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压出机用螺杆、螺杆元件、压出机及压出方法

压出机用螺杆、螺杆元件、压出机及压出方法

摘要

一种压出机用螺杆(21),包括:螺杆主体(37);搬运部(52),该搬运部(52)设于螺杆主体(37)的外周面,并具有将原料沿螺杆主体(37)的轴向搬运的刮板(55);以及通路(62),该通路(62)设置于螺杆主体(37)。通路(62)具有:第一通路构件(63),该第一通路构件(63)供原料流入;第二通路构件(64),该第二通路构件(64)供从第一通路构件(63)流入的原料流通;以及第三通路构件(65),该第三通路构件(65)供流过第二通路构件(64)的原料返回螺杆主体(37)的外周面。螺杆主体(37)具有转轴(38)和多个筒体(39),多个所述筒体(39)套在转轴(38)的外周面,并沿转轴(38)的轴向排列。搬运部(52)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于相邻的筒体(39)的外周面,通路(62)以跨过相邻的筒体(39)之间的方式形成于筒体(39)的内部。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7-16

    授权

    授权

  • 2017-09-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9C47/60 申请日:201510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8-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一边对混合后的原料施加剪切作用及伸长作用,一边将该原料搅匀的压出机用螺杆及在压出机螺杆中使用的螺杆元件。另外,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使用上述压出机用螺杆生成搅匀物的压出机及压出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在利用螺杆的转速被设定成300rpm程度的压出机,将对多个非相溶性的树脂进行混合后的原料搅匀的情况下,需要添加与混合成分的一方或双方具有亲和性或粘接性的相溶化剂。但是,即使使用了相溶化剂,为了不使混合成分在分子级别不发生相互溶解,在提高利用压出机生成的搅匀物的性能及功能上自然便存在界限。

为了消除这样的问题,以往开发出了一种批量式的高剪切成型装置,该批量式的高剪切成型装置不添加任何相溶化剂这样的添加剂,便能生成使原料在纳米级别被搅匀的搅匀物。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批量式的高剪切成型装置包括收容在缸内的反馈型的螺杆。螺杆具有能在螺杆的内部使对非相溶性的树脂进行了混合后的原料充分搅匀的结构。

具体来说,螺杆具有沿着原料的搬运方向的直线状的轴线,并以该轴线为中心在缸的内部旋转。在螺杆的外周面形成有扭曲成螺旋状的刮板(日文:フライト)。刮板将供给到螺杆基端的原料朝向螺杆的前端搬运。利用刮板搬运后的原料被封入到螺杆的前端面与对缸的开口端进行封闭的密封构件之间的间隙中。

另外,螺杆在其大致中心部具有内径为1mm至5mm左右的孔。孔沿螺杆的轴线方向延伸。孔的上游端在螺杆的前端面开口于上述间隙。孔的下游端被分岔成双叉状,并开口于螺杆基端的外周面。

被封入到间隙中的原料伴随着螺杆的旋转而从孔的上游端流入孔内,并且从孔的下游端返回至螺杆基端的外周面。返回的原料再次通过刮板朝向间隙搬运。

通过这样将螺杆设置成反馈型,从而供给到螺杆的原料在通过刮板搬运的过程中受到剪切作用,并且在经过孔内的过程中受到伸长作用。其结果是,原料以同时发生剪切流动及伸长流动的状态在缸内部的封闭的空间内循环,根据上述原料的循环所需要的时间,使原料的高分子成分被纳米分散化。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使用上述反馈型的螺杆使聚碳酸酯树脂(PC)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PMMA)搅匀时所得到的搅匀物。

具体来说,记载有在一边使螺杆以1800rpm旋转,一边使原料在缸内部的封闭的空间内循环2分钟的情况下,能获得透明的搅匀物,在将螺杆的转速从1800rpm改变为300rpm的情况下,搅匀物不再透明而呈白浊的样态。

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批量式的高剪切成型装置中,螺杆的转速与原料的循环时间间的关系在确定原料的搅匀程度上是重要的因素。即,螺杆的转速为600rpm~3000rpm时,需要将原料的循环时间设定成5秒~60分钟,在将螺杆的转速设为1200rpm~2500rpm时,需要将原料的循环时间设定成5秒~4分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号WO2010/061872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提高搅匀物的生产率,必须使搅匀物从缸连续地排出。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高剪切成型装置中,当原料在缸内部的封闭的空间内循环的过程中,无法使搅匀物从缸中排出。因而,无法不暂停而连续地将搅匀物从缸中取出,很难满足希望提高搅匀物的生产率这样的要求。

另外,根据批量式的高剪切成型装置,当原料在封闭的空间内循环的过程中,伸长作用和剪切作用交替地反复施加于原料。原料的搅匀程度并非仅由原料的循环时间确定,螺杆的转速与原料的循环时间间的关系对原料的搅匀程度有很大的影响。

因而,为了调节原料的搅匀程度,需要使螺杆的转速与原料的循环时间相关联,相应地,不可避免地使调节范围变窄、调节条件受到限制。

除此之外,施加于原料的剪切作用及伸长作用的强弱由刮板的形状、孔的内径及长度确定。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高剪切成型装置中,螺杆是一体结构件,在实心的一根轴构件上形成刮板及孔。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在每个螺杆上,刮板的形状、孔的内径及长度被恒定地确定,因此,在对施加于原料的剪切作用和伸长作用的比例进行改变时,每次都需要准备刮板的形状、孔的内径及长度不同的螺杆,并且被迫进行更换螺杆整体这样的繁琐且耗费工时的作业。

另外,一旦螺杆的长度发生变化,则不得不改变桶及加热器等配件,调节原料的搅匀程度的作业需要花费庞大的劳力。

除此之外,螺杆的全长越长,不可否认的是在刮板及孔的成型上更耗费工时,且螺杆的结构变得更复杂。因而,存在螺杆的制造性、维护及管理等不容易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压出机用螺杆,该压出机用螺杆能容易地改变或调节施加于原料的剪切作用或伸长作用,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性、维护及管理容易。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螺杆元件,该螺杆元件的结构简单,且能容易地形成将伸长作用施加于原料的通路。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压出机及压出方法,该压出机及压出方法能容易地改变或调节施加于原料的剪切作用或伸长作用,且能成型出原料被恰当地搅匀的搅匀物。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个方式的压出机用螺杆包括:螺杆主体,该螺杆主体以沿着原料的搬运方向的直线状的轴线为中心旋转;搬运部,该搬运部设置于上述螺杆主体的沿着周向的外周面,且具有刮板,在上述螺杆主体旋转时,上述刮板将原料沿上述螺杆主体的轴向搬运;以及通路,该通路设置于上述螺杆主体。上述通路具有:第一通路构件,该第一通路构件供通过上述刮板搬运的原料流入;第二通路构件,该第二通路构件供从上述第一通路构件流入的原料流通;以及第三通路构件,该第三通路构件供流过上述第二通路构件的原料返回上述螺杆主体的上述外周面。

上述螺杆主体具有:转轴,该转轴与上述轴线同轴设置;以及多个筒体,多个上述筒体以跟随上述转轴旋转的方式同轴地套在上述转轴的外周面,并沿上述转轴的轴向排列。上述搬运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于在上述转轴上相邻的上述筒体的外周面,上述通路以跨过相邻的上述筒体之间的方式形成于上述筒体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在上述转轴上相邻的上述筒体具有相互紧密接触的端面。上述通路的上述第二通路构件包括: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形成于相邻的上述筒体中的一方筒体的内部;以及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形成于相邻的上述筒体中的另一方筒体的内部。上述第一部分及上述第二部分分别沿对应的上述筒体的轴向延伸,并且具有开口于上述筒体的上述端面的开口端,上述开口端相互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在上述转轴上相邻的上述筒体分别具有位于上述端面相反一侧的端壁,上述第一部分的与上述开口端相反一侧的端部被一方上述筒体的上述端壁封闭,上述第二部分的与上述开口端相反一侧的端部被另一方上述筒体的上述端壁封闭。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通路的上述第一通路构件开口于上述筒体的上述外周面并且在上述筒体的内部与上述第二通路构件连通。上述通路的上述第三通路构件开口于上述筒体的上述外周面并且在上述筒体的内部与上述第二通路构件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螺杆主体还包括阻隔壁部,该阻隔壁部通过对由上述刮板产生的原料的流动进行限制来提高原料的压力,上述第一通路构件设置在与上述阻隔壁部相邻的位置处。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转轴包括:第一轴部,该第一轴部具有限位部;以及第二轴部,该第二轴部从上述限位部的端面同轴地延伸,并供上述筒体套设,在上述第二轴部的与上述限位部相反一侧的端面经由紧固件固定有端板。多个上述筒体被沿上述第二轴部的轴向旋紧固定在上述端板与上述限位部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第二通路构件的内径设定得比上述第一通路构件的内径小。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通路设置于上述螺杆主体的落在轴线之外的位置处,并且构成为在上述筒体跟随上述转轴旋转时上述通路在上述轴线周围公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个方式的压出机用螺杆包括:

螺杆主体,该螺杆主体具有沿着原料的搬运方向的直线状的轴线,并且以该轴线为中心旋转;搬运部,该搬运部设置于上述螺杆主体的沿着周向的外周面,且具有刮板,在上述螺杆主体旋转时,上述刮板将原料沿上述螺杆主体的轴向搬运;以及通路,该通路设置于上述螺杆主体。上述通路具有:入口,该入口供通过上述刮板搬运的原料流入;通路主体,该通路主体供从上述入口流入的原料流通;以及出口,该出口供流过上述通路主体的原料返回上述螺杆主体的上述外周面。

上述螺杆主体具有:转轴,该转轴与上述轴线同轴设置;以及多个筒体,多个上述筒体以跟随上述转轴旋转的方式同轴地套在上述转轴的外周面,并沿上述转轴的轴向排列。上述搬运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于至少一个上述筒体的外周面,上述通路形成于至少一个上述筒体的内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个方式的螺杆元件构成为同轴地套在压出机用螺杆的转轴的外周面,并与上述转轴一体地旋转。

