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回源访问的方法及系统

一种回源访问的方法及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回源访问的方法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可以解决回源响应的速度较慢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通过GSLB系统向中心节点发送内容查询请求,内容查询请求用于指示中心节点查询自身是否存储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然后GSLB系统接收中心节点发送的内容查询结果;当内容查询结果为未查询到时,GSLB系统确定回源方式,回源方式包括中心节点回源以及终端回源,中心节点回源为直接由中心节点到源站进行回源,终端回源为直接由终端到源站进行回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适于回源访问时采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23094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621904.5

  • 发明设计人 刘雨涵;乔治;文湘江;

    申请日2016-08-01

  • 分类号H04L29/08(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74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申健

  • 地址 100033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07:2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8-16

    授权

    授权

  • 2017-01-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29/08 申请日:201608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12-1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源访问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是通过在网络各处放置节点服务器所构成的一层智能虚拟网络。CDN能够实时地根据网络流量和各节点的连接、负载状况以及到终端的距离和响应时间等综合信息将终端的内容访问请求重新导向至离终端最近的边缘节点上,以选择离终端相对较近的边缘节点为终端提供业务服务,进而缓解网络拥挤的状况,提高网站的响应速度。

当边缘节点在响应终端的内容访问请求时,如果该边缘节点本地没有终端需要访问的内容,则该边缘节点需要到源站进行回源,以得到终端需要访问的内容,向终端提供业务服务。现有技术中,边缘节点到源站进行回源的具体过程为:终端向边缘节点发送内容访问请求,边缘节点在本地未查询到终端需要访问的内容,则向区域节点转发该内容访问请求,区域节点在本地未查询到终端需要访问的内容,则向中心节点转发内容查询请求,中心节点在本地未查询到终端需要访问的内容,则向源站发送回源访问请求,源站将终端需要访问的内容提供给中心节点,中心节点将终端需要访问的内容提供给区域节点,区域节点将终端需要访问的内容提供给边缘节点,由边缘节点向终端提供业务服务。

可见,在边缘节点到源站的回源过程中,需要经由访问边缘节点、区域节点和中心节点逐级查询,当中心节点向源站获取到需要访问的内容后,再逐级返回需要访问的内容,导致回源响应的周期较长、速度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回源访问的方法及系统,可以解决回源响应的速度较慢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回源访问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内容分发网络CDN中,所述方法包括:

全局负载均衡GSLB系统向中心节点发送内容查询请求,所述内容查询请求用于指示所述中心节点查询自身是否存储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

所述GSLB系统接收所述中心节点发送的内容查询结果;

当所述内容查询结果为未查询到时,所述GSLB系统确定回源方式,所述回源方式包括中心节点回源以及终端回源,所述中心节点回源为直接由中心节点到源站进行回源,所述终端回源为直接由终端到源站进行回源。

一种回源访问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GSLB系统,用于向中心节点发送内容查询请求,所述内容查询请求用于指示所述中心节点查询自身是否存储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

所述中心节点,用于接收所述GSLB系统发送的内容查询请求;查询自身是否存储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

所述GSLB系统,还用于接收所述中心节点发送的内容查询结果;当所述内容查询结果为未查询到时,确定回源方式,所述回源方式包括中心节点回源以及终端回源,所述中心节点回源为直接由中心节点到源站进行回源,所述终端回源为直接由终端到源站进行回源;

所述中心节点,还用于向所述GSLB系统发送内容查询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源访问的方法及系统,GSLB系统向中心节点发送用于指示中心节点查询自身是否存储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的内容查询请求,并接收中心节点发送的内容查询结果,当内容查询结果为未查询到时,GSLB系统确定回源方式,回源方式是中心节点回源或者终端回源,中心节点回源为直接由中心节点到源站进行回源,终端回源为直接由终端到源站进行回源。与现有技术中,回源响应的速度较慢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中,GSLB系统确定一种回源方式,当回源方式为中心节点回源时,中心节点直接到源站进行回源,为用户提供业务服务,当回源方式为终端回源时,终端直接到源站进行回源,源站为用户提供业务服务,可见,无论采用哪种回源方式,中心节点都无需经由区域节点和边缘节点逐级向终端返回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缩短了回源响应的周期,提升了回源响应的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源访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回源访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回源访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回源访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源访问的系统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回源访问的系统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提升回源响应的速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源访问的方法,应用于CDN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101、GSLB(Global Server Load Balance,全局负载均衡)系统向中心节点发送内容查询请求,内容查询请求用于指示中心节点查询自身是否存储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当GSLB接收域名解析请求之后,无需直接选取边缘节点为用户服务,而是向中心节点发送内容查询请求,以确定中心节点中是否存在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进而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回源访问,避免了在不确定边缘节点中是否存在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的前提下为用户分配边缘节点,导致回源过程较为复杂的情况出现。

102、GSLB系统接收中心节点发送的内容查询结果。

可以理解的是,内容查询结果为中心节点自身并未存储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或中心节点自身存储了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

