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扬子鳄山地丘陵和农耕区野外栖息地以及栖息地食物链的构建方法

扬子鳄山地丘陵和农耕区野外栖息地以及栖息地食物链的构建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扬子鳄山地丘陵和农耕区野外栖息地以及栖息地食物链的构建方法,该扬子鳄山地丘陵野外栖息地包括N个沿水平方向依次连续设置的塘口(1)且N个塘口(1)自上而下的海拔高度依次降低,塘口(1)通过高坝(2)与低坝(3)围合以形成容水腔;其中,N为≥2的正整数,高坝(2)的顶面位于低坝(3)的顶面的上方,第N-2个塘口(1)的高坝(2)与第N-1个塘口(1)的低坝(3)相邻设置;塘口(1)设置有裸露区域(5),裸露区域(5)位于低坝(3)的岸线边缘和/或塘口(1)的中部设置的中心岛屿(4)的顶部。该栖息地事宜放归扬子鳄并且适宜扬子鳄栖息繁殖。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02832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536753.9

  • 申请日2015-08-26

  • 分类号A01K67/02;A01K61/00;A01G1/00;

  • 代理机构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苗

  • 地址 241002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扬子鳄野生种群数量(391101)扬子鳄再引入(190603)课题组安徽省中药日化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1:47:4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0-17

    授权

    授权

  • 2015-12-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7/02 申请日:201508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1-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扬子鳄栖息地的构建,具体地,涉及一种扬子鳄山地丘陵野 外栖息地、扬子鳄农耕区野外栖息地以及栖息地食物链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物种的生活习性,因地制宜地构建适合生物居住的栖息地生境对濒 危物种尤其重要。目前栖息地生境构建基本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封闭型栖息地的生境构建,包括豢养动物的空间较小的封闭型 栖息地生境(腹足纲的蜗牛、鱼纲的金鱼、两栖纲的蛙、爬行纲蜥蜴与蛇等) 和人工饲养种群封闭栖息地生境(如野骆驼、朱鹮和白头鹤等);第二类是 针对物种的生活习性而构建的开放型自然栖息地生境,主要用于一些濒危物 种如大熊猫、野马、麋鹿和黄腹角雉,这些动物需要实地保护或复壮时的野 外放归。其中,第二类栖息地生境构建比较复杂,需考虑自然条件下生态因 子对不同动物生存的影响。

国、内外现有技术主要是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繁殖特性及自然栖息地 的特点来重建或构建适宜动物生存的自然栖息地,如:1、大熊猫栖息地恢 复的指标体系研究,为大熊猫的栖息地恢复提供指导(申国珍,2002)。2、安 徽省原麝种群和栖息地恢复的研究,分析了影响种群和栖息地恢复工程的因 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李铮,2002)。3、结合数字化林图,利用地理信息系 统软件对大兴安岭北坡火灾后紫貂的生境恢复进行研究,确定了影响紫貂生 境选择的生态因子,根据选区指标对火灾前后生境格局进行对比分析(解伏 菊,2006)。4、从较长的时空尺度阐述了鹤对生境变化的适应性选择,探讨 了生境退化、生态恶化区域实施的生境恢复与重建工作(王广豪,2006)。5、 利用人工林分改造促进自然更新加快针叶林向常绿阔叶林植被演替来恢复 黄腹角雉栖息地(翁国杭,2007)。6、从食物、隐蔽条件、水源和人为干扰四 个方面对灾后川金丝猴适宜栖息地恢复指标进行研究,确立了受损栖息地的 恢复方案(刘瑛,2009)。7、根据浙江省鳑鲏亚科鱼类生活、摄食及繁殖的 特点,选择景观格局、植物群落、驳岸设计及水体底质选择4个方面讨论鳑 鲏鱼类栖息地的构建方法(潘琤琤,2013)。8、分析人类历史行为对华盛顿湾 造成的景观格局演变,针对华盛顿湾作为鲑鱼栖息地的生境受损问题,提出 恢复方案(孟海星,2014)。

