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铜改性聚酯纤维、棉/天丝/铜改性聚酯纤维混纺纱及双层织物和生产工艺

铜改性聚酯纤维、棉/天丝/铜改性聚酯纤维混纺纱及双层织物和生产工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改性聚酯纤维、棉/天丝/铜改性聚酯纤维混纺纱及双层织物和生产工艺,将壬基酚磺酸铜与聚酯共混体系进行熔融纺丝,法兰温度300‑450℃,牵伸速度700‑1200m/min制备铜改性聚酯纤维,将制备的铜改性聚酯纤维与棉、天丝进行混纺,开清棉设备的梳针打手转速500‑600 r/min;梳棉机锡林转速500‑700r/min,刺辊转速800‑1200 r/min,盖板速度85‑130mm/min;并条机前罗拉转速270‑400r/min;粗纱机锭速900‑1400r/min;细纱机锭速12000‑20000r/min,条干CV值4.18%;以棉/天丝/铜改性聚酯纤维混纺纱为原料织造双层织物,络筒张力为10cN‑15cN;整经压辊压力为3000N‑3500N;浆纱上浆率5%±0.5%,浆纱回潮率3%±0.5%;织造以,开口角28°,参考线和综平线之间的角度为‑0.5°,生产的双层织物手感滑爽,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抑菌率达到85.2%。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6316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17239.X

  • 发明设计人 马顺彬;马昀;

    申请日2021-01-07

  • 分类号D01F6/92(20060101);D01F1/10(20060101);D02G3/44(20060101);D02G3/04(20060101);D03D11/00(20060101);D03D13/00(20060101);D03D15/217(20210101);D03D15/208(20210101);D03D15/283(20210101);D03D15/47(20210101);D03D15/50(20210101);D03D15/54(20210101);

  • 代理机构11844 北京东方尚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别佳晨

  • 地址 226007 江苏省南通市青年中路87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38:3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棉/天丝/铜改性聚酯纤维织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改性聚酯纤维、棉/天丝/铜改性聚酯纤维混纺纱及双层织物和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功能性纺织品,尤其是抗菌纺织品深受消费者青睐,获得抗菌纺织品的途径比较多,采用罗布麻、竹原纤维等天然抗菌纤维来获得抗菌纺织品,采用壳聚糖纤维等再生纤维来获得抗菌纺织品,采用银离子、铜离子等改性纤维来获得抗菌纺织品,采用抗菌剂进行后整理来获得抗菌纺织品,采用不同途径获得的抗菌纺织品在成本、持久性、安全性等方面各有千秋。

铜改性聚酯纤维具有强力高、耐磨、富有光泽、无需染色、手感柔软,拥有棉与聚酯纤维的优点,吸湿适中,强度与伸度能满足几乎所有纺织品需求。但铜改性聚酯纤维单纺成本高,可纺性一般,有一定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改性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改性聚酯纤维,将壬基酚磺酸铜与聚酯共混体系进行熔融纺丝,法兰温度300-450℃,牵伸速度700-1200m/min,纤维断裂强度为2.73cN/dtex,抗菌率为92.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棉/天丝/铜改性聚酯纤维混纺纱,包括如下步骤: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所述的开清棉步骤:梳针打手转速500-600 r/min,质量不匀率0.68%;所述的梳棉步骤:锡林转速为500-700r/min,刺辊转速为800-1200 r/min,盖板速度为85-130mm/min;所述的并条步骤:前罗拉转速270-400r/min,质量不匀率0.41%;所述的粗纱步骤:锭速900-1400r/min,质量不匀率0.85%;所述的细纱步骤:锭速12000-20000r/min,条干CV值4.18%;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棉/天丝/铜改性聚酯纤维制备的双层织物,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的经纱和所述的纬纱均采用11.8tex的棉/天丝/铜改性聚酯纤维混纺纱为原料,成品经密为528根/10cm,成品纬密为421根/10cm。

进一步地,以棉/天丝/铜改性聚酯纤维40/40/20 11.8tex混纺纱为经纱和纬纱,织造了145.5cm 11.8tex×11.8tex 528根/10cm×421根/10cm双层织物;

