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与利用一体化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与利用一体化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

摘要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回收处理技术领域,是一种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与利用一体化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该建筑垃圾处理方法通过分选处理装置将建筑垃圾中的泥土、钢铁、塑料、沥青及木材分离出来,并进行分类回收处理;再通过破碎处理装置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其中红砖被制成砖粉,石子被制成小石子、砂子或石粉,再用得到的砖粉、石粉、小石子及砂子作为制造混凝土的原料,从而实现建筑垃圾的完全利用。本发明使用方便,通过使用本方法能够在对环境及土壤无污染的前提下,通过对建筑垃圾的分选处理和破碎处理,将建筑垃圾转变为生产原料,实现了建筑垃圾的高效利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12717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新疆科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503470.4

  • 发明设计人 王建军;彭训民;王红伟;张胜利;

    申请日2015-08-17

  • 分类号B09B3/00(20060101);B09B5/00(20060101);

  • 代理机构65105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乌苏市南苑新区春晖巷163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2:35:4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8-0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09B3/00 授权公告日:20170922 终止日期:20180817 申请日:2015081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09-22

    授权

    授权

  • 2016-01-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9B3/00 申请日:201508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2-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回收处理技术领域,是一种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与利用一体化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也同时快速发展,相伴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中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高速发展时期,每年不可避免地产生数亿吨建筑垃圾,如果不及时处理和利用,必将给社会、环境和资源带来不利影响。

我国建筑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是将其填埋地下,其危害在于:1.占用了大量土地,仅以北京为例,据相关资料显示,奥运工程建设前对原有建筑的拆除,以及新工地的建设,北京每年都要设置二三十个建筑垃圾消纳场,造成不小的土地压力;2.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建筑垃圾中的建筑用胶、涂料、油漆不仅是难以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还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这些废弃物被埋在地下,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直接危害到周边居民的生活;3.破坏了土壤结构、造成地表沉降,现今的填埋方法一般是将垃圾填埋八米后加埋两米土层,但土层之上基本难以重长植被,而填埋区域的地表则会产生沉降和下陷,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而目前对建筑垃圾的再利用一般仅为焚烧或简单粉碎做填充路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与利用一体化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建筑垃圾处理方法存在的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地表沉降、给社会环境和资源带来不利影响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与利用一体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人工或整形机械对建筑垃圾进行整形,将其中钢筋剪断并破解成为粒径小于六百毫米的块状;

步骤2:通过给料装置对建筑垃圾进行分选,之后其中粒径小于六百毫米且大于一百毫米的建筑垃圾进入步骤3,粒径小于一百毫米且大于十毫米的建筑垃圾进入步骤4,粒径小于十毫米的建筑垃圾进入步骤10;

步骤3:通过一级破碎装置对建筑垃圾进行一级破碎,之后建筑垃圾进入步骤4,同时一级破碎产生的粉尘颗粒进入步骤9;

步骤4:通过第一转运输送装置对建筑垃圾进行一级转运提升,在此过程中通过第一轻质物分离装置收集粉尘颗粒及较小轻质物并进入步骤9,在此过程中通过第一除铁装置分离钢铁并进入步骤11,之后建筑垃圾进入步骤5;

步骤5:通过人工或一级分拣装置对建筑垃圾进行一级分拣,建筑垃圾中分离出的块状轻质物进入步骤11,之后建筑垃圾进入步骤6;

步骤6:通过二级破碎装置对建筑垃圾进行二级破碎,之后建筑垃圾进入步骤7,同时二级破碎产生的粉尘颗粒进入步骤9;

步骤7:通过第二转运输送装置对建筑垃圾进行二级转运提升,在此过程中通过第二轻质物分离装置收集粉尘颗粒及较小轻质物并进入步骤9,在此过程中通过第二除铁装置分离钢铁并进入步骤11,之后建筑垃圾进入步骤8;

步骤8:通过人工或二级分拣装置对建筑垃圾进行二级分拣,建筑垃圾中分离出的块状轻质物进入步骤11,之后建筑垃圾进入步骤12;

步骤9:通过除尘装置收集尘土,所收集的尘土进入步骤10,所剩余的轻质物进入步骤11;