以上生境重建技术主要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特性设计适宜动物 生存的栖息地环境,以栖息地受损前的状态为目标对受损后的栖息地进行的 一系列改善工作;因此无论是生境重建还是构建,现有技术中对爬行动物的 生境的构建的技术仍然不成熟,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在栖息地构建过程中,未考虑温度、光照对动物活动的影响;

2、构建水体生境时,未考虑水体稳定性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性;

3、在构建岸线植被生境时,未考虑植被密度、类型对动物生存与繁殖 的影响;

4、驳岸生境构建过程中,未考虑塘堤坡度对动物捕食、筑巢、护巢、 晒太阳等活动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扬子鳄山地丘陵和农耕区野外栖息地以及栖 息地食物链的构建方法,该栖息地事宜放归扬子鳄并且适宜扬子鳄栖息繁 殖,同时该栖息地的食物链的构建方法能够完善栖息地中的生态环境进一步 适宜扬子鳄的繁衍生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扬子鳄山地丘陵野外栖息地,包 括N个沿水平方向依次连续设置的塘口且N个塘口的海拔高度自上而下依 次降低,塘口通过高坝与低坝围合以形成容水腔;其中,N为≥2的正整数, 高坝的顶面位于低坝的顶面的上方,第N-2个塘口的高坝与第N-1个塘口的 低坝相邻设置;塘口设置有裸露区域,裸露区域位于低坝的岸线边缘和/或塘 口的中部设置的中心岛屿的顶部。

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上述的扬子鳄山地丘陵野外栖息地的食物链的构 建方法,包括;

1)将浮水植物培植于塘口中;

2)将软体动物和/或节肢动投放于塘口中;

3)将鱼类投放于塘口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扬子鳄农耕区野外栖息地,包括N个间隔分散设置 的塘口,塘口通过高坝与低坝围合以形成容水腔;其中,N为≥2的正整数, 高坝的顶面位于低坝的顶面的上方;塘口设置有裸露区域,裸露区域位于低 坝的岸线边缘和/或塘口的中部设置的中心岛屿的顶部。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上述的扬子鳄农耕区野外栖息地的食物链的 构建方法,包括;

1)将浮水植物培植于塘口中;

2)将软体动物和/或节肢动物投放于塘口中;

3)将鱼类投放于塘口中。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栖息地综合考虑栖息地的选址、岸线 植被、塘提坡度、驳岸生境和食物链的构建,从而根据放归鳄的生活习性, 合理利用地形地质以及生境里的植物,构建适合鳄鱼打洞、筑巢、捕食、繁 殖和便于扩散的栖息地生境,进而使得扬子鳄不仅可以在山地丘陵能够快速 地繁衍生息,同时也能够在农耕区进行栖息繁殖。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 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 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扬子鳄农耕区野外栖息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塘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塘口2、高坝

3、低坝4、中心岛屿

5、裸露区域6、浅滩水生植物

7、竹8、灌木

9、乔木10、筑巢区

11、深水区植物12、灌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 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等包含在术语中的 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 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扬子鳄山地丘陵野外栖息地,如图1和图2所示,包 括N个沿水平方向依次连续设置的塘口1且N个塘口1的海拔高度自上而 下依次降低,塘口1通过高坝2与低坝3围合以形成容水腔;其中,N为≥2 的正整数,高坝2的顶面位于低坝3的顶面的上方,第N-2个塘口1的高坝 2与第N-1个塘口1的低坝3相邻设置;塘口1设置有裸露区域5,裸露区 域5位于低坝3的岸线边缘和/或塘口1的中部设置的中心岛屿4的顶部(裸 露区域5指的是不种植灌木和乔木的区域以此保证足够的阳光,当低坝3具 有裸露区域5时的岸线称为裸露岸线,此时塘口1的非裸露区域5的岸线称 为其他岸线)。

