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疲劳度的中药复方制剂

一种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疲劳度的中药复方制剂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机体疲劳恢复的中药复方制剂,是由红景天,蛹虫草,远志,龙骨,川芎,白术为原料,通过水或乙醇煎煮,取上清,浓缩,喷雾干燥得干粉;上述干粉加入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后,即可制成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混悬剂、口服液等口服制剂。本发明配伍科学,制备工艺合理,不破坏各中药原料的有效成分,无毒副作用,能够滋补肾阴,强筋壮骨,能够延长负重大鼠游泳时间,减少血清和骨骼肌中乳酸的堆积,从而达到抗疲劳的效果。六味中草药间具有较强的协同作用,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3-05

    授权

    授权

  • 2012-10-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69 申请日:201204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8-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疲劳度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滋补肾阴,强筋壮骨的作用,本发明涉及中药天然药物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疲劳( fatigue) 是一个涉及许多生理生化因素的综合性的生理过程,是人体脑力或体力劳动到一定阶段时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在现代社会是重要致病因素,是一种应激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效率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以及竞争意识的增强,人们的体力、脑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慢性疲劳综合征( CFS) 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导致临床上以疲劳为主诉的病人日趋增多。所以促进机体疲劳的恢复,提高机体抗疲劳的耐力中药复方制剂的研制可望成为帮助人们摆脱亚健康状态的一种有效的保健手段。

中医药因擅长对人体进行整体调理,综合调整人体免疫机能,平衡机体阴阳气血内环境,促进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方面有其独特优势。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有病治病”的被动医保目标,而是追求以积极预防疾病为主要特征、以日常保健为主要手段的更高层次的医保目标,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促进机体疲劳的恢复,提高机体抗疲劳的耐力中药复方制剂的研制可望成为人们保健的一种科学选择。

基于传统中医理论,采用具有保健作用的中药:红景天、蛹虫草、远志、龙骨、川芎、白术,以上几味药组合制成成型的中药复方制剂后,具有显著的抗疲劳并促进体力恢复的作用,并且携带、服用方便,更能提高工作效率和保持旺盛的精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更快的使疲劳恢复,精力充沛,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记忆力。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的促进机体疲劳恢复,提高机体抗疲劳耐力、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红景天5-30份、蛹虫草5-25份、远志5-25份、龙骨5-20份、川芎5-40份、白术5-40份。

本发明所述中药复方制剂,其优选组方如下:

红景天20份、蛹虫草15份、远志15份、龙骨10份、川芎25份、白术10份。

本发明的中药复方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如下,

取红景天、蛹虫草、远志、龙骨、川芎、白术,加6-10倍水或乙醇煎煮提取1~3次,提取时间为每次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至原体积的5%~20%,喷雾干燥得提取物干粉。

本发明的中药复方提取物可加入医学上接受的辅料制成所需的剂型,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混悬剂、口服液等口服制剂。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中药复方制剂属于纯中药内服制剂,六味中草药间具有较强的协同作用,可以促进机体疲劳的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特别是提高机体抗疲劳的耐力,使精力充沛,提高记忆力,无毒副作用,无成瘾性,效果显著。本制剂的制备工艺合理,方法便捷,易于操作。

本发明配伍科学,制备工艺合理,不破坏各中药原料的有效成分,无毒副作用,能够滋补肾阴,强筋壮骨,能够延长负重大鼠游泳时间,减少血清和骨骼肌中乳酸的堆积,从而达到抗疲劳的效果。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特例举以下实施例。其作用被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阐释而非对本发明的任何形式的限制。

实施例1

称取红景天20g、蛹虫草15g、远志15g、龙骨10g、川芎25g、白术10g粉碎混合后,加6倍体积水煎煮提取1~3次,提取时间为每次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至原体积的10%,喷雾干燥得提取物干粉。

实施例2

称取红景天30g、蛹虫草25g、远志25g、龙骨20g、川芎40g、白术40g粉碎混合后,加10倍70%乙醇煎煮提取1~3次,提取时间为每次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至原体积的20%,喷雾干燥得提取物干粉。

