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围术期液体治疗管理监控器

围术期液体治疗管理监控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围术期液体治疗管理器,包括载液器和检测控制器,载液器包括备液池、载液轮、储液盒、漂浮控制器,通过载液轮上的载液桶将备液池中的液体转运到储液盒,提供给输液器进行输液。本发明能够实时记录和控制输液量,也可精确控制输液速度,可快速大量补液,适用于失血性休克等需要快速补液的患者。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70720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1510090014.1

  • 发明设计人 刘飞;王丽娥;鲍永新;

    申请日2015-02-27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谢一平

  •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9:28:3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7-28

    授权

    授权

  • 2015-07-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M5/14 申请日:201502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6-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围术期液体治疗管理器。

背景技术

围术期液体治疗是维持手术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的重要环节,是手术病人 疾病治疗的基础。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根据生理需要量和液体丢失量,计 算患者术中所需补充的液体量,据此进行液体治疗,保证机体的循环容量和 组织灌注。目前手术室里常用的输液装置均为一次性简易输液器,依靠大气 压力和重力作用完成液体输注,手动夹子调节滴数以实现输液速度的粗略控 制,手术结束时,麻醉医生需手工计算输液总量。如术中患者出现失血性休 克等危急情况,需快速大量补液时,则需人工连接充气式输液加压器,该装 置虽能实现快速输液,但输液速度无法精确控制,输液总量须由医护人员人 工统计,严重影响液体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输液过多过快导致水肿甚至 心力衰竭,输液过慢则导致休克无法及时纠正。因此术中液体治疗迫切需要 一种能够实时记录和控制输液量,也可精确控制输液速度的液体管理装置。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输液控制装置不断问世,主要分为三类:微量注射泵、 智能输注泵和输注监控系统,微量注射泵可实现精确微量匀速持续的泵入小 剂量药液,常用于术中麻醉镇痛药物的泵注,输注监控系统主要是通过实时 监测输液状态实现医护人员远程管理输液,无法调控液体流速并实时统计输 液总量,智能输注泵虽然可以通过微机系统和传感器实现精确控制流速和流 量,但流量和流速范围有限,不适合术中大量快速补液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围术期液体治疗管理器,能够精确控制输液速度和 实时记录输液量,可快速大量补液,适用于失血性休克等需要快速补液的患 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的围术期液体治疗管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载液器和检测 控制器,所述载液器包括备液池、载液轮、储液盒、漂浮控制器,所述备液 池顶部设置上衔接端,备液池底面开设出液口,所述载液轮位于储液盒中, 载液轮位于出液口的正下方,载液轮的外沿与备液池底面相配合,出液口与 载液轮的接触部设置有密封条,载液轮包括载液桶,所述载液桶底部的设有 空气过滤器,载液桶的进液口位于载液轮外沿,备液池的底部外侧设置有导 向器,所述导向器内壁与载液轮贴合,载液轮的转轴水平设置,所述转轴的 一端穿过载液器的侧壁后与检测控制器连接,转轴上固连压力助推板,所述 压力助推板有两个,分别位于载液轮的两侧;所述储液盒底部设置下衔接端, 储液盒内壁设置有上堵头和下堵头,所述上堵头和下堵头均位于载液轮下方, 所述漂浮控制器包括漂浮控制板和弧形滑道,所述漂浮控制板位于上堵头和 下堵头之间,漂浮控制板与储液盒内壁配合,所述弧形滑道连接在漂浮控制 板顶面,弧形滑道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压力助推板的正下方,漂浮控制板 与上堵头接触时,弧形滑道与压力助推板接触,漂浮控制器开设有上下贯通 的单向出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控制器包括用于检测转轴的转速和转动周数的检测 装置、处理单元、显示单元、报警指示灯和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滑道的内侧面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弧形滑道 的顶面,两个挡板之间形成沟槽,所述沟槽底部设有导流板,所述单向出液 口位于沟槽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控制器还包括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盒上部设有气压塞。

