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预防或治疗水产养殖动物体外寄生虫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预防或治疗水产养殖动物体外寄生虫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或治疗水产养殖动物体外寄生虫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渔用中药杀虫剂领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各组分:苦木、贯众和槟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显著的杀灭水产养殖动物体外寄生虫的功效。本发明在中药组合物基础上添加苯扎溴铵溶液,不仅能够提高杀灭水产养殖动物体外寄生虫的效率,而且还具有抗寄生虫病继发感染细菌或真菌性疾病的作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用乙醇提取,能够充分提取各中药的有效成分,减小药物使用剂量。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为植物源性药物,能够减少耐药性发生,对环境无污染,使用方便,且疗效稳定。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03112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华扬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598645.4

  • 申请日2015-09-18

  • 分类号A61K36/889;A61P33/14;A61P31/04;A61P31/10;

  • 代理机构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余光军

  • 地址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关南东二园黄龙山路15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1:57: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6-10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89 专利号:ZL2015105986454 登记号:Y2022420000137 登记生效日:20220526 出质人:武汉华扬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质权人:武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光谷分行 发明名称:预防或治疗水产养殖动物体外寄生虫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日:20150918 授权公告日:20191115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9-11-15

    授权

    授权

  • 2015-12-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89 申请日:201509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1-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预防或治疗水产养殖动物体外寄生虫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水产养殖动物体外寄生虫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渔用中药杀虫剂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鱼类养殖已进入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的新时代,但鱼类疾病的发生和危害不断增大,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作为三大病原性疾病之一的寄生虫性疾病,受水质和养殖环境的变化其发病程度日趋严重,是养殖生产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如治疗不及时,会造成养殖鱼类的减产或绝产,是制约水产养殖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

目前,生产上普遍使用和最有效的杀虫剂(或主要成分)是农药,主要品种有:有机磷类,如敌百虫、辛硫磷;菊酯类,如溴氰菊酯;有机硫类,如代森铵;抗生素类,如阿维菌素等。使用这些农药杀虫药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由于抗药性的增大,近几年使用的剂量越来越大,如敌百虫的使用剂量已从最初的0.1~0.2mg/l,提高到目前的0.5~1mg/l;(2)农药杀虫药物对养殖动物毒性极大,如溴氰菊酯对虾蟹等甲壳动物的半致死剂量仅为0.01mg/L;淡水白鲳对敌百虫也相当于敏感;(3)药物易产生残留,对水体、养殖动物甚至最终的消费者带来健康威胁,给水产养殖业埋下安全隐患。因此,亟需开发新的“安全、有效、可控、稳定”,对环境无污染、易降解的天然植物杀虫渔药。

另外,寄生虫感染后往往对机体造成机械性损失及由此引发继发性细菌感染,有时继发性细菌感染的危害比寄生虫感染本身的影响还要大,会导致发病加快。因此,在治疗寄生虫病的同时,需要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灭菌,综合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实现快速、有效的治疗寄生虫性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防或治疗水产养殖动物体外寄生虫的中药组合物,其对水产养殖动物体外寄生虫的杀灭效果显著;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水产养殖动物体外寄生虫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预防或治疗水产养殖动物体外寄生虫,且抗寄生虫病继发感染细菌或真菌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种预防或治疗水产养殖动物体外寄生虫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各组分:苦木、贯众和槟榔;

各组分的重量份为:苦木10-30份、贯众5-15份和槟榔5-15份;优选的,各组分的重量份为:苦木25份、贯众8份和槟榔10份。

苦木,为苦木科植物苦木Picrasmaquassioides(D.Don)Benn.的枝和叶。性寒,味苦。功能主治:抗菌消火,祛湿解毒。用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肠炎、湿疹;毒蛇咬伤。

贯众,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蹄盖蕨科植物蛾眉蕨,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紫萁科植物紫萁,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苏铁蕨、狗脊蕨等的根茎。性味苦,凉。入肝、胃经。功能主治: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槟榔,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种子。性味苦辛,温。入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杀虫,破积,下气,行水。

本发明3味中药配伍后具有显著的杀灭水产养殖动物体外寄生虫的功效。

本发明对中药组合物的组分进行了筛选实验,将贯众、槟榔、大黄、使君子、百部、苦木等不同的3味中药按照特定比例组合,观察不同药物对指环虫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由贯众、槟榔和苦木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在用药48h对指环虫的杀灭效果达到85.7%,比其他5组中药组合物的杀虫率高28个百分点以上。

