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互联网+政务的自然资金及绩效数据共享系统

基于互联网+政务的自然资金及绩效数据共享系统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互联网+政务的自然资金及绩效数据共享系统,包括:数据处理中心,用于数据存储和处理分析,其中数据存储用于实现对地理信息、绩效指标、下达资金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处理分析用于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实现数据的收集、监督、资金的派发以及地图信息的显示,从而实现各级部门之间的信息同步、协同工作和协同督办功能;核心业务子系统,用于实现中央专项资金与绩效目标的接收、分配、下达、报备、审核工作:中央客户端接收下达的专项资金与绩效目标信息;根据每个地区实际的情况进行资金和绩效指标的分配;下发监管中心客户端分配的专项资金以及需要实现的绩效指标到地方客户端。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数据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互联网+政务的自然资金及绩效数据共享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到了与本申请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目前尚不存在资金周期视角下以绩效为监管主线的全国资金监管系统。现有其他监管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1)数据及业务领域局限。

近年来,各行各业的各级业务监管部门围绕本业务部门核心业务建设了领域庞杂、数量繁多的业务信息系统。这些系统普遍具有专业性强、监管范围局限的特点,采集的数据仅局限于某业务司局或业务处(科、股)室的项目监管方面,因而更像是单一业务数据的信息化记录工具。进而形成业务系统林立、业务部门之间数据割裂的现象。

(2)监管流程短,无法构成数据闭环。

以业务为中心的各类监管系统,其核心关切集中在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上,无法追溯进入业务监管流程以前的资金及项目来龙去脉。以财务、审计为中心的各类监管系统,则仅记录了资金切块的会计、审计信息,缺失项目执行数据。这种因流程切割造成数据无法构成流程闭环,“各扫门前雪”现象突出。

(3)数据量小、维度少,无法有效施展智能分析等先进数据技术。

数据成为“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建设从IT到DT时代切换的重要标志。传统各类监管系统囿于业务部门及流程割裂,无法形成维度丰富的大数据仓,缺少数据智能分析的应用价值,因此无法施展智能分析等先进数据技术。造成系统仅能提供传统的工具性功能,无法引领各部门主动施为、智能辅助监管决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基于互联网+政务的自然资金及绩效数据共享系统及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基于互联网+政务的自然资金及绩效数据共享系统;

基于互联网+政务的自然资金及绩效数据共享系统,包括:

数据处理中心,用于数据存储和处理分析,其中数据存储用于实现对地理信息、绩效指标、下达资金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处理分析用于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实现数据的收集、监督、资金的派发以及地图信息的显示,从而实现各级部门之间的信息同步、协同工作和协同督办功能;

核心业务子系统,用于实现中央专项资金与绩效目标的接收、分配、下达、报备、审核工作:中央客户端接收下达的专项资金与绩效目标信息;根据每个地区实际的情况进行资金和绩效指标的分配;下发监管中心客户端分配的专项资金以及需要实现的绩效指标到地方客户端;

核心业务子系统,采集项目的基本信息数据、资金数据和绩效数据,并存储至数据处理中心的数据库;根据项目填报进度进行状态自动控制;完成数据存储后,数据处理中心实现数据调用与处理,并通过可视化技术展示处理结果;数据存储后,进行资金情况和绩效指标完成情况的审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了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该项目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通过复用、松耦合、互操作(标准)等机制来提高软件质量、加快软件研发效率,提供简单、一致、集成的开发和运行环境,简化分布式系统的设计、编程和管理,使研发出来的产品能够相互集成并灵活适应变化,从而解决了软件开发中的四个核心问题:质量问题、效率问题、互操作问题、柔性构造问题。该体系架构具有以下几点优势:屏蔽异构性、实现互操作、实现软件复用、实现了业务逻辑与网络连接、数据转换等进行完全的解耦。

本平台基础服务包括数据服务、通信服务、流程服务、运维服务、接口服务,充分考虑系统的开放性与可扩展性,将处理机制与应用数据进行分离,建立一个中间平台,将系统中通信技术处理,业务驱动处理,接口规约规范、数据集中管理,底层信息配置等工作进行集中管理,应用数据领域只需关心业务数据的需要而不需要关心数据的处理过程。使用了spingMVC与Springboot开发框架。前端采用了layui技术。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第一个实施例的业财协作监管模式实现步骤图;

图2为第一个实施例的基于PDCA循环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示意图;

图3为第一个实施例的资金绩效管理方案整体架构图示意图;

图4为第一个实施例的核心业务子系统构成与业务流程;

