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使钢结构件防火的自对准双网护角条及其用法

用于使钢结构件防火的自对准双网护角条及其用法

摘要

公开了一种沿着多个表面对结构钢进行防火处理的自对准双网护角条,该护角条具有单条焊接金属丝网,其根据防火厚度被切成预定宽度并且沿着多根纵向延伸线弯曲,从而提供具有多个双面角的轮廓。沿着两个边缘安装鼻端。使用改进的护角条整饰护角以对钢结构件进行防火处理的方法包括使用紧固件将护角条通过板条附接到钢结构件上的步骤。护角条的网格提供屏障以在防火材料的第一涂层上形成粗糙表面,直到它变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07585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P·G·米勒;

    申请/专利号CN201580050970.5

  • 发明设计人 P·G·米勒;

    申请日2015-08-21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康艳青

  • 地址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3:05: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0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04B 1/94 专利号:ZL2015800509705 申请日:20150821 授权公告日:2019122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9-12-24

    授权

    授权

  • 2017-09-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B1/94 申请日:201508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8-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用于对钢结构件进行胶结防火处理的护角条,更具体地说,涉及在安装中自对准并且允许沿着三个表面精确计量防火材料厚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用于结构钢进行防火处理的护角条领域中,先前的方法通常包括具有可调节侧边(凸缘)的V形弯曲护角条。这类护角条大都用于抹灰和粉刷行业。先前使用的护角条如图1所示由金属丝网焊接成V形剖面的网格而制成。

如图2所示,在安装中,V形护角条的纵向底网用捆扎金属丝网附接到金属板条或者金属丝网网格上,并且进一步附接到有待做防火处理的钢构件上。在综合考量两个凸缘的正确高度之后,这最多允许防火材料沿着两个表面分布;即为了实现正确的防火厚度,必须通过缩小或者扩大护角条的侧边(凸缘)之间由顶点限定的距离来确定正确的顶点高度。使用这一技术,护角条与相邻表面难于对齐,且用于对结构钢进行防火处理的护角条的安装要求很高的技巧。

现有技术存在许多问题,包括难以合适地调节常规的护角条迁就相邻表面,防火材料涂覆得不均匀,以及缺乏湿胶结材料的屏障。虽然有这些公知的和长期存在的问题,并且对解决方案有显而易见的市场需求,但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没有公开公开或者建议可行的、符合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

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护角条,以避免在计量防火材料厚度时的不精确,并且允许沿着三个表面的轻松安装。一种改进的自对准双网护角条制造廉价且便于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对准双网护角条,它允许以准确而迅速的方式在钢结构件周围制造防火材料的护角,所述防火材料在钢结构件周围具有均匀的厚度。这通过沿着多个纵向延伸线(轴线)弯曲预定宽度的单条焊接金属丝网形成金属板的轮廓而实现,大致如图4和5所示,该金属板具有多个双面角,两个所需宽度的翼板,单网膜板和双网膜板,所述双网膜板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

该装置的每个翼板分别与单网膜板和双网膜板的第二侧边相交处的角确定了沿着三个表面分布在钢结构件周围的防火材料的厚度。此外,所述厚度可以通过改变各翼板的宽度来改变。分布在钢结构件的三个表面周围的防火材料的厚度的均匀性通过将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分别弯曲到相对于单网膜板和双网膜板的第二侧边成大致相同的角来实现。在轮廓型涂覆中,分布在钢结构件所有表面周围的防火材料的厚度的均匀性通过使用为钢结构件的所有护角弯曲为产生相同的单金属板轮廓的具有相同宽度的单根金属条来实现。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不需要调节侧边的改进的对结构钢进行防火处理的护角条。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一种以与结构钢更简单的附接装置来安装护角条的新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一种在进行所述结构钢的防火处理的任何工作条件下沿着三个表面涂覆厚度精确的防火材料的改进技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标是提供一个屏障,用于在防火材料的第一涂层上形成粗糙表面,直到它沿着三个表面变硬。

在满足这些和其他相关目标的同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结构钢进行防火处理的改进的自对准双网护角条,仅仅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它非常有竞争力。本发明的护角条包括单条的焊接金属丝网,其根据防火厚度被切成所需宽度,并且沿着多个纵向轴线弯曲以形成一组翼板、单网膜板和双网膜板,所述双网膜板具有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通过所述双网膜板的弯曲工艺无缝过渡到所述第二侧边,以便所述第一侧边基本平行于所述第二侧边,并且所述单网膜板和所述双网膜板被附接装置附接到分布在钢结构件周围的板条上。

根据本发明,护角条包括预定宽度的单条细长的焊接金属丝网,如图3所示,所述单条焊接金属丝网包括一组挠性的网格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改进的双网护角条允许护角条的弯曲的金属丝网的每个要素履行对于沿着三个表面成功完成防火处理工艺所必要的不同功能。

