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神经科电针刺激治疗设备

一种神经科电针刺激治疗设备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科电针刺激治疗设备,包括支撑柱、横箱、定位转盘、限位圆盘和存针板,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安装有矩形的安装底板,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表面焊接有横箱,所述横箱的底部焊接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的内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缠绕安装有治疗管线,所述治疗管线的底部安装有定位转盘,所述横箱的底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安装有限位圆盘,所述限位圆盘的正面安装有存针板,所述限位圆盘的内部贯穿安装有穿线管道,所述穿线管道的表面环绕安装有预警环。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定位转盘,可对金属针进行纵向限位、保持其稳定性的同时,并能够保证拔针时方向与扎针方向垂直,减少患者的拔针痛楚。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87054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张振斌;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34862.6

  • 发明设计人 张振斌;

    申请日2021-01-12

  • 分类号A61N1/36(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中山西路2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14:3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针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科电针刺激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电针治疗,通常是用将金属细针扎进患者的肌肉以及穴位处,并通过外接的脉冲电流加强刺激,以实现相应的治疗效果,对神经科患者而言,通通过电针治疗,可对神经末梢的炎症引起的神经疼痛具有较好的治疗功效,因此在神经科,电针治疗设备通常作为神经治疗、放松舒缓的首选治疗仪器。

现有的电针治疗治疗设备存在的缺陷是:

1、对比文件CN210056759U公开了一种中西结合音乐电针治疗仪,“包括仪器组件、绕线组件和按摩组件,所述仪器组件包括壳体、配电箱、控制面板、抽屉、紫外灯和固定卡块,所述绕线组件包括竖板、绕线柱、电针导线和电针,所述按摩组件包括电热导线、按摩板、电热板和钢珠,通过设置带有消毒仓的壳体,且消毒仓内设置有用于固定电针的抽屉和固定卡块,以及用于对电针进行消毒的紫外灯,从而在使用完成后,能够通过紫外灯及时消毒,通过设置带有多个绕线柱的竖板,连接电针的电针导线固定在竖板上,从而在治疗完成后,能够通过绕线柱分别进行电针导线的回收,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进行电针消毒、电针导线回收方便的特点”,该装置在使用时横向延伸摆布的治疗管线容易被拨动,对电针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此外治疗管线难以保持独立排布,这就导致治疗管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缠绕,对后续的收卷收纳造成不便;

2、对比文件CN211751048U公开了一种基于浊毒理论指导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电针治疗装置,“包括前端开口的功能壳;功能壳前端左侧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功能盖;功能壳内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左端和功能壳内侧左端均分布有消毒灯;隔板右端,功能壳内侧下端固定连接有恒温电热片;功能壳下端均匀设置有四个自锁万向轮;功能壳上端四个角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上均设置有A顶紧螺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方便调节移动固定,防缠,防止针被拉动拔出,保护患者方便治疗,方便消毒烘干恒温使用”,但是该装置在治疗结束后取针时,缺少垂直夹取的装置,致使医生在拔针时施力方向不对,加大了患者的拔针痛楚,并且金属针在使用时难以保证,此外金属电针缺少有效的固定结构,导致金属针的稳定性难以保证;

3、对比文件CN211634891U公开了一种电针治疗仪装置,“包括:金字塔状脑部治疗仪的金字塔帽体,垫体与金字塔帽体朝向使用者脑后一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垫体与金字塔帽体朝向使用者脑后一面可拆卸连接的结构为:所述垫体与金字塔帽体朝向使用者脑后一面是通过嵌接件来进行嵌接的,所述嵌接件包括嵌接头与嵌接架;所述嵌接头的当间位置处设有一头为缺口状的嵌接口,所述嵌接口的边壁上固连着嵌接块,所述嵌接头的两边都设有用于嵌接的突起一。这样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对螺钉和丝母的架构配置与安装复杂度更大、所述垫体与金字塔帽体的连接面设置尼龙扣来进行可拆卸连接时嵌接的应变量不大、加大了嵌接的困难并且嵌接结合部常常受损的缺陷”,该装置在使用时缺少漏电示警装置,导致使用者和患者在使用时容易引发触电事故,造成装置使用安全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科电针刺激治疗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科电针刺激治疗设备,包括支撑柱、横箱、治疗管线、定位转盘、限位圆盘和存针板,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安装有矩形的安装底板,且安装底板的横截面积大于支撑柱的横截面积,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表面焊接有横箱,所述横箱的内部安装有两组对称布置的消毒针室,所述横箱的底部焊接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的内部安装有纵向布置的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缠绕安装有治疗管线,且治疗管线的尾端延伸出收纳箱的内部,所述治疗管线的底部安装有定位转盘,所述横箱的底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安装有限位圆盘,所述限位圆盘的正面安装有存针板,所述限位圆盘的内部贯穿安装有穿线管道,所述穿线管道的表面环绕安装有预警环,且预警环的高度与穿线管道的相同。

