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合格种蛋数最多的种鸡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方法

一种基于合格种蛋数最多的种鸡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合格种蛋数最多的种鸡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方法。本发明的优点是:经过论证,按照上述研究方法得到的种鸡生长规律进行喂料,其产蛋率得到有效提高,产蛋率平均提高了将近10%,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对于我们种鸡产蛋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7-14

    授权

    授权

  • 2017-10-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7/02 申请日:201703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9-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禽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合格种蛋数最多的种鸡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方法。

技术背景

体重是种鸡生长发育最重要、易度量的指标。通过限制饲喂控制种鸡体重,可以减少维持需要,降低后期蛋重,提高后期产蛋率、种蛋利用率和受精率。研究特定品种种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可利用该规律进行定向饲养或饲喂特定营养水平日粮,使特定品种种鸡既能正常发育、多产合格种蛋又能减少饲料消耗。我国是世界第一蛋鸡生产国、第二大肉鸡生产国。2015年存栏蛋鸡祖代59.33万套、父母代1734.0万套,白羽肉鸡祖代95.33万套、父母代4456.21万套,黄羽肉鸡祖代132.5万套、父母代3561.11万套,如果每套父母代种鸡每年多产1个合格种蛋则全国每年可多产肉鸡苗6400万只、蛋鸡母苗700万只。因此,研究种鸡生长发育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少畜牧兽医工作者都对种鸡生长发育规律进行过研究,方法都是在一定饲养条件下饲喂特定营养水平的日粮或者特定的喂料量,测定有关周龄的平均体重和平均耗料量,进而得到某个鸡种某个代次种鸡的生长发育规律。这些研究的方法没有基于个体合格种蛋数的多少来评价生长发育的优劣,得到的也不是合格种蛋数最多的那一种体重生长曲线。本研究首次提出一种基于合格种蛋数最多的种鸡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方法,有利于发挥种鸡生产潜力,促进产业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蛋鸡、黄羽肉鸡的配套亲本群和扩繁群体。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合格种蛋数最多的种鸡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方法。为实现本这一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合格种蛋数最多的种鸡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某个测定品种测定代次的1600套或以上健康种母苗,配戴翅号,称初生重并记录相应翅号;全程笼养,常规营养水平、环境条件和管理措施。

2、蛋种鸡0-6周龄自由采食,7周龄初随机分为8个组,每组4-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以上;从4-18周龄8组分别饲喂自由采食量的65%、70%、75%、80%、85%、90%、95%、100%,19周龄初以每个重复为单位转入产蛋鸡舍,并开始自由采食,46周龄后每两周每只鸡减料0-1g;黄羽肉种鸡0-3周龄自由采食,4周龄初随机分为8个组,每组4-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以上,4-20周龄8组分别饲喂自由采食量的65%、70%、75%、80%、85%、90%、95%、100%,21周龄初以每个重复为单位转入产蛋鸡舍,从21周龄开始每组每天每只鸡都同时增加1g饲料,到产蛋率35%时达到高峰喂料量,36周龄后每周每只鸡减料0.5g。

3、1-40周龄每周测定每组每个重复的耗料量,每周龄末测定每组每个重复的平均体重;41-66周龄每周测定每组每个重复的耗料量,每两周末测定每组每个重复的平均体重;测定每个重复每天鸡数、产蛋数、合格种蛋数以及每周平均蛋重;统计各组各周龄平均体重、耗料量、产蛋数、蛋重、合格种蛋数,以及开产-66周龄合格种蛋总数。

4、按各组合格种蛋数从多到少排序,选取合格种蛋数较多的两个组进入下一步观测。

5、选取该品种测定代次2000套或以上健康种母苗,配戴翅号,称初生重并记录相应翅号,均分成两组;分别按步骤(4)选出的两种饲喂方式再次进行观测,产蛋期单笼饲养,其它饲养管理措施同(1)。

6、1-40周龄每周龄末测定每组每个个体的体重和本周耗料量并记录相应翅号,41-66周龄每两周末测定每组每个个体的体重和两周耗料量并记录相应翅号;测定个体的开产日龄、开产蛋重、开产体重,各周龄产蛋数、合格种蛋数及每周平均蛋重;统计各个体开产-66周龄产蛋数、合格种蛋数及每组平均合格种蛋数。选取平均合格种蛋数最多的一组进入下一步工作。

7、对(6)中选取的平均合格种蛋数最多的组按个体合格种蛋数从多到少排序,选取合格种蛋数靠前的20-30%的个体,统计入选个体各测定周龄的平均体重和平均耗料量。

8、以周龄为横坐标,以步骤(7)统计得到的各周龄平均体重为纵坐标作散点图,用插值法补充未测定周龄的体重,将各点连线并进行平滑处理,所得平滑曲线即为测定品种测定代次合格种蛋数最多的种鸡生长发育规律。(7)中统计得到的各周龄平均耗料量即为推荐耗料量。