在组分筛选基础上,本发明进一步对贯众、槟榔和苦木的用量配比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苦木、贯众和槟榔按照质量比25:8:10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在用药48h对指环虫的杀灭效果达到100%,明显高于其他4组中药组合物的杀虫率。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能够应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水产养殖动物体外寄生虫的药物。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基础上,加入适宜的载体或辅料,即得。本发明对所述载体或辅料没有特殊限制。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预防或治疗水产养殖动物体外寄生虫的药物组合物,包括以下各组分:苦木、贯众、槟榔和苯扎溴铵溶液。

各组分的重量份为:苦木、贯众和槟榔组成的中药组合物40-65份,苯扎溴铵溶液10-30份;其中,按照质量比计,所述中药组合物中苦木:贯众:槟榔=10-30:5-15:5-15;

优选的,各组分的重量份为:苦木、贯众和槟榔组成的中药组合物55份,苯扎溴铵溶液15份;其中,按照质量比计,所述中药组合物中苦木:贯众:槟榔=25:8:10。

更优选的,本发明所述苯扎溴铵溶液为质量百分比为5%、10%、20%或45%苯扎溴铵溶液中的任意一种;最优选为质量百分比为45%苯扎溴铵溶液,即100g:45g。

苯扎溴铵,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类,最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之一,具有洁净、杀菌消毒和灭藻作用。光谱杀菌,能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使菌体胞浆物质外渗,阻碍其代谢而起杀灭作用。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能够应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水产养殖动物寄生虫病继发感染细菌或真菌性疾病的药物。其中,所述细菌性疾病包括柱状黄杆菌引发的烂鳃等细菌性疾病。

本发明在中药组合物基础上添加苯扎溴铵溶液,不仅具有提高杀灭水产养殖动物体外寄生虫效果的功效,而且还具有抗寄生虫病继发感染细菌或真菌性疾病的作用。

寄生虫感染后往往对动物机体造成机械性损失,及由此引发继发性细菌或真菌感染,有时继发性细菌或真菌感染的危害比寄生虫感染本身的影响还要大,会导致发病加快。本发明将中药组合物与苯扎溴铵溶液进行合理配比,在治疗寄生虫病的同时,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灭菌,综合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或真菌性疾病,实现快速、有效的治疗寄生虫性疾病。

本发明所述水产养殖动物包括海水养殖鱼类、淡水养殖鱼类或甲壳类动物;优选的,所述淡水养殖鱼类包括:草鱼、鳗鱼或异育银鲫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甲壳类动物包括虾;所述体外寄生虫包括:车轮虫、指环虫、锚头鳋、半眉虫、斜管虫、三代虫或纤毛虫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为车轮虫或指环虫。

对草鱼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草鱼的安全浓度为10.47mg/L;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草鱼的安全浓度为11.24mg/L。在中药组合物基础上添加苯扎溴铵的药物组合物对草鱼的药物毒性要小于纯中药组合物的药物毒性,可能是由于添加苯扎溴铵后对水体或鱼体中的细菌性生物有抑制作用,从而使鱼体免受病菌的侵害,鱼体自身免疫抵抗力处于相对较强的状态,从而增强了对药物的耐受性。

治疗草鱼寄生虫病的有效浓度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浓度为6.54mg/L时,作用24h时指环虫杀灭率达71.43%,车轮虫杀灭率达100%;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使用浓度为7.03mg/L时,作用24h时指环虫杀灭率为85.71%,车轮虫杀灭率达100%。

应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水产养殖动物寄生虫感染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安全性好,用药48h后对草鱼、虾或鳗鱼等水产养殖动物的体表寄生虫杀灭率在97%以上。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为植物源性药物,能够减少耐药性发生几率,解决化学杀虫药容易引起高耐药性的问题,避免因高耐药性而不断增加药物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浓度为6.5mg/L;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使用浓度为7.0mg/L;使用方法:用适量水作稀释后,均匀泼洒养殖池;每天用药1次,共2次;或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量和使用次数。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所述配比称取各组分,粉碎;加乙醇提取,过滤,去药渣,收集滤液;将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得浸膏,即得。