上述扬子鳄山地丘陵野外栖息地充分地考虑水环境的因素,选择水域众 多的山地丘陵进行建造,这样便于塘口1的海拔高度能够呈梯度下降。上述 的多个塘口1(面积至少在一亩以上较为优异)之间能够保证扬子鳄种群交 流;同时,雨水过多时,雨水便会沿着塘口1自上而下向下流淌,使得一当 高海拔的塘口1充满水后通过上一塘口1的低坝3流经下一塘口1的高坝2 进入下一塘口1,这样大大的增加了塘口的蓄水量,保证了水域之间的通畅。 在水体的中心构建中心岛屿4或在塘口低堤建一个平坦的堤坝(裸露区域5) 供扬子鳄休息、晒太阳,进而保证扬子鳄能健康成长。另外,扬子鳄的食物 资源与栖息地植被多样性具有相关性,栖息地植被多样性越高,扬子鳄的食 物资源将越丰富,由此,本栖息地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即种植了多样性的 植被。此外,对塘口1以及中心岛屿4的坡度进行了合理的设计,便于扬子 鳄的活动。最后,本栖息地中的食物链构建的合理且完善,进一步地保证了 扬子鳄的食物来源。

考虑到,塘口1处于满水状态下,水有可能会漫过中心岛屿4的顶部的 裸露区域5,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优选地,中心岛屿4的顶部高于低坝 3顶部。

同时,在本实施方式中,裸露区域5可能单独存在于中心岛屿4或低坝 3上,也可能同时存在于中心岛屿4和低坝3上,优选地,在低坝3上设置 有裸露区域5时,所述裸露区域5的岸线的坡度为28°-32°,所述塘口1 的其他岸线的坡度为30°-60°。这样便可便于扬子鳄去裸露区域5进行休 息和晒太阳,同时有利于在其他岸线上种植植被以完善该栖息地的生态系 统;另外,这样的岸线的坡度也能够起到防止岸线崩塌或雨水冲刷的情况的 发生。

为了进一步完善驳岸的生态环境,优选地,塘口1内盛有水,塘口1的 驳岸浅滩种植有浅滩水生植物6,为挺水植物和/或沉水植物,优选香蒲、芦 苇、茭白、黑藻中的一种或多种。由此,可以提高塘口1的岸线的生物多样 性以提高扬子鳄的食物资源。为了进一步地提高岸线的植被的多样性,更优 选地,在塘口1的岸线不是裸露岸线的情况下,种植有草本植物,草本植物 优选厥、鸡眼草、误解忙、白茅、珍珠菜和半边莲中的一种或多种。同时这 些草本植物也能够起到保护驳岸的效果。

另外,考虑到也可以利用高坝2和/或低坝3非岸线区域也能够被充分 利用以更进一步提高栖息地的植被多样性,优选地,高坝2和/或低坝3自塘 口1的中心向岸线延伸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竹7和乔木9(其中堤坝3中的竹 7和乔木9可以作为筑巢区10利用),竹7优选混植有灌木8。其中,为了 能够为上述的草本植物预留足够的生长空间,更优选地,竹7距离水的距离 为2-5m。并且,上述的竹7、灌木8和乔木9的具体种类均可以在宽的范围 内选择,但是充分利用植被之间的协同作用,更优选地,竹7为苦竹,灌木 8为野蔷薇、金樱子、野山楂、六月雪和映山红中的一种或多种,乔木9选 自马尾松和杉木。为了进一步提高乔木9中的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优选地, 乔木9间混植有杂枫香、乌桕、化香、槲栎、茅栗和洋槐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塘口1的植被的分布的情况下,为了便于栖息地形成良性的生态 系统,优选地,塘口1的岸线植被盖度为60%-70%。

在本发明中,塘口1的底部空间也能够被充分利用以提高栖息地的植被 多样性,优选地,塘口1的底部种植有深水区植物11,更优选地,深水区植 物11为香蒲、芦苇、茭白、野菱和黑藻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扬子鳄山地丘陵野外栖息地的基础上,为了便于各个塘口1的水 域流通,优选地,高坝2上设置有灌水通道12。考虑到灌水通道12的位置 对驳岸的冲刷,优选地,灌水通道12的出水口距离堤坝面的高度为0.8-1.0m。

