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务工人员管理方法

一种务工人员管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务工人员管理方法,包括:由务工人员在用户端补充个人信息,所述个人信息包括所述务工人员的数据信息和生物识别信息;根据所述数据信息与预设规则的匹配度生成用户码;由所述用户码或所述生物识别信息触发与进出口闸机相连的采集端控制所述进出口闸机开启,并由所述采集端记录所述务工人员的进出信息;由与所述采集端相连的管理端接收所述采集端采集的每一所述务工人员的进出信息,并根据所述进出信息计算所述务工人员的工作时长。利用该务工人员管理方法,可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务工人员进行实名制管理,且对不符合条件的务工人员严格控制其进入施工现场,保证用工安全,便于务工人员工资的统计。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的人员管理,尤其涉及一种务工人员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参与城市化建设。在现有的建筑工地中,存在人员成分复杂,建筑工地出入管理不严,闲杂人员随意进出,建筑工地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对于一些不了解工地情况的人员,容易在建筑工地出现安全事故。且由于上述问题,使管理层无法全面掌握务工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易出现劳务纠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务工人员管理方法,通过使用该务工人员管理方法,可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务工人员进行实名制管理,且对不符合条件的务工人员严格控制其进入施工现场,保证用工安全,便于务工人员工资的统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务工人员管理方法,包括:

由务工人员在用户端补充个人信息,所述个人信息包括所述务工人员的数据信息和生物识别信息;

根据所述数据信息与预设规则的匹配度生成用户码;

由所述用户码或所述生物识别信息触发与进出口闸机相连的采集端控制所述进出口闸机开启,并由所述采集端记录所述务工人员的进出信息;

由与所述采集端相连的管理端接收所述采集端采集的每一所述务工人员的进出信息,并根据所述进出信息计算所述务工人员的工作时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数据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务工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体检信息、培训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数据信息与预设规则的匹配度生成用户码”包括:

在所述用户端中所述数据信息补充完整,且所述体检信息和所述培训信息在预设期限范围内时,生成A型用户码;

在所述用户端中所述数据信息补充完整,且所述体检信息或所述培训信息在超出预设期限范围且在超出期限内时,生成B型用户码;

在所述用户端中所述数据信息不完整或所述体检信息超出所述超出期限或所述培训信息超出所述超出期限时,生成C型用户码。

上述技术方案中,“由所述用户码或所述生物识别信息触发与进出口闸机相连的采集端控制所述进出口闸机开启”中所述用户码包括所述A型用户码与所述B型用户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包括所述务工人员的脸部信息和/或指纹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生物识别信息触发所述采集端的方式包括刷脸识别和/或指纹识别。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管理端包括用于存储所述个人信息、所述用户码、所述进出信息的存储模块,用于与所述用户端、所述采集端相连并接收数据的通讯模块,用于对所述务工人员的每次所述工作时长进行累加得到总工作时长的计算模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由所述管理端根据每一所述务工人员的所述总工作时长及薪酬标准计算工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用户端为设置于移动终端设备上的APP或设置于微信内的小程序。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中通过用户端记录务工人员的个人信息,由个人信息的完整度、有效性生成不同类型的用户码,从而使采集端根据不同类型的用户码控制务工人员进入建筑工地,保证进入建筑工地的务工人员符合用工要求,实现安全施工。

2.管理端与用户端连接,从管理端可读取用户端中务工人员的个人信息,统一管理、修改务工人员的个人信息,使管理层人员能够随时清楚的了解现有务工人员的个人情况;将管理端与采集端连接,利用采集端记录的务工人员进出建筑工地的次数,及每次进入建筑工地的时长,了解务工人员的工作情况,据此进行务工人员工资的计算,避免出现劳务纠纷。

3.个人信息包括务工人员的数据信息和生物识别信息,利用数据信息的完整性、有效性生成不同类型用户码,可利用每一务工人员的独有的用户码或生物识别信息触发采集端控制进出口闸机,其可靠性强,使用灵活方便。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务工人员管理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务工人员管理方法,包括:

由务工人员在用户端补充个人信息,所述个人信息包括所述务工人员的数据信息和生物识别信息;

根据所述数据信息与预设规则的匹配度生成用户码;

由所述用户码或所述生物识别信息触发与进出口闸机相连的采集端控制所述进出口闸机开启,并由所述采集端记录所述务工人员的进出信息;

由与所述采集端相连的管理端接收所述采集端采集的每一所述务工人员的进出信息,并根据所述进出信息计算所述务工人员的工作时长。

进出口闸机设置于建筑工地的每一进出口,且每一进出口上设置有采集端。

其中,所述用户端为设置于移动终端设备上的APP或设置于微信内的小程序。所述移动终端为具有联网功能的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务工人员可在APP应用商店或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内搜索用户端,或者通过扫码获取用户端的方式安装用户端。

所述个人信息包括务工人员的数据信息和生物识别信息。其中,所述个人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务工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体检信息、培训信息,还可包括所述务工人员的年龄、紧急联系人联系方式等。体检信息记录有所述务工人员最近一次体检的时间、体检结果。培训信息记录有所述务工人员最近一次培训的时间,及参加的培训项目。

在所述用户端内设置有关于所述数据信息匹配度的预设规则,根据所述数据信息与预设规则匹配程度的不同,生成不同类型的用户码。

在所述用户端中所述数据信息补充完整,且所述体检信息和所述培训信息在预设期限范围内时,生成A型用户码。如规定所述体检信息与所述培训信息的预设期限为一年,即从生成体检结果、培训结果后一年内,该体检信息与培训信息为有效信息。当务工人员在所述用户端完整的填写所有必填信息、上传体检信息、培训信息,且所述体检信息、所述培训信息在预设期限内,体检结果为健康、培训信息为合格的,在所述用户端生成A型用户码。

在所述用户端中所述数据信息补充完整,且所述体检信息或所述培训信息在超出预设期限范围且在超出期限内时,生成B型用户码。如规定超出期限为两个月。则超出预设期限范围且在超出期限内为体检结果、培训结果已超出一年未满一年两个月。当务工人员在所述用户端完整的填写所有必填信息、体检结果为健康、培训信息为合格,体检信息或培训信息中有一项超出预设期限范围但在超出期限内时,在所述用户端生成B型用户码。

在所述用户端中所述数据信息不完整或所述体检信息超出所述超出期限或培训信息超出所述超出期限时,即体检结果、培训结果超出一年两个月时,在所述用户端生成C型用户码。

上述所述预设期限、超出期限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不受上述时间的限制。且体检信息、培训信息的预设期限、超出期限可分别设定。

当所述用户端内所述务工人员的数据信息与预设规则的匹配程度发生变化时,其用户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中,由所述用户码触发与进出口闸机相连的采集端控制进出口闸机开启,具体为,由A型用户码或B型用户码触发采集端控制所述进出口闸机开启,而C型用户码不能触发所述采集端控制所述进出口闸机开启。当所述务工人员的用户码为C型用户码时,管理管会设置其生物识别信息不能触发所述采集端控制所述进出口闸机开启。

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包括所述务工人员的脸部信息和/或指纹信息。所述生物识别信息触发所述采集端的方式包括刷脸识别和/或指纹识别。

所述管理端包括用于存储所述个人信息、所述用户码、所述进出信息的存储模块,用于与所述用户端、所述采集端相连并接收数据的通讯模块,用于对所述务工人员的每次所述工作时长进行累加得到总工作时长的计算模块。

所述管理端内预设有每一务工人员的薪酬标准。在统计总工作时长后,还包括由所述管理端根据每一所述务工人员的所述总工作时长及薪酬标准计算工资。从而降低管理层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