优选的,所述定位转盘的一侧内部贯穿安装有轴杆,轴杆的表面环绕安装有工作转盘,工作转盘位于定位转盘的下方,工作转盘远离轴杆的一侧内部内部贯穿设有圆形的洞口,工作转盘远离洞口的一侧底部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底部连接有环链,环链的底部安装有A字夹,A字夹的内壁固定有螺纹橡胶垫,螺纹橡胶垫的表面固定有若干凸起的螺纹。

优选的,所述限位圆盘的内部贯穿设有散热孔,散热孔的直径小于穿线管道的直径,散热孔和穿线管道交错形成圆环且散热孔与穿线管道在圆环内交错布置,限位圆盘的内部贯穿安装有红外理疗灯,红外理疗灯与限位圆盘为同心圆结构,红外理疗灯位于散热孔和穿线管道交错形成的圆环内部,穿线管道的顶部安装有圆形的软垫,软垫的直径小于穿线管道的直径,软垫的直径与治疗管线的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预警环的内壁安装有金属环,金属环的外表面环绕安装有氖泡,氖泡与金属环通过金属线连接,金属环的表面环绕安装有反光板,反光板位于氖泡的两侧,预警环的表面环绕安装有绝缘保护层。

优选的,所述存针板的顶部安装有两组对称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一侧外壁表面安装有一号海绵垫和二号海绵垫,且二号海绵垫位于一号海绵垫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消毒针室的内壁安装有紫外消毒灯,消毒针室的内壁安装有三组上下布置的抽拉网架,抽拉网架位于紫外消毒灯的下方,抽拉网架的正面安装有把手,抽拉网架的顶部表面设有三组平行布置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凹陷深度小于抽拉网架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横箱远离支撑柱的一侧内部贯穿安装有散热框,散热框的内壁贴合安装有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底部安装有旋转座,旋转座的表面安装有防滑条,收纳箱的底部设有贯穿的出线口,且出线口 位于转杆的一侧,出线口的直径略大于治疗管线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治疗管线的表面安装有橡胶罩和铠装层,且铠装层位于橡胶罩的内部。

优选的,该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

S1、使用本装置进行相应的神经电针治疗时,可先握住把手,将抽拉网架从消毒针室的内部拉出,并取出内部消毒后的金属针,由于抽拉网架表面设有的弧形凹槽,可造成抽拉网架的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等结构,方便使用者抓取抽拉网架表面的金属针,取出相应数目的金属针后将其纵向扎在二号海绵垫的内部,使其实现相应的暂时保存;

S2、由于一号海绵垫位于二号海绵垫的下方,因此在二号海绵垫对暂时保存的金属针提供限位作用的同时,一号海绵垫可以对金属针的底部提供柔性包裹作用,继而避免金属针的针尖底部与存针板的顶部表面剐蹭,造成金属针针尖底部的损毁;

S3、由于限位圆盘的存在,可利用内部的穿线管道为治疗管线的通过提供通道,在治疗管线工作过程中能够对其进行限位固定,并实现治疗管线的独立排线,避免治疗时治疗管线相互缠绕,影响后续治疗管线的收纳整理,此外在进行电针治疗时,可借助红外理疗灯对患者的病灶部位进行照射治疗,由于红外线能够直接作用于皮肤底层的的毛细血管,能有效、快速改善体内循环,借此和电针治疗配合,加强电针治疗的效果;