进一步地,成品幅宽145.5cm,成品经密528根/10cm,成品纬密421根/10cm,坯布幅宽155.1cm,坯布经密495根/10cm,坯布纬密413根/10cm,上机筘幅171.1cm,机上经密451根/10cm,机上纬密371根/10cm,一米经长为1.333米,经纱织缩率为25%;总经根数7718根,其中边纱40×2根,漂白色经纱用纱量9.3482kg/100m,黄色经纱用纱量0.7216kg/100m,玫红色和中兰色经纱用纱量分别为0.8200kg/100m,果绿色经纱用纱量0.6199kg/100m,80根边纱采用杂纱,不计用纱量,经纱用纱量总计12.3297kg/100m;漂白色纬纱用纱量3.3059kg/100m,黄色纬纱用纱量2.5188kg/100m,玫红色纬纱用纱量0.3148kg/100m,中兰色纬纱用纱量2.5188kg/100m,果绿色纬纱用纱量0.1574kg/100m,纬纱用纱量总计8.8157kg/100m,织物用纱量总计为21.1454kg/100m,织物单位面积重量为113g/m

进一步地,所述织物配色设计如下:A代表漂白色,B代表黄色,C代表玫红色,D代表中兰色,E代表果绿色;

经纱排列:

182A、14B、16C、16D、12E,每花经纱240根,其中漂白色182根,黄色14根,玫红色和中兰色各16根,果绿色12根。全幅地经根数7638根,全幅32花-42根,其中漂白色为5791根(32花-33根),黄色为447根(32花-1根),玫红色和中兰色分别为508根(32花-4根),果绿色为384根(32花);

纬纱排列:

重复循环56次(1A,1D)、重复循环4次(1B,1A)、重复循环4次(1B,1D)、重复循环4次(1B,1A)、重复循环4次(1B,1C)、重复循环4次(1B,1A)、9B、重复循环4次(1A,1B)、重复循环4次(1E,1B)、重复循环4次(1A,1B)、重复循环4次(1D,1B)、重复循环4次(1A,1B)、重复循环4次(1C,1B)、重复循环4次(1A,1B)、7B,每花纬纱224根,其中漂白色为84根,黄色、中兰色分别为64根,玫红色为8根,果绿色为4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棉/天丝/铜改性聚酯纤维双层织物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络筒——整经——浆纱——穿综——织造;

所述的络筒步骤:络筒采用“低车速、小张力”的工艺原则,络筒张力为10cN -15cN;

所述的整经步骤:整经采用“中车速、中张力”的工艺原则,整经恒线速卷绕,压辊压力为3000N -3500N;

整经配轴:漂白色经纱5791根整成10轴,为580根×1轴+579根×9轴;黄色经纱447根整成1轴,玫红色经纱508根整成1轴,中兰色经纱508根整成1轴,果绿色经纱384根与80根边纱整成1轴;

所述的浆纱步骤:浆纱采用“高浓度、低黏度、低车速、中张力、均匀卷绕、浸透兼顾被覆”的工艺原则,上浆率5%±0.5%,浆纱回潮率3%±0.5%;

所述的穿综步骤:筘号为224齿/10cm,地组织每筘穿入数为2根,边组织每筘穿入数为4根,全幅筘齿数为3839齿,其中地组织穿3819齿,边组织穿20齿,穿筘幅宽171.1cm;综框采用十六页,穿综方法: 重复循环30次(1,2,3,4),5,6,11,12,9,10,重复循环3次(7,8,5,6),15,16,13,14,重复循环3次(7,8,5,6),11,12,9,10,重复循环3次(7,8,5,6),15,16,13,14,重复循环3次(7,8,5,6),11,12,9,10,重复循环3次(7,8,5,6),15,16,13,14,重复循环3次(7,8,5,6),11,12,9,10,重复循环3次(7,8,5,6),15,16,13,14,7,8,一个穿综循环经纱根数为240根,第一、二页综框的综丝根数分别为1000根,第三、四页综框的综丝根数分别为960根,第五、六页综框的综丝根数分别为697根,第七、八页综框的综丝根数分别为696根,第九页至十二页综框的综丝根数分别为127根,第十三页至十六页综框的综丝根数分别为126根;

