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防止马蜂逃出的马蜂窝去除装置

一种防止马蜂逃出的马蜂窝去除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防止马蜂逃出的马蜂窝去除装置,包括摘除装置主体,所述摘除装置主体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粉碎腔,所述粉碎腔左右端壁内分别设有一个工作腔,所述粉碎腔与所述工作腔之间连通设有受推腔与移动腔,本发明主要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去除马蜂窝的过程,在去除的过程中,通过滑动底座的上下移动,进而达到了触发拉动机构的目的,进而达到了使切割杆能够对马蜂窝进而有效切除的目的,同时通过风机能够达到使马蜂窝周边残留物被吸附进入到放置腔内放置,也通过了抵接机构的触发能够使摘除腔的下端和上端同时封闭,进而达到了在摘除腔内进行熏晕过程时的效果更改显著,进而避免马蜂跑出去伤害人,进而达到了保护的目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8647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菲夏贸易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47490.0

  • 发明设计人 李玉榕;

    申请日2021-01-14

  • 分类号A01M5/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11300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天柱街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29: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2-01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IPC(主分类):A01M 5/00 专利申请号:2021100474900 申请公布日:20210402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设备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马蜂逃出的马蜂窝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马蜂窝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动物巢穴,由于野生的马蜂对人类具有一定的威胁性,严重的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进而需要及时的对马蜂窝进行去除,现有的马蜂窝去除设备不具备限位马蜂的能力,从而会使马蜂有机会逃出,进而容易产生更威胁的情况,本发明阐述的一种防止马蜂逃出的马蜂窝去除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防止马蜂逃出的马蜂窝去除装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止马蜂逃出的马蜂窝去除装置,包括摘除装置主体,所述摘除装置主体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粉碎腔,所述粉碎腔左右端壁内分别设有一个工作腔,所述粉碎腔与所述工作腔之间连通设有受推腔与移动腔,所述粉碎腔的左右端壁间上下滑动设有滑动底座,所述滑动底座的前后端面抵接在所述粉碎腔的前后端壁上,所述滑动底座的上端伸出外界且所述滑动底座内设有上下贯通的摘除腔,所述摘除腔与所述粉碎腔之间连通,所述摘除装置主体的上端面固设有两个固定底座,所述滑动底座的左右端面分别抵接在两个所述固定底座相互靠近的一端面上,所述滑动底座在所述固定底座相互靠近的一端面上下滑动,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拉动机构,所述拉动机构包括固设在所述固定底座前端面上的张紧轮轴,所述张紧轮轴的外周上转动连接设有张紧轮,所述张紧轮的上段外周上连接设有拉动皮带,所述拉动皮带下端固连有主动杆,所述主动杆的后端面抵接在所述固定底座的前端面上且在所述固定底座的前端面上下滑动,所述主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面分别固设在所述滑动底座的左右端面上,所述拉动皮带相互远离的一端固连设有从动滑块,所述从动滑块的底面抵接在所述摘除装置主体的上端面且在所述摘除装置主体的上端面左右滑动,所述从动滑块相互靠近的一端面上固连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相互靠近的一段固连在所述固定底座相互远离的一端面上,所述摘除腔上段左右端壁内相连通的分别设有切割腔,所述切割腔左右滑动连接设有切割杆,所述切割杆的上端面呈倾斜状且所述切割杆的底面抵接在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面上,所述切割杆在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面左右滑动,所述切割杆相互远离的一段底面固设在所述从动滑块的上端面,所述受推腔和所述工作腔内设有抵接机构,所述抵接机构包括在所述受推腔的上下端壁间左右滑动的受推杆,所述受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工作腔内,所述受推杆相互靠近的一段上端面固设有从动推块,所述从动推块的上端呈倾斜状且所述从动推块的上端抵接在所述受推腔的上端壁,所述从动推块的上端面抵接设有主推动块,所述主推动块的上端面固设在所述滑动底座的底面上,所述主推动块相互远离的一端面抵接在所述粉碎腔的左右端壁上且在所述粉碎腔的左右端壁上下滑动,所述受推杆相互远离的一段上端面固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上端面抵接在所述工作腔的上端壁且在所述工作腔的上端壁左右滑动,所述限位块相互靠近的一端面上固连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相互靠近的一端固连在所述工作腔相互靠近的一端壁上,当滑动底座不断靠近马蜂窝时,进而使马蜂窝不断进入到摘除腔内,进而当滑动底座的上端面抵接在墙上时,此时滑动底座在粉碎腔的左右端壁间向下移动,进而带动主动杆在固定底座的前端面向下移动,进而拉动拉动皮带移动,进而带动张紧轮绕着张紧轮轴转动,进而带动两个从动滑块相互靠近,进而带动切割杆相互靠近,进而带动切割杆在固定底座的上端面滑动,进而使切割杆伸入到摘除腔内对马蜂窝进行切割,进而使切割杆的下端面封住出口,进而达到了使马蜂窝彻底的进入到摘除腔内,进而为后续的熏晕做准备,进而达到了防止马蜂逃出外界的目的,进而达到了保护人们的目的,当滑动底座向下移动时,进而带动主推动块向下移动,进而使主推动块不断抵接在从动推块的上端面,进而带动从动推块在受推腔内相互远离,进而带动受推杆移动,进而带动限位块移动,进而不断拉伸拉伸弹簧,进而达到了带动受推杆移动的目的。

