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自动安装设备以及具有该自动安装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

自动安装设备以及具有该自动安装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

摘要

当自动安装设备的锁定装置处于故障位置时,锁定装置能够容易地返回到正常操作位置。另外,能够有效地利用盒安装空间。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外壳;盒,插入到所述外壳中或从所述外壳拉出,且内部存储有打印片材;以及自动安装设备,设置在所述外壳和所述盒之间,且其中安装有盒,其中,所述自动安装设备包括:接合部,从所述盒的侧表面上突出;轨道部,设置在所述外壳中;以及锁定装置,设置在所述轨道部的后侧上,且能够与所述接合部干涉,其中,所述轨道部的位于后侧的至少一部分弯曲,使得所述至少一部分的后端部指向下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02757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爱思打印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80052722.9

  • 发明设计人 姜英具;禹志勋;李镇受;

    申请日2016-07-07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汪喆

  • 地址 韩国京畿道水原市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5:18:5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2-13

    授权

    授权

  • 2019-12-10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G03G15/00 登记生效日:20191121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60707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8-08-24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G03G15/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60707

    著录事项变更

  • 2018-06-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3G15/00 申请日:201607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5-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被构造为打开或关闭的自动安装设备以及具有该自动安装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设备为用于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的设备,且包括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以及组合打印机、复印机和传真机的功能的多功能设备。

采用电子摄影术的图像形成设备通过在于光敏构件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之后将光扫描到被充电至预定电势的光敏构件且通过将墨粉供应到静电潜像来形成可见图像。在光敏构件上形成的可见图像直接转印到打印介质或通过中间转印构件而转印到打印介质,被转印到打印介质的可见图像通过定影装置而被定影到打印介质。

图像形成设备可设置有其上加载有打印介质的盒。盒可按照可拉拽的方式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上。由于盒插入到图像形成设备中同时打印介质加载在盒上,因此盒安装装置由刚性材料形成,从而承受盒和加载在盒上的打印介质的重量。

盒安装装置设置有阻尼器,以防止当盒插入到图像形成设备中时产生的冲击和噪声。

当由于锁定构件的故障而导致盒未完全插入到图像形成设备中时,需要图像形成设备的构造被拆卸或者锁定构件在图像形成设备的后侧被置于正常状态。

本发明的公开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材料成本、提高空间利用且允许容易维护的自动安装设备以及具有该自动安装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外壳,形成外观;盒,插入到所述外壳中或从所述外壳拉出,且被构造为存储打印片材;以及自动安装设备,设置在所述外壳和所述盒之间,且被构造为允许所述盒安装在所述自动安装设备上,其中,所述自动安装设备包括:接合部,被构造为在所述盒的侧表面上突出;轨道部,设置在所述外壳中;以锁定装置,设置在所述轨道部的后侧中,且被构造为与所述接合部干涉,其中,所述轨道部的设置在后侧中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使得所述至少一部分的后端部向下弯曲。

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壳体;锁定柄,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以及弹性构件,将所述锁定柄连接到所述壳体。

所述壳体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孔和形成为弯曲形状的第二孔。

所述锁定柄沿着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是可移动的。

插入到所述第一孔中的突起设置在所述锁定柄的一侧中。

销安装在所述锁定柄的另一侧上,其中,所述销沿着所述第二孔移动。

所述弹性构件的一侧安装在所述销上,所述弹性构件的另一侧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所述第二孔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滑动孔和从所述滑动孔向下弯曲的锁定孔。

所述弹性构件提供弹性力,使得所述锁定柄从向前侧向后侧移动。

设置多个弹性构件。

所述多个弹性构件安装在连杆上,所述连杆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突起形成在所述壳体中,所述连杆被构造为围绕所述突起的一部分,从而相对于所述突起是可枢转的。