上述螺杆元件具有外周面,该外周面设置有对原料进行搬运的刮板,在上述外周面中的、落在上述刮板之外的部位处设置有供原料流入的入口和供原料返回的出口中的至少任意一个,在内部设置有通路,该通路与上述入口和上述出口中的至少任意一个连通,并且供上述原料流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个方式的压出机通过使用上述螺杆对原料进行搅匀,来生成搅匀物,包括:桶,该桶能旋转地收容有上述螺杆;供给口,该供给口设置于上述桶,并将原料供给到上述螺杆;以及排出口,该排出口设置于上述桶,并供上述搅匀物压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一方式的压出方法中,将原料供给到在桶的内部旋转的上述螺杆,并且使用上述螺杆将上述原料沿上述螺杆的轴向连续地搬运,在上述螺杆旋转时,将原料引导至上述螺杆的上述通路,并且经由上述通路返回至上述螺杆的外周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选择地将多个筒体套在转轴上、或是在转轴上自由地更换多个筒体。因而,能根据例如原料的搅匀程度来自由地设定沿着螺杆主体的轴向的刮板的位置及通路的位置,并能容易地改变或调节通过刮板施加于原料的剪切作用、或是施加于经过通路的原料的伸长作用。藉此,能成型出原料得到恰当搅匀的所希望的搅匀物。

另外,在螺杆主体形成通路时,能通过对长度比通路全长短的各个筒体实施加工来应对。因而,能高精度且容易地形成通路,能获得结构简单且加工性优异的压出机用螺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连续式高剪切加工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所使用的第一压出机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压出机的两根螺杆相互啮合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所使用的第三压出机的剖视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所使用的第二压出机的剖视图。

图6是同时以剖面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桶及螺杆的第二压出机的剖视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所使用的螺杆的侧视图。

图8是沿着图6的F8-F8线的剖视图。

图9是示意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跨过在转轴上相邻的两个筒体之间形成通路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螺杆旋转时的原料的流动方向的螺杆的侧视图。

图11是示意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螺杆旋转时的原料的流动方向的第二压出机的剖视图。

图12是示意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螺杆主体的变形例1的剖视图。

图13是示意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螺杆主体的变形例2的剖视图。

图14A是将图13的F14A的部位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图14B是沿着图14A的F14B-F14B线的剖视图。

图15A是将图13的F15A的部位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图15B是沿着图15A的F15B-F15B线的剖视图。

图16是示意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螺杆主体的变形例3的剖视图。

图17是示意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螺杆主体的变形例4的剖视图。

图18是示意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螺杆主体的变形例5的剖视图。

图19是第二实施方式所使用的第二压出机的剖视图。

图20是同时以剖面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桶及螺杆的第二压出机的剖视图。

图21是沿着图20的F21-F21线的剖视图。

图22是第二实施方式所使用的筒体的立体图。

图23是将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形成于螺杆主体内部的通路的结构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图2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螺杆旋转时的原料的流动方向的螺杆的侧视图。

图25是示意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螺杆旋转时的原料的流动方向的第二压出机的剖视图。

图26是第三实施方式所使用的第二压出机的剖视图。

图27是同时以剖面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桶及螺杆的第二压出机的剖视图。

图28是第三实施方式所使用的螺杆的侧视图。

图29是沿着图27的F29-F29线的剖视图。

图30是沿着图27的F30-F30线的剖视图。

图31是将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跨过在转轴上相邻的三个筒体之间形成通路的状态放大表示的第二压出机的剖视图。

图32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螺杆旋转时的原料的流动方向的螺杆的侧视图。

图33是示意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螺杆旋转时的原料的流动方向的第二压出机的剖视图。

图34是示意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第二压出机的剖视图。

图35是示意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更换了筒体后的状态的第二压出机的剖视图。

图36是第四实施方式所使用的第二压出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11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意地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连续式高剪切加工装置1的结构。高剪切加工装置1包括第一压出机2、第二压出机3及第三压出机4。第一压出机2、第二压出机3及第三压出机4相互串联连接。

第一压出机2是用于将例如两种非相溶性的树脂初步搅匀的构件。作为所混合的树脂,例如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PMMA)这样的丙烯酸甲酯系树脂、以及聚碳酸酯树脂(PC)。所混合的两种树脂例如以丸状被供给至第一压出机2。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强化树脂的搅匀、熔融的程度,使用同向旋转型的双轴搅匀机来作为第一压出机2。图2及图3公开了双轴搅匀机的一例。双轴搅匀机包括桶6以及收容在桶6内部的两根螺杆7a、7b。桶6包括具有使两个圆筒组合后形成的形状的缸部8。上述树脂被从设于桶6一端部的供给口9连续地供给到缸部8。另外,桶6包括用于对缸部8进行加热的加热器。

螺杆7a、7b以相互啮合的状态收容于缸部8。螺杆7a、7b受到从未图示的电动机传递来的转矩而相互同向旋转。如图3所示,螺杆7a、7b分别包括供料部11、搅匀部12及泵吸部13。供料部11、搅匀部12及泵吸部13沿着螺杆7a、7b的轴向排成一列。

供料部11具有扭曲成螺旋状的刮板14。螺杆7a、7b的刮板14以相互啮合的状态旋转,并且将从供给口9供给来的两种树脂朝向搅匀部12搬运。

搅匀部12具有在螺杆7a、7b的轴向上排列的多个盘件15。螺杆7a、7b的盘件15以相互面对的状态旋转,并且将从供料部11送来的树脂初步搅匀。被搅匀后的树脂在螺杆7a、7b的旋转下被送入泵吸部13。

泵吸部13具有扭曲成螺旋状的刮板16。螺杆7a、7b的刮板16以相互啮合的状态旋转,并且将初步搅匀后的树脂从桶6的排出端压出。

根据这样的双轴搅匀机,被供给到螺杆7a、7b的供料部11的树脂受到伴随着螺杆7a、7b的旋转产生的剪切发热及加热器的热而熔融。通过利用双轴搅匀机进行的初步搅匀而熔融的树脂构成混合后的原料。原料如图1中用箭头A所示那样从桶6的排出端被连续地供给到第二压出机3。

在原料被供给到第二压出机3的时候,原料因利用第一压出机2进行的初步搅匀而发生熔融,从而具有流动性。因此,能减轻真正对原料进行搅匀的第二压出机3的负担。

第二压出机3是用于生成搅匀物的构件,该搅匀物具有原料的高分子成分被纳米分散化后形成的微观的分散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单轴压出机来作为第二压出机3。单轴压出机包括桶20和一根螺杆21。螺杆21具有反复对熔融后的原料施加剪切作用及伸长作用的功能。关于包括螺杆21的第二压出机3的结构,在后文详细说明。

第三压出机4是用于将从第二压出机3压出的搅匀物所含的气体成分去除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单轴压出机来作为第三压出机4。如图4所示,单轴压出机包括桶22和收容于桶22的一根通气螺杆23。桶22包括笔直的圆筒状的缸部24。从第二压出机3压出的搅匀物从缸部24的沿着轴向的一端部被连续地供给到缸部24。

桶22具有通气口25。通气口25开口于缸部24的沿着轴向的中间部,并且与真空泵26连接。另外,桶22的缸部24的另一端部通过头部27封闭。头部27具有使搅匀物排出的排出口28。

通气螺杆23收容于缸部24。通气螺杆23受到从未图示的电动机传递来的转矩而朝一个方向旋转。通气螺杆23具有扭曲成螺旋状的刮板29。刮板29与通气螺杆23一体地旋转,并且将供给到缸部24的搅匀物连续地朝向头部27搬运。

搅匀物在被搬运到与通气口25对应的位置时受到真空泵26的真空压力。藉此,搅匀物所含的气体状物质及其它挥发成分被从搅匀物连续地去除。气体状物质及其它挥发成分被除去后的搅匀物从头部27的排出口28被连续地排出到高剪切加工装置1外。

接着,对第二压出机3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5及图6所示,第二压出机3的桶20为笔直的筒状,且水平配置。桶20被分割成多个桶构件31。

各桶构件31具有圆筒状的通孔32。桶构件31以使各自的通孔32呈同轴状连续的方式一体地结合。桶构件31的通孔32相互互动,而在桶20的内部限定出圆筒状的缸部33。缸部33沿桶20的轴向延伸。

供给口34形成于桶20的沿着轴向的一端部。供给口34与缸部33连通,并且通过第一压出机2混合后的原料被连续地供给到上述供给口34。

桶20包括未图示的加热器。加热器对桶20的温度进行调节,以使桶20的温度成为最适合原料搅匀的值。另外,桶20包括供例如水或油这样的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通路35。制冷剂通路35配置成包围缸部33。制冷剂在桶20的温度超过预先确定的上限值时沿着制冷剂通路35流动,强制对桶20进行冷却。

桶20的沿着轴向的另一端部被头部36封闭。头部36具有排出口36a。排出口36a相对于供给口34位于沿桶20的轴向的相反一侧,并且与第三压出机4连接。

如图5至图7所示,螺杆21包括螺杆主体37。本实施方式的螺杆主体37由一根转轴38和多个圆筒状的筒体39构成。

转轴38包括第一轴部40和第二轴部41。第一轴部40位于桶20的一端部一侧、即转轴38的基端的位置。第一轴部40包括接头部42及限位部43。接头部42经由未图示的联结件而与电动机这样的驱动源连结。限位部43与接头部42同轴设置。限位部43的直径比接头部42的直径大。

第二轴部41从第一轴部40的限位部43的端面同轴延伸。第二轴部41具有遍及桶20的大致全长的长度,并且具有与头部36面对的前端。同轴贯穿第一轴部40及第二轴部41的笔直的轴线O1沿转轴38的轴向水平延伸。因而,螺杆主体37与轴线O1同轴设置。

第二轴部41是直径比限位部43的直径小的实心的圆柱状的构件。如图8所示,在第二轴部41的外周面安装有一对键45a、45b。键45a、45b在沿第二轴部41的周向错开180°的位置处沿第二轴部41的轴向延伸。

如图6至图9所示,筒体39是限定出螺杆主体37的外径的构件,且同轴地套在第二轴部41上。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有的筒体39的外径D1被设定成彼此相同。

另外,筒体39在沿着其轴向的两端具有端面39a。端面39a是沿着与轴线O1正交的方向的平坦的面。一对键槽47a、47b形成于筒体39的内周面。键槽47a、47b在沿筒体39的周向错开180°的位置处沿筒体39的轴向延伸,并且开口于筒体39的两个端面39a。

筒体39以使键槽47a、47b与第二轴部41的键45a、45b配合的状态从第二轴部41的前端的方向套在第二轴部4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最初套在第二轴部41上的筒体39与第一轴部40的限位部43的端面之间夹装有第一套环48。另外,在所有的筒体39被套在第二轴部41上的状态下,第二套环50通过固定螺钉49固定于第二轴部41的前端面。

固定螺钉49是紧固件的一例,第二套环50是端板的一例。通过将第二套环50固定于第二轴部41的前端面,从而所有的筒体39沿第二轴部41的轴向被旋紧固定在第一套环48与第二套环50之间。藉此,相邻的筒体39的端面39a没有间隙地紧密接触。