其中,所述乙醇为70%乙醇(体积百分数);更优选的,所述粉碎为粉碎成20目;所述加乙醇提取为加70%乙醇煮沸提取;所述70%乙醇的加入量为各组分总质量的8-12倍,提取时间为2-3小时;提取的次数为2-3次;其中,第二次或第三次提取,70%乙醇的加入量为各组分总质量的6-8倍,提取时间为1-1.5小时;所述减压浓缩的温度≤70℃,优选为40-60℃;所述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05-1.35(50℃);

进一步优选的,还可以包括:向药渣中加水,煎煮,过滤,收集滤液,得到水提药液;将水提药液与浸膏合并,浓缩,即得;其中,所述加水的量为药渣质量的6-8倍,所述煎煮的时间为1h,煎煮的温度为100℃;优选的,重复所述煎煮步骤一次,合并两次的滤液,过300目筛;所述浓缩的温度为50-75℃;浓缩至获得相对密度为1.05-1.35(50℃)出料液。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所述配比称取各组分,按照上述制备方法制备中药组合物,然后与苯扎溴铵溶液混合均匀,即得。

本发明方法能够充分提取各中药的有效成分,减小中药组合物使用药剂量,使用方便。

本发明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从多味中药中筛选出苦木、贯众和槟榔按照特定用量配比制成的中药组合物,对水产养殖动物体外寄生虫的杀灭效果显著。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基础上添加苯扎溴铵溶液,不仅具有提高杀灭水产养殖动物体外寄生虫效果的功效,而且还具有抗寄生虫病继发感染细菌或真菌性疾病的作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为植物源性药物,能够减少耐药性发生,对环境无污染,使用方便,疗效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是应理解所述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或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试验药品

苯扎溴铵溶液(45%,质量百分比),武汉华扬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5%、10%、20%苯扎溴铵溶液(质量百分比),购自山西森康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的制备

按照以下份量称取各原料药:苦木10份、贯众5份、槟榔5份。

中药提取物由以下方法制成:将各原料药粗碎成20目大小,投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70%乙醇(体积比)煮沸提取2~3次,第一次70%乙醇的加入量为各组分总质量8~12倍提取2~3小时,第二、三次分别加入各组分总质量的6~8倍提取1~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35(50℃)的浸膏,以上浓缩温度不得超过70℃,备用。

将醇提后的药渣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药渣质量6~8倍的水,煎煮1h;第二次加水量为药渣质量的6~8倍,煎煮1h,温度控制在100℃左右,罐内始终沸腾状态。过滤,合并二次滤液。滤液经泵打入300目筛过滤,得到水提药液。

浓缩:将水提药液与上述浸膏合并,用真空将滤液抽进真空减压浓缩器内进行浓缩,蒸发温度:50-75℃;出料液相对密度:1.05~1.35(50℃)。

实施例2中药组合物的制备

按照以下份量称取各原料药:苦木15份、贯众10份、槟榔10份。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中药组合物的制备

按照以下份量称取各原料药:苦木20份、贯众10份、槟榔15份。将各原料药粉碎,混匀,然后用70%乙醇(体积比)煮沸提取2~3次,得到提取液,即得。

实施例4中药组合物的制备

按照以下份量称取各原料药:苦木25份、贯众8份、槟榔10份。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按照以下份量称取各原料药:苦木25份、贯众8份、槟榔10份。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中药提取物。

取中药提取物45份,苯扎溴铵溶液(5%)10份,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6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按照以下份量称取各原料药:苦木25份、贯众8份、槟榔10份。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中药提取物。

取中药提取物50份、苯扎溴铵溶液(10%)15份,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7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按照以下份量称取各原料药:苦木25份、贯众8份、槟榔10份。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中药提取物。

取中药提取物55份、苯扎溴铵溶液(45%)15份,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8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按照以下份量称取各原料药:苦木25份、贯众8份、槟榔10份。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中药提取物。

取中药提取物40份、苯扎溴铵溶液(20%)10份,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9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按照以下份量称取各原料药:苦木25份、贯众8份、槟榔10份。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中药提取物。

取中药提取物65份、苯扎溴铵溶液(45%)30份,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10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按照以下份量称取各原料药:苦木30份、贯众15份、槟榔15份。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中药提取物。

取中药提取物40份、苯扎溴铵溶液(45%)10份,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11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按照以下份量称取各原料药:苦木10份、贯众5份、槟榔5份。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中药提取物。

