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大幅度降低猕猴桃树由于溃疡病导致死亡的栽培方法

一种大幅度降低猕猴桃树由于溃疡病导致死亡的栽培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幅度降低猕猴桃树由于溃疡病导致死亡的栽培方法,是一种“大窝双株四干四蔓丛生栽培抗溃疡病方法”。是一种新的抗溃疡病的栽培模式,该方法是对“一干二蔓四枝八侧上架”的栽培模式的创新变革;通过栽培技术的生态调控,对发生了溃疡病的园区也能够做到:死树率控制在10%以下;不会毁园;不需要重换种重栽树;基本能够做到持续正常挂果不衰。本方法尤其是对已经发生了溃疡病的大树、壮树能够继续保持原有强大的根系‑空间分布资源得以持续利用,这是现有技术意想不到的。方法简便易行。不需要大量用药、不投入大量劳力,仅仅是通过恢复、利用、发挥猕猴桃的自然丛生习性,配合生态栽培技术来达到抗溃疡病的目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37198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申请/专利号CN201710810958.0

  • 发明设计人 黄昭贤;黄先明;

    申请日2017-09-11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秦力军

  • 地址 610015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24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3:49:5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8-04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G17/00 专利号:ZL2017108109580 登记生效日:20230721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变更后权利人: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610015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24号 变更后权利人: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一环路南2段24号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 变更后权利人:黄昭贤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20-07-31

    授权

    授权

  • 2017-12-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7/00 申请日:201709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11-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猕猴桃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幅度降低猕猴桃树由于溃疡病导致死亡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猕猴桃是世界上的新兴水果,是中国西部地区四川、陕西等省的重要产业。近年来全球蔓延猕猴桃溃疡病,对产业发展是一个致命性打击。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主要表现为猕猴桃植株主干溃烂,表皮流水流脓,枝条干枯,严重时呈现单株死亡,多株死亡,成片死亡、全园区大面积死亡的状况。

人们对猕猴桃溃疡病的认识都是基于细菌性病害的认识。国内外有关猕猴桃溃疡病的相关文献基本上都是这样描述的: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细菌性病害;溃疡病发生后来势凶猛,危害巨大,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轻者枝条干枯减产,重者死树、甚者毁园。

普遍公认,猕猴桃溃疡病是引起猕猴桃植株衰亡,导致区域性大幅度减产的病害。该病害于1980年首次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日本静冈县发现,1986年在我国湖南的东山峰农场发现此病,发病面积13.3hm2,造成猕猴桃植株成片死亡,以后连年流行。四川省1989年首次在苍溪县三溪口林场发现猕猴桃溃疡病,损失极为严重。陕西西安地区自1991年在长安太乙宫首次发现该病以来,其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日益严重,现已蔓延到周至、户县、灞桥等猕猴桃主产区。该病发病率高,具有爆发性、毁灭性的特点,加之现有药剂、现有方法防治效果不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猕猴桃溃疡病是猕猴桃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已被列为全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近几年蔓延很快,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已经对西部猕猴桃产业产生了重大打击。以四川为例,四川是全国猕猴桃主产区之一,现有栽培面积近40000hm2,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大,在广元、成都、德阳、雅安等市均发生了猕猴桃溃疡病,发病面积和病情均呈上升趋势。经初步调查,主产的市、县(区)发病果园发病株率10~20%,严重的达到30%~40%,而且2017年的发病较以往年份更为严重,部分县、市、区造成1>2左右的损失,严重的发病果园发病株率达到50%以上,甚至出现了连片的毁园现象,严重阻碍了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溃疡病防控技术未能取得重大突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认为溃疡病难于防治:此前,绝大多数猕猴桃研究者、培训教材编写者以及猕猴桃栽培者,是这样描述猕猴桃溃疡病的: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细菌性病害,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一旦感染,就象人发生了癌症一样,无法挽救。我们在想:如果一个大面积发生的猕猴桃溃疡病无法挽救,那么我们20~30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就将面临大幅度萎缩的风险。

2.防治方法笼统、不确定、效果不显著:由于认为导致猕猴桃溃疡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一般归纳形成原因都是十种以上,对应的防治方法就有很多个,就需要我们从这些方面一个一个的去对应、去实施、去避免,实际上,基本上做不到。其中目前主流的猕猴桃溃疡病防治研究是在发病树上分离出了细菌,先是主张以杀菌防菌的方法进行防治,实际应用效果很差,继而又提出综合防治的方法,由于防治措施笼统,而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样做加重了种植者的生产成本,而溃疡病仍然逐年加重。综合防治中有一条认为中华系列猕猴桃比较容易发生溃疡病,应对方法就是更换品种,但在操作上仍然有很大问题。