步骤10:物料作为废尘土被收集或储存;

步骤11:所收集的物料被分类收集并进行回收处理,其中钢铁被回收处理为钢材,塑料被回收处理为塑料颗粒,沥青被回收处理为沥青颗粒,木材通过厌氧干馏处理为可燃气体、煤焦油和木炭;

步骤12:通过一级制砂装置对建筑垃圾进行一级制砂破碎,之后建筑垃圾进入步骤13,同时一级制砂破碎产生的粉料颗粒进入步骤17;

步骤13:通过一级筛分装置对建筑垃圾进行一级筛分,之后其中粒径大于二十毫米的建筑垃圾通过大石子返料输送装置返回步骤12,粒径小于二十毫米的建筑垃圾进入步骤14,同时一级筛分产生的粉料颗粒进入步骤17;

步骤14:判断是否需要小石子,之后通过筛下料输出切换装置切换一级筛分装置筛下物料的输出方向,如需要小石子则通过小石子料仓输送装置将物料送入搅拌站小石子料仓,如不需要小石子则通过二级制砂输送装置进入步骤15;

步骤15:通过二级制砂装置对建筑垃圾进行二级制砂破碎,之后建筑垃圾进入步骤16,同时二级制砂破碎产生的粉料颗粒进入步骤17;

步骤16:通过二级筛分装置对建筑垃圾进行二级筛分,之后其中粒径大于四点七五毫米的建筑垃圾通过小石子返料输送装置返回步骤15,粒径小于四点七五毫米的建筑垃圾通过砂子料仓输送装置进入搅拌站砂子料仓,同时二级筛分产生的粉料颗粒进入步骤17;

步骤17:通过粗粉集尘装置收集物料,之后所收集的物料进入步骤18;

步骤18:通过粗粉储存装置储存物料,之后所储存的物料进入步骤19;

步骤19:通过超细粉加工装置进行超细粉生产,之后物料进入步骤20;

步骤20:通过收尘装置收集物料,之后通过超细粉储存装置储存物料,之后所储存的物料进入步骤21;

步骤21:通过仓泵将物料送入搅拌站超细粉料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实施上述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与利用一体化处理方法的处理系统,包括能够分离出建筑垃圾中泥土、钢铁、塑料、沥青及木材的分选处理装置,以及能够将建筑垃圾破碎生成小石子、砂子及粉料的破碎处理装置,分选处理装置的出料口与破碎处理装置的进料口相通,分选处理装置包括能够收集粉尘颗粒并作为废尘土的除尘装置,破碎处理装置包括能够收集粉尘颗粒并作为混凝土加工原料的收尘装置。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分选处理装置可包括能够按粒径对建筑垃圾进行分选的给料装置,以及一级破碎装置、第一转运输送装置、第一除铁装置、一级分拣装置、二级破碎装置、第二转运输送装置、第二除铁装置和二级分拣装置;给料装置的入口处设有整形机械,整形机械为液压剪及挖掘机破碎锤,给料装置的筛上物料口与一级破碎装置的进料口相通,一级破碎装置的出料口及给料装置的筛下物料口与第一转运输送装置的进料口相通,第一转运输送装置上设有能够分离钢铁的第一除铁装置,第一转运输送装置的出料口处设有能够分拣较大块状杂物的一级分拣装置,一级分拣装置的出料口与二级破碎装置的进料口相通,二级破碎装置的出料口与第二转运输送装置的进料口相通,第二转运输送装置上设有能够分离钢铁的第二除铁装置,第二转运输送装置的出料口处设有能够分拣较小块状杂物的二级分拣装置。

上述第一转运输送装置上和第二转运输送装置上分别可设有能够分离较小轻质物的轻质物收尘装置,第一转运输送装置上的轻质物收尘装置为第一轻质物分离装置,第二转运输送装置上的轻质物收尘装置为第二轻质物分离装置,第一轻质物分离装置安装在第一转运输送装置出料口与一级分拣装置进料口的连接处,第二轻质物分离装置安装在第二转运输送装置出料口与二级分拣装置进料口的连接处,第一轻质物分离装置的收集箱和第二轻质物分离装置的收集箱分别安装有除尘装置,除尘装置的出料口与废尘土料仓相通。