单网膜板和双网膜板提供网格的扁平部分,气动的或者螺旋式紧固件通过它将网格附接到结构钢上的合适的位置。另外,双网膜板为位于钢结构件的相对护角处的两个翼板提供额外支撑,因此便于单块的金属丝网覆盖该结构的两个护角和三个表面。这种简单应用实现了护角条沿着三个表面的自动对准,消除了缩小或者扩大常规护角条的侧边之间距离的繁琐工艺,而且在防火材料的轮廓法涂覆中,为了允许钢结构件的两个护角沿着三个表面同时进行防火处理,仅需提供一根所需宽度的金属条。

通过提供沿着鼻端的刚性刮板边缘,该组翼板的宽度和/或第一和第二翼板分别与单网膜板和双网膜板的第二侧边相交处的角确定了沿着三个表面分布的防火材料的厚度。因此,适量的防火材料被分布在护角条附近,在整个表面上产生平坦的涂层。

该组翼板的宽度也提供屏障,在防火材料的第一涂层上形成粗糙表面,直到防火材料变硬。这一形成作用允许胶结材料连续涂覆到相邻表面。

就另一方面而言,本发明包括制造对结构钢进行防火处理的改进的自对准双网护角条的方法,该护角条包括单条的焊接金属丝网,其根据防火厚度被切成所需宽度,并且沿着多根纵向延伸线(轴线)弯曲以形成金属板轮廓,第一纵线限定第一翼板和从其以相互成约大于90°但小于约180°的第一角横向延伸的单网膜板,其中所述单网膜板被紧固到钢结构件,所述第一翼板被设置成通过沿鼻端提供刚性刮板沿着两个表面形成所需厚度的防火材料,第二纵线限定所述单网膜板和从所述单网膜板以连续方式并以相互成约90°的第二角延伸的双网膜板,第三纵线限定所述双网膜板的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双网膜板的第二侧边,以便所述第一侧边定位成基本平行于所述第二侧边(第二侧边基本重叠于第一侧边),并且其中所述双网膜板被紧固到所述钢结构件,并且第四纵线限定第二翼板和所述双网膜板的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从所述第二翼板以相互成约大于90°但小于约180°的第三角向下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第三角基本等于所述第一角。

就又一方面而言,本发明包括在一组钢结构件的轮廓涂覆中整饰一组胶结防火护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护角条,该护角条包括单条的焊接金属丝网,其根据防火厚度被切成合适宽度,并且沿着多根纵向延伸线弯曲以形成具有多个双面角的轮廓,其中第一纵线限定第一翼板和从其以相互成约大于90°但小于约180°的第一角横向延伸的单网膜板,其中所述单网膜板被紧固到钢结构件,第一翼板被设置成通过沿鼻端提供刚性刮板沿着两个表面形成所需厚度的防火材料,第二纵线限定所述单网膜板和从所述单网膜板以连续方式并以相互成约90°的第二角延伸的双网膜板的第一侧边,第三纵线限定所述双网膜板的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双网膜板的第二侧边,以便所述第二侧边从所述双网膜板的第一侧边以使得所述第一侧边定位成基本平行于所述第二侧边(第二侧边基本重叠于第一侧边)的方式延伸,并且其中所述双网膜板被紧固到所述钢结构件,并且第四纵线限定第二翼板和所述双网膜板的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从所述第二翼板以相互成约大于90°但小于约180°的第三角向下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第三角基本等于所述第一角。

双面角(也称为面角)是如此的一种内角,在此处双网护角条的各部分构件的两个相邻面由两个内面划界,例如形成在第一翼板和单网膜板的相邻面之间的角α1,形成在第二翼板和双网膜板的第二侧边的相邻面之间的角α2,以及形成在单网膜板和双网膜板的第一侧边的相邻面之间的角β。沿着双网膜板的第一和第二侧边之间的第三纵线形成的第四角基本为零(0)度,以便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基本彼此重叠,并且彼此大致平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一小段护角条的透视图。

图2是使用了根据等高线法安装的现有技术的护角条的防火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制造且沿着纵向轴线弯曲的本发明的护角条的示例性的一小段的透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自对准的双网护角条的放大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是使用了根据等高线法安装的本发明的自对准双网护角条的防火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3,护角条10包括相对于包括纵向轴线A在内的多个纵向轴线基本上平行且相互平行排列的多个纵向肋16,和分布在所述多个纵向轴线和所述多个纵向肋16之间并且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多个纵向轴线和所述多个纵向肋16延伸的多个横向肋18。一组空隙区20由所述多个纵向肋16和所述多个横向肋18限定,以便每个空隙区20由至少两个纵向肋16和至少两个横向肋18界定。一段护角条10包括切成预定长度L和预定宽度W的单条焊接的金属丝网。预定长度L和预定宽度W对应于预定的防火厚度。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护角条10用合适的金属,例如16号(gauge)金属网制成。也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的其他合适材料,包括合适的塑料。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护角条10是双面焊接的金属丝网。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护角条10具有一组沿着所述多个纵向轴线整体形成在护角条10中的弯曲部。可以使用任何数目的弯曲部。如图4和5中进一步所示,纵向轴线A限定第一翼板12和单网膜板11。第一翼板12和单网膜板11形成约大于90°但小于约180°的角度。第一翼板12的一组边缘限定基片,鼻端14被附接到该基片上。鼻端14、第一翼板12和第二翼板12’(如图5所示)提供刚性边缘,它具有类似屏障的功能,这会在下面进一步说明。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鼻端14用合适的塑料,例如聚氯乙烯制成。也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的其他合适的材料。