优选的,所述载液器和检测控制器卡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衔接端设置有开口塞。

进一步的,所述上衔接端、下衔接端均设有螺纹。

优选的,所述单向出液口中设置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载液桶有n个,n为不小于3的整数,等间隔排布;所述 压力助推板为正n边形,所述正n边形的顶点倒圆角。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载液桶壁上的旋转动力=衔接端上方的加压动力 (载液轮切面分力)+液体重力(载液轮切面分力)-摩擦力-压力助推板阻力 (载液轮切面分力);

衔接端上方的加压动力>=0;

压力助推板阻力>=0;

气压塞用来保持载液器内气压恒定。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

1、流量检测模式:

将输液器与预输液体相接,载液器的上衔接端、下衔接端分别与输液器 的近端和远端相接,保持载液器自然悬垂位,将载液器下端开口塞关闭,输 液器的近端液体开放,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备液池和载液桶,当载液桶 装满时,由于载液桶的侧壁倾斜,液体重力对桶壁的侧压力大于摩擦阻力, 载液轮开始旋转,旋转至封堵板时,载液桶内液体量为满一桶且不再发生变 化,当载液轮旋转通过封堵板后,载液桶将液体倾倒在漂浮液控器的导流板 上,液体顺导流板流向单向出液口,当液体量达到一定量时,漂浮液控器开 始上浮,单向阀开放,液体通过单向阀流入载液器下方,当载液器下方的液 体平面超过下堵头时,漂浮液控器平稳悬浮于上下堵头之间,漂浮液控器下 方的气体被排空,此时开放载液器下端开口塞,并将输液器的远端与患者相 接,实现输液;检测控制器检测转轴的转速和转动周数,通过处理单元处理 后再通过显示单元显示转数、瞬时流速、累计流量、目标流量、目标流速, 其中目标流量、目标流速可预置,当累计流量值=目标流量时,转数控制器卡 住接点,连动杆和载液轮停止旋转并报警。

2、加压流量检测模式:

将输液器与预输液体相接,载液器的上衔接端、下衔接端分别与输液器 的近端和远端相接,保持载液器自然悬垂位,将载液器下端开口塞关闭,用 加压输液带给上方液体加压,输液器的近端液体开放,液体在重力以及加压 输液时压力的作用下流入备液池和载液桶,当载液桶装满时,重力对桶壁的 侧压力大于摩擦阻力,载液轮开始旋转,旋转至封堵板时,载液桶内液体量 为满一桶且不再发生变化,当载液轮旋转通过封堵板后,载液桶将液体倾倒 在漂浮液控器的导流板上,液体顺导流板流向单向通液口,当液体量达到一 定量时,漂浮液控器开始上浮,单向阀开放,液体通过单向阀流入载液器下 方,当载液器下方的液体平面超过下堵头时,漂浮液控器平稳悬浮于上下堵 头之间,漂浮液控器下方的气体被排空,此时开放载液器下端开口塞,并将 输液器的远端与患者相接,实现输液,因载液器上端流速暂时快于下端,漂 浮液控器继续上浮,当上浮到压力助推板与凹形滑面可以接触时,压力助推 板间断下压漂浮液控器,此时单向阀间断关闭,漂浮液控器的下移相当于小 剂量快速输液,可以保持载液器上下端液体平均流速基本相等。检测控制器 检测转轴的转速和转动周数,通过处理单元处理后再通过显示单元显示转数、 瞬时流速、累计流量、目标流量、目标流速,其中目标流量、目标流速可预 置,累计流量值=目标流量时,转数控制器卡住接点,连动杆和载液轮停止旋 转并报警。

3、流量控制模式:

将输液器与预输液体相接,载液器的上衔接端、下衔接端分别与输液器 的近端和远端相接,保持载液器自然悬垂位,将载液器下端开口塞关闭,输 液器的近端液体开放,液体在重力以及加压输液时压力的作用下流入备液池 和载液桶,当载液桶装满时,重力对桶壁的侧压力大于摩擦阻力,载液轮开 始旋转,旋转至封堵板时,载液桶内液体量为满一桶且不再发生变化,当载 液轮旋转通过封堵板后,载液桶将液体倾倒在漂浮液控器的导流板上,液体 顺导流板流向单向通液口,当液体量达到一定量时,漂浮液控器开始上浮, 单向阀开放,液体通过单向阀流入载液器下方,当载液器下方的液体平面超 过下堵头时,漂浮液控器平稳悬浮于上下堵头之间,漂浮液控器下方的气体 被排空,设置目标流速,检测控制器以相应的速度带动载液轮旋转,恒定旋 转的载液轮将液体以恒定的频率倾倒在漂浮液控器的导流板上,此时开放载 液器下端开口塞,并将输液器的远端与患者相接,液体通过远端输液器流入 人体。