S4、随后利用轴杆转动定位转盘,使其下方的工作转盘与定位转盘形成错位对称的结构,将存针板内部暂时存放的金属针穿过工作转盘内部贯穿的洞口,进而可将金属针垂直固定在洞口内部,对其形成固定限位效果,随后将金属针的针尖底端扎进患者的病灶部位,利用治疗管线传递的电流通过金属针转移至病灶部位,实现电针刺激治疗;

S5、依据治疗需要的管线长度要求,拽动治疗管线的尾端,方便装置进行电针治疗操作,治疗结束后断开脉冲电源,可利用A字夹将扎在患者病灶部位的金属针夹住,并垂直取出,避免了手动取金属针时因掌控不好拔针力度和方向造成的针体晃动,进而减轻拔针时患者的痛楚,取针结束后转动工作转盘,使其与定位转盘重合,实现定位转盘与工作转盘的收纳;

S6、最后握住旋转座,带动转杆转动,对缠绕在转杆表面的治疗管线进行收卷处理,实现治疗管线的收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安装有定位转盘,利用轴杆转动定位转盘,使其下方的工作转盘与定位转盘形成错位对称的结构,将存针板内部暂时存放的金属针穿过工作转盘内部贯穿的洞口,进而可将金属针垂直固定在洞口内部,对其形成固定限位效果,随后将金属针的针尖底端扎进患者的病灶部位,利用治疗管线传递的电流通过金属针转移至病灶部位,实现电针刺激治疗,治疗结束后可利用A字夹将扎在患者病灶部位的金属针夹住,由于A字夹的内壁贴合有螺纹橡胶垫,因此A字夹能够较为稳固的夹住金属针,随后将金属针垂直拔出,避免拔针时方向不对导致的痛楚,取针结束后转动工作转盘,使其与定位转盘重合,实现定位转盘与工作转盘的收纳。

2、本发明通过安装有限位圆盘,可利用内部的穿线管道为治疗管线的通过提供通道,在治疗管线工作过程中能够对其进行限位固定,并实现治疗管线的独立排线,避免治疗时治疗管线相互缠绕,影响后续治疗管线的收纳整理,此外可借助红外理疗灯对患者的病灶部位进行照射治疗,由于红外线能够直接作用于皮肤底层的的毛细血管,能有效、快速改善体内循环,借此和电针治疗配合,加强电针治疗的效果,由于治疗管线与穿线管道之间不是垂直穿过,存在倾斜夹角,因此软垫的设置,则能够使得穿线管道与治疗管线的表面形成柔性接触,避免治疗管线表面的弯折损坏。

