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聚硅改性耐磨膏制备装置、制备方法及聚硅改性耐磨膏

一种聚硅改性耐磨膏制备装置、制备方法及聚硅改性耐磨膏

摘要

一种聚硅改性耐磨膏制备装置、制备方法及聚硅改性耐磨膏,涉及有机硅聚合物制备领域,包括:反应釜、抽真空装置、加热装置和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第一驱动臂和第一搅拌爪,搅拌轴一端可转动穿过反应釜顶壁后同第一驱动臂连接,第一搅拌爪可转动设于第一驱动臂远离搅拌轴的一端。其结构紧凑,能够提高对混合物的搅拌效率,并且各部件之间配合紧密,从而达到更高的工作效率。制备方法基于制备装置来实现,其操作简单、易于实施,整个生产过程更加精简,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聚硅改性耐磨膏基于制备方法实现,其具有提高EVA/TPR制品的表面滑爽性、耐磨、抗刮性、表面光洁度,赋予有机硅聚合物之间更佳的相溶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1686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汉旭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134116.6

  • 发明设计人 杨珊瑛;郑丽纯;

    申请日2020-10-21

  • 分类号B01J19/18(20060101);B01J3/02(20060101);B01J3/00(20060101);C08G77/06(20060101);

  • 代理机构35101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徐东峰

  •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区(翔安)产业区翔岳路61号405单元A区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47:5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硅聚合物制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聚硅改性耐磨膏制备装置、制备方法及聚硅改性耐磨膏。

背景技术

目前,在耐磨膏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反应釜中对各个组分的混合物进行搅拌混合。但是,现有的反应釜结构简单、搅拌组件单一,导致各个组份的混合物搅拌不均匀,最终影响耐磨膏的质量。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硅改性耐磨膏制备装置,其结构紧凑,能够提高对混合物的搅拌效率,并且各部件之间配合紧密,从而达到更高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硅改性耐磨膏的制备方法,其操作简单、易于实施,整个生产过程更加精简,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硅改性耐磨膏,其具有提高EVA/TPR制品的表面滑爽性、耐磨、抗刮性、表面光洁度,赋予有机硅聚合物之间更佳的相溶性,给EVA、TPR带来了材料变革,替代传统的硅微粉或硅酮等耐磨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聚硅改性耐磨膏制备装置,包括:反应釜、抽真空装置、加热装置和搅拌装置;反应釜具有进料口和排料口;抽真空装置用于调节反应釜中的真空度;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反应釜内的混合物;搅拌装置用于搅拌反应釜内的混合物;

其中,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第一驱动臂和第一搅拌爪,搅拌轴一端可转动穿过反应釜顶壁后同第一驱动臂连接,第一驱动臂的中心轴线同搅拌轴的中心轴线垂直,第一搅拌爪可转动设于第一驱动臂远离搅拌轴的一端。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臂远离搅拌轴的一端可转动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同第一驱动臂的中心轴线垂直,第一搅拌爪同第一转轴连接,第一转轴远离第一搅拌爪的一端设有第一从动齿轮。

进一步地,搅拌轴远离第一驱动臂的一侧设有第二驱动臂,第一驱动臂同第二驱动臂沿搅拌轴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第二驱动臂远离搅拌轴的一端设有可转动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同第一转轴平行设置,第二转轴一端连接有第二搅拌爪,另一端设有第二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同第一从动轮位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地,第一转轴安装有第三从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位于第一从动齿轮上方;第二转轴安装有第四从动齿轮,第四从动齿轮位于第二从动齿轮上方,第三从动齿轮同第四从动齿轮位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地,制备装置还包括空心轴,空心轴套设于搅拌轴;沿搅拌轴的周向,空心轴同搅拌轴活动连接;沿搅拌轴的轴向,空心轴同搅拌轴活动连接;

空心轴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其沿搅拌轴轴向运动的驱动组件,另一端可活动穿过反应釜顶壁后设有同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

进一步地,空心轴安装有同第三从动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啮合的间歇转动组件;

间歇转动组件包括第一弧形齿盘、第二弧形齿盘和连接弹簧,第一弧形齿盘同空心轴连接,第二弧形齿盘通过连接件同空心轴可转动连接;沿空心轴的周向,连接件同空心轴活动连接;

