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系统的核心群纯种母猪选培育方法

一种系统的核心群纯种母猪选培育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系统的核心群纯种母猪选培育方法,该方法包括核心群纯种母猪选育技术、后备母猪初配日龄控制技术以及繁殖母猪产仔日龄控制技术,采用本发明中的选育技术,可得到全期生长速度快而均衡,乳区性状优良,母猪产活仔数性状估计育种值高的后备母猪,稳定核心群后备母猪选留率为生产性能测定母猪总数的20%,选择强度明显提高,核心母猪群更新率也提升至50%以上。采用本发明中的繁殖母猪日龄控制技术可促进繁殖母猪同期发情配种技术的发展,也可准确估算下一代世代间隔平均为750天,较原始方法提高了选种准确度,缩短了世代间隔。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79471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德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160898.8

  • 申请日2016-03-21

  • 分类号A01K67/02(20060101);A23K50/30(20160101);A23K20/163(20160101);G06Q50/02(20120101);

  • 代理机构51126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何渊

  • 地址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西航港大道二段61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06: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4-2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A01K67/0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6032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8-11-27

    授权

    授权

  • 2016-08-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7/02 申请日:201603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7-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纯种猪遗传育种与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系统的核心群纯种母猪选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纯种猪养殖适应现代化养殖的需求,生产流程基本上采用公猪和空怀母猪、怀孕母猪、哺乳母猪和哺乳小猪、保育猪、生长猪、后备猪六阶段饲养工艺,以生产线形式,实行流水作业,按照固定周期有节奏、有计划连续均衡地生产。纯种母猪生产成绩体现规模化猪场的核心竞争力,现阶段的纯种母猪选种仅仅是在六阶段生产工艺的生长阶段进行体型外貌评定,或者仅在此基础上进行一次生产性能测定,后备母猪培育技术也未完善,缺乏一整套完整系统的纯种母猪选培育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系统的纯种猪选培育方法,建立核心育种群,采用此方法可以提高针对全期生长速度和产活仔数性状的选种准确度,通过精准控制母猪产仔日龄缩短纯种母猪选育世代间隔,提高母猪年遗传进展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系统的核心群纯种母猪选培育方法,在于通过以下三阶段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第一阶段:核心群纯种母猪选育技术方案(初生至160日龄选种)

系统的核心母猪选育技术其核心在于完整的实现如下要点:

1.初生期选择:候选猪仅从繁殖1-4胎的母猪产仔中选出,初生重1.3-1.8kg,有效奶头7-8对,乳区性状优良。1胎出生:同窝活仔数>10,2胎出生:同窝活仔数>11,3-4胎出生:同窝活仔数>12。

2.28日龄选择:体重>8kg。

3.60日龄选择:体重>22kg。

4.150日龄进行生产性能测定,计算选择指数,160日龄按照选择指数进行最终选择,控制体重范围90-110kg选留后备猪。

生产性能测定包括:测定体重并计算达100kg体重日龄,用B超仪测定倒数3-4肋间离背中线5cm处背膘厚并计算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

选择指数为全国遗传评估中心联合育种推荐的父系指数(杜洛克品种)和母系指数(长白猪和大白猪品种)。

关于父系指数和母系指数选种的说明:

该指数的计算方法公布在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信息网,网站主页:http://www.cnsge.org.cn/;具体计算方法显示在网页:

http://www.cnsge.org.cn/wzgg/detail.jsp?ArticleID=2006022616;且伴随每个季度因公布全国核心育种数据评估结果而公布一次。

其具体计算方法为:

1、生长性能测定(借用加拿大的校正公式)

1)、达100kg体重的日龄

控制接受测定的种公、母猪的体重在85-130kg的范围,经称重(采用电子秤),记录日龄,并按如下校正公式转换成达100kg体重的日龄:

校正日龄=测定日龄-[(实测体重-100)/CF]

其中:

CF=(实测体重/测定日龄)×1.826040(公猪)

=(实测体重/测定日龄)×1.714615(母猪)

2)、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

在测定100kg体重日龄时,同时测定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采用B超扫描测定倒数第3-4肋间处,离背中线5厘米处的背膘厚,以mm为单位。最后按如下校正公式转换成达100kg体重的活体背膘厚:

校正背膘厚=实测背膘厚×CF

其中:CF=A÷{A+[B×(实测体重-100)]}

A和B值见表1。

表1不同品种及性别的A、B值

二、遗传评估

1.参与遗传评估的数据范围

(1)猪只个体本身有生长性能测定成绩,即同时满足结测体重85-130kg,结测背膘5-30mm,结测日龄100-300天,校正日龄120-210天。

(2)上述有生长性能测定成绩的个体,根据系谱,向上追溯4代的所有亲属个体。

2.性状育种值估计模型

根据《全国种猪遗传评估方案(牧站(种)[2000]60号)》,采用多性状动物模型最佳线性无偏预测(MTBLUP)方法估计达100kg体重日龄、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和总产仔数。

