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低强力损伤的棉织物多元羧酸抗皱整理工艺

低强力损伤的棉织物多元羧酸抗皱整理工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强力损伤的棉织物多元羧酸抗皱整理工艺,包括将练漂之后的棉织物放入预处理液中浸渍,二浸二轧,轧余率在90-100%,然后烘干;所述预处理液由氨基封端聚合物2-8g/L及余量的水组成;经过上述预处理的棉织物浸轧抗皱整理液,二浸二轧,轧余率在80%,然后烘干、高温焙烘;所述抗皱整理液由重量百分数为2-10%的柠檬酸和重量百分数为2-10%的次亚磷酸钠及余量的水组成。本发明可以解决多元羧酸抗皱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强力损伤问题,所处理的织物不仅抗皱性能佳,而且强力保留率高,突破了限制多元羧酸抗皱应用的瓶颈,同时可以降低焙烘温度和多元羧酸的用量,有利于缩减生产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51789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110371592.4

  • 发明设计人 王红卫;王海英;张爱平;

    申请日2011-11-21

  • 分类号D06M15/37(20060101);D06M13/207(20060101);D06M11/70(20060101);D06M101/06(20060101);

  • 代理机构32100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葛雷

  • 地址 226018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崇川路9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5:38:4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1-0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D06M15/37 授权公告日:20130306 终止日期:20171121 申请日:2011112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03-06

    授权

    授权

  • 2012-11-14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D06M15/37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11121

    著录事项变更

  • 2012-09-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D06M15/37 申请日:201111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6-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强力损伤的棉织物多元羧酸抗皱整理工艺,属 于染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采用多元羧酸对棉织物进行免烫整理时,虽然抗皱效果好,且无 甲醛释放,但酸会催化纤维素纤维β-1,4-苷键的水解,而且织物酯 化交联,也会进一步增加强力的损伤。针对目前多元羧酸抗皱存在的 问题,除了在工艺上加以控制外,大多数通过加入添加剂来克服上述 问题,目前使用的添加剂有羟基醇胺、硼酸、盐类及羟基酸等,但上 述添加剂的使用,并未根本解决织物断裂强力损伤的问题,因此只有 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广泛推广多元羧酸抗皱整理。

超支聚合物制备过程简单、易控,从结构上看其具有大量的支化 结构,同时具有大量的有较高反应活性的链端基官能团,因此其在生 物、材料等领域里都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无盐染色、氧漂、 涂料印花中的应用已见报导,因此纺织印染行业中对超支聚合物的应 用研究也越来越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抗皱整理后织物的强力保 留率、进一步提高整理后织物的防皱性能的低强力损伤的棉织物多元 羧酸抗皱整理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低强力损伤的棉织物多元羧酸抗皱整理工艺,其特征是:包 括如下步骤:

1)将练漂之后的棉织物放入预处理液中浸渍,二浸二轧,轧余 率在90-100%,然后烘干;所述预处理液由氨基封端聚合物2-8g/L 及余量的水组成;

2)经过上述预处理的棉织物浸轧抗皱整理液,二浸二轧,轧余 率在80%,然后烘干、高温焙烘;所述抗皱整理液由重量百分数为 2-10%的柠檬酸和重量百分数为2-10%的次亚磷酸钠及余量的水组成。