其结果是,所有的筒体39在第二轴部41上同轴地结合,构成外径恒定的分段式的螺杆主体37。与此同时,转轴38和筒体39被组装成为一体构造物,筒体39跟随转轴38而以轴线O1为中心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筒体39不限定为通过键45a、45b固定于转轴38的情况。例如,也可以使用图2所示的花键代替键45a、45b,以将筒体39固定于转轴38。

螺杆21收容于桶20的缸部33。螺杆21的螺杆主体37位于与缸部33同轴的位置处,在该螺杆主体37的外周面与缸部33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搬运路径51。如图8所示,搬运路径51的沿着缸部33的径向的截面形状为圆环形,并沿缸部33的轴向延伸。另外,转轴38的接头部42及限位部43从桶20的一端部突出到桶20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从转轴38基端的方向观察螺杆21时,螺杆21受到来自驱动源的转矩,而如图5中箭头所示那样朝逆时针方向向左旋转。螺杆21的转速优选设定为600rpm~3000rpm。

如图5至图7所示,螺杆主体37具有:多个搬运部52,多个搬运部52对原料进行搬运;多个阻隔壁部53,多个阻隔壁部53对原料的流动进行限制;以及多个循环部54,多个循环部54使原料暂时循环。搬运部52、阻隔壁部53及循环部54沿螺杆主体37的轴向排列配置。螺杆主体37的轴向也可以另称为螺杆主体37的长度方向。

各搬运部52具有扭曲成螺旋状的刮板55。刮板55从筒体39的沿着周向的外周面朝向搬运路径51伸出。刮板55以在螺杆21向左旋转时将原料从螺杆主体37的基端朝向前端搬运的方式扭曲。换言之,刮板55以使刮板55的扭曲方向与右旋螺钉相同的方式向右扭曲。

在本实施方式中,螺杆主体37的基端及前端分别连续地配置有多个搬运部52。桶20的供给口34在螺杆主体37的基端处与一个搬运部52的沿着轴向的中间部面对。

沿着螺杆主体37的轴向的搬运部52的长度例如能根据原料的种类、原料的搅匀程度、单位时间内的搅匀物的生产量等适当地设定。另外,搬运部52是指至少在筒体39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刮板55的区域,但并不特定为刮板55的起点与终点间的区域。

换言之,筒体39的外周面中的落在刮板55之外的区域有时也可以被视为搬运部52。与此同时,在与具有刮板55的筒体39相邻的位置处配置有圆筒状的隔板或圆筒状的套环的情况下,该隔板或套环有时也能包括在搬运部52中。

阻隔壁部53在螺杆主体37的基端与前端之间的中间部处沿螺杆主体37的轴向空开间隔地排列。阻隔壁部53具有扭曲成螺旋状的刮板56。刮板56从筒体39的沿着周向的外周面朝向搬运路径51伸出。

刮板56以在螺杆21向左旋转时将原料从螺杆主体37的前端朝向基端搬运的方式扭曲。换言之,刮板56以使刮板56的扭曲方向与左旋螺钉相同的方式向左扭曲。阻隔壁部53的刮板56的节距与搬运部52的刮板55的节距相同、或比刮板55的节距小。

另外,沿螺杆主体37的轴向的阻隔壁部53的全长比搬运部52的全长短。除此之外,刮板56的顶部与缸部33的内周面之间的缝隙比刮板55的顶部与缸部33的内周面之间的缝隙稍小。

沿螺杆主体37的轴向的阻隔壁部53的长度能例如根据原料的种类、原料的搅匀程度、单位时间内的搅匀物的生产量等适当设定。阻隔壁部53起到将通过搬运部52送来的原料的流动堰塞的作用。即,阻隔壁部53在原料的搬运方向的下游侧与搬运部52相邻,并且构成为妨碍通过搬运部52送来的原料经过刮板56的顶部与缸部33的内周面之间的缝隙。

循环部54从转轴38基端的方向与阻隔壁部53相邻。各循环部54具有扭曲成螺旋状的第一至第三刮板58、59、60。在本实施方式中,从阻隔壁部53朝向螺杆主体37的基端,按第一刮板58、第二刮板59及第三刮板60的顺序排列。

第一至第三刮板58、59、60分别从筒体39的沿着周向的外周面朝向搬运路径51伸出。特别是,第一刮板58以在转轴38上跨过相邻的两个筒体39之间的方式形成。如图9所示,形成有第一刮板58的筒体39的、沿转轴38的轴向的长度L彼此相等。

第一至第三刮板58、59、60在螺杆主体37的轴向上连续地配置,并且以在螺杆21向左旋转时将原料从螺杆主体37的基端朝向前端搬运的方式扭曲。换言之,第一至第三刮板58、59、60以使各自的扭曲方向与右旋螺钉相同的方式向右扭曲。

第一刮板58的节距与相邻的阻隔壁部53的刮板56的节距相同,或是比刮板56的节距大。第二刮板59的节距比第一刮板58的节距小。第三刮板60的节距比第二刮板59的节距大。在第一至第三刮板58、59、60的顶部与缸部33的内周面之间确保些许缝隙。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螺杆21,各种刮板55、56、58、59、60从外径D1全部相等的多个筒体39的外周面朝向搬运路径51伸出。因而,筒体39的外周面限定出螺杆21的根径。螺杆21的根径在螺杆21的全长范围内保持恒定值。

如图5至图9所示,螺杆主体37具有沿螺杆主体37的轴向延伸的多个通路62。通路62设置在与循环部54的第一刮板58相对应的位置处,并且在螺杆主体37的轴向上彼此空开间隔地排列。

各通路62以跨过形成有第一刮板58的两个筒体39之间的方式形成于上述两个筒体39的内部。具体来说,如图6及图9所示,各通路62由第一至第三通路构件63、64、65限定。

第一通路构件63能另称为通路62的入口。第一通路构件63开口于相邻的两个筒体39中的、与阻隔壁部53相邻的一方的筒体39的外周面。第一通路构件63的开口端落在第一刮板58之外,并且配置于相邻的阻隔壁部53近前。

另外,通过对一方的筒体39的外周面实施例如使用了钻头的机械加工,来形成第一通路构件63。因而,第一通路元件63是具有圆形的截面形状的孔,并以与轴线O1正交的方式从一方的筒体39的外周面沿筒体39的径向延伸。第一通路构件63的底63a成为被钻头的前端削成圆锥状的倾斜面。

第二通路元件64能另称为供原料流通的通路主体。如图9所示,第二通路构件64以跨过相邻的两个筒体39之间的方式与螺杆主体37的轴线O1平行地延伸。因而,第二通路构件64在中途不发生分岔,而是沿螺杆主体37的轴向设置成一直线状,并且具有预先确定的全长。

如图9中最佳地示出的那样,第二通路构件64具有形成于一方的筒体39内部的第一部分66a和形成于另一方的筒体39内部的第二部分66b。第二通路构件64的第一部分66a沿一方的筒体39的轴向呈直线状延伸,并且开口于一方的筒体39中的、靠另一方的筒体39一侧的端面39a。第一部分66a的与开口端相反一侧的端部被一方的筒体39的端壁39b封闭。端壁39b位于第一部分66a的开口端的相反一侧的位置处。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从一方的筒体39的端面39a一侧对一方的筒体39实施例如使用了钻头的机械加工,来形成第二通路构件64的第一部分66a。因而,第一部分66a由具有圆形的截面形状的孔限定。

第二通路构件64的第二部分66b沿另一方的筒体39的轴向呈直线状延伸,并且开口于另一方的筒体39中的、靠一方的筒体39一侧的端面39a。第二部分66b的与开口端相反一侧的端部被另一方的筒体39的端壁39b封闭。端壁39b位于第二部分66b的开口端的相反一侧的位置处。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从另一方的筒体39的端面39a一侧对另一方的筒体39实施例如使用了钻头的机械加工,来形成第二通路构件64的第二部分66b。因而,第二部分66b与第一部分66a同样地,由具有圆形的截面形状的孔限定。

另外,第一部分66a的开口端与第二部分66b的开口端以在将相邻的两个筒体39沿转轴38的轴向旋紧固定时彼此连通的方式同轴地对接。

第三通路构件65能另称为通路62的出口。第三通路构件65开口于相邻的两个筒体39中的另一方的筒体39的外周面。第三通路构件65的开口端落在第一刮板58之外,并且位于循环部54的第二刮板59近前。因而,第一通路构件63和第三通路构件65在螺杆主体37的轴向上相互分开。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另一方的筒体39的外周面实施例如使用了钻头的机械加工,来形成第三通路构件65。因而,第三通路构件65是具有圆形的截面形状的孔,并从另一方的筒体39的外周面沿筒体39的径向延伸。第三通路构件65的底65a成为被钻头的前端削成圆锥状的倾斜面。

如图9所示,第二通路构件64的第一部分66a的与开口端相反一侧的端部在一方的筒体39内部与第一通路构件63连接。第一通路构件63及第二通路构件64的第一部分66a在同时维持圆形的截面形状的情况下相互连通。另外,第二通路构件64的第一部分66a在第一通路构件63的落在圆锥状的底63a之外的位置处与第一通路构件63连接。

因而,第一通路构件63能另称为第一立起部,该第一立起部从第二通路构件64的第一部分66a的端部沿筒体39的径向立起,而开口于螺杆主体37的外周面。

第一通路构件63也可以在第二通路构件64的比第一部分66a的端部更朝第一部分66a的开口端一侧错开的位置处与第二通路构件64连通。在这种情况下,如图9中用双点划线所示,成为第二通路构件64的第一部分66a的端部横穿第一通路构件63而朝向筒体39的端壁39b突出的形态。

第二通路构件64的第二部分66b的与开口端相反一侧的端部在另一方的筒体39内部与第三通路构件65连接。第三通路构件65及第二通路构件64的第二部分66b的端部在同时维持圆形的截面形状的情况下相互连通。另外,第二通路构件64的第二部分66b在第三通路构件65的落在圆锥状的底65a之外的位置处与第三通路构件65连接。

因而,第三通路构件65能另称为第二立起部,该第二立起部从第二通路构件64的第二部分66b的端部沿筒体39的径向立起,而开口于螺杆主体37的外周面。

第三通路构件65也可以在第二通路构件64的比第二部分66b的端部更朝第二部分66b的开口端一侧错开的位置处与第二通路构件64连通。在这种情况下,如图9中用双点划线所示,成为第二通路构件64的第二部分66b的端部横穿第三通路构件65而朝向筒体39的端壁39b突出的形态。