第一弧形齿盘和第二弧形齿盘的半径相同,且第一弧形齿盘和第二弧形齿盘位于同一水平面,连接弹簧一端同第一弧形齿盘连接,另一端同第二弧形齿盘连接。

一种利用上述制备装置制备聚硅改性耐磨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准备:按原料配方中各组分的用量配比称取各组分;

初步聚合:将各组分加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真空度调节至0.0947MPa后,利用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加水,再利用加热装置使得反应釜温度升高至75℃,利用抽真空装置使得反应釜真空度升高至0.0974MPa,加热反应1h,得聚合物;

调节聚合度;

破坏触媒;

去低沸物,得到聚硅改性耐磨膏。

进一步地,调节聚合度的方法为:将反应釜真空度保持在0.0974MPa,将初步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加热1h。

进一步地,破坏媒介的方法为:将反应釜温度升高至100~110℃,真空度升高至0.1000MPa,将聚合度调节后得到的聚合物加热;

去低沸物的方法为:将反应釜温度升高至200℃,真空度保持在0.1000MPa,将破坏媒介后得到的聚合物加热。

一种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聚硅改性耐磨膏,其按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为: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99.48%;

封头六甲基二硅醚:0.4%;

官能基改性助剂:0.1%;

触媒:0.02%;

总量为100%。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聚硅改性耐磨膏制备装置,能够利用搅拌轴转动,带动第一驱动臂同步转动,进而使得第一搅拌爪以搅拌轴为轴转动,从而对反应釜内的额混合物进行充分的搅拌,并且配合抽真空装置对反应釜内进行抽真空,并且利用加热装置对反应釜内的混合物进行加热,从而使得混合物能够快速的初步聚合。

通过上述设计,能够使得整个反应釜结构更加的紧凑,并且各个构件之间配合紧密,实现对反应釜内的混合物在边搅拌的过程中边加热抽真空,从而提高反应釜内混合物的加工效率。

总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聚硅改性耐磨膏制备装置,其结构紧凑,能够提高对混合物的搅拌效率,并且各部件之间配合紧密,从而达到更高的工作效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聚硅改性耐磨膏的制备方法,其操作简单、易于实施,整个生产过程更加精简,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聚硅改性耐磨膏,其具有提高EVA/TPR制品的表面滑爽性、耐磨、抗刮性、表面光洁度,赋予有机硅聚合物之间更佳的相溶性,给EVA、TPR带来了材料变革,替代传统的硅微粉或硅酮等耐磨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应釜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间歇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心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心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搅拌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搅拌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搅拌爪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搅拌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搅拌爪的俯视图。

图标:100-反应釜、200-抽真空装置、300-加热装置、400-搅拌装置、1-进料口、2-排料口、3-搅拌轴、4-第一驱动臂、5-第一搅拌爪、6-安装架、7-第一齿轮、8-驱动电机、9-第二齿轮、10-第一转轴、11-第一从动齿轮、12-第二驱动臂、13-第二转轴、14-第二从动轮、15-第二搅拌爪、16-第三从动齿轮、17-第四从动齿轮、18-主动齿轮、19-限位凸棱、20-限位槽、21-滑动凸棱、22-滑动凹槽、23-第一弧形齿盘、24-第二弧形齿盘、25-连接弹簧、26-第一侧壁、27-第二侧壁、28-第三侧壁、29-第四侧壁、30-连接臂、31-升降气缸、32-空心轴、a-第一连接段、b-第二连接段、c-第三连接段、d-第四连接段、e-第五连接段、f-第六连接段、g-第七连接段、A-第一承接段、B-第二承接段、C-第三承接段、D-第四承接段、E-第五承接段、F-第六承接段、G-第七承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平行”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垂直”而言更加平行,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硅改性耐磨膏制备装置,包括:反应釜100、抽真空装置200、加热装置300和搅拌装置400。

其中,反应釜100具有进料口1和排料口2;抽真空装置200用于调节反应釜100中的真空度;加热装置300用于加热反应釜100内的混合物;搅拌装置400用于搅拌反应釜100内的混合物。

具体的,搅拌装置400包括:搅拌轴3、第一驱动臂304和第一搅拌爪5,搅拌轴3一端可转动穿过反应釜100顶壁后同第一驱动臂304连接,第一驱动臂304的中心轴线同搅拌轴3的中心轴线垂直,第一搅拌爪5可转动设于第一驱动臂304远离搅拌轴3的一端。