图5为第一个实施例的中央项目储备管理系统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6为第一个实施例的平衡记分卡(BCS)的基本原理;

图7为第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中心模块构成;

图8为第一个实施例的配置管理模块构成;

图9为第一个实施例的权限管理体系模块构成;

图10为系统的技术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基于互联网+政务的自然资金及绩效数据共享系统;

基于互联网+政务的自然资金及绩效数据共享系统,包括:

数据处理中心,用于数据存储和处理分析,其中数据存储用于实现对地理信息、绩效指标、下达资金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处理分析用于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实现数据的收集、监督、资金的派发以及地图信息的显示,从而实现各级部门之间的信息同步、协同工作和协同督办功能;

核心业务子系统,用于实现中央专项资金与绩效目标的接收、分配、下达、报备、审核工作:中央客户端接收下达的专项资金与绩效目标信息;根据每个地区实际的情况进行资金和绩效指标的分配;下发监管中心客户端分配的专项资金以及需要实现的绩效指标到地方客户端;

核心业务子系统,采集项目的基本信息数据、资金数据和绩效数据,并存储至数据处理中心的数据库;根据项目填报进度进行状态自动控制;完成数据存储后,数据处理中心实现数据调用与处理,并通过可视化技术展示处理结果;数据存储后,进行资金情况和绩效指标完成情况的审核。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核心工具,用于进行权限管理,根据角色及职能限定不同的页面及资金权限,不同的账号对应不同的部门、角色和职能,角色分为国家级操作角色、省级操作角色、市级操作角色,职能包括财务、生态、地勘、整治,角色和职能不同,对应能操作的页面和功能不同。

作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数据处理中心,包括:

数据库,用于实现专项资金、绩效指标、地理位置信息数据的存储,各级系统共用同一个数据库存储以上数据,实现了数据共享,同时避免各级系统分别建立数据文件,减少了大量重复数据,从而减少了数据的冗余度。系统基于Hadoop+Spark架构和HiTSDB时序数据库构建权威的自然资源环境数据中心;

辅助决策工具,用于对资金接收、分配、下达、报备、审核工作全业务流程采集到的资金、绩效指标的相关数据进行整合统计,同时根据绩效指标数据进行评价分析,通过BI报表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展示。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决策工具,包括:

BI报表,对于已配置好的数据源,实现多维数据分析,进行图形化建模,实现拖拽自助分析功能;

GIS一张图模块,基于一张图实施顶层设计,包括数据组织与存储、数据分层与属性、数据服务发布、数据应用接口、数据更新,整合自然资源资金信息、治理、监测多源数据;建立数据交换系统,提供与其他系统的数据交换能力;

专项绩效评价模块,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绩效评价,按照批复的绩效目标,逐级分解完善绩效目标,提高绩效目标可量化程度,确保绩效目标与资金同步下达,督促下级部门及时报备细化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核心业务子系统,包括:

专项储备库模块,用于对项目的申报、备案、出库信息进行管理,通过省级入库管理模块进行项目的申报,系统将项目申报信息提交到中央储备库管理模块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系统将项目转入备案阶段,完成备案的项目通过中央储备库管理模块转入出库阶段;

专项下达模块,通过中央下达管理模块和地方下达管理模块实现对资金额度和绩效目标的管理,通过各级子系统实现资金细化和绩效目标的分解及层级下达;

项目管理模块,用于将资金根据项目所给的绩效指标结合实际情况继续分解至若干具体项目,报备分解细化结果与项目的执行进度、资金使用情况等必要信息,并通过地方系统审核模块逐级向上进行报备情况的审核,终审为各省省厅系统;

执行管理模块,用于在项目实施期结束后,对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填报并在系统中向上级管理子系统报备。

进一步地,所述核心工具,包括:

配置管理模块,用于实现中央、省、市、县自主配置本级绩效及专项指标、单位。

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对具有某种角色的所有账号设置页面权限。

进一步地,所述专项储备库模块,包括:

省级入库管理单元,用于对项目进行申报,并根据审核结果进行修改、完善。

中央储备库管理单元,用于对项目进行审核,并决定是否退回修改,对于审核通过的项目进入备案阶段。

进一步地,所述省级入库管理单元,包括:

申报信息管理子单元,用于管理提交申报材料,更新项目申报前与申报后的状态;

关键绩效管理子单元,用于管理项目的绩效指标,作为审核的标准。

专项附件管理子单元,用于上传项目申报材料。

竞争性评审子单元,用于进行项目审核。

进一步地,所述中央储备库管理单元,包括:

入库审核子单元,用于根据审核标准判断该项目是否满足入库条件。

退库管理子单元,用于审核不通过时进行退回修改或备案退回。

储备转专项管理子单元,用于对完成备案的项目进行出库和退库管理,对于下达资金根据实际下达金额进行分类。

进一步地,所述专项下达模块,包括:

中央下达管理单元,用于上传专项资金的批复文件,填写并向任务省份下达资金额度、绩效目标。

地方下达管理单元,用于地方登陆系统,查阅文件、核实资金和绩效目标情况;细化资金额度、分解绩效目标,并向下一级下达资金额度和绩效目标。

进一步地,所述中央下达管理单元,包括:

中央资金下达管理子单元,用于实现专项创建,下达单位的选择以及分配资金。

中央绩效下达管理子单元,用于绩效的分配。

进一步地,所述地方下达管理单元,包括:

地方资金管理子单元,用于地方实现专项创建,下达单位的选择以及分配资金;

地方绩效管理子单元,用于地方专项绩效分配;

资金绩效下达管理子单元,用于实现向下一级分配绩效。

地方专项管理子单元,用于将专项资金和绩效目标情况在系统中抄送相关县所在市知晓。

进一步地,所述项目管理模块,包括:

项目报备管理单元,用于在资金与绩效目标继续分解至若干具体项目后,报备分解细化结果与项目必要信息。

报备审核单元,用于管理逐级审核报备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项目报备管理单元,包括:

项目资金报备子单元,用于完成资金执行情况填报并向上一级报备。

项目绩效报备子单元,用于填报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并向上一级管报备。

项目GIS管理子单元,用于管理项目资源的地理信息,便于进行评价。

项目文件管理子单元,用于对项目中涉及到的文件进行管理。

进一步地,所述报备审核单元,包括:

资金审核复核子单元,用于在资金下达时各级系统审核所有报备数据。

绩效审核复核子单元,用于审核各个项目在执行过程中的绩效指标。

其他信息审核复核子单元,用于审核资金或绩效下发过程中的涉及到的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执行管理模块,包括:

执行进度管理单元,用于进行查看项目在执行过程中的进度情况;

填报周期管理单元,用于设置资金下达执行过程中的填报截止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执行进度管理单元,包括:

资金执行进度子单元,用于查看专项资金在执行过程中的使用进度情况;

绩效执行进度子单元,用于查看绩效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完成进度情况;

形象进度管理子单元,用于查看各个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对于自然资源现状改善的情况。

图3为第一个实施例的资金绩效管理方案整体架构图示意图;图4为第一个实施例的核心业务子系统构成与业务流程;图5为第一个实施例的中央项目储备管理系统整体流程示意图;图6为第一个实施例的平衡记分卡(BCS)的基本原理;图7为第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中心模块构成;图8为第一个实施例的配置管理模块构成;图9为第一个实施例的权限管理体系模块构成;图10为系统的技术架构图。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政务的全国自然资源资金绩效管理方案,包括一系列管理机制与模式和一套自然资源资金监测监管系统。流程包含储备库入库管理、资金下达管理、资金报备管理、资金执行管理、执行考核与评价五个环节,并构成PDCA监管闭环。具体步骤如下:

按照资金流经路径,将专项干系单位分为发起单位、经手单位、执行单位、非经手干系单位四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自然资源厅、海洋局根据本辖区实际情况申报储备项目,自然资源部及财政部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及各省上一年度的绩效评价得分审定各省储备项目入库及批复金额。储备项目申报须包含项目计划完成的绩效目标。

自然资源部财务与资金运用司根据财政部文件,通过系统下达各省批复资金及中央要求地方完成的绩效目标。

省级经手单位在系统中接收资金与绩效要求、录入支持该中央专项的本省财政出资金额及本省对各级资金执行单位附加的绩效目标,并将资金及绩效分解下达。

下级接收资金后,在系统中录入本级财政及社会出资,并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分解,直到资金绩效下达至执行单位。

执行单位接收资金后,通过系统资金报备环节按具体工程项目分解填报资金计划使用情况及绩效目标。数据提交后,上级单位逐级审核,并由省级主管单位最终确认。

执行单位定期填报资金执行与绩效目标达成的进度,直至所有项目验收结项。

系统自动对各级单位进行分类型、分年度、分专项的绩效评估,并为下一轮专项申报提供依据。

此外,通过数据统计与权限体系,系统打破了信息在各级政府间的传递屏障和时间差,通过抹平了信息不对称提升监管效率,杜绝资金沉淀。通过“下达+执行”的新模式,打破了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流程隔断,以预算绩效为主线构建了财务与业务的“融合监管”新机制。