取中药提取物65份、苯扎溴铵溶液(45%)30份,混合均匀,即得。

实验例1中药组合物的组分筛选实验

1、实验方法

1.1实验动物

1.1.1无虫鱼的培养

健康草鱼800尾,尾重(20±5)g,鱼种取自汤逊湖养殖塘。试验前用1.5mg/L的甲苯咪唑药浴杀虫,连续用药2次,每次48h,再用0.1mg/L二硫氰甲基烷药浴48h杀灭寄生虫、病原真菌等备用。

1.1.2指环虫的感染

将800尾无虫鱼暂养于水族箱内,充分增氧,投入本实验室感染指环虫的活体保种金鱼30尾,混养10d。抽样镜检,随机选取5个视野,平均每尾感染指环虫7个,便可用于治疗试验。

将感染指环虫的800尾草鱼随机分为实验1-6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0尾。

1.2实验药物

将不同中药按照相同的质量比组合为不同的中药组合物,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中药提取物,具体组成为:

1组,贯众:槟榔:大黄=5:5:10;

2组,贯众:槟榔:使君子=5:5:10;

3组,贯众:槟榔:百部=5:5:10;

4组,贯众:槟榔:苦木=5:5:10;

5组,贯众:杨梅:苦木=5:5:10;

6组,槟榔:石榴皮:苦木=5:5:10。

1.3杀虫试验

实验1-6组用对应组的中药组合物,每组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浓度7.0mg/L,用药1次,用适量水作稀释后,均匀泼洒水族箱;空白对照组无药物添加;阳性对照组用1.5mg/L的甲苯咪唑;48h后随机取样制片、镜检,观察不同药物对指环虫的杀灭效果。

杀虫率(%)=100%×(空白对照组虫体平均存活数量-试验组虫体平均存活数量)/空白对照组的虫体平均存活数量。

2、试验结果

不同中药组合物对指环虫的杀灭效果见表1。

表1不同中药组合物对指环虫的杀灭效果

从表1中可以看到,实验4组中药组合物对指环虫的杀灭效果达到85.7%,显著高于其他5组中药组合物的杀虫率。因此,本发明确定中药组合物由贯众、槟榔和苦木组成。

实验例2中药组合物的组分用量筛选实验

1、实验方法

将贯众、槟榔、苦木按照不同质量比例组合,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中药提取物,具体组成为:

1组,苦木:贯众:槟榔=15:5:5;

2组,苦木:贯众:槟榔=20:5:15;

3组,苦木:贯众:槟榔=25:8:10;

4组,苦木:贯众:槟榔=25:10:5;

5组,苦木:贯众:槟榔=30:15:5。

健康草鱼700尾,尾重(20±5)g;无虫鱼的培养、指环虫的感染具体方法同实验例1,抽样镜检,随机选取5个视野,平均每尾感染指环虫9个,用于治疗试验。将感染指环虫的700尾草鱼随机分为实验1-5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0尾。

1.2杀虫试验

具体实验方法同实验例1,每组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浓度7.0mg/L。

杀虫率(%)=100%×(空白对照组虫体平均存活数量-试验组虫体平均存活数量)/空白对照组的虫体平均存活数量。

2、试验结果

中药组合物对指环虫的杀灭效果见表2。

表2不同用量配比中药组合物对指环虫的杀灭效果

从表2中可以看到,实验3组中药组合物对指环虫的杀灭效果达到100%,明显高于其他4组中药组合物的杀虫率。因此,本发明确定中药组合物由苦木、贯众和槟榔按照质量比25:8:10组成。

实验例3本发明中药溶液制剂对草鱼的安全性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药品

苯扎溴铵溶液(45%),武汉华扬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1.2试验动物

健康草鱼1000尾,尾重(20±5)g,鱼种取自汤逊湖养殖塘。正式试验前,先将受试鱼在室内玻璃缸中驯养1周以上,水温控制在25-28℃,pH为6.8-7.4,连续人工充氧,溶解氧量大于6.0mg/L。试验前1d和试验期间不投饵,受试鱼暂养期间活动正常,无病,死亡率低于1%,驯养结束后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个体,进行试验。

1.3试验方法

根据鱼病防治通常使用的剂量,并结合四种药物对其他鱼类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先进行48h预备试验。

将实施例4和实施例7中的药物配比根据预备试验结果,据等对数间距选择试验浓度,设计药物浓度见表3,每个实施例分为7个组,6个药物浓度处理组,一个对照组,每个剂量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实施例4记为试验1组,实施例7记为试验2组。