9、应用,在研究品种相应代次种母鸡饲养中应按推荐耗料量饲喂,并采取各种管理措施使种母鸡体重按生长规律增长。

本发明的优点是:经过论证,按照上述研究方法得到的种鸡生长规律进行喂料,其产蛋率得到有效提高,产蛋率平均提高了将近10%,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对于我们种鸡产蛋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2为实施例1的坐标图。

图3、4为对比例1的坐标图。

图5、6为实施例2的坐标图。

图7、8为对比例2的坐标图。

实施例1

1、选用1600套或以上苏禽黄鸡2号父母代种母苗,配戴翅号,称初生重并记录相应翅号;全程笼养,常规营养水平、环境条件和管理措施。

2、0-3周龄自由采食,4周龄初选体重相近的1440只或以上母鸡随机分为8个组,每组4-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以上;4-20周龄8组分别饲喂自由采食量的65% 、70% 、75%、80%、 85% 、90% 、95% 、100%,21周龄初以每个重复为单位转入产蛋鸡舍;从21周龄开始每组每天每只鸡都同时增加1g饲料,到产蛋率35%时达到高峰喂料量;36周龄之后每周每只鸡减料0.5g。

3、1-40周龄每周测定每组每个重复的耗料量,每周龄末测定每组每个重复的平均体重;41-66周龄每周测定每组每个重复的耗料量,每两周末测定每组每个重复的平均体重;测定每个重复每天鸡数、产蛋数、合格种蛋数以及每周平均蛋重;统计各组各周龄平均体重、耗料量、产蛋数、蛋重、合格种蛋数,以及开产-66周龄合格种蛋数。

4、按各组合格种蛋数从多到少排序,选取合格种蛋数较多的喂料量占自由采食量70% 、75%的两个组进入下一步观测。

5、选取该品种2000套或以上父母代种母苗,配戴翅号,称初生重并记录相应翅号,均分成两组,分别按(4)中选取的占自由采食量70% 、75%两组的各周龄喂料量饲养,产蛋期单笼饲养,其它饲养管理措施同(1)。

6、1-40周龄每周龄末测定每组每个个体的体重和耗料量并记录相应翅号,41-66周龄每两周末测定每组每个个体的体重和耗料量并记录相应翅号;测定个体的开产日龄、开产蛋重、开产体重,各周龄产蛋数、合格种蛋数及每周平均蛋重;统计各个体开产-66周龄产蛋数、合格种蛋数及每组平均合格种蛋数。选取平均合格种蛋数多的喂料量占自由采食量70%的组进入下一步工作。

7、对(6)中选取的平均合格种蛋数多的一组按个体合格种蛋数从多到少排序,选取合格种蛋数较多的200-300个个体,统计入选个体各测定周龄的平均体重和平均耗料量。

8、以周龄为横坐标,以步骤(7)统计得到的各周龄平均体重为纵坐标作散点图,用插值法补充未测定周龄的体重,将各点连线并进行平滑处理,所得平滑曲线即为苏禽黄鸡2号父母代种母鸡基于合格种蛋数最多的生长发育规律,如图1所示。以周龄为横坐标,周平均产蛋率为纵坐标,得到的是合格种蛋数多的苏禽黄鸡2号父母代种母鸡周产蛋率曲线,如图2所示。(7)中统计得到的各周龄平均耗料量即为苏禽黄鸡2号父母代种母鸡的推荐耗料量。

9、应用:推荐该品种关键周龄体重及相应喂料量标准:4、20周龄体重分别为329~338、1980~2015克,平均日喂料量分别为51.2~52.5、122.9~125.5克。参照苏禽黄鸡2号父母代种母鸡饲养饲养中的推荐喂料量和体重标准,采取各种管理措施使种母鸡体重按生长规律增长。

对比例1

1、选取源自同一批种鸡的苏禽黄鸡2号父母代健康种母雏2000只,随机平均分为组1和组2,配戴翅号,称初生重并记录相应翅号。

2、两个组的个体在相同饲养环境条件、管理措施和营养水平下饲养,组1在饲养过程中参照实施例1得到的基于合格种蛋数最多的苏禽黄鸡2号父母代种母鸡生长规律标准曲线,采用喂料量标准进行生长发育控制;组2按照实施例1中占自由采食量70% 的各周龄喂料量饲养。

3、按照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收集相关性能数据。

4、按照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分别得到组1和组2两个群体的生长发育规律曲线,如图3所示;组1和组2两个群体的周产蛋率曲线,如图4所示。

5、由图3可见,经过实施例1得到的基于合格种蛋数最多的生长规律曲线以及关键周龄体重及相应喂料量标准的应用,组1苏禽黄鸡2号父母代种母鸡群体调控达标,前期的生长发育控制更为充分,后期体重和蛋重均得以较好维持,较组2(未进行生长发育控制的群体)4、20、66周龄体重分别由317.6克降低到300.0克、2099.0克降低到1955.2克和3050.3克降低到2891.2克,降低幅度分别为5.5%、6.9%和8.2%。