上述破碎处理装置可包括能够对建筑垃圾进行一级破碎的一级制砂装置,能够分选出破碎后建筑垃圾中小石子的一级筛分装置,能够对建筑垃圾进行二级破碎的二级制砂装置,以及能够分选出破碎后建筑垃圾中砂子的二级筛分装置;一级制砂装置的进料口与二级分拣装置的出料口相通,一级制砂装置的出料口与一级筛分装置的进料口相通,一级筛分装置的筛上物出料口与一级制砂装置的进料口相通,一级筛分装置的筛下物出料口与搅拌站小石子料仓相通或与二级制砂装置的进料口相通,二级制砂装置的出料口与二级筛分装置的进料口相通,二级筛分装置的筛上物出料口与二级制砂装置的进料口相通,二级筛分装置的筛下物出料口与搅拌站砂子料仓相通;一级筛分装置的筛下物出料口处设有筛下料输出切换装置,筛下料输出切换装置的进料口与一级筛分装置的筛下物出料口相通,筛下料输出切换装置的出料口与二级制砂输送装置的进料口相通并能够通过气动装置或液动装置或电动装置与小石子料仓输送装置的进料口相通。

上述除尘装置的内部可安装有旋风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除尘装置的进口与旋风除尘器的进料口相通,旋风除尘器的出料口与布袋除尘器的进料口相通,布袋除尘器的出料口与除尘装置的出料口相通。

上述收尘装置可包括旋风收尘器、布袋收尘器和滤芯收尘器,旋风收尘器的出料口与布袋收尘器的进料口相通,布袋收尘器的出料口与滤芯收尘器的进料口相通。

上述超细粉加工装置可包括振动磨和选粉机,振动磨的出料口与选粉机的进料口相通,选粉机的筛上物出料口与振动磨的进料口相通,选粉机的筛下物出料口与收尘装置的进料口相通。

上述给料装置可为棒条式振动给料机,一级破碎装置和二级破碎装置为颚式破碎机,第一转运输送装置和第二转运输送装置为皮带输送机,第一除铁装置和第二除铁装置为磁选除铁器,一级分拣装置和二级分拣装置为机械手,一级制砂装置和二级制砂装置为冲击式破碎机,一级筛分装置和二级筛分装置为振动筛,大石子返料输送装置、小石子料仓输送装置、二级制砂输送装置、小石子返料输送装置和砂子料仓输送装置为皮带输送机,超细粉储存装置为不少于两个且能够按不同比例组分来区分储存超细粉的超细粉储存罐体,各超细粉储存罐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通过管路并联在一起。

本发明使用方便,通过使用本方法能够在对环境及土壤无污染的前提下,通过对建筑垃圾的分选处理和破碎处理,将建筑垃圾转变为生产原料,实现了建筑垃圾的高效利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二的设备布置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二的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给料装置,2为一级破碎装置,3为第一转运输送装置,4为第一除铁装置,5为一级分拣装置,6为二级破碎装置,7为第二转运输送装置,8为第二除铁装置,9为二级分拣装置,10为第一轻质物分离装置,11为第二轻质物分离装置,12为除尘装置,13为超细粉储存装置,14为仓泵,15为搅拌站超细粉料仓,16为废尘土料仓,17为一级制砂装置,18为一级筛分装置,19为大石子返料输送装置,20为筛下料输出切换装置,21为小石子料仓输送装置,22为搅拌站小石子料仓,23为二级制砂输送装置,24为二级制砂装置,25为二级筛分装置,26为小石子返料输送装置,27为砂子料仓输送装置,28为搅拌站砂子料仓,29为粗粉集尘装置,30为粗粉储存装置,31为振动磨,32为选粉机,33为旋风收尘器,34为布袋收尘器,35为滤芯收尘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附图1、2所示,该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与利用一体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人工或整形机械对建筑垃圾进行整形,将其中钢筋剪断并破解成为粒径小于六百毫米的块状;

步骤2:通过给料装置1对建筑垃圾进行分选,之后其中粒径小于六百毫米且大于一百毫米的建筑垃圾进入步骤3,粒径小于一百毫米且大于十毫米的建筑垃圾进入步骤4,粒径小于十毫米的建筑垃圾进入步骤10;

