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模拟稍不均匀场背景下GIS尖端局部放电的试验模型

模拟稍不均匀场背景下GIS尖端局部放电的试验模型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拟稍不均匀场背景下GIS尖端局部放电的试验模型,包括上极板和下极板;上极板为圆形铝块,端部打磨为圆弧形,顶部带有接线内螺纹;下极板同样为圆形铝块,端部打磨为圆弧形;下极板与上极板正对并平行;下极板带有若干接线内螺纹;下极板通过接地线接地;下极板上开有两个两安装孔,两个安装孔中分别绝缘安装有缺陷尖端和平衡尖端;缺陷尖端为不锈钢针尖;平衡尖端为平头不锈钢针;缺陷尖端下部焊接有第一导线,第一导线由上至下正向穿过电流传感器,并与下极板相连;平衡尖端下部焊接有第二导线,第二导线由下至上正向穿过电流传感器,并与下极板相连。本发明解决了模拟实体GIS尖端放电时不精准的问题。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8-20

    授权

    授权

  • 2017-08-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R31/12 申请日:201703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7-2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模拟稍不均匀场背景下GIS尖端局部放电的试验模型。

背景技术

GIS(气体绝缘组合电器)采用六氟化硫作为绝缘介质,具有占地面积小、可靠性高、维护量小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是最重要的电力设备之一。

GIS采用同轴圆柱结构,内外导体之间形成稍不均匀电场,正常情况下,其可靠性极高。但是一旦出现局部电场集中,将引发局部放电,降低GIS绝缘水平,甚至导致击穿或闪络而使绝缘失效。

高压导杆和外壳上金属尖端是GIS中典型缺陷,目前已有尖端放电模型电场分布与实际GIS差距较大,尖端长度和曲率半径也过大,与工况存在明显差距,此外,难以对真实放电量进行准确测量,导致不能对放电进行深层次分析,工程应用价值有限。

因此,很有必要专门研究、设计一种可以模拟稍不均匀场背景下GIS尖端局部放电的试验模型,以对该缺陷类型造成的放电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使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工程实际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拟稍不均匀场背景下GIS尖端局部放电的试验模型,解决模拟实体GIS尖端放电时不精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模拟稍不均匀场背景下GIS尖端局部放电的试验模型,包括:上极板、下极板、接地线、缺陷尖端、平衡尖端和电流传感器;上极板为圆形铝块,端部打磨为圆弧形,顶部带有接线内螺纹;下极板同样为圆形铝块,端部打磨为圆弧形;下极板与上极板正对并平行;下极板带有若干接线内螺纹;下极板通过接地线接地;下极板上开有两个两安装孔,两个安装孔中分别绝缘安装有缺陷尖端和平衡尖端;缺陷尖端为不锈钢针尖;平衡尖端为平头不锈钢针;缺陷尖端下部焊接有第一导线,第一导线由上至下正向穿过电流传感器,并与下极板相连;平衡尖端下部焊接有第二导线,第二导线由下至上正向穿过电流传感器,并与下极板相连。

进一步的,上极板直径为150mm,厚度为10mm;下极板直径为150mm,厚度为10mm。

进一步的,上极板顶部中心带有接线内螺纹,接线内螺纹直径6mm,深5mm,用于连接高压线。

进一步的,下极板下部靠近端部的位置开有内螺纹,螺纹直径6mm,深5mm,用以接地。

进一步的,上极板和下极板构成平行平板电极,极板间距为25mm。

进一步的,两个两安装孔关于下极板的圆心对称,孔直径1mm,孔间距50mm;缺陷尖端凸出下极板上表面的部分长1mm;缺陷尖端上部打磨成圆锥形,圆锥高1mm,锥尖曲率半径为80μm;平衡尖端上部与下极板上表面齐平;缺陷尖端和平衡尖端与安装孔之间均通过绝缘层绝缘,缺陷尖端和平衡尖端的直径均为0.5mm;两个绝缘层厚度均为0.25mm。

进一步的,接地线为编织铜带,与下极板紧密相连。

进一步的,绝缘层为浇注的环氧树脂。

进一步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的,电流传感器为高频罗氏线圈,频带为400Hz-200MHz,灵敏度为1V/A。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首先,外部干扰难以进入测量回路,其次,干扰会在缺陷尖端和平衡尖端引发大小近似相等,但方向相反的电流信号,从而相互抵消,电流传感器所测信号全为缺陷尖端局部放电电流信号;

2、对电流传感器输出进行换算,可获得准确的放电电流信号,进一步积分获得真实放电量;

3、背景场为稍不均匀电场,贴合实际GIS电场分布,同时方便进行理论计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放电模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下极板示意图;

图3为尖端和绝缘层示意图;

图4为尖端缺陷圆锥形头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模拟稍不均匀场背景下GIS尖端局部放电的试验模型,包括上极板1、下极板2、接地线3、缺陷尖端4、平衡尖端5、绝缘层6、导线7和电流传感器8。

上极板1顶部带有接线内螺纹,通过内螺纹固定,试验时接高压;

下极板2通过接地线3接地,保证两极板正对并平行,极板间距离为25mm;

下极板2开有两安装孔,如图2所示,孔直径1mm,两孔之间距离为50mm,缺陷尖端4和平衡尖端5安装于两孔中,缺陷尖端4凸出下极板2的部分长1mm;

缺陷尖端4和平衡尖端5为不锈钢针,针直径为0.5mm,通过环氧浇注于下极板安装孔中,绝缘层6厚度为0.25mm,如图3所示;

缺陷尖端4上部打磨成圆锥形,圆锥高1mm,锥尖曲率半径为80μm,如图4所示;

平衡尖端5上部与下极板齐平,绝缘层厚度同样为0.25mm;

缺陷尖端4下部焊接第一导线701,第一导线701由上至下正向穿过电流传感器8,之后与下极板2相连,平衡尖端5下部焊接第二导线702后由相反方向穿过电流传感器8,之后与下极板2相连;

电流传感器8为高频罗氏线圈,型号为PEARSON 6585,上限截止频率高达200MHz,下限截止频率为400Hz,灵敏度为1V/A。

本发明放电模型可模拟实体GIS中金属尖端引起的放电,放电特征明确、典型,可实现局部放电的精确测量,获得真实放电量。本发明可对GIS导杆或外壳尖端所引起的放电进行检测和研究,对研究局部放电机理,优化GIS的设计,提高GIS局部放电检测灵敏度和现场检测结果的准确分析具有重要作用。

本发明放电模型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首先,外部干扰难以进入测量回路,其次,干扰会在缺陷尖端和平衡尖端引发大小近似相等,但方向相反的电流信号,从而相互抵消,电流传感器所测信号全为缺陷尖端局部放电电流信号;其次,对电流传感器输出进行换算,可获得准确的放电电流信号,进一步积分获得真实放电量;背景场为稍不均匀电场,贴合实际GIS电场分布,同时方便进行理论计算。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