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七氟醚储藏容器的清洗方法和七氟醚的储藏方法

七氟醚储藏容器的清洗方法和七氟醚的储藏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七氟醚储藏容器的清洗方法和七氟醚的储藏方法,其课题在于,发现:可以有效地清洗使用过的“七氟醚储藏容器”且不以昂贵的七氟醚作为清洗液的手段。该课题通过采用如下清洗方法来解决,所述清洗方法包括如下工序:确保至少七氟醚的蒸气存在于七氟醚储藏容器内的状态的工序(第A工序);之后,以七氟醚的蒸气存在于储藏容器内的状态,使“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与前述七氟醚储藏容器的内壁接触,使该液体以液态排出至该储藏容器外的工序(第B工序);和,实施第B工序后,使干燥气体在该储藏容器内流通,使残留于该储藏容器内壁的液体与该干燥气体一起排出至该储藏容器外的工序(第C工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99445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央硝子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611200081.5

  • 申请日2016-12-22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刘新宇

  • 地址 日本山口县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2:51:0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8-30

    授权

    授权

  • 2017-08-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8B9/08 申请日:201612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8-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药物、特别是吸入麻醉药被广泛利用的氟甲基-1,1,1,3,3,3-六氟异丙醚(七氟醚)的储藏容器的清洗方法和储藏方法。

背景技术

氟甲基-1,1,1,3,3,3-六氟异丙醚(七氟醚)作为使用上安全的吸入麻醉药被广泛利用。其合成如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4250334号公报)所公开那样,在多聚甲醛中添加浓硫酸、氟化氢,将该反应混合物加热,然后滴加1,1,1,3,3,3-六氟异丙基醇(HFIP)从而实现。收集自该反应体系产生的气体时,目标物七氟醚会与未反应的HFIP等一起被回收。

上述七氟醚合成反应中,副产各种副产物,但它们经由与“浓硫酸等布朗斯台德酸、路易斯酸或固定化于树脂等的酸”的接触(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2786106号公报)、“与氢氧化钠等碱性水溶液的接触”(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087488号公报)、“磷酸氢钠等分解抑制剂的存在下的蒸馏纯化”(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2786108号公报)等工序从而可以分离·去除未反应的HFIP,而得到纯度高的七氟醚。另外,还已知:如此纯化而成的高纯度的七氟醚中加入少量的水(206ppm~1400ppm)时,七氟醚的长期的保存稳定性显著提高(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3664648号公报)。

另一方面,作为七氟醚的储藏容器,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第3183520号公报)中记载了:能够利用玻璃、塑料、钢制的储藏容器,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第3524060号公报)中记载了: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戊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特定的塑料构件优选作为储藏容器,进而专利文献8(日本专利第5801024号公报)中记载了:利用喷漆或塘瓷进行了非活性衬里的铝容器能够适合用作储藏容器。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七氟醚为醚,且为挥发性液体,因此,作为其储藏容器,使用有密闭容器。

特别是,为了对七氟醚作为“原料药”进行出厂、运输,作为储藏容器,通常使用大型密闭容器(例如内容量500dm3的容器)。这样的大型密闭容器非常昂贵,因此需要在批次间重复使用多次。即,七氟醚作为原料药制造后,填充至该大型密闭容器中而出厂。在使用地实施七氟醚的消耗工序(是指作为药物的品质评价后,作为药物分装于玻璃制安瓿等的工序),其结束后,将残留量变得非常少的储藏容器返回至制造地。制造地对该容器进行新合成的新批次的七氟醚的填充,再次出厂。

此处以七氟醚作为原料药出厂的情况下,在密闭容器内大部分填充七氟醚,优选的是,处于气相部分(容器的空隙部分)充满非活性气体(氮气气体等)的状态。进一步优选的是,基于上述专利文献5的见解,对于七氟醚,加入少量的水(206~1400ppm)作为稳定化剂,使其处于稳定性进一步增加的状态。只要为这样严酷地管理的条件,七氟醚也极其稳定,并不是容易分解的物质。

然而,七氟醚被供于消耗工序后,七氟醚储藏容器返回至制造地为止的过程中,少量的七氟醚以液体乃至气体的形式残留于七氟醚储藏容器,其变为与较大容量的(用非活性气体、空气充满的)气相部分共存的状态。七氟醚长期置于这样的状态时,有时显示出与通常的“填充于密闭容器的状态”不同的行为。尤其,发明人等发现液相的七氟醚长期置于与大量的干燥气体接触的状态时,七氟醚中的水分优先挥发,结果液体七氟醚中的水分量逐渐减少这一特异的表现(参照后述的“参考例1”)。

另一方面,如前述专利文献5中所公开的、以及也如后述的实施例所示那样,七氟醚在水分的量极端少的状态下暴露于严酷的条件时,其一部分有时转化为被称为“聚醚”的类似物化合物(其主要为如下的“聚醚1”和“聚醚2”)等。

(CF3)2CHO-CH2-O-CH(CF3)2<聚醚1>

1,1,1,3,3,3-六氟-2-{[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氧基]甲氧基}丙烷

1,1,1,3,3,3-Hexafluoro-2-[[2,2,2-trifluoro-1-(trifluoromethyl)ethoxy]methoxy]propane

(CF3)2CHO-CH2-O-CH2-O-CH(CF3)2<聚醚2>

2,2′-[氧化双(亚甲氧基)]双[1,1,1,3,3,3-六氟丙烷]

2,2′-[Oxybis(methyleneoxy)]bis[1,1,1,3,3,3-hexafluoropropane]

七氟醚为药物(麻醉药),因此,在下一批的七氟醚中不能混入哪怕微量的这样的转化产物。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第17修订日本药典『药物各条七氟醚』996页,记载了:对于“七氟醚制品中的七氟醚和六氟异丙基甲基醚以外的杂质”,换算为气相色谱图的面积,每种化合物仅允许最多25ppm,且它们合计的值仅允许最多50ppm。并且,预想这样的“杂质”主要为七氟醚的合成工序、纯化工序中的副产物,并没有预想为储藏容器中源自前批次的七氟醚而产生的化合物。

进而,“消耗工序”结束后直至储藏容器返回至制造地,考虑到运输的情况还有耗费6个月这样较长的时间的情况。

七氟醚本来是十分稳定的化合物,但鉴于以上情况,不能断言“消耗工序”结束后直至返回容器的环境下,完全不产生不期望的副反应。出于这样的理由,为了确实地保证七氟醚的品质,在制造地即将重新填充新批次的七氟醚时,将容器内部充分清洗,将前批次中填充的七氟醚确实地冲洗至体系外的操作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作为将收纳液体(液体化合物、液体组合物)的容器内部清洗的方法,大多进行的是使用了“与该液体完全相同种类的液体”的清洗。这样的清洗操作一般被称为“润洗”,特别是进行溶液分析时,作为容器的清洗方法被广泛使用。七氟醚的情况下,特别是,对于前述类似物化合物(聚醚1、2),基于其基本骨架与七氟醚共通由此推定其对七氟醚的亲和性高,因此,本发明人等以往认为使用“纯化七氟醚”的“润洗(将其也称为“七氟醚·冲洗”)”特别适合。制造现场也长年采用该清洗方法。

然而,为了完全去除杂质,以能够确实地保证完全去除的程度进行“七氟醚·冲洗”,原则上必须历经多次地重复“七氟醚·冲洗”,“七氟醚”的消耗量必然地变多。“七氟醚”是昂贵的制品,因此,“七氟醚·冲洗”导致资源浪费,变为经济上不利的因素。即,谋求代替其的清洗方法的开发。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清洗容器的方法,一般熟知的是,“以有机溶剂作为清洗液的方法”。然而,七氟醚为“吸入麻醉药”,不允许即使少量的有机溶剂混入至制品中。作为与七氟醚、其类似物的亲和性较高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甲醇、丙酮、二乙醚。此处列举的物质是沸点较低的溶剂,认为可能不实施干燥手段就能够简单地去除。然而,实际上使用这些溶剂进行七氟醚储藏容器的清洗出乎意料地难。即,利用这些有机溶剂进行储藏容器的清洗后,如果使加热空气在储藏容器中流通,或者将储藏容器抽真空,则确实可以去除大部分的溶剂,但在实施了这样的干燥手段的容器中填充新批次的七氟醚后,有时在七氟醚中检出微量的溶剂的气相色谱图的峰(对于其记载于后述的“比较例1”)。

在新批次的七氟醚中检测到有机溶剂时,其制品变得无法使用。

即,作为ppm水平的混入也不被允许的“药物七氟醚”的清洗液,使用这些有机溶剂反而成为品质管理上的负担,决不能说是适合的方法。

鉴于这样的各种情况,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发现用于清洗七氟醚储藏容器的新型的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课题,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利用“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能够清洗使用过的“七氟醚储藏容器”的优异的方法。

即,本发明为使用过的“七氟醚储藏容器”的清洗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确保至少七氟醚的蒸气存在于该储藏容器内的状态的工序(第A工序);

在第A工序后,以七氟醚的蒸气存在于储藏容器内的状态,使“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与前述七氟醚储藏容器的内壁接触,使该液体以液态排出至该储藏容器外的工序(第B工序);和,

