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新型电熨斗及使用该电熨斗的熨烫方法

一种新型电熨斗及使用该电熨斗的熨烫方法

摘要

一种新型电熨斗,包括电熨斗本体、设置于电熨斗本体内部的蒸汽形成装置以及设置在该电熨斗本体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上方装设有一用于给其加热的第一加热体,还包括一与所述蒸汽形成装置的出口相连通的蒸汽加热装置,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蒸汽喷孔,该蒸汽喷孔的顶部与所述蒸汽加热装置的出气口相通,底部与所述底板的底面相通。本发明还包括一种使用上述电熨斗的熨烫方法。本发明可以减少因误操作碰触到人或者桌子而遭受的损害,降低桌子燃烧和人体烫伤的风险。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83151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优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171387.1

  • 发明设计人 周义允;

    申请日2015-04-13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方传榜

  • 地址 361100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工业集中区同安园293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0:21:3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2-22

    授权

    授权

  • 2015-09-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D06F75/14 申请日:201504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8-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熨斗,尤其是指一种新型电熨斗及使用该电熨斗的熨烫方法。

背景技术

电熨斗是一种以热力将皱褶的衣服、布料熨直的工具。现有的电熨斗通常包括一底板及其温度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对底板进行加热,底板对被熨衣物进行熨烫整形。并且,为了达到更好的熨烫效果,目前大多电熨斗还具有蒸汽功能。即在熨斗内设有水箱,在底板上方形成一蒸汽室,底板上形成与该蒸汽室相通的蒸汽喷孔,水箱中的水滴入蒸汽室内,受热后汽化形成蒸汽,从底板底部的蒸汽喷孔喷出至衣物上对其加湿。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110452410.6)披露了一种可快速升降温电熨斗,其电熨斗主体设有熨板、卤素管加热体、蒸汽形成装置,熨板采用铝合金熨板并且熨板设有与熨板底面相通的蒸汽喷孔,蒸汽喷孔与该蒸汽形成装置连通。以上电熨斗虽然升温和降温速度快,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有以下不足之处:以上电熨斗是采用熨板加热,使用时,熨板的温度基本上在200摄氏度以上,其是利用熨板的高温接触来使得使熨烫物具有整体可塑性,当电熨斗使用完毕后,其上熨板从200摄氏度降低到常温的这段时间,一旦出现误操作将上熨板与桌子面接触,往往会对桌子造成极大的损坏,甚至烧焦或者引起桌子燃烧,高温度的熨板同样也存在有极大的烫伤人体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电熨斗及使用该电熨斗的熨烫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熨斗熨板具有较大的损坏桌子或烫伤人体隐患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电熨斗,包括电熨斗本体、设置于电熨斗本体内部的蒸汽形成装置以及设置在该电熨斗本体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上方装设有一用于给其加热的第一加热体,还包括一与所述蒸汽形成装置的出口相连通的蒸汽加热装置,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蒸汽喷孔,该蒸汽喷孔的顶部与所述蒸汽加热装置的出气口相通,底部与所述底板的底面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箱体以及设置在该加热箱体内部的第二加热体,所述加热箱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蒸汽形成装置的出口相连通的进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电熨斗本体由下往上依次包括所述底板、一隔基、一水箱以及一握持体,所述蒸汽加热装置和蒸汽形成装置呈前后相隔布置地安装于所述底板和隔基之间,所述水箱出水口通过一贯穿所述隔基的输液管与所述蒸汽加热装置的进口相连接。

进一步的,还设置有一温控装置,该温控装置包括一印刷电路板、一与该印刷电路板电连接的供电元件、一设置于所述加热箱体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加热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元件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使能端,所述第二加热体包括一第二电热管以及一用于控制该第二电热管加热功率大小的第二可控硅,所述第二可控硅的使能端连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输出端,使用时,所述印刷电路板内预先设定需要控制的蒸汽的设定温度T0,当蒸汽首次由低温加热至设定温度T0时,电路中第二可控硅的导通比例为100%,当蒸汽的当前温度接近T0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元件在第一时间时检测目标物体的当前温度,获取第一检测温度T1;所述印刷电路板进行A/D转换并计算T0-T1的差值ΔT1;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元件在第一时间之后的第二时间时检测目标物体的当前温度,获取第二检测温度T2;所述印刷电路板进行A/D转换并计算T0-T2的差值ΔT2;所述印刷电路板比较ΔT1和ΔT2数值,当ΔT1大于ΔT2时,减小电路中第二可控硅的导通比例,减少所述第二电热管的加热功率;当ΔT1小于ΔT2时,增大电路中第二可控硅的导通比例,增大所述第二电热管的加热功率。

