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多源地学信息预测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的方法

一种基于多源地学信息预测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砂岩型铀矿成矿预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地学信息预测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的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搜集整理工作区多源地学信息并进行分类,包括地质信息、航放信息和遥感信息;步骤2、将步骤1中的地质信息细分处理,得到3类细分信息;步骤3、将步骤1中的航放信息细分处理,得到2类细分信息;步骤4、将步骤1中的遥感信息细分处理;步骤5、将7类信息建立相同的投影坐标系统,导入ArcGIS平台;步骤6、利用ArcGIS平台分析7类要素的空间组合关系,圈定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地质、地球物理以及遥感信息,能够快速圈定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可应用于砂岩型铀矿的初期找矿预测。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3154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申请/专利号CN202011428143.4

  • 发明设计人 余长发;刘德长;张元涛;李西得;

    申请日2020-12-07

  • 分类号G01V9/00(20060101);G01N33/24(20060101);G06F16/29(20190101);

  • 代理机构11007 核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董和煦

  • 地址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小关东里十号院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48:0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砂岩型铀矿成矿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源地学信息预测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铀是重要的国防战略物质,也是重要的能源物质,是影响和制约核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砂岩型铀矿因其自身优势和采冶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已经成为当前铀矿地质勘察和研究的热点。但是,砂岩型铀矿基本产于沉积盆地之中,大多被第四系覆盖,绝大多数是深埋在盆地中的盲矿。砂岩型铀矿最有效的找矿方式就是钻探揭露,但是由于成本太高,勘查风险较大,不符合国内目前的发展现状。

因此,系统综合区域地质、物探、遥感等多源地学信息,通过各类信息要素组合分析,优选具有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的地段,并辅以少量的钻探查证,揭露成矿环境,缩小找矿靶区,对于砂岩型铀矿找矿勘查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极大提高找矿效率,降低勘查投入风险,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源地学信息预测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的方法,根据工作区地质、物探、遥感等三大类信息,提取出7小类信息,利用ArcGIS平台开展信息的综合分析,快速圈定铀成矿远景区,提高找矿效率,客观、全面的评价区域铀成矿潜力。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多源地学信息预测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基于多源地学信息预测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搜集整理工作区多源地学信息并进行分类,包括地质信息G、航放信息U和遥感信息R;步骤2、将步骤1中的地质信息G分类处理,得到3小类细分信息包括:次级凹陷G1、富铀层体G2和排泄区G3;步骤3、将步骤1中的航放信息U细分处理,得到2小类细分信息:航放铀高值异常带U1和航放铀高低值异常过渡带U2;步骤4、将步骤1中的遥感信息R细分处理,得到2小类细分信息:遥感解译构造R1和遥感解译局部排泄带R2;步骤5、将步骤2、3和4中获得的7小类信息矢量化,建立相同的投影坐标系统,统一导入ArcGIS平台;步骤6、利用ArcGIS平台分析7小类信息要素的空间组合关系,圈定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

所述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系统搜集工作区地质信息G类,包括但不限于地质、构造、铀源、水文地质等资料图件、成果报告和学术论文;

步骤1.2、系统搜集工作区航放信息U,包括航放铀异常图件和资料;

步骤1.3、系统搜集工作区遥感信息R,主要为工作区的卫星遥感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

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将步骤1中的地质信息G分类处理,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区域构造地质背景以及地质图件,获得工作区次级凹陷G1的空间分布信息;

步骤2.2、根据地质图件及地质资料,识别区域内主要的富铀岩浆岩和富铀地层,获得工作区富铀层体G2的空间分布信息;

步骤2.3、根据水文地质资料,识别自流水盆地内地下水流向,获得排泄区G3的空间分布范围。

所述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将步骤1中的航放信息U进行处理,将至少含有两个以上航放信息U异常高值中心的线性区带划分航放铀高值异常带,获得U1信息;

步骤3.2、根据步骤3.1中航放信息U的处理结果,将航放铀异常由高值向低值突变的区带划分为航放铀高低值异常过渡带,获得U2信息。

所述步骤4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将步骤1中的遥感信息R导入ArcGIS软件平台,开展构造遥感解译,获得遥感解译构造信息R1;

步骤4.2、在步骤4.1的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平台,开展富水带R2-1、植被带R2-2的遥感解译,将遥感解译构造信息R1与富水带R2-1、植被带R2-2的耦合部位划分为局部排泄带R2。

所述步骤5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1、将步骤2、3和4中获得的7小类信息分别矢量化,形成ArcGIS软件平台可读取的.shp格式文件;

步骤5.2、通过投影变换将7小类信息.shp文件建立相同的坐标投影系统;

步骤5.3、将7小类信息导入ArcGIS软件平台。

所述步骤6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1、根据7小类信息的空间组合关系,将同时包含地质信息G、航放信息U和遥感信息R三类信息要素,并且含有三类要素中的若干或全部小类信息的区域划分为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指示该区成矿前景良好;

