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菜用型甘薯冬季大棚保苗与提前上市的方法

一种菜用型甘薯冬季大棚保苗与提前上市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菜用型甘薯冬季大棚保苗与提前上市的方法,包括:1)10月下旬,将剪取的田间老苗移栽到大棚内;2)在移栽20天左右,对成活的薯苗进行活苗期管理;3)进入11月份,在所述大棚上加盖大棚膜,对所述薯苗进行盖棚管理,到翌年3月下旬,采摘大棚内薯苗上市并留存薯苗用于大田繁殖;4)4月中旬,将大棚内存苗移栽到大田,进行移栽后盖膜管理,5月下旬将薯尖采摘上市。本发明能够有效克服由于寒冷高湿度而造成的缺苗现象,达到薯苗能够越冬保存,开春出苗快,抢占市场从而获得高效益的目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92005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510386801.0

  • 申请日2015-06-30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关畅

  • 地址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瑶苑特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1:04:4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6-20

    授权

    授权

  • 2015-10-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0 申请日:201506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9-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性繁殖类蔬菜越冬保存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菜用型甘薯冬季大棚保 苗与提前上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甘薯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和生物能源 作物,世界第七大粮食作物。菜用型甘薯是指以甘薯嫩梢或叶柄等作为食用部位的一 种蔬菜专用型甘薯新品种,食用部分薯尖中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多酚、黄酮类物 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经常食用可起到防止便秘、提高机体免疫力、 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等保健功效。

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薯尖是夏秋季节经常食用的蔬菜之一,也极大满足了消 费者在蔬菜淡季对于叶菜类蔬菜需求。湖北有着食用薯尖的传统,在湖北武汉地区, 菜用薯薯尖收获期可以从4月上旬延长至10月下旬,收获期内薯尖亩产可超5吨,随 着月份不同市场售价也不同,3-4月上市由于处于蔬菜供应的淡季,薯尖田间批发价 为8-9元/斤,市场价可以达到11-12元/斤,5-6月上市,薯尖田间批发价为4-5元/斤, 市场价在6-7元/斤,7,8,9,10月处于夏季市场蔬菜供应的旺季,薯尖田间批发价 为2元/斤左右,市场价在3元/斤(2013年市场调查数据)。由此可见,种植菜用甘薯 具有非常可观经济效益。菜用薯产业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营养丰富薯尖产品,还极大 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但是由于菜用甘薯以采摘嫩茎叶为产品,不易形成块根,且种薯小难以保存,而 且第二年如果出苗较慢,就难以抢占市场,由相关调查数据可知,上市越早市场效益 越大,因此必须建立留种田与一套独立的菜用甘薯田间保苗与提前上市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华中地区冬季寒冷湿度 大地下水位高而造成的菜用型薯苗冬季难以越冬保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菜用型甘薯冬季大棚保苗与提前上市 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菜用型甘薯冬季大棚保苗与提前上市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在10月下旬,剪取菜用型甘薯的田间老苗,将剪取的田间老苗移栽到大棚内;

2)在移栽20天左右,对成活的薯苗进行活苗期管理;

3)进入11月份以后,在所述大棚上加盖大棚膜,对所述薯苗进行盖棚管理,到 翌年3月下旬,采摘大棚内薯尖上市并留存薯苗用于大田繁殖;

4)4月中旬,将大棚内存苗移栽到大田,进行移栽后盖膜管理,5月下旬将薯尖 采摘上市。

上述菜用型甘薯冬季大棚保苗与提前上市的方法适用于中国的湖北、湖南、四川 等长江中下游薯区。

上述方法步骤1)中,所述菜用型甘薯的田间老苗为10月下旬薯尖收获期后的叶 片老厚、健壮的菜用型甘薯的田间老苗。

剪取时,保留5-6个节,挨节间剪取。

移栽时,将所述田间老苗的2-3个节扦插入土,并保持株行距为 20cm×(20cm-25cm)。

在将所述田间老苗扦插入土后,还需根据土壤的湿润程度进行浇水以保持土壤湿 润。

所述大棚为背风向阳的或者周围有建筑物遮挡的钢架大棚。

所述钢架大棚的长度在90-100m最佳,宽度在8-10m最佳,高度最好6m。

步骤2)中,所述活苗期管理的具体操作为:对成活的薯苗补施氮肥并加强中耕 除草。

所述氮肥具体可为尿素,所述尿素的施加量为(10-15)kg/667m2

步骤3)中,所述盖棚管理的具体操作为:早上8:00-9:00打开棚膜通风,下 午4:00-5:00关闭大棚膜,降温天气则需要关闭大棚;