步骤3:通过一级破碎装置2对建筑垃圾进行一级破碎,之后建筑垃圾进入步骤4,同时一级破碎产生的粉尘颗粒进入步骤9;通过一级破碎装置2能够将建筑垃圾与其中所埋的钢筋进行分离。

步骤4:通过第一转运输送装置3对建筑垃圾进行一级转运提升,在此过程中通过第一轻质物分离装置10收集粉尘颗粒及较小轻质物并进入步骤9,在此过程中通过第一除铁装置4分离钢铁并进入步骤11,之后建筑垃圾进入步骤5;

步骤5:通过人工或一级分拣装置5对建筑垃圾进行一级分拣,建筑垃圾中分离出的块状轻质物进入步骤11,之后建筑垃圾进入步骤6;通过一级分拣装置5能够将建筑垃圾中的沥青块、木块和塑料块分离出来。

步骤6:通过二级破碎装置6对建筑垃圾进行二级破碎,之后建筑垃圾进入步骤7,同时二级破碎产生的粉尘颗粒进入步骤9;通过二级破碎装置6能够将建筑垃圾与其中所埋的钢筋进行进一步有效分离。

步骤7:通过第二转运输送装置7对建筑垃圾进行二级转运提升,在此过程中通过第二轻质物分离装置11收集粉尘颗粒及较小轻质物并进入步骤9,在此过程中通过第二除铁装置8分离钢铁并进入步骤11,之后建筑垃圾进入步骤8;

步骤8:通过人工或二级分拣装置9对建筑垃圾进行二级分拣,建筑垃圾中分离出的块状轻质物进入步骤11,之后建筑垃圾进入步骤12;通过二级分拣装置9能够进一步将建筑垃圾中的沥青块、木块和塑料块有效分离出来。

步骤9:通过除尘装置12收集尘土,所收集的尘土进入步骤10,所剩余的轻质物进入步骤11;除尘装置12能够将尘土颗粒,以及粒径小于五毫米的木片,粒径小于三十毫米的纸片、草杆和塑料袋等较小且能够降解的微小轻质物分离并收集起来,剩余的塑料袋、纸片、塑料片等轻质物被收集后进行后续的分类回收处理。

步骤10:物料作为废尘土被收集或储存;最好通过废尘土料仓16储存废尘土,得到的废尘土能够作为垫层土、园艺用土或加工成泥土砖使用。

步骤11:所收集的物料被分类收集并进行回收处理,其中钢铁被回收处理为钢材,塑料被回收处理为塑料颗粒,沥青被回收处理为沥青颗粒,木材通过厌氧干馏处理为可燃气体、煤焦油和木炭;

步骤12:通过一级制砂装置17对建筑垃圾进行一级制砂破碎,之后建筑垃圾进入步骤13,同时一级制砂破碎产生的粉料颗粒进入步骤17;

步骤13:通过一级筛分装置18对建筑垃圾进行一级筛分,之后其中粒径大于二十毫米的建筑垃圾通过大石子返料输送装置19返回步骤12,粒径小于二十毫米的建筑垃圾进入步骤14,同时一级筛分产生的粉料颗粒进入步骤17;通过一级筛分装置18进行筛分,其中粒径大于二十毫米的建筑垃圾为大石子,需要继续进行一级制砂破碎,直至其成为粒径小于二十毫米的小石子。

步骤14:判断是否需要小石子,之后通过筛下料输出切换装置20切换一级筛分装置18筛下物料的输出方向,如需要小石子则通过小石子料仓输送装置21将物料送入搅拌站小石子料仓22,如不需要小石子则通过二级制砂输送装置23进入步骤15;

步骤15:通过二级制砂装置24对建筑垃圾进行二级制砂破碎,之后建筑垃圾进入步骤16,同时二级制砂破碎产生的粉料颗粒进入步骤17;

步骤16:通过二级筛分装置25对建筑垃圾进行二级筛分,之后其中粒径大于四点七五毫米的建筑垃圾通过小石子返料输送装置26返回步骤15,粒径小于四点七五毫米的建筑垃圾通过砂子料仓输送装置27进入搅拌站砂子料仓28,同时二级筛分产生的粉料颗粒进入步骤17;通过二级筛分装置25进行筛分处理,粒径大于四点七五毫米的小石子返回二级制砂装置24进行二级制砂破碎,粒径小于四点七五毫米的建筑垃圾为砂子。