所述弹性构件包括:第一弹性构件,将所述连杆的一侧连接到所述锁定柄;以及第二弹性构件,将所述连杆的另一侧连接到所述壳体。

所述锁定柄包括:按压部,从所述锁定柄的一端部朝一个方向弯曲;以及干涉部,从所述锁定柄的另一端朝所述一个方向弯曲。

所述接合部包括:第一接合部,从所述盒的侧表面上突出;第二接合部,与在前侧的所述第一接合部间隔开;以及连接部,将所述第一接合部连接到所述第二接合部。

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从所述第一接合部的下端朝向前上侧延伸;以及第二连接部,从所述第二接合部的下端朝向后上侧延伸。

所述连接部还包括第三连接部,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将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第二接合部包括从后上侧向前下侧延伸的倾斜表面。

存储在所述盒中的打印片材被抽出到所述盒的前上侧。

用于引导所述打印片材的运动的出口部引导件设置在所述盒的前上侧。

所述出口部引导件被构造为绕着旋转轴可旋转。

旋转轴与所述出口部引导件一体地注射成型。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自动安装设备,设置在盒和外壳之间,用于将所述盒安装到所述外壳,所述自动安装设备包括:轨道部,设置在所述外壳中以引导所述盒在前后方向上的运动;以及锁定装置,设置在所述轨道部的后侧中且被构造为与所述盒的一部分干涉,其中所述轨道部的设置在所述后侧中的一部分向下弯曲,使得所述盒沿着所述轨道部降低,且安装到所述锁定装置。

与所述锁定装置干涉的接合部从所述盒的侧表面突出。

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壳体;锁定柄,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以及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提供弹性力,以使所述锁定柄向后移动。

在所述壳体中,形成滑动孔和锁定孔,所述滑动孔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锁定孔从所述滑动孔的前侧向所述滑动孔的下侧延伸。

所述自动安装设备还包括穿过所述锁定柄的销,所述销沿着所述滑动孔和所述锁定孔可移动地设置。

在所述壳体中,空转辊设置为使所述盒平滑地移动。

设置多个弹性构件。

所述多个弹性构件连接到一个连杆,所述多个弹性构件提供弹性力,使得所述锁定柄向后移动。

所述盒的侧表面设置有沿着所述轨道部滑动的空转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即使自动安装设备的锁定装置处于故障位置,也能够容易地将锁定装置置于正常操作位置。当安装盒时,能够防止冲击或噪声。能够通过省略例如阻尼器的构件而有效地利用盒安装空间。

附图简要说明

根据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公开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且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构造的示图。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自动安装设备的示图。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锁定装置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锁定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锁定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锁定装置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锁定装置的主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锁定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盒的透视图。

图10是示出图9的盒的一部分的示图。

图11a至图11c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盒被自动安装的操作的示图。

图12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盒的一部分的示图。

图13a至图13c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盒被自动安装的操作的示图。

图14a至图14d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盒被错误安装的操作的示图。

图1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盒的打印片材出口部的构造的示图。

图1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盒的打印片材出口部的截面图。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自动安装设备和具有该自动安装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构造的示图。

参照图1,根据实施例,图像形成设备1可包括外壳10和其上打印介质被加载用于打印片材S的存储和供给的盒2。开口10a可形成在外壳10的前侧中,盒2可经由开口10a插入到图像形成设备1中或从图像形成设备1拉出。

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显影装置,在经由盒2供应的打印片材S上形成图像;墨粉装置,将墨粉供应到显影装置;光扫描装置,在显影装置中的光敏构件上形成静电潜像;定影装置,对在打印片材S上被转印的墨粉图像定影;以及排出装置,将其上完成图像的形成的打印片材S排出到外壳10的外部。

在盒2上,可加载打印片材S。盒2以可拉拽的方式设置在外壳10的下部处,以将打印片材S供应到显影装置。在盒2上加载的打印片材S被拾取部一片接一片地拾取,且随后通过供给口被传递到显影装置。

