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易冲洗、泡沫丰富的氨基酸型抑菌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易冲洗、泡沫丰富的氨基酸型抑菌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日用化学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冲洗、泡沫丰富的氨基酸型抑菌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月桂酰肌氨酸钠、月桂酰谷氨酸钠、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保湿剂、对氯间二甲苯酚、黏度控制剂、柔润剂、pH调节剂、防腐剂、香精和水。本发明提供的氨基酸型抑菌洗手液,对皮肤作用温和,无刺激性,且在使用时能够产生丰富且细腻的泡沫,使用后皮肤不紧绷,相比市场上其他氨基酸型抑菌洗手液具备更强的去污能力;其次,本发明氨基酸抑菌洗手液通过合理搭配表活体系,使得对氯间二甲苯酚的含量最高可达到0.55%,相比市场上其他对氯间二甲苯酚型洗手液具备更好的抑菌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4532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博雅(广州)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73447.8

  • 发明设计人 钟小琼;

    申请日2020-11-13

  • 分类号A61K8/44(20060101);A61K8/34(20060101);A61K8/73(20060101);A61K8/86(20060101);A61Q19/10(20060101);A61Q19/00(20060101);A61Q1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10631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6、8号天河购物中心第13层自编1306B-B23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40:0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易冲洗、泡沫丰富的氨基酸型抑菌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抑菌洗手液中通常以表明活性剂结合抑菌剂分别起到清洁和杀菌的作用,现有技术中为了获得良好的泡沫性能和去污能力通常加入大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AES,但是这种含较高含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抑菌洗手液虽然伴随着丰富的泡沫,但常常同时伴随着对皮肤的刺激,长期使用,皮肤变得干燥。而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具备刺激性小,作用温和的优点,但其同样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泡沫性能和去污能力较弱。因此,在研发氨基酸抑菌洗手液的同时,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提高体系的去污能力和泡沫丰富度。

此外,为了赋予洗手液良好的抑菌性能,通常在洗手液中加入抑菌剂,最常用的有对氯间二甲苯酚和苯扎氯铵,其中,对氯间二甲苯酚由于成本低廉,对多数革兰氏阳性、阴性菌、真菌、霉菌都有杀灭功效,因此更多地被应用于抑菌洗手液中,但是对氯间二甲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如在25℃水时溶解度为0.025%,在50℃的水中溶解度为0.044%,在80℃的水中溶解度仅为0.278%,其易溶于醇、醚、聚二醇等有机溶剂和强碱水溶液。而现有的抑菌洗手液的pH大多数在4~7之间,这种特性使得现有抑菌洗手液中,对氯间二甲苯酚的含量大多在0.1~0.3%之间,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8125857A公开的一种快速消泡抑菌洗手液,其中对氯间二甲苯酚的含量为0.1~0.3%。而如果要提高对氯间二甲苯酚在抑菌洗手液中的含量,通常只能加入较高含量的有机溶剂(乙醇等),如中国专利CN105193666B公开的一种免洗洗手液中,为了提高对氯间二甲苯酚的含量,发明人加入了大量的乙醇10~80份,而这种大量乙醇的加入势必带来皮肤刺激性的增加。因此,含对氯间二甲苯酚的抑菌洗手液存在难题在于如何提高对氯间二甲苯酚在洗手液中的溶解度。

因此,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目前获得一种含较高含量的对氯间二甲苯酚的无乙醇氨基酸型抑菌洗手液是需要克服许多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含对氯间二甲苯酚的氨基酸洗手液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氨基酸型抑菌洗手液,该洗手液中对氯间二甲苯酚的含量可达到0.5%以上,且对皮肤作用温和,泡沫丰富。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易冲洗、泡沫丰富的氨基酸型抑菌洗手液,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月桂酰肌氨酸钠6~18%、月桂酰谷氨酸钠3~12%、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3~8%、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3~8%、保湿剂1~10%、对氯间二甲苯酚0.1~1%、黏度控制剂0.1~0.5%、柔润剂1~4%、pH调节剂0.1~1%、防腐剂0.1~0.3%、香精0.1~0.3%和水40~75%。