在第B工序后,使干燥气体在该储藏容器内流通,使残留于该储藏容器内壁的液体与该干燥气体一起排出至该储藏容器外的工序(第C工序)。

本发明中,作为清洗对象的“七氟醚储藏容器”(即,上述使用过的“七氟醚储藏容器”)是指,在批次间重复使用的七氟醚储藏容器,且为前批次中被填充的七氟醚的至少一部分(典型地为填充了的七氟醚的基本全部或全部)被消耗后的该储藏容器。

本发明的1个特征在于,前述“第A工序”,即,确保至少七氟醚的蒸气存在于该储藏容器内的状态的工序。通过进行该“第A工序”,维持七氟醚储藏容器的内壁经常与七氟醚分子接触的状态,接着可以有效地进行第B工序的利用“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的清洗。

即,通过该“第A工序”,使该七氟醚储藏容器(特别是其内壁面)为与七氟醚的分子亲和的状态后,作为“第B工序”,尝试了在七氟醚的蒸气存在于储藏容器内的状态下使“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与前述储藏容器的内壁接触,接着使该液体排出至前述储藏容器外的工序,结果判断可以清洗至在清洗后的容器的内部实质上不残留七氟醚和疏水性高的前述“聚醚1、2”的状态(小于1ppm)。然后,之后,即使多次再利用前述储藏容器,也完全确认不到它们(七氟醚、聚醚1、2)蓄积在储藏容器内(参照后述的“实施例”)。

进而,本发明人等将七氟醚在该储藏容器中特意置于严酷的环境下,将一部分强制转化为“聚醚1、2”,将所得“溶入了较高浓度的该聚醚的七氟醚”保留于储藏容器内,尝试了与“第B工序”对应的清洗工序。其结果,发现了:利用“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不仅将七氟醚而且将副产的“聚醚1、2”从七氟醚储藏容器冲洗至低于FID气相色谱的检测极限即1ppm的量。尤其是可知,作为该“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可以特别优选使用“实质上仅由水构成的液体”。即,使用“实质上仅由水构成的液体”对加入有“溶入了聚醚1、2的七氟醚”的储藏容器多次清洗,结果确认到:如后述的实施例所示那样,七氟醚和“聚醚1、2”均可以排除到体系外以达到完全无法检测的程度(直至低于1ppm的水平)。

七氟醚为含氟的链状醚,由于为低极性物质,因此与水的亲和性低。如专利文献5所公开那样,已知的是,如果水为极少量则与七氟醚混合,具有提高七氟醚的稳定性的特异效果,但水对于七氟醚的混合大致到1400ppm为止,超过该值时,水与七氟醚强烈排斥彼此。

进而,变为前述“聚醚1、2”时,与七氟醚相比,碳数多,疏水的性质更强,与七氟醚相比为极性更低的(疏水性大的)物质。

“水”是极性极其高的液体(真空介电常数约为80),一般与有机化合物(特别是碳多,低极性的化合物)的亲和性低。因此,迄今为止,一直认为作为清洗七氟醚、其类似物的清洗液,“水”是非常不恰当的。即认为,使用水作为清洗液时,七氟醚、尤其是极性更低的“聚醚1、2”会残留于储藏容器的内壁。

然而,本发明人等得到如下见解:利用这样的“水”,对容器内壁的“七氟醚类似物(聚醚1、2)”进行强力地(即,直至适合于作为药物的品质管理的水平地高度地)冲洗。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无法预料的结果。其理由尚不确定,但推测理由之一在于,对于七氟醚,如果为少量的水则发生溶解,因此,在容器内以蒸气的形式残留的“七氟醚”与“水”呈现某种相互作用,能够与水一起有效地冲走容器内壁的“聚醚”,(需要说明的是,发现本发明后,本发明人等重新查阅文献,结果日本专利第3612590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见解:“聚醚1”与丁醇混合而形成共沸混合物。另外,日本专利第5244109号公报中有对包含“聚醚1”的有机化合物组合物进行水洗的实验例(实施例3),但在水洗前后“聚醚1”的含量完全没有变化。均是证明了“聚醚1”与水为亲和性极其低的物质的技术情报。)。

慎重起见,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上的七氟醚的流通过程中,使用过的“七氟醚储藏容器”(消耗工序后的七氟醚储藏容器)通常并不暴露于“严酷的环境”下。因此认为,“使用的过容器”中的七氟醚基本不会转化为前述“聚醚1、2”等类似物。然而,七氟醚为药物,因此,必须经常设想最坏条件而进行品质管理。即,七氟醚万一以某种原因转化为聚醚1、2,直至填充下一批次的七氟醚时,也必须将其确实地排出至储藏容器外。即,为了完全排除制品的风险而保证七氟醚确实的品质,清洗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作为其清洗手段,本发明人等获得如下见解:可以优选利用“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尤其是“实质上仅由水构成的液体”,使能充分满足医药制品所要求的品质保证且即使历经多次也能够进行稳定的容器清洗成为可能。由此,能够显著地降低迄今为止七氟醚储藏容器的清洗所需的经济负担。

本发明中“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只要为“包含超过50质量%的水的一相的液体”即可。具体而言,优选“水和水以外的液体混合而形成一相的液体”和“实质上仅由水构成的液体”中的任一者。其中优选的是“实质上仅由水构成的液体”。即,本发明人等发现了:即使为“实质上仅由水构成的液体”也能够以与“利用七氟醚的润洗”相比毫不逊色的的水平进行容器的清洗。

需要说明的是,清洗操作没有特别限定,特别优选的是,基于利用喷雾喷嘴将“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直接喷射至储藏容器的内壁的方式,其中,特别优选使用60℃~90℃的稍高的温度的该液体。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进行了上述第B工序后,进一步进行:使干燥气体在前述储藏容器内流通,使残留于该储藏容器内壁的液体与该干燥气体一起排出至该储藏容器外的工序(第C工序)。

通过进行该第C工序,可以将清洗七氟醚储藏容器中使用的“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中附着(残留)于容器内壁的该液体与干燥气体一起排出至容器外,形成干的状态的容器内壁。另外,仅进行第B工序时,七氟醚蒸气仍然残留于储藏容器的气相部分,但通过进行第C工序,该七氟醚蒸气也完全被排出至容器外,可以形成适于再次填充新的批次的七氟醚的储藏容器。

对于包括上述第A~C工序的“七氟醚储藏容器的清洗工序(第1工序)”结束了的七氟醚储藏容器,进行填充新批次的七氟醚的工序(第2工序),从而可以制造“容器中填充有七氟醚的医药制品”。

进而,可以将制造后的该“医药制品”通过之后的“保存工序”(第3工序)稳定地储藏。

根据本发明,还可以享有如下的优点。即,实施“七氟醚·冲洗”而不进行利用“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的清洗时,“七氟醚·冲洗”后,尽早(通常1个月以内)进行新批次的七氟醚的填充,在工序管理上变得必须。这是由于,如前述那样,“较少量的七氟醚残留于大容量的储藏容器中”的状态与制品出厂时的“储藏容器中填充有规定量的七氟醚”的状态相比,环境非常不同,对于这样的状态,优选不进行必要以上的长期存放。

即,假定实施“七氟醚·冲洗”的情况下,其结束后,如果不尽快完成填充新批次的七氟醚的工序,则品质管理上不能说是最佳的。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利用“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进行清洗的情况下,容器内变为实质上七氟醚和副产物均不存在的状态,因此,即便在清洗工序结束后长时间(例如,6个月)放置后填充新批次的七氟醚,也没有关系。即,也可以将“容器清洗”和“新批次的七氟醚的填充”在时间上完全分开地进行,工序的自由度显著增加。

如此本发明人等得到使用“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来清洗七氟醚储藏容器这样预料不到且有用的见解,基于该见解,完成了本申请各发明。

即,本发明包括以下的各发明。

[发明1]

一种七氟醚储藏容器的清洗方法,

该储藏容器为在批次间重复使用的七氟醚储藏容器,且为前批次中填充的七氟醚的至少一部分被消耗后的容器,

该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确保至少七氟醚的蒸气存在于该储藏容器内的状态的工序(第A工序);

之后,以七氟醚的蒸气存在于储藏容器内的状态,使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与前述七氟醚储藏容器的内壁接触,使该液体以液态排出至该储藏容器外的工序(第B工序);和,

在实施第B工序后,使干燥气体在该储藏容器内流通,使残留于该储藏容器内壁的液体与该干燥气体一起排出至该储藏容器外的工序(第C工序)。

[发明2]

根据发明1所述的清洗方法,其中,第A工序中的至少七氟醚的蒸气存在于该储藏容器内的状态为:在消耗前批次中填充的七氟醚的工序中将所填充的液体七氟醚实质上全部消耗后,以该储藏容器的气相中残存有七氟醚蒸气的至少一部分的状态将该储藏容器密闭而得以确保的状态。

[发明3]

根据发明1所述的清洗方法,其中,第A工序中的至少七氟醚的蒸气存在于该储藏容器内的状态为:在将前批次中填充的七氟醚消耗的工序中将所填充的液体七氟醚的一部分消耗后,将该储藏容器密闭而得以确保的状态。

[发明4]

根据发明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洗方法,其中,前述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为实质上仅由水构成的液体。

[发明5]

根据发明1~4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洗方法,其中,使第B工序中的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与前述储藏容器的内壁接触是通过利用液体喷射单元,向该储藏容器的内壁直接喷射该液体而进行的。