(1)业财协作监管模式

在中央专项的监测监管过程中,依托自然资源资金监测监管系统构建了一种消解业务与财务部门边界的业财协作监管模式。实现步骤如图1所示。

中央下达管理(专项发起)环节。中央下达管理系统确定并录入各省专项批复金额并通过地方下达管理系统开展相关工作;通过中央绩效下达子系统录入各省绩效目并通过地方绩效下达子系统开展相关工作。通过业财协作,将作为中央专项一体两面的资金及绩效目标同步下达至各省。

地方下达管理环节。通过地方下达管理系统对中央专项的资金及绩效目标进行分解下达。

项目报备管理环节。通过项目管理子系统报备具体项目填报资金的使用计划,根据财务部门的项目资金计划在项目报备管理子系统中报备各项目的绩效目标。

报备审核环节。在报备审核系统逐级审核项目报备情况。资金审核单元审核项目资金、绩效审核单元审核项目绩效。解决了传统项目审核因信息不充分而进度过慢的问题。

执行进度管理环节。执行进度监管环节相当于传统的业务部门项目监管系统,重点在与统计和督促资金与项目进度的执行。本环节在执行管理子系统完成数据统计与录入,可以解决传统系统仅业务部门操作,造成资金数据分类过少、数据统计滞后等问题。

(2)经手单位审核、干系单位公开的数据权限机制

自然资源资金监测监管系统覆盖全国自然资源领域的各类资金,现实因素较多,实际业务流程复杂。例如,部分施行省管县改革的地区,中央及省专项财政资金须直接拨付至县财政,市州政府不掌握资金具体的下达情况,也不需对直管县报备的项目进行审核。但根据属地原则,市州需担负直管县资金执行情况的监管职责,因此也是该资金的干系单位。为解决类似的资金审核权与监管权分离的情况,资金监测监管系统创造性的通过数据权限机制沟通了经手单位与干系单位间的监管信息隔阂,理顺了两权分离下的监管困境。具体步骤为:

按照“谁执行谁填报、谁经手谁审核”的系统操作原则,资金及绩效首先通过中央下达管理子系统逐级分解下达至地方下达管理子系统;通过地方下达管理子系统对资金到项目的分解情况进行报备并提交审核;在报备审核子系统逐级审核。上述三个步骤构成资金投入计划的数据采集闭环。报备审核通过后,执行单位定期填报资金与绩效的执行情况,实现资金执行数据采集。

在业务流程流转过程中,系统实时汇总采集的资金计划投入数据与执行数据,并根据数据权限机制,向有监管权的干系单位开放,从而实现对非经手干系单位的监管数据支撑。

该数据权限机制具体由“组织权限管理”、“账号职能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三个模块共同实现。其中,组织权限管理用于确定执行单位的全部干系单位;账号职能管理实现依据账号职能的数据权限过滤;业务流程管理实现业务流程中资金审核权的分配。

(3)基于PDCA循环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

信息化系统既是现实业务流程的数据化映射,也是重构现实业务流程的管理抓手。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持续稳定提高绩效管理水平,自然资源资金监测监管系统的建设融入了基于PDCA循环的管理思想。

PDCA是一种现代质量管理工具,通过循环执行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djust(调整)四个环节,促进系统有反馈的向上演进。

系统中,专项下达子系统进行资金与绩效的逐级分解下达、项目管理子系统进行资金到项目的分解报备与审核,两个子系统接力实现资金的计划投入情况落实,构成了PDCA的Plan环节。

执行管理子系统用于填报资金的使用情况,记录了项目执行过程中绩效的落实进度,构成了PDCA的Do环节。

上述两环节采集的数据经数据处理中心的绩效评价模块处理,形成资金绩效评价报告,构成了PDCA的Check环节。

上年度的绩效评价报告将作为新一年度专项储备库项目入库评审的重要依据,在资金需求度、绩效性价比等维度对新年度中央财政投入方向进行数据引导,构成了PDCA的Adjust环节。如图2所示。

自然资源资金监测监管系统

(1)系统介绍

自然资源资金监测监管系统包括专项储备库单元、专项下达单元、项目管理单元、执行管理单元等业务单元;配置管理模块、权限管理体系等核心工具;数据库;BI智能报表、数据GIS展示、专项绩效评价等辅助具测工具组成的数据处理中心。