优选地,所述抑菌洗手液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月桂酰肌氨酸钠12%、月桂酰谷氨酸钠10%、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6%、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6%、保湿剂6%、对氯间二甲苯酚0.55%、黏度控制剂0.2%、柔润剂3%、pH调节剂0.2%、防腐剂0.1%、香精0.2%和余量水。

优选地,所述洗手液还可包括产碱杆菌多糖1~5%。

优选地,所述洗手液还可包括产碱杆菌多糖3~5%。

优选地,所述保湿剂选自甘油、丙二醇、丁二醇、乙基己基甘油、山梨醇、双丙甘醇、1,2-戊二醇和泛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所述黏度控制剂选自氯化钠、氯化镁中的一种;所述柔润剂选自PEG-7甘油椰油酸酯、乙二醇二硬脂酸酯、肉豆蔻酸、甘油油酸酯和氢化棕榈油甘油酯类柠檬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为柠檬酸;所述防腐剂选自苯甲酸钠或苯氧乙醇。

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方式提供了一种易冲洗、泡沫丰富的抑菌洗手液,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月桂酰肌氨酸钠6~18%、月桂酰谷氨酸钠3~12%、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3~8%、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3~8%、产碱杆菌多糖3~5%、保湿剂1~10%、对氯间二甲苯酚0.1~1%、黏度控制剂0.1~0.5%、柔润剂1~4%、pH调节剂0.1~1%、防腐剂0.1~0.3%、香精0.1~0.3%和水40~75%。

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方式提供了一种易冲洗、泡沫丰富的抑菌洗手液,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月桂酰肌氨酸钠12%、月桂酰谷氨酸钠10%、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6%、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6%、产碱杆菌多糖3.5%、保湿剂6%、对氯间二甲苯酚0.55%、黏度控制剂0.2%、柔润剂3%、pH调节剂0.2%、防腐剂0.1%、香精0.2%和水余量。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所述抑菌洗手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往搅拌锅中加入配方量的水,升温至60~70℃,边搅拌边依次加入月桂酰肌氨酸钠、月桂酰谷氨酸钠、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产碱杆菌多糖、保湿剂和柔润剂搅拌均匀;

B)降温至40~45℃,加入对氯间二甲苯酚、防腐剂和香精,搅拌均匀;继续降温至30~35℃,加入黏度控制剂和pH调节剂,搅拌均匀,过滤,出料,取样检验合格后,包装,即得。

本发明以月桂酰肌氨酸钠、月桂酰谷氨酸钠两种氨基酸型表活作为主要的表面活性剂,以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作为辅助表面活性剂,意外地发现,在该表活体系存在下,对氯间二甲苯酚的溶解度最高可达到0.5%以上,这种效果的产生可能是因为复配体系能够完全溶解对氯间二甲苯酚,且没有产生缔合体。但是经对比加入对氯间二甲苯酚产品和不加入对氯间二甲苯酚产品的泡沫性能发现,这种溶解度的提高牺牲了一部分的泡沫丰富度,经对比试验发现,可能对氯间二甲苯酚与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表面活性剂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导致整体体系的泡沫性能有所下降。发明人尝试去掉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但是却发现,去掉后,对氯间二甲苯酚的溶解度也跟着降低。

针对泡沫丰富度下降的问题,发明人通过大量的试验筛选,发现加入产碱杆菌多糖可以起到辅助起泡的作用,产生的泡沫丰富绵密,细腻,同时在抑菌试验中发现,产碱杆菌多糖的加入对抑菌效果有一定的贡献,相比加入其它助剂,加入产碱杆菌多糖不会导致产品体系其它性能的下降,如对氯间二甲苯酚的溶解度,体系的抑菌效果等,其与本发明产品体系是非常匹配的。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氨基酸型抑菌洗手液,对皮肤作用温和,无刺激性,且在使用时能够产生丰富且细腻的泡沫,使用后皮肤不紧绷,相比市场上其他氨基酸型抑菌洗手液具备更强的去污能力。

(2)本发明氨基酸抑菌洗手液通过合理搭配表活体系,使得对氯间二甲苯酚的含量可达到0.55%,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多种菌均有99%以上的抑菌率,抑菌效果优异,因此相比市场上其他对氯间二甲苯酚型洗手液具备更好的抑菌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技术领域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

