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图像传输过程中图像压缩率调整方法及移动终端

图像传输过程中图像压缩率调整方法及移动终端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传输过程中图像压缩率调整方法及移动终端,属于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测量当前传输流量,所述传输流量为单位时间内的数据传输量;测量当前传输帧率,所述传输帧率为每秒传输图像的数量;以及根据所述当前传输流量、所述当前传输帧率、预期传输帧率及限制带宽来调整所述图像压缩率。其可以平衡图像接收端显示图像的流畅性和分辨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20696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乐视汽车(北京)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1187362.1

  • 发明设计人 孙东亮;

    申请日2016-12-20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罗攀

  • 地址 100026 北京市朝阳区姚家园路105号3号楼8层909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5:42:4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2-07

    授权

    授权

  • 2019-04-12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4N21/24 登记生效日:2019032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61220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8-10-19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H04N21/2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61220

    著录事项变更

  • 2018-08-17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4N21/24 登记生效日:20180731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61220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8-07-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N21/24 申请日:201612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6-26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图像传输过程中图像压缩率调整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将图像从移动终端传输到接收端进行显示时,传输过程中对图像进行压缩的压缩率是固定的,不对其进行调整,也就是说接收端显示的图像的分辨率不会被调整。

以将移动终端屏幕映射到车机为例,在将移动终端屏幕映射到车机时,首先需要对移动终端屏幕进行截屏,然后对该截屏产生的图像进行传输,传输过程中的图像压缩率是固定不变的。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对于某一固定的带宽,以固定分辨率压缩图像,可能会影响接收端所显示的图像的分辨率及流畅度。例如,在带宽为700K/S时,每秒传输15帧图像至车机进行显示,以使车机的帧率为15帧/S,这种情况下车机能够提供合适的清晰度供用户观看。但是在图像过大的情况下,按照固定压缩率对图像进行压缩会造成车机端的帧率降低,影像流畅性,在图像过小的情况下,按照固定压缩率对图像进行压缩会造成接收端所显示的图像的分辨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传输过程中图像压缩率调整方法及移动终端,其能够实现在图像传输过程中动态调节图像压缩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传输过程中图像压缩率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测量当前传输流量,所述传输流量为单位时间内的数据传输量;测量当前传输帧率,所述传输帧率为每秒传输图像的数量;以及根据所述当前传输流量、所述当前传输帧率、预期传输帧率及限制带宽来调整所述图像压缩率。

可选地,在所述当前传输帧率与所述预期传输帧率相等的情况下,所述方法包括:如果所述当前传输流量低于所述限制带宽,降低所述图像压缩率;以及如果所述当前传输流量高于所述限制带宽,提高所述图像压缩率。

可选地,在所述当前传输流量与所述限制带宽相等的情况下,所述方法包括:如果所述当前传输帧率低于所述预期传输帧率,提高所述图像压缩率;以及如果所述当前传输帧率高于所述预期传输帧率,降低所述图像压缩率。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当前传输流量、所述当前传输帧率、预期传输帧率及限制带宽来调整所述图像压缩率包括根据以下公式来调整所述图像压缩率:

C=1-(F×B)/(R×A),

其中,C表示所述图像压缩率的调整幅度,A表示所述当前传输流量,B表示所述当前传输帧率,R表示所述预期传输帧率,F表示所述限制带宽。

可选地,所述限制带宽为1M,所述预期传输帧率为15帧/S。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一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当前传输流量,所述传输流量为单位时间内的数据传输量;第二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当前传输帧率,所述传输帧率为每秒传输图像的数量;以及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传输流量、所述当前传输帧率、预期传输帧率及限制带宽来调整所述图像压缩率。

可选地,在所述当前传输帧率与所述预期传输帧率相等的情况下,所述调整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当前传输流量低于所述限制带宽,降低所述图像压缩率;以及如果所述当前传输流量高于所述限制带宽,提高所述图像压缩率。

可选地,在所述当前传输流量与所述限制带宽相等的情况下,所述调整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当前传输帧率低于所述预期传输帧率,提高所述图像压缩率;以及如果所述当前传输帧率高于所述预期传输帧率,降低所述图像压缩率。

可选地,所述调整模块根据以下公式来调整所述图像压缩率:

C=1-(F×B)/(R×A),

其中,C表示所述图像压缩率的调整幅度,A表示所述当前传输流量,B表示所述当前传输帧率,R表示所述预期传输帧率,F表示所述限制带宽。

可选地,所述限制带宽为1M,所述预期传输帧率为15帧/S。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所述当前传输流量、所述当前传输帧率、预期传输帧率及限制带宽来动态地调整所述图像压缩率,从而可以平衡图像接收端显示图像的流畅性和分辨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一实施例中图像传输过程中图像压缩率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图1示出一实施例中图像传输过程中图像压缩率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传输过程中图像压缩率调整方法,该方法用于在移动终端执行,所述移动终端例如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测量当前传输流量,所述传输流量为单位时间内的数据传输量。在不同时刻,传输流量可能不同,进而需要实时测量当前传输流量。这里单位时间优选为1S。

步骤S12,测量当前传输帧率,所述传输帧率为每秒传输图像的数量。传输帧率会受到移动终端CPU使用率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而需要实时测量当前传输帧率。这里单位时间优选为1S。