表3药物的实验分组及浓度设置情况

1.4数据统计方法

采用Excel2007和SPSS13.0软件中的Probit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得出24、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以及95%置信限:安全浓度(SC)计算依据公式:SC=48hLC50×0.3/(24hLC50/48hLC50)2

2、试验结果

2.1实施例4中药组合物对草鱼的急性毒性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4)表明,空白对照组、10mg/L浓度组72h以及17.8mg/L浓度组24h均未发现草鱼的死亡;其他实验组鱼中毒初期,鱼体出现在水中狂游,易受惊等症状,随着中毒时间的延长,部分鱼体开始出现死亡,但其游泳姿势、能力以及呼吸功能均未受到影响,且死后不会出现鱼体僵硬以及呼吸困难导致的嘴部张大等症状。从表4可见:随着药物浓度升高和染毒时间的延长,草鱼的死亡量增加。由此计算得出24、48、72、96h的LC50分别为70.81、55.93、38.50、30.02mg/L,安全浓度为10.47mg/L。

表4实施例4中药组合物对草鱼24~96h的急性毒性(x±sd)

2.2实施例7药物对草鱼的急性毒性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5)表明,对照组、16.8mg/L、30mg/L浓度组在24h未发现草鱼的死亡;其他试验组鱼中毒初期,鱼体平游或鱼腹部朝上,在水箱中狂游、随着中毒时间的延长,鱼的呼吸速率变慢,部分鱼因呼吸困难撞击箱壁,鱼体直立悬浮于水中或平躺于水底,但并未死亡,一段时间后,部分鱼死亡。从表5可见:随着实施例7药物浓度的升高和染毒时间的延长,草鱼的死亡数量增加。实施例7药物由此计算得出24、48、72、96h的LC50分别为:113.27、78.34、58.00、43.70mg/L,安全浓度为11.24mg/L。

表5实施例7药物对草鱼24~96h的急性毒性(x±sd)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4药物对草鱼的96hLC50为30.02mg/L,实施例7药物对草鱼的96hLC50为43.70mg/L。苯扎溴铵广泛用于杀菌、消毒等医学领域,其杀菌机理主要是通过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菌体破裂,蛋白质变性,致使菌体内多种酶失去活性,从而起到杀菌的效果。本试验结果表明,中药提取物与苯扎溴铵混合药物对草鱼96hLC50浓度高于中药提取物,可能是由于添加苯扎溴铵后对水体或鱼体中的细菌性生物有抑制作用,从而使鱼体免受病菌的侵害,鱼体自身免疫抵抗力处于相对较强的状态,从而增强了对药物的耐受性。

由此看出,使用实施例7的药物毒性要小于实施例4的药物毒性。

实验例4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草鱼寄生虫病的有效浓度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药品

苯扎溴铵溶液(45%),武汉华扬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1.2试验动物

1.2.1无虫鱼的培养

健康草鱼500尾,尾重(20±5)g,鱼种取自汤逊湖养殖塘。试验前用1.5mg/L的甲苯咪唑药浴杀虫,连续用药2次,每次48h,再用0.1mg/L二硫氰甲基烷药浴48h杀灭寄生虫、病原真菌等备用。

1.2.2指环虫的感染

将250尾无虫鱼暂养于水族箱内,充分增氧,投入本发明人实验室感染指环虫的活体保种金鱼30尾,混养10d。抽样镜检,随机选取5个视野,平均每尾感染指环虫7个左右,便可用于治疗试验。

1.2.3车轮虫的感染

将250尾无虫鱼暂养于水族箱内,充分增氧,投入本发明人实验室感染车轮虫的活体保种金鱼30尾,混养10d。抽样镜检,随机选取5个视野,平均每尾感染指环虫6个左右,便可用于治疗试验。

1.3效果试验

1.3.1指环虫效果试验

取实施例4和实施例7药物分别进行杀虫试验,药物浓度设置为每种药物安全浓度、7/8安全浓度、3/4安全浓度、5/8安全浓度、1/2安全浓度、3/8安全浓度、1/4安全浓度、1/8安全浓度。即实施例3的药物使用浓度为:10.47、9.16、7.85、6.54、5.24、3.93、2.62、1.31mg/L;实施例6的药物浓度为:11.24、9.84、8.43、7.03、5.62、4.22、2.81、1.41mg/L;无药物添加组为对照组。将已感染车轮虫的草鱼随机放入对应编号的试验箱中,每箱10尾,24h和48h后逐箱随机取样制片、镜检,观察两种药物在不同浓度下对指环虫的杀灭效果。

