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可减少对环境危害的废弃氟利昂的处理方法

可减少对环境危害的废弃氟利昂的处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减少对环境危害的废弃氟利昂的处理方法,其步骤为:(1)将硫酸锆、钛酸、钨酸按照锆、钛、钨摩尔比1∶0.5-0.6∶0.1-0.3混合后加水造粒,在200-300℃喷雾干燥制备成直径是0.1-10mm的催化剂颗粒;(2)将颗粒放置在管式反应器内,催化剂颗粒的体积占管式反应器总体积的25-40%;(3)同时将氟利昂和水蒸气按照体积比1∶3-6同时通入管式反应器内,同时维持管式反应器内的温度250-300℃之间,接触时间为3-10min。(4)催化水解后的尾气用90-98%浓硫酸吸收水蒸气,无水乙醇吸收氯化氢气体,用碳酸氢钠溶液来吸收氟化氢气体,用碳酸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69255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吴杰;

    申请/专利号CN201610059444.1

  • 发明设计人 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日2014-10-02

  • 分类号C01B7/03(20060101);C01D3/02(20060101);C01D7/10(20060101);B01J23/30(20060101);B01J27/053(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晋陵北路河海大学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50:5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26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1B7/03 登记生效日:2018010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1002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11-21

    授权

    授权

  • 2017-11-14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C01B7/03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1002

    著录事项变更

  • 2017-11-14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1B7/03 登记生效日:20171025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1002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07-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1B7/03 申请日:201410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6-22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废弃氟利昂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氟利昂(CFCs)是上世纪20年代合成的“安全制冷剂”。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易相变性、无腐蚀性和高绝缘性等诸多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排放到大气中的CFCs在对流层中性质十分稳定,可稳定存在数十到上百年,但其慢慢上升 进入平流层后,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 反应,破坏臭氧分子。据科学估计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数万个臭氧分子。地球表面的臭氧层 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臭氧分子被大量消耗的结果是其吸收 紫外线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明显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 境带来多方面的严重危害,如:人类免疫系统疾病,呼吸道疾病明显增加,植物生长受损,海 洋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

废弃氟利昂如果排放到环境中,对环境和人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臭氧空洞。由于臭氧层保护地球表面不受太阳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破坏后将会影响 生物圈的动植物界,特别是会使人类皮癌患者增多。大气中的氟利昂R11和R12的含量在增 加,臭氧浓度在降低,甚至使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空洞。臭氧空洞的出现,会造成:使微生物 死亡;使植物生长受阻,尤其是农作物如棉花、豆类、瓜类和一些蔬菜的生长受到伤害;使海 洋中的浮游生物死亡,导致以这些浮游生物为食的海洋生物相继死亡;使海洋中的鱼苗死 亡,渔业减产;使动物和人的眼睛失明;使人和动物免疫力降低。

据分析,平流层臭氧减少万分之一,全球白内障的发病率将增加0.6~0.8%,即意 味着因此引起失明的人数将增加1万到1.5万人。

2.温室效应。氟利昂在大气中浓度的增加的另一个危害是“温室效应”,本来地球 表面的温室效应的典型来源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但大多氟利昂也有类似的特性,而且它 的温室效应效果是二氧化碳的数千倍。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上升,引起全球性气候 反常。如果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速度继续发展,科学家们预测: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 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使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淹 没于海水之中,其中包括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

正由于CFCs对大气臭氧层的极大破坏作用,世界各国已采取行动来限制CFCs的生 产使用,并提出了逐步淘汰CFCs的各种方案。

目前,世界上CFCs产品年使用量超过100万吨,如何经济、高效地实现CFCs的无害 化排放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开发CFCs无害化的分解技术成为当务之急。常 用的CFCs无害化处理技术包括燃烧热分解法、催化分解法、光催化分解法、化学试剂消解 法、超声波分解法和等离子体分解法等。中国专利(CN201110320425.7)公开了一种水热分 解来处理废弃氟利昂的方法,将碱液、氧化剂、氟利昂一起放入反应体系中进行水热反应, 氟利昂水解后的产物立即被碱液吸收,最终得到含有碳酸盐和氟氯的混合岩,具有反应快 速高效的特点但是存在产物为混合盐,经济价值不大,没有完全利用的缺点;中国专利 (CN200810058719.5)公开了一种氟利昂燃烧水解过程中提高氟利昂分解速率的方法,但 CFCs的分解效率不能达到完全(98%),且会产生危险的二次化合物;公开专利 (CN1049295)描述了一种氯氟烷烃的催化分解法,该方法不仅存在催化剂容易失活的问题, 其催化分解氟利昂的效率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化学试剂消解法存在残留化学试剂的处理 问题;中国专利(CN200810058719.5)公开了一种微波等离子体分解氟利昂无害化处理方 法,氟利昂的分解效率能达到99%以上,取得很好的效果,但该方法易发生设备积碳,运行 的稳定性有待提高。