[发明6]

根据发明5所述的清洗方法,其中,进行前述喷射时的前述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的温度为60~90℃。

[发明7]

根据发明1~6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洗方法,其中,前述储藏容器的内壁的一部分或全部的材质为选自由不锈钢、树脂衬里和玻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发明8]

根据发明7所述的清洗方法,其中,前述储藏容器的内壁的一部分或全部的材质为不锈钢。

[发明9]

根据发明1~8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洗方法,其中,第C工序中的干燥气体为30~150℃的干燥空气。

[发明10]

根据发明1~9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洗方法,其中,第C工序包括:确认自该储藏容器排出的干燥气体的露点为规定的温度以下。

[发明11]

一种七氟醚储藏容器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储藏容器为在批次间重复使用的七氟醚储藏容器,且为前批次中被填充的七氟醚的至少一部分被消耗后的容器,

该清洗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在消耗前批次中填充的七氟醚的工序中将所填充的液体七氟醚消耗后,以使该储藏容器的气相中残存有七氟醚蒸气的至少一部分的状态将该储藏容器密闭而得以确保在该储藏容器内至少存在七氟醚蒸气的状态的工序(第a工序);

之后,以七氟醚的蒸气存在于储藏容器内的状态,利用喷雾喷嘴使实质上仅由水构成的液体对前述储藏容器的内壁进行直接喷射从而使其接触,接着使该液体以液态排出至该储藏容器外的工序(第b工序);和,

在实施第b工序后,使干燥气体在该储藏容器内流通,使残留于该储藏容器内壁的液体与该干燥气体一起排出至该储藏容器外,并且确认自该储藏容器排出的干燥气体的露点为规定的温度以下的工序(第c工序),

通过实施第a~c工序,该储藏容器中,七氟醚和其类似物的下式所示的化合物(聚醚1和聚醚2)均为实质上检测不到的状态。

(CF3)2CHO-CH2-O-CH(CF3)2>

(CF3)2CHO-CH2-O-CH2-O-CH(CF3)2>

[发明12]

根据发明11所述的清洗方法,其中,

前述储藏容器的内壁的一部分或全部的材质为不锈钢制,

前述实质上仅由水构成的液体的温度为60~90℃。

[发明13]

根据发明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洗方法,其中,第B工序或第b工序包括:使用了纯化七氟醚的前述储藏容器的清洗工序。

[发明14]

一种储藏容器中填充有七氟醚的医药制品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用发明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清洗过的储藏容器中填充新批次的七氟醚。

[发明15]

根据发明1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包括: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前述填充后的新批次的七氟醚的液体组成。

[发明16]

一种储藏容器中填充有七氟醚的医药制品,其是通过发明14或15所述的方法而制造的。

[发明17]

一种七氟醚的储藏方法,其包括如下第1~第3工序:

第1工序:利用发明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清洗七氟醚储藏容器的工序;

第2工序:在前述清洗后的储藏容器中填充新批次的七氟醚的工序;和,

第3工序:储藏前述填充后的七氟醚储藏容器的工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以廉价的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发挥可以有效地清洗使用过的“七氟醚储藏容器”的效果。即,发挥能够清洗至储藏容器的内部实质上完全检测不到七氟醚、类似物的聚醚1、2的状态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也可以分开实施该储藏容器的清洗工序和之后的七氟醚的填充工序,工序的自由度增大。

附图说明

图1为将“使用过的包含七氟醚的储藏容器的清洗方法”,“储藏容器中填充有七氟醚的医药制品的制造方法”以及“七氟醚的储藏方法”的关系图式化而成的图。

图2为示出第1工序“第B工序”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例子的图。

图3为示出第1工序“第B工序”中使用的“喷嘴<a>”的概要的图。

图4为示出第1工序“第C工序”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不受这些说明的约束,对于以下的示例以外,也可以在不有损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而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包含作为本申请优先权主张的基础的日本特愿2016-215676号说明书的整体。另外,本说明书中引用的全部发行物,例如现有技术文献和公开公报、专利公报等其他专利文献作为参照引入至本说明书中。

本申请各发明中,如下第1~第3工序相互关联(参照发明17)。

第1工序:通过“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清洗“七氟醚储藏容器”的工序。

第2工序:在前述第1工序结束后的该储藏容器中填充新批次的七氟醚的工序。

第3工序:接着前述第2工序将填充有该七氟醚的七氟醚储藏容器储藏的工序。

本申请发明中“清洗方法的发明”以上述“第1工序”为技术特征。该“第1工序”具体具备“第A工序”~“第C工序”。

另外,“制造方法的发明”以上述“第1工序”和“第2工序”为技术特征。

另外,“储藏方法的发明”以上述“第1工序”、“第2工序”和“第3工序”为技术特征。

以下,从“第1工序”起依次进行详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的各特征和它们的组合等为一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特征的付加、省略、置换和其他变更。另外,本发明不限于实施方式。

[1]关于第1工序

第1工序是通过“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清洗“七氟醚储藏容器”的工序。

[关于七氟醚]

本发明中使用的七氟醚可以使用作为全身麻醉药被广泛使用的七氟醚。七氟醚的合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优选使用通过前述专利文献1~5中公开的方法而制造的七氟醚。

[关于“七氟醚储藏容器”]

本发明中,作为清洗对象的“七氟醚储藏容器”(所谓使用过的七氟醚储藏容器)是指,在批次间重复使用的七氟醚储藏容器,且为前批次中填充的七氟醚的至少一部分被消耗后的该储藏容器。

七氟醚为醚,挥发性高,因此作为储藏容器,要求能够密闭储藏七氟醚的结构。对形状、材质没有特别限制,优选容器整体为不锈钢等金属制的物质。另外,该储藏容器的内壁的一部分或全部优选为选自由不锈钢(包含铁-铬-镍的合金)、树脂衬里和玻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材质。特别是内壁为不锈钢、树脂衬里的储藏容器的物理强度、化学耐久性(耐腐蚀性)高,适于在密闭条件下储藏七氟醚。其中,内壁为不锈钢的储藏容器在结构上也简单,耐久性特别高,故特别优选。作为不锈钢,特别优选作为SUS304、SUS316、SUS316L等而已知的奥氏体系不锈钢。

需要说明的是,七氟醚为挥发性液体,例如25℃下具有约0.026MPa的蒸气压,35℃下具有约0.041MPa的蒸气压,45℃下具有约0.061MPa的蒸气压。在预先用非活性气体(氮气等)充满了的储藏容器内导入七氟醚的液体时,通常,将该液体导入至容器内并封入后,该液体的一部分缓慢气化成储藏容器中的气相部分。由此,在储藏容器内,如果之后温度没有变化,则通常变为微加压状态。另外,进行填充后,外部气温大幅降低时,储藏容器内有时也变为负压(小于1个气压)。因此,作为七氟醚的储藏容器,优选能够耐受内压的变动(增减)的结构。具体而言,在这样的条件下将七氟醚填充至储藏容器时,内压大致在0.08MPa~0.13MPa的范围内变动。因此如果为“能够耐受以内压(绝对压力)计为0.17MPa的容器”则可以说充分承受这样的压力变动,为优选。对容器的耐压性能特别没有上限,为“耐受0.3MPa以上的绝对压力的容器”时,设计、保持有时变复杂。而且七氟醚储藏容器的情况下,通常内压不会升高至0.3MPa以上,因此,通常无需耐受0.3MPa以上的绝对压力的储藏容器。

本发明中所谓的七氟醚的“消耗工序”具体而言是指,例如对填充于该储藏容器的七氟醚进行品质评价后,从该储藏容器采集并作为药物分装于玻璃制安瓿等的工序等。该“消耗工序”中,将采集用汲取管从储藏容器外插入至储藏容器内的七氟醚的液相部分,在此基础上,从其他加压用的孔向该储藏容器的气相部分导入非活性气体(例如氮气等)施加微加压即可,如此可以将七氟醚的液体从汲取管采集。

“消耗工序”中,没有特别限定,一般,前批次中填充于该储藏容器的七氟醚的液体部分基本被“消耗”,以大致变为空的状态,返回至七氟醚制造地。

对七氟醚储藏容器的内容积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为适于大规模运输七氟醚的大小即可,例如可以使用100dm3~10000dm3这样宽范围的内容积的储藏容器。当然,也可以使用比其大的容器,或者也可以使用比该范围小的容器。其中,内容积为300dm3~1000dm3时,作为本发明中的“七氟醚储藏容器”是优选的。

[关于“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

本发明中的清洗剂即“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只要为“包含超过50质量%的水的一相的液体”即可。具体而言,优选“水和水以外的液体混合而形成一相的液体”和“实质上仅由水构成的液体”中的任意者。其中优选为“实质上仅由水构成的液体”。

此处“水以外的液体”,例如可以举出:醇、丙酮等能够与水混合而形成一相液体的液体。进而,即使与水的亲和性低但极其少量情况下能够与水混合而形成一相液体的液体,则在与水混合而形成一相液体的组成范围内,就属于本发明中所谓“水以外的液体”。

