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应急降水小管井的降水施工方法

一种应急降水小管井的降水施工方法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应急降水小管井的降水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测量定位需要进行降水的管井点位;S2:架设水泵,放置第一管道,并在第一管道上开设多个滤水孔,所述滤水孔呈梅花状布置,所述第一管道外包裹有滤网;S3:在地面钻降水孔;S4:将第一管道放入所述降水孔中;S5:使用软质管道连通水泵与第一管道,启动水泵进行降水;本申请可短时间快速将一片区域内的水位下降至施工要求的水位高度,保证土体可以正常下挖,进一步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因降水不利带来的各项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基坑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深基坑降水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急降水小管井的降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建筑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化和城市化的脚步不断加快,人们为了利用有限的土地,不得不将视角转向高层和地下空间。近年来,高层建筑的建设越来越多,建筑物地基基础的埋置越来越深,工程建设常常需要在含水层中进行施工,而在含水的地层中施工容易发生土层坍塌、流沙等土层失稳现象。因此需要采取降水措施,把地下水位降到工程施工部位以下,以保证土层开挖的稳定性,防止流砂和坍塌现象的发生,使基坑开挖及基础和地下室等工程的施工在疏干的条件下进行,同时加速软土地基的固结,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和承载力,降低建筑物的沉降量。因此,对深基坑降水进行研究,尤其对原降水失效需要紧急降水进行开挖作业的情形具有很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需要提供一种短时间降水效果明显的降水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提供一种短时间降水效果明显的降水施工方法,本申请提供一种应急降水小管井的降水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应急降水小管井的降水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急降水小管井的降水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测量定位需要进行降水的管井点位;

S2:架设水泵,放置第一管道,并在第一管道上开设多个滤水孔,所述滤水孔呈梅花状布置,所述第一管道外包裹有滤网;

S3:在地面钻降水孔;

S4:将第一管道放入所述降水孔中;

S5:使用软质管道连通水泵与第一管道,启动水泵进行降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短时间快速将一片区域内的水位下降至施工要求的水位高度,保证土体可以正常下挖,进一步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因降水不利带来的各项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基坑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S3:在地面钻降水孔中,还包括:

S31:设置由多根第二管道首尾衔接围成的固定底座;

S32:在固定底座上设置由至少三个第三管道沿径向围成的滑动架,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

S33:在所述滑动架上转动套设沿所述滑动架长度方向滑移的滑动环;

S34:在所述滑动环上架设钻机;

S35:在钻机上安装钻杆进行钻孔,钻机由上而下自行钻孔,待钻机下落至所述滑动架底部后,将滑动环及钻机继续提升至滑动架顶部,接上钻杆由上至下继续钻孔,直至钻孔结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钻机由上而下自行钻孔,工人只需手扶滑动架即可。待钻机下落至底部后,接上钻杆将滑动环及钻机继续提升至滑动架顶部,由上至下钻孔,周而复始,直至钻孔结束。

优选的,所述S34:在所述滑动环上架设钻机,中还包括:

S341:在两个所述第三管道之间穿设横杆;

S342:固定所述横杆与所述滑动环;

S343:将所述钻机安装在所述横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杆能够方便滑动环承载钻机,也能让钻机壳体的转动幅度得到限制。

优选的,所述滑动环被所有所述第三管道包围,且滑动环在所述滑动架内的姿态不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环在滑动架内滑移,使滑动环不会内外界物体卡位,能保证钻机位置调整时顺利进行,同时还能在安装时更方便,不需要将所有第三管道逐个套在滑动环内,将所有第三管道逐个套在滑动环内的过程是非常复杂与费力的,现在则可以将滑动环从相邻第三管道间插入,然后拨动第三管道,让滑动环转动一定角度就能完成安装。

优选的,所述S34:在所述滑动环上架设钻机,中还包括:

所述钻机的一端延伸至相邻所述第三管道之间区域,其伸入所述区域的长度不大于所述钻机启动并施加最大扭矩时钻机端部在所述区域内的位移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钻机工作扭矩达到最大时,钻机的端部会位移并摩擦过第三管道进入到相邻的区域中,保护了钻机内部动力结构,同时发出的声音也能体现操作人员,利于保证钻机的工作稳定性,同时也利于延长钻机的工作寿命。

优选的,所述S34:在所述滑动环上架设钻机,中还包括:

S341:在两个所述第三管道之间穿设横杆,在所述滑动环上安装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延伸至相邻所述第三管道之间区域,所述限位杆伸入所述区域的长度不大于所述钻机启动并施加最大扭矩时所述限位杆端部在所述区域内的位移量;

S342:固定所述横杆与所述滑动环;

S343:将所述钻机安装在所述横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钻机工作扭矩达到最大时,横杆会位移并摩擦过第三管道进入到相邻的区域中,保护了钻机内部动力结构也能够保护钻机端部,利于保证钻机的工作稳定性,同时也利于延长钻机的工作寿命。

优选的,所述S4:将第一管道放入所述降水孔中,还包括:

在所述降水孔的孔隙四周填埋设定厚度的第一填料,所述设定厚度为10mm~120mm,所述第一填料为中粗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填料既能稳定所述第一管道的位置,同时还能起到过滤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外设有多个压紧所述滤网的绑扎件,多个所述绑扎件沿所述第一管道的长度方向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绑扎件能够让滤网得到固定,同时还让相邻绑扎件之间的滤网能够均匀地阻拦杂质颗粒,降低滤网上杂质在局部大量堆积的概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整个施工所采用材料均为常见简单易采购材料,成本低廉;施工时只需3名工人,1名负责移动架设水泵,1名负责定位测量及手扶滑动架,1名负责接钻杆、下套管、连接水泵等,单根施工时间不超过2小时,非常便捷快速;每小时的水流量大,总体降水效果明显;

2.钻机由上而下自行钻孔,工人只需手扶滑动架即可。待钻机下落至底部后,接上钻杆将滑动环及钻机继续提升至滑动架顶部,由上至下钻孔,周而复始,直至钻孔结束,方便快捷;

3.将滑动环从相邻第三管道间插入,然后拨动第三管道,让滑动环转动一定角度就能完成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降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滑动环套在滑动架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滑动环套在滑动架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水泵;2、第一管道;21、滤水孔;22、滤网;23、绑扎件;3、钻机;4、第二管道;5、固定底座;6、第三管道;7、滑动架;8、滑动环;9、横杆;10、限位杆;11、第一填料;12、软质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应急降水小管井的降水施工方法。

参照图1,应急降水小管井的降水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测量定位需要进行降水的管井点位。

S2:架设水泵1,放置第一管道2,并在第一管道2上开设多个滤水孔21,滤水孔21呈梅花状布置,第一管道2外包裹有滤网22。参考图2,第一管道2采用管径80mm、长8m的PVC管,滤水孔21直径15mm,间距100mm,总长度6m。滤网22为编织布,第一管道2外设有多个压紧滤网22的绑扎件23,绑扎件23可采用10号铅丝,多个绑扎件23沿第一管道2的长度方向分布,每隔20mm~30mm设有一个绑扎件23。绑扎件23能够让滤网22得到固定,同时还让相邻绑扎件23之间的滤网22能够均匀地阻拦杂质颗粒,降低滤网22上杂质在局部大量堆积的概率。