除此之外,通过在筒体39的内部设置通路62,上述通路62相对于转轴38的轴线O1偏心。因而,通路62落在轴线O1之外,当螺杆主体37旋转时,在轴线O1周围公转。

构成第二通路构件64的孔的内径最好设定为例如1mm以上、不足6mm,优选设定为1mm以上、5mm以下。另外,第二通路构件64的内径比作为入口的第一通路构件63的内径小。与此同时,第二通路构件64的沿径向的截面积设定为远比沿缸部33的径向的搬运路径51的截面积小。

根据本实施方式,筒体39具有圆筒状的壁面67,该壁面67对构成第一至第三通路构件63、64、65的孔的形状进行确定。壁面67在周向上连续地将第一至第三通路构件63、64、65包围。换言之,被壁面67包围的第一至第三通路构件63、64、65是仅允许原料流通的中空的空间,在该空间内不存在构成螺杆主体37的构件。另外,壁面67在螺杆主体37旋转时,不以轴线O1为中心自转,而是在轴线O1周围公转。

构成第一通路构件63的圆筒状的壁面67在第一通路构件63与筒体39的外周面的连接部位处限定出圆形的开口。同样地,构成第三通路构件65的圆筒状的壁面67在第三通路构件65与筒体39的外周面的连接部位处限定出圆形的开口。

另外,在将形成有第一刮板58的多个筒体39从转轴38拆下以分解螺杆21时,设有第一通路构件63和第三通路构件65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且在内部设有第二通路构件64的筒体39能另称为螺杆元件。同样地,即使形成有其它刮板55、56、59、60的多个筒体39,在从转轴38拆下的状态下,也能另称为螺杆元件。

根据这种连续式高剪切加工装置1,通过第一压出机2混合的具有流动性的原料从第二压出机3的供给口34被连续地供给到搬运路径51。如图10中箭头B所示,供给到第二压出机3的原料被投入到位于螺杆主体37的基端处的一个搬运部52的外周面。

由于螺杆21在从转轴38基端的方向观察时朝逆时针方向向左旋转,因此,搬运部52的刮板55将从供给口34投入的原料朝向相邻的循环部54搬运。如图10及图11中实线箭头所示,循环部54的第一至第三刮板58、59、60接着将原料朝螺杆主体37前端的方向搬运。

此时,因在搬运路径51内回旋的刮板55、58、59、60与缸部33的内周面之间的速度差而产生的剪切作用施加于原料,并且根据刮板55、58、59、60的细微的扭曲情况,使原料得到搅拌。其结果是,原料被真正地搅匀,进行原料的高分子成分的分散化。

受到剪切作用的原料沿着搬运路径51到达循环部54与阻隔壁部53之间的边界处。阻隔壁部53的刮板56在螺杆21向左旋转时将原料从螺杆主体37的前端朝向基端搬运,因此,刮板56将通过第一刮板58送入的原料堰塞。

即,阻隔壁部53的刮板56在螺杆21向左旋转时,对通过第一刮板58送入的原料的流动进行限制,并且妨碍原料经由阻隔壁部53与缸部33的内周面之间的缝隙而穿过。

其结果是,原料的压力在循环部54与阻隔壁部53之间的边界处升高。具体来说,图11用浓淡表示搬运路径51中的、与通路62对应的部位的原料的填充率,色调越浓,原料的填充率越高。从图11清楚地明白,在搬运路径51中,随着从循环部54的第二刮板59靠近阻隔壁部53,原料的填充率越高,在阻隔壁部53近前,原料的填充率成为100%。

因而,在阻隔壁部53近前形成原料填充率为100%的原料堆积(日文:原料溜まり)R。在原料堆积R中,因原料的流动受到堰塞,而使原料的压力上升。如图10及图11中虚线箭头所示,压力上升后的原料从作为通路62入口的第一通路构件63流入第二通路构件64。流入到第二通路构件64的原料从螺杆主体37的前端朝向基端在第二通路构件64内流通。在第二通路构件64内的原料的流动方向与通过刮板55、58、59、60送来的原料的流动方向相反。

沿第二通路构件64的径向的截面积设定为比沿缸部33的径向的搬运路径51的截面积小。换言之,由于第二通路构件64的内径远比螺杆主体37的外径小,因此,在原料经过第二通路构件64时,原料被急剧地节流。因而,伸长作用施加于经过第二通路构件64的原料。

除此之外,由于第二通路构件64的截面积与搬运路径51的截面积相比足够小,因此,虽然积存于原料堆积R的原料流入第一通路构件63,但阻隔壁部53近前的原料堆积R不会消失。

因而,即便通过第一刮板58朝向阻隔壁部53送入的原料的流量发生稍许不均匀,也能由积存于原料堆积R的原料吸收流量的不均匀部分。藉此,原料始终以稳定的状态被供给到通路62。

经过第二通路构件64的原料经由作为出口的第三通路构件65而返回至构成循环部54的筒体39的外周面上。返回的原料通过第一刮板58而朝向位于螺杆主体37前端的方向的阻隔壁部53搬运,在该搬运的过程中再次受到剪切作用。

朝向阻隔壁部53搬运的原料的一部分再次从第一通路构件63被引导至第二通路构件64,并在循环部54的部位处暂时地反复循环。朝向阻隔壁部53搬运的其余的原料经过阻隔壁部53的刮板56的顶部与缸部33的内周面之间的缝隙,而流入相邻的循环部54。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螺杆21,能使多个阻隔壁部53及多个循环部54在螺杆主体37的轴向上交替排列。与此同时,多个通路62在与多个循环部54的第一刮板58相对应的位置处在螺杆主体37的轴向上空开间隔地排列。

因而,从供给口34投入螺杆主体37的原料一边交替反复受到剪切作用及伸长作用,一边从螺杆主体37的基端朝前端的方向不间断地连续搬运。藉此,原料的搅匀的程度得到强化,促进原料的高分子成分的分散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通路62的第二通路构件64分别经由第一通路构件63及第三通路构件65而开口于螺杆主体37的外周面。因而,在各通路62中,从第一通路构件63流入到第二通路构件64的原料必定经由第三通路构件65返回螺杆主体37的外周面,原料在多个通路62之间不会混合。

藉此,能避免原料的搅匀度过度,能实现与所希望的搅匀程度相符的恰当的搅匀。

到达螺杆主体37前端的原料成为充分搅匀的搅匀物,而被引导到缸部33与头部36间的间隙中。另外,搅匀物从头部36的排出口36a被连续地供给到第三压出机4。

在第三压出机4中,如已经叙述的那样,搅匀物所含的气体状物质及其它挥发成分从搅匀物中被连续地去除。气体状物质及其它挥发成分被除去后的搅匀物从头部27的排出口28被不间断地连续排出到高剪切加工装置1外。排出后的搅匀物被浸到积蓄在水槽内的冷却水中。藉此,搅匀物被强制冷却,而获得所希望的树脂成型品。

由于对原料施加伸长作用的通路62在相对于成为螺杆主体37的旋转中心的轴线O1偏心的位置处沿螺杆主体37的轴向延伸,因此,通路62在轴线O1的周围公转。即,限定出通路62的圆筒状的壁面67不以轴线O1为中心自转,而是在轴线O1周围公转。

因而,在原料经过通路62时,原料虽然受到离心力,但伴随着壁面67的自转产生的剪切力不会作用于上述原料。藉此,经过通路62返回到循环部54的筒体39的外周面的原料所受到的主要是伸长作用。其结果是,将剪切作用施加于原料的部位及将伸长作用施加于原料的部位得到明确确定,能实现高精度地对原料的搅匀程度进行控制。

与此同时,由于相对于轴线O1偏心的多个通路62呈一直线状排列,因此,能将伸长作用均等地施加于经过多个通路62的原料。即,能消除在多个通路62间的搅匀的条件不均,能进行均匀地搅匀。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螺杆21的螺杆主体37是通过将外径D1相等的多个筒体39依次套在转轴38的外周面上而构成的。多个筒体39具有对原料施加剪切作用的各种刮板55、56、58、59、60。在形成有第一刮板58的相邻的两个筒体39中,具有对原料施加伸长作用的通路62。

因而,能例如根据原料的搅匀程度来自由地选择、或是更换应当套在转轴38上的筒体39,能在螺杆37的长度范围内任意地改变搬运部52、阻隔壁部53及循环部54的位置。另外,也能通过仅更换筒体39的作业,来容易地改变刮板55、56、58、59、60的形状。

除此之外,当例如在第一刮板58上局部地出现磨损而对原料的搬运或物理性质带来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只要将具有磨损的第一刮板58的筒体39更换为具有全新的第一刮板58的预备筒体39、即螺杆元件即可。因而,能反复使用螺杆主体37的其它的筒体39及转轴38,无需将螺杆主体37全部更换为新品。

藉此,由于比较经济且能以螺杆主体37的局部的修补进行应对,因此,能将使高剪切加工装置1的运转停止的时间抑制到所需最小限度。

另外,对原料施加伸长作用的通路62以跨过设有第一刮板58的两个筒体39之间的方式形成。因而,无论两个筒体39中的哪个,均能使第一刮板58与通路62间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在螺杆主体37的轴向及周向两者被恒定地确定。藉此,虽然在螺杆主体37上设置有通路62,但不需要进行第一刮板58与通路62间的特别的位置对准作业。

除此之外,螺杆主体37的循环部54分别通过将作为螺杆元件的多个筒体39组合而构成。因而,只要通过将筒体39有规则地套在转轴38的第二轴部41上的作业,便能在循环部54的规定位置形成通路62。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通过将多个筒体39沿第二轴部41的轴向旋紧固定,从而能形成跨过相邻的两个筒体39之间的通路62。即,在螺杆主体37形成通路62时,只要对长度比螺杆主体37的全长短得多的两个筒体39实施例如使用了钻头的机械加工即可。藉此,能使形成通路62时的作业性及被加工物的操纵变得容易。

通路62的第二通路构件64未必需要与螺杆主体37的轴线O1平行地形成。例如,如图9及图11中双点划线所示,也可以使第二通路构件64相对于轴线O1沿筒体39的径向倾斜,并使第二通路构件64的与第一通路构件63相反一侧的端部直接开口于筒体39的外周面。

根据上述结构,能省略作为原料出口的第三通路构件65,并能简化通路62的形状。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图12示出了与第一实施方式具有关联性的变形例1。

在图12所示的变形例1中,形成有第一刮板58的两个筒体39的长度互不相同。具体来说,形成有第二通路构件64的第一部分66a的一方的筒体39的全长L1设定得比形成有第二通路构件64的第二部分66b的另一方的筒体39的全长L2长。