3个性状的育种值。其模型具体如下:

(1)达100kg体重日龄、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

达100kg体重日龄、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观察值=总平均数+场年季性别固定效应+窝随机效应+个体随机遗传效应+随机剩余效应

(2)总产仔数观察值=总平均数+场年季固定效应+个体随机遗传效应+母猪永久环境效应+随机剩余效应

3.父系指数和母系指数

2014年4月,经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专家组研究,决定将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的选择指数进行修改,修改的内容为:

不再为每个品种分别计算父系指数和母系指数,只为杜洛克计算父系指数,为长白和大白计算母系指数;在父系指数中,将日龄和背膘厚的相对重要性调整为70%和30%(原指数中为52%和48%);在母系指数中,将日龄、背膘厚和产仔数的相对重要性调整为30%、10%和60%(原指数中为26%、24%和50%)。

3.1父系指数

实际计算公式:

I=-0.7*EBVdayday-0.3*EBVbfbf

将父系指数作标准化,即平均数100,标准差为25,则变成为:

I*=100+25*(I-I)/σI

其中:EBVday为达100kg体重日龄EBV;EBVbf为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EBV;σday为该场参与此次遗传评估所有个体达100kg体重日龄EBV的标准差;σbf为该场参与此次遗传评估所有个体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EBV的标准差;σI为标准化之前的指数的标准差;I为标准化之前的指数的平均数;

3.2母系指数

实际计算公式:

I=-(0.3*EBVdayday+0.1*EBVbfbf)+0.6*EBVtnbtnb

将父系指数作标准化,即平均数100,标准差为25,则变成为:

I*=100+25*(I-I)/σI

其中:EBVday为达100kg体重日龄EBV;EBVbf为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EBV;EBVtnb为总产仔数EBV;σday为该场参与此次遗传评估所有个体达100kg体重日龄EBV的标准差;σbf为该场参与此次遗传评估所有个体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EBV的标准差;σtnb为该场参与此次遗传评估所有个体总产仔数EBV的标准差;σI为标准化之前的指数的标准差;I为标准化之前的指数的平均数;

说明:其中各性状EBV的标准差为每个场子单独计算得到,不设全国统一的性状EBV的标准差,这个标准差会随着每次遗传评估中新个体的加入而产生微小变化。

采用此选育方案,可得到全期生长速度快而均衡,乳区性状优良,母猪产活仔数性状估计育种值高的后备母猪,稳定核心群后备猪选留率为生产性能测定母猪总数的20%,核心母猪群更新率提升至50%。

第二阶段:后备母猪初配日龄控制技术方案(160日龄选种至250日龄初配)

后备母猪初配日龄控制技术在于实现以下要点:

1.母猪160日龄选种后转入后备群按体重均匀混群,饲喂6-8头/栏,查情公猪每日诱情,2次/日,10-15min/次,观察并记录初情日期。

2.母猪190日龄仍未观察到初情,当日输死精1次诱使子宫孕相变化,从而诱导发情。

3.210日龄左右观察到发情,记录发情日期,并执行促排卵激素处理方案:自发情日起18日后肌注PMSG1000iu,再次发情当日肌注GnRH100ug,并正常安排配种。配种母猪一次返情可再安排一次配种,250日龄未配种或配种未孕的母猪从核心群中淘汰。

此法可有效控制母猪初配日龄平均240日龄,处于220-250日龄阶段,体重控制120-130kg范围。

第三阶段:繁殖母猪产仔日龄控制技术方案(360日龄1胎分娩至800日龄4胎断奶)

繁殖母猪产仔日龄控制技术方案的核心在于控制母猪断奶后7日内发情配种。饲喂方案:断奶当日减少饲料饲喂,转入配种舍后饲喂添加葡萄糖的饲料,葡萄糖添加量为200-250g/天。激素处理方案:断奶24小时后肌注PMSG1000iu,72小时后肌注GnRH100ug;母猪表现发情后正常配种。同时,按生产节律控制母猪哺乳21天断奶。