所述氨基封端聚合物是由α、β-不饱和一元、二元或多元酸酯 和二乙烯三胺经加成缩合制得的氨基封端聚合物。

所述预处理液由氨基封端聚合物2g/L和余量的水组成;抗皱整 理液由重量百分数4%的柠檬酸、重量百分数为2%的次亚磷酸钠及余 量的水组成;在120℃下焙烘。

所述预处理液由氨基封端聚合物5g/L和余量的水组成;抗皱整 理液由重量百分数7%的柠檬酸、重量百分数为6%的次亚磷酸钠及余 量的水组成;在140℃下焙烘。

所述预处理液由氨基封端聚合物8g/L和余量的水组成;抗皱整 理液由重量百分数10%的柠檬酸、重量百分数为10%的次亚磷酸钠及 余量的水组成;在160℃下焙烘。

所述棉织物为全棉平纹细布或全棉卡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采用本工艺处理棉织物, 可以解决多元羧酸抗皱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强力损伤问题,所处理 的织物不仅抗皱性能佳,而且强力保留率高,突破了限制多元羧酸抗 皱应用的瓶颈,同时可以降低焙烘温度和多元羧酸的用量,有利于缩 减生产成本,在生产中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将练漂之后的棉织物(平纹全棉细布)放入预处理液中充分 浸渍,预处理液配方为氨基封端聚合物2g/L及余量的水,二浸二轧, 轧余率在90-100%,然后在70℃下烘干10min。所述氨基封端聚合物 由下列制备方法制得:

(a)在冰浴中,向二乙烯三胺中慢慢滴加丙烯酸甲酯和甲醇的 混合液;

(b)以二乙烯三胺和丙烯酸甲脂在常温下进行迈克尔加成反应,

反应4小时,得到淡黄色透明状的AB2型单体;反应式为:

(c)将液体转移至锥形瓶中,减压抽出甲醇;

(d)升温至140℃,继续反应3小时,得到反应产物-氨基封端 聚合物。反应式为:

反应式中英文Condensation polymerization意思为缩聚合。

2)经过上述预处理的棉织物浸轧抗皱整理液,二浸二轧,轧余 率在80%,抗皱整理液配方包括重量百分数为4%柠檬酸和重量百分 数为2%次亚磷酸钠及余量的水,浸轧完毕,在70℃下烘干10min。

3)经过上述处理的棉织物在拉幅定型机上采用120℃高温焙烘 80s。

4)按照上述工艺整理之后棉织物的性能测试数据如下:

断裂强力保留率为82.2%,折回角为147°,白度为85.64。

实施例2:

1)将练漂之后的棉织物(全棉卡其)放入预处理液中充分浸渍, 预处理液配方为氨基封端聚合物5g/L及余量的水,二浸二轧,轧余 率在90-100%,然后在70℃下烘干10min。氨基封端聚合物同实施例 1。

2)经过上述预处理的棉织物浸轧抗皱整理液,二浸二轧,轧余 率在80%,抗皱整理液配方包括重量百分数为7%的柠檬酸和重量百 分数为6%的次亚磷酸钠及余量的水。浸轧完毕,在70℃下烘干10min。

3)经过上述处理的棉织物在拉幅定型机上采用140℃高温焙烘 80s。

4)按照上述工艺整理之后棉织物的性能测试数据如下:

断裂强力保留率为89.2%,折回角为181°,白度为82.17。

实施例3:

1)将练漂之后的棉织物(平纹全棉细布)放入预处理液中充分 浸渍,预处理液配方为氨基封端聚合物8g/L及余量的水,二浸二轧, 轧余率在90-100%,然后在70℃下烘干10min。氨基封端聚合物同实 施例1。

2)经过上述预处理的棉织物浸轧抗皱整理液,二浸二轧,轧余 率在80%,抗皱整理液配方包括重量百分数为10%的柠檬酸和重量百 分数为10%的次亚磷酸钠及余量的水。浸轧完毕,在70℃下烘干 10min。

3)经过上述处理的棉织物在拉幅定型机上采用160℃高温焙烘 80s。

4)按照上述工艺整理之后棉织物的性能测试数据如下:

断裂强力保留率为76.8%,折回角为198°,白度为75.64。

为了能更好说明用氨基封端化合物在多元羧酸抗皱整理过程中 的优势,把本发明涉及到的氨基封端化合物改性过的织物与未改性的 织物采用多元羧酸进行抗皱整理,整理条件如下:氨基封端化合物 6g/L,柠檬酸8%(重量百分比),次亚磷酸钠4%(重量百分比),焙 烘150℃,时间80s,并对整理效果进行对比。

表1对比实验

从表1中可以看出,用氨基封端化合物预处理后的织物强力保留 率达到85%,在抗皱性能上也是有所提高,因此本发明在降低多元羧 酸抗皱整理强力损伤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 值。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