103、当内容查询结果为未查询到时,GSLB系统确定回源方式,回源方式包括中心节点回源以及终端回源。

其中,中心节点回源为直接由中心节点到源站进行回源,终端回源为直接由终端到源站进行回源。需要说明的是,当内容查询结果为中心节点自身并未存储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时,GSLB系统确定回源方式,由中心节点或终端直接进行回源。

当内容查询结果为中心节点自身存储了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时,GSLB系统将中心节点的IP地址通过本地DNS服务器发送至终端,终端根据中心节点的IP地址向中心节点发送内容访问请求,以请求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中心节点向终端返回内容访问响应,为用户提供业务服务,该内容访问响应中携带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以加快网站的访问速度,满足用户的需求。若某一内容在预设时间内,未被用户请求访问,则中心节点也可删除该内容,以减轻中心节点的负载。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03不局限于仅由中心节点向用户提供业务服务,中心节点也可将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发送至区域节点,区域节点可将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进一步发送至边缘节点,区域节点、边缘节点都可为用户提供业务服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源访问的方法,GSLB系统向中心节点发送用于指示中心节点查询自身是否存储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的内容查询请求,并接收中心节点发送的内容查询结果,当内容查询结果为未查询到时,GSLB系统确定回源方式,回源方式是中心节点回源或者终端回源。与现有技术的回源过程需要边缘节点、区域节点以及中心节点逐级查询并返回结果,导致回源响应的速度较慢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中,GSLB系统无需直接选取边缘节点为用户服务,而是向中心节点发送内容查询请求,以确定中心节点中是否存在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进而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回源访问,避免了在不确定边缘节点中是否存在用户需要访问的内容的前提下就为用户分配边缘节点,导致回源过程较为复杂的情况出现,且无论采用哪种回源方式,中心节点都无需经由区域节点和边缘节点逐级向终端返回用户需要访问的内容,缩短了回源响应的周期,提升了回源响应的速度。

图1的方法流程是在终端发起域名解析请求的过程之后执行的,所以,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上述步骤101、GSLB系统向中心节点发送内容查询请求之前,如图2所示,还需执行步骤201至202。

201、GSLB系统接收本地DNS服务器转发的域名解析请求。

其中,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用户输入的域名。

需要说明的是,域名解析请求由终端发送,目的是获取与该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的域名对应的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地址,例如,用户在终端的浏览器中,输入“www.abc.com”这一域名并键入回车键时,若终端无法完成对该域名的解析,则将该域名解析请求转发至本地DNS服务器,本地DNS服务器在自身存储的IP地址中,未查询到与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则将该域名解析请求转发至源站DNS授权服务器,源站DNS授权服务器向本地DNS服务器返回域名解析响应,该域名解析响应中携带与该源站签约的CDN的GSLB系统的CNAME域名,例如www.abc.cc.com,本地DNS服务器根据得到的GSLB系统的CNAME域名,向GSLB系统转发该域名解析请求。

202、GSLB系统根据域名解析请求生成内容查询请求。

GSLB系统根据域名解析请求与自身存储的与该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的域名相关的信息,生成内容查询请求。

此外,为了在提升回源响应的速度的同时,不对当前的CDN网络的负载产生较大影响,在确定回源方式时还需考虑当前的网络状况,基于此,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上述步骤103,GSLB系统确定回源方式,具体可实现为步骤1031至1033。

1031、GSLB系统确定当前网络负载状况。

其中,当前网络负载状况包括:中心节点的负载状况和CDN网络的负载状况,CDN网络的负载状况指各个节点的负载状况、用户与节点之间的链路状况等。GSLB系统将上述状况进行综合判断,确定出当前网络的负载状况,并选择合适的回源方式,为用户提供业务服务。具体地,可实现为步骤1032或1033。

1032、当当前网络负载状况为拥塞时,GSLB系统确定回源方式为终端回源。

1033、当当前网络负载状况为非拥塞时,GSLB系统确定回源方式为中心节点回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源访问的方法,GSLB系统可根据当前网络的负载状况选择合适的回源方式,为用户提供业务服务,在提升了回源速度的同时,不会对CDN网路的负载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传输速度更快、更加稳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图1或图2所示的方法流程的基础上,在GSLB系统确定回源方式之后,即可根据确定的回源方式进行回源过程,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当回源方式为中心节点回源时,在上述步骤103,GSLB系统确定回源方式之后,还需执行以下步骤104至108。

104、当回源方式为中心节点回源时,GSLB系统通过本地DNS服务器向终端发送域名解析响应,域名解析响应中携带中心节点的IP地址。

105、终端根据中心节点的IP地址向中心节点发送内容访问请求。

其中,内容访问请求用于请求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内容访问请求具体表现为,终端根据中心节点的IP地址与该中心节点建立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连接,以请求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

106、中心节点根据内容访问请求向源站发送回源请求。

其中,回源请求用于请求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中心节点本地并未存储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需要向源站请求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中心节点与源站的回源接口地址是预先配置好的固定的地址。

107、源站向中心节点发送回源响应,回源响应中携带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

108、中心节点根据回源响应向终端发送内容访问响应,内容访问响应中携带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08并不局限于由中心节点向用户提供业务服务,中心节点也可将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发送至区域节点,区域节点可将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进一步发送至边缘节点,区域节点、边缘节点都可为用户提供业务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104至108,在当前网络状况为非拥塞,GSLB系统确定回源方式为中心节点回源时执行。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4所示,当回源方式为终端回源时,在上述步骤103,GSLB系统确定回源方式之后,还需执行以下步骤401至403。