本发明能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满足临床快速补液治疗的需求,可避免过量输液的风险,同时 兼顾了常规输液的要求,简单,轻便,实用;

2、本发明不仅适合围术期尤其是急救复苏时的快速补液治疗,同时也 具备传统输液流量监测控制器的特点,可以根据需求控制输液的具体速度, 适合多种临床工作的需要;

3、本发明成本低,用途广,制造简单,检测控制器部件独立,可与载 液器部件分开,两者结合使用,成本更加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载液器内部结构的正视图。

图2是检测控制器部分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载液轮部位的扇形图。

图4是备液池的侧视图。

图5是漂浮液控器的正视图。

图6是漂浮液控器的侧视图。

图7是载液器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中:1-载液器、2-检测控制器、3-备液池、4-载液轮、5-储液盒、6- 漂浮控制器、7-上衔接端、8-出液口、9-密封条、10-载液桶、11-空气过滤 器、12-进液口、13-导向器、14-转轴、15-压力助推板、16-下衔接端、17- 上堵头、18-下堵头、19-漂浮控制板、20-弧形滑道、21-单向出液口、22- 显示单元、23-报警指示灯、24-凹槽、25-导流板、26-气压塞、27-卡扣、28- 开口塞、29-电池、30-单向阀、31-挡板、32-滑行缓冲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公开的围术期液体治疗管理器,包括载液器 1和检测控制器2,载液器1和检测控制器2可通过卡扣27连接形成一个整 体,载液器1包括备液池3、载液轮4、储液盒5、漂浮控制器6,备液池3 顶部设置上衔接端7,备液池3底面开设出液口8,载液轮4位于储液盒5 中,载液轮4位于出液口8的正下方,载液轮4的外沿与备液池3底面相配 合,出液口8与载液轮4的接触部设置有密封条9,载液轮4包括载液桶10, 载液桶10底部的设有空气过滤器11,载液桶10的进液口12位于载液轮4 外沿,载液桶10有三个,等间隔排布;载液桶10有n个,n为不小于3的 整数,等间隔排布,压力助推板15为正n边形,正n边形的顶点倒圆角,一 种优选情况为:载液桶10有3个,等间隔排布,压力助推板15为等边三角 形,等边三角形的顶点倒圆角;备液池3的底部外侧设置有导向器13,导向 器13内壁与载液轮4贴合,载液轮4的转轴14水平设置,转轴14的一端穿 过载液器1的侧壁后与检测控制器2连接,转轴14上固连压力助推板15, 压力助推板15有两个,分别位于载液轮4的两侧;储液盒5上部设有气压塞 26,储液盒5底部设置下衔接端16,上衔接端7、下衔接端16均设有外螺纹, 下衔接端16设置有开口塞28,储液盒5内壁设置有上堵头17和下堵头18, 上堵头17和下堵头18均位于载液轮4下方,漂浮控制器6包括漂浮控制板 19和弧形滑道20,漂浮控制板19位于上堵头17和下堵头18之间,漂浮控 制板19与储液盒5内壁配合,漂浮控制板19的端部设有滑行缓冲条32,弧 形滑道20连接在漂浮控制板19顶面,弧形滑道19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压 力助推板15的正下方,漂浮控制板19与上堵头17接触时,弧形滑道19与 压力助推板15接触,两个弧形滑道20的内侧面设有挡板31,挡板31的顶 部弧形滑道20的顶面,两个挡板31之间形成沟槽24,沟槽24底部设有导 流板25,单向出液口21位于沟槽24底部,单向出液口21中设置有单向阀 30。

检测控制器2包括用于检测转轴的转速和转动周数的检测装置、处理单 元、显示单元22、报警指示灯23、电池29和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 显示单元22的显示内容包括转数、瞬时流速、累计流量、目标流量和目标流 速。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 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 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