溃疡病的致病发病机制尚存在众多疑问:现有的“关于猕猴桃溃疡病是毁灭性的细菌性病害所致”的结论,是大家普遍公认的。但经过我们对发病园区几年的观察,发现猕猴桃溃疡病发生有下列不同寻常的、与现有研究一般人描述的细菌性病害发病规律有不同的现象,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解释:

1.在一个猕猴桃园区,经常发现一株发病,相邻的一株健康。

2.溃疡病发生与猕猴桃树势强弱没有关系,大部分是3~5年的强壮植株出现溃疡病反而更为严重。

3.溃疡病在园区扩散规律,呈单株、多株、群体这样独立发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与细菌的随风、水传播方式不大一致。

三十多年来,国际、国内专家学者都是按照细菌性诱因导致溃疡病的视觉来进行研究和防治的,结果是进展缓慢,溃疡病的规模越来越大,各种防治措施基本无效。迄今为止,现有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技术仍然被称之为世界性难题,甚至一部分人称之为是猕猴桃的癌症,认为一旦猕猴桃园发生了溃疡病,必须要砍树、挖树、全园消毒,甚至异地建园,否则,该园迟早将会因为溃疡病的无法控制而毁于一旦。

现有猕猴桃栽培模式不抗溃疡病。现有技术是每窝栽植1株、每株“一干二蔓四枝八侧上架”的栽培模式,这种情况不抗溃疡病,因为一旦1株树一干发生了溃疡病,这1株树、同时这1窝也就毁灭了。现有大面积推广的栽培技术,不能适应溃疡病大面积蔓延的新形势。

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的抗(控制)溃疡病的栽培技术方案,普遍提到的是增强树势抗溃疡病的方案。然后就是防-控-治综合性的方案,但总体效果都不理想。简单归纳为:

1.清除病源:把猕猴桃溃疡病完全视为是一种细菌性病害。采用清除病源的办法。生产园中感病植株不论发病轻重多采用砍除树烧毁,以彻底清除为主,病枝铲除后于固定位置集中烧毁或掩埋;

2.对种植资源型猕猴桃树中个别发病比较轻者采用划痕涂药控制;严重者则剪除后涂药控制或直接移除。

3.采用铜剂化学农药控制。

4.将选育抗病的优良品种,更换品种。

5.采用大棚措施,防止猕猴桃树体遭受低温冻害,。

6.不在高海拔种植猕猴桃。

7.加强田间管理。

以上措施,都没有显著你,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解决现有的猕猴桃栽培模式不抗溃疡病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幅度降低猕猴桃树由于溃疡病导致死亡的栽培方法,即:猕猴桃“大窝双株四干四蔓丛生栽培抗溃疡病方法”,包括如下措施:

(1)采用大窝双株栽培;

(2)采用四干四蔓上架;

(3)采用主干或/和主蔓倾斜上架;

(4)后备干或/和蔓持续培养;

(5)新栽苗低位嫁接。

进一步地,所述大窝双株栽培的方法为:开窝直径在1米以上,垒土高于地面0.5米以上,每大窝栽培两株。每667m2栽培,42窝~56窝。扩大单窝体积,扩大根系生长范围,地表起大堆土,起到保湿防涝、生长健康的作用。

进一步地,采用四干四蔓上架的方法为:每株双主干双蔓,每大窝四干四蔓上架。

进一步地,采用主干或/和主蔓倾斜上架的方法为:主干或/和主蔓45~60°斜角上架。

进一步地,后备干或/和蔓持续培养的方法为:每年每株主干基部预留1~2个脚芽,随时准备替换因溃疡病受害的主干或主蔓。

进一步地,采用大窝双株栽培需要配合高垄进行栽培,垄高保持在1~1.5米。此措施可以改善通光透风。

新栽苗低位嫁接,确保多数丛生苗来源于已经嫁接芽,可以减少嫁接。恢复挂果的时间更短,也就是说发生了溃疡病的树干,利用后备干,第二年就可以挂果。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大窝双株四干四蔓丛生抗溃疡病栽培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的风险,主要依据猕猴桃主干、主蔓、根系的生长特性以及小蠹虫聚集猕猴桃树、攻击危害猕猴桃主干、枝蔓的特殊规律形成的。其主要原理如下:

原理1:猕猴桃丛生习性原理:猕猴桃本身作为藤蔓植物具有丛生习性,自然生长的猕猴桃多干多枝以丛的方式由下至上向空中生长。这种生长方式弱点是主干不突出、管理不方便,但也有优点,这就是,当一干(枝)受到伤害或死亡,另外一干(枝)能迅速代替,使猕猴桃整体树势保持相对稳定。利用这个丛生原理,多干多枝上架,就可以在小蠹虫攻击产生溃疡病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树势稳定、挂果稳定(目前普遍栽培模式是一干二蔓,不能适应抗溃疡病的新形势,因此必须改变现有栽培模式,增加对溃疡病的缓冲力)。