进一步的,所述温控装置还包括一第一温度传感元件以及所述第一加热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元件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使能端,所述第一加热体包括一第一电热管以及一用于控制该第一电热管加热功率大小的第一可控硅,所述第一可控硅的使能端连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输出端,使用时,所述印刷电路板内预先设定需要控制的底板的设定温度T0’,当底板首次由低温加热至设定温度T0’时,电路中第一可控硅的导通比例为100%,当底板的当前温度接近T0’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元件在第一时间时检测目标物体的当前温度,获取第一检测温度T1’;所述印刷电路板进行A/D转换并计算T0’-T1’的差值ΔT1’;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元件在第一时间之后的第二时间时检测目标物体的当前温度,获取第二检测温度T2’;所述印刷电路板进行A/D转换并计算T0’-T2’的差值ΔT2’;所述印刷电路板比较ΔT1’和ΔT2’数值,当ΔT1’大于ΔT2’时,减小电路中第一可控硅的导通比例,减少所述第一电热管的加热功率;当ΔT1’小于ΔT2’时,增大电路中第一可控硅的导通比例,增大所述第一电热管的加热功率。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的设定温度T0为180℃~220℃,所述底板的设定温度为100℃~140℃,使用时,先利用所述底板对熨烫物进行塑性固定,之后通过所述蒸汽对熨烫物进行加湿加热,使熨烫物具有整体可塑性,之后通过所述底板对熨烫物进行按压平整。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形成装置包括蒸发箱体以及设置在该蒸发箱体内部的第三加热体,所述温控装置还包括一第三温度传感元件以及所述第三加热体,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元件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使能端,所述第三加热体包括一第三电热管以及一用于控制该第三电热管加热功率大小的第三可控硅,所述第三可控硅的使能端连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握持体包括握把下盖以及与该握把下盖拼接的握把上盖,所述握把下盖包括一下拼接部以及由该下拼接部一端向下延伸而相处的电熨斗尾部,所述握把上盖包括一上拼接部以及由该上拼接部一端向下延伸而相处的电熨斗头部,所述上拼接部的另一端连接有一穿线管,该穿线管上连接有一电源线的一端,该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有一插头,所述电熨斗尾部可拆卸地装设有一用于配合所述水箱装入液体的杯子,当所述杯子装设于所述电熨斗尾部上,所述插头置于所述杯子内并且所述电源线收纳于所述杯子内。

一种熨烫物的熨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使用温度在110℃~130℃范围内的底板对熨烫物进行塑性固定;b、通过底板上的蒸汽喷孔向熨烫物喷洒温度在190℃~210℃范围内的的蒸汽,对熨烫物进行加湿加热,使熨烫物具有整体可塑性;c、通过所述底板对熨烫物进行按压平整。

进一步的,所述熨烫物为服装,所述底板的温度为120℃,所述蒸汽的温度为200℃。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蒸汽加热装置对由蒸汽形成装置产生的蒸气进行加热,用户在使用时,可以将底板的温度保持一个较低的水平(130摄氏度以下),而通过提高蒸气的温度(200摄氏度以上)来对熨烫物进行加湿加热使熨烫物具有整体可塑性,从而实现与现有电熨斗效果一致的熨烫效果,由于底板的温度相对于现有电熨斗来说,得到了极大的降低,即使是底板因误操作碰触到人或者桌子时,也能大大地减少损害,降低桌子燃烧和人体烫伤的风险。

2、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可控硅并且利用其导通比例来实现精确温度控制,由于在任何时段,电熨斗中底板实际温度是连续的;可控硅的导通比变化也是连续的,而不是突变的,因而可控硅的导通比可以实时跟随着ΔT1的变化而自动连续调整,因此ΔT1差值可以恒定在很小的温幅范围内,从而使得电熨斗底板的温度变化很小,保证自动恒温。

3、本发明在底板、蒸汽和/或液体所在的底板、蒸汽形成装置和蒸汽加热装置各设置有可控硅和温度传感元件,并且共用一个印刷电路板,这样不仅简化电路布局、节省耗材,而且可以实现对底板、蒸汽和/或液体的高精度恒温控制,提高电熨斗的品质。