步骤S13,根据所述当前传输流量、所述当前传输帧率、预期传输帧率及限制带宽来调整所述图像压缩率。限制带宽是指图像传输过程中所允许的最大带宽,预期的传输帧率是指针对一限制带宽,能够为接收端所显示图像提供合适分辨率的传输帧率,限制带宽不同,预期的传输帧率也可能不同。例如,在限制带宽为1M时,预期传输帧率可以为15帧/S。可选地,该限制带宽和预期传输帧率可以被预先存储在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当前传输流量、所述当前传输帧率、预期传输帧率及限制带宽来动态地调整所述图像压缩率,从而可以平衡图像接收端显示图像的流畅性和分辨率。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判断所测量的当前传输帧率与预期传输帧率是否相等,在所述当前传输帧率与所述预期传输帧率相等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当前传输流量和限制带宽是否相等。如果当前传输流量等于所述限制带宽,则无需调整图像压缩率。如果所述传输流量低于所述限制带宽,则可以降低所述图像压缩率,以提高接收端所显示图像的分辨率。如果所述传输流量高于所述限制带宽,说明所传输的图像占据了过多带宽,则可以提高所述图像压缩率,从而以降低接收端所显示图像的分辨率的方式来降低流量。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判断当前传输流量与所述限制带宽是否相等,所述当前传输流量与所述限制带宽相等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当前传输帧率和所述预期传输帧率是否相等。如果所述当前传输帧率和所述预期传输帧率相等,则无需调整图像压缩率。如果所述当前传输帧率低于所述预期传输帧率,说明接收端所显示图像的流畅性受到了影响,则可以提高所述图像压缩率,从而以降低接收端所显示图像的分辨率的方式来保证流畅性。如果所述当前传输帧率高于所述预期传输帧率,说明所传输的图像较小,则可以降低所述图像压缩率,以提高接收端所显示图像的分辨率。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以下公式来调整所述图像压缩率:

C=1-(F×B)/(R×A) (1)

其中,C表示所述图像压缩率的调整幅度,A表示所述当前传输流量,B表示所述当前传输帧率,R表示所述预期传输帧率,F表示所述限制带宽。其中,当前传输流量A和限制带宽F的单位相同,例如可以是:M,当前传输帧率B和预期传输帧率R的单位相同,例如可以是:帧/S。举例来说,假设所设定的图像压缩率为10%,如果根据公式(1)所计算的图像压缩率的调整幅度为20%,则调整后的图像压缩率为:10%×(1+20%)=12%,即,在所设定的图像压缩率的基础上增加20%的压缩率;如果根据公式(1)所计算的图像压缩率的调整幅度为-20%,则调整后的图像压缩率为:10%×(1-20%)=8%,即,在所设定的图像压缩率的基础上降低20%的压缩率。

以将移动终端屏幕映射到车机进行显示为例来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可选地,所述限制带宽可以为1M,所述预期传输帧率可以为15帧/S。表1示出了在该实施例中所测量的不同传输流量和不同传输帧率所对应的图像压缩率的调整幅度,表1中所示的图像压缩率的调整幅度的值是根据上述公式(1)计算而获得的,表1中“+”表示需要提高图像压缩率,“-”表示需要降低图像压缩率。其中传输帧率的单位为:帧/S。

如表1所示,在所测量的当前传输流量为1M、当前传输帧率为15帧/S的情况下,可以不对图像压缩率进行调整,则所对应的图像压缩率的调整幅度为0,按照所设定的图像压缩率对图像进行压缩即可。

在所测量的当前传输流量为1M的情况下,如果所测量的当前传输帧率为12帧/S,说明接收端所显示图像的流畅性受到了影响,根据公式(1)可以计算出所对应的图像压缩率的调整幅度为+20%,即需要在所设定的图像压缩率的基础上增加20%的压缩率,从而以降低接收端所显示图像的分辨率的方式来保证流畅性。在所测量的当前传输流量仍然为1M,而所测量的当前传输帧率为18帧/S的情况下,说明所传输的图像较小且接收端所显示图像的流畅性较好,根据公式(1)可以计算出所对应的图像压缩率的调整幅度为-20%,即需要在所设定的图像压缩率的基础上降低20%的压缩率,以通过降低接收端所显示图像的流畅性的方式来提高接收端所显示图像的分辨率,从而实现流畅性和分辨率的平衡。

在所测量的当前传输帧率为15帧/S的情况下,如果所测量的当前传输流量为1.2M,说明传输的图像占据了过多的带宽,根据公式(1)可以计算出所对应的图像压缩率的调整幅度为+16.7%,即需要在所设定的图像压缩率的基础上增加20%的压缩率,从而以降低接收端所显示图像的分辨率的方式来降低传输流量。如果所测量的流量为800K,根据公式(1)可以计算出所对应的图像压缩率的调整幅度为-25%,即需要在所设定的图像压缩率的基础上降低25%的压缩率,以提高接收端显示图像的分辨率。

表1

可选地,可以在移动终端中预先存储图像压缩率的调整幅度的对应表格,在测量出当前传输流量和当前传输帧率的情况下,在所述对应表格中检索出当前传输流量和当前传输帧率所对应的图像压缩率的调整幅度,从而实现对图像压缩率的调整。

图2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例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所述移动终端可以包括:第一测量模块21,用于测量当前传输流量,所述传输流量为单位时间内的数据传输量;第二测量模块22,用于测量当前传输帧率,所述传输帧率为每秒传输图像的数量;以及调整模块23,用于根据所述当前传输流量、所述当前传输帧率、预期传输帧率及限制带宽来调整所述图像压缩率。可选地,所述限制带宽可以为1M,所述预期传输帧率可以为15帧/S。可选地,所述限制带宽和预期传输帧率可以被预先存储在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当前传输流量、所述当前传输帧率、预期传输帧率及限制带宽来动态地调整所述图像压缩率,从而可以平衡图像接收端显示图像的流畅性和分辨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工作原理及益处与上述的图像传输过程中图像压缩率调整方法的具体工作流程及益处相似,这里将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实施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例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