采用此方法,可依次推导出1-4胎母猪平均产仔日龄分别为360日龄、500日龄、640日龄、780日龄,为核心群纯繁母猪世代间隔准确估算提供支持。

特别强调,本发明中母猪从后备期开始,每个阶段均会产生不符合核心群选种要求的繁殖母猪,兼顾猪场生产成本控制的需求,这些母猪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淘汰,而是通过精准的母猪状态跟踪记录和分析,确保其后代不再被选入核心群,从而形成选择差。母猪淘汰应执行规模化猪场母猪淘汰标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核心群母猪配种公猪配种控制在240-550日龄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最优方案,应动态调整1-4胎核心群母猪占繁殖母猪群体比例均为15-20%。

兼顾以上两点,可估算核心群母猪世代间隔平均为750天,促使年遗传进展得以加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中的选育技术,可得到全期生长速度快而均衡,乳区性状优良,母猪产活仔数性状估计育种值高的后备母猪,稳定核心群后备母猪选留率为生产性能测定母猪总数的20%,选择强度明显提高,核心母猪群更新率也提升至50%以上。采用本发明中的繁殖母猪日龄控制技术可促进繁殖母猪同期发情配种技术的发展,也可准确估算下一代世代间隔平均为750天,较原始方法提高了选种准确度,缩短了世代间隔。本发明仅针对母猪进行选种而不进行公猪的选种工作减少了测定样本的含量,同时本发明可根据育种目标需求调整选择指数(包含基因选择),可缩短特殊生产系的建系时间。

具体实施案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实施例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任何形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系统的核心群纯种母猪选培育方法,更具体的表述为以下步骤的循环,形成一个闭合操作系统:

1.核心群繁殖母猪控制780日龄内,胎次控制为1-4胎。4胎以后母猪转入繁殖群。

2.核心群繁殖公猪配种控制在240-550日龄内。550日龄以后公猪转入生产群。

3.纯种猪初生期选择参数包括:1胎出生,同窝活仔数>10头;2胎出生,同窝活仔数>11头;3-4胎出生,同窝活仔数>12头。出生个体标记准确无误,初生重介于1.3-1.8kg。有效乳头对数介于7-8对,间距合理、排列均匀、乳头突出。

4.哺乳期内将上述个体人工寄养到泌乳旺盛的经产母猪窝内,要求寄养仔猪出生日与被寄养母猪产仔日相差不超过3天,被寄养仔猪同窝控制个体大小均匀。

5.控制哺乳母猪21日龄断奶。

6.断奶后仔猪在产床适应7天,28日龄进行个体称重,从初选个体中选择体重>8kg的个体组群转入保育栏,控制12头/栏。出生个体标记清晰准确,有效乳头对数介于7-8对,间距合理、排列均匀、乳头突出。

7.保育饲养30日。保育期及时剔除死、淘、病猪。保育期结束进行个体称重,选择体重>22kg的个体。

8.生长期饲养90天。生长期及时剔除死、淘、病猪。

9.生长期内150日龄左右进行生产性能测定,一种优选的生产性能测定包括:测定体重并计算达100kg体重日龄,用B超仪测定倒数3-4肋间离背中线5cm处背膘厚并计算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

10.以上所有称重数据录入育种软件,根据育种目标拟合选择指数。一种优选的选择指数为全国遗传评估中心联合育种推荐的父系指数(杜洛克品种)和母系指数(长白猪和大白猪品种)。

11.按指数排行高低进行选择,选择指数排名为前25%且体型外貌符合品种特征的个体进入后备母猪群培养;稳定核心群后备猪选留率控制为生产性能测定母猪的20%。

12.母猪160日龄选种后转入后备群按体重均匀混群,饲喂6-8头/栏,查情公猪每日诱情,2次/日,10-15min/次,观察并记录初情日期。按免疫程序安排后备母猪进行疫苗接种。

13.母猪190日龄仍未观察到初情,当日输死精1次诱使子宫孕相变化,从而诱导发情。

14.210日龄观察到发情,记录发情日期,转入限位栏饲喂,并执行促排卵激素处理方案:自发情日起18日后肌注PMSG1000iu,再次发情当日肌注GnRH100ug,并正常安排配种。配种母猪一次返情可再安排一次配种。250日龄未配种或配种未孕的母猪从核心群中淘汰。

15.妊娠期母猪精细化饲喂方案:限位栏单栏饲喂,依背膘厚度设计母猪饲喂量参数,调节母猪体况。

16.预产期前1周转入产房,正常接生,产仔性状不符合核心群要求的母猪淘汰出核心群,其后代不再选入核心群。围产期母猪精细化饲喂方案:预产期前1天减料,产期当天停料,从产子第二天起每天增加1kg喂料直至最大饲喂量。哺乳期间喂料少量勤添。