3、本发明通过安装有预警环,当治疗管线发生破裂,导致内部金属管线暴露在外时,金属环可通过导电功能将电流传送至与之连接的氖泡处,继而使得氖泡通电后发出亮光,而反光板可对氖泡发出的光进行反射集中处理,以此加强光的亮度,进而使人们能够更清楚的查看到光亮的存在,引起相应的警示,绝缘保护层的设计,则能够在预警环向外示警的同时,避免使用者误触预警环引起触电伤害,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治疗管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定位转盘与工作转盘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工作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穿线管道与软垫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存针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消毒针室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抽拉网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收纳箱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旋转座与转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穿线管道与预警环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柱;101、安装底板;2、横箱;201、伸缩杆;202、防尘网;203、散热框;3、治疗管线;301、橡胶罩;302、铠装层;4、定位转盘;401、轴杆;402、工作转盘;403、洞口;404、连接块;405、A字夹;406、螺纹橡胶垫;5、限位圆盘;501、穿线管道;502、散热孔;503、红外理疗灯;504、软垫;6、存针板;601、一号海绵垫;602、支撑板;603、二号海绵垫;7、消毒针室;701、紫外消毒灯;702、抽拉网架;703、弧形凹槽;704、把手;8、预警环;801、金属环;802、氖泡;803、反光板;804、绝缘保护层;9、收纳箱;901、防滑条;902、旋转座;903、转杆;904、出线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神经科电针刺激治疗设备,包括支撑柱1、横箱2、治疗管线3、定位转盘4、限位圆盘5和存针板6,支撑柱1的底部安装有矩形的安装底板101,且安装底板101的横截面积大于支撑柱1的横截面积,通过安装底板101可增加支撑柱1与安装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支撑柱1的安装稳定性,并保证了支撑柱1能够对横箱2以及其他组件的支撑固定效果,支撑柱1的一侧表面焊接有横箱2,可为收纳箱9以及消毒针室7的组装提供安装支和安装空间,横箱2的内部安装有两组对称布置的消毒针室7,可对电针治疗需要使用的金属针进行消毒处理,以保证装置的卫生安全,横箱2的底部焊接有收纳箱9,可对治疗管线3的收卷提供收纳空间,收纳箱9的内部安装有纵向布置的转杆903,通过转动可实现表面缠绕的治疗管线3的收卷,转杆903的表面缠绕安装有治疗管线3,且治疗管线3的尾端延伸出收纳箱9的内部,通过外接治疗电源可对患者的穴位、肌肉进行电流刺激,实现相应的治疗效果,治疗管线3的底部安装有定位转盘4,可对金属针进行纵向限位、保持其稳定性的同时,并能够保证拔针时方向与扎针方向垂直,减少拔针痛楚,横箱2的底部安装有伸缩杆201,通过伸缩变化可改变限位圆盘5的工作高度,进而使得装置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电针治疗,伸缩杆201的底部安装有限位圆盘5,不仅能够对经过内部的治疗管线3进行限位以及单独排线的效果,还可借助内部的红外理疗灯503进行红外照射,加强电针治疗的效果,限位圆盘5的正面安装有存针板6,可将需要使用的金属针暂时保存在存针板6的内部,以便医生在施针时能够较为便捷的使用,限位圆盘5的内部贯穿安装有穿线管道501,为治疗管线3通过限位圆盘5提供通道,并能够对其起到限位排布效果,避免治疗管线3彼此之间发生缠绕,穿线管道501的表面环绕安装有预警环8,且预警环8的高度与穿线管道501的相同,预警环8能够在治疗管线3发生表层破裂,金属导线外露的情况下向外界发出光亮示警,以此达到警示效果。

定位转盘4的一侧内部贯穿安装有轴杆401,轴杆401的表面环绕安装有工作转盘402,工作转盘402位于定位转盘4的下方,工作转盘402远离轴杆401的一侧内部内部贯穿设有圆形的洞口403,工作转盘402远离洞口403的一侧底部安装有连接块404,连接块404的底部连接有环链,环链的底部安装有A字夹405,A字夹405的内壁固定有螺纹橡胶垫406,螺纹橡胶垫406的表面固定有若干凸起的螺纹,利用轴杆401转动定位转盘4,使其下方的工作转盘402与定位转盘4形成错位对称的结构,将存针板6内部暂时存放的金属针穿过工作转盘402内部贯穿的洞口403,进而可将金属针垂直固定在洞口403内部,对其形成固定限位效果,随后将金属针的针尖底端扎进患者的病灶部位,利用治疗管线3传递的电流通过金属针转移至病灶部位,实现电针刺激治疗,治疗结束后可利用A字夹405将扎在患者病灶部位的金属针夹住,由于A字夹405的内壁贴合有螺纹橡胶垫406,因此A字夹405能够较为稳固的夹住金属针,随后将金属针垂直拔出,避免拔针时方向不对导致的痛楚,取针结束后转动工作转盘402,使其与定位转盘4重合,实现定位转盘4与工作转盘402的收纳。

限位圆盘5的内部贯穿设有散热孔502,散热孔502的直径小于穿线管道501的直径,散热孔502和穿线管道501交错形成圆环且散热孔502与穿线管道501在圆环内交错布置,限位圆盘5的内部贯穿安装有红外理疗灯503,红外理疗灯503与限位圆盘5为同心圆结构,红外理疗灯503位于散热孔502和穿线管道501交错形成的圆环内部,穿线管道501的顶部安装有圆形的软垫504,软垫504的直径小于穿线管道501的直径,软垫504的直径与治疗管线3的直径相同,可利用内部的穿线管道501为治疗管线3的通过提供通道,在治疗管线3工作过程中能够对其进行限位固定,并实现治疗管线3的独立排线,避免治疗时治疗管线3相互缠绕,影响后续治疗管线3的收纳整理,此外可借助红外理疗灯503对患者的病灶部位进行照射治疗,由于红外线能够直接作用于皮肤底层的的毛细血管,能有效、快速改善体内循环,借此和电针治疗配合,加强电针治疗的效果,由于治疗管线3与穿线管道501之间不是垂直穿过,存在倾斜夹角,因此软垫504的设置,则能够使得穿线管道501与治疗管线3的表面形成柔性接触,避免治疗管线3表面的弯折损坏,内部的散热孔502则能够对红外理疗灯503工作时的热量进行散热处理,避免热量积聚。