可优选的,两个所述工作腔的前后端壁间分别固设有杠杆轴,所述杠杆轴的外周上转动连接设有传动杠杆,所述杠杆轴位于所述传动杠杆的上段内,所述传动杠杆内设有两个前后贯通的限位腔,所述限位腔内滑动设有滑动插销,上侧所述滑动插销的后端面固设在所述受推杆的前端面上,下侧所述滑动插销的后端面固设有抵接杆,所述抵接杆在所述移动腔的上下端壁间左右滑动,所述抵接杆相互靠近的一端面伸入到所述粉碎腔内且相互抵接,所述抵接杆相互远离的一段底面上啮合设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内固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前后端面转动连接在所述工作腔的前后端壁内,所述传动齿轮的下端面啮合设有从动齿条,所述从动齿条相互靠近的一端面抵接在所述工作腔相互靠近的一端壁上,所述从动齿条的前后端面抵接在所述工作腔的前后端壁上,所述从动齿条相互远离的一端面上固设有抵接滑块,所述抵接滑块相互远离的一端面上转动连接设有锥齿轮轴,所述工作腔相互远离的一端壁内相连通的设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相互远离的一端壁相连通的分别设有传动腔,所述锥齿轮轴在所述滑动腔内左右滑动,所述锥齿轮轴相互远离的一端伸入到所述传动腔内。

可优选的,所述粉碎腔的底壁内相连通的设有电机腔,所述电机腔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大电机,所述大电机的左右端面上分别动力连接设有长轴,两根所述长轴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伸入到所述传动腔内且转动连接在所述传动腔相互远离的一端壁内,所述长轴相互远离的一段外周上固设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前端面啮合设有蜗轮,所述蜗轮内固设有蜗轮轴,所述蜗轮轴的下端面转动连接在所述传动腔的底壁内,所述蜗轮轴的上端面固设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相互靠近的一端面上啮合设有传动锥齿轮,所述传动锥齿轮相互靠近的一端面固设在所述锥齿轮轴相互远离的一端面上,所述传动锥齿轮的上端面啮合设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的上端面固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所述传动腔的上端壁内,所述螺杆的下段外周上转动连接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左右端面分别固设在所述传动腔的左右端壁上,所述螺杆的上段外周上螺纹连接设有矩形螺纹块,所述矩形螺纹块的前后端面抵接在所述传动腔的前后端壁上且在所述传动腔的前后端壁上下滑动,所述矩形螺纹块的上端面固设有两个推动杆,所述传动腔的上端壁内相连通的设有两个上下贯通的推动腔,所述推动杆在所述推动腔的左右端壁间上下滑动,所述推动杆的上端伸入外界且所述推动杆的上端面固设有放置块,所述放置块内设有开口向上的放置腔。