作为前述“水以外的液体”,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作为亲水性溶剂已知的甲醇、乙醇、2-丙醇、丙酮、乙腈、四氢呋喃、乙二醇、三甲胺、三乙胺等。假定使用由这样的“水和水以外的液体”形成的混合液体时,水的质量相对于液体整体的质量超过50质量%即可,优选超过80质量%,进一步优选超过90质量%。但是,作为“水以外的液体”,将七氟醚以外的物质与水混合作为清洗溶剂使用时,必须进行后述的第C工序直至该“水以外的液体”完全检测不到为止,该“水以外的液体”的含量也必须为检查项目,这样有时变为负担。

此处,本发明人发现:作为前述“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可以适合使用“实质上仅由水构成的液体”。因此,作为本发明的第1工序中使用的“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特别优选使用“实质上仅由水构成的液体”。

对于使用的水的种类在技术上没有特别限制。以适当使用通常的自来水、离子交换水、蒸馏水、反渗透水(RO水)等。但是,七氟醚是能够作为药物使用的物质,因此优选使用杂质少的水,特别优选使用离子交换水、蒸馏水。使用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而使电导率变为规定值1μS/cm以下的离子交换水是特别优选的方案之一。

[关于第A工序]

第1工序中的第A工序是确保至少七氟醚的蒸气存在于七氟醚储藏容器内的状态的工序。对于作为清洗对象的该储藏容器,如上所详述。进行了该第A工序,结果,维持储藏容器内一直与七氟醚的分子接触的状态,可以确实地得到接下来的第B工序中的利用“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的清洗的效果。假定不进行该第A工序,容器内壁为干的状态时,即使接下来进行第B工序中的利用“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进行清洗,也难以期待确实的清洗效果。即,第A工序在本发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处对第A工序的确保“至少七氟醚的蒸气存在于七氟醚储藏容器内的状态”的手段没有特别限制。作为该手段,可以举出“第1方案”~“第3方案”。以下,进行说明。

(1)第1方案

第A工序的“第1方案”是“前批次中填充的七氟醚的‘消耗工序’中,将液体七氟醚实质上全部采集后,以使七氟醚蒸气残存于该储藏容器的气相中的状态将该储藏容器密闭”的方法。即,该七氟醚的“消耗工序”中,将所填充的七氟醚的液体部分实质上全部消耗(采集)的情况下,容器内的气相中仍然残留有大量的七氟醚蒸气。例如在25℃、大气压下,七氟醚的蒸气压约为0.026MPa,因此500dm3容器的情况下且在25℃下实质上全部采集液相的七氟醚的情况下,如果气相部的七氟醚没有损失则推定气相部中残留有大致1kg的七氟醚。

而且,根据本发明人等的发现,作为第A工序中的“气相部的七氟醚蒸气”,无需为相当于饱和蒸气压的量。具体而言,换算成25℃下在气相中存在有0.0026MPa(与25℃下的饱和蒸气压相比为10%)以上的七氟醚即可,优选气相中存在有0.010MPa(与25℃下的饱和蒸气压相比为40%)以上的七氟醚,进一步优选气相中存在有0.020MPa(80%)以上的七氟醚。

通常,从填充有七氟醚的储藏容器采集七氟醚时,向七氟醚的液相部插入汲取管,从其他加压用的孔用氮气等对容器内进行微加压,利用该加压力从该汲取管取出七氟醚的液体,从而可以有效地实施。利用该方法取出七氟醚时,即便七氟醚的液体实质上全部被采集,在容器内部也残留有基本接近饱和的七氟醚蒸气。

这是由于,七氟醚蒸气与空气、氮气相比,比重相当大,原则上停留于储藏容器的下部(底部)。因此,七氟醚的消耗工序结束后,如果立即(例如5分钟以内,优选1分钟以内)关闭汲取管的塞而不打开容器的下部或使非活性气体流通,则可以将“与饱和蒸气压基本相等的量的七氟醚蒸气”原样地残留于容器内(或者,也可以取下汲取管后,立即密闭储藏容器)。上述的“以25℃换算计相当于0.0026MPa(七氟醚的蒸气压的10%)的量的七氟醚蒸气存在的状态”通过这样的操作可以充分确保。

(2)第2方案

第A工序的其他方法(第2方案)是“在将前批次中填充的七氟醚消耗的工序中,将七氟醚的一部分消耗(采集)(换言之,特意将一部分以液体的形式事先残留于该储藏容器),在该状态下将该储藏容器密闭”的方法。该方法的情况下,储藏容器内残留有“液体七氟醚”,因此,气液平衡成立,可以使储藏容器内在被七氟醚的饱和蒸气压充满。

作为该方案的具体方法,可以举出:“七氟醚的消耗工序中,调整在液体七氟醚中插入的汲取管的位置,使得七氟醚的液相的一部分不被消耗(采集)”;“七氟醚的消耗工序中,在确认了液体七氟醚耗尽的时刻,特意地将规定量的七氟醚注入至容器内”等方法。

根据“第2方案”,七氟醚储藏容器只要置于与“七氟醚的消耗工序(采集工序)”为相同温度(或低于七氟醚的消耗工序时的温度),液相七氟醚就稳定地存在于容器内(即气液平衡成立),可以保证容器内壁与七氟醚的“饱和蒸气”接触的状态。

(3)第3方案

作为第A工序的其他方法(第3方案),也可以采用“在前批次的消耗工序后,以某种理由,将处于储藏容器内的七氟醚的蒸气全部清扫后,将七氟醚从外部另行补给至容器内”的实施方式。然而,“暂时清扫后,重新从外部供给七氟醚”缺乏实际意义。如已经说明那样,大容量的储藏容器的情况下,气相部中存在有规定量的七氟醚蒸气,需要大量的七氟醚会导致七氟醚的浪费,因此,“第3方案”不能说是本发明的最佳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适当选择实施剩下的“第1方案”和“第2方案”中的某一个。“第2方案”是储藏容器内必须存在剩余的七氟醚,使七氟醚的饱和蒸气稳定地存在于容器内的方法。另一方面,“第1方案”中,液体的七氟醚实质上全部被采集,因此通常情况下,容器内的七氟醚的蒸气压“没有达到饱和蒸气压(稍低的值)”。

然而如上所述,本发明人等发现:即使为“第1方案”,也可以充分形成使储藏容器的内壁与七氟醚亲和的情况。从尽量防止七氟醚的浪费的观点出发,认为优选“第1方案”。

利用第1~第3方案中的任意方法进行第A工序的情况下,通过第A工序,也确保七氟醚的蒸气存在于容器内的气相部分的状态,然后例如至少将该状态维持60分钟,使容器内壁与七氟醚的蒸气溶合,故优选。进而,进一步优选维持24小时(一天)。当然如至此的说明所表明那样,通常,在七氟醚的“消耗工序”结束,容器被密闭的时刻,本发明的“第A工序”也结束。将使用过的七氟醚储藏容器保持该状态原样地返回(运输)至制造地。因此,通常,七氟醚的消耗工序结束后,只要立即密闭容器,即使不进行特别的操作,也可以满足“确保七氟醚的蒸气存在于容器内的气相部分的状态,然后维持该状态1小时(优选24小时)”的条件。

[关于第B工序]

第B工序是第A工序结束后,以七氟醚蒸气存在于储藏容器的状态,使“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与该七氟醚储藏容器的内壁接触,接着将该液体以液态排出至该储藏容器外的工序。如果实施第B工序,则发挥如下预料不到的效果:该储藏容器内的七氟醚利用前述液体被冲洗至该储藏容器外,在万一“聚醚1、2”存在的情况下,该类似物也可以与七氟醚一起确实地排出至储藏容器外。

本发明中,预先通过第A工序,事先形成七氟醚蒸气存在于该储藏容器内的状态,保持该状态(即保持内壁与七氟醚蒸气接触的状态不变地)开始第B工序即可。如此,可以发挥本发明的第B工序的高清洗力。当然,通常无需为此进行特别操作,设置向第A工序结束了的该储藏容器中导入“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的小的孔(导入孔),在另行采用减压的措施的基础上,立即开始该液体的导入即可。如此,可以将第A工序中达成的“七氟醚蒸气与内壁的接触状态”不间断地置换为第B工序中的“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与内壁的接触状态”。

本发明的第B工序中的“以七氟醚蒸气存在于储藏容器的状态,使“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与该七氟醚储藏容器的内壁接触”是指,在该液体对储藏容器内壁的接触开始时刻,七氟醚蒸气残留于储藏容器内。之后,优选利用该液体持续进行清洗时,七氟醚的蒸气也存在于容器内。尤其是,后述“第2方案”的情况下,可以抑制该液体的用量,因此,七氟醚被排出至体系外的速度慢,进行该液体对内壁的接触的过程中,七氟醚的蒸气容易残留于容器内,为优选。

在前述第A工序结束了的时刻,储藏容器内残留有液体的七氟醚的情况下(即,前述的“(第A工序的)第2方案”的情况下),在第B工序开始前,也可以使该液体七氟醚从下部的液体排出孔(drain)排出。特别是,残留的液体七氟醚的量多时,使液体七氟醚先排出,排完后开始第B工序时,七氟醚不易浪费,故优选。

需要说明的是,以使储藏容器完全密闭的状态进行第B工序的“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的导入”时,(由于内压提高)通常是困难的。因此,该储藏容器优选采用压力释放的措施。

如上所述,本发明中“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只要为“包含超过50质量%的水的一相的液体”即可,其中优选为“实质上仅由水构成的液体”。如上所述,即使为“实质上仅由水构成的液体”,也可以有效地进行七氟醚储藏容器的清洗是本发明中发现的大的特征之一,由此,可以避免控制、管理“水以外的溶剂”在容器中的残留的复杂性。