显影装置包括:光敏构件,形成静电潜像;搅拌螺杆,搅拌从墨粉装置供应的墨粉;显影辊,将由搅拌螺杆搅拌的墨粉供应到光敏构件;以及充电构件,对光敏构件充电。从墨粉装置供应的墨粉通过显影辊被供应到光敏构件,以形成可见图像。光敏构件通过与转印辊接触而形成转印夹(N1),使得供应到光敏构件的形成可见图像的墨粉被转印到打印片材S。

光扫描装置通过将包括图像信息的光扫描到光敏构件而在光敏构件上形成静电潜像。定影装置通过将热和压力施加到打印片材S而对在打印片材S上形成的墨粉图像定影。穿过定影装置的打印片材S可通过排出装置而被排出到外壳10的外部。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自动安装设备的示图。

参照图2,根据实施例,自动安装设备100包括轨道组件3和锁定装置4。轨道组件3可安装到容纳有盒2的外壳10的内壁。锁定装置4可安装到轨道组件3。

轨道组件3包括轨道框架30,轨道框架30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1的外壳10的内壁。引导盒2的运动的轨道部31可设置在轨道框架30的一个表面上。当盒2从外壳10的前侧向后侧插入到外壳10中时,轨道框架30可设置为允许轨道部31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盒2的运动可由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轨道部31引导。盒2可通过从为前侧的A方向朝向为后侧的B方向移动而插入到外壳10中。

轨道部31的设置在后侧中的至少一部分可倾斜,使得后端部向下形成。当假定轨道部31划分为前部S1和后部S2时,后部S2可从前部S1和后部S2连接的部分向端部逐渐降低。轨道部31的后部S2的端部形成为低于前部S1。因此,在轨道部31的后部S2的端部和轨道部31的前部S1之间存在高度差H1。该高度差H1可近似为4.5mm。后部S2的长度可近似为25mm。

由于轨道部31的后部S2倾斜,因此盒2可通过沿着轨道部31被引导而插入到外壳10中且通过在后部S2上滑动而被加速。盒2可由于推力而通过比施加到盒2的力大的力而访问到锁定装置4。

空转辊32可设置在轨道框架31的一侧中,使得盒2被柔和地插入或拉出。

锁定装置4可设置在轨道部31的后侧上。锁定装置4可与轨道部31的后部S2相邻。通过被轨道部31引导而从前侧A移动到后侧B的盒2可通过锁定装置4而被锁定。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锁定装置的透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锁定装置的主视图,以及图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锁定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3至图5,根据实施例,锁定装置4可包括:壳体41,安装到轨道部31;锁定柄42,可动地安装在壳体41上;以及弹性构件43,将弹性力传递到锁定柄42。

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孔410和设置为弯曲形状的第二孔411可形成在壳体41中。第一孔410和第二孔411可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

第二孔411可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锁定孔411a和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滑动孔411b。锁定孔411a可设置在滑动孔411b的前(A方向)侧。锁定孔411a和滑动孔411b连接以形成单个孔。锁定孔411a可具有任意形状,在锁定孔411a没有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情况下,只要锁定孔411a从滑动孔411b向下(D方向)弯曲即可。滑动孔411b可与第一孔410平行地延伸。

锁定柄42可包括主体420、从主体420的一端部弯曲的干涉部421和从主体420的另一端部弯曲的按压部422。干涉部421和按压部422可设置为面向上方(C方向)。当自动安装设备100安装在外壳10中时,干涉部421可位于按压部422的后方。设置在盒2的侧表面中的接合部24和25可设置在通过主体420、干涉部421和按压部422形成的容纳部423中。

在锁定柄42中,插入到形成在壳体41中的第一孔410中的突起424可形成为突出。突起424可沿着第一孔410移动。突起424可设置在干涉部421的侧部上。

锁定柄42可设置有销插入孔425,销44插入并安装到销插入孔425。销44可插入到形成在壳体41中的第二孔411中且沿着第二孔411移动。

在上述中,已描述了:设置在锁定柄42中的突起424插入到第一孔410中,且安装到销插入孔425的销44插入到第二孔411中。然而,代替插入到第一孔410中的突起424,可安装销,或者在锁定柄42中突出的突起可沿着第二孔411移动。