本申请结合各级自然资源主管单位业务实际,通过资金流向视角再造了资金与绩效监管的线上及线下业务流程。同时,充分运用BI、GIS一张图、智能评价等技术,对全业务流程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统计、评价分析及可视化,打通中央与各级主管单位间、财务与各业务部门间的信息壁垒,为全国自然资源资金监管与政策制定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第一步,专项储备库管理。

项目储备管理分为申报、备案、出库三个阶段。

1)申报阶段分为申报单位项目的项目申报、中央入库评审的审核环节。以申报单位提交申报材料为节点,提交前,项目为“项目申报”状态;提交后,项目为“申报待确认”状态。若中央审核不通过,根据中央审核结论,项目分为“不予入库”、“退回修改”。若中央审核通过,项目为“备案维护”状态,并进入备案阶段。

2)备案阶段,申报单位须完善项目信息。再次提交后,项目为“备案待确认”状态。根据中央审核结论,项目分为“备案退回”、“备案完成”两种状态。其中,“备案退回”状态的项目可以修改后再次提交。

3)完成备案的项目进入出库阶段。出库分为下达资金出库和超期退库两种情况。其中,下达资金出库根据实际下达金额可分为“部分下达”、“全额下达”两种状态。

第二步,资金下达管理。资金下达管理主要实现资金细化及下达、绩效目标分解及下达。

1)自然资源部上传专项资金的批复文件,填写并向任务省份下达资金额度、绩效目标。

2)任务省份登陆系统,查阅文件、核实资金和绩效目标情况;结合省财政工作,细化资金额度、分解绩效目标,并向市级或者县级自然资源部门下达资金额度和绩效目标,同时,上传省财政印发的资金批复文件。

3)市级自然资源部门登陆系统,重复上述操作。对于省财政直接向县财政下达资金的情况,可结合本省工作规则,将专项资金和绩效目标情况在系统中抄送相关县所在市知晓。

第三步,资金报备及审核。

1)无论是因素法还是项目法下达的专项资金,均会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执行单位接收资金后,将资金与绩效目标继续分解至若干具体项目,并报备分解细化结果与项目必要信息。

2)报备提交后,上级经手单位登录系统并逐级审核报备情况。终审单位为各省省厅。

第四步,资金和绩效目标执行情况填报。

项目执行情况填报,由项目承担单位负责,初定每季度终了后10日内完成资金执行情况填报并在系统中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备,项目实施期结束后,填报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并在系统中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备。

第五步,资金和绩效目标执行情况监测与评价

1)依据财政部门对结余资金的管理规定,统计符合收回规定的资金情况,开展资金调度,督促任务省份及时细化下达资金和监督资金执行。

2)依据项目终了后的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资金执行情况,开展绩效评价。

(3)基于BCS的绩效评价体系

任何指标都应该建立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涉及不同业务的专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适用各业务的特点。针对不同专项,确定评价体系的步骤如下:

首先,将评价体系划分为目标层、标准层、指标层三级。

第二步,按照“财务指标”、“受益人指标”、“内部管理指标”、“改革与提升指标”四个维度,根据各专项的实际情况,对财政部及自然资源部要求完成的绩效指标进行分类。

通常,“财务指标”对应财政部指标体系中的“成本指标”、“经济效益指标”、部分“社会效益指标”。

“受益人指标”对应财政部指标体系中的部分“数量指标”、部分“质量指标”、“生态效益指标”、部分“社会效益指标”、部分“可持续影响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内部管理指标”对应财政部指标体系中的“时效指标”、部分“数量指标”、部分“质量指标”。

“改革与提升指标”对应财政部指标体系中的部分“数量指标”、部分“质量指标”、部分“可持续影响指标”。

第三步,根据执行填报环节各单位上报的绩效执行进度对资金自带绩效的各单项指标进行评分。

第四步,在资金下达时自带的绩效指标之外,根据各专项的实际情况和专家意见,增加标准层及其指标层的评价指标,对“财务指标”、“受益人指标”、“内部管理指标”、“改革与提升指标”四个维度的指标进行丰富。

第五步,围绕增补的评价指标,通过“数据处理中心”分析得到的增补评价指标的得分。

第六步,根据专家意见,为各指标分配权重。基于各指标权重计算整体评价得分,并得到基于目标层四维度指标的评价雷达图。

第七步,根据总分及各单项得分在所有参评单位中排名情况,形成个性化的绩效评价报告。以某省某中央专项的部分指标为例,可得:

表1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