步骤17:通过粗粉集尘装置29收集物料,之后所收集的物料进入步骤18;

步骤18:通过粗粉储存装置30储存物料,之后所储存的物料进入步骤19;

步骤19:通过超细粉加工装置进行超细粉生产,之后物料进入步骤20;通过超细粉加工装置进行超细粉生产,由于石子与砖的硬度不同,所获得的超细粉主要成分为砖粉以及少量的石粉。

步骤20:通过收尘装置收集物料,之后通过超细粉储存装置13储存物料,之后所储存的物料进入步骤21;

步骤21:通过仓泵14将物料送入搅拌站超细粉料仓15。通过仓泵14分时段将不同细度的超细粉打到不同的搅拌站超细粉料仓15。

实施例二:如附图1、2所示,该一体化生态砼工厂的处理系统包括能够分离出建筑垃圾中泥土、钢铁、塑料、沥青及木材的分选处理装置,以及能够将建筑垃圾破碎生成小石子、砂子及粉料的破碎处理装置,分选处理装置的出料口与破碎处理装置的进料口相通,分选处理装置包括能够收集粉尘颗粒并作为废尘土的除尘装置12,破碎处理装置包括能够收集粉尘颗粒并作为混凝土加工原料的收尘装置。通过分选处理装置能够将建筑垃圾中的泥土、钢铁、塑料、沥青及木材分离出来,其中泥土能够作为垫层土、园艺用土或加工成泥土砖使用,钢筋等废铁分拣出来后经过回收处理能够制成钢材,塑料被回收处理为塑料颗粒,沥青被回收处理为沥青颗粒,木材被分拣出来后经过厌氧干馏能够制成木炭、煤焦油,以及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再通过破碎处理装置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其中砖和石子因硬度不同而分离开,红砖被制成砖粉,石子被制成小石子、砂子或石粉,再用得到的砖粉、石粉、小石子及砂子制成混凝土,实现建筑垃圾的完全利用。最终在对环境及土壤无污染的前提下,通过对建筑垃圾的分选处理和破碎处理,将建筑垃圾转变为生产原料,实现了建筑垃圾的高效利用。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分选处理装置包括能够按粒径对建筑垃圾进行分选的给料装置1,以及一级破碎装置2、第一转运输送装置3、第一除铁装置4、一级分拣装置5、二级破碎装置6、第二转运输送装置7、第二除铁装置8和二级分拣装置9;给料装置1的入口处设有整形机械,整形机械为液压剪及挖掘机破碎锤,给料装置1的筛上物料口与一级破碎装置2的进料口相通,一级破碎装置2的出料口及给料装置1的筛下物料口与第一转运输送装置3的进料口相通,第一转运输送装置3上设有能够分离钢铁的第一除铁装置4,第一转运输送装置3的出料口处设有能够分拣较大块状杂物的一级分拣装置5,一级分拣装置5的出料口与二级破碎装置6的进料口相通,二级破碎装置6的出料口与第二转运输送装置7的进料口相通,第二转运输送装置7上设有能够分离钢铁的第二除铁装置8,第二转运输送装置7的出料口处设有能够分拣较小块状杂物的二级分拣装置9。通过液压剪及挖掘机破碎锤对进入给料装置1的建筑垃圾进行整形处理,同时最好通过喷水雾进行除尘;通过给料装置1能够将建筑垃圾中的泥土筛分出去,通过一级破碎装置2和二级破碎装置6能够使混凝土与钢筋分离,通过第一除铁装置4和第二除铁装置8能够分离出钢筋等废铁,通过第一轻质物分离装置10和第二轻质物分离装置11能够分离出木片、纸片、塑料片及草杆等较小轻质物,通过一级分拣装置5和二级分拣装置9能够分拣出塑料块、木块、沥青等较大块状杂物。

