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雷达无线电干扰测试中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数据同步分析方法

雷达无线电干扰测试中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数据同步分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雷达测试数据分析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雷达无线电干扰测试中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数据同步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将雷达数据、北斗定位信息、视频图像信息进行采集并上传到云端数据库内;S2:通过将已经采集并上传到云端数据库内信息数据中提取出时间戳;S3:将采集的数据中的北斗定位信息对应到同时段视频与雷达数据;S4:以北斗定位信息距离为X轴,将车载视频数据与雷达数据显示于显示装置;S5:在显示装置上可对比距离目标和干扰雷达同距离下雷达是否存在干扰情况。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2493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内江瀚海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66112.1

  • 发明设计人 何十全;王旭博;王小保;

    申请日2021-03-11

  • 分类号G01S7/02(20060101);G01S13/86(20060101);

  • 代理机构50267 重庆壹手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刘军

  • 地址 641100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兰桂大道377号一单元17楼1703办公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19:1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测试数据分析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雷达无线电干扰测试中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数据同步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在国家毫米波雷达测试中,所使用的摄像头采样频率为30Hz,毫米波雷达采样频率为20Hz,在实验数据回放时,将两种数据取最小公倍数100ms进行数据对齐。但是由于以上问题,在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数据进行回放时若以时间为横坐标,则会出现两组数据无法在距离上对齐。而对于毫米波雷达测试而言,分析性能指标时需要分析和观察距离目标同一距离下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目标探测情况,以此分析是否出现虚警、漏警等情况,根据传统的时间轴播放数据将耗费较大的人力进行数据时间进度的对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雷达无线电干扰测试中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数据同步分析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雷达无线电干扰测试中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数据同步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将雷达数据、北斗定位信息、视频图像信息进行采集并上传到云端数据库内;

S2:通过将已经采集并上传到云端数据库内信息数据中提取出时间戳;

S3:将采集的数据中的北斗定位信息对应到同时段视频与雷达数据;

S4:以北斗定位信息距离为X轴,将车载视频数据与雷达数据显示于显示装置;

S5:在显示装置上可对比距离目标和干扰雷达同距离下雷达是否存在干扰情况。

进一步限定,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有雷达信息采集子模块、北斗信息采集子模块、录制的视频信息采集子模块、车身信息采集子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雷达信息采集子模块、北斗信息采集子模块、录制的视频信息采集子模块、车身信息采集子模块信号连接。这样的设计使采集的信息更加全面,使测试更加准确。

进一步限定,在所述S3中,需要从云端数据库中查询数据信息均要建立索引,并同时构建测试报告模板,将采集数据中的北斗定位信息作为第一模块和将同时段视频与雷达数据作为第二模块输入到对比模块内,通过对比模块在测试报告模板上生成对比测试报告。这样的设计使更方便查询对比文件。

进一步限定,在所述S5中在显示装置上对比信息后,将对比后的信息保存在云端数据库内。这样的设计便于下次调出信息使用。

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将北斗雷达定位信息加入到数据显示中,通过本发明方法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转换,将采集到的雷达和图像信息结合北斗定位数据以雷达最小距离分辨率(如0.3m)为步进进行插值,使得对照组和采集的数据中的北斗定位信息每一帧的视频、雷达信息以相同的距离步进。用坐标轴来表示:同时段视频与雷达数据和实验组横坐标为位置信息(横坐标为可以拖动进度条),每拖动一帧进度条,两个视频信息和雷达信息都是同一位置的信息,通过本发明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可以通过移动距离轴(X轴)将两组实验数据置于同一水平距离下,可方便快速的对相同距离下雷达受到的干扰进行分析,降低了数据分析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毫米波雷达数据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效率。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雷达无线电干扰测试中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数据同步分析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雷达无线电干扰测试中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数据同步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将雷达数据、北斗定位信息、视频图像信息进行采集并上传到云端数据库内;

S2:通过将已经采集并上传到云端数据库内信息数据中提取出时间戳;

S3:将采集的数据中的北斗定位信息对应到同时段视频与雷达数据;

S4:以北斗定位信息距离为X轴,将车载视频数据与雷达数据显示于显示装置;

S5:在显示装置上可对比距离目标和干扰雷达同距离下雷达是否存在干扰情况。

优选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有雷达信息采集子模块、北斗信息采集子模块、录制的视频信息采集子模块、车身信息采集子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雷达信息采集子模块、北斗信息采集子模块、录制的视频信息采集子模块、车身信息采集子模块信号连接。这样的设计使采集的信息更加全面,使测试更加准确。

优选在S3中,需要从云端数据库中查询数据信息均要建立索引,并同时构建测试报告模板,将采集数据中的北斗定位信息作为第一模块和将同时段视频与雷达数据作为第二模块输入到对比模块内,通过对比模块在测试报告模板上生成对比测试报告。这样的设计使更方便查询对比文件。

优选在S5中在显示装置上对比信息后,将对比后的信息保存在云端数据库内。这样的设计便于下次调出信息使用。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