参照图4,护角条10沿着多条纵线41、42、43、和44弯曲,以提供具有多个双面角的基本连续的轮廓。纵线44限定第一翼板12和从其以角度α1横向延伸的单网膜板11。角度α1约大于90°,但小于约180°。鼻端14各自被附接到第一翼板12和第二翼板12’。纵线42限定单网膜板11和双网膜板30的从单网膜板11以连续方式延伸出的侧边31。单网膜板11和侧边31由角β分开。角β约为90°。纵线43限定双网膜板30的侧边31和双网膜板30的侧边31’。侧边31’定位成基本平行于侧边31。侧边31’与侧边31基本重叠。纵线41限定第二翼板12’和双网膜板30的侧边31’。侧边31’从第二翼板12'以角度α2向远处延伸。角度α2约大于90°,但小于约180°。

使用中,本公开中经改进的自对准的双网护角条10按轮廊类似的方式使用,以将防火材料包围钢结构件。参照图5,单网膜板11被紧固到钢结构件24。第一翼板12被设置成通过提供上面附接有鼻端14的刚性刮板(screed)边缘,沿着钢结构件的两个表面形成防火材料22的所需厚度。双网膜板30被紧固到钢结构件24,这会在下面做进一步阐述。防火材料22以轮廊类似的方式包围钢结构件24的尺寸,在所有尺寸上均跟随钢结构件24。单条护角条10允许防火材料22沿着三个表面S1、S2和S3均匀分配。

参照图4和5,翼板12和12’的宽度确定距离D1、D2、和D3,并限定大致平坦的表面S1、S2、和S3,其形成一组分布在钢结构件24周围的防火材料22的护角。类似地,通过改变角度α1和α2可有选择地改变任一距离D1、D2和D3。角度α1和α2基本相等,且约大于90°,但小于180°。角度β约为90°。例如,位于第一翼板12和单网膜板11之间角度α1越小(越不钝),位于板条26和表面S1之间的距离D1越长,而位于板条26和表面S2之间的距离D3越短。类似地,位于第二翼板12’和双网膜板30的侧边31'之间的角α2越不钝,距离D2越长和距离D1越短,使得相对于沿着表面S1的较薄的防火材料带22,沿着表面S3的防火材料22分布得更厚。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角度α1和α2应该如此确定,以沿着表面S1获得厚度均匀的防火材料2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板条26被分布在钢结构件24周围。单网膜板11被单网膜板11上的单个紧固位置处的气动紧固件28通过板条26附接到钢结构件24内。也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的其他连接或者附接装置,例如焊接销或者螺钉。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单网膜板11和双网膜板30中的每个都被双网膜板30上的单个紧固位置处的气动紧固件28附接到钢结构件24上。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双网膜板30的侧边31和侧边31’被双网膜板30上的单个紧固位置处的气动紧固件28通过板条26附接到钢结构件24内。也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的其他连接或者附接装置,例如焊接销或者螺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板条26可选择地沿着有待防火处理的钢结构件24的整个周边分布(未显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板条26沿着钢结构件24的一部分周边分布。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任意数目的紧固位置和部位。

第一翼板12和第二翼板12’以及附接到两翼板外缘的鼻端14的宽度在防火处理期间充当屏障。然后防火材料22被喷到板条26上,并利用鼻端14的位置隔开,以确定防火材料22的最终厚度。

参照图5,在车间应用中,即,防火材料22以预制设施被涂覆于钢结构件24,胶结组分在水平放置的板条26的表面上以一次一层的方式喷涂或者浇注。然后钢结构件24旋转90°,相邻的表面被放置成水平,以方便进行防火材料22的涂覆。使用这一工艺,随后进行的每次喷涂允许防火材料22在钢结构件24下一次旋转之前硬化。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护角条10的类似屏障的功能很关键,因为它提供了结合后续各层的防火材料22的合适粘固表面。转动每个钢结构件24以把胶结材料均匀涂覆到所有表面。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构件。

在施工现场的现场应用中,钢结构件24在做防火处理之前被装配到结构中,并且同时钢结构件24的所有表面都可以被喷涂或者抹到板条26的表面上(未显示)。

不难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特殊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就可以对此进行改变,这可根据主流定律的原理来解释,包括可超越其字面范围扩大权利要求的可实施范围的等价学说或者任何其他原理。除非上下文注明,否则无论参照一个实施例还是一个以上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参照一个要素的实施例的数目至少需要该要素的指定数目的实施例,但不打算从权利要求的范围中排除具有该要素的更多实施例的结构或方法。当用在权利要求中时,术语“包括”或其衍生词被用作非排他性的,即不打算排除结构或方法中其他要素或步骤的存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