17.母猪哺乳21天断奶。

18.断奶后7天内促发情配种技术方案如下。饲喂方案:断奶当日减少饲料饲喂,转入配种舍后饲喂添加葡萄糖的饲料,葡萄糖添加量为200-250g/天。激素处理方案:断奶24小时后肌注PMSG1000iu,72小时后肌注GnRH100ug;母猪表现发情后正常配种。断奶后7天内未发情配种或配种未孕母猪淘汰出核心群。

按步骤15-18执行4胎后,断奶母猪淘汰出核心群。

某原种猪场具体实施案例:

某原种猪场组建核心育种群,该猪场饲养加系纯种约克猪。

1.引种:引纯种约克公猪25头,约克母猪分两批次共535头,其中第一批次300头,第二批次235头。

2.初选建群:引进公母猪全部进行生产性能测定获得基础生长数据,整理系谱档案获得系谱数据。采用母系指数选择,最终选留公猪24头,母猪529头。

3.引种猪(F0代)控制初配日龄配种

第一批次选留296头母猪采用后备母猪初配日龄控制技术,最终配种妊娠272头,统计平均初配日龄245.3天,核心母猪配妊率91.9%。其中20头母猪超过260日龄配种妊娠淘汰出核心群,4头屡次配种未孕肥猪淘汰。

第二批次选留233头母猪采用后备母猪初配日龄控制技术,最终配种妊娠206头,统计平均初配日龄242.8天,核心母猪配妊率88.4%。其中22头母猪超过260日龄配种妊娠淘汰出核心群,5头屡次配种未孕肥猪淘汰。

4.引种猪(F0代)控制繁殖母猪产子日龄

第一批次配妊母猪产仔272头,窝活仔数>10头的母猪共计234头,经过断奶后7天内促发情配种技术方案处理,7天内发情配种母猪229头,统计得平均断奶配种间隔5.8天,断奶母猪7日内配种率达97.9%。生产淘汰母猪8头。

第二批次配妊母猪产仔205头,窝活仔数>10头的母猪共计172头,经过断奶后7天内促发情配种技术方案处理,7天内发情配种母猪168头,统计得平均断奶配种间隔5.2天,断奶母猪7日内配种率达97.7%。生产淘汰母猪6头。

按前述核心群纯种母猪选培育方法步骤15-18执行后,统计2、3胎次产仔断奶后操作7天内促发情配种技术方案,断奶母猪7日内配种率均达到93%以上。

5.F1代选种扩群:生产群体目标为1000头。

第一批次引种后经过1.5年时间,采用核心群母猪选种方案共选留F1后备群母猪601头,来自第一批次1胎后代223头,2胎后代209头,第二批次1胎后代169。150日龄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共测定种母猪1526头,母猪选留率39.4%。

扩群生产后,母猪共1052头,0胎母猪378头,1胎母猪223头(核心群192头),2胎母猪210头(核心群172头),3胎母猪241头(核心群201头)。

6.建立稳定核心育种群,调整群体胎次结构:调整目标为1-4胎核心群母猪占繁殖群母猪均为15-20%。

扩群后第1年,采用核心群母猪选种方案共选留后备母猪520头,其中F1代249头,来自2胎后代85头,3胎后代121头,4胎后代43头;F2代后备群271头,1胎后代192头,2胎后代79头。150日龄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共测定2216头,母猪选留率23.5%。生产群体共有母猪1363头,其中0胎母猪265头,1胎母猪255头(核心群220头),2胎母猪340头(核心群269头),3胎180头(核心群142头),4胎169头(核心群121头),5胎154头。

扩群后第2年,采用核心群母猪选种方案共选留后备母猪482头,其中F1代4胎后备46头,F2代后备316头,F3代后备110。150日龄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共测定2309头,母猪选留率20.9%。

经过两年达到胎次均衡生产,生产群体共有母猪1391头,其中0胎母猪218头,1胎母猪264头(核心群213头),2胎母猪242头(核心群201头),3胎205头(核心群156头),4胎215头(核心群189头),5-7胎247头。

7.群体选种提高:利用统计软件针对本群体的F0代和F1代个体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下表:

如上表所示,F1代较F0代100kg校正日龄EBV,总产仔数EBV和母系指数均取得相应进展。总产仔数表型值F0代大于F1的原因在于进入统计的大多数F1代个体在此时间节点上仅产了1-2胎。统计得出F1代与F0代间世代间隔平均为775.6天。

自此,某原种场采用本发明所包含的技术方案完成组建纯种母猪核心群工作,可动态维持生产群体母猪1100头,核心育种群母猪600-800头。但育种工作是一个持续的工作,该原种场仍可采用本发明包含的技术方案设计选种目标进行纯种群的选育提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