弹性构件43的一侧可固定到壳体41,弹性构件43的另一侧可固定到锁定柄42。壳体41可设置有弹性构件固定部412,弹性构件43的一侧安装在弹性构件固定部412上。弹性构件43的另一侧可固定到安装在锁定柄42上的销44。弹性构件43可提供弹性力,使得锁定柄42从前侧A向后侧B移动。

图6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锁定装置的透视图,图7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锁定装置的主视图,以及图8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锁定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6至图8,根据另一实施例,锁定装置5可包括壳体51、锁定柄52和弹性构件53。锁定装置5可包括多个弹性构件53。例如,可设置两个弹性构件53。两个弹性构件53可安装在枢转地设置的连杆55上。

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孔510和设置为弯曲形状的第二孔511可形成在壳体51中。第一孔510和第二孔511可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

第二孔511可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锁定孔511a和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滑动孔511b。锁定孔511a可设置在滑动孔511b的前(A方向)侧。锁定孔511a和滑动孔511b连接以形成单个孔。锁定孔511a可具有任意形状,在锁定孔511a没有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情况下,只要锁定孔511a从滑动孔511b向下(D方向)弯曲即可。滑动孔511b可与第一孔510平行地延伸。

锁定柄52可包括主体520、从主体520的一端部弯曲的干涉部521和从主体520的另一端部弯曲的按压部522。干涉部521和按压部522可设置为面向上方(C方向)。当自动安装设备100安装在外壳10中时,干涉部521可位于按压部522的后方。设置在盒2的侧表面中的接合部24和25可设置在通过主体520、干涉部521和按压部522形成的容纳部523中。

在锁定柄52中,插入到形成在壳体51中的第一孔510中的突起524可形成为突出。突起524可沿着第一孔510移动。突起524可设置在干涉部521的侧部上。

锁定柄52可设置有销插入孔525,销54插入并安装到销插入孔525。销54可插入到形成在壳体51中的第二孔511中且沿着第二孔511移动。

在上述中,已描述了:设置在锁定柄52中的突起524插入到第一孔510中,且安装到销插入孔525的销54插入到第二孔511中。然而,代替插入到第一孔510中的突起524,可安装销,或者在锁定柄52中突出的突起可沿着第二孔511移动。

弹性构件53可包括第一弹性构件531和第二弹性构件532。第一弹性构件531的一侧和第二弹性构件532的一侧可固定到单个连杆55。连杆55可绕着从壳体51突出的旋转突起512枢转。

连杆55可包括:主体部550,弹性构件53安装到主体部550;以及旋转突起插入部553,形成在主体部550中并被构造为围绕旋转突起512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弹性构件531可固定到主体部550的一端部,第二弹性构件532可固定到主体部550的另一端部。主体部550可设置为大致竖直地延伸,使得第一弹性构件531位于第二弹性构件532的上侧。

第一弹性构件531的另一侧可固定到锁定柄52。例如,第一弹性构件531可固定到安装在锁定柄52上的销54。第一弹性构件531可提供弹性力,使得锁定柄52从前侧(A方向)向后侧(B方向)移动。

第二弹性构件532的另一端可安装到设置在壳体51中的弹性构件固定部513。弹性构件固定部513可位于第二孔511的下侧。第二弹性构件532可在拉连杆55的另一端的方向上将弹性力提供到连杆55。第二弹性构件532的弹性力通过连杆55传递到锁定柄52,因此锁定柄52可通过接收比仅设置第一弹性构件531的情况大的弹性力而从前侧(A方向)向后侧(B方向)移动。

图9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盒的透视图,以及图10是示出图9的盒的一部分的示图。

参照图9和图10,根据实施例,盒2可设置有其上加载打印片材S的容纳部200。盒2可包括底表面20和连接到底表面20的侧表面22。侧表面22可分别设置在底表面20的相对角部处。