401、当回源方式为终端回源时,GSLB系统通过本地DNS服务器向终端发送域名解析响应,域名解析响应中携带源站的IP地址。

402、终端根据源站的IP地址向源站发送内容访问请求,内容访问请求用于请求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

403、源站向终端发送回源响应,回源响应中携带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当前网络状况为拥塞,源站直接为用户提供业务服务,不会增加CDN网络的负载,当用户访问结束后,中心节点可以根据用户访问的次数进行统计分析,若访问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后,确定该内容为热门内容,中心节点可以向源站请求该内容并缓存至本地,中心节点也可将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发送至区域节点,区域节点可将用户需要访问的内容进一步发送至边缘节点,中心节点、区域节点、边缘节点都可以在用户再次请求访问该内容时,为用户提供业务服务,无需再次进行回源的过程,提升了访问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401至403,在当前网络状况为拥塞,GSLB系统确定回源方式为终端回源时执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源访问的方法,GSLB系统确定一种回源方式,当回源方式为中心节点回源时,中心节点直接到源站进行回源,为用户提供业务服务,当回源方式为终端回源时,终端直接到源站进行回源,为用户提供业务服务,可见,无论采用哪种回源方式,中心节点都无需经由区域节点和边缘节点逐级向终端返回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缩短了回源响应的周期,提升了回源响应的速度。

对应于图1所示的方法流程,为了提升回源响应的速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源访问的系统,如图5所示,该系统包括:GSLB系统501、中心节点502。

GSLB系统501,用于向中心节点502发送内容查询请求,内容查询请求用于指示中心节点502查询自身是否存储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

中心节点502,用于接收GSLB系统501发送的内容查询请求;查询自身是否存储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

GSLB系统501,还用于接收中心节点502发送的内容查询结果;当内容查询结果为未查询到时,确定回源方式,回源方式包括中心节点回源以及终端回源,中心节点回源为直接由中心节点502到源站进行回源,终端回源为直接由终端到源站进行回源。

中心节点502,还用于向GSLB系统501发送内容查询结果。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该系统还包括:本地DNS服务器503、终端504、源站505。

本地DNS服务器503,用于向GSLB系统501转发域名解析请求。

GSLB系统501,还用于接收本地DNS服务器503转发的域名解析请求;根据域名解析请求生成内容查询请求;确定当前网络负载状况;当当前网络负载状况为拥塞时,确定回源方式为终端回源;当当前网络负载状况为非拥塞时,确定回源方式为中心节点回源;当回源方式为中心节点回源时,通过本地DNS服务器503向终端504发送域名解析响应,域名解析响应中携带中心节点502的IP地址。

本地DNS服务器503,还用于接收GSLB系统501发送的域名解析响应;向终端504转发域名解析响应。

终端504,还用于接收本地DNS服务器503转发的域名解析响应;根据中心节点502的IP地址向中心节点502发送内容访问请求,内容访问请求用于请求终端504需要访问的数据。

中心节点502,还用于接收终端504发送的内容访问请求;根据内容访问请求向源站505发送回源请求,回源请求用于请求终端504需要访问的数据。

源站505,还用于接收中心节点502发送的回源请求;向中心节点502发送回源响应,回源响应中携带终端504需要访问的数据。

中心节点502,还用于接收回源响应;根据回源响应向终端504发送内容访问响应,内容访问响应中携带终端504需要访问的数据。

终端504,还用于接收内容访问响应。

GSLB系统501,还用于当回源方式为终端回源时,通过本地DNS服务器向终端504发送域名解析响应,域名解析响应中携带源站505的IP地址。

本地DNS服务器503,还用于接收GSLB系统501发送的域名解析响应;向终端504转发域名解析响应。

终端504,还用于接收本地DNS服务器503转发的域名解析响应;根据源站505的IP地址向源站505发送内容访问请求,内容访问请求用于请求终端504需要访问的数据。

源站505,还用于接收终端504发送的内容访问请求;向终端504发送回源响应,回源响应中携带终端504需要访问的数据。

终端504,还用于接收回源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源访问的系统,GSLB系统向中心节点发送用于指示中心节点查询自身是否存储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的内容查询请求,并接收中心节点发送的内容查询结果,当内容查询结果为未查询到时,GSLB系统确定回源方式,回源方式是中心节点回源或者终端回源,中心节点回源为直接由中心节点到源站进行回源,终端回源为直接由终端到源站进行回源。与现有技术中,回源响应的速度较慢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中,GSLB系统确定一种回源方式,当回源方式为中心节点回源时,中心节点直接到源站进行回源,为用户提供业务服务,当回源方式为终端回源时,终端直接到源站进行回源,源站为用户提供业务服务,可见,无论采用哪种回源方式,中心节点都无需经由区域节点和边缘节点逐级向终端返回终端需要访问的数据,缩短了回源响应的周期,提升了回源响应的速度。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