预警环8的内壁安装有金属环801,金属环801的外表面环绕安装有氖泡802,氖泡802与金属环801通过金属线连接,金属环801的表面环绕安装有反光板803,反光板803位于氖泡802的两侧,预警环8的表面环绕安装有绝缘保护层804,当治疗管线3发生破裂,导致内部金属管线暴露在外时,金属环801可通过导电功能将电流传送至与之连接的氖泡802处,继而使得氖泡802通电后发出亮光,而反光板803可对氖泡802发出的光进行反射集中处理,以此加强光的亮度,进而使人们能够更清楚的查看到光亮的存在,引起相应的警示,绝缘保护层804的设计,则能够在预警环8向外示警的同时,避免使用者误触预警环8引起触电伤害,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安全。

存针板6的顶部安装有两组对称的支撑板602,支撑板602的一侧外壁表面安装有一号海绵垫601和二号海绵垫603,且二号海绵垫603位于一号海绵垫601的上方,支撑板602可对一号海绵垫601以及二号海绵垫603的安装提供支撑固定,而二号海绵垫603可对内部竖直摆放的金属针进行限位处理,一号海绵垫601可以对金属针的底部提供柔性包裹作用,继而避免金属针的针尖底部与存针板6的顶部表面剐蹭,造成金属针针尖底部的损毁。

消毒针室7的内壁安装有紫外消毒灯701,消毒针室7的内壁安装有三组上下布置的抽拉网架702,抽拉网架702位于紫外消毒灯701的下方,抽拉网架702的正面安装有把手704,抽拉网架702的顶部表面设有三组平行布置的弧形凹槽703,弧形凹槽703的凹陷深度小于抽拉网架702的深度,通过紫外消毒灯701发出的紫外光,可对抽拉网架702表面放置的的金属针进行消毒处理,而抽拉网架702表面的弧形凹槽703可使得抽拉网架702的顶部表面变得凹凸不平,方便在取用金属针时找点施力,把手704的设置,可方便使用者将抽拉网架702拉出消毒针室7的内部,进行相应的金属针的放进消毒以及取出使用。

横箱2远离支撑柱1的一侧内部贯穿安装有散热框203,散热框203的内壁贴合安装有防尘网202,散热框203可为横箱2与外部进行热量交换提供了交流窗口,以便实现横箱2内部消毒针室7的散热处理,而防尘网202的设置,则能够避免外部灰尘通过散热框203进入横箱2内部,保证了横箱2内部的整洁。

转杆903的底部安装有旋转座902,旋转座902的表面安装有防滑条901,收纳箱9的底部设有贯穿的出线口904,且出线口 904位于转杆903的一侧,出线口904的直径略大于治疗管线3的直径,转动旋转座902,即可带动转杆903转动,进而实现转杆903表面缠绕的治疗管线3的收卷,此外防滑条901的设置,能够加强旋转座902与手部表面之间的摩擦,避免转动旋转座902时发生打滑,出线口904的设置,则为对应转杆903表面的治疗管线3延伸出收纳箱9的内部提供出口。

治疗管线3的表面安装有橡胶罩301和铠装层302,且铠装层302位于橡胶罩301的内部,橡胶罩301能够增加治疗管线3与穿线管道501之间的摩擦接触,进而起到限位的效果,而铠装层302的设置,则能够加强治疗管线3的包装强度,对内部的管线起到保护作用。

该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

S1、使用本装置进行相应的神经电针治疗时,可先握住把手704,将抽拉网架702从消毒针室7的内部拉出,并取出内部消毒后的金属针,由于抽拉网架702表面设有的弧形凹槽703,可造成抽拉网架702的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等结构,方便使用者抓取抽拉网架702表面的金属针,取出相应数目的金属针后将其纵向扎在二号海绵垫603的内部,使其实现相应的暂时保存;

