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非治疗目的的通过间断生酮饮食获得体重减轻的方法

一种非治疗目的的通过间断生酮饮食获得体重减轻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营养膳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治疗目的的通过间断生酮饮食获得体重减轻的方法。本发明通过间断生酮饮食获得体重减轻的方法为交替采用高脂食品组合物和生酮食品组合物为饮食。本发明采用高脂饮食和生酮饮食的交替模式,可相互抵消两者的不良影响,可以缓解长期无碳水化合物摄入和间歇性禁食所导致的精神压力,同时充分发挥生酮饮食的减重和改善脂肪肝的作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3587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011011530.8

  • 申请日2020-09-23

  • 分类号A23L33/00(20160101);A23L33/115(20160101);A23L33/125(20160101);A23L33/17(20160101);A23L33/175(20160101);A23L33/19(20160101);

  • 代理机构44202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颜希文

  •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60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51:0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营养膳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治疗目的的通过间断生酮饮食获得体重减轻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的生活方式趋于久坐少动和饮食习惯趋于高热量摄入饮食,肥胖人口也在逐年攀升。肥胖不仅仅是体重的增加,常常伴随着其他代谢性疾病,如脂肪肝。随着肥胖人口的与日俱增,与肥胖密切相关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Liver Disease,MAFLD)也逐渐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至今,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干预仍然是最有效、安全的治疗肥胖和脂肪肝的方法。目前为止,有研究表明间歇性禁食、生酮饮食、地中海饮食均具有减重和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

生酮饮食是一种脂肪含量极高而碳水化合物含量近乎为无的饮食,原本是治疗癫痫的辅助饮食。近年来的动物研究和临床试验均表明生酮饮食具有显著的减重、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和脂肪肝的作用。虽然生酮饮食减重和改善脂肪肝的作用明显,但是长期的使用可能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一方面人们难以长期维持生酮饮食,另一方面动物研究结果提示长期的生酮饮食可能会导致肥胖和胰岛功能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非治疗目的的通过间断生酮饮食获得体重减轻的方法,可达到缓解难以长期坚持生酮饮食所带来的精神压力和削减长期生酮饮食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充分发挥生酮饮食减重、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和脂肪肝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非治疗目的的通过间断生酮饮食获得体重减轻的方法,所述方法为交替采用高脂食品组合物和生酮食品组合物为饮食。

作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高脂食品组合物包括以热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碳水化合物20-50%、脂肪40-60%、蛋白质10-20%。

作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高脂食品组合物含有以热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碳水化合物25.5%、脂肪58%、蛋白质16.5%。

作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生酮食品组合物包括以热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碳水化合物<10%、脂肪>80%、蛋白质0-10%。

作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生酮食品组合物含有以热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碳水化合物0%,脂肪90.5%、蛋白9.5%。

作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交替的时间配比为采用高脂食品组合物为饮食的时间:采用生酮食品组合物为饮食的时间=2-1:1-2。

作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交替的时间配比为采用高脂食品组合物为饮食的时间:采用生酮食品组合物为饮食的时间=1:1。

作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采用高脂食品组合物为饮食的时间和采用生酮食品组合物为饮食的时间均为两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高脂饮食和生酮饮食的交替模式,可相互抵消两者的不良影响,可以缓解长期无碳水化合物摄入和间歇性禁食所导致的精神压力,同时充分发挥生酮饮食的减重和改善脂肪肝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饮食模式图。