前盖21可设置在盒2的前侧中。前盖21可设置有把手210。用户可通过保持把手210而将盒2插入到图像形成设备1中或从图像形成设备1拉出。把手210可形成为使得前盖21的一部分被切除。

与锁定柄42和52干涉的接合部24可设置在侧表面22中。接合部24可形成为从侧表面22突出的肋形状。接合部24可包括:第一接合部241,从侧表面22突出;第二接合部242,从侧表面22突出并与第一接合部241间隔开预定距离;以及连接部243,将第一接合部241的一端部连接到第二接合部242的一端部。连接部243可设置为将第一接合部241的下端连接到第二接合部242的下端。第一接合部241可位于第二接合部242前面。

空转辊23可设置在盒2的侧表面22中。当盒2插入到图像形成设备1中或从图像形成设备1拉出时,空转辊23可以以滑动的方式沿着轨道部31移动。由于空转辊23设置为沿着轨道部31移动,因此盒2可柔和地插入或拉出。空转辊23可设置在盒2的相对侧表面上。

在下文中,给出盒被自动安装的操作的描述。为了方便,图11a至图11c示出图像形成设备1设置有根据图3至图6中所示的实施例的锁定装置4的情况。

图11a至图11c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盒被自动安装的操作的示图。

参照图11a至图11c,盒2可以以滑动的方式从前侧(A)向后侧(B)移动,并随后插入到外壳10的内部中。设置在盒2的侧表面22中的空转辊23可沿着轨道部31滑动。接合部24可位于空转辊23前面,并与盒一起移动。

当空转辊23通过经过轨道部31的前部S1(参照图2)而到达倾斜的后部S2时,空转辊23可由于盒2的重量而被加速,并随后移动到位于轨道部31前面的锁定柄42。在接合部24与锁定柄42接触之前,销44可位于第二孔411的锁定孔411a中。销44可定位成比滑动孔411b低,使得锁定柄42的设置有销44的按压部422被定位为避免干涉接合部24。

当盒2滑动时,第二接合部242可与锁定柄42的干涉部421干涉。销44可沿着锁定孔411a移动,并位于滑动孔411b中。

当销44位于滑动孔411b中时,销44可通过弹性构件43的弹性力而沿着滑动孔411b向后侧(B)移动。销44所安装到的锁定柄42可随着盒2一起向后侧(B)移动。锁定柄42的突起424可在前后方向上沿着第一孔410滑动。接合部24被定位在位于干涉部421和按压部422之间的容纳部423中。由于通过锁定柄42的按压部422来按压第一接合部241,因此只要未施加外力即可防止接合部241向后侧移动。因此,盒2可插入到外壳10中并安装到外壳10。

当盒2插入时,由于轨道部31的后部S3是倾斜的,因此盒2在刚被安装到外壳10之前降低特定高度。因此,盒2可通过当盒2降低时产生的力和弹性构件43的弹性力而自动地安装到外壳10。由于盒2被构造为通过具有高度差的轨道部31且通过弹性构件43而被自动地安装,因此可以省略例如阻尼器的构造,因此可减少图像形成设备1的制造成本。由于盒2通过利用盒2的重量而安装到外壳10,因此可利用小的力而将盒2插入到外壳10中,从而改善使用中的感受。

用户可从外壳10向前侧(A)拉盒2,以抽出盒2。第一接合部241可按压锁定柄42的按压部422,且盒2与锁定柄42一起可向前侧(A)滑动。销44可沿着滑动孔411b移动,当销44到达锁定孔411a时,销44可移动到锁定孔411a。当销44移动到锁定孔411a时,可解除第一接合部241与锁定柄42的按压部422的按压状态。当解除第一接合部241的按压状态时,盒2可向前侧被拉出。这时,空转辊23可沿着轨道部31滑动。

图12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盒的一部分的示图。

参照图12,根据另一实施例,设置在盒中的接合部25具有与如图9和10中所示的接合部24的形状不同的形状。接合部25可设置为大致W形状。接合部25可从盒的侧表面突出。

