜的另一面均贴合有乙烯聚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力层以高密度聚乙烯纤维为原料进行纺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功能层采用纳米白炭黑掺杂改性聚偏二氟乙烯膜制成。

一种超轻高阻隔核生化防护材料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多层共挤出技术进行加工将高阻隔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夹在两层尼龙膜之间,然后在两层尼龙膜的外侧贴合一层乙烯聚合物膜,进而制成阻隔层;

第二步、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纤维为原料通过整经、上浆和并轴工艺第一步、将高密度聚乙烯纤维制造成线;

第三步、然后对高密度聚乙烯纤维制成的线进行纺纱,通过喷水织造机将线交错制成网格状的承力层;

第四步、将纳米白炭黑掺杂在改性聚偏二氟乙烯膜的表面上制造成外层功能层。

第五步、用干法层压复合工艺和挤出流延工艺将第一阻隔层、承力层、第二阻隔层和功能层依次压合成型。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以高密度聚乙烯纤维为原料进行纺纱、喷水织造加工,通过提高纱线支数和强度、优化织物紧度、改进织造工艺等手段在提高织物强力的同时,实现轻量化,从而开发出轻质高强织物作为承力层,以高阻隔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为芯层,夹在两层尼龙膜之间,进一步提高阻隔性并使膜的厚度减少,外层辅以乙烯聚合物制成阻隔层,进而大大的使防护材料的重量减小。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阻隔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阻隔层;11、高阻隔乙烯—乙烯醇共聚物;12、尼龙膜;13、乙烯聚合物;2、承力层;3、第二阻隔层;4、功能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发明一种超轻高阻隔核生化防护材料,包括第一阻隔层1,第一阻隔层1的表面上粘粘有承力层2,承力层2的表面上粘粘有第二阻隔层3,第二阻隔层3的表面上粘粘有功能层4。

其中,第一阻隔层1和第二阻隔层3的结构相同,第一阻隔层1包括高阻隔乙烯—乙烯醇共聚物11,高阻隔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夹在两层尼龙膜12之间,两个尼龙膜的另一面均贴合有乙烯聚合物13,以高阻隔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为芯层,夹在两层尼龙膜之间,进一步提高阻隔性并使膜的厚度减少,外层辅以乙烯聚合物制成阻隔层,进而大大的使防护材料的重量减小。

其中,承力层2以高密度聚乙烯纤维为原料进行纺纱,以高密度聚乙烯纤维为原料进行纺纱、喷水织造加工,通过提高纱线支数和强度、优化织物紧度、改进织造工艺等手段在提高织物强力的同时,实现轻量化,从而开发出轻质高强织物作为承力层。

其中,功能层4采用纳米白炭黑掺杂改性聚偏二氟乙烯膜制成,大大正价材料表层的耐磨性。

一种超轻高阻隔核生化防护材料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多层共挤出技术进行加工将高阻隔乙烯—乙烯醇共聚物11夹在两层尼龙膜12之间,然后在两层尼龙膜12的外侧贴合一层乙烯聚合物13,进而制成阻隔层,以高阻隔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为芯层,夹在两层尼龙膜之间,进一步提高阻隔性并使膜的厚度减少,外层辅以乙烯聚合物制成阻隔层,进而大大的使防护材料的重量减小;

第二步、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纤维为原料通过整经、上浆和并轴工艺将高密度聚乙烯纤维制造成线;

第三步、然后对高密度聚乙烯纤维制成的线进行纺纱,通过喷水织造机将线交错制成网格状的承力层2,以高密度聚乙烯纤维为原料进行纺纱、喷水织造加工,通过提高纱线支数和强度、优化织物紧度、改进织造工艺等手段在提高织物强力的同时,实现轻量化,从而开发出轻质高强织物作为承力层;

第四步、将纳米白炭黑掺杂在改性聚偏二氟乙烯膜的表面上制造成外层功能层4,大大正价材料表层的耐磨性。

第五步、用干法层压复合工艺和挤出流延工艺将第一阻隔层1、承力层2、第二阻隔层3和功能层4依次压合成型,将纳米白炭黑掺杂改性聚偏二氟乙烯膜、高阻隔树脂膜材料、轻质高强织物用作耐候层、阻隔层、承力层,通过多层组合结构优化设计,进一步提高防护材料的阻隔性和保压性。

具体的,本发明使用时,以高密度聚乙烯纤维为原料进行纺纱、喷水织造加工,通过提高纱线支数和强度、优化织物紧度、改进织造工艺等手段在提高织物强力的同时,实现轻量化,从而开发出轻质高强织物作为承力层,以高阻隔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为芯层,夹在两层尼龙膜之间,进一步提高阻隔性并使膜的厚度减少,外层辅以乙烯聚合物制成阻隔层,进而大大的使防护材料的重量减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