“实质上仅由水构成的液体”,例如可以举出:构成液体的物质中的99.9质量%以上为水分子的液体。如上所述,特别优选离子交换水、蒸馏水,如果为这样的水,则可以充分满足“构成液体的物质中的99.9质量%以上为水分子”的条件。

对第B工序中使用的“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的温度没有特别限制,特别优选使用60℃~90℃这样温水或者热水的温度区域的液体。该温度过低时,无法充分发挥清洗效果,清洗所需的液体的量有时增加,相反地超过90℃时,温度过高而操作有时变复杂。

第B工序中,从确实地冲洗残留于容器内壁的化学物质的观点出发,理想的是,使“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与七氟醚储藏容器的内壁的整个面接触。对为此而使用的方法没有限制,作为代表的方法,可以举出如下“第1方案”和“第2方案”。

(1)第1方案

第B工序的“第1方案”为如下方法:将“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在储藏容器内注满,接着优选搅拌规定时间后,从排出口排出该液体。利用该方法,无需复杂的操作,可以使“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与储藏容器的内壁整个面确实地接触。即,该方案的情况下,可以以简便的操作确实地进行清洗。当然,将“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在储藏容器内注满、搅拌规定时间后排出这样的操作优选至少重复3次,进一步优选进行5次以上。

该方法中,必须先在储藏容器内注满“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因此,排气口通常设置于储藏容器的最上部。

该“第1方案”的情况下,有可以以简便的操作确实地进行清洗的优点。然而,存在如下缺点:为了进行1次第B工序的操作,需要与该储藏容器的内容积相等的量的“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尤其是,清洗500dm3这样的大容量的储藏容器时,需要大量的“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因此在经济上有时变得不利。

(2)第2方案

第B工序的“第2方案”为如下方法:利用液体喷射单元使“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直接喷射至前述储藏容器的内壁的整个面。作为液体喷射单元,可以举出:喷雾喷嘴、喷淋之类的常用的手段。该方法需要一定的操作,但水的用量与上述第1方案相比明显较少,也能够进行令人满意的清洗,从这一点出发,是优异的方法。另外,如上所述,该方法中,可以抑制水的用量,因此,容易使七氟醚蒸气长期残留于气相部,即使存在“聚醚1、2”的情况下,在更强力地冲洗这些物质的方面出发,也有优势。

该“第2方案”的特别优选方案是指,缓慢改变喷嘴的朝向,持续进行将该液体从喷雾喷嘴喷射而使自喷嘴喷出的液滴与容器内壁直接碰撞的操作并缓慢改变喷嘴方向,直至在容器的内壁整个面进行了液滴的直接碰撞为止。

“水”这样的溶剂有通过其强的分子间氢键而容易形成块的性质。由此,将“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从喷嘴仅喷射至特定的位置(例如储藏容器内部的最上部)时,之后,容器内落下的该液体在特定的位置形成条而容易落下,有时未与内壁整个面充分接触。如果使该液体从喷嘴喷射,与容器内壁的整个面直接碰撞,则可以防止这样的情况,可以使“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与储藏容器内壁的整个面确实地接触。

对清洗液的喷射法没有特别限制,无论手动、自动,可以采用宽范围的方法。然而,作为七氟醚的储藏容器,如前述那样,一般采用不锈钢等不透明的材质的储藏容器,上述情况下,“边以目视观察内部的状态边将水喷射至内面的整体”通常是不容易的。

由此,第B工序的“第2方案”特别优选使用图2所示那样的“能够沿水平方向旋转的喷雾喷嘴”来实施。图2-1为从水平方向的一个方向观察七氟醚储藏容器的纵向剖视图。图2-2为从储藏容器的上面观察相同状态的水平剖视图。

在该储藏容器的内部的中央(无论相对于水平方向还是从垂方向看都处于中央的位置)附近设置“能够沿水平方向旋转的喷雾喷嘴<a>”。该<a>与外部的罐连接,由此将“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供给至<a>。<a>具备如下功能:使供给的水流向“从<a>观察右斜上90°”和“左斜下90°”的方向同时喷射。沿“从<a>观察右斜上90°”的方向喷射水,结果水流形成“平面区域1”。沿“左斜下90°”的方向喷射水,结果水流形成“平面区域2”。“平面区域1”与“平面区域2”介由<a>连接,并且它们置于与连接图2-1的观察者和<a>的直线正交的平面上(单一的平面上)。

<b>是用于排出液体的排出孔(排出口),“第2方案”中,还发挥压力释放的作用,因此液体的喷射中打开即可。

<c>和<d>是指,图2-1的“平面区域1”与容器内壁交叉的曲线的上端和下端。其中,<c>与储藏容器的中央最上点重叠。另一方面,<e>和<f>是指,图2-1的“平面区域2”与容器内壁交叉的曲线的下端和上端。其中,<e>与储藏容器的中央最下点重叠。

图2-1中示出,从喷嘴<a>喷射的清洗液通过“平面区域1”和“平面区域2”,与经由c~d的曲线和经由e~f的曲线直接碰撞的状态。

接着,图2-1所示的、保持水向“从<a>观察右斜上90°”和“左斜下90°”的方向同时喷射的状态不变,同时使<a>沿水平方向以一定的转速旋转360°。其结果,相当于上述经由c~d的曲线和经由e~f的曲线的曲线沿着储藏容器的内壁360°连续地产生。即,结果喷出的“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直接碰撞于容器内壁的全部位置。由此,与上述“第1方案”相比,即便以明显少的“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也可以没有遗漏地清洗容器内。

从喷嘴<a>喷出的水压必须使“液体”确实地直接碰撞于容器内壁的整个面,因此,优选高于常压,500dm3那样的大型的储藏容器的情况下,优选0.2~1MPa(绝对压力)。对<a>的水平方向的转速没有特别限制,优选的方案之一是以0.1秒~10秒进行1周。当然<a>的转速未必是临界的(critical)速度,只要“液体”遍及容器内壁的整体就没有特别限制。(需要说明的是,该喷嘴<a>的旋转可以以“液体的喷出压”作为原动力)。

作为具有进行这样的液体喷射功能的喷嘴<a>,没有特别限制。然而,例如优选使用“CERJET(注册商标)(H.IKEUCHI Co.,Ltd.)”这样的能够获得的喷嘴。将这样的喷嘴<a>的示意图示于图3。如此,在喷嘴的单面和其正相对的面分别引入狭缝,在水的供给的同时从各狭缝喷射水。从一个狭缝以形成“平面区域1”的方式喷射水,从另一个狭缝以形成“平面区域2”的方式喷射水。(该例中,喷嘴<a>以“液体的喷出压”作为原动力沿水平方向旋转。)对于水从外部储藏库供给的点和狭缝的位置关系、狭缝的长度、宽度,选择液体沿所期望的方向喷射的情况。使用这样的结构的喷嘴作为喷嘴<a>的情况下,狭缝的宽度为0.4mm~1mm(特别优选0.5~0.7mm)是优选例。

需要说明的是,刚刚制作该喷雾喷嘴后,在凸缘附近使用丙烯酸等透明的材质的物质而可以从外部把握情况,或者在容器内部设置监视摄影机等,确认利用上述“第2方案”的方法使液体没有遗漏地碰撞于容器内壁是优选的。如此,可以微调整最佳的该液体的喷出方式或喷嘴的旋转方式,一旦发现最佳的操作条件后,确认该操作条件,以后进行再现实施,从而即使不逐一确认内部的状态也可以进行有效的清洗。

采用该“第2方案”的情况下,可以无间断地进行“利用液体喷射单元的该液体的喷射”。然而,也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进行了规定时间(例如15秒)的该液体的喷射后,待机规定时间(例如30秒),估计内壁上存在的液体的相应部分从排出口排出的时机后再次,开始喷射,重复上述操作。

从节约清洗液的观点出发,优选后者。利用该方法例如分10次进行“利用液体喷射单元的该液体的喷射”的情况下,以500dm3的容器换算,即使为总量30dm3~500dm3、特别优选50dm3~200dm3的水也可以进行充分的清洗。

使用“实质上仅由水构成的液体”进行第B工序的“第2方案”的情况下,对于该液体的必要量,以500dm3容器换算,通常为30dm3~500dm3,优选为50dm3~200dm3。但是,如上所述,与一次性喷射全部液体相比,历经多次每次少量进行该液体的喷射时,可以以更少的清洗液体发挥优异的清洗效果,因此,“水的量”其本身不是构成发明的临界性要素。即,对于如何设定“实质上仅由水构成的液体”的量、清洗次数,根据储藏容器的材质、形状而不同,最佳的条件未必只有一种情况。这样的条件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技术常识而最佳化。进行了最佳化的情况下,确立该条件,以后保持该条件地实施即可。