接合部25可包括第一接合部253和第二接合部256,其中第一接合部253和第二接合部256在盒的侧表面上突出并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第一接合部253可位于第二接合部256的前面。第一接合部253和第二接合部256可通过连接部250、254和255连接。

连接部250、254和255可包括:第一连接部254,从第一接合部253的下端向后上部延伸;第二连接部255,从第二接合部256的下端向前上部延伸;以及第三连接部250,将第一连接部254连接到第二连接部255。如需要,可省略连接部250,如此第一连接部254和第二连接部255可彼此直接连接。

通过连接部250、254和255的形状,接合部25可包括通过第一接合部253和第一连接部254形成的第一凹部251以及通过第二接合部256和第二连接部255形成的第二凹部252。

第二接合部256可设置有倾斜表面256a。倾斜表面256a可设置为从后上侧向前下侧延伸。

在下文中,给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盒被自动安装的操作的描述。图13a至图14d示出盒插入到应用图7和图8中所示的锁定装置4的图像形成设备1中或盒从应用图7和图8中所示的锁定装置4的图像形成设备1拉出。

图13a至图13c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盒被自动安装的操作的示图。

参照图13a至图13c,根据另一实施例,当盒2正常插入到外壳10中或从外壳10正常拉出时,盒2可以以与如图11a至图11c所示的盒2相似的方式操作。

具体地,盒2可以以滑动的方式从前侧(A)向后侧(B)移动,并随后插入到外壳10的内部中。设置在盒2的侧表面22中的空转辊23可沿着轨道部31滑动。接合部25可位于空转辊23前面,并与盒2一起移动。

当空转辊23通过经过轨道部31的前部S1(参照图2)而到达倾斜的后部S2时,空转辊23可由于盒2的重量而被加速,并随后移动到位于轨道部31前面的锁定柄52。在接合部25与锁定柄52接触之前,销54可位于第二孔511的锁定孔511a中。销54可定位成比滑动孔511b低,使得锁定柄52的设置有销54的按压部522被定位为避免干涉接合部25。

当盒2滑动时,第二接合部256可与锁定柄52的干涉部521干涉。销54可沿着锁定孔511a移动,并位于滑动孔511b中。

当销54位于滑动孔511b中时,销54可通过弹性构件53的弹性力而沿着滑动孔511b向后侧(B)移动。销54所安装到的锁定柄52可与盒2一起向后侧(B)移动。锁定柄52的突起524可在前后方向上沿着第一孔510滑动。接合部25被定位在位于干涉部521和按压部522之间的容纳部523中。由于通过锁定柄52的按压部522来按压第一接合部253,因此只要未施加外力即可防止第一接合部253向后侧中移动。因此,盒2可插入到外壳10中并安装到外壳10。

当盒2插入时,由于轨道部31的后部S2是倾斜的,因此盒2在刚被安装到外壳10之前降低特定高度。因此,盒2可通过当盒2降低时产生的力和弹性构件53的弹性力而自动地安装到外壳10。由于盒2被构造为通过具有高度差的轨道部31且通过弹性构件53而被自动地安装,因此可以省略例如阻尼器的构造,因此可减少图像形成设备1的制造成本。由于盒2通过利用盒2的重量而安装到外壳10,因此可利用小的力而将盒2插入到外壳10中,从而改善使用中的感受。

用户可从外壳10向前侧(A)拉盒2,以抽出盒2。第一接合部253可按压锁定柄52的按压部522,且盒2与锁定柄52一起可向前侧(A)滑动。销54可沿着滑动孔511b移动,当销54到达锁定孔511a时,销54可移动到锁定孔511a。当销54移动到锁定孔511a时,可解除第一接合部253与锁定柄52的按压部522的按压状态。当解除第一接合部253的按压状态时,盒2可向前侧被拉出。这时,空转辊23可沿着轨道部31滑动。