根据变形例1,供原料流通的通路62以跨过设有第一刮板58的两个筒体39之间的方式形成。因而,无论两个筒体39中的哪个,均能使第一刮板58与通路62间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在螺杆主体37的轴向及周向两者恒定地确定。

因而,即便相邻的两个筒体39的全长L1、L2互不相同,在形成通路62的方面没有任何问题,能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除了形成有第一刮板58的两个筒体39之外,只要准备沿着转轴38的轴向的长度L3不同的两个其它的筒体39,便能分三段对具有第一刮板58的两个筒体39的长度进行调节。具体来说,能实现全长L1的筒体39与全长L2的筒体39的组合,全长L1的筒体39与全长L3的筒体39的组合、以及全长L2的筒体39与全长L3的筒体39的组合。藉此,能容易地改变通路62的全长。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图13、图14A、图14B、图15A及图15B示出与第一实施方式具有关联性的变形例2。

如图13及图14A、图14B所示,第二通路构件64的第一部分66a的与开口端相反一侧的端部以与第一通路构件63正交的方式与第一通路构件63的圆锥状的底63a连接。第一通路构件63的底63a具有与第二通路构件64连通的圆形的开口64a。开口64a与以朝向螺杆主体37的外周面扩开的方式倾斜的底63a的其它部分面对。

第二通路构件64的第二部分66b的与开口端相反一侧的端部以与第三通路构件65正交的方式与第三通路构件65的圆锥状的底65a连接。第三通路构件65的底65a具有与第二通路构件64连通的圆形的开口64b。开口64b与以朝向螺杆主体37的外周面扩开的方式倾斜的底65a的其它部分面对。

根据变形例2,流入到第一通路构件63的原料如图14A中箭头所示,在到达第一通路构件63的底63a的时候沿着底63a的倾斜被朝开口64a的方向导向。因而,原料不会滞留在第一通路构件63的底63a,而是顺畅地流入第二通路构件64。

经过第二通路构件64的原料从开口64b流入第三通路构件65的底65a。由于与开口64b面对的底65a朝向螺杆主体37的外周面倾斜,因此,流入第三通路构件65的原料如图15A中箭头所示,沿着底65a的倾斜被朝螺杆主体37的外周面的方向导向。因而,原料不会滞留在第三通路构件65的底65a,而是顺畅地返回螺杆主体37的外周面。

因而,能避免在通路62内产生原料的局部滞留,并能将所希望的伸长作用施加于经过通路62的原料。

在变形例2中,第一通路构件63的底63a及第三通路构件65的底65a的形状不特定为圆锥。例如,也可以通过对第一通路构件63及第三通路构件65的底63a、65实施切削加工,来将底63a、65a形成为球面状。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

图16示出了与第一实施方式具有关联性的变形例3。

变形例3在第二通路构件64的第二部分66b的结构上与第一实施方式有所不同。如图16所示,第二部分66b具有直线部66c及锥部66d。直线部66c及锥部66d通过从筒体39的端面39a一侧对该筒体39实施切削加工而形成。

直线部66c与第三通路构件65连接。直线部66c的内径比第二通路构件64的第一部分66a的内径小。锥部66d开口于另一方的筒体39的端面39a,并且与直线部66c同轴地连通。锥部66d随着从另一方的筒体39的端面39a朝直线部66c的方向行进,其内径连续地减少。因而,作为对原料施加伸长作用的主要构件的第二通路构件64在沿着原料的流动方向的中间部处内径发生变化。

锥部66d通过在另一方的筒体39的端面39a形成预备孔之后,使用锥形铰刀对预备孔的内周面进行切削而形成。预备孔兼作直线部66c。

根据变形例3,第二通路构件64的第二部分66b在直线部66c的上游具有锥部66d,该锥部66d位于第二通路构件64的中间部。因而,第二通路构件64的内径在第二通路构件64的中间部逐渐减小,能使原料顺畅地经过第二通路构件64,并且能强化施加于原料的伸长作用。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

图17示出了与第一实施方式具有关联性的变形例4。

在图17所示的变形例4中,在一个筒体39的内部形成通路62。通过例如从筒体39的一方的端面39a一侧对筒体39实施使用了钻头的机械加工,来形成通路62的第二通路构件64。

藉此,形成有通孔68,该通孔68在筒体39的内部沿轴向贯穿筒体39,且具有圆形的截面形状。通孔68开口于筒体39两方的端面39a。通孔68在筒体39的内部与第一通路构件63及第三通路构件65交叉。

另外,通孔68的两个开口端分别被栓体69a、69b液密地封闭。藉此,在一个筒体39的内部限定出将第一通路构件63与第三通路构件65之间连接的第二通路构件64。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从一个筒体39的一方的端面39a一侧对筒体39实施使用了钻头的开孔加工,就能在一个筒体39的内部形成通路62。因而,当在螺杆主体37形成通路62时,不需要将筒体一分为二,能将筒体39的个数抑制得较少。

也可以在筒体39形成通孔68时,使通孔68的前端不开口于筒体39的另一方端面39a,而是通过筒体39的端壁39b封闭。通过这样,能使栓体69b省去,能减少构成通路62的部件数。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

图18示出了使变形例4进一步演变的变形例5。

如图18所示,贯穿一个筒体39的通孔68具有上游部68a、下游部68b及中间部68c。上游部68a、下游部68b及中间部68c沿着筒体39的轴向同轴地排列成一列。上游部68a在筒体39的内部与第一通路构件63交叉,并且开口于筒体39的一方的端面39a。上游部68a的开口端被栓体69a液密地封闭。

下游部68b的内径形成得比上游部68a的内径小。下游部68b在筒体39的内部与第三通路构件65交叉,并且开口于筒体39的另一方的端面39a。下游部68c的开口端被栓体69b液密地封闭。

中间部68c位于上游部68a与下游部68b之间。中间部68c随着从上游部68a朝下游部68b的方向行进,其内径连续地减少。因而,作为对原料施加伸长作用的主要构件的第二通路构件64在沿着原料的流动方向的中间部处内径发生变化。

根据变形例5,通路62的第二通路构件64的中间部68c的内径从上游朝向下游逐渐减小。因而,能使原料顺畅地经过第二通路构件64,并且能强化施加于原料的伸长作用。

(第二实施方式)

图19至图25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在与螺杆主体37相关的内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有所不同。除此之外的第二压出机3的结构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19及图20所示,构成螺杆主体37的多个筒体39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被沿第二轴部41的轴向旋紧固定在第一套环48与第二套环50之间。藉此,相邻的筒体39的端面39a没有间隙地紧密接触。

螺杆主体37具有:多个搬运部71,多个搬运部71对原料进行搬运;以及多个阻隔壁部72,多个阻隔壁部72对原料的流动进行限制。搬运部71和阻隔壁部72沿螺杆主体37的轴向交替排列配置。

如图20及图22所示,各搬运部71具有扭曲成螺旋状的刮板73。刮板73从筒体39的沿着周向的外周面朝向搬运路径51伸出。刮板73以在螺杆21向左旋转时将原料从螺杆主体37的基端朝向前端搬运的方式扭曲。换言之,刮板73以使刮板73的扭曲方向与右旋螺钉相同的方式向右扭曲。

沿着螺杆主体37的轴向的搬运部71的长度例如能根据原料的种类、原料的搅匀程度、单位时间内的搅匀物的生产量等适当地设定。另外,搬运部71是指至少在筒体39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刮板73的区域,但并不特定为刮板73的起点与终点间的区域。

换言之,筒体39的外周面中的落在刮板73之外的区域有时也可以被视为搬运部71。与此同时,在与具有刮板73的筒体39相邻的位置处配置有圆筒状的隔板或圆筒状的套环的情况下,该隔板或套环有时也能包括在搬运部71中。

各阻隔壁部72具有扭曲成螺旋状的刮板74。刮板74从筒体39的沿着周向的外周面朝向搬运路径51伸出。刮板74以在螺杆21向左旋转时将原料从螺杆主体37的前端朝向基端搬运的方式扭曲。换言之,刮板74以使刮板74的扭曲方向与左旋螺钉相同的方式向左扭曲。

阻隔壁部72的刮板74的节距与搬运部71的刮板73的节距相同、或比刮板73的节距小。另外,在刮板73、74的顶部与缸部33的内周面之间确保些许缝隙。

沿螺杆主体37的轴向的阻隔壁部72的长度能例如根据原料的种类、原料的搅匀程度、单位时间内的搅匀物的生产量等适当设定。阻隔壁部72起到将通过搬运部71送来的原料的流动堰塞的作用。即,阻隔壁部72在原料的搬运方向的下游侧与搬运部71相邻,并且构成为妨碍通过搬运部71送来的原料经过刮板74的顶部与缸部33的内周面之间的缝隙。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螺杆主体37的基端,多个搬运部71沿螺杆主体37的轴向连续地排列。桶20的供给口34在螺杆主体37的基端处与一个搬运部71的沿着轴向的中间部面对。同样地,在螺杆主体37的前端,多个搬运部71沿螺杆主体37的轴向连续地排列。

如图20及图22所示,在螺杆主体37的中间部,构成搬运部71的刮板73及构成阻隔壁部72的刮板74连续地形成于共同的筒体39的沿着周向的外周面。即,在一个筒体39的外周面,沿轴向连续地形成有功能不同的两种刮板73、74。构成阻隔壁部72的刮板74相对于构成搬运部71的刮板73位于更靠螺杆主体37的前端侧的位置处。

如图19至图24所示,螺杆主体37具有沿螺杆主体37的轴向延伸的多个通路76。各通路76以跨过形成有两种刮板73、74的两个筒体39之间的方式形成于上述筒体39的内部。

具体来说,各通路76由第一至第三通路构件77、78、79限定。第一通路构件77能另称为通路76的入口。第一通路构件77开口于相邻的两个筒体39中的一方的筒体39的外周面。第一通路构件77的开口端位于搬运部71与阻隔壁部72的边界处,并且落在搬运部71的刮板73及阻隔壁部72的刮板74之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一方的筒体39的外周面实施例如使用了钻头的机械加工,来形成第一通路构件77。因而,第一通路元件77是具有圆形的截面形状的孔,并以与轴线O1正交的方式从一方的筒体39的外周面沿筒体39的径向延伸。第一通路构件77的底77a成为被钻头的前端削成圆锥状的倾斜面。

第二通路元件78能另称为供原料流通的通路主体。第二通路构件78以跨过相邻的两个筒体39之间的方式沿着螺杆主体37的轴向与轴线O1平行地延伸。因而,第二通路构件78在中途不发生分岔地设置成一直线状,并且具有预先确定的全长。