6、由图4可见,经过实施例1研究结果的应用,组1苏禽黄鸡2号父母代种母鸡群体产蛋性能遗传潜力得到较大发挥,合格种蛋率高,较组2(未进行生长发育控制的群体)66周龄平均产蛋数由188.7提高到201.4个,增加了6.7%,合格种蛋数由180.4提高到194.5个,增加了7.8%。

实施例2

1、选用1600套或以上苏禽绿壳蛋鸡父母代种母苗,配戴翅号,称初生重并记录相应翅号;全程笼养,常规营养水平、环境条件和管理措施。

2、0-6周龄自由采食,7周龄初选体重相近的1440只或以上苏禽绿壳蛋鸡父母代种母苗随机分为8个组,每组4-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以上;7-18周龄8组分别饲喂自由采食量的65%、70%、75%、80%、85%、90%、95%、100%,19周龄初以每个重复为单位转入产蛋鸡舍;从19周龄开始自由采食,46-66周龄每组每两周每只鸡都同时减料0.5g。

3、1-40周龄每周测定每组每个重复的耗料量,每周龄末测定每组每个重复的平均体重;41-66周龄每周测定每组每个重复的耗料量,每两周末测定每组每个重复的平均体重;测定每个重复每天鸡数、产蛋数、合格种蛋数以及每周平均蛋重;统计各组各周龄平均体重、耗料量、产蛋数、平均蛋重、合格种蛋数,以及开产-66周龄合格种蛋数。

4、按各组合格种蛋数从多到少排序,选取合格种蛋数较多的7-18周龄喂料量占自由采食量85% 、90%的两个组进入下一步观测。

5、选取该品种2000套或以上健康种母苗,配戴翅号,称初生重并记录相应翅号,均分成两组;分别按步骤(4)选取两组的各周龄喂料量饲养,产蛋期单笼饲养,其它饲养管理措施同(1)。

6、1-40周龄每周龄末测定每组每个个体的体重和本周耗料量并记录相应翅号,41-66周龄每两周末测定每组每个个体的体重和耗料量并记录相应翅号;测定个体的开产日龄、开产蛋重、开产体重,各周龄产蛋数、合格种蛋数以及每周平均蛋重;统计各个体开产-66周龄产蛋数、合格种蛋数及每组平均合格种蛋数。选取平均合格种蛋数最多的喂料量占自由采食量90%的组进入下一步工作。

7、对(6)中选取的喂料量占自由采食量90%的组按个体合格种蛋数从多到少排序,选取合格种蛋数较多的200-300个个体,统计入选个体各测定周龄的平均体重和平均耗料量。

8、以周龄为横坐标,以步骤(7)统计得到的各周龄平均体重为纵坐标作散点图,用插值法补充未测定周龄的体重,将各点连线并进行平滑处理,所得平滑曲线即为苏禽绿壳蛋鸡父母代种母鸡合格种蛋数最多的生长发育规律,如图5所示。以周龄为横坐标,周平均产蛋率为纵坐标,得到的是合格种蛋数多的苏禽绿壳蛋鸡父母代种母鸡周产蛋率曲线,如图6所示。(7)中统计得到的各周龄平均耗料量即为苏禽绿壳蛋鸡父母代种母鸡的推荐耗料量。

9、应用:该品种生产性能及耗料量推荐标准:6、18周龄体重分别为325~338、1137~1158克,平均日耗料分别为41.2~42.5、80.6~82.6克。参照苏禽绿壳蛋鸡父母代种母鸡饲养中推荐的喂料量和体重标准,采取各种管理措施使母鸡体重按生长规律生长。

对比例2

1、选取源自同一批种鸡的苏禽绿壳蛋鸡父母代健康种母雏2000只,随机平均分为组3和组4,配戴翅号,称初生重并记录相应翅号。

2、两个组的个体在相同饲养环境条件、管理措施和营养水平下饲养,组3在饲养过程中参照实施例2得到的基于合格种产蛋数最多的生长规律标准曲线,采用喂料量标准进行生长发育控制;组4采用占自由采食量90%的各周龄喂料量饲养。

3、按照实施例2中相同的方法收集相关性能数据。

4、按照实施例2中相同的方法分别得到组3和组4两个群体的生长发育规律曲线,如图7所示;组3和组4两个群体的周产蛋率曲线,如图8所示。

5、由图7可见,经过实施例2得到的基于合格种蛋数最多的生长规律曲线以及关键周龄体重及相应喂料量标准的应用,组3苏禽绿壳蛋鸡父母代种母鸡群体采食量达标,前期的生长发育更为充分,较组4(未进行生长发育控制的群体)6、18周龄体重分别由319.3克提高到335.2克和1081.3克提高到1154.7克,增加幅度分别为5.0%和6.8%;66周龄的体重从1703.8克提高到1797.3克,增加了5.5%。

6、由图8可见,经过实施例2研究结果的应用,组3苏禽绿壳蛋鸡父母代种母鸡群体产蛋性能遗传潜力得到较大发挥,种蛋合格率高,较组4(未进行生长发育控制的群体)66周龄平均产蛋数由205.4个提高到226.2个,增加了10.2%,合格种蛋数由196.5个提高到217.5个,增加了10.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