S2、由于一号海绵垫601位于二号海绵垫603的下方,因此在二号海绵垫603对暂时保存的金属针提供限位作用的同时,一号海绵垫601可以对金属针的底部提供柔性包裹作用,继而避免金属针的针尖底部与存针板6的顶部表面剐蹭,造成金属针针尖底部的损毁;

S3、由于限位圆盘5的存在,可利用内部的穿线管道501为治疗管线3的通过提供通道,在治疗管线3工作过程中能够对其进行限位固定,并实现治疗管线3的独立排线,避免治疗时治疗管线3相互缠绕,影响后续治疗管线3的收纳整理,此外在进行电针治疗时,可借助红外理疗灯503对患者的病灶部位进行照射治疗,由于红外线能够直接作用于皮肤底层的的毛细血管,能有效、快速改善体内循环,借此和电针治疗配合,加强电针治疗的效果;

S4、随后利用轴杆401转动定位转盘4,使其下方的工作转盘402与定位转盘4形成错位对称的结构,将存针板6内部暂时存放的金属针穿过工作转盘402内部贯穿的洞口403,进而可将金属针垂直固定在洞口403内部,对其形成固定限位效果,随后将金属针的针尖底端扎进患者的病灶部位,利用治疗管线3传递的电流通过金属针转移至病灶部位,实现电针刺激治疗;

S5、依据治疗需要的管线长度要求,拽动治疗管线3的尾端,方便装置进行电针治疗操作,治疗结束后断开脉冲电源,可利用A字夹405将扎在患者病灶部位的金属针夹住,并垂直取出,避免了手动取金属针时因掌控不好拔针力度和方向造成的针体晃动,进而减轻拔针时患者的痛楚,取针结束后转动工作转盘402,使其与定位转盘4重合,实现定位转盘4与工作转盘402的收纳;

S6、最后握住旋转座902,带动转杆903转动,对缠绕在转杆903表面的治疗管线3进行收卷处理,实现治疗管线3的收纳。

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进行相应的神经电针治疗时,可先握住把手704,将抽拉网架702从消毒针室7的内部拉出,并取出内部消毒后的金属针后将其纵向扎在二号海绵垫603的内部,使其实现相应的暂时保存,由于限位圆盘5的存在,可利用内部的穿线管道501为治疗管线3的通过提供通道,在治疗管线3工作过程中能够对其进行限位固定,并实现治疗管线3的独立排线,避免治疗时治疗管线3相互缠绕,影响后续治疗管线3的收纳整理,此外在进行电针治疗时,可借助红外理疗灯503对患者的病灶部位进行照射治疗,由于红外线能够直接作用于皮肤底层的的毛细血管,能有效、快速改善体内循环,借此和电针治疗配合,加强电针治疗的效果,随后利用轴杆401转动定位转盘4,使其下方的工作转盘402与定位转盘4形成错位对称的结构,将存针板6内部暂时存放的金属针穿过工作转盘402内部贯穿的洞口403,进而可将金属针垂直固定在洞口403内部,对其形成固定限位效果,随后将金属针的针尖底端扎进患者的病灶部位,利用治疗管线3传递的电流通过金属针转移至病灶部位,实现电针刺激治疗,依据治疗需要的管线长度要求,拽动治疗管线3的尾端,方便装置进行电针治疗操作,治疗结束后断开脉冲电源,可利用A字夹405将扎在患者病灶部位的金属针夹住,并垂直取出,避免了手动取金属针时因掌控不好拔针力度和方向造成的针体晃动,进而减轻拔针时患者的痛楚,取针结束后转动工作转盘402,使其与定位转盘4重合,实现定位转盘4与工作转盘402的收纳,最后握住旋转座902,带动转杆903转动,对缠绕在转杆903表面的治疗管线3进行收卷处理,实现治疗管线3的收纳,当治疗管线3发生破裂,导致内部金属管线暴露在外时,金属环801可通过导电功能将电流传送至与之连接的氖泡802处,继而使得氖泡802通电后发出亮光,而反光板803可对氖泡802发出的光进行反射集中处理,以此加强光的亮度,进而使人们能够更清楚的查看到光亮的存在,引起相应的警示,绝缘保护层804的设计,则能够在预警环8向外示警的同时,避免使用者误触预警环8引起触电伤害,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安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