1.3.2车轮虫效果试验

药物参照杀灭指环虫试验效果设计,即实施例4的药物使用浓度为:7.85、6.54、5.24、3.93、2.62、1.31、0.79、0.26mg/L;实施例7的药物浓度为:8.43、7.03、5.62、4.22、2.81、1.41、0.84、0.28mg/L;无药物添加组为对照组。将已感染车轮虫的草鱼随机放入对应编号的试验箱中,每箱10尾,24h和48h后逐箱随机取样制片、镜检,观察两种药物在不同浓度下对车轮虫的杀灭效果。

杀虫率(%)=100%×(对照组虫体平均存活数量-试验组虫体平均存活数量)/对照组的虫体平均存活数量

2、试验结果

2.1实施例4药物对指环虫的杀灭效果

实施例4药物对指环虫的杀灭效果见表6。

表6实施例4药物对指环虫的杀灭效果

从表6中可以看到,实施例4药物浓度为6.54mg/L,作用24h时对指环虫有杀灭效果,杀虫率达71.43%,作用48h以上,杀虫率达100%,浓度在7.85mg/L以上作用24h,杀虫率可达100%。

2.2实施例7药物对指环虫的杀灭效果

实施例7药物对指环虫的杀灭效果见表7。

表7实施例7药物对指环虫的杀灭效果

从表7中可以看到,实施例7药物浓度为7.03mg/L,作用24h时对指环虫有杀灭效果,杀虫率达85.71%,作用48h以上,杀虫率达100%,浓度在8.43mg/L以上作用24h,杀虫率可达100%。

2.3实施例4药物对车轮虫的杀灭效果

实施例4药物对车轮虫的杀灭效果见表8。

表8实施例4药物对车轮虫的杀灭效果

从表8中可以看到,实施例4药物浓度为3.93mg/L,作用24h时对车轮虫有杀灭效果,杀虫率达60%,作用48h以上,杀虫率达100%,浓度在5.24mg/L以上作用24h,杀虫率可达100%。

2.4实施例7药物对车轮虫的杀灭效果

实施例7药物对车轮虫的杀灭效果见表9。

表9实施例7药物对车轮虫的杀灭效果

从表9中可以看到,实施例7药物浓度为4.22mg/L,作用24h时对车轮虫有杀灭效果,杀虫率66.67%,作用48h以上,杀虫率达100%,浓度在5.62mg/L以上作用24h,杀虫率可达100%。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车轮虫对两种药物的敏感度高于指环虫,因此,药物的治疗浓度可直接采用杀灭指环虫的药物浓度。

实施例4药物的使用浓度为6.54mg/L时,指环虫杀灭率达71.43%,车轮虫杀灭率达100%;实施例7药物的使用浓度为7.03mg/L时,指环虫杀灭率为85.71%,车轮虫杀灭率达100%。随两种药物使用浓度降低,24h杀虫率均有下降,实施例4药物浓度在6.54mg/L以下时,指环虫的杀灭率递依次为:71.43%、42.86%、14.29%、14.29%,车轮虫的杀灭率递减为:40%、40%、25%、25%;实施例7药物浓度在7.03mg/L以下时,指环虫的杀灭率分别为:57.14%、57.14%、28.57%、42.86%,车轮虫的杀灭率分别为:66.67%、50%、33.3%、50%。综合不同药物浓度的杀虫率,可以看出实施例7药物的效果优于实施例4药物。

综上,车轮虫较指环虫对本发明的药物更敏感;实施例7药物的效果优于实施例4药物。

实验例5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草鱼寄生虫感染的临床试验

将本发明的实施例7药物,进行临床寄生虫病治疗的有效性试验。实施例7药物命名为“虫菌消”。

1、材料与方法

1.1时间与养殖场情况

2014年6月~2014年7月,3口养殖池,池塘大小分别为4亩、4亩、3亩,水深2.0~2.3m,养殖品种为草鱼,为池塘养殖。

表10养殖场指环虫、车轮虫情况

1.2发病症状

发生指环虫和车轮虫病,表现症状是相似的:发病严重的鱼,出现摄食迟钝,摄食量减少,鳃丝粘液增多,呼吸困难,烂鳃,部分鱼经常跳出水面等症状。抽样检查,在4×10倍低倍镜下检查,指环虫8~15个,为病发严重时期;在4×40倍低倍镜下检查,车轮虫20~30个,为病发严重时期;