所述的织造步骤:织造以“低车速、早开口、大张力”为工艺原则,开口角28°,参考线和综平线之间的角度为-0.5°,第一至四页综框高度为131mm,第五至九页综框高度为130.5mm,第十至十三页综框高度为130mm,第十四至十六页综框高度为129.5mm,停经架高低位置刻度为2,主喷嘴5只,主喷嘴气压设置为0.27MPa,第一至十组辅助喷嘴气压设置为0.32MPa,第十一组辅助喷嘴气压设置为0.34MPa,每个辅喷阀控制2只辅助喷嘴,主喷嘴启闭时间为70°-180°,第一至十一组辅助喷嘴的启闭时间依次为70°-120°、90°-140°、110°-160°、140°-180°、160°-200°、180-220°、200°-240°、220°-260°、240-°280°、260°-300°、280°-3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纤维抗菌效果好,以其为原料制备的织物经密高、线密度低,生产难度大,手感滑爽,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络筒采用“低车速、小张力”的工艺原则,合理设置络筒工艺,以防止静电导致毛羽过多和保持纱线弹性,确保筒子成形良好。整经采用“中车速、中张力”的工艺原则,通过调节压辊压力来控制卷绕密度,在整经过程要要确保经纱“三均匀”,以形成内外、左右卷绕密度均匀一致的经轴,保证经纱上浆顺利,提高织造效率和织物质量。浆纱采用“高浓度、低黏度、低车速、中张力、均匀卷绕、浸透兼顾被覆”的工艺原则,提高经纱的可织造性。织造以“低车速、早开口、大张力”为工艺原则,合理设计开口时间、上机张力等工艺参数,提高了织造效率。采用以上措施后,成功生产了棉/天丝/铜改性聚酯纤维双层织物,抑菌率达到85.2%。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穿综步骤的纹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的铜改性聚酯纤维由壬基酚磺酸铜与聚酯共混体系进行熔融纺丝,法兰温度450℃,牵伸速度1200m/min,纤维断裂强度为2.73cN/dtex,抗菌率为92.4%。

实施例2

本发明的铜改性聚酯纤维由壬基酚磺酸铜与聚酯共混体系进行熔融纺丝,法兰温度300℃,牵伸速度700m/min,纤维断裂强度为2.73cN/dtex,抗菌率为92.4%。

实施例3

本发明的铜改性聚酯纤维由壬基酚磺酸铜与聚酯共混体系进行熔融纺丝,法兰温度380℃,牵伸速度950m/min,纤维断裂强度为2.73cN/dtex,抗菌率为92.4%。

实施例4

本发明的棉/天丝/铜改性聚酯纤维混纺纱,包括如下步骤: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所述的开清棉步骤:梳针打手转速600 r/min,质量不匀率0.68%;所述的梳棉步骤:锡林转速为700r/min,刺辊转速为1200 r/min,盖板速度为130mm/min;所述的并条步骤:前罗拉转速400r/min,质量不匀率0.41%;所述的粗纱步骤:锭速1400r/min,质量不匀率0.85%;所述的细纱步骤:锭速20000r/min,条干CV值4.18%。

实施例5

本发明的棉/天丝/铜改性聚酯纤维混纺纱,包括如下步骤: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所述的开清棉步骤:梳针打手转速500 r/min,质量不匀率0.68%;所述的梳棉步骤:锡林转速为500r/min,刺辊转速为800r/min,盖板速度为85mm/min;所述的并条步骤:前罗拉转速270r/min,质量不匀率0.41%;所述的粗纱步骤:锭速900r/min,质量不匀率0.85%;所述的细纱步骤:锭速12000r/min,条干CV值4.18%。