在上述的扬子鳄山地丘陵野外栖息地中,为了在栖息地中构建多样性的 食物链以进一步提高扬子鳄的食物资源和生存环境,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上 述的扬子鳄山地丘陵野外栖息地的食物链的构建方法,包括;

1)将浮水植物培植于塘口1中;

2)将软体动物和/或节肢动投放于塘口1中;

3)将鱼类投放于塘口1中。

在上述食物链的构建方法中,浮水植物的具体种类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 择,但是为了使得栖息地中能够达到生态平衡,优选地,浮水植物选自浮萍 和/或茶菱。

在上述食物链的构建方法中,软体动物和/或节肢动物的具体种类可以 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使得栖息地中能够达到生态平衡,优选地,软 体动物和/或节肢动物选自背角无齿蚌、圆顶珠蚌、田螺和罗氏沼虾中的一种 或多种。

在上述食物链的构建方法中,鱼类的具体种类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 但是为了使得栖息地中能够达到生态平衡,优选地,鱼类选自鲢鱼、草鱼、 鲫鱼沙塘鳢和中华鳑鲏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扬子鳄农耕区野外栖息地,包括N个间隔分散设置 的塘口1,塘口1通过高坝2与低坝3围合以形成容水腔;其中,N为≥2的 正整数,高坝2的顶面位于低坝3的顶面的上方;塘口1设置有裸露区域5, 裸露区域5位于低坝3的岸线边缘和/或塘口1的中部设置的中心岛屿4的顶 部。

同山地丘陵野外栖息地中的中心岛屿4的一样,为了提高中心岛屿4的 实用性,优选地,中心岛屿4的顶部高于低坝3顶部。

在农耕区野外栖息地中,为了便于植被于驳岸上进行生长,同时为了保 护驳岸,优选地,塘口1的岸线的坡度为30°-60°。

同山地丘陵野外栖息地一样,为了进一步完善驳岸的生态环境,优选地, 塘口1内盛有水,塘口1的驳岸浅滩种植有浅滩水生植物6,为挺水植物和/ 或沉水植物,优选菖蒲、慈姑、茭白、莲、水筛和苦草中的一种或多种。

另外,考虑到也可以利用高坝2和/或低坝3非岸线区域也能够被充分 利用以更进一步提高栖息地的植被多样性,优选地,在塘口1的岸线不是裸 露区域5的情况下,种植有草本植物,草本植物优选白茅、一年蓬、稗和天 胡荽中的一种或多种。

另外,考虑到也可以利用高坝2和/或低坝3非岸线区域也能够被充分 利用以更进一步提高栖息地的植被多样性,优选地,塘口1的岸线自塘口1 的中心向高坝2延伸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竹7和乔木9(其中堤坝3中的竹7 和乔木9可以作为筑巢区10利用)。其中,为了能够为上述的草本植物预留 足够的生长空间,更优选地,竹7距离水的距离为2-5m。并且,上述的竹7、 灌木8和乔木9的具体种类均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充分利用植被之 间的协同作用,优选地,竹7为苦竹,灌木8为野蔷薇和/或牡荆,乔木9 选自河柳,乔木9间混植苦楝、枫杨、构树、榔榆、黄檀、乌桕和洋槐中的 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塘口1的植被的分布的情况下,为了便于栖息地形成良性的生态 系统,优选地,塘口1的岸线植被盖度为60%-70%。

在本发明的农耕区野外栖息地中,塘口1的底部空间也能够被充分利用 以提高栖息地的植被多样性,优选地,塘口1的底部种植有深水区植物11, 深水区植物11优选香蒲、茭白、野菱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的扬子鳄农耕区野外栖息地中,为了在栖息地中构建多样性的食 物链以进一步提高扬子鳄的食物资源和生存环境,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 上述的扬子鳄农耕区野外栖息地的食物链的构建方法,包括;

1)将浮水植物培植于塘口1中;

2)将软体动物和/或节肢动物投放于塘口1中;

