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长江流域野生拉氏鱥溪流小型诱导养殖方法

一种长江流域野生拉氏鱥溪流小型诱导养殖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江流域野生拉氏鱥溪流小型诱导养殖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一种长江流域野生拉氏鱥溪流小型诱导养殖方法,通过选取合适的溪流作为养殖溪流,创造较好的养殖环境,通过在水深超过15cm的野生拉氏鱥聚集流段设置溪流段进行分段养殖方便管理,分流水槽在成鱼捕捞期间将溪水引流走方便捕捞,同时保持溪流水整体的流动性,减少对溪流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诱导水池增加了养殖面积,而且水流较慢,便于养殖户进行清淤,投喂饲料时不易被水冲走或造成水体污染,副诱导水池为鱼苗提供了安全的栖息环境,躲避捕食者,减小损失,可以实现利用自然环境进行诱导养殖,经济环保,降低养殖难度,而且能够保证野生拉氏鱥的鲜美口。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40195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文理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1810187074.9

  • 发明设计人 杨品红;邹万生;石彭灵;刘飞;

    申请日2018-03-07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刘红祥

  • 地址 415000 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洞庭大道315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6:11:4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8-02

    授权

    授权

  • 2018-09-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1/10 申请日:201803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8-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长江流域野生拉氏鱥溪流小型诱导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拉氏鱥为鲤科大吻鱥属的鱼类,主要山区溪流之中生活。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干支流以及热河、辽河至长江流域等,一般生活于主要山区溪流之中生活以及水质清澈高的水体。

拉氏鱥体型修长,侧扁,体背侧灰黑色,腹部白色,背部正中有隐约黑条纹,尾鳍基有黑色斑点,口小,端位,上颌稍长于下颌,吻钝圆。鳞片很小,排列紧密,胸、腹部无鳞。侧线不完全,在腹鳞之前有弯曲,背鳍较短小,胸鳍椭圆形,尾鳍内凹,尾柄细长。

这种鱼体积不大,对水质的要求很高,而且多分布于山区溪流不易集中养殖,养殖难度大,产量少,成本高,但是拉氏鱥口味鲜美,鱼刺较软,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江流域野生拉氏鱥溪流小型诱导养殖方法,它可以实现利用自然环境进行诱导养殖,经济环保,降低养殖难度,而且能够保证野生拉氏鱥的鲜美口味。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长江流域野生拉氏鱥溪流小型诱导养殖方法,包括

S1、对当地山区溪流中的野生拉氏鱥进行调查,选取野生拉氏鱥生长最为丰富的溪流作为养殖溪流并进行实地考察;

S2、实地测量养殖溪流中水深超过15cm的部分,并将养殖溪流分为多个溪流段;

S3、分别在这些溪流段的两端铺设拦截网,拦截网的网孔孔径不超过3cm;

S4、在最上游的一个溪流段的流入端上游5m处开挖分流水槽,将水直接引到最下游的一个溪流段的流出端下游5m处;

S5、在分流水槽的流入端安装主阀门;

S6、在每个溪流段的两边分别开挖主诱导水池和副诱导水池,并将主诱导水池和副诱导水池与溪流段连通,主诱导水池面积为10m2,副诱导水池的面积为5m2,,主诱导水池和副诱导水池的深度与对应的溪流段深度保持一致;

S7、在主诱导池和副诱导池与溪流段的连接处均安装副阀门;

S8、首先关闭副诱导池的副阀门,在副诱导水池内栽培水草,然后打开副诱导池阀门;

S9、在每个溪流段内投放鱼苗;

S10、向主诱导池内投放饲料,期间保持主阀门关闭,副阀门打开状态;

S11、成鱼捕捞时,对最上游的一个溪流段的流入端进行截流,打开主阀门后对溪流段内的成鱼进行捕捞;

S12、成鱼捕捞结束后,恢复溪流段的水流,关闭主阀门;

S13、对主诱导池进行清淤后重复S8-S12步骤。

优选地,所述S9步骤中在每个溪流段内投放鱼苗,观察鱼苗长势,对于鱼苗长势不佳的溪流段取样解剖分析,解剖分析后鱼苗健康正常的话拆除该段溪流段拦截网,适当扩大主诱导水池和副诱导水池面积。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实现利用自然环境进行诱导养殖,经济环保,降低养殖难度,而且能够保证野生拉氏鱥的鲜美可口。

(2)利用自然溪流进行养殖,成活率更高,而且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利用水流的特性,开挖流速较慢的主诱导水池和副诱导水池,方便鱼苗的栖息和饲料投喂后的清理,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长江流域野生拉氏鱥溪流小型诱导养殖方法,包括

S1、对当地山区溪流中的野生拉氏鱥进行调查,选取野生拉氏鱥生长最为丰富的溪流作为养殖溪流并进行实地考察;

S2、实地测量养殖溪流中水深超过15cm的部分,并将养殖溪流分为多个溪流段;

S3、分别在这些溪流段的两端铺设拦截网,拦截网的网孔孔径可根据实际鱼苗的大小进行选择,防止鱼苗钻走;

S4、在最上游的一个溪流段的流入端上游5m处开挖分流水槽,将水直接引到最下游的一个溪流段的流出端下游5m处;

S5、在分流水槽的流入端安装主阀门;

S6、在每个溪流段的两边分别开挖主诱导水池和副诱导水池,并将主诱导水池和副诱导水池与溪流段连通,主诱导水池面积为10m2,副诱导水池的面积为5m2,,主诱导水池和副诱导水池的深度与对应的溪流段深度保持一致;

S7、在主诱导池和副诱导池与溪流段的连接处均安装副阀门;

S8、首先关闭副诱导池的副阀门,在副诱导水池内栽培水草,然后打开副诱导池阀门;

S9、在每个溪流段内投放鱼苗,观察鱼苗长势,对于鱼苗长势不佳的溪流段取样解剖分析,解剖分析后鱼苗健康正常的话拆除该段溪流段拦截网,适当扩大主诱导水池和副诱导水池面积;

S10、向主诱导池内投放饲料,期间保持主阀门关闭,副阀门打开状态;

S11、成鱼捕捞时,对最上游的一个溪流段的流入端进行截流,打开主阀门后对溪流段内的成鱼进行捕捞;

S12、成鱼捕捞结束后,恢复溪流段的水流,关闭主阀门,在冬季到来前,每周对溪流段的水深进行测量并记录,发现其中一个溪流段的水深低于15cm时及时使用水泵时刻补水,并在最后一个溪流段的下游10m处安装限流阀门,限流量根据溪流的实际流量进行设置;

S13、对主诱导池进行清淤后重复S8-S12步骤。

通过选取合适的溪流作为养殖溪流,创造较好的养殖环境,通过在水深超过15cm的野生拉氏鱥聚集流段设置溪流段进行分段养殖方便管理,分流水槽在成鱼捕捞期间将溪水引流走方便捕捞,同时保持溪流水整体的流动性,减少对溪流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诱导水池增加了养殖面积,而且水流较慢,便于养殖户进行清淤,投喂饲料时不易被水冲走或造成水体污染,副诱导水池为鱼苗提供了安全的栖息环境,躲避捕食者,减小损失。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