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生长在GaAs衬底上的InAs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生长在GaAs衬底上的InAs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长在GaAs衬底上的InAs量子点,由下至上依次包括GaAs衬底、InAs量子点层、GaAs盖层和In纳米结构层。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生长在GaAs衬底上的InAs量子的制备方法:(1)对GaAs衬底进行清洗;(2)对GaAs衬底进行除气和脱氧预处理;(3)在GaAs衬底上生长InAs量子点层:(4)在InAs量子点层上覆盖GaAs盖层;(5)在GaAs盖层表面沉积In纳米结构层。本发明制备的生长在GaAs衬底上的InAs量子点,极大提高了InAs量子点的光致发光强度,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是一种制备强光致发光强度的高密度InAs量子点的有效方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00642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373122.X

  • 申请日2015-06-29

  • 分类号H01L21/20(20060101);H01L31/0304(20060101);H01L31/18(20060101);H01L33/06(20100101);H01L33/30(20100101);

  • 代理机构44245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陈文姬

  • 地址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1:38: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6-22

    授权

    授权

  • 2015-11-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L21/20 申请日:201506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0-2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长在GaAs 衬底上的InAs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制备高质量自组织量子点技术的发展,半导体量子点在量子光学,量 子通信,激光器以及太阳电池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量子 点在三维方向实现了对载流子的限制,导致载流子能量在三个维度上量子化而 出现分立能级,呈现出某些类似原子的壳层结构能级特性。量子点的种种新奇 性质使其在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比如量子点单光子光源,量子点中 间带多结太阳电池等。一个稳定、高亮度的单光子源作为一种新型光源,必定 会为光谱学和量子信息领域带来很多的应用,如:随机数产生器、弱吸收测量、 线性光学计算、量子密钥分配以及量子存储等。但是,目前生长的量子点由于 量子点内缺陷,以及量子点尺寸的非均匀性(多模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其发 光强度普遍较低,限制了量子点的进一步应用。因此研究如何在采用自组织方 法制备出具有高发光强度的高密度InAs量子点,提高其光学性能对于未来量子 点在器件中的广泛应用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长在 GaAs衬底上的InAs量子点,光致发光强度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生长在GaAs衬底上的InAs量子点的制备 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生长在GaAs衬底上的InAs量子点,由下至上依次包括GaAs(115)A衬底、 InAs量子点层、GaAs盖层和In纳米结构层;其中(115)A表示(115)晶面 上Ga原子的悬键数目要多于As原子。

所述InAs量子点层中InAs量子点的密度为1×1010-8×1010cm-2;量子点的 平均高度为6-10纳米,平均直径为10-20纳米。

所述GaAs盖层的厚度为4-10纳米。

所述In纳米结构的平均直径为40-60纳米。

生长在GaAs衬底上的InAs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GaAs(115)A衬底进行清洗;

(2)对GaAs(115)A衬底进行除气和脱氧预处理;

(3)在GaAs(115)A衬底上生长InAs量子点层:

(4)在InAs量子点层上覆盖GaAs盖层;

(5)在GaAs盖层表面沉积In纳米结构层。

步骤(1)所述对GaAs(115)A衬底进行清洗,具体为:

GaAs(115)A衬底依次在三氯乙烯、丙酮、乙醇超声清洗,去除表面有机 物,最后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后用氮气吹干。

步骤(2)所述对GaAs(115)A衬底进行除气和脱氧预处理,具体为:

送入分子束外延系统进样室预除气半小时,完成除气后送入生长室,在砷 束流保护下,高温退火去除衬底表面的氧化膜层,其中脱氧过程中砷源的温度 为250-350℃,衬底温度为570-620℃,时间为5-10分钟。

步骤(3)所述在GaAs(115)A衬底上生长InAs量子点层,具体为:

利用分子束外延生长InAs量子点,生长过程中铟源温度为700-810℃, 砷源温度为270-300℃,衬底温度为450-550℃,生长时间为8-20s。

步骤(4)所述在InAs量子点层上覆盖GaAs盖层,具体为:

采用分子束外延生长GaAs盖层,生长过程中的镓源温度为800-950℃, 砷源温度为250-350℃,衬底温度为350-500℃,生长时间为200-350s。

步骤(5)所述在GaAs盖层表面沉积In纳米结构层,具体为:

采用电子束蒸发方式生长,生长过程中电子束的功率为65-90W,衬底温度 为400-600℃,生长时间为200-350s。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在GaAs(115)A衬底上采用MBE法生长InAs量子点, 并在覆盖GaAs盖层后生长In纳米结构,由于In局域表面等离激元与量子点激 子发光的相互耦合作用,可以明显提高InAs量子点的光致发光强度。当在GaAs 盖层表面生长In纳米结构后,InAs量子点的发光可以快速转移并激发金属In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In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被激发后,在In纳米颗粒周围会形成 强的局域电场,根据费米黄金规则,这种强的局域电场可以提高InAs量子点中 电子-空穴对的辐射复合速率,因此本发明制备的高密度InAs量子点光致发光发 光强度得到明显的提高。

(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有效,成本较低,增强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生长在GaAs衬底上的InAs量子点的结构示意 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生长在GaAs衬底上的InAs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生长在GaAs衬底上的InAs量子点的原子力显 微镜照片。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生长在GaAs衬底上的InAs量子点在覆盖In纳 米结构前后的室温光致发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 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生长在GaAs衬底上的InAs量子点,由下至上依 次包括GaAs衬底1、InAs量子点层2、GaAs盖层3和In纳米结构层4。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生长在GaAs衬底上的InAs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对GaAs(115)A衬底进行清洗:

GaAs(115)A衬底依次在三氯乙烯、丙酮、乙醇超声清洗10分钟,去除 表面有机物,最后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15分钟后用氮气吹干;

(2)GaAs(115)A衬底进行除气和脱氧预处理:送入分子束外延系统进 样室预除气半小时,完成除气后送入生长室,在砷束流保护下,高温退火去除 衬底表面的氧化膜层,其中脱氧过程中砷源的温度为270℃,衬底温度为 600℃,时间为10分钟;

(3)GaAs(115)A衬底上生长InAs量子点层:利用分子束外延生长InAs 量子点,生长过程中铟源温度为800℃,砷源温度为300℃,衬底温度为510℃, 生长时间为12s;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InAs量子点层中InAs量子点的密度为2×1010cm-2,量子点的平均高度为8纳米,平均直径为12纳米;

(4)在InAs量子点层上覆盖GaAs盖层:采用分子束外延生长GaAs盖 层,生长过程中的镓源温度为880℃,砷源温度为290℃,衬底温度为450℃, 生长时间为300s;GaAs盖层的厚度为8纳米;

(5)在GaAs盖层表面沉积In纳米结构层:采用电子束蒸发方式生长, 生长过程中电子束的功率为80W,衬底温度为450℃,生长时间为200s;所 述In纳米结构的平均直径为50纳米。

图4为覆盖In纳米结构前后的高密度InAs量子点的光致发光谱,光谱在 77K条件下测试,其中InAs量子点@In为本发明的覆盖In纳米结构后的高密度 InAs量子点。从图中可以看出,对GaAs(115)A衬底上直接生长的InAs量子 点,光致发光谱中以衬底发光为主,还可以观察到微弱的浸润层发光(830纳 米),对应于InAs量子点的光致发光十分微弱,即使将其强度提高6倍后仍十 分弱。而当在InAs量子点表面覆盖In纳米结构后,一方面可以观察到明显的浸 润层发光,同时InAs量子点的激子发光强度明显提高,发光强度相对覆盖In纳 米结构前提高150倍。

在InAs量子点表面覆盖GaAs盖层后生长In纳米结构,由于In局域表面 等离激元与量子点激子发光的相互耦合作用,可以明显提高InAs量子点的光致 发光强度。当在GaAs盖层表面生长In纳米结构后,InAs量子点的激子发光可 以快速转移并激发金属In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而In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被激发后, 在In纳米颗粒周围会形成强的局域电场,根据费米黄金规则,这种强的局域电 场可以提高InAs量子点中电子-空穴对的辐射复合速率,因此本发明制备的高密 度InAs量子点光致发光发光强度得到明显的提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生长在GaAs衬底上的InAs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GaAs(115)A衬底进行清洗:

GaAs(115)A衬底依次在三氯乙烯、丙酮、乙醇超声清洗10分钟,去除 表面有机物,最后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15分钟后用氮气吹干;

(2)对GaAs(115)A衬底进行除气和脱氧预处理:送入分子束外延系 统进样室预除气半小时,完成除气后送入生长室,在砷束流保护下,高温退火 去除衬底表面的氧化膜层,其中脱氧过程中砷源的温度为270℃,衬底温度为 620℃,时间为10分钟;

(3)在GaAs(115)A衬底上生长InAs量子点层:利用分子束外延生长 InAs量子点,生长过程中铟源温度为810℃,砷源温度为300℃,衬底温度为 550℃,生长时间为20s;

InAs量子点层中InAs量子点的密度为2×1010cm-2,量子点的平均高度为 10纳米,平均直径为20纳米;

(4)在InAs量子点层上覆盖GaAs盖层:采用分子束外延生长GaAs盖 层,生长过程中的镓源温度为950℃,砷源温度为350℃,衬底温度为350℃, 生长时间为350s;所述GaAs盖层的厚度为10纳米;

(5)在GaAs盖层表面沉积In纳米结构层:采用电子束蒸发方式生长,生 长过程中电子束的功率为65W,衬底温度为400℃,生长时间为350s;所述 In纳米结构的平均直径为60纳米。

本实施制备得到的光致发光的高密度InAs量子点的测试结果与实施例1相 似,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生长在GaAs衬底上的InAs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GaAs(115)A衬底进行清洗:

GaAs(115)A衬底依次在三氯乙烯、丙酮、乙醇超声清洗10分钟,去除 表面有机物,最后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15分钟后用氮气吹干;

(2)GaAs(115)A衬底进行除气和脱氧预处理:送入分子束外延系统进 样室预除气半小时,完成除气后送入生长室,在砷束流保护下,高温退火去除 衬底表面的氧化膜层,其中脱氧过程中砷源的温度为270℃,衬底温度为 570℃,时间为5分钟;

(3)GaAs(115)A衬底上生长InAs量子点层:利用分子束外延生长InAs 量子点,生长过程中铟源温度为700℃,砷源温度为270℃,衬底温度为450℃, 生长时间为8s;

本实施例的InAs量子点层中InAs量子点的密度为2×1010cm-2,量子点的 平均高度为6纳米,平均直径为10纳米;

(4)在InAs量子点层上覆盖GaAs盖层:采用分子束外延生长GaAs盖 层,生长过程中的镓源温度为800℃,砷源温度为250℃,衬底温度为550℃, 生长时间为200s;所述GaAs盖层的厚度为4纳米;

(5)在GaAs盖层表面沉积In纳米结构层:采用电子束蒸发方式生长,生 长过程中电子束的功率为90W,衬底温度为600℃,生长时间为200s;所述 In纳米结构的平均直径为40纳米。

本实施制备得到的光致发光的高密度InAs量子点的测试结果与实施例1相 似,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所述实 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 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