如图23中最佳地示出的那样,第二通路构件78具有形成于一方的筒体39内部的第一部分81a和形成于另一方的筒体39内部的第二部分81b。

第二通路构件78的第一部分81a沿一方的筒体39的轴向呈直线状延伸,并且开口于一方的筒体39中的、靠另一方的筒体39一侧的端面39a。第一部分81a的与开口端相反一侧的端部被一方的筒体39的沿着轴向的中间部封闭。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从一方的筒体39的端面39a一侧对一方的筒体39实施例如使用了钻头的机械加工,来形成第二通路构件78的第一部分81a。因而,第一部分81a由具有圆形的截面形状的孔限定。

第二通路构件78的第二部分81b沿另一方的筒体39的轴向呈直线状延伸,并且开口于另一方的筒体39中的、靠一方的筒体39一侧的端面39a。第二部分81b的与开口端相反一侧的端部在另一方的筒体39的内部被封闭。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从另一方的筒体39的端面39a一侧对另一方的筒体39实施例如使用了钻头的机械加工,来形成第二通路构件78的第二部分81b。因而,第二部分81b与第一部分81a同样地,由具有圆形的截面形状的孔限定。

另外,如图20及图23中最佳地示出的那样,第一部分81a的开口端与第二部分81b的开口端以在将相邻的两个筒体39沿转轴38的第二轴部41的轴向旋紧固定时彼此连通的方式同轴地对接。

第三通路构件79能另称为通路76的出口。第三通路构件79开口于相邻的两个筒体39中的另一方的筒体39的外周面。第三通路构件79的开口端位于搬运部71的上游端,并且落在该搬运部71所具有的刮板73之外。其结果是,第一通路构件77的开口端与第三通路构件79的开口端夹着阻隔壁部72而在螺杆主体37的轴向上相互分开。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另一方的筒体39的外周面实施例如使用了钻头的机械加工,来形成第三通路构件79。因而,第三通路构件79是具有圆形的截面形状的孔,并从另一方的筒体39的外周面沿筒体39的径向延伸。第三通路构件79的底79a成为被钻头的前端削成圆锥状的倾斜面。

如图23所示,第二通路构件78的第一部分81a的与开口端相反一侧的端部在一方的筒体39内部与第一通路构件77连接。第一通路构件77及第二通路构件78的第一部分81a在同时维持圆形的截面形状的情况下相互连通。另外,第二通路构件78的第一部分81a在第一通路构件77的落在圆锥状的底77a之外的位置处与第一通路构件77连接。第二通路构件78的第一部分81a也可以与第一通路构件77的圆锥状的底77a连通。

因而,第一通路构件77能另称为第一立起部,该第一立起部从第二通路构件78的第一部分81a的端部沿筒体39的径向立起,而开口于螺杆主体37的外周面。

第二通路构件78的第二部分81b的与开口端相反一侧的端部在另一方的筒体39内部与第三通路构件79连接。第三通路构件79及第二通路构件78的第二部分81b在同时维持圆形的截面形状的情况下相互连通。另外,第二通路构件78的第二部分81b在第三通路构件79的落在圆锥状的底79a之外的位置处与第三通路构件79连接。第二通路构件78的第二部分81b也可以与第三通路构件79的圆锥状的底79a连接。

因而,第三通路构件79能另称为第二立起部,该第二立起部从第二通路构件78的第二部分81b的端部沿筒体39的径向立起,而开口于螺杆主体37的外周面。

除此之外,通过在筒体39的内部设置通路76,上述通路76相对于转轴38的轴线O1偏心。因而,通路76落在轴线O1之外,当螺杆主体37旋转时,在轴线O1周围公转。

构成第二通路构件78的孔的内径最好设定为例如1mm以上、不足6mm,优选设定为1mm以上、5mm以下。另外,第二通路构件78的内径比作为入口的第一通路构件77的内径小。与此同时,第二通路构件78的沿径向的截面积设定为远比沿缸部33的径向的搬运路径51的截面积小。

根据本实施方式,筒体39具有圆筒状的壁面83,该壁面83对构成第一至第三通路构件77、78、79的孔的形状进行确定。壁面83在周向上连续地将第一至第三通路构件77、78、79包围。

换言之,被壁面83包围的第一至第三通路构件77、78、79是仅允许原料流通的中空的空间,在该空间内不存在构成螺杆主体37的构件。另外,壁面83在螺杆主体37旋转时,不以轴线O1为中心自转,而是在轴线O1周围公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形成有刮板73、74的多个筒体39从转轴38拆下时,设有第一通路构件77和第三通路构件79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且在内部设有第二通路构件78的筒体39能另称为螺杆元件。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第一压出机2混合的具有流动性的原料从第二压出机3的供给口34被连续地供给到搬运路径51。如图24中箭头C所示,供给到第二压出机3的原料被投入到位于螺杆主体37的基端处的一个搬运部71的外周面。由于螺杆21在从转轴38基端的方向观察时朝逆时针方向向左旋转,因此,搬运部71的刮板73如图24及图25中实线的箭头所示那样,将从供给口34投入的原料朝向螺杆主体37的前端搬运。

此时,因在搬运路径51内回旋的刮板73与缸部33的内周面之间的速度差而产生的剪切作用施加于原料,并且根据刮板73的细微的扭曲情况,使原料得到搅拌。其结果是,原料被真正地搅匀,进行原料的高分子成分的分散化。

受到剪切作用的原料沿着搬运路径51到达搬运部71与阻隔壁部72间的边界处。阻隔壁部72的刮板74在螺杆21向左旋转时将原料从螺杆主体37的前端朝向基端搬运,因此,刮板74将通过刮板73送入的原料堰塞。

即,阻隔壁部72的刮板74在螺杆21向左旋转时,对通过搬运部71的刮板73送入的原料的流动进行限制,并且妨碍原料经由阻隔壁部71与缸部33的内周面之间的缝隙而穿过。

其结果是,原料的压力在搬运部71与阻隔壁部72之间的边界处升高。具体来说,图25用浓淡表示搬运路径51中的、与通路76对应的部位的原料的填充率,色调越浓,原料的填充率越高。从图25清楚地明白,在搬运路径51中,随着靠近阻隔壁部72,原料的填充率越高,在阻隔壁部72近前,原料的填充率成为100%。

因而,在阻隔壁部72近前形成原料填充率为100%的原料堆积R。在原料堆积R中,因原料的流动受到堰塞,而使原料的压力上升。如图24及图25中虚线箭头所示,压力上升后的原料从开口于搬运部71与阻隔壁部72间的边界处的通路76的第一通路构件77流入第二通路构件78。流入到第二通路构件78的原料从螺杆主体37的基端朝向前端在第二通路构件78内流通。

第二通路构件78的沿径向的截面积设定为比沿缸部33的径向的搬运路径51的截面积小。换言之,由于第二通路构件78的内径远比螺杆主体37的外径小,因此,在原料经过第二通路构件78时,原料被急剧地节流。藉此,对原料施加伸长作用。

除此之外,由于第二通路构件78的截面积与搬运路径51的截面积相比足够小,因此,虽然积存于原料堆积R的原料流入第一通路构件77,但阻隔壁部72近前的原料堆积R不会消失。因而,即便通过搬运部71的刮板73送入到阻隔壁部72的原料的流量发生稍许不均匀,也能由积存于原料堆积R的原料吸收流量的不均匀部分。藉此,原料始终以稳定的状态被供给到通路76。

如图25中虚线箭头所示,经过通路76的第二通路构件78的原料从第三通路构件79返回至相邻的另一筒体39的外周面。返回的原料通过另一筒体39的刮板73被朝螺杆主体37前端的方向搬运,在该搬运的过程中再次受到剪切作用。受到剪切作用的原料从下一通路76的第一通路构件77流入第二通路构件78,并且在经过第二通路构件78的过程中再次受到伸长作用。

在螺杆主体37的沿着轴向的中间部中,多个搬运部71及多个阻隔壁部72沿螺杆主体37的轴向交替排列,并且多个通路76沿螺杆主体37的轴向空开间隔地排列。因而,从供给口34投入螺杆主体37的原料一边交替反复受到剪切作用及伸长作用,一边从螺杆主体37的基端朝前端的方向不间断地连续搬运。藉此,原料的搅匀的程度得到强化,促进原料的高分子成分的分散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通路76的第二通路构件78分别经由第一通路构件77及第三通路构件79而开口于螺杆主体37的外周面。因而,在各通路76中,从第一通路构件77流入到第二通路构件78的原料必定经由第三通路构件79返回螺杆主体37的外周面,原料在多个通路76之间不会混合。

藉此,能避免原料的搅匀度过度,能实现与所希望的搅匀程度相符的恰当的搅匀。

由于对原料施加伸长作用的通路76在相对于成为螺杆主体37的旋转中心的轴线O1偏心的位置处沿螺杆主体37的轴向延伸,因此,通路76在轴线O1的周围公转。即,限定出通路76的壁面83不以轴线O1为中心自转,而是在轴线O1周围公转。

因而,在原料经过通路78时,原料虽然受到离心力,但伴随着壁面83的自转产生的剪切力不会作用于上述原料。藉此,经过通路76返回到筒体39的外周面的原料所受到的主要是伸长作用。其结果是,将剪切作用施加于原料的部位及将伸长作用施加于原料的部位得到明确确定,能实现高精度地对原料的搅匀程度进行控制。

在这样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也能例如根据原料的搅匀程度来自由地选择、或是更换应当套在转轴38上的筒体39,能在螺杆37的长度范围内任意地改变搬运部71及阻隔壁部72的位置。

另外,当例如在刮板73上局部地出现磨损而对原料的搬运或物理性质带来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只要将具有磨损的刮板73的筒体39更换为具有全新的刮板73的预备筒体39、即螺杆元件即可。因而,能反复使用螺杆主体37的其它的筒体39及转轴38,无需将螺杆主体37全部更换为新品。

藉此,由于比较经济且能以螺杆主体37的局部的修补进行应对,因此,能将使高剪切加工装置1的运转停止的时间抑制到所需最小限度。

另外,对原料施加伸长作用的通路76以跨过形成有两种刮板73、74的两个筒体39之间的方式形成。因而,无论两个筒体39中的哪个,均能使两种刮板73、74与通路76间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在螺杆主体37的轴向及周向两者恒定地确定。藉此,不需要进行两种刮板73、74与通路76间的特别的位置对齐作业。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通过将多个筒体39沿第二轴部41的轴向旋紧固定,从而能形成跨过相邻的两个筒体39之间的通路76。