对于氟利昂的处理大多采用燃烧法处理,在800-1200℃左右,使得氟利昂燃烧,在 研究的还有微波分解法、等离子法等其他方法,但微波分解法和等离子法成本太高,燃烧法 又会产生新的污染物,而且无法回收有效物质,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耗低、氟利昂水解效率高、水解产 物能够再利用的方法。

本发明的催化水解氟利昂的方法,其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硫酸锆、钛酸、钨酸按照锆、钛、钨摩尔比1∶0.5-0.6∶0.1-0.3混合后加水造粒,在 200-300℃喷雾干燥制备成直径是0.1-10mm的催化剂颗粒;

(2)将颗粒放置在管式反应器内,催化剂颗粒的体积占管式反应器总体积的25-40%;

(3)同时将氟利昂和水蒸气按照体积比1∶3-6同时通入管式反应器内,同时维持管式反 应器内的温度250-300℃之间,接触时间为3-10min;

(4)催化水解后的尾气用90-98%浓硫酸吸收水蒸气,无水乙醇吸收氯化氢气体,用碳 酸氢钠溶液来吸收氟化氢气体,用碳酸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优选的,催化剂颗粒呈自然堆积状态;反应过程中的压力为0.5-2atm;催化水解后 的尾气经过换热器冷却到100-105℃后再通入90-98%浓硫酸吸收水蒸气;用来吸收氟化氢 的碳酸氢钠溶液为饱和碳酸氢钠。最终氟利昂的水解率高于99.5%

其水解的化学反应方式(以最常见的F-12为例):

废弃氟利昂气体在高温水蒸气的环境以及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得到二氧化碳、 氟化氢、氯化氢等气体,这些气体经过各种物质吸收,实现了氟利昂的无害化处理,同时吸 收的产物可作为化学产品出售,实现了氟利昂的资源化利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耗低、氟利昂水解效率高、水解产物能够再利用的 特点,具体包括以下优点:

1.由于其反应温度只有250-350℃,低于现有的方法的反应温度,降低了能耗。

2.氟利昂的水解率高,采用本方法,氟利昂的水解率一般高于99.5%。

3.水解得到的氟化氢、氯化氢等经过吸收后可作为化工产品出售,即减少了其对 环境的危害,又实现了其资源化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以助于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1)将硫酸锆、钛酸、钨酸按照锆、钛、钨摩尔比1∶0.55∶0.15混合后加水造粒,在280℃ 喷雾干燥制备成直径是8mm的催化剂颗粒;

(2)将颗粒自然堆积放置在管式反应器内,催化剂颗粒的堆积体积占管式反应器总体 积的30%;

(3)同时将氟利昂和水蒸气按照体积比1∶4同时通入管式反应器内,同时维持管式反应 器内的温度265℃,压力为1atm,接触时间为8min。

(4)催化水解后的尾气用98%浓硫酸吸收水蒸气,无水乙醇吸收氯化氢气体,用饱 和碳酸氢钠溶液来吸收氟化氢气体,用碳酸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最终氟利昂的水 解率为99.6%。

实施例2

(1)将硫酸锆、钛酸、钨酸按照锆、钛、钨摩尔比1∶0.55∶0.15混合后加水造粒,在280℃ 喷雾干燥制备成直径是8mm的催化剂颗粒;

(2)将颗粒自然堆积放置在管式反应器内,催化剂颗粒的堆积体积占管式反应器总体 积的35%;

(3)同时将氟利昂和水蒸气按照体积比1∶4同时通入管式反应器内,同时维持管式反应 器内的温度285℃,压力为1atm,接触时间为8min。

(4)催化水解后的尾气用98%浓硫酸吸收水蒸气,无水乙醇吸收氯化氢气体,用饱 和碳酸氢钠溶液来吸收氟化氢气体,用碳酸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最终氟利昂的水 解率为99.7%。

实施例3

(1)将硫酸锆、钛酸、钨酸按照锆、钛、钨摩尔比1∶0.5∶0.15混合后加水造粒,在300℃喷 雾干燥制备成直径是8mm的催化剂颗粒;

(2)将颗粒自然堆积放置在管式反应器内,催化剂颗粒的堆积体积占管式反应器总体 积的35%;

(3)同时将氟利昂和水蒸气按照体积比1∶5同时通入管式反应器内,同时维持管式反 应器内的温度300℃,压力为1.5atm,接触时间为8min。

(4)催化水解后的尾气用98%浓硫酸吸收水蒸气,无水乙醇吸收氯化氢气体,用饱 和碳酸氢钠溶液来吸收氟化氢气体,用碳酸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最终氟利昂的水 解率为99.8%。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