步骤6.2、综合步骤5和步骤6.1中预测的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利用ArcGIS软件制图,得到工作区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综合预测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多源地学信息预测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的方法,将地质、物探、遥感等多源地学进行综合分析,利用ArcGIS平台,分析与砂岩型铀矿密切相关的7类主要地学信息要素,能较全面、客观的评价区域铀成矿潜力,划分的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依据更加充分,找矿效果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多源地学信息预测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乌尼特坳陷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综合预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多源地学信息预测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的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二连盆地乌尼特坳陷为例,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多源地学信息预测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搜集整理乌尼特坳陷多源地学信息并进行分类,包括地质信息(G类)、航放信息(U类)和遥感信息(R类)。该步骤包含以下子步骤:

步骤1.1、系统搜集乌尼特坳陷地质、构造、铀源、水文等资料图件、成果报告和学术论文,标记为G类信息;

步骤1.2、系统搜集乌尼特坳陷地区航放铀异常图件和资料,标记为U类信息;

步骤1.3、系统搜集乌尼特坳陷卫星遥感数据(主要是ETM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标记为R类信息。

步骤2、将步骤1中的地质信息(G类)分类处理,得到3小类细分信息包括:次级凹陷(G1)、富铀层体(G2)和排泄区(G3)。该步骤包含以下子步骤:

步骤2.1、将步骤1中的地质信息(G类)分类处理,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区域构造地质背景以及乌尼特坳陷地质图件,获得乌尼特坳陷中次级凹陷(G1)的空间分布信息,显示乌尼特坳陷包含包尔果吉凹陷、布日敦凹陷等6大凹陷;

步骤2.2、根据地质图及地质资料,识别乌尼特坳陷区域内主要的富铀岩浆岩和富铀地层,获得富铀层体(G2)的空间分布信息,乌尼特坳陷富铀层体主要分布在东乌旗-宝力格一带、巴彦呼舒凸起西南段等地;

步骤2.3、根据水文地质资料,以及乌尼特坳陷自流水盆地内地下水流向,获得排泄区(G3)的空间分布范围,乌尼特坳陷的地下水流向总体为自西南或东北向中部径流,主要排泄区位于东乌旗以东约50km处。

步骤3、将步骤1中的航放信息(U类)细分处理,得到2类细分信息:航放铀高值异常带(U1)和航放铀高低值异常过渡带(U2)。该步骤包含以下子步骤:

步骤3.1、将步骤1中的航放信息(U类)进行处理,划分航放铀高值异常带,获得U1信息,乌尼特坳陷中航放铀高值异常带主要分两类,一类呈近东西向展布,分布在赛汗诺尔等地区;另一类呈北西向展布,分布在查干诺尔地区。

步骤3.2、根据步骤3.1中航放信息的处理结果,划分航放铀高低值异常过渡带,即航放铀高值异常向航放铀低值异常呈突变的型式过渡,并且过渡带呈线性展布,则该过渡带划分为航放铀高低值异常过渡带,标记为U2信息。

步骤4、将步骤1中的遥感信息(R类)细分处理,得到2类细分信息:遥感解译构造(R1)和遥感解译局部排泄带(R2)。该步骤包含以下子步骤:

步骤4.1、将步骤1中的遥感信息(R类)导入ArcGIS软件平台,开展构造遥感解译,获得遥感解译构造信息(R1),乌尼特坳陷主要发育近东西向、近南北向、北西向和北东向等四组构造;

步骤4.2、在步骤4.1的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平台,开展富水带(R2-1)、植被带(R2-2)的遥感解译,综合步骤4.1中获得的遥感解译构造信息(R1)与富水带(R2-1)、植被带(R2-2)的解译结果,将遥感解译构造R1与遥感解译富水带(R2-1)、植被带(R2-2)耦合区域划分为遥感解译局部排泄带,将其标记为R2。

步骤5、将步骤2、3和4中获得的7类信息建立相同的投影坐标系统,统一导入ArcGIS平台。该步骤包含以下子步骤:

步骤5.1、将步骤2、3和4中获得的7小类信息(G1、G2、G3、U1、U2、R1、R2)分别矢量化,形成ArcGIS软件平台可读取的.shp格式文件(G1.shp、G2.shp、G3.shp、U1.shp、U2.shp、R1.shp、R2.shp);

步骤5.2、通过投影变换将7小类信息(G1.shp、G2.shp、G3.shp、U1.shp、U2.shp、R1.shp、R2.shp)文件建立相同的投影坐标系统;

步骤5.3、将7小类信息(G1.shp、G2.shp、G3.shp、U1.shp、U2.shp、R1.shp、R2.shp)导入ArcGIS软件平台。

步骤6、利用ArcGIS平台分析7类要素的空间组合关系,圈定砂岩型铀矿预测远景区。该步骤包含以下子步骤:

步骤6.1、根据7小类信息的空间组合关系,将同时包含G(G1、G2、G3)、U(U1和U2)、R(R1和R2)三类信息要素,并且含有三类要素中的若干或全部小类信息的区域划分为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指示该区成矿前景良好;

步骤6.2、综合步骤5和步骤6.1中预测的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利用ArcGIS软件制图,得到工作区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综合预测图(图2)。

通过以上6步骤,在乌尼特坳陷预测了两片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A1和A2预测远景区中均包含有G1、U1、U2、R1、R2等5小类信息要素,显示区域内具有良好的砂岩型铀成矿潜力。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发明中未作出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