作为该确认的方法,考虑如下方法:以规定的方法实施第B工序“第2方案”后,例如将规定量的甲醇(注:七氟醚、其类似物聚醚在甲醇中非常良好地溶解)以甲醇与储藏容器的内壁完全接触的方式小心地注入至该容器内,经过规定时间后,从储藏容器下部的排出口收集该甲醇洗液,对其进行气相色谱图分析。更具体而言,将储藏容器的内容积设为100时,注入的甲醇的容量优选设为0.1~0.5(特别是0.2~0.4)。投入甲醇后,例如经过1小时后,将仅能从排出口回收的甲醇洗液(通常,与投入的甲醇相比变为50%左右的量)回收,对其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即可。根据本发明人等的发现,一旦确认最佳条件的情况下,只要忠实地保持该条件而进行第B工序,此后,即便进行收集甲醇洗液并进行分析,也未检测到七氟醚、类似物的聚醚1、2达到检测下限即1ppm的量。

以“第1方案”或“第2方案”均可以进行第B工序,“清洗液的排出”通常可以从在该储藏容器的下部设置液体排出用的孔(排出口)进行。“第1方案”的情况下,注入“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的过程中,排出口必须全部关闭,这时,在储藏容器的上部设置开口代替从此处进行压力释放。另一方面,“第2方案”的情况下,进行清洗液的喷射的过程中,排出口(第2方案中,图2-1的<b>相当于此)可以事先打开。如此,与储藏容器的内壁接触的洗液原样地从排出口排出,并且该排出口还兼具压力释放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从尽量避免七氟醚蒸气的排出、使七氟醚蒸气长时间存在于储藏容器中的观点出发,还有如下方法:在储藏容器的上部设置压力释放的孔,在进行清洗液的喷射的过程中关闭排出口并打开上部的压力释放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适当采用。

需要说明的是,第B工序为将“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作为清洗溶剂来清洗七氟醚储藏容器的工序,与“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一起,也可以适当组合“以纯化七氟醚作为清洗液体的清洗(七氟醚·冲洗)”来进行,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然而,如上所述,即使专门使用“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特别优选“实质上仅由水构成的液体”)来实施第B工序,储藏容器的清洗本身也可以没有问题地进行,即便反复进行多次的出厂次数(批次)的第B工序,“聚醚1、2”也不会在储藏容器内浓缩,这是本发明的重要见解之一。因此,通常无需组合“七氟醚·冲洗”。

特意在第B工序中进行“七氟醚·冲洗”的情况下,对于在第B工序中以何种顺序进行“七氟醚·冲洗”,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利用“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进行清洗后,最后进行“七氟醚·冲洗”的情况下,清洗后,储藏容器中残留有少量的七氟醚液体,因此,优选实施“七氟醚·冲洗”后,尽早进行(例如如果为室温则在1个月以内)填充工序(第2工序)。

第B工序也可以与接下来的第C工序(干燥气体的流通)交替实施多次。但是,交替实施多次2个工序时,使工序复杂,或者根据本发明人等的发现,第B工序和第C工序依次各进行1次就产生充分的效果,因此,通常无需实施多次。

[关于第C工序]

第C工序为在进行了前述第B工序后,使干燥气体在该储藏容器内流通,使残留于该储藏容器内壁的液体与该干燥气体一起排出至该储藏容器外的工序。通过进行该第C工序,可以使第B工序中使用的“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中的附着(残留)于容器内壁的该液体与干燥气体一起顺利地排出至容器外。通过该操作,“残留于储藏容器内壁的液体”的一部分气化而被排出至容器外,一部分保持液体原样地排出至容器外。另外即使在第B工序结束的时刻,容器的气相部分中残留有微量的七氟醚的蒸气(但是,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在第B工序结束时,七氟醚的蒸气基本完全被排出至外部),通过第C工序,也与干燥气体流一起被排出至容器外。

即,通过第C工序,可以再生适于下一批次的七氟醚的填充的七氟醚储藏容器。

需要说明的是,如前所述,也可以交替组合第B工序和第C工序而进行多次,但通常,第B工序和第C工序各进行1次就足够了。需要说明的是,实施第C工序后,再次实施第B工序的情况下,毫无疑问,之后必须实施第C工序,将容器内壁上残留的液体成分排出至容器外。

如上所述,大多在七氟醚中添加少量的水作为稳定剂,作为制品而出厂。然而,“作为稳定剂的水”必须严格管理相对于下一批中合成并纯化的七氟醚的量的基础上加入。因此,通过该第C工序将“七氟醚的储藏容器的清洗中使用的水”确实地从储藏器排出在七氟醚作为药物的品质保证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对第C工序中使用的干燥气体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优选采用干燥空气。也可以使用在化学上非活性的干燥氮气、干燥氩气,本发明中直至第B工序,内壁上以液体状态存在的七氟醚、七氟醚类似物全部被排出至储藏容器外,因此廉价的干燥空气就足够,其特别优选。

对干燥空气的制造方法没有限制,例如用压缩机进行压缩而使水分液化,取出残留的气相部分,使其通过“以沸石、氧化铝等干燥剂作为有效成分的除湿装置”,进而除湿的方法是简便且优选的。对干燥气体的干燥度没有特别限制,干燥度越高的干燥气体,越可以以短时间结束第C工序。因此,通常,干燥气体的露点优选为-3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以下。

干燥气体也可以在常温下流通,为了短缩时间,优选在加热状态下使其流通,例如优选以30~150℃使其流通,更优选以40~100℃使其流通。

对第C工序中的干燥气体的流通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七氟醚蒸气的比重大于1,因此第C工序中,优选的是,将干燥气体从储藏容器的上部导入,从下部使其排出。例如,将第B工序中的清洗液体的导入从储藏容器的上部进行时,也可以将该导入部作为第C工序中的干燥气体的导入部使用。

另外第B工序中,也可以将作为液体的排出孔(排出口)使用的排出孔作为第C工序中的干燥气体的排出孔使用。

对第C工序中的干燥气体的流量也没有特别限制,以500dm3的容器换算,优选100dm3/分钟~200dm3/分钟,进一步优选150dm3/分钟~200dm3/分钟。

流通时间根据条件而变动,前述第B工序中使用“实质上仅由水构成的液体”,且在第C工序中使30~150℃这样的温风流通时的典型的流通时间为60分钟~300分钟。

这些第C工序的条件也与第B工序同样地,最佳的条件可以基于容器的材质、形状而得到,因此期望利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技术常识实现最佳化,来进行确立。一旦确立最佳条件后,如果忠实地保持该条件,则以后可以良好地实施第C工序。

第C工序中,在上述工序内容后,还可以包括如下工序:测定自该储藏容器排出的干燥气体的露点,确认露点为规定的温度(例如使用露点为-30℃以下的干燥气体时为-20℃,使用露点为-40℃以下的干燥气体时为-30℃)以下。上述情况下,可以边进行干燥气体的流通,边直接测定自该储藏容器排出的干燥气体的露点。作为更优选的方法,也可以暂时停止连续的干燥气体的流通后,密闭容器,将干燥压缩气体压入至容器,在加压状态下待机规定时间,之后,将该干燥气体清扫,测定该清扫后的干燥气体的露点。后者的情况下,可以更确实地确认在内壁深处不存在水分。需要说明的是,即使确立第C工序的条件后,结束第C工序时的露点测定也优选在全部批次中进行。这是由于,第C工序相当于即将进行填充新批次的七氟醚的“第2工序”之前的工序。

将第C工序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一例示于图4。

[特别优选的第1工序的实施方式的例子]

本发明的第1工序可以通过组合以下的第a工序~第c工序的方法而特别适合地实施。即,包括如下工序的方法:

在消耗前批次中填充的七氟醚的工序中将所填充的液体七氟醚消耗后,以使该储藏容器的气相中残存有七氟醚蒸气的至少一部分的状态将该储藏容器密闭而得以确保在该储藏容器内至少存在七氟醚蒸气的状态的工序(第a工序);

在第a工序后,以七氟醚蒸气存在于储藏容器内的状态,利用喷雾喷嘴使“实质上仅由水构成的液体”与前述储藏容器的内壁整个面接触,接着,使该液体以液态排出至该储藏容器外的工序(第b工序);和,

在第b工序后,使干燥气体在该储藏容器内流通,使残留于该储藏容器内壁的该液体与该干燥气体一起排出至该储藏容器外,并且确认自该储藏容器排出的干燥气体的露点为规定的温度以下的工序(第c工序)。

通过实施这些第a工序~第c工序,该储藏容器中,七氟醚和其类似物的“聚醚1、2”均变为实质上检测不到的状态。

另外,该实施方式中,特别优选的是,前述储藏容器的内壁的一部分或全部的材质为不锈钢制,前述“实质上仅由水构成的液体”的温度为60~90℃。

本发明中,“该储藏容器中七氟醚、类似物聚醚1、2实质上检测不到的状态”是指,对于通过本发明的清洗方法清洗过的七氟醚储藏容器,填充新批次的七氟醚(第2工序)形成医药制品时,没有源自储藏容器的聚醚1、2向制品的实质性的混入,即使重复多批使用七氟醚储藏容器,也没有产生聚醚1、2的实质性的增加,稳定地满足七氟醚的制品标准。

更具体而言,是指,将新批次的七氟醚即将填充至储藏容器前的该七氟醚中的聚醚1、2的含量分别设为α1(ppm)、α2(ppm),将刚刚填充至储藏容器后的该七氟醚中的聚醚1、2的含量分别设为β1(ppm)、β2(ppm)时,(β1-α1)和(β2-α2)均小于1ppm,当然,七氟醚的制造过程中,通常,α1(ppm)、α2(ppm)本身大多为“小于1ppm”,上述情况下,β1(ppm)、β2(ppm)也为“小于1ppm”。