图14a至图14d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盒被错误安装的操作的示图。

参照图14a至图14d,将示出的是,盒2在销54位于第二孔511的滑动孔511b中的状态下插入到外壳10中。在正常状态下,盒2在销54位于第二孔511的锁定孔511a中的状态下插入到外壳10中。然而,销54可能会由于在制造过程、运输或使用时产生的各种起因而从锁定孔511a离开,并随后位于滑动孔511b中。在这种情况下,当盒2插入到外壳10中时,不能执行如图13a至图13c所示的操作。

在盒2设置有图10的接合部24的状态下,当盒在上述盒插入到外壳10中之前销54位于滑动孔511b中的状态下插入到外壳中时,第二接合部242可能会与锁定柄52的干涉部521干涉,因此阻止盒2不再向后侧插入。盒2的前部的一部分突出到外壳10的外部,因此盒2未被完全安装。

当盒2设置有图12的接合部25时,第二接合部256可通过设置在第二接合部256中的倾斜表面256a而经过锁定柄52的干涉部521。在第二接合部256经过干涉部521之后,第一连接部254可能会与干涉部521干涉,因此阻止盒2不再向前侧插入。

在第二接合部256经过干涉部521的状态下,当用户拉出盒2时,干涉部521可能会与第二连接部255干涉,且锁定柄52可与盒2一起向前侧移动。销54可沿着滑动孔511b向前侧移动,并且销54可通过经过滑动孔511b而插入到锁定孔511a中。当销54插入到锁定孔511a中时,变成盒2正常安装的状态,因此用户可将盒2正常地安装到外壳10。因此,如图13a至图13c所示,盒2可正常地安装外壳10。

根据传统方式,当销54位于滑动孔511b中而没有位于锁定孔511a中时,要求的是,图像形成设备1的一部分被拆卸,或者在翻转图像形成设备1之后将销54定位到锁定孔511a,使得盒2正确地安装。

然而,根据本公开,在没有拆卸图像形成设备1以及没有在翻转图像形成设备1之后直接调整销54的位置的情况下,销54可通过盒2通过如图12所示的接合部25被插入或拉出的操作而位于锁定孔511a中。因此,盒可快速地正常安装,由于无需另外的维修工作,因此可改善用户的便利性。

图1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盒的打印片材出口部的构造的示图,以及图1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盒的打印片材出口部的截面图。

参照图15和图16,根据实施例,在盒2中加载的打印片材S排出到的打印片材出口部12可位于容纳部200的前侧中。打印片材S可通过打印片材出口部12被引导以向上侧移动。打印片材出口部12还可设置有出口部引导件11。出口部引导件11可安装到外壳10的内部的一侧。出口部引导件11可相对于旋转轴110是可枢转的。旋转轴110可按照与出口部引导件11一体地注射成型的方式形成。

根据传统的方式,出口部引导件可固定到外壳的内部。当出口部引导件被固定时,当引导盒2的运动的轨道部倾斜时,盒2可能会与出口部引导件11干涉。

根据本公开,当轨道部31的后部的一部分倾斜使得盒2在刚要安装好盒2之前被降低时,由于如图15和图16所示出口部引导件11相对于旋转轴110是可枢转的,因此盒2可容易地插入或拉出,而没有与出口部引导件11干涉。另外,盒2的出口部引导件11和打印片材出口部12被构造为尽可能不彼此分开,因此可防止经由出口部引导件11排出的打印片材S在出口部引导件11和打印片材出口部12之间弯曲或进入出口部引导件11和打印片材出口部12之间。

通过具有轨道组件3、锁定装置4和5的自动安装设备100,能够容易地安装或拆卸被构造为插入到图像形成设备1中或从图像形成设备1拉出的盒2。通过省略例如阻尼器的构造,能够减少制造成本。当通过自动安装设备安装盒2时,能够防止冲击或噪声。即使锁定柄处于引起故障的位置中,也能够在没有例如拆卸组件的不方便工作的情况下将锁定柄置于正常操作状态。

尽管已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原理和主旨的情况下,可在这些实施例中做出改变,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中限定本公开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