4、本发明通过直接在电熨斗尾部上可拆卸设置所述杯子,在需要对所述水箱装入液体时,使用者可以将杯子取下,作为辅助倒入液体的容器,当需要将电熨斗收起时,使用者可以将杯子安装于电熨斗尾部上,并且将插头和电源线都收纳在杯子内,巧妙地将杯子加水结构和电源线收纳结构融为一体,充分利用了电熨斗本体的空间,可以使电源线收纳动作变得非常简单且不易损坏,保证电熨斗整体整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3为所述蒸汽的恒温控制过程中时间-蒸气温度关系图和时间-电热管功率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新型电熨斗,包括电熨斗本体1、设置于电熨斗本体1内部的蒸汽形成装置2以及设置在该电熨斗本体1底部的底板3,所述底板3上方装设有一用于给其加热的第一加热体,还包括一与所述蒸汽形成装置2的出口相连通的蒸汽加热装置4,所述底板3上设置有至少一蒸汽喷孔,该蒸汽喷孔的顶部与所述蒸汽加热装置4的出气口相通,底部与所述底板3的底面相通。

参照图1和图2。所述蒸汽加热装置4包括加热箱体40以及设置在该加热箱体40内部的第二加热体41,所述加热箱体40上设置有与所述蒸汽形成装置2的出口相连通的进气口。所述电熨斗本体1由下往上依次包括所述底板3、一隔基5、一水箱6以及一握持体7,所述蒸汽加热装置4和蒸汽形成装置2呈前后相隔布置地安装于所述底板3和隔基5之间,所述水箱6出水口通过一贯穿所述隔基5的输液管与所述蒸汽加热装置4的进口相连接。

参照图1和图2。所述握持体7包括握把下盖70以及与该握把下盖70拼接的握把上盖71,所述握把下盖70包括一下拼接部700以及由该下拼接部700一端向下延伸而相处的电熨斗尾部701,所述握把上盖71包括一上拼接部以及由该上拼接部710一端向下延伸而相处的电熨斗头部711,所述上拼接部710的另一端连接有一穿线管712,该穿线管712上连接有一电源线的一端,该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有一插头,所述电熨斗尾部701可拆卸地装设有一用于配合所述水箱6装入液体的杯子702,当所述杯子702装设于所述电熨斗尾部701上,所述插头置于所述杯子702内并且所述电源线收纳于所述杯子702内。上拼接部710上分别装设有按键PCB板713、档位按键714、蒸汽按键715以及上灯罩716,电熨斗头部711上设置有翻盖718,电熨斗尾部701在其杯子702安装处的上方安装有水杯上盖703。按键PCB板713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80。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电熨斗还设置有一温控装置8,该温控装置8包括一印刷电路板80、一与该印刷电路板80电连接的供电元件81、一设置于所述加热箱体40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元件42以及所述第二加热体41,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元件42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80的使能端,所述第二加热体41包括一第二电热管43以及一用于控制该第二电热管43加热功率大小的第二可控硅44,所述第二可控硅44的使能端连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80的输出端,所述温控装置8还包括一第一温度传感元件32以及所述第一加热体31。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元件32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80的使能端,所述第一加热体31包括一第一电热管33以及一用于控制该第一电热管33加热功率大小的第一可控硅34,所述第一可控硅34的使能端连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80的输出端。所述蒸汽形成装置2包括蒸发箱体20以及设置在该蒸发箱体20内部的第三加热体21,所述温控装置8还包括一第三温度传感元件22以及所述第三加热体21,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元件22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80的使能端,所述第三加热体21包括一第三电热管23以及一用于控制该第三电热管23加热功率大小的第三可控硅24,所述第三可控硅24的使能端连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80的输出端。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步、首先使用温度在110℃~130℃范围内的底板3对熨烫物进行塑性固定;

第二步、通过底板3上的蒸汽喷孔向熨烫物喷洒温度在190℃~210℃范围内的的蒸汽,对熨烫物进行加湿加热,使熨烫物具有整体可塑性;

第三步、使用者推拉所述握持体7,使得所述底板3熨烫物进行来回运动,在通过所述底板3对熨烫物进行机械按压平整,来使得熨烫物上的褶皱处得以熨平。

在本实施中,优选地,所述熨烫物为服装,所述底板3的温度为120℃,所述蒸汽的温度为200℃。

在本实施中,优选地,底板的加热、水的加热和蒸汽的加热均采用全新的温度控制方式,因而以下仅仅对蒸汽的恒温控制过程进行详细叙述。

蒸汽的恒温控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开机前或者开机时,先在所述印刷电路板80内预先设定需要控制的蒸汽的设定温度T0,本实施例中T0优选200℃,当蒸汽首次由低温加热至200℃时,电路中第二可控硅44的导通比例为100%,当蒸汽的当前温度接近200℃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元件42在第一时间时检测目标物体的当前温度,获取第一检测温度T1;所述印刷电路板80进行A/D转换并计算T0-T1的差值ΔT1;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元件42在第一时间之后的第二时间时检测目标物体的当前温度,获取第二检测温度T2;所述印刷电路板80进行A/D转换并计算T0-T2的差值ΔT2;所述印刷电路板80比较ΔT1和ΔT2数值,当ΔT1大于ΔT2时,减小电路中第二可控硅44的导通比例,减少所述第二电热管43的加热功率;当ΔT1小于ΔT2时,增大电路中第二可控硅44的导通比例,增大所述第二电热管43的加热功率。之后为了保证蒸汽精准地保持在200℃,则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