当温度低于10℃,在棚内增加小拱棚;

翌年开春温度到达0℃以上,拆除棚内小拱棚保留大棚膜,加强通风田间管理, 早上8:00-9:00打开棚膜通风,下午4:00-5:00关闭大棚膜,降温天气则需要关 闭大棚。

所述盖棚管理还可包括:在3月中旬棚内薯苗恢复旺盛生长期时,追施氮肥。

步骤4)中,所述移栽到大田的薯苗需保留5-6个节,挨节间剪取。

移栽时,将所述薯苗的2-3个节扦插入土,并保持株行距为20cm×(20cm-25cm)。

所述移栽选在雨天之前进行,如果长期未降雨,田间灌溉跑马水(即即灌即排)。

步骤4)中,在将大棚内存苗移栽到大田之前,还包括在4月上旬,将大田整地 作畦并施入有机肥做底肥。其中,按照厢宽1.5-2m,厢高15-20cm,沟宽40-50cm作 畦。

所述移栽后盖膜管理为:2-3天活苗后,田间加盖小拱棚;温度高于28℃时揭开 拱棚两端透气,如遇降温则将拱棚关闭并压实;5月中旬可以完全揭去小拱棚,其它 管理同常规大田管理办法。

上述方法在步骤1)之前,还可包括如下操作:在8月下旬清园晒田;在菜用甘 薯生产期结束(10月中旬)后,在所述大棚内进行整地作畦并施入底肥,以创造良好 的土壤耕层结构和表面状态,为田间老苗的移栽和生长管理提供良好的条件。其中, 按照厢宽1.5-2m,厢高15-20cm,沟宽40-50cm作畦。

现有技术中菜用甘薯越冬保苗如果保护措施不到位,损失率严重的可以达到 100%,本发明能够有效克服由于寒冷高湿度而造成的缺苗现象,达到薯苗能够越冬保 存,开春出苗快,抢占市场从而获得高效益的目的。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保证菜用甘 薯薯苗成活率达到70%以上,一个90m×8m的蔬菜大棚开春以后可以供8亩地的大田 用苗,不需供种的大棚按照上述管理办法从3月下旬开始即可供应薯尖,3-4月初上 市薯尖价格在11元/斤左右,大田繁殖的薯尖在5月下旬正式上市,市场价较3-4月 低,在6-7元/斤。

本发明的薯苗越冬保苗方法效益高,技术简单,易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 用的试剂、材料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福薯18号由福建省农科院与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共同选 育。该品种株型短蔓半直立,叶心带齿形,顶叶、成叶、叶脉、叶柄和茎均为绿色。 茎尖无茸毛,烫后颜色绿,微甜、有香味,无苦涩味,有滑腻感。抗病性强,具有广 适性,种植密度一般为10000-15000株。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鄂薯10号由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自主选育,该品 种叶色绿色,顶叶心形,顶叶色绿色,茎色绿色,叶脉绿色,茎叶光滑无绒毛。萌芽 性好,出苗齐,大田生长势强、产量高。薯形长纺锤形,薯皮淡红色,肉色淡黄,烫 后颜色为翠绿至绿色,有香味,无苦味,有滑腻感。可以在湖北、浙江、江苏、四川、 广东等地区种植,不宜在根腐病重发地块种植,种植密度一般为10000-12000株。

实施例1

菜用甘薯品种选用福薯18,试验地点为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省农科院甘薯试验 田,试验时间2013年,参与试验的大棚为7个,其中钢架大棚5个,竹架大棚2个, 平均每个大棚面积为720m2

具体种植方法如下:

一、大棚选取:选择背风向阳的的钢架大棚5个和竹架大棚2个作为定值菜用薯 苗的大棚。

二、移栽前准备:8月1日清园晒田。10月10日整地(大棚内)并施入10kg/667m2氮磷钾复合肥作为底肥,10月20日按照厢宽2m,厢高20cm,沟宽40cm做厢,将厢 面耙平土块敲细。

