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株高产耐酸性高温α-淀粉酶的菌株及其液体发酵方法

一株高产耐酸性高温α-淀粉酶的菌株及其液体发酵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株高产耐酸性高温α-淀粉酶的地衣芽孢杆菌及其液体发酵方法。所述地衣芽孢杆菌具体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M6-X3,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NO.10785。地衣芽孢杆菌诱变株CGMCC?NO.10785液体发酵产耐酸性高温α-淀粉酶的方法发酵活力在3.8万-4.2万u/mL。所产的耐酸性高温α-淀粉酶在95℃保温3h后剩余酶活力为95%,最适反应温度范围96-100℃,最适反应pH4.0-4.5,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和耐酸性,可广泛应用在淀粉加工、啤酒酿造、发酵及纺织等多个行业。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15437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隆科特酶制剂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677368.6

  • 发明设计人 王兴吉;吕彦茹;刘文龙;

    申请日2015-10-19

  • 分类号C12N1/20(20060101);C12N9/28(20060101);C12R1/1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76499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城北工业园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2:45:2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9-07

    授权

    授权

  • 2016-01-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N1/20 申请日:201510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2-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高产高温淀粉酶的菌株及其液 体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α-淀粉酶是工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酶制剂之一,国内市场常用的淀粉酶一 般为中温α-淀粉酶和耐高温α-淀粉酶,其适用pH在6-7之间,大部分存在热稳 定性差和pH范围窄的缺陷,对酸性条件下的淀粉深加工工艺存在局限性。

淀粉产品深加工一般包括两个过程:液化及糖化。首先液化需要在105℃条 件下糊化形成淀粉糊,再经淀粉酶液化,之后在50℃-60℃温度范围内由葡萄糖 淀粉酶作用下糖化;除了作用温度不同外,在液化和糖化两个过程中所需的两种 酶:α-淀粉酶和糖化酶的作用pH也有显著差异。耐酸性高温α-淀粉酶可以省去 淀粉糊化到液化的冷却过程,减少大量的能源消耗,提高液化速度,方便从液化 到糖化过程的pH调节,简化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耐酸性高温α-淀粉酶是在酸性和高温条件下将淀粉水解的酶类,其在酸性 和高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酶学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酿酒、纺织等多 个行业。

中国专利CN102363761A公开了一种产耐高温α-淀粉酶菌种的优化方法, 采用地衣芽孢杆菌10181从菌种活化、菌种扩培到发酵提取整个过程进行优化, 该菌种所产的耐高温α-淀粉酶其酶活一般在2500u/ml,耐受温度为95℃;中国专 利CN101838635A公开了一种耐高温淀粉酶的制备方法,将地衣芽孢杆菌进行 菌种复壮培养、种子培养,经液体深层发酵而成的耐高温α-淀粉酶其酶活力高达 20000-22000u/ml,耐受温度高达110℃;中国专利CN100415879C公开了耐酸耐 高温的α-淀粉酶及其制备方法,用重组DNA技术定点突变前体α-淀粉酶,从微 生物特别是地衣芽孢杆菌中分离前体α-淀粉酶基因,对其L134及S320的氨基 酸残基进行突变,并在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细菌中高效表 达α-淀粉酶突变体,较适宜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表达,使耐酸pH4.0-4.5、且高温 70-90℃的α-淀粉酶得以高效表达,α-淀粉酶突变体具有良好的酸稳定性,更适 于工业化应用,为耐酸性、耐高温α-淀粉酶的工业化大生产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如上所述,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会有更多的分离菌、诱变菌、基因工程 菌及其组合会应用到耐高温α-淀粉酶的生产中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化生产 需求。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拓展作用条件及范围,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开发或者 优化出一株产酶活力高、生产稳定性好、适应强的生产菌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高产耐酸性高温α-淀粉酶的菌株及其液体发酵方 法。

本发明提供的高产耐酸性高温α-淀粉酶的菌株具体为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licheniformis)突变株M6-X3。该菌株已于2015年5月7日保藏于中 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 1号院3号,(邮编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NO.10785。

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突变株CGMCCNO.10785采用地衣芽孢杆菌B307进行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选育获得。地衣芽孢杆菌B307的液体发酵酶 活最高为16000u/mL,突变株M6-X3的液体发酵酶活力可达到26860u/mL,经 发酵条件优化,平均发酵液酶活力可达到42470u/mL。