即,在螺杆主体37形成通路76时,只要对长度比螺杆主体37的全长短得多的筒体39实施例如使用了钻头的机械加工即可。藉此,能使形成通路76时的作业性及被加工物的操纵变得容易。

(第三实施方式)

图26至图35示出了第三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在与螺杆主体37相关的内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有所不同。除此之外的第二压出机3的结构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而,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26及图27所示,构成螺杆主体37的多个圆筒状的筒体39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被沿第二轴部41的轴向旋紧固定在第一套环48与第二套环50之间。藉此,相邻的筒体39的端面39a没有间隙地紧密接触。

如图28所示,螺杆主体37具有:多个搬运部91,多个搬运部91用于对原料进行搬运;以及多个阻隔壁部92,多个阻隔壁部92用于对原料的流动进行限制。搬运部91和阻隔壁部92沿螺杆主体37的轴向交替排列配置。

各搬运部91具有扭曲成螺旋状的刮板93。刮板93从筒体39的沿着周向的外周面朝向搬运路径51伸出。刮板93以在螺杆21向左旋转时将原料从螺杆主体37的前端朝向基端搬运的方式扭曲。换言之,刮板93以使刮板93的扭曲方向与左旋螺钉相同的方式向左扭曲。

沿着螺杆主体37的轴向的搬运部91的长度例如能根据原料的种类、原料的搅匀程度、单位时间内的搅匀物的生产量等适当地设定。另外,搬运部91是指至少在筒体39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刮板93的区域,但并不特定为刮板93的起点与终点间的区域。

即,筒体39的外周面中的、落在刮板93之外的区域有时也可视为搬运部91,在与具有刮板93的筒体39相邻的位置处配置有圆筒状的隔板或圆筒状的套环的情况下,上述隔板或套环有时也能包括在搬运部91中。

各阻隔壁部92具有扭曲成螺旋状的刮板94。刮板94从筒体39的沿着周向的外周面朝向搬运路径51伸出。刮板94以在螺杆21向左旋转时将原料从螺杆主体37的基端朝向前端搬运的方式扭曲。换言之,刮板94以使刮板94的扭曲方向与右旋螺钉相同的方式向右扭曲。

隔板94的节距与隔板93的节距相同、或比隔板93的节距小。另外,在刮板93、94的顶部与缸部33的内周面之间确保些许缝隙。

沿螺杆主体37的轴向的阻隔壁部92的长度能例如根据原料的种类、原料的搅匀程度、单位时间内的搅匀物的生产量等适当设定。阻隔壁部92起到将通过搬运部91送来的原料的流动堰塞的作用。即,阻隔壁部92在原料的搬运方向的下游侧与搬运部91相邻,并且构成为妨碍通过搬运部91送来的原料经过刮板94的顶部与缸部33的内周面之间的缝隙。

在本实施方式中,阻隔壁部92位于与桶20的一端部对应的螺杆主体37的基端处,在与桶20的另一端部对应的螺杆主体37的前端部设置有排出用刮板90。排出用隔板90形成在位于螺杆主体37的前端部的筒体39的外周面处,并朝搬运路径51伸出。排出用刮板90以将原料从螺杆主体37的基端朝前端的方向搬运的方式扭曲。桶20的供给口34与最靠近螺杆主体37的基端处的一个搬运部91的沿着轴向的中间部面对。

如图26至图31所示,螺杆主体37具有沿螺杆主体37的轴向延伸的多个通路95。通路95沿螺杆主体37的轴向空开间隔地排列。另外,在螺杆主体37的沿着轴向的中间部中,如图30所示,沿螺杆主体37的轴向延伸的四个通路95在螺杆主体37的周向上空开90°的间隔排列。

如图27及图31所示,各通路95以在将一个阻隔壁部92和夹着该阻隔壁部92的两个搬运部91形成为一个单元时,跨过与上述搬运部91及阻隔壁部92相对应的三个筒体39之间的方式形成。

具体来说,各通路95由第一至第三通路构件96、97、98限定。第一通路构件96能另称为通路95的入口。第一通路构件96开口于与搬运部91对应的筒体39的外周面,其中,该搬运部91在每一个上述一个单元中位于比阻隔壁部92更靠螺杆主体37基端一侧的位置。第一通路构件96的开口端在与搬运部91对应的筒体39的外周面上,位于与在比该搬运部91更靠螺杆主体37的基端一侧相邻的阻隔壁部92间的边界附近。另外,第一通路构件96的开口端落在刮板93之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筒体39的外周面实施例如使用了钻头的机械加工,来形成第一通路构件96。因而,第一通路元件96是具有圆形的截面形状的孔,并以与轴线O1正交的方式从筒体39的外周面沿筒体39的径向延伸。第一通路构件96的底96a成为被钻头的前端削成圆锥状的倾斜面。

第二通路元件97能另称为供原料流通的通路主体。第二通路构件97以跨过与搬运部91及阻隔壁部92相对应的三个筒体39之间的方式,与螺杆主体37的轴线O1平行地延伸。因而,第二通路构件97在中途不发生分岔,而是沿螺杆主体37的轴向设置成一直线状,并且具有预先确定的全长。

第二通路构件97由第一部分99a、第二部分99b和第三部分99c构成,其中,上述第一部分99a形成于上述三个筒体39中的靠螺杆主体37基端一侧的筒体39的内部,上述第二部分99b形成于上述三个筒体39中的中间的筒体39的内部,上述第三部分99c形成于上述三个筒体39中的靠螺杆主体37前端一侧的筒体39的内部。第一部分99a、第二部分99b及第三部分99c沿着螺杆主体37的轴向同轴地排列。

第二通路构件97的第一部分99a沿筒体39的轴向呈直线状延伸,并且开口于该筒体39中的、靠相邻的中间的筒体39一侧的端面39a。第一部分99a的与开口端相反一侧的端部被筒体39的端壁39b封闭。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对筒体39的端面39a实施例如使用了钻头的机械加工,来形成第二通路构件97的第一部分99a。因而,第一部分99a由具有圆形的截面形状的孔限定。

通过对中间的筒体39的端面39a实施例如使用了钻头的机械加工,来形成第二通路构件97的第二部分99b。第二部分99b沿轴向贯穿中间的筒体39,并且开口于中间的筒体39的两方的端面39a。因而,第二部分99b由具有圆形的截面形状的通孔限定。

第二通路构件97的第三部分99c沿筒体39的轴向呈直线状延伸,并且开口于该筒体39中的、靠相邻的中间的筒体39一侧的端面39a。第三部分99c的与开口端相反一侧的端部被筒体39的端壁39b封闭。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对筒体39的端面39a实施例如使用了钻头的机械加工,来形成第二通路构件97的第三部分99c。因而,第三部分99c由具有圆形的截面形状的孔限定。

如图27及图31中最佳地示出的那样,第一部分99a的开口端、第二部分99b的开口端及第三部分99c的开口端以在将相邻的三个筒体39沿转轴38的第二轴部41的轴向旋紧固定时彼此连通的方式同轴地对接。

第三通路构件98能另称为通路95的出口。第三通路构件98开口于与搬运部91对应的筒体39的外周面,其中,该搬运部91在每一个上述一个单元中位于比阻隔壁部92更靠螺杆主体37前端一侧的位置。第三通路构件98的开口端在与搬运部91对应的筒体39的外周面上,位于与在比该搬运部91更靠螺杆主体37的前端一侧相邻的阻隔壁部92间的边界附近。另外,第三通路构件98的开口端落在刮板93之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筒体39的外周面实施例如使用了钻头的机械加工,来形成第三通路构件98。因而,第三通路构件98是具有圆形的截面形状的孔,并从筒体39的外周面沿筒体39的径向延伸。第三通路构件98的底98a成为被钻头的前端削成圆锥状的倾斜面。

第一通路构件96的开口端与第三通路构件98的开口端夹着两个搬运部91及阻隔壁部92而在螺杆主体37的轴向上相互分开。换言之,螺杆主体37的表面的形态在第一通路构件96的开口端与第三通路构件98的开口端之间发生变化。

如图31所示,第二通路构件97的第一部分99a的与开口端相反一侧的端部在筒体39内部与第一通路构件96连接。第一通路构件96及第二通路构件97的第一部分99a在同时维持圆形的截面形状的情况下相互连通。另外,第二通路构件97的第一部分99a的端部在第一通路构件96的落在底96a之外的位置处与第一通路构件96连接。第二通路构件97的第一部分99a也可以与第一通路构件96的圆锥状的底96a连通。

因而,第一通路构件96能另称为第一立起部,该第一立起部从第二通路构件97的第一部分99a的端部沿筒体39的径向立起,而开口于螺杆主体37的外周面。

第二通路构件97的第三部分99c的与开口端相反一侧的端部在筒体39内部与第三通路构件98连接。第三通路构件98及第二通路构件97的第三部分99c在同时维持圆形的截面形状的情况下相互连通。另外,第二通路构件97的第三部分99c的端部在第三通路构件98的落在底98a之外的位置处与第三通路构件98连接。第二通路构件97的第三部分99c也可以与第三通路构件98的圆锥状的底98a连通。

因而,第一通路构件98能另称为第二立起部,该第二立起部从第二通路构件97的第三部分99c的端部沿筒体39的径向立起,而开口于螺杆主体37的外周面。

除此之外,通过在筒体39的内部设置通路95,上述通路95相对于转轴38的轴线O1偏心。因而,通路95落在轴线O1之外,当螺杆主体37旋转时,在轴线O1周围公转。

构成第二通路构件97的孔的内径最好设定为例如1mm以上、不足6mm,优选设定为1mm以上、5mm以下。另外,第二通路构件97的内径比作为入口的第一通路构件96的内径小。与此同时,第二通路构件97的沿径向的截面积设定为远比沿缸部33的径向的搬运路径51的截面积小。

根据本实施方式,筒体39具有圆筒状的壁面100,该壁面100对构成第一至第三通路构件96、97、98的孔的形状进行确定。壁面100在周向上连续地将第一至第三通路构件96、97、98包围。换言之,被壁面100包围的第一至第三通路构件96、97、98是仅允许原料流通的中空的空间,在该空间内不存在构成螺杆主体37的构件。另外,壁面100在螺杆主体37旋转时,不以轴线O1为中心自转,而是在轴线O1周围公转。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第一压出机2混合的具有流动性的原料从第二压出机3的供给口34被连续地供给到搬运路径51。如图32中箭头D所示,供给到第二压出机3的原料被投入到最靠近螺杆主体37的基端处的搬运部91的外周面。