可优选的,两个所述切割杆相互远离的一段上端面固设有去除底座,所述去除底座内设有上下贯通的吸附腔,所述吸附腔呈倾斜状且所述吸附腔的左右端壁间固设有风机,所述切割杆相互远离的一段内设有上下贯通的贯通腔,所述贯通腔的上端壁与所述吸附腔的底壁相连通,所述贯通腔的底壁与所述放置腔的上端壁相互配合贯通。

可优选的,所述摘除腔的左右端壁内分别固设有放烟机,所述大电机的上端面动力连接设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的上端伸入到所述粉碎腔内,所述电机轴的上段外周上固设有两个粉碎刀具,所述粉碎刀具在所述粉碎腔内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主要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去除马蜂窝的过程,在去除的过程中,通过滑动底座的上下移动,进而达到了触发拉动机构的目的,进而达到了使切割杆能够对马蜂窝进而有效切除的目的,同时通过风机能够达到使马蜂窝周边残留物被吸附进入到放置腔内放置,也通过了抵接机构的触发能够使摘除腔的下端和上端同时封闭,进而达到了在摘除腔内进行熏晕过程时的效果更改显著,进而避免马蜂跑出去伤害人,进而达到了保护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防止马蜂逃出的马蜂窝去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4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止马蜂逃出的马蜂窝去除装置,包括摘除装置主体11,所述摘除装置主体11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粉碎腔43,所述粉碎腔43左右端壁内分别设有一个工作腔39,所述粉碎腔43与所述工作腔39之间连通设有受推腔57与移动腔60,所述粉碎腔43的左右端壁间上下滑动设有滑动底座30,所述滑动底座30的前后端面抵接在所述粉碎腔43的前后端壁上,所述滑动底座30的上端伸出外界且所述滑动底座30内设有上下贯通的摘除腔31,所述摘除腔31与所述粉碎腔43之间连通,所述摘除装置主体11的上端面固设有两个固定底座29,所述滑动底座30的左右端面分别抵接在两个所述固定底座29相互靠近的一端面上,所述滑动底座30在所述固定底座29相互靠近的一端面上下滑动,所述固定底座29上设有拉动机构101,所述拉动机构101包括固设在所述固定底座29前端面上的张紧轮轴36,所述张紧轮轴36的外周上转动连接设有张紧轮35,所述张紧轮35的上段外周上连接设有拉动皮带37,所述拉动皮带37下端固连有主动杆34,所述主动杆34的后端面抵接在所述固定底座29的前端面上且在所述固定底座29的前端面上下滑动,所述主动杆34相互靠近的一端面分别固设在所述滑动底座30的左右端面上,所述拉动皮带37相互远离的一端固连设有从动滑块27,所述从动滑块27的底面抵接在所述摘除装置主体11的上端面且在所述摘除装置主体11的上端面左右滑动,所述从动滑块27相互靠近的一端面上固连有压缩弹簧28,所述压缩弹簧28相互靠近的一段固连在所述固定底座29相互远离的一端面上,所述摘除腔31上段左右端壁内相连通的分别设有切割腔32,所述切割腔32左右滑动连接设有切割杆26,所述切割杆26的上端面呈倾斜状且所述切割杆26的底面抵接在所述固定底座29的上端面上,所述切割杆26在所述固定底座29的上端面左右滑动,所述切割杆26相互远离的一段底面固设在所述从动滑块27的上端面,所述受推腔57和所述工作腔39内设有抵接机构102,所述抵接机构102包括在所述受推腔57的上下端壁间左右滑动的受推杆56,所述受推杆56相互远离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工作腔39内,所述受推杆56相互靠近的一段上端面固设有从动推块58,所述从动推块58的上端呈倾斜状且所述从动推块58的上端抵接在所述受推腔57的上端壁,所述从动推块58的上端面抵接设有主推动块42,所述主推动块42的上端面固设在所述滑动底座30的底面上,所述主推动块42相互远离的一端面抵接在所述粉碎腔43的左右端壁上且在所述粉碎腔43的左右端壁上下滑动,所述受推杆56相互远离的一段上端面固设有限位块40,所述限位块40的上端面抵接在所述工作腔39的上端壁且在所述工作腔39的上端壁左右滑动,所述限位块40相互靠近的一端面上固连有拉伸弹簧41,所述拉伸弹簧41相互靠近的一端固连在所述工作腔39相互靠近的一端壁上,当滑动底座30不断靠近马蜂窝时,进而使马蜂窝不断进入到摘除腔31内,进而当滑动底座30的上端面抵接在墙上时,此时滑动底座30在粉碎腔43的左右端壁间向下移动,进而带动主动杆34在固定底座29的前端面向下移动,进而拉动拉动皮带37移动,进而带动张紧轮35绕着张紧轮轴36转动,进而带动两个从动滑块27相互靠近,进而带动切割杆26相互靠近,进而带动切割杆26在固定底座29的上端面滑动,进而使切割杆26伸入到摘除腔31内对马蜂窝进行切割,进而使切割杆26的下端面封住出口,进而达到了使马蜂窝彻底的进入到摘除腔31内,进而为后续的熏晕做准备,进而达到了防止马蜂逃出外界的目的,进而达到了保护人们的目的,当滑动底座30向下移动时,进而带动主推动块42向下移动,进而使主推动块42不断抵接在从动推块58的上端面,进而带动从动推块58在受推腔57内相互远离,进而带动受推杆56移动,进而带动限位块40移动,进而不断拉伸拉伸弹簧41,进而达到了带动受推杆56移动的目的。