3)将鱼类投放于塘口1中。

在上述食物链的构建方法中,浮水植物的具体种类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 择,但是为了使得栖息地中能够达到生态平衡,优选地,浮水植物选自芡实、 莕菜和菱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食物链的构建方法中,软体动物和/或节肢动物的具体种类可以 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使得栖息地中能够达到生态平衡,优选地,软 体动物和/或节肢动物选自背角无齿蚌、圆顶珠蚌、田螺和罗氏沼虾中的一种 或多种。

在上述食物链的构建方法中,鱼类的具体种类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 但是为了使得栖息地中能够达到生态平衡,优选地,鱼类选自鲢鱼、鳙鱼、 草鱼、青鱼、鲫鱼、沙塘鳢、中华鳑鲏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1、选择年降雨量适中的丘陵山地(地处31°00.978′N、119°12.132′E的 扬子鳄曾经活动区——宣城市郎溪县高井庙林场)进行构建栖息地。

2、于2002年开挖第一个塘口1,塘口1位于一个缓坡上,面积为35 亩,在塘口1中间建成一个中心岛屿4供扬子鳄休憩、晒太阳,低堤3的宽 度为3m左右,低堤3上不种植灌木和乔木。

3、除裸露岸线外,岸线上散种一些蕨、鸡眼草、五节芒、白茅、珍珠 菜和半边莲;在距离水源2-5m的岸线上种植苦竹,其间混植野蔷薇、金樱 子、野山楂、六月雪和映山红;苦竹外围种植马尾松和杉木,其间混植杂枫 香、乌桕、化香、槲栎、茅栗和洋槐。岸线植被盖度保持在60%-70%。

4、除裸露岸线的坡度为30°左右之外,其他岸线的坡度为30°-60°。

5、以乡土物种为主构建栖息地食物链,其中塘口浅滩合理混植芦苇、 茭白、黑藻、浮萍和茶菱,同时往塘口水域投放背角无齿蚌、圆顶珠蚌、田 螺和罗氏沼虾,待水生植物生长稳定、适应后,继续投放鲢鱼、草鱼、鲫鱼 和沙塘鳢中华鳑鲏。

自2002年开始建设第一个塘口、2003年停挖、2004至2012年陆续开 挖塘口38个至今,已完成39个塘口的构建,塘口之间的差异在于塘口大小、 有无中心岛屿、水生植物与岸线植物种类3方面。至此,作为丘陵山地区的 扬子鳄野外栖息地的生境构建完成。

2006年开始进行第一次放归到2014年共放归9年,共计65条成年扬子 鳄。2014年8月对高井庙林场内的放归扬子鳄进行数量调查,实际观察到的 扬子鳄数量为36条成鳄,15条幼鳄。

实施例2

1、选择湿地物种丰富的农耕区(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籍山镇长乐村)

2、在农耕区内开挖一个面积≤10亩的塘口1,在塘口1中间建成一个 中心岛屿4供扬子鳄休憩、晒太阳,不需要构建裸露岸线。

3、塘口岸线散种白茅、一年蓬、稗和天胡荽;在距离水源2-5m的岸线 上种植苦竹其间混植野蔷薇和牡荆;苦竹外围种植河柳,其间混值苦楝、枫 杨、构树、黄檀、乌桕和洋槐,岸线植被盖度保持在60%-70%。

4、塘口岸线的塘堤坡度设计为30°-60°。

5、塘口浅滩合理混植慈姑、茭白、野菱和莲,同时往塘口水域投放背 角无齿蚌、圆顶珠蚌、田螺和罗氏沼虾,待水生植物生长稳定、适应后,继 续投放鲢鱼、鳙鱼、草鱼、青鱼、鲫鱼、沙塘鳢和中华鳑鲏。

相距1km构建一个塘口1,该农耕区扬子鳄农耕区野外栖息地分布在 28个塘口,其中25个为人工塘口,3个为天然塘口。该点的扬子鳄种群繁 衍结果优异,每年均有产卵繁殖。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野外栖息地适宜放归扬子鳄并适宜 扬子鳄栖息繁殖。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 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 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 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 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 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