1号池用于对照组,试验过程不用药。2、3号为试验组,药物使用前,需镜检确诊发病,药物使用方法:药物500ml/瓶,用量:250~500ml/亩,使用浓度7.0mg/L。用适量水作稀释后,均匀泼洒全池,养殖阶段可用药物治疗2~4次,本试验中,试验池用药2次。

1.3安全性评定

在用药后48h,观察试验鱼精神状态、摄食等有无异常。

1.4药效学评定

用药前镜检,观察鱼鳃部寄生的指环虫和车轮虫数量,按每立方米水计算用药量,量取药物后,用水进行稀释,泼洒于水面即可。用药后48h,在每个养殖池塘随机取样10尾鱼,取全鳃制片,镜检观察在鳃上的指环虫和车轮死亡情况,统计存活数量,计算脱落消失百分比。2、3号池与1号池进行比较。

2、实验结果

2.1安全性评价

在用药后48h,草鱼精神状态正常,较之对照组要安静,摄食量较之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无其他异常发生,说明药物对草鱼是安全的。

2.2药效学评价

在用药48h后,每个养殖池随机捞取10尾鱼,取鱼鳃制片用显微镜镜检观察,杀灭效果见表11。

表11药效学评价结果

本发明“虫菌消”是一种对防治海、淡水养殖鱼类指环虫、车轮虫、斜管虫、半眉虫病非常安全有效的药物。试验过程中,药物基本能够完全杀死鱼体车轮虫或指环虫,但因药物使用过程中,水体计算有差异,用药量时有不足,出现极少个别寄生虫存活,但不影响总体疗效。

另外,用药的“2、3”号池草鱼未出现细菌性出血病的症状,而作为对照未用药的“1”号池部分鱼伴有严重的细菌性出血病发生。

实验例6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草鱼寄生虫感染的临床试验

将本发明的实施例7药物,进行临床寄生虫病治疗的有效性试验。实施例7药物命名为“虫菌消”。

仙桃市八潭7组养殖户梁某,养殖池塘4个,共12亩,养殖2kg以上大草鱼套养120~150g小草鱼。病情发生时,开始死鱼,死亡全为大草鱼,第一天1尾,第二天5尾,第三天20尾,第四天50尾。死亡个体体表正常,鳃部镜检可见大量斜管虫,64倍镜下,一个视野可见50只以上虫体。

治疗方案:

药物使用方法:药物500ml/瓶,用量:250~500ml/亩,使用浓度7.0mg/L。用适量水作稀释后,均匀泼洒全池,药物泼洒前,对各池塘停食,第一天:使用“虫菌消”8瓶;第二天:“虫菌消”6瓶;

安全性评价:

用药两天后,大小草鱼精神状态正常,用药后摄食情况明显改善,无其他异常发生,说明该制剂对草鱼是安全的。

药效评价:

第一天用药后,无新增死亡出现,第二天下午大草鱼开始抢草。第一天下午,在每个养殖池随机捞取10尾鱼镜检观察,斜管虫灭杀率在89%以上;第二天下午,在每个养殖池随机捞取10尾鱼镜检观察,斜管虫灭杀率在97.3%以上;且用药之前解剖发现鱼体存在的细菌性感染得到明显缓解。

实验例7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虾寄生虫感染的临床试验

将本发明的实施例7药物,进行临床寄生虫病治疗的有效性试验。实施例7药物命名为“虫菌消”。

龙海紫泥镇巽玉村林老板,虾池4亩,养殖体长2-3厘米虾,病情发生时,料台附着物多,虾体色较黑,活力差,偶尔料台可以看到一两条死虾。检测其水质指标正常,虾脚镜检有比较多纤毛虫,在4×10倍低倍镜下检查,纤毛虫8~13个。

治疗方案:

药物使用方法:药物500ml/瓶,用量:250~500ml/亩,使用浓度7.0mg/L。发现病情后第一天使用“虫菌消”2瓶,用适量水作稀释后,均匀泼洒全池。

安全性评价:

用药第三天,虾摄食情况、体色正常,较之用药前明显改善,无其他异常发生,说明该制剂对虾是安全的。

药效评价:

第一天用药后,无新增死亡出现,第二天料台上附着物减少,说明虾摄食情况好转。第三天,观察虾体色透明,活力很好,摄食情况正常。

实验例8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草鱼寄生虫感染的临床试验

将本发明的实施例7药物,进行临床寄生虫病治疗的有效性试验。实施例7药物命名为“虫菌消”。

湖北省,仙桃,3口鱼池,水深2.0~2.3m,养殖品种为草鱼。

表12养殖场指环虫、半眉虫情况

发病症状:

发病严重的鱼,出现摄食迟钝,摄食量减少,鳃丝粘液增多,呼吸困难,烂鳃,部分鱼经常跳出水面等症状。

药物使用方法:

药物500ml/瓶,用量:250~500ml/亩,使用浓度7.0mg/L。用适量水作稀释后,均匀泼洒全池,第一、二天上午每天用药1次,共2次。

安全性评定:

在用药第四天,即末次用药48h后,鱼体摄食情况、体色正常,较之用药前明显改善,无其他异常发生,说明该制剂对草鱼是安全的。

药效学评定:

用药第四天,在每个养殖池塘随机取样10尾鱼,取全鳃制片,镜检观察在鳃上的指环虫和半眉虫死亡情况,统计存活数量,计算脱落消失百分比。结果,指环虫杀灭率在98.6%以上,半眉虫杀灭率在97.5%以上;柱状黄杆菌引发的烂鳃等细菌性疾病也得到良好的控制,未形成暴发性疾病。

实验例9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鳗鱼寄生虫感染的临床试验

将本发明的实施例7药物,进行临床寄生虫病治疗的有效性试验。实施例7药物命名为“虫菌消”。

广州,番禺,2口鱼池,水深1.8~2.2m,养殖品种为鳗鱼。

表13养殖场指环虫、车轮虫情况

发病症状:

发病严重的鱼,出现摄食迟钝,摄食量减少,鳃丝粘液增多,呼吸困难,在池塘中出现狂游等症状。抽样检查,在4×10倍低倍镜下检查,指环虫10~16个,为病发严重时期;在4×40倍低倍镜下检查,车轮虫25~36个,为病发严重时期。

药物使用方法:

药物500ml/瓶,用量:250~500ml/亩,使用浓度7.0mg/L。用适量水作稀释后,均匀泼洒全池,第一、二天上午每天用药1次,共2次。

安全性评定:

在用药第四天,即末次用药48h后,鳗鱼鱼种和幼鳗摄食情况、体色正常,较之用药前明显改善,无其他异常发生,说明该制剂对鳗鱼是安全的。

药效学评定:

用药第四天,在每个养殖池塘随机取样10尾鱼,取全鳃制片,镜检观察在鳗种鳃上的指环虫和幼鳗鳃上车轮虫死亡情况,统计存活数量。计算脱落消失百分比。指环虫杀灭率在97.6%以上,车轮虫杀灭率在98.4%以上。

实验例10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异育银鲫寄生虫感染的临床试验

将本发明的实施例7药物,进行临床寄生虫病治疗的有效性试验。实施例7药物命名为“虫菌消”。

江苏,射阳,4口鱼池,水深1.8~2.2m,养殖品种为异育银鲫。

表14养殖场指环虫、三代虫、车轮虫情况

发病症状:

病鱼摄食迟钝,呈现跑马症状,并有部分鱼发生死亡。随机检查10尾鱼,镜检发现,每尾鱼尾鳍、鳃上寄生有车轮虫(以车轮虫为主),25个/尾以上,每尾鱼鳃上还发现有3~5条指环虫和5~6条三代虫,有的有少量小瓜虫。鱼体清瘦,头大,尾小,体黑色,诊断为车轮虫病。

药物使用方法:

药物500ml/瓶,用量:250~500ml/亩,使用浓度7.0mg/L。按池塘面积计算用药量,用适量水作稀释后,均匀泼洒全池,第一、二天上午每天用药1次,共2次。

安全性评定:

在第二次用药后24h、48h、72h分别进行观察,用药24h后,鱼的摄食情况稍有好转;48h后,鱼体游动情况趋于正常,摄食情况好转;72h后,鱼体游动情况、摄食情况趋于正常,无其他异常情况发生。

药效学评定:

试验过程中镜检发现,鱼体上车轮虫在24h内就有大量死亡,但还没有脱落鱼体,到48h后才掉离鱼体,到72h时,鱼体上基本上没有死亡的虫体。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