地衣芽孢杆菌突变株CGMCCNO.10785为革兰氏阳性菌,兼性好氧,生长 温度为25℃-50℃,细胞形态呈杆状,单生,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菌落呈白色, 圆形,表面粗糙,不透明。明胶液化、淀粉水解和VP试验均为阳性。

地衣芽孢杆菌B307液体发酵周期长,菌体浓度低,为得到一株高产耐酸性 高温α-淀粉酶的菌株,对其进行多轮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直到选育出一株代 谢旺盛,生长繁殖速度快,适宜高密度培养,高产耐酸性高温α-淀粉酶的菌株。

地衣芽孢杆菌CGMCCNO.10785液体发酵产耐酸性高温α-淀粉酶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种子培养:pH在6.0-6.5,培养温度34℃-40℃,培养时间11-16小时;

种子培养基组成:麦芽糊精3-4%,酵母粉0.2-0.3%,氯化钙0.2-0.3%,硫 酸铵0.8-1.0%,蛋白胨0.5-0.6%,磷酸氢二钠0.4-0.5%,pH6.0-6.5。

液体发酵:

接种量3-5%接种于发酵培养基,培养条件为:pH6.0-6.5,培养温度35-40℃, 罐压0.07MPa,溶氧在30%-40%,转速200-800rpm,发酵期间pH高于6.5开始 补料,补料控制pH在6.0-6.5,菌体自溶严重时发酵结束,培养周期130-160小 时。

发酵培养基组成:木薯淀粉6-8%,豆饼粉6-7%,玉米浆1-3%,磷酸氢二铵 0.1-0.3%,氯化钙0.5-1.0%,pH6.0-6.5。

补料培养基组成:麦芽糖30-40%,磷酸二氢钠0.5-1.0%,氯化钙0.5-1.0%, pH在5.0-5.5。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原始菌株进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再经发酵工艺优化和发 酵培养基优化,建立了液体发酵生产耐酸性高温α-淀粉酶的方法,发酵酶活力在 3.8万-4.2万u/ml。生产的耐酸性高温α-淀粉酶的最适pH为4.0-5.0,最适温度 反应为96-100℃,在95℃的条件保温3h,剩余酶活力为95%,具有稳定的耐酸 和耐高温特性,可广泛用于淀粉加工、啤酒酿造、酒精、发酵及纺织等多个行业。

附图说明:

图1不同pH下的相对酶

图2不同温度下的相对酶活

图395℃保温处理的相对酶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案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案例仅为举例说明, 不作为对本发明实施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菌株的选育

1.菌悬液的制备

吸取地衣芽孢杆菌B307种子液10mL于离心管,8000rpm离心5min,弃上 清,菌体以10mL生理盐水清洗。相同条件离心2次,沉淀的菌体以2mL无菌 水重悬即为菌悬液,菌悬液浓度在107个/mL。

2.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

吸取10μL菌悬液于载片上,用镊子将载片放于常压室温等离子体系统操作 室旋转台上,缓慢调节升降台旋钮(参考升降台标尺)将载片与发生器间距约为 2mm,诱变照射时间选择30s、35s、40s。诱变完成后,将载片移至分装有1mL 生理盐水的EP管中,用漩涡振荡器摇匀后进行适当稀释。取100μL涂布于淀粉 筛选板上,30℃培养36h,长出单菌落后挑取菌落HC值(HC值=水解圈直径/ 菌落直径)高的菌株,分别是M6-X3、M6-22、M6-37。

3.诱变菌株的摇瓶筛选

将筛选的3株诱变菌株进行摇瓶发酵,摇瓶配方为:葡萄糖3%,酵母粉1.5%, 玉米浆3.5%,氯化钙0.12%,氯化钠1.5%,磷酸二氢钠1.2%,碳酸钙3%。培 养温度35℃,培养时间120h,转速200rpm。3株诱变菌株摇瓶实验的酶活力如 下:

菌株 三次平均酶活力 M6-X3 5427 M6-22 3350 M6-37 3708

实施例2液体发酵生产耐酸性高温α-淀粉酶

斜面培养:将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突变株M6-X3取一接种环接种于LB固体斜 面,34℃下恒温培养36h。