另外,作为确认是否能够去除聚醚1、2的简便的试验,还有如下方法:将储藏容器的内部用能够溶解七氟醚的有机溶剂(例如甲醇、二乙醚等)以规定量(例如,单位内容积为100的容器,容积为0.1~0.5的该有机溶剂)进行冲洗,通过在该洗液中是否能够检测到FID气相色谱图的检测限即1ppm的聚醚1、2来进行判断。经验上,如果利用该方法检测不到聚醚1、2,则可以判断清洗操作良好地进行了(参照后述的实施例)。

此外,如后述的实施例中所采用那样,还有如下方法:将第B工序、第b工序中的各清洗操作中收集到的洗液用规定量的二乙醚提取,对聚醚1、2进行定量,利用该方法,也可以确认“各清洗操作中的清洗效果”(参照后述的实施例)。

[2]关于第2工序

第2工序为如下工序:通过前述第1工序,对于七氟醚、类似物的“聚醚1、2”变为实质上检测不到的状态的七氟醚储藏容器填充新的七氟醚。在前述的第1工序的基础上,通过进行该第2工序,可以制造储藏容器中填充有七氟醚的医药制品。

七氟醚为沸点58.6℃的液体,与通常的液体物质同样地填充到容器内即可。需要说明的是,该七氟醚如专利文献5所公开那样,含有206ppm~1400ppm的水时,七氟醚的稳定性进一步得到提高,故优选。

第2工序例如优选如下进行:预先将储藏容器用大气压的非活性气体(干燥氮气等)置换后,填充规定量的新批次的七氟醚从而进行。通过该操作,优选预先在容器内存在的非活性气体从压力释放孔排气。需要说明的是,如此填充的七氟醚通常在填充后缓慢地产生蒸气到气相部,因此,如上所述那样容器内呈现微加压。

此外,事先将储藏容器设为真空、向其中投入七氟醚这样的方法也不排除到本发明的范围外。

对于如此制造的医药制品,可以采集少量的填充至该容器内的七氟醚来进行气相色谱图分析(所谓“制品分析”)。直至前述第1工序(第A~第C工序、第a~c工序)为止,七氟醚储藏容器中变为不期望的杂质实质上不存在的状态,第2工序结束后,对填充至内部的七氟醚重新进行该分析,从而可以逐批地确认清洗有效,可以更确实地保证品质。

实际上,通过进行本发明的使用“实质上仅由水构成的溶剂”的容器清洗,即使重复多批次的容器使用,类似物的聚醚1、2在该“制品分析”中也未出现统计学上检测到的情况,证实了本发明的有效性。

[3]关于第3工序

第3工序为前述第2工序之后,将填充有该七氟醚的七氟醚储藏容器储藏的工序。通过在前述的第1工序、第2工序之后实施该第3工序,可以良好地储藏新批次的七氟醚。

如果为经过前述第1工序、第2工序而填充至储藏容器内的七氟醚,则稳定性高,因此,对储藏温度没有特别限制,考虑为药物时,温度越低越好,优选不超过沸点即58.6℃。更优选在0~35℃下进行储藏,进一步优选在10~30℃这样的室温附近的温度下进行储藏。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实施例、比较例、参考例中,作为清洗剂使用的全部物质为“实质上仅由水构成的液体”(也简单称为“水”),更具体而言,为“电导率变为1μS/cm以下的离子交换水”。

[实施例1]

实施例1中,对七氟醚施加与现实的七氟醚的储藏条件相比更严酷的条件,使其强制性生成“聚醚”。具体而言,按照专利文献5的见解,使七氟醚的含水量为与制品七氟醚相比显著低的状态(6ppm),进而,使其与作为路易斯酸(专利文献5中,作为七氟醚的分解催化剂的物质)的氧化铝共存,在该状态下,加热至50℃。其结果,七氟醚的一部分分解为聚醚,“包含聚醚的七氟醚”在体系内生成。对该“包含聚醚的七氟醚”尝试了用水的清洗。

(1-1)七氟醚的干燥(含水量的降低)

将100cm3七氟醚(医药制品)放入三角烧瓶中,放入冰箱中,冷却至10℃。接着,将合成沸石以合成沸石:七氟醚=1:4的重量比的方式投入至该三角烧瓶中。接着,在10℃的冰箱内静置2小时30分钟,进行七氟醚的干燥(含水量的降低)。之后,利用卡尔费歇尔水分计测定七氟醚的水分,结果为6ppm。

(1-2)七氟醚的分解(严酷试验)

在50cm3细口褐色瓶中放入氧化铝50mg,在其中投入(1-1)中制备好的、水分为6ppm的七氟醚20cm3(29.9g)。

接着,盖上该细口褐色瓶的盖子,在50℃的恒温槽内经过64小时进行加热。经过64小时后,在冰箱内(10℃)经过1小时进行冷却。

(1-3)氟化氢的去除

前述(1-2)中制备的、严酷试验实施后的七氟醚包含氟化氢(HF),因此,为便于操作,进行水洗(将HF反提取到水相)。具体而言,将实施该严酷试验后的七氟醚和水15cm3投入至四氟乙烯制的分液漏斗,搅拌1分钟,接着静置1分钟,然后进行分液。接着采集水相,用试纸确认pH。

重复至此的操作3次,结果水相在第1次变为pH=1,第2次变为pH=4,第3次变为pH=6。判断利用3次清洗能够从有机相去除氟化氢。

另一方面,结束了3次水洗的时刻的有机相的气相色谱图组成如下:七氟醚为约87%,作为“聚醚”,检测到“聚醚1”为8.4%(84000ppm),“聚醚2”为4.0%(40000ppm)。此外,检测到六氟异丙基醇(HFIP)为190ppm。

此处,七氟醚转化为“聚醚1”、“聚醚2”的反应的详细机制尚不清楚,但是如专利文献5的栏4所公开那样的、认为路易斯酸参与的一系列反应是可能性之一。

该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通过该分解反应,还生成了HFIP(六氟异丙基醇)。然而,该HFIP为水溶性物质,同时还具备亲油性,是“亲油亲水性物质”。其结果,通过经过上述3次的水洗(反提取),相当部分在水相中被去除,其结果认为,仅有一部分残留在有机相中,变为上述那样的“190ppm”这样的含量。

另一方面,与HFIP的量相比,聚醚1、2的有机相中的量为100倍以上。该结果也启示了,如本文中所述那样,聚醚1、2的亲油性非常高,与水的亲和性极其低(用水完全不能进行反提取)。

(1-4利用水的容器清洗)

采集(a)上述(1-3)中制作的“包含聚醚1、2的七氟醚”5cm3(约10g),将其投入至不锈钢(SUS304)制的高压釜(内容积500cm3)中。密闭后,振荡10分钟高压釜使该液体充分附着于高压釜的内壁整个面。接着在室温下静置24小时(该操作与“第A工序”对应)。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该高压釜,使用的是如下高压釜:在最上部具有用于导入清洗液的孔和释放空气的孔,在最下部具有排水用的孔。

(b)打开该高压釜的排水用的孔,将位于内部的液体排出。之后,进一步持续打开排出用的孔1分钟,进行除液。

(c)将排水用的孔关闭后,加入12.5cm3的加热至80℃的水。之后,将储藏容器密闭,将高压釜经过10分钟振荡,使得加入的水与高压釜的内壁的整个面接触(“第1次水洗”)。

接着,将该高压釜的排水用的孔打开,将位于内部的液体排出。之后,进一步持续打开排出用的孔1分钟,进行除液。

采集如此排出的液体的总量,将其冰冷后,与0.5cm3的二乙醚混合并充分振荡,提取亲油性成分。然后,将该二乙醚液用FID的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将其称为“水洗第1次的洗液的组成”),结果相对于包含二乙醚在内的总峰面积,“聚醚1”为65ppm,“聚醚2”为76ppm(需要说明的是,也检测到了七氟醚的峰,但利用前述80℃的水的清洗的过程中大部分蒸发了,因此没有定量性)。

(d)对于前述(c)结束后的高压釜,进一步使用12.5cm3的水(80℃),利用与(c)完全相同的步骤进行“第2次水洗”。用二乙醚提取,实现FID的气相色谱图组成,结果“水洗第2次的洗液的组成”如下:“聚醚1”为8ppm,“聚醚2”为13ppm。

(e)前述(d)结束,进一步使用12.5cm3的水(80℃),利用与(d)完全相同的步骤进行“第3次的水洗”。用二乙醚提取,实现FID的气相色谱图组成,结果“水洗第3次的洗液的组成”如下:“聚醚1”为1ppm,“聚醚2”为2ppm。

之后,以完全相同的步骤实施“第4次的水洗(80℃)”“第5次的水洗(80℃)”“第6次的水洗(80℃)”。测定各洗液的组成,结果“聚醚1”“聚醚2”均完全检测不到(均小于1ppm)。即,通过重复水洗,“聚醚1、2”与水流一起有效地排出至体系内而不附着于储藏容器的内部表面。

(1-5利用甲醇的容器清洗)

对于前述(1-4)结束后的高压釜,慎重起见,投入冰冷甲醇2.5cm3,同样地进行清洗。从排出口排出甲醇洗液,将该甲醇供于气相色谱图分析,结果“七氟醚”、“聚醚1”“聚醚2”均检测不到。