能够利用搅拌轴3转动,带动第一驱动臂304同步转动,进而使得第一搅拌爪5以搅拌轴3为轴转动,从而对反应釜100内的额混合物进行充分的搅拌,并且配合抽真空装置200对反应釜100内进行抽真空,并且利用加热装置300对反应釜100内的混合物进行加热,从而使得混合物能够快速的初步聚合。

通过上述设计,能够使得整个反应釜100结构更加的紧凑,并且各个构件之间配合紧密,实现对反应釜100内的混合物在边搅拌的过程中边加热抽真空,从而提高反应釜100内混合物的加工效率。

本实施例中,反应釜100顶部开设有便于搅拌轴3穿过的中心孔,中心孔的孔径大于搅拌轴3的轴径,从而使得搅拌轴3进入反应釜100后能够正常的转动。

请结合图4,本实施例中,搅拌轴3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组件,并且为了保证驱动组件的稳定安装,反应釜100顶部设有安装架6,搅拌轴3端部可转动穿过安装架6后安装有第一齿轮7,安装架6上安装有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安装有同第一齿轮7啮合的第二齿轮9,从而通过驱动电机8转动带动搅拌轴3转动,使搅拌轴3稳定转动。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臂304远离搅拌轴3的一端可转动设有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的中心轴线同第一驱动臂304的中心轴线垂直,第一搅拌爪5同第一转轴10连接,第一转轴10远离第一搅拌爪5的一端设有第一从动齿轮11。

请结合图10,本实施例中,第一搅拌爪5包括第一连接段a、第二连接段b、第三连接段c、第四连接段d、第五连接段e、第六连接段f和第七连接段g;

其中第一连接段a同第一转轴10连接,第二连接段b同第一连接段a远离第一转轴10的一端连接,并且第一连接段a同第二连接段b之间的夹角小于180°,优选为100°;第三连接段c一端同第二连接段b远离第一连接段a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同第四连接段d连接,且第三连接段c同第二连接段b之间的夹角小于180°,优选为100°;第四连接段d朝第一连接段a所在一侧延伸,并且其与第三连接段c之间的角度小于180°,优选为110°;第五连接段e一端同第四连接段d远离第三连接段c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同第六连接段f连接,第五连接段e同第一连接段a平行设置;第六连接段f同第五连接段e远离第四连接段d的一端连接,且第六连接段f与第五连接段e垂直设置;第七连接段g设于第六连接段f远离第五连接段e的一端,且第七连接段g同第六连接段f垂直设置。

此外,请结合图11,本实施例中,第四连接段d同第六连接段f之间的角度为30-60°,优选为45°。

进一步地,搅拌轴3远离第一驱动臂4的一侧设有第二驱动臂12,第一驱动臂4同第二驱动臂12沿搅拌轴3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第二驱动臂12远离搅拌轴3的一端设有可转动的第二转轴13,第二转轴13同第一转轴10平行设置,第二转轴13一端连接有第二搅拌爪15,另一端设有第二从动轮14,第二从动轮14同第一从动轮位于同一水平面。

能够在搅拌轴3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驱动臂4和第二驱动臂12同步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搅拌爪5和第二搅拌爪15同步运动,从而进一步提高搅拌效率。

请结合图12,本实施例中,第二搅拌爪15包括第一承接段A、第二承接段B、第三承接段C、第四承接段D、第五承接段E、第六承接段F和第七承接段G;

其中第一承接段A同第二转轴13连接,第二承接段B同第一承接段A远离第二转轴13的一端连接,并且第一承接段A同第二承接段B之间的夹角小于180°,优选为100°;第三承接段C一端同第二承接段B远离第一承接段A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同第四承接段D连接,且第三承接段C同第二承接段B之间的夹角小于180°,优选为100°;第四承接段D朝第一承接段A所在一侧延伸,并且其与第三承接段C之间的角度小于180°,优选为110°;第五承接段E一端同第四承接段D远离第三承接段C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同第六承接段F连接,第五承接段E同第一承接段A平行设置;第六承接段F同第五承接段E远离第四承接段D的一端连接,且第六承接段F与第五承接段E垂直设置;第七承接段G设于第六承接段F远离第五承接段E的一端,且第七承接段G同第六承接段F垂直设置。