摇瓶培养:取一接种环斜面种子菌苔,接入LB液体培养基中,在初始pH6.6、 36℃、摇床转速250rpm条件下培养10h。

种子罐培养:将摇瓶培养的种子液按照接种量的4%接入种子罐,在初始 pH6.3、发酵温度34℃、转速250rpm条件下培养13h。

种子罐培养基配方为:麦芽糊精3%,酵母粉0.2%,氯化钙0.25%,硫酸铵 0.8%,蛋白胨0.5%,磷酸氢二钠0.5%,pH6.3。

发酵罐培养:按照发酵罐培养基体积的5%进行接种,培养温度35℃,罐压 0.07MPa,转速800rpm,溶氧在30-40%,发酵过程中pH高于6.5开始补料,补 料控制pH在6.2-6.3,菌体自溶严重时结束发酵,培养周期150h。

发酵培养基配方为:木薯淀粉8%,豆饼粉6%,玉米浆1%,磷酸氢二铵0.3%, 氯化钙0.5%,pH6.3。

补料配方为:麦芽糖40%,磷酸二氢钠0.5%,氯化钙0.5%,pH在5.0。

下表是进行6批发酵的发酵周期和发酵酶活力,平均发酵酶活力为: 42470u/mL。

批次 发酵周期(h) 发酵酶活力(u/mL) 1 152 40151 2 162 43780 3 148 42916 4 155 41884 5 147 42965 6 161 43125

实施例3所产耐酸性高温α-淀粉酶的基本性质

以酶活力41518u/mL的耐酸性高温α-淀粉酶为基准,分别在不同温度和不同 pH下进行酶活测定实验,该菌株所产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96-100℃,最适pH 范围为4.0-5.0。在95℃保温处理3h,剩余酶活力为95%。

另本发明耐酸性高温α-淀粉酶酶活定义及测定方法如下:

(1)酶活定义:

在70℃、pH6.0的条件下,1min液化1mg可溶性淀粉所需的酶量即为一个 酶活力单位,以u/mL(u/g)表示。

(2)试剂和溶液:

原碘液:称取22.0g碘化钾和11.0g碘,用少量水完全溶解,定容至500mL, 贮于棕色瓶中。

稀碘液:吸取原碘液2.00mL,加入20.0g碘化钾,用水溶解并定容至500mL, 贮于棕色瓶。

20g/L可溶性淀粉溶液:称取2.000g可溶性淀粉(以绝干计),精确至0.0001g, 用水调成浆状物,在搅动下缓缓倾入70mL沸水中,然后用水分次冲洗装淀粉的 烧杯,洗液并入其中,搅拌加热直至完全透明,冷却定容至100mL。溶液现配 现用。

磷酸缓冲液(pH=6.0):称取45.23g磷酸氢二钠(Na2HPO4·2H2O)、8.07g柠檬 酸(C6H807·H2O),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配好后用pH计校正。

盐酸溶液[c(HCl)=0.1mol/L],按GB601配制。

(3)待测酶液的制备

准确吸取酶液1mL,用少量磷酸缓冲液(pH6.0)充分溶解,样品全部移入 容量瓶中,用磷酸缓冲液(pH6.0)定容至刻度,摇匀,四层纱布过滤,滤液待用。 稀释的酶液浓度在60u/mL-65u/mL范围内。

(4)测定方法:

吸取20g/L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0.0mL和磷酸缓冲液(pH=6.0)5.0mL于试管 中,混合均匀,在70℃恒温水浴中预热平衡8min。加入稀释好的待测酶液1.00mL, 立即计时,摇匀,准确反应5min。反应结束立即吸取反应液1.00mL,加到预先 盛有0.1mol/L盐酸0.5mL和稀碘液5.00mL的试管中,摇匀。以0.1mol/L盐酸 0.5mL和稀碘液5.00mL的混合液作试剂空白,于660nm波长下,用10mm比色 皿迅速测定其吸光度(A)。根据吸光度查表(表格详见GB8275-2009),求得测试 酶液的浓度。

耐酸性高温α-淀粉酶酶活计算公式:

X=C×N×16.67

式中:

X——样品酶活力,u/mL;

C——测试酶样的浓度,u/mL;

N——样品稀释倍数;

16.67——根据酶活力定义计算的换算系数。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