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试剂和材料均为市购。

实施例1~3氨基酸型抑菌洗手液配方及其制备

制备方法:

A)往搅拌锅中加入配方量的水,升温至65℃,边搅拌边依次加入月桂酰肌氨酸钠、月桂酰谷氨酸钠、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产碱杆菌多糖、丙二醇、乙基己基甘油、乙二醇二硬脂酸酯和肉豆蔻酸,搅拌均匀;

B)降温至40℃,加入对氯间二甲苯酚、苯甲酸钠和香精,搅拌均匀;继续降温至30℃,加入氯化钠和柠檬酸,搅拌均匀,过滤,出料,取样检验合格后,包装,即得。

以下述基质配方为基础,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剂体系,获得不同待测样品,考察不同表活体系对产品泡沫丰富度及稳定性影响,试验方法如下:

采用震荡法检测,在量筒加入1毫升待测洗手液,加入50毫升蒸馏水,盖好盖子后剧烈振荡10s(振摇方向、快慢、强度等尽可能一致),停止振荡后,立即记录产品泡沫的体积作为沐浴露起泡性能的量度,记下从停止振荡到泡沫衰减到原来高度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T

基质配方:丙二醇3%、乙基己基甘油3%、氯化钠0.2%、乙二醇二硬脂酸酯1.5%、肉豆蔻酸1.5%、柠檬酸0.2%、苯甲酸钠0.1%、香精0.2%和水余量。

表1不同表活体系对产品泡沫性能的影响

注:C

由上表可知,12%月桂酰肌氨酸钠+10%月桂酰谷氨酸钠+6%椰油基葡糖苷+6%CAB-35作为表活体系具备最好的发泡能力,且泡沫稳定性较好;12%月桂酰肌氨酸钠+10%月桂酰谷氨酸钠+6%C

在研究1获得的不同待测样品C1~C6的基础上,考察不同表活体系对产品氯间二甲苯酚溶解度影响,试验方法如下:分别往样品C1~C6中逐步加入对氯间二甲苯酚,不断搅拌,充分溶解,直至达到恰好饱和得到样品C7~C12,然后按照Q/RB-17-2018洁肤抑菌洗手液(对氯间二甲苯酚型)中附录A的方法测定样品C7~C12中对氯间二甲苯酚的含量,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不同表活体系对产品中对氯间二甲苯酚含量的影响

注:C

由上表2可知,12%月桂酰肌氨酸钠+10%月桂酰谷氨酸钠+6%C

在上述基础上,按研究1方法测试样品C7~C12的泡沫性能,考察对氯间二甲苯酚的加入对表活体系的泡沫性能是否存在影响,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样品C6~C11的泡沫性能检测结果

结合表1和表3分析可知,未加入对氯间二甲苯酚前,以12%月桂酰肌氨酸钠+10%月桂酰谷氨酸钠+6%C

综合研究1和研究2选择12%月桂酰肌氨酸钠+10%月桂酰谷氨酸钠+6%C

对本发明实施例1~4制备的氨基酸抑菌洗手液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如下表4所示。

表4理化指标测定结果

将本发明实施例1~4制备的氨基酸抑菌洗手液分别置于-5℃和40℃中放置24h,恢复至室温后观察,是否存在沉淀、异味及分层现象,结果如下表5所示。

表5高低温稳定性检测结果

依据《消毒技术规范》(第三版)中“消毒产品毒理学试验技术规范”中的多次皮肤刺激试验判断标准,对实施例1~4进行多次皮肤刺激性测试,试验结果如下表6所示。

表6刺激性试验结果

注:刺激性等级为无刺激或轻度刺激作用为符合要求。

参考研究2的震荡法,对实施例1~4泡沫性能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如下表7所示。

表7实施例1~4泡沫性能测试结果

由上表可知,与实施例1相比,加入了产碱杆菌多糖的实施例2~4具备更丰富的泡沫,证明,产碱杆菌多糖的加入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起泡能力。

按照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C中规定的方法对本发明实施例1~4所述抑菌洗手液的抑菌作用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8所示。

表8实施例1~4抑菌效果测试结果

由上表可看出,实施例2~4抑菌效果最好,实施例1次之,表明产碱杆菌多糖的加入提高了整体洗手液的抑菌效果。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