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户外工作者用隔热面料

一种户外工作者用隔热面料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户外工作者用隔热面料,涉及面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隔热内衬、导热层、反热层、碳纤维散热层,隔热内衬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导热层,导热层远离隔热内衬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反热层,反热层远离导热层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碳纤维散热层。本发明通过设置隔热内衬、导热层、反热层、碳纤维散热层,解决了隔热面料对人体热量没有散发功能和不够轻便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4857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高研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045147.4

  • 发明设计人 姚璇;周桂明;钱斌;

    申请日2020-09-29

  • 分类号B32B9/00(20060101);B32B9/04(20060101);B32B33/00(20060101);B32B3/30(20060101);B32B3/08(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西二环路1188号23幢201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38:3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面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户外工作者用隔热面料。

背景技术

在夏天户外温度比较高的条件下,户外工作者受高温影响比较大,因此需要一种隔热面料来进行过高温度的阻挡和自身热量的散发,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隔热面料主要对来自外部的的热辐射有一定吸收,并在面料上进行一定的散热,保护人体不受过度的热辐射。

但是,现有的隔热面料具有以下缺点:

1、现有的隔热面料大多采用隔绝的方式对高温的阻挡,对面料内部人体的热量没有很好的散发。

2、现有的隔热面料多用隔热材料,设计的不够轻薄,对户外工作的人来说不够轻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户外工作者用隔热面料,通过设置隔热内衬、导热层、反热层、碳纤维散热层,解决了隔热面料对人体热量没有散发和不够轻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户外工作者用隔热面料,包括隔热内衬、导热层、反热层、碳纤维散热层,所述隔热内衬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远离隔热内衬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反热层,所述反热层远离导热层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碳纤维散热层,多层材料的相互作用,将来自使用者体内的热量散发,将外界的热辐射进行反射。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层靠近隔热内衬的一面均匀开设有块槽,所述块槽内固定连接有导热块,导热块将热量快速吸收并散入导热层中。

进一步地,所述反热层靠近碳纤维散热层的一面涂覆有反热涂层,反热涂层将来自外界的热辐射进行反射。

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散热层上均匀开设有散热口,散热口增大碳纤维散热层的散热面积,使热量散发的更快。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内衬上均匀开设有内衬散热孔,所述导热层内均匀开设有导热散热孔,所述反热层内均匀开设有散热通孔,所述内衬散热孔、导热散热孔和散热通孔直径相等,所述内衬散热孔与导热散热孔的位置对应,所述导热散热孔和散热通孔的位置对应,散热孔将使用者身体的热量快速导出。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隔热内衬、导热层、反热层、碳纤维散热层,解决了隔热面料对人体热量没有散发的问题,通过靠近身体的隔热内衬、导热层、反热层吸收身体的热量,最后碳纤维散热层散发热量,使使用者身体的热量得到很好的散发。

2、本发明通过设置隔热内衬、导热层、反热层、碳纤维散热层,解决了隔热面料不够轻便的问题,将厚重的隔热层改用轻薄的反射层,极大的改善了材料的厚度,使隔热面料更加轻便,方便使用。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隔热内衬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导热层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导热层未装导热块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导热块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反热层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碳纤维散热层立体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隔热内衬;101、内衬散热孔;200、导热层;201、导热块;202、块槽;203、导热散热孔;300、反热层;301、反热涂层;302、散热通孔;400、碳纤维散热层;401、散热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户外工作者用隔热面料,包括隔热内衬100、导热层200、反热层300、碳纤维散热层400,隔热内衬100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导热层200,隔热内衬100将使用者的热量第一步吸收,并传到导热层200上,导热层200远离隔热内衬100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反热层300,导热层200将从隔热内衬100上传导的热量再一步吸收传导到反热层300上,反热层300远离导热层200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碳纤维散热层400,碳纤维散热层400最后将反热层300上的热量散发。

其中如图3-5所示,导热层200靠近隔热内衬100的一面均匀开设有块槽202,块槽202将导热块201固定,块槽202内固定连接有导热块201,导热块201可以快速吸收热量。

其中如图6所示,反热层300靠近碳纤维散热层400的一面涂覆有反热涂层301,反热涂层301将外界的热辐射反射到环境中去。

其中如图7所示,碳纤维散热层400上均匀开设有散热口401,散热口401增大碳纤维散热层400的散热面积。

其中如图1-6所示,隔热内衬100上均匀开设有内衬散热孔101,导热层200内均匀开设有导热散热孔203,反热层300内均匀开设有散热通孔302,内衬散热孔101、导热散热孔203和散热通孔302直径相等,内衬散热孔101与导热散热孔203的位置对应,导热散热孔203和散热通孔302的位置对应,内衬散热孔101、导热散热孔203和散热通孔302将使用者体内的热量导出并发散到各层中。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隔热内衬100将来自使用者身体的热量第一步吸收并传到导热层200中,导热层200中的导热块201具有吸热快速的作用,导热块201快速吸收的热量将散布到导热层200中,由导热层200传到反热层300中,反热层300最后将热量传到碳纤维散热层400上,碳纤维散热层400通过开设的散热口401增大散热面积,将来自使用者身体的热量散发出去,来自外界的热量最主要的来源是热辐射,在热辐射辐射到面料上的时候,反热层300上涂覆的反热涂层301将热辐射反射到外界,达到隔绝外界热量的作用,其中,面料内开设的内衬散热孔101、导热散热孔203和散热通孔302具有透气的作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