有益地,两个所述工作腔39的前后端壁间分别固设有杠杆轴61,所述杠杆轴61的外周上转动连接设有传动杠杆62,所述杠杆轴61位于所述传动杠杆62的上段内,所述传动杠杆62内设有两个前后贯通的限位腔63,所述限位腔63内滑动设有滑动插销64,上侧所述滑动插销64的后端面固设在所述受推杆56的前端面上,下侧所述滑动插销64的后端面固设有抵接杆59,所述抵接杆59在所述移动腔60的上下端壁间左右滑动,所述抵接杆59相互靠近的一端面伸入到所述粉碎腔43内且相互抵接,所述抵接杆59相互远离的一段底面上啮合设有传动齿轮65,所述传动齿轮65内固设有固定轴66,所述固定轴66的前后端面转动连接在所述工作腔39的前后端壁内,所述传动齿轮65的下端面啮合设有从动齿条51,所述从动齿条51相互靠近的一端面抵接在所述工作腔39相互靠近的一端壁上,所述从动齿条51的前后端面抵接在所述工作腔39的前后端壁上,所述从动齿条51相互远离的一端面上固设有抵接滑块50,所述抵接滑块50相互远离的一端面上转动连接设有锥齿轮轴45,所述工作腔39相互远离的一端壁内相连通的设有滑动腔67,所述滑动腔67相互远离的一端壁相连通的分别设有传动腔13,所述锥齿轮轴45在所述滑动腔67内左右滑动,所述锥齿轮轴45相互远离的一端伸入到所述传动腔13内,当受推杆56移动时,进而带动传动杠杆62绕着杠杆轴61转动,进而带动滑动插销64在限位腔63内滑动,进而带动抵接杆59在移动腔60内滑动,进而使两个抵接杆59在粉碎腔43内相互抵接,进而达到了封闭粉碎腔43下端开口的目的,进而为后续的熏晕做准备,抵接杆59的移动带动传动齿轮65绕着固定轴66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齿条51在工作腔39的前后端壁间相互远离,进而带动抵接滑块50移动,进而达到了带动锥齿轮轴45移动的目的。