此外,请结合图13,本实施例中,第四承接段D同第六承接段F之间的角度为30-60°,优选为45°。

本实施例中,第一从动齿轮11和第二从动齿轮的半径相同,同时齿数也相同。

进一步地,第一转轴10安装有第三从动齿轮16,第三从动齿轮16位于第一从动齿轮11上方;第二转轴13安装有第四从动齿轮17,第四从动齿轮17位于第二从动齿轮上方,第三从动齿轮16同第四从动齿轮17位于同一水平面。

本实施例中,第三从动齿轮16的半径小于第一从动齿轮11的半径,第四从动齿轮17的半径小于第二从动齿轮的半径,且第三从动齿轮16的半径同第四从动齿轮17的半径相同,齿数也相同。

进一步地,制备装置还包括空心轴32,空心轴32套设于搅拌轴3;沿搅拌轴3的周向,空心轴32同搅拌轴3活动连接;沿搅拌轴3的轴向,空心轴32同搅拌轴3活动连接;

空心轴32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其沿搅拌轴3轴向运动的驱动组件,另一端可活动穿过反应釜100顶壁后设有同第一从动齿轮11和第二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18。

请结合图6、图7,本实施例中,空心轴32穿过中心孔,且中心孔内壁沿空心轴32轴线方向设有限位槽20,多根限位凸棱19沿中心孔周向均匀分布,空心轴32外部加工有同限位槽20滑动配合的限位凸棱19,限位凸棱19沿空心轴32轴向延伸,从而使得空心轴32能够沿其轴向运动,与中心孔配合。

请结合图8、图9,本实施例中,空心轴32与搅拌轴3之间设有多个传动件,传动件的具体结构采用常规现有技术中的球轴承,球轴承外壁与空心轴32内壁固定连接,球轴承内壁沿搅拌轴3轴向设有滑动凸棱21,多条滑动凸棱21沿球轴承内壁周向均匀分布,此外,搅拌轴3外壁设有同滑动凸棱21配合的滑动凹槽22,滑动凹槽22沿搅拌轴3轴向延伸,保证搅拌轴3能够独立转动的同时,空心轴32能够带动传动件沿搅拌轴3轴向运动,并且两者运动并不会产生任何冲突。

当空轴线运动至主动齿轮18同第一从动齿轮11和第二从动齿轮啮合时,在第一驱动臂4和第二驱动臂12带动第一从动齿轮11和第二从动齿轮以搅拌轴3为轴转动时,第一从动齿轮11和第二从动齿轮同时与主动齿轮18啮合,从而使得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3自转,从而使得第一搅拌爪5和第二搅拌爪15在公转的同时自转,从而提高搅拌效率。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5,空心轴32安装有同第三从动齿轮16和第四从动齿轮17啮合的间歇转动组件;

间歇转动组件包括第一弧形齿盘23、第二弧形齿盘24和连接弹簧25,第一弧形齿盘23同空心轴32连接,第二弧形齿盘24通过连接件同空心轴32可转动连接;沿空心轴32的周向,连接件同空心轴32活动连接;

第一弧形齿盘23和第二弧形齿盘24的半径相同,且第一弧形齿盘23和第二弧形齿盘24位于同一水平面,连接弹簧25一端同第一弧形齿盘23连接,另一端同第二弧形齿盘24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弧形齿盘23具有第一侧壁26和第二侧壁27,第二弧形齿盘24具有第三侧壁28和第四侧壁29,且第一弧形齿盘23的弧度大于100°,优选为120°,第二弧形齿盘24的弧度为30°,从而保证第二弧形齿盘24能够在第一侧壁26和第二侧壁27之间的60°的范围内活动。