由于螺杆21在从转轴38基端的方向观察时朝逆时针方向向左旋转,因此,搬运部91的刮板93如图32中实线的箭头所示那样,将从供给口34投入的原料朝向在螺杆主体37的基端一侧相邻的阻隔壁部92搬运。即,刮板93将从供给口34投入的原料朝向螺杆主体37的基端反向运送。

此时,因在搬运路径51内回旋的刮板93与缸部33的内周面之间的速度差而产生的剪切作用施加于原料,并且根据刮板93的细微的扭曲情况,使原料得到搅拌。其结果是,原料被真正地搅匀,进行原料的高分子成分的分散化。

受到剪切作用的原料沿着搬运路径51到达搬运部91与阻隔壁部92间的边界处。阻隔壁部92的刮板94以在螺杆21向左旋转时将原料从螺杆主体37的基端朝向前端搬运的方式向右方扭曲,因此,刮板94将通过刮板93送入的原料堰塞。即,阻隔壁部92的刮板94在螺杆21向左旋转时,对通过刮板93送入的原料的流动进行限制,并且妨碍原料经由阻隔壁部92与缸部33的内周面之间的缝隙而穿过。

其结果是,原料的压力在搬运部91与阻隔壁部92之间的边界处升高。具体来说,图33用浓淡表示搬运路径51中的、与螺杆主体37的搬运部91对应的部位的原料的填充率,色调越浓,原料的填充率越高。从图33清楚地明白,在搬运部91中,随着靠近阻隔壁部92,原料的填充率越高,在阻隔壁部92近前,原料的填充率成为100%。

因而,在阻隔壁部92近前形成原料填充率为100%的原料堆积R。在原料堆积R中,因原料的流动受到堰塞,而使原料的压力上升。如图32及图33中虚线箭头所示,压力上升后的原料从作为通路95入口的第一通路构件96流入第二通路构件97。

第二通路构件97的沿径向的截面积设定为比沿缸部33的径向的搬运路径51的截面积小。换言之,由于第二通路构件97的内径远比螺杆主体37的外径小,因此,在原料经过第二通路构件97时,原料被急剧地节流,以对该原料施加伸长作用。

除此之外,由于第二通路构件97的截面积与搬运路径51的截面积相比足够小,因此,虽然积存于原料堆积R的原料流入第一通路构件96,但阻隔壁部92近前的原料堆积R不会消失。因而,即便通过刮板93送入到阻隔壁部92的原料的流量发生稍许不均匀,也能由积存于原料堆积R的原料吸收流量的不均匀部分。藉此,原料始终以稳定的状态被供给到通路95。

如图33中实线箭头所示,在第二通路构件97中流通的原料经由第三通路构件98而返回到在螺杆主体37的前端一侧相邻的搬运部91的外周面上。返回的原料通过搬运部91的刮板93被朝螺杆主体37基端搬运,在该搬运的过程中再次受到剪切作用。受到剪切作用的原料从通路95的第一通路构件96流入第二通路构件97,并且在该第二通路构件97中流通的过程中再次受到伸长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搬运部91及多个阻隔壁部92沿螺杆主体37的轴向交替排列,并且多个通路95沿螺杆主体37的轴向空开间隔地排列。因而,如图32及图33中箭头所示,从供给口34投入螺杆主体37的原料一边交替反复受到剪切作用及伸长作用,一边从螺杆主体37的基端朝前端的方向连续地搬运。藉此,原料的搅匀的程度得到强化,促进原料的高分子成分的分散化。

多个通路95的第二通路构件97分别经由第一通路构件96及第三通路构件98而开口于螺杆主体37的外周面。因而,在各通路95中,从第一通路构件96流入到第二通路构件97的原料必定经由第三通路构件98返回螺杆主体37的外周面,原料在通路95之间不会混合。

藉此,能避免原料的搅匀度过度,能实现与所希望的搅匀度相符的恰当的搅匀。

由于对原料施加伸长作用的通路95在相对于成为螺杆主体37的旋转中心的轴线O1偏心的位置处沿螺杆主体37的轴向延伸,因此,通路95在轴线O1的周围公转。即,限定出通路95的圆筒状的壁面100不以轴线O1为中心自转,而是在轴线O1周围公转。

因而,在原料经过通路95时,原料虽然受到离心力,但伴随着壁面100的自转产生的剪切力不会作用于上述原料。藉此,经过通路95返回到螺杆主体37的外周面的原料所受到的主要是伸长作用。因而,将剪切作用施加于原料的部位及将伸长作用施加于原料的部位得到明确确定,能实现高精度地对原料的搅匀程度进行控制。

在这样的第三实施方式中,也能例如根据原料的搅匀程度来自由地选择、或是更换应当套在转轴38上的筒体39,能在螺杆37的长度范围内改变搬运部91及阻隔壁部92的位置。

另外,当例如在刮板93上局部地出现磨损而对原料的搬运或物理性质带来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只要将具有磨损的刮板93的筒体39更换为具有全新的刮板93的预备筒体39即可。因而,能反复使用螺杆主体37的其它的筒体39及转轴38,无需将螺杆主体37全部更换为新品。

因而,由于比较经济且能以螺杆主体37的局部的修补进行应对,因此,能将使高剪切加工装置1的运转停止的时间抑制到所需最小限度。

另外,对原料施加伸长作用的通路95以跨过构成搬运部91的两个筒体94和构成阻隔壁部92的筒体39之间的方式形成。因而,无论三个筒体39中的哪个,均能使刮板93或94与通路95间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在螺杆主体37的轴向及周向两者恒定地确定。藉此,不需要进行刮板93、94与通路95间的特别的位置对齐作业。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通过使相邻的三个筒体39的端面39a相互紧密接触,从而能以跨过三个筒体39之间的方式形成通路95。即,在螺杆主体37形成通路95时,只要对长度比螺杆主体37的全长短得多的筒体39实施例如使用了钻头的机械加工即可。藉此,能使形成通路95时的作业性及被加工物的操纵变得容易。

除此之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对原料施加伸长作用的通路95在一个阻隔壁部92与夹着该阻隔壁部92的两个搬运部91的边界处被一分为三。因而,第二通路构件97的第一部分99a及第三部分99c形成在构成搬运部91的筒体39的内部,第二通路构件97的第二部分92b形成在构成阻隔壁部92的筒体39的内部。

根据这种结构,在通路95跨过两个搬运部91与一个阻隔壁部92之间的情况下,能将形成通路95的第一至第三部分99a、99b、99c的三个筒体39按刮板93、94进行区分。其结果是,能容易地进行具有通路95的第一至第三部分99a、99b、99c的各个筒体39的制作、选择以及管理。

(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图34及图35公开了与第三实施方式具有关联性的变形例。

在图34所示的变形例中,在形成有第二通路构件97的第二部分99b的筒体39的外周面,连续地形成有构成阻隔壁部92的所有的刮板94和构成搬运部91的一部分的刮板93。即,在形成有两种刮板93、94的筒体39的内部形成有第二通路构件97的第二部分99b。

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只要准备图35所示这样的在外周面全部区域内形成有阻隔壁部92用的刮板94的专用的筒体110,来作为形成有第二通路构件97的第二部分99b的筒体39,则能将该筒体110更换为形成有两种刮板93、94的上述筒体39。

藉此,能在形成通路95的三个筒体39、110的长度范围内,例如根据原料的搅匀程度来改变搬运部91用的刮板93所占的区域与阻隔壁部92用的刮板94所占的区域间的比例。

(第四实施方式)

图36示出了第四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在与转轴38相关的内容上与第三实施方式有所不同。除此之外的螺杆21的结构基本上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因而,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36所示,制冷剂通路200形成于转轴38的内部。制冷剂通路200沿着转轴38的轴线O1同轴延伸。制冷剂通路200的一端在接头部42的部位处经由转动接头201而与出口配管202连接。制冷剂通路200的另一端被转轴38的前端液密地堵住。

制冷剂导入管203同轴地插入制冷剂通路200的内部。制冷剂导入管203的一端经由转动接头201而与入口配管204连接。制冷剂导入管203的另一端在制冷剂通路200的另一端附近开口于制冷剂通路200内。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水或油等制冷剂从入口配管204经由转动接头201及制冷剂导入管203而被送入制冷剂通路200。被送入制冷剂通路200的制冷剂经过制冷剂通路200的内周面与制冷剂导入管203的外周面间的间隙而返回至转轴38的接头部42,并且经由转动接头201返回至出口配管202。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由于制冷剂沿着转轴38的轴向循环,因此,能利用该制冷剂对螺杆主体37进行冷却。因而,能准确地调节与原料接触的螺杆主体37的温度,并能事先防止基于原料的温度上升而引起的树脂劣化及粘度变化等。

以上,对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仅作为例示,其并不旨在对发明的范围进行了限定。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通过其它各种方式加以实施,其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改变。

例如,也可以通过将第一实施方式公开的具有通路的筒体、第二实施方式公开的具有通路的筒体、第三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具有通路的筒体选择性地组合并套在一根转轴上,来构成真正对原料进行搅匀的螺杆主体。

对原料施加伸长作用的通路不局限于截面形状呈圆形的孔。该通路例如也可以由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或多边形的孔构成,通路的截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制。

除此之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以在从转轴基端的方向观察螺杆主体时螺杆沿逆时针方向向左旋转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例如,螺杆也可以沿顺时针方向向右旋转。

另外,螺杆主体的阻隔壁部也不局限于由扭曲成螺旋状的刮板构成。例如,阻隔壁部也可以由具有在螺杆主体的周向上连续的外周面的圆环状的大径部构成。较为理想的是,大径部具有沿着螺杆主体的轴向的宽度,并且设计成在其外周面不具有凹坑或缺口等的光滑的圆环状。

与此同时,将从第二压出机压出的搅匀物所含的气体成分去除的第三压出机不特定于单轴压出机,也可以使用双轴压出机。

本发明的连续式高剪切加工装置只要至少包括将原料初步搅匀的第一压出机和将原料真正搅匀的第二压出机即可,也可以省略对气体状物质及挥发成分进行去除的第三压出机。在省略第三压出机的情况下,最好在第二压出机的中间部设置至少一个通气口,该通气口将气体状物质及挥发成分从处于搅匀过程的原料中除去。

(符号说明)

3 压出机(第二压出机)

20 桶

21 螺杆

28 排出口

34 供给口

37 螺杆主体

38 转轴

39 筒体

52、71 搬运部

55、73 刮板

62、76 通路

63、77 第一通路构件(入口)

64、78 第二通路构件(通路主体)

65、79 第三通路构件(出口)。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