即,证明了,即使不进行此处的“甲醇清洗”,仅通过前述(1-4)的“水洗”,七氟醚储藏容器的清洗就达到足够的水平。

如此,实施例1中,将七氟醚供于与现实相比严酷的条件,强制性地使聚醚1、2生成,对所得“包含聚醚1、2的七氟醚”尝试了水洗。其结果,直至“水洗第3次的洗液”为止,检测到“聚醚1、2”,但是“聚醚1、2”的含量随着每次而减少,“第4次以后”检测不到“聚醚1、2”。即,证明了,意外的是利用“实质上仅由水构成的液体”,也可以使本来与水的亲和性不良的“聚醚1、2”(即使生成了)也降低至作为药物也完全没有问题的水平。

[实施例2]

(第A工序)

将不锈钢(SUS304)制储藏容器(内容积500dm3)中填充有规定量(500dm3)的制品七氟醚(前批次中填充的制品七氟醚)用干燥氮气加压,通过汲取管进行采集。然后,在不能进一步采集到该液体的时刻,迅速将氮气气体导入孔、汲取管插入口均关闭。

由此,在该储藏容器的内部中,确保了七氟醚蒸气以基本接近于饱和蒸气压的量存在的状态。在室温下保持该状态1周。

(第B工序)

对于供于第A工序的“至少七氟醚蒸气存在的储藏容器”,安装“能够沿水平方向旋转的喷雾喷嘴<a>”,使其处于与图2所示的相同的状态,进行水的喷射。喷雾喷嘴<a>的水喷射狭缝(参照图3)的宽度设为约0.6mm。分别设定从喷雾喷嘴喷出的水的水压为0.4MPa(绝对压力)、水的流量为13.6dm3/分钟。喷雾喷嘴<a>利用水压而沿水平方向旋转,在这些条件下,为30~40rpm(0.50~0.67转/秒)的转速。水温(位于与喷雾喷嘴<a>连接的相邻位置的水储藏器的水温)设定为80℃。

储藏容器下部的排出口<b>从第B工序开始时设为常开,进行水的喷射的同时,从排出口<b>进行排水。最初,进行水的喷射3分钟,接着静置60秒。接着重复“清洗15秒,静置30秒”的操作10次。作为这些操作的结果,水的喷射进行总计330秒,经过该330秒喷射的水的容积的总量为75dm3

(第C工序)

对于进行了前述第B工序后的储藏容器,以与图3所示的相同的方案,实施第C工序。即,采用的是,干燥气体从上部导入,从下部的排出口排出的方式。

作为干燥气体,使用“露点-40℃以下(-40℃~-50℃)的干燥空气”。该干燥气体用加热器加热,以即将导入至储藏容器前的温度为60~80℃的方式进行设定。导入的干燥气体的流量设为170dm3/分钟。然后经过2小时40分钟,持续该干燥气体的导入/排出。

经过2小时40分钟后,停止干燥气体的导入,导入口、排出口均关闭。在此基础上,导入干燥空气加压至0.07MPa。将该加压后的内部的气体排出(清扫)时,测定该气体的露点,结果为-30℃,可以确认作为清洗液使用的水被完全去除。

(再填充和分析)

对于结束了露点测定的储藏容器,填充新批次的七氟醚,从填充后的储藏容器采集七氟醚并进行分析,该七氟醚满足全部试验标准。

[实施例3]

实施例2的实验中,使用完全相同的机器(500dm3的七氟醚储藏容器(SUS304制),能够旋转的喷雾喷嘴等)重复除了“再填充和分析”的操作之外的全部操作。

相当于第A~第C工序的操作全部结束,将容器冷却至室温后,不进行实施例2的最后所述的“再填充和分析”,取而代之,打开容器的盖子,将甲醇1.5dm3(室温)直接喷洒到容器内壁整个面上。然后,采集从排出口排出的甲醇洗液,对其进行分析。

其结果,“聚醚1、2”小于检测限的1ppm。即,进行第A~第C工序的操作后,慎重起见用甲醇进行了追加清洗时,检测不到“聚醚1、2”,进一步可以确认前述第A~第C工序的清洗的有效性。

[实施例4]

对于在上述进行了实施例2的清洗操作(第A~第C工序)的七氟醚储藏容器中进行了新批次的七氟醚的填充(500dm3)、并结束了七氟醚的消耗工序(采集)后的储藏容器,利用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的手段进行第A~第C工序。对于相同容器重复该一系列的操作20批次。

其间,即使对清洗工序结束了的储藏容器填充新批次的七氟醚,填充后的制品分析的结果,一次也没有检测到类似物的“聚醚1、2”,完全满足七氟醚的品质标准。即,证实了,通过本发明的清洗方法,可以进行七氟醚的确实的品质保证。

[参考例1]

使用1dm3的高压釜(SUS304制)作为七氟醚储藏容器,在其中充满干燥氮气,向其中投入30g的七氟醚(包含400ppm的水的制品七氟醚)的液体。将高压釜密闭,在常温下保存1个月后,利用卡尔费歇尔水分计再次测定水分,结果水分量为360ppm。进而,在高压釜内同样地再保管1个月,再次测定水分,结果为350ppm。

如此,原因尚不确定,但少量的七氟醚在大容量的储藏容器中与大量的干燥气体一起保留时,液相中的水分含量有时会经时地降低。实际上,如上述的“实施例1”那样,含水量不会极端地降低,但七氟醚的消耗工序(采集)结束后的少量残留于储藏容器的底的状态有时显示出与通常的“所填充的七氟醚”不同的行为,正因为如此,为了保证七氟醚的确实的品质,确实地进行储藏容器的清洗的必要性高,这一点从该数据也可以理解。

[参考例2]

以与上述的“实施例1”的(1-1)~(1-3)完全相同的步骤、量制备“包含聚醚1、2的七氟醚”。接着,实施“使用了七氟醚的润洗(七氟醚·冲洗)”来代替进行(1-4)。

具体而言,对于“实施例1”的(1-4)的(a)、(b),利用完全相同的步骤进行,使用12.5cm3的“制品七氟醚(室温)”来代替(c)中使用的12.5cm3的水,进行清洗3次。从排出口排出七氟醚洗液,将该七氟醚洗液供于气相色谱图分析。其结果,第1次从排出口排出的七氟醚中的“聚醚1”为4ppm,“聚醚2”为5ppm。第2次排出的七氟醚中检测不到“聚醚1”,“聚醚2”为1ppm。第3次排出的七氟醚中“聚醚1”、“聚醚2”均检测不到。

如此,确认了,使用昂贵的七氟醚作为清洗液时,基于七氟醚的亲油性,“聚醚1、2”清洗可以良好地进行。

[参考例3]

使其与实施例1相同操作,仅在(1-4)的(a)、(b)部分如下不同,除此之外,全部与实施例1相同地实施。

即,将“包含聚醚的七氟醚”投入至500cm3高压釜,与内壁充分接触后,不进行(1-4)的(a)所述的“静置24小时”(第A工序),立即打开该高压釜的排水用的孔,将位于内部的液体排出。然后,之后,保持打开高压釜的盖原样地在室温下放置3天。其结果,试样中的七氟醚蒸发,容器内壁变为干的状态。

之后,同样地进行第1次的水清洗,冰冷后,用二乙醚提取,结果“聚醚1”为7ppm,“聚醚2”为12ppm。进行第2次的水清洗,结果“聚醚1”为5ppm,“聚醚2”为9ppm。进行第3次的水清洗,结果“聚醚1”为3ppm,“聚醚2”为7ppm。

如此,不进行第A工序,使储藏容器内为干的状态时,变为如下结果:即使进行使用水的清洗,聚醚的去除也未必容易。

[比较例1]

以与上述“实施例1”的(1-1)~(1-3)完全相同的步骤、量制备“包含聚醚1、2的七氟醚”。接着利用与(1-4)对应的操作,使“包含聚醚1、2的七氟醚”与容器内壁充分接触后,实施“使用丙酮的容器清洗”来代替进行“水洗”。

具体而言,对于“实施例1”的(1-4)的(a)、(b),以完全相同的步骤进行,(c)中使用12.5cm3的丙酮(室温)代替12.5cm3的水,进行清洗3次。从排出口排出丙酮洗液,将该丙酮洗液供于气相色谱图分析。其结果,第2次从排出口排出的丙酮中的“聚醚1”为3ppm,“聚醚2”为2ppm。第3次排出的丙酮中检测不到“聚醚1”和“聚醚2”。

之后,使60~80℃的干燥空气在储藏容器中流通60分钟。之后,向储藏容器中再次投入制品七氟醚3cm3,使其与内表面充分接触后,将上述七氟醚供于气相色谱图分析。

其结果,检测不到“聚醚1、2”,但检测到微量的丙酮的峰。

如此,使用丙酮作为清洗液时,可以进行“聚醚1、2”的去除,但是丙酮的去除意外地不是容易的,暗示了未必是有效的清洗手段。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利用以廉价的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可以有效地清洗使用过的“七氟醚储藏容器”。即,可以将储藏容器的内部清洗至七氟醚、类似物的聚醚1、2实质上完全检测不到的状态。

另外,根据本发明,也可以分开实施该储藏容器的清洗工序和后续的七氟醚的填充工序,工序的自由度增大。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