本实施例中,间歇转动组件位于第一从动齿轮11上方。

本实施例中,第一弧形齿盘23对应圆的半径同第二弧形齿盘24对应圆的半径相同。

能够在第一驱动臂4和第二驱动臂12带动第三从动齿轮16和第四从动齿轮17以搅拌轴3为轴公转的同时,第三从动齿轮16和第四从动齿轮17同时啮合;当第三从动齿轮16与第一弧形齿盘23啮合时,在第三从动齿轮16公转的同时,与第一弧形齿盘23啮合,从而使得第一转轴10自转;当第三从动齿轮16离开第一弧形齿盘23与第二弧形齿盘24啮合时,由于第二弧形齿盘24与第一转轴10可转动连接,从而此时第二弧形齿盘24与空心轴32相对转动,第三侧壁28与第一侧壁26分离,从而使得第三从动齿轮16停止自转,当第三从动齿轮16持续绕搅拌轴3转动时,带动第二弧形齿盘24运动,拉伸连接弹簧25,直至第四侧壁29与第二侧壁27接触后,第二弧形齿盘24受到第二侧壁27的反向力,从而使得第三从动齿轮16继续与第一弧形齿盘23啮合。通过上述方式,实现第三从动齿轮16的间歇转动,第四从动齿轮17与间歇转动组件的配合方式与上述方式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实现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3的间歇式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搅拌爪5和第二搅拌爪15间歇式转动,并且由于第三从动齿轮16和第四从动齿轮17分别位于间歇转动组件两侧,从而使得第一搅拌爪5和第二搅拌爪15的间歇运动时间不同,(第一搅拌爪5停止自转时,第二搅拌爪15自转;第一搅拌爪5自转时,第二搅拌爪15停止自转),从而使得搅拌效率能够进一步提升。

本实施例中,驱动空心轴32沿搅拌轴3轴线运动的驱动构件包括,连接臂30和升降气缸31,两根升降气缸31以搅拌轴3为对称轴线对称设于反应釜100顶部,连接臂30设于空心轴32,两根驱动气缸的输出端分别与连接臂30的两端连接。从而通过两根驱动气缸运动,带动空心轴32沿搅拌轴3轴向运动,从而使得主动齿轮18和间歇转动组件能够选择性的同第一从动齿轮11、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16和第四从动齿轮17啮合。

当空心轴32运动至,主动齿轮18同第一从动齿轮11和第二从动齿轮啮合时,在搅拌轴3转动时,能够使得第一搅拌爪5和第二搅拌爪15公转的同时实现持续的自转,(此时第三从动齿轮16和第四从动齿轮17不与间歇转动组件接触);

当空心轴32运动至第一弧形齿盘23同第三从动齿轮16和第四从动齿轮17啮合时,能够使得第一搅拌爪5和第二搅拌爪15在公转的同时,间歇式转动,(此时主动齿轮18同第一从动齿轮11和第二从动齿轮分离)。

通过上述设计,能够根据不同的物料调整不同的搅拌方式,并且两种搅拌方式的搅拌效率不同,从而使得整个搅拌过程更加的可控,选择性更多,从而提高装置的适用范围。

本实施例中,抽真空装置200采用真空泵,加热装置300可采用点加热的方式或者蒸汽加热的方式。

一种利用上述制备装置制备聚硅改性耐磨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准备:按原料配方中各组分的用量配比称取各组分;

初步聚合:将各组分加入反应釜100中,将反应釜100真空度调节至0.0947MPa后,利用搅拌装置400进行搅拌,加水,再利用加热装置300使得反应釜100温度升高至75℃,利用抽真空装置200使得反应釜100真空度升高至0.0974MPa,加热反应1h,得聚合物;

调节聚合度;将反应釜100真空度保持在0.0974MPa,将初步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加热1h。

破坏触媒;将反应釜100温度升高至100~110℃,真空度升高至0.1000MPa,将聚合度调节后得到的聚合物加热;

去低沸物,将反应釜100温度升高至200℃,真空度保持在0.1000MPa,将破坏媒介后得到的聚合物加热得到聚硅改性耐磨膏。

制备方法整体其操作简单、易于实施,整个生产过程更加精简,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依托于制备装置的特殊设计,能够提高聚硅改性耐磨膏的品质,并且提高聚硅改性耐磨膏的制备效率。

一种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聚硅改性耐磨膏,其按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为: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99.48kg;

封头六甲基二硅醚:0.4kg;

官能基改性助剂:0.1kg;

触媒:0.02kg;

聚硅改性耐磨膏其具有提高EVA/TPR制品的表面滑爽性、耐磨、抗刮性、表面光洁度,赋予有机硅聚合物之间更佳的相溶性,给EVA、TPR带来了材料变革,替代传统的硅微粉或硅酮等耐磨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