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促进箭叶淫羊藿种子萌发的方法

一种促进箭叶淫羊藿种子萌发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箭叶淫羊藿种子萌发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在箭叶淫羊藿授粉完毕后,剪掉花序轴上端整个花序轴的1/2,给予箭叶淫羊藿活体植株适当遮阴条件;在室内自然状态下风干,去掉种皮;将种子浸泡2‑3次,再用多菌灵或百菌清原液稀释500~600倍浸泡种子,然后冲洗晾干;将种子与珍珠岩混合,在珍珠岩中添加干净水至含水量达75%‑82%,避光储藏120天之后种子开始露白即可。本发明用物理处理方法打破箭叶淫羊藿在形态和生理上的后熟,促进种胚的生长发育,缩短种子萌发时间,提高种子发芽率;珍珠岩作为贮藏基质,持水稳定,不易下沉,透气性较好,烂种和霉变现象较低,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5%‑15%。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2530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贵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61498.9

  • 发明设计人 汪永平;

    申请日2020-11-12

  • 分类号A01C1/00(20060101);A01C1/02(20060101);A01C1/08(20060101);A01C1/06(20060101);

  • 代理机构52109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李剑

  • 地址 55740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丙妹镇江东中路牛堂大道3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05:1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草药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箭叶淫羊藿种子萌发的方法。

背景技术

箭叶淫羊藿为小檗科淫羊藿属植物,系多年生宿根性草本,箭叶淫羊藿根茎匍行呈结节状。根出叶1-3枚,3枚出复叶,小叶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2.5-5厘米,先端尖或渐尖,边缘有细刺毛,基部心形,侧生小叶基部不对称,外侧裂片形斜而较大,三角形,内侧裂片较小而近于圆形;茎生叶常对生于顶端,形与根出叶相似,基部呈歪箭状心形,外侧裂片特大而先端渐尖。

箭叶淫羊藿是我国重要的药用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箭叶淫羊藿不仅可以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而且还有抗衰老、提高免疫力、抑制肿瘤等功效,还对小儿麻痹症、神经衰弱和慢性气管炎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已成为最具开发潜力的中药之一。

现有的淫羊藿以采集野生植物资源为主,随着需求量的增大,采集和消耗量已超过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导致物种濒危。

目前,促进箭叶淫羊藿植物种子形态和生理后熟的方法主要为:恒温处理和变温处理,基质主要是河沙,河沙的优势是保温效果较好,其缺点是河沙较重,对装载的材料要求较高,且保水效果不理想,由于水的下沉,导致人工翻动次数和补水保湿次数频繁,另外,河沙透气性较差,烂种和霉变严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箭叶淫羊藿种子萌发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在箭叶淫羊藿授粉完毕后,剪掉花序轴上端整个花序轴的1/2,保证中下部种子的营养充足,给予箭叶淫羊藿活体植株50%的遮阴条件,一直至种子采收前;

2. 种子采集后,在室内自然状态下风干50-60天,去掉种皮;

3. 将种子在干净的水中浸泡10-15小时,换水2-3次之后,用多菌灵或百菌清原液稀释500~600倍浸泡种子约120 -15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2-3次并晾干;

4. 将稍晾干的种子与珍珠岩,粒径8-12mm,多孔,按体积比1:1比例进行充分混匀,珍珠岩应提前在105-115℃烘3-4小时,冷至常温后再使用;

5. 在珍珠岩中添加水至含水量达75%-82%,6-10℃避光储藏120天,储藏环境相对湿度保持75%-82%,中途每隔20-30天翻动一次,以利于种子透气,同时,检测珍珠岩含水量,若出现干的状态,应及时喷清水保湿,含水量维持在75%-82%;

6. 储藏90天至120天,这段时间不要再翻动,之后种子开始露白,即可播种于田间即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物理处理方法打破箭叶淫羊藿在形态和生理上的后熟,促进种胚的生长发育,缩短种子萌发时间,提高种子发芽率;同时由于珍珠岩较轻,对装载材料要求较低,珍珠岩粒径小,多孔,持水稳定,添加水后水不易下沉,且透气性较好,不用人工频繁翻动和补水,烂种和霉变现象较低,试验统计,相对于已有方法,本发明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5%-15%。

具体实施方式

从江往洞镇高传村育苗100亩。

1. 在箭叶淫羊藿授粉完毕后,剪掉花序轴上端整个花序轴的1/2,保证中下部种子的营养充足,种子发育正常、饱满,同时,给予箭叶淫羊藿活体植株50%的遮阴条件,一直至种子采收前;

2. 种子采集后,在室内自然状态下风干50天,去掉种皮;

3. 将种子在干净的水中浸泡12小时,换水2次,之后,用多菌灵或百菌清等杀菌剂原液稀释500倍浸泡种子约120分钟上,然后用清水冲洗2次并晾干;

4. 将稍晾干的种子与珍珠岩,粒径10mm,多孔,按体积比1:1比例进行充分混匀,珍珠岩应提前在110 ℃烘3小时,冷至常温后再使用;

5. 在珍珠岩中添加水至含水量达80%,8℃避光储藏120天,储藏环境相对湿度保持80%,中途每隔25天翻动一次,以利于种子透气,同时,检测珍珠岩含水量,若出现干的状态,应及时喷清水保湿,含水量维持在80%;

6. 储藏90天至120天,这段时间不要再翻动,之后种子开始露白,即可播种于田间即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