图2:小鼠的体重、空腹血糖以及摄食量测定结果图;其中,A为小鼠体重变化;B为小鼠平均每日摄食量;C为小鼠空腹血糖变化;CD,普通饮食组;HFD,高脂饮食组;iCD,间断普通饮食组;iKD,间断生酮饮食组。*表示与普通饮食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图3:胰岛素耐量试验结果图;A:血糖占起始血糖百分比变化曲线图;B:血糖曲线下面积;CD,普通饮食组;HFD,高脂饮食组;iCD,间断普通饮食组;iKD,间断生酮饮食组。*表示与普通饮食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图4:葡萄糖耐量实验结果图;其中,A:血糖随腹腔注射葡萄糖后时间的变化曲线图;B:血糖曲线下面积;CD,普通饮食组;HFD,高脂饮食组;iCD,间断普通饮食组;iKD,间断生酮饮食组。*表示与普通饮食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图5:小鼠的体脂和肌肉含量测定结果图。其中,A为小鼠的体脂含量;B为小鼠的肌肉含量。CD,普通饮食组;HFD,高脂饮食组;iCD,间断普通饮食组;iKD,间断生酮饮食组。*表示与普通饮食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图6:肝脏脂质含量测定结果图;其中,A为小鼠肝脏重量;B为小鼠肝重百分比;C为小鼠肝脏甘油三酯含量;D为小鼠肝脏总胆固醇含量;CD,普通饮食组;HFD,高脂饮食组;iCD,间断普通饮食组;iKD,间断生酮饮食组。*表示与普通饮食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清楚地表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但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此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

实施例1

选取35只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5-10只:

1)普通饮食组(CD):采用普通食品组合物喂养;

2)高脂饮食组(HFD):采用高脂食品组合物喂养;

3)间断普通饮食组(iCD):以高脂饮食开始,每两周将饮食改为普通饮食,4周为一个循环;

4)间断生酮饮食组(iKD):以高脂饮食开始,每两周将饮食改为生酮饮食,4周为一个循环。

每组小鼠给予对应的食品组合物16周,饮食模式见图1,三种饮食的配方见表1-3,三种饮食中三种宏量营养素的热量百分比见表4。

表1普通饮食的配方

表2高脂饮食的配方

表3生酮饮食的配方

表4三种饮食中三种宏量营养素的热量百分比

测试例1

在饮食干预期间,每两周对小鼠的体重、空腹血糖以及摄食量进行测定,能量摄入根据摄食量进行公式换算:能量摄入(kcal/天)=3天摄入饲料重量(g)×饲料热量(kcal/g)÷监测天数(3天)÷每笼小鼠只数。

结果如图2所示,对比单纯高脂饮食组小鼠,间断生酮饮食组小鼠的体重显著的减轻、空腹血糖显著降低。

测试例2糖耐量以及胰岛素敏感性测定

在饮食干预最后一周,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腹腔注射胰岛素耐量试验分别检测小鼠的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情况。

(1)腹腔注射胰岛素耐量试验

小鼠进行4小时禁食后,进行基线血糖测定(记为0min血糖),然后迅速给予小鼠腹腔注射胰岛素溶液(0.65U/kg),对注射胰岛素后的30min、60min和120min血糖进行测定。以时间点为横坐标,血糖值与0min血糖的百分比为纵坐标绘制血糖变化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估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情况。

结果如图3所示,在腹腔注射胰岛素的60min和120min,间断生酮饮食组(iKD)的血糖显著低于高脂饮食组(HFD);iKD组血糖的曲线下面积显著低于HFD组,以上结果表明间断生酮饮食组的胰岛素抵抗显著改善。

(2)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

小鼠进行隔夜禁食后,进行基线血糖测定(记为0min血糖),然后迅速给予小鼠腹腔注射葡萄糖溶液(2.0g/kg),对注射葡萄糖后的30min、60min和120min血糖进行测定。以时间点为横坐标,血糖值为纵坐标绘制血糖变化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估小鼠糖耐量情况。

结果如图4所示,在腹腔注射葡萄糖后,间断生酮饮食组各个时间点的血糖的曲线下面积均不低于高脂饮食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的升高;故间断生酮饮食不改善小鼠的葡萄糖耐量。

测试例3体脂含量测定

体脂测定:干预结束时,使用小动物体脂定量分析仪进行体脂含量测定。

结果如图5所示,间断生酮饮食显著缓解高脂饮食所致的体脂含量增多。

测试例4肝脏脂质含量测定

肝脏甘油三酯含量测定:干预结束时,收取肝脏样本,取30mg肝脏样本用Biovision公司甘油三酯测定试剂盒进行测定。

肝脏总胆固醇含量测定:取30mg肝脏样本用Biovision公司胆固醇测定试剂盒进行测定。

结果如图6所示,间断生酮饮食显著减轻肝脏中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