有益地,所述粉碎腔43的底壁内相连通的设有电机腔53,所述电机腔53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大电机54,所述大电机54的左右端面上分别动力连接设有长轴49,两根所述长轴49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伸入到所述传动腔13内且转动连接在所述传动腔13相互远离的一端壁内,所述长轴49相互远离的一段外周上固设有蜗杆47,所述蜗杆47的前端面啮合设有蜗轮48,所述蜗轮48内固设有蜗轮轴46,所述蜗轮轴46的下端面转动连接在所述传动腔13的底壁内,所述蜗轮轴46的上端面固设有主动锥齿轮14,所述主动锥齿轮14相互靠近的一端面上啮合设有传动锥齿轮44,所述传动锥齿轮44相互靠近的一端面固设在所述锥齿轮轴45相互远离的一端面上,所述传动锥齿轮44的上端面啮合设有从动锥齿轮15,所述从动锥齿轮15的上端面固设有螺杆16,所述螺杆16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所述传动腔13的上端壁内,所述螺杆16的下段外周上转动连接设有固定板17,所述固定板17的左右端面分别固设在所述传动腔13的左右端壁上,所述螺杆16的上段外周上螺纹连接设有矩形螺纹块18,所述矩形螺纹块18的前后端面抵接在所述传动腔13的前后端壁上且在所述传动腔13的前后端壁上下滑动,所述矩形螺纹块18的上端面固设有两个推动杆19,所述传动腔13的上端壁内相连通的设有两个上下贯通的推动腔20,所述推动杆19在所述推动腔20的左右端壁间上下滑动,所述推动杆19的上端伸入外界且所述推动杆19的上端面固设有放置块21,所述放置块21内设有开口向上的放置腔22,当锥齿轮轴45移动时,进而带动传动锥齿轮44移动,进而使传动锥齿轮44分别啮合在从动锥齿轮15和主动锥齿轮14上,此时大电机54运行驱动长轴49转动,进而带动蜗杆47转动,进而带动蜗轮48转动,进而带动蜗轮轴46转动,进而带动主动锥齿轮14转动,进而带动传动锥齿轮44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锥齿轮15转动,进而带动螺杆16转动,进而带动矩形螺纹块18移动,进而带动推动杆19在推动腔20的左右端壁间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放置块21向上移动,进而达到了带动放置块21向上移动的目的。

有益地,两个所述切割杆26相互远离的一段上端面固设有去除底座25,所述去除底座25内设有上下贯通的吸附腔38,所述吸附腔38呈倾斜状且所述吸附腔38的左右端壁间固设有风机24,所述切割杆26相互远离的一段内设有上下贯通的贯通腔23,所述贯通腔23的上端壁与所述吸附腔38的底壁相连通,所述贯通腔23的底壁与所述放置腔22的上端壁相互配合贯通,当切割杆26不断伸入到摘除腔31内时,进而对马蜂窝进行切割,进而带动去除底座25不断靠近,进而当马蜂窝旁边有剩余的残留物时,此时风机24运行将残留物吸入进入到吸附腔38内,进而通过贯通腔23掉落至放置腔22内放置,进而达到了有效去除马蜂窝的目的,进而避免了马蜂窝再次扎根的目的。

有益地,所述摘除腔31的左右端壁内分别固设有放烟机33,所述大电机54的上端面动力连接设有电机轴55,所述电机轴55的上端伸入到所述粉碎腔43内,所述电机轴55的上段外周上固设有两个粉碎刀具52,所述粉碎刀具52在所述粉碎腔43内转动,当抵接杆59在粉碎腔43内相互抵接时,此时切割杆26在摘除腔31内相互抵接,进而达到了摘除腔31内处于封闭状态的目的,此时放烟机33运行开始释放熏烟,进而达到了使马蜂昏迷的目的,进而为了后续的粉碎做准备,当马蜂昏迷后,此时滑动底座30恢复至初始位置,进而使摘除腔31的下段不再封闭,此时被切割的马蜂窝掉落至粉碎腔43的下段,此时大电机54运行驱动电机轴55转动,进而带动粉碎刀具52转动,进而达到了对马蜂窝切割的目的,进而达到了去除马蜂窝的目的。

以下结合图1至图4对本文中的一种防止马蜂逃出的马蜂窝去除装置的使用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初始状态时,大电机54和放烟机33以及风机24未运行,压缩弹簧28和拉伸弹簧41未被压缩或拉伸,切割杆26在切割腔32内处于初始位置未在摘除腔31内相互抵接,滑动底座30处于初始位置,主推动块42未和从动推块58抵接,传动锥齿轮44未和从动锥齿轮15啮合,传动锥齿轮44未和主动锥齿轮14内啮合,从动滑块27处于初始位置。