实施例3

称取红景天30g、蛹虫草15g、远志15g、龙骨10g、川芎20g、白术20g粉碎混合后,加8倍水或70%乙醇煎煮提取3次,提取时间为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至原体积的10%,喷雾干燥得提取物干粉。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为中药复方口服片剂:

红景天,蛹虫草,远志,龙骨,川芎和白术提取物干粉:1重量份

淀粉、糊精混合物:2重量份

取中药复方提取物干粉,加入二倍量的辅料作为赋形剂,混合均匀,加淀粉浆制软材,14目筛挤出制粒,于50~70℃干燥1h,12目筛整粒,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压片即得。其他项目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片剂项目有关要求。

实施例5

取红景天200g、蛹虫草200g、远志150g、龙骨100g、川芎200g、白术100g粉碎混合后,用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至原体积的10%,喷雾干燥得提取物干粉。粉末按重量比100:1加入硬脂酸镁,筛网为14目的制备工艺进行干法制粒,制粒后装入胶囊,即得。其他项目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胶囊剂项目有关要求。

实验例1

1.实验材料及方法

1.1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采用4周龄昆明小鼠,体重20±2g,购自吉林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饲养在12h白天/黑夜交替循环的环境下,温度20±1℃,湿度55±10%,换气次数20±2次/时,喂食标准的颗粒饲料,自由摄食和饮水。取实施例3中制备的提取物粉末进行以下动物实验。

1.2实验方法:

1.2.1分组:小鼠雌雄各半,按不同实验均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第1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10mL·kg-1。第2组~4组为实验组: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的中药提取物粉末制剂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药0.5、1.0、3.0g·kg-1。第5、6组为阳性对照组,分别给予红景天提取物和蛹虫草提取物3g·kg-1。用药组灌胃给予药液,1次/d,共2周。

1.2.2负荷游泳时间测定:末次给予受试物30min后,置小鼠于游泳箱中,水深35cm,水温(25±0.5)℃,小鼠尾根部负荷5%体重的铅皮,记录小鼠游泳开始至死亡的时间作为小鼠游泳时间。

1.2.3血清尿素氮含量的测定:末次灌胃给予受试物30min后,在温度为30℃的水中不负重游泳90min,摘眼球采血,2000r/min离心15min,取血清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尿素氮含量。

1.2.4肝糖原含量的测定:末次灌胃给予受试物30min后,在温度为30℃的水中游泳90min,立即处死,取肝脏经生理盐水漂洗后用滤纸吸干,精确称取肝脏200mg,加入4mL三氯乙酸,每管匀浆1min,将匀浆液倒入离心管,以3000r/min 离心15min,将上清液转移至另一个试管内,在沉淀中再加入4mL 三氯乙酸匀浆1min,再次离心15min,取上清液,并与第1次离心的上清液合并,充分混合,蒽酮法测定肝糖原含量。

1.2.5血乳酸含量测定:末次灌胃给予受试物30min后,用毛细玻璃管眼球内眦静脉采血20μL,加入5mL试管中(事先加入0.48mL 1%NaF溶液),再加入1.5mL 蛋白沉淀剂混匀,以3000r/min离心15min,留上清液,使用全血乳酸(LD)测试试剂盒测定乳酸含量。动物采血后不负重,在温度为30℃的水中游泳10min后停止,立即采血20μL,休息20min 后再采血20μL,同法测定乳酸含量。

表1.药物对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和血清尿素氮、肝糖原的影响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P<0.05,**P<0.01;n=10

表2.药物对运动前后小鼠血乳酸水平的影响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P<0.05,**P<0.01;n=10

2.结果:由表1可见,中药复方提取物粉末各剂量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血清尿素氮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说明药物具有降低运动后小鼠的血清尿素氮含量的作用。小鼠肝糖原含量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药物具有增加小鼠糖原储备或减少糖原消耗的作用。由表2可见,本发明中药复方提取物粉末各剂量组小鼠的血乳酸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说明该药物对运动后小鼠的血乳酸升高有抑制作用,且中、高剂量组作用更为明显。综合中药复方制剂对运动后小鼠各项生化指标的影响,表明其能增加有氧代谢,加快疲劳消除和体力恢复,从而提高对运动负荷的适应性和机体的运动能力。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