如附图1、2所示,第一转运输送装置3上和第二转运输送装置7上分别设有能够分离较小轻质物的轻质物收尘装置,第一转运输送装置3上的轻质物收尘装置为第一轻质物分离装置10,第二转运输送装置7上的轻质物收尘装置为第二轻质物分离装置11,第一轻质物分离装置10安装在第一转运输送装置3出料口与一级分拣装置5进料口的连接处,第二轻质物分离装置11安装在第二转运输送装置7出料口与二级分拣装置9进料口的连接处,第一轻质物分离装置10的收集箱和第二轻质物分离装置11的收集箱分别安装有除尘装置12,除尘装置12的出料口与废尘土料仓16相通。

如附图1、2所示,破碎处理装置包括能够对建筑垃圾进行一级破碎的一级制砂装置17,能够分选出破碎后建筑垃圾中小石子的一级筛分装置18,能够对建筑垃圾进行二级破碎的二级制砂装置24,以及能够分选出破碎后建筑垃圾中砂子的二级筛分装置25;一级制砂装置17的进料口与二级分拣装置9的出料口相通,一级制砂装置17的出料口与一级筛分装置18的进料口相通,一级筛分装置18的筛上物出料口与一级制砂装置17的进料口相通,一级筛分装置18的筛下物出料口与搅拌站小石子料仓22相通或与二级制砂装置24的进料口相通,二级制砂装置24的出料口与二级筛分装置25的进料口相通,二级筛分装置25的筛上物出料口与二级制砂装置24的进料口相通,二级筛分装置25的筛下物出料口与搅拌站砂子料仓28相通;一级筛分装置18的筛下物出料口处设有筛下料输出切换装置20,筛下料输出切换装置20的进料口与一级筛分装置18的筛下物出料口相通,筛下料输出切换装置20的出料口与二级制砂输送装置23的进料口相通并能够通过气动装置或液动装置或电动装置与小石子料仓输送装置21的进料口相通。通过一级制砂装置17和一级筛分装置18能够制得粒径小于二十毫米的小石子,通过二级制砂装置24和二级筛分装置25能够制得粒径小于四点七五毫米的砂子。

如附图1、2所示,除尘装置12的内部安装有旋风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除尘装置12的进口与旋风除尘器的进料口相通,旋风除尘器的出料口与布袋除尘器的进料口相通,布袋除尘器的出料口与除尘装置12的出料口相通。通过旋风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进行除尘处理,能够有效地将分拣阶段产生的粉尘除去,除尘装置12排出的废尘土能够作为垫层土、园艺用土或加工泥土砖使用。

如附图1、2所示,收尘装置包括旋风收尘器33、布袋收尘器34和滤芯收尘器35,旋风收尘器33的出料口与布袋收尘器34的进料口相通,布袋收尘器34的出料口与滤芯收尘器35的进料口相通。通过旋风收尘器33、布袋收尘器34和滤芯收尘器35三级收尘,能够有效地将破碎阶段产生的粉尘收集起来,收尘装置收集的粉尘颗粒经过配比可制成高性能混凝土。

如附图1、2所示,超细粉加工装置包括振动磨31和选粉机32,振动磨31的出料口与选粉机32的进料口相通,选粉机32的筛上物出料口与振动磨31的进料口相通,选粉机32的筛下物出料口与收尘装置的进料口相通。通过振动磨31研磨物料,之后通过选粉机32进行筛分,粒径大于要求尺寸的物料颗粒返回振动磨31继续研磨,粒径等于或小于要求尺寸的物料颗粒进入后续的收尘装置。

如附图1、2所示,给料装置1为棒条式振动给料机,一级破碎装置2和二级破碎装置6为颚式破碎机,第一转运输送装置3和第二转运输送装置7为皮带输送机,第一除铁装置4和第二除铁装置8为磁选除铁器,一级分拣装置5和二级分拣装置9为机械手,一级制砂装置17和二级制砂装置24为冲击式破碎机,一级筛分装置18和二级筛分装置25为振动筛,大石子返料输送装置19、小石子料仓输送装置21、二级制砂输送装置23、小石子返料输送装置26和砂子料仓输送装置27为皮带输送机,超细粉储存装置13为不少于两个且能够按不同比例组分来区分储存超细粉的超细粉储存罐体,各超细粉储存罐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通过管路并联在一起。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