使用时,将装置的摘除腔31对准马蜂窝,进而不断将装置向上移动,进而使滑动底座30不断靠近马蜂窝,进而使马蜂窝不断进入到摘除腔31内,进而当滑动底座30的上端面抵接在墙上时,此时滑动底座30在粉碎腔43的左右端壁间向下移动,进而带动主动杆34在固定底座29的前端面向下移动,进而拉动拉动皮带37移动,进而带动张紧轮35绕着张紧轮轴36转动,进而带动两个从动滑块27相互靠近,进而带动切割杆26相互靠近,进而带动切割杆26在固定底座29的上端面滑动,进而使切割杆26伸入到摘除腔31内对马蜂窝进行切割,进而使切割杆26的下端面封住出口,进而达到了使马蜂窝彻底的进入到摘除腔31内,进而为后续的熏晕做准备,进而达到了防止马蜂逃出外界的目的,进而达到了保护人们的目的;

当滑动底座30向下移动时,进而带动主推动块42向下移动,进而使主推动块42不断抵接在从动推块58的上端面,进而带动从动推块58在受推腔57内相互远离,进而带动受推杆56移动,进而带动限位块40移动,进而不断拉伸拉伸弹簧41,进而达到了带动受推杆56移动的目的;

当受推杆56移动时,进而带动传动杠杆62绕着杠杆轴61转动,进而带动滑动插销64在限位腔63内滑动,进而带动抵接杆59在移动腔60内滑动,进而使两个抵接杆59在粉碎腔43内相互抵接,进而达到了封闭粉碎腔43下端开口的目的,进而为后续的熏晕做准备,抵接杆59的移动带动传动齿轮65绕着固定轴66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齿条51在工作腔39的前后端壁间相互远离,进而带动抵接滑块50移动,进而达到了带动锥齿轮轴45移动的目的;

当锥齿轮轴45移动时,进而带动传动锥齿轮44移动,进而使传动锥齿轮44分别啮合在从动锥齿轮15和主动锥齿轮14上,此时大电机54运行驱动长轴49转动,进而带动蜗杆47转动,进而带动蜗轮48转动,进而带动蜗轮轴46转动,进而带动主动锥齿轮14转动,进而带动传动锥齿轮44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锥齿轮15转动,进而带动螺杆16转动,进而带动矩形螺纹块18移动,进而带动推动杆19在推动腔20的左右端壁间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放置块21向上移动,进而达到了带动放置块21向上移动的目的,进而为了后续能够将残留物掉落至放置腔22内做准备;

当切割杆26不断伸入到摘除腔31内时,进而对马蜂窝进行切割,进而带动去除底座25不断靠近,进而当马蜂窝旁边有剩余的残留物时,此时风机24运行将残留物吸入进入到吸附腔38内,进而通过贯通腔23掉落至放置腔22内放置,进而达到了有效去除马蜂窝的目的,进而避免了马蜂窝再次扎根的目的;

当抵接杆59在粉碎腔43内相互抵接时,此时切割杆26在摘除腔31内相互抵接,进而达到了摘除腔31内处于封闭状态的目的,此时放烟机33运行开始释放熏烟,进而达到了使马蜂昏迷的目的,进而为了后续的粉碎做准备,当马蜂昏迷后,此时滑动底座30恢复至初始位置,进而使摘除腔31的下段不再封闭,此时被切割的马蜂窝掉落至粉碎腔43的下段,此时大电机54运行驱动电机轴55转动,进而带动粉碎刀具52转动,进而达到了对马蜂窝切割的目的,进而达到了去除马蜂窝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主要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去除马蜂窝的过程,在去除的过程中,通过滑动底座的上下移动,进而达到了触发拉动机构的目的,进而达到了使切割杆能够对马蜂窝进而有效切除的目的,同时通过风机能够达到使马蜂窝周边残留物被吸附进入到放置腔内放置,也通过了抵接机构的触发能够使摘除腔的下端和上端同时封闭,进而达到了在摘除腔内进行熏晕过程时的效果更改显著,进而避免马蜂跑出去伤害人,进而达到了保护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