三、移栽:10月31日开始移栽,剪取田间老苗定植,保留5-6个节,挨节间剪 取,入土2-3个节,株行距20cm*20cm,扦插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四、活苗期管理:扦插20天左右薯苗补施尿素10kg/667m2,30天后进行中耕除草。

五、盖棚管理:11月份1日盖膜,早上8:00-9:00打开棚膜通风,下午4:00-5: 00关闭大棚膜,降温天气关闭大棚。12月1日左右在棚内增加小拱棚。

六、翌年3月1日拆除棚内小拱棚保留大棚膜,加强通风田间管理,早上8:00-9: 00打开棚膜通风,下午4:00-5:00关闭大棚膜,降温天气则需要关闭大棚。3月15 日追施尿素1次。

5个钢架大棚在3月25日即可采摘薯苗进行市场供应,3月底田间收购价为9元/ 斤。竹架大棚内薯苗用于大田移栽,2个竹架大棚中的1个在冬季有部分地方出现榻 棚现象。

七:大田移栽:3月20日完成大田整地做畦(具体操作同前),并陆续完成大田苗 的田间移栽,株行距20cm*20cm,2个竹架大棚基本可以满足15亩田的移栽,移栽时 田间灌溉跑马水(即即灌即排),2-3天活苗后,田间加盖小拱棚。温度高于28℃时应 揭开拱棚两端透气,如遇降温则需将拱棚关闭并压实。5月中旬可以完全揭去小拱棚, 5月下旬菜用甘薯茎尖可以正式上市,其它管理见常规大田管理办法。

实施例2

菜用甘薯品种选用鄂薯10号,试验地点为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省农科院甘薯试验 田,试验时间2013年,参与试验的钢价大棚为1个,平均每个大棚面积为720m2

具体种植方法如下:

一、大棚选取:选择背风向阳的的钢架大棚1个作为定值菜用薯苗的大棚。

二、移栽前准备:8月1日清园晒田。10月10日整地(钢架大棚内)并施入 10kg/667m2氮磷钾复合肥作为底肥,10月20日按照厢宽2m,厢高20cm,沟宽40cm 做厢,将厢面耙平土块敲细。

三、移栽:10月31日开始移栽,剪取田间老苗定植,保留5-6个节,挨节间剪 取,入土2-3个节,株行距20cm*20cm,扦插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四、活苗期管理:扦插20天左右薯苗补施尿素10kg/667m2,30天后进行中耕除草。

五、盖棚管理:11月份1日盖膜,早上8:00-9:00打开棚膜通风,下午4:00-5: 00关闭大棚膜,降温天气关闭大棚。12月1日左右在棚内增加小拱棚。

六、翌年3月10日拆除棚内小拱棚保留大棚膜,加强通风田间管理,早上8:00-9: 00打开棚膜通风,下午4:00-5:00关闭大棚膜,降温天气则需要关闭大棚。3月20 日追施尿素1次。

六、翌年3月1日拆除棚内小拱棚保留大棚膜,加强通风田间管理,早上8:00-9: 00打开棚膜通风,下午4:00-5:00关闭大棚膜,降温天气则需要关闭大棚。3月15 日追施尿素1次。3月25日即可采摘薯苗进行市场供应,3月底田间收购价为8元/ 斤。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菜用甘薯冬季大棚保苗与提前上市的方法可以使菜用甘薯冬 季越冬成活率在70%以上,传统方式下菜用甘薯苗越冬损失在90%甚至达到100%, 现有技术使薯苗在过冬以后迅速复壮,进入旺盛生长状态,3月下旬即可上市供应, 如需大田用苗,使用该技术可以实现一个720m2的大棚可以供8亩地的用苗量,实现 菜用甘薯早上市,现有技术在4月份即可使薯苗达到充值的大田供应量,相当于一个 200平米的大棚可以供应3亩地,菜用甘薯可以在5月下旬正式上市,相比传统的7 月上市提早2个月的市场期,地块紧张的情况下,薯尖可以在4月份直接揭膜上市, 比传统7月上市提早3个月的市场期。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任何一种优质多 抗高产的菜用甘薯品种。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