原理2:小蠹虫占位相对稳定原理:根据多年的对小蠹虫攻击猕猴桃习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小蠹虫在园区内危害主要攻击主干,很少攻击次级枝条,基本不攻击叶片和根系,而且具有单株危害、单干危害的特征。换言之,一窝猕猴桃有两株树,小蠹虫可能危害其中一株,而不危害另外一株;一株猕猴桃如果有两个主干或两个主蔓,小蠹虫可能危害一个主干或主蔓,另外的主干或主蔓则免受危害。这个现象非常普遍,这实际上是小蠹虫危害猕猴桃主干具有占位聚集相对稳定或择位危害相对稳定的规律,利用这个规律,增加主干主蔓数量,或者增加猕猴桃的单株数,就可以降低溃疡病的发病概率,事实证明如此。

原理3:猕猴桃溃疡病发病规律的运用:大量调查证明,猕猴桃溃疡病的传播并不是现有技术所说的随风、随雨水传播,并不是猕猴桃全身都带病,单但一主干或者发生病,并不一定所有主干或者枝条发生病,这一植株发生病,并不是相邻的另一株一定发生病。如果小蠹虫或者人为的没有去危害另一株,另一株就不会得病,保持健康生长。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和规律,根据这个规律,只要我们截断带病主干,或者局部枝条,并不需要截断所有非带病的(好的)主干、枝条,猕猴桃树不会死掉,好的主干会保持正常的开花、挂果,或者继续生长新的枝条出来。

原理4:事件发生概率降低原理:在一个区域、一定时期内,进入园区的小蠹虫数量是有限的,根据以上3个原理,增加猕猴桃的单株数量、主干主蔓数量,可以降低小蠹虫诱发溃疡病的单株发生率。例如,每667m2如果是82株树,有41株(同样有41干)树受害,发病率则为50%。按“大窝双株四干四蔓丛生抗溃疡病栽培方法”新模式,同样每667m2是82株树,采用了每株两干栽培,有164个干,同样是41干受害,溃疡病的发病率则仅仅为25%;每一株的挂果情况更不一样,原有方法只有50%树保持挂果,另外50%受害死掉。新的方法,即使同样是41干受害(实践证明,在一定时期内,小蠹虫破坏数量是一定的),25%发病率,每一窝挂果基本能保证90%。通过生态调剂法,全园区当年溃疡病的损失率可以控制到20%以内的范围。

本发明的方法的关键点在于:

本发明的方法改变了对溃疡病的视角:把减少小蠹虫的相对危害作为主要降低溃疡病发生率的技术路径。

本发明的方法改变了对猕猴桃生长规律的认识:长期以来人们把猕猴桃当乔木(单干生长)培养是错误的,而猕猴桃作为藤本植物,具有丛生习性,因此,需要提高通过“模拟自然栽培,恢复猕猴桃丛生习性,增加主干主蔓,增强抗病、抗虫和抗逆环境作用的能力”。的认识。

丛生习性利用与主干基数增加技术:解决免死树的技术问题。

多株多干技术:使发生了溃疡病树仍然保证80%以上正常挂果,当年基本正常收获。

多备基部萌芽技术:使发生了溃疡病树不死树、不缺窝、更新快。

新栽苗低位嫁接技术:新栽苗需要低位嫁接,确保多数丛生苗来源于已经嫁接芽,可以减少嫁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是一种抗虫(小蠹虫)为主导的抗溃疡病栽培模式。运用优点如下:

1.该发明技术,猕猴桃“大窝双株四干四蔓丛生抗溃疡病栽培”是一种新的抗溃疡病的栽培模式,是对“一干二蔓四枝八侧上架”的栽培模式的创新变革。

2.该发明技术模式,使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导致的整株死亡率降低至20%以下。

3.该发明从技术方法上,能够做到发生了溃疡病园区也不会毁园、不重换种。

4.该发明从技术方法上对发病的猕猴桃大树、壮树确保原有的强大根系-空间分布资源得以再利用和持续利用,这是现有技术意想不到的。

5.方法简便易行。不需要大量用药、不投入大量劳力就能抵抗溃疡病。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大幅度降低猕猴桃树由于溃疡病导致死亡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措施:

(1)采用大窝双株栽培;

(2)采用四干四蔓上架;

(3)采用主干或/和主蔓倾斜上架;

(4)后备干或/和蔓持续培养;