实施例6

本发明的棉/天丝/铜改性聚酯纤维混纺纱,包括如下步骤: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所述的开清棉步骤:梳针打手转速550 r/min,质量不匀率0.68%;所述的梳棉步骤:锡林转速为600r/min,刺辊转速为1000 r/min,盖板速度为105mm/min;所述的并条步骤:前罗拉转速340r/min,质量不匀率0.41%;所述的粗纱步骤:锭速1200r/min,质量不匀率0.85%;所述的细纱步骤:锭速16000r/min,条干CV值4.18%。

实施例7

本发明的棉/天丝/铜改性聚酯纤维双层织物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的经纱和所述的纬纱均采用11.8tex的棉/天丝/铜改性聚酯纤维混纺纱为原料,成品经密为528根/10cm,成品纬密为421根/10cm。

该实施例中,织物的成品规格设计如下:成品幅宽145.5cm,成品经密528根/10cm,成品纬密421根/10cm,坯布幅宽155.1cm,坯布经密495根/10cm,坯布纬密413根/10cm,上机筘幅171.1cm,机上经密451根/10cm,机上纬密371根/10cm,一米经长为1.333米,经纱织缩率为25%。经纬纱均为11.8tex的铜改性聚酯纤维纱,总经根数7718根,其中边纱40×2根,漂白色经纱用纱量9.3482kg/100m,黄色经纱用纱量0.7216kg/100m,玫红色和中兰色经纱用纱量分别为0.8200kg/100m,果绿色经纱用纱量0.6199kg/100m,80根边纱采用杂纱,不计用纱量,经纱用纱量总计12.3297kg/100m。漂白色纬纱用纱量3.3059kg/100m,黄色纬纱用纱量2.5188kg/100m,玫红色纬纱用纱量0.3148kg/100m,中兰色纬纱用纱量2.5188kg/100m,果绿色纬纱用纱量0.1574kg/100m,纬纱用纱量总计8.8157kg/100m,织物用纱量总计为21.1454kg/100m,织物单位面积重量为113g/m

织物的配色设计:

A代表漂白色,B代表黄色,C代表玫红色,D代表中兰色,E代表果绿色。

经纱排列:

182A、14B、16C、16D、12E,每花经纱240根,其中漂白色182根,黄色14根,玫红色和中兰色各16根,果绿色12根。全幅地经根数7638根,全幅32花-42根,其中漂白色为5791根(32花-33根),黄色为447根(32花-1根),玫红色和中兰色分别为508根(32花-4根),果绿色为384根(32花)。

纬纱排列:

重复循环56次(1A,1D)、重复循环4次(1B,1A)、重复循环4次(1B,1D)、重复循环4次(1B,1A)、重复循环4次(1B,1C)、重复循环4次(1B,1A)、9B、重复循环4次(1A,1B)、重复循环4次(1E,1B)、重复循环4次(1A,1B)、重复循环4次(1D,1B)、重复循环4次(1A,1B)、重复循环4次(1C,1B)、重复循环4次(1A,1B)、7B,每花纬纱224根,其中漂白色为84根,黄色、中兰色分别为64根,玫红色为8根,果绿色为4根。

本发明的棉/天丝/铜改性聚酯纤维双层织物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络筒——整经——浆纱——穿综——织造。

络筒工艺:

采用球面成形技术,有效防止大头蛛网纱的形成,满足后道工序高速退绕性能,同时该机能纱线毛羽的产生和筒子纱的磨损。由于该织物经密较大且经纱较细,单纱强力较低,络筒采用“低车速、小张力”的工艺原则。由于铜改性聚酯纤维是化学纤维,络筒速度应低些,以防止静电导致毛羽过多和保持纱线弹性,络筒张力设置为10cN。

整经工艺:

筒子架容量为640只。整经采用“中车速、中张力”的工艺原则。设备由PLC控制,整经恒线速卷绕,且控制精度高。通过调节压辊压力来控制卷绕密度,压辊压力为3000N,无绞头,保持纱线弹性和确保后道工序的退绕顺畅。在整经过程要要确保经纱“三均匀”,以形成内外、左右卷绕密度均匀一致的经轴,保证经纱上浆顺利,提高织造效率和织物质量。要勤巡回,保持机台、导纱辊、导纱器及地面整洁,减少飞花卷入。