1、当ΔT1和/或ΔT2<0时电路中可控硅的导通比例为0。

2、当ΔT1和/或ΔT2=0时电路中可控硅的导通比例可以在恒定在某一个小的固定值。

3、T1和/或T2大于一第一波谷温度Tmin1之后并且小于一第一波峰温度Tmux1之前,电路中可控硅的导通比例由100%连续降低到0%,所述设定温度T0位于第一波谷温度Tmin1和第一波峰温度Tmux1之间。

4、当T1和/或T2小于所述第一波峰温度Tmux1之后并且大于一设定温度T0之前,电路中可控硅的导通比例为0。

5、当T1和/或T2小于所述设定温度T0之后并且大于一第二波谷温度Tmin1之前,在满足电路中可控硅的导通比例由0逐渐回升。

在满足上述条件后,印刷电路板80把检测到的实际温度,量化转换为数字量,和设定温度T0比较,计算T0-T1差值,来控制单位周期内的加热时间,以不断地调整加热功率。

图3为蒸汽的恒温控制过程中时间-蒸气温度关系图和时间-电热管功率关系图。参照图3。总而言之,以上蒸汽的恒温控制过程包括以下阶段

0-t1阶段:蒸气初始温度T很低,T0-T差值很大;电路自动控制可控硅100%导通,输出100%功率,以快速加热;

t1-t2阶段:蒸气温度T已经比较高,T0-T差值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并最终<0;电路自动控制可控硅导通比例开始越来越小,功率输出从100%连续降低到0%;

t2-t3阶段:蒸气温度T逐渐回落,T0-T差值从<0逐渐回升到在0附近徘徊;电路自动控制可控硅导通比例逐渐加大,功率从0%逐渐回升;

t4以后阶段:蒸气温度T稳定在预设的T0附近,T0-T差值稳定在0附近的极小范围内;电路自动控制可控硅导通恒定在一定比例,功率恒定在保温的功率。

在任何时段,蒸汽实际温度是连续的;功率的变化也是连续的,而不是突变的,并且实时跟随着T0-T差值而自动连续调整,所以T0-T差值可以恒定在很小的温幅范围内。

由于第三加热体21对水进行恒温加热的方式与第二加热体41对蒸气进行恒温加热的方式相同,因而此处不对其具体过程进行详细叙述。

由于第一加热体31对底板3进行恒温加热的方式与第二加热体41对蒸气进行恒温加热的方式相同,因而此处不对其具体过程进行详细叙述。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蒸汽加热装置4对由蒸汽形成装置2产生的蒸气进行加热,用户在使用时,可以将底板3的温度保持一个较低的水平(130摄氏度以下),而通过提高蒸气的温度(200摄氏度以上)来对熨烫物进行加湿加热使熨烫物具有整体可塑性,从而实现与现有电熨斗效果一致的熨烫效果,由于底板3的温度相对于现有电熨斗来说,得到了极大的降低,即使是底板3因误操作碰触到人或者桌子时,也能大大地减少损害,降低桌子燃烧和人体烫伤的风险。

2、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可控硅并且利用其导通比例来实现精确温度控制,由于在任何时段,电熨斗中底板3实际温度是连续的;可控硅的导通比变化也是连续的,而不是突变的,因而可控硅的导通比可以实时跟随着ΔT1的变化而自动连续调整,因此ΔT1差值可以恒定在很小的温幅范围内,从而使得电熨斗底板3的温度变化很小,保证自动恒温。

3、本发明在底板3、蒸汽和/或液体所在的底板3、蒸汽形成装置2和蒸汽加热装置4各设置有可控硅和温度传感元件,并且共用一个印刷电路板80,这样不仅简化电路布局、节省耗材,而且可以实现对底板3、蒸汽和/或液体的高精度恒温控制,提高电熨斗的品质。

4、本发明通过直接在电熨斗尾部701上可拆卸设置所述杯子702,在需要对所述水箱6装入液体时,使用者可以将杯子702取下,作为辅助倒入液体的容器,当需要将电熨斗收起时,使用者可以将杯子702安装于电熨斗尾部701上,并且将插头和电源线都收纳在杯子702内,巧妙地将杯子702加水结构和电源线收纳结构融为一体,充分利用了电熨斗本体1的空间,可以使电源线收纳动作变得非常简单且不易损坏,保证电熨斗整体整洁。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