(5)新栽苗低位嫁接。

实施例2

一种大幅度降低猕猴桃树由于溃疡病导致死亡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措施:

(1)采用大窝双株栽培;开窝直径在1米以上,垒土高于地面0.5米以上,每大窝栽培两株。扩大单窝体积,扩大根系生长范围,地表起大堆土,起到保湿防涝、生长健康的作用。

(2)采用四干四蔓上架;

(3)采用主干或/和主蔓倾斜上架;

(4)后备干或/和蔓持续培养;

(5)新栽苗低位嫁接。

实施例3

一种大幅度降低猕猴桃树由于溃疡病导致死亡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措施:

(1)采用大窝双株栽培;开窝直径在1米以上,垒土高于地面0.5米以上,每大窝栽培两株。扩大单窝体积,扩大根系生长范围,地表起大堆土,起到保湿防涝、生长健康的作用。

(2)采用四干四蔓上架;每株双干双蔓,每大窝四干四蔓上架。

(3)采用主干或/和主蔓倾斜上架;

(4)后备干或/和蔓持续培养;

(5)新栽苗低位嫁接。

实施例4

一种大幅度降低猕猴桃树由于溃疡病导致死亡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措施:

(1)采用大窝双株栽培;开窝直径在1米以上,垒土高于地面0.5米以上,每大窝栽培两株。扩大单窝体积,扩大根系生长范围,地表起大堆土,起到保湿防涝、生长健康的作用。

(2)采用四干四蔓上架;每株双干双蔓,每大窝四干四蔓上架。

(3)采用主干或/和主蔓倾斜上架;采用主干或/和主蔓倾斜上架的方法为:主干或/和主蔓45~60°斜角上架。

(4)后备干或/和蔓持续培养;

(5)新栽苗低位嫁接。

实施例5

一种大幅度降低猕猴桃树由于溃疡病导致死亡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措施:

(1)采用大窝双株栽培;开窝直径在1米以上,垒土高于地面0.5米以上,每大窝栽培两株。扩大单窝体积,扩大根系生长范围,地表起大堆土,起到保湿防涝、生长健康的作用。

(2)采用四干四蔓上架;每株双干双蔓,每大窝四干四蔓上架。

(3)采用主干或/和主蔓倾斜上架;采用主干或/和主蔓倾斜上架的方法为:主干或/和主蔓45~60°斜角上架。

(4)后备干或/和蔓持续培养;后备干或/和蔓持续培养的方法为:每年每株预留1~2个脚芽,随时准备替换因溃疡病受害的主干或主蔓。

(5)新栽苗低位嫁接。

实施例6

一种大幅度降低猕猴桃树由于溃疡病导致死亡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措施:

(1)采用大窝双株栽培;开窝直径在1米以上,垒土高于地面0.5米以上,每大窝栽培两株。扩大单窝体积,扩大根系生长范围,地表起大堆土,起到保湿防涝、生长健康的作用。

(2)采用四干四蔓上架;每株双干双蔓,每大窝四干四蔓上架。

(3)采用主干或/和主蔓倾斜上架;采用主干或/和主蔓倾斜上架的方法为:主干或/和主蔓45~60°斜角上架。

(4)后备干或/和蔓持续培养;后备干或/和蔓持续培养的方法为:每年每株预留1~2个脚芽,随时准备替换因溃疡病受害的主干或主蔓。

(5)新栽苗低位嫁接。

采用大窝双株栽培需要配合高垄进行栽培,垄高保持在1~1.5米。此措施可以改善通光透风。

新栽苗低位嫁接,确保多数丛生苗来源于已经嫁接芽,可以减少嫁接。恢复挂果的时间更短,也就是说发生了溃疡病的树干第二年就可以挂果。

通过栽培模式的变革,提升猕猴桃自身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再不包含采取其他措施情况下,把现有猕猴桃溃疡病病区已经存在的毁灭性风险,或者未发生溃疡病的园区存在的可能发生溃疡病的潜在风险,降低到基本安全和可接受的范围。

利用小蠹虫主要攻击猕猴桃主干的特性,以及利用小蠹虫攻击猕猴桃一干而往往不攻击相邻的另外一干的特性,通过栽培模式的变革,增加主干、降低猕猴桃毁坏主干的概率。

对已发生溃疡病园区,通过简单实用的栽培模式变革,也控制到“基本不影响树势、基本不影响单位面积产量、基本不影响挂果树的质量”的目的。

对未发生溃疡病的园区,通过简单实用的栽培模式变革,能够降低可能发生猕猴桃溃疡病打击产业的风险,对推进猕猴桃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发明模式,能够进一步增强猕猴桃种植户、种植企业继续推进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信心。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