整经配轴:漂白色经纱5791根整成10轴,580根×1轴+579根×9轴;黄色经纱447根整成1轴,玫红色经纱508根整成1轴,中兰色经纱508根整成1轴,果绿色经纱384根与80根边纱整成1轴。

浆纱工艺:

浆纱采用“高浓度、低黏度、低车速、中张力、均匀卷绕、浸透兼顾被覆”的工艺原则。

上浆率5%±0.5%,浆纱回潮率3%±0.5%。

由于经纱线密度为11.8tex的棉/天丝/铜改性聚酯纤维混纺纱,其弹性和断裂伸长率较大,但强力较低,同时该产品经、纬密较高,织造时单位长度经纱所受的摩擦次数多,经纱织缩率高达25%,因此上浆率应大些,以提高经纱的耐磨性和抗屈曲性,上浆率控制在5%±0.5%为宜。

穿综工艺:

筘号为224齿/10cm,地组织每筘穿入数为2根,边组织每筘穿入数为4根,全幅筘齿数为3839齿,其中地组织穿3819齿,边组织穿20齿,穿筘幅宽171.1cm;综框采用十六页,穿综方法: 重复循环30次(1,2,3,4),5,6,11,12,9,10,重复循环3次(7,8,5,6),15,16,13,14,重复循环3次(7,8,5,6),11,12,9,10,重复循环3次(7,8,5,6),15,16,13,14,重复循环3次(7,8,5,6),11,12,9,10,重复循环3次(7,8,5,6),15,16,13,14,重复循环3次(7,8,5,6),11,12,9,10,重复循环3次(7,8,5,6),15,16,13,14,7,8,一个穿综循环经纱根数为240根,第一、二页综框的综丝根数分别为1000根,第三、四页综框的综丝根数分别为960根,第五、六页综框的综丝根数分别为697根,第七、八页综框的综丝根数分别为696根,第九页至十二页综框的综丝根数分别为127根,第十三页至十六页综框的综丝根数分别为126根。由于组织图很大,本发明只给出纹板图,纹板图见图1所示。

织造工艺:

织造以“低车速、早开口、大张力”为工艺原则,开口角28°,参考线和综平线之间的角度为-0.5°,第一至四页综框高度为131mm,第五至九页综框高度为130.5mm,第十至十三页综框高度为130mm,第十四至十六页综框高度为129.5mm,停经架高低位置刻度为2,主喷嘴5只,主喷嘴气压设置为0.27MPa,第一至十组辅助喷嘴气压设置为0.32MPa,第十一组辅助喷嘴气压设置为0.34MPa,每个辅喷阀控制2只辅助喷嘴,主喷嘴启闭时间为70°-180°,第一至十一组辅助喷嘴的启闭时间依次为70°-120°、90°-140°、110°-160°、140°-180°、160°-200°、180-220°、200°-240°、220°-260°、240-°280°、260°-300°、280°-320°。

本发明的纤维抑菌性能好,用其制备的织物经密高、线密度低,生产难度大,手感滑爽,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络筒采用“低车速、小张力”的工艺原则,合理设置络筒工艺,以防止静电导致毛羽过多和保持纱线弹性,确保筒子成形良好。整经采用“中车速、中张力”的工艺原则,通过调节压辊压力来控制卷绕密度,在整经过程要要确保经纱“三均匀”,以形成内外、左右卷绕密度均匀一致的经轴,保证经纱上浆顺利,提高织造效率和织物质量。浆纱采用“高浓度、低黏度、低车速、中张力、均匀卷绕、浸透兼顾被覆”的工艺原则,提高经纱的可织造性。织造以“低车速、早开口、大张力”为工艺原则,合理设计开口时间、上机张力等工艺参数,提高了织造效率。采用以上措施后,成功生产了棉/天丝/铜改性聚酯纤维双层织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抑菌率达到85.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