S3:在地面钻降水孔。参考图3,采用钻头直径为150mm,钻杆直径20mm,功率为1.5kw的小型钻机3进行钻孔。为防止钻机3钻孔时剧烈摇晃,影响成孔质量并增加工人操作难度,S3中,还包括:S31:设置由多根第二管道4首尾衔接围成的固定底座5。具体可采用四根长度300mm的DN32镀锌钢管围焊出一个方形的固定底座5。S32:在固定底座5上设置由至少三个第三管道6沿径向围成的滑动架7,第三管道6的一端与至少一个第二管道4固定连接。第三管道6为长度时1.8m的DN32镀锌钢管。S33:在滑动架7上转动套设沿滑动架7长度方向滑移的滑动环8。滑动环8的直径可为300mm。S34:在滑动环8上架设钻机3。S34中还包括:S341:在两个第三管道6之间穿设横杆9。S342:固定横杆9与滑动环8。S343:将钻机3安装在横杆9上。横杆9能够方便滑动环8承载钻机3,也能让钻机3壳体的转动幅度得到限制。S35:在钻机3上安装钻杆进行钻孔,钻机3由上而下自行钻孔,待钻机3下落至滑动架7底部后,将滑动环8及钻机3继续提升至滑动架7顶部,接上钻杆由上至下继续钻孔,直至钻孔结束。

在上述S3中,滑动环8套在所有第三管道6外,但是,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滑动环8也可被所有第三管道6包围,且滑动环8在滑动架7内的姿态不倾斜。滑动环8在滑动架7内滑移,使滑动环8不会内外界物体卡位,能保证钻机3位置调整时顺利进行,同时还能在安装时更方便,不需要将所有第三管道6逐个套在滑动环8内,将所有第三管道6逐个套在滑动环8内的过程是非常复杂与费力的,现在则可以将滑动环8从相邻第三管道6间插入,然后拨动第三管道6,让滑动环8转动一定角度就能完成安装。钻机3的一端延伸至相邻第三管道6之间区域,其伸入区域的长度不大于钻机3启动并施加最大扭矩时钻机3端部在区域内的位移量。当钻机3工作扭矩达到最大时,钻机3的端部会位移并摩擦过第三管道6进入到相邻的区域中,保护了钻机3内部动力结构,同时发出的声音也能体现操作人员,利于保证钻机3的工作稳定性,同时也利于延长钻机3的工作寿命。

另外的,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S341还可为:在滑动环8上安装限位杆10。限位杆10的一端延伸至相邻第三管道6之间区域,限位杆10伸入区域的长度不大于钻机3启动并施加最大扭矩时限位杆10端部在区域内的位移量。S342:固定横杆9与滑动环8。S343:将钻机3安装在横杆9上。当钻机3工作扭矩达到最大时,横杆9会位移并摩擦过第三管道6进入到相邻的区域中,保护了钻机3内部动力结构也能够保护钻机3端部,利于保证钻机3的工作稳定性,同时也利于延长钻机3的工作寿命。

S4:将第一管道2放入降水孔中。回到图2,放置第一管道2前,在降水孔的孔隙四周填埋设定厚度的第一填料11。设定厚度为10mm~120mm,第一填料11为中粗砂。第一填料11既能稳定第一管道2的位置,同时还能起到过滤的作用。

S5:使用软质管道12连通水泵1与第一管道2,启动水泵1进行降水。水泵1采用型号为型号JSJ-60、功率为7.5kw的真空泵,软质管道12采用胶皮管。

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先测量定位好管进点位,然后架设水泵1,接着可现场制作固定底座5、滑动架7以及滑动环8与横杆9等,机械结构搭建好后,将钻机3安装在滑动环8上,并安装好钻杆。钻孔时,钻机3由上而下自行钻孔,工人只需手扶滑动架7即可。待钻机3下落至底部后,接上钻杆将滑动环8及钻机3继续提升至滑动架7顶部,由上至下钻孔,周而复始,直至钻孔结束。整个施工所采用材料均为常见简单易采购材料,成本低廉;施工时只需三名工人,一名负责移动架设水泵1,一名负责定位测量及手扶滑动架7,1名负责接钻杆、下套管、连接水泵1等,单根施工时间不超过2小时,非常便捷快速;每小时的水流量可达3.2m³,总体降水效果明显。可短时间快速将一片区域内的水位下降至施工要求的水位高度,保证土体可以正常下挖,进一步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因降水不利带来的各项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基坑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