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电视台生产系统及其实现建设及操作的方法

一种电视台生产系统及其实现建设及操作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视台生产系统及其实现建设及操作的方法,其中系统包括:资源层装备将底层物理硬件虚拟化及资源池化,并对资源池进行虚拟化的资源管理,根据平台层设备的需求调度及分配资源池中的虚拟资源;平台层装备根据业务层设备的需求提供媒体处理、生产及内容管理的核心服务;业务层装备根据终端层的业务请求,从平台层获取到请求业务所需的核心服务,为终端层配置相应的业务子系统;以及终端层装备面向不同应用业务场景下的终端装置,通过从业务层设备请求获取的所述业务子系统进行电视台节目生产的相应操作。本发明可使得节目生产系统具备敏捷生产特征。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8-21

    授权

    授权

  • 2012-04-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N5/222 申请日:201108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3-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广播电视节目生产系统及方法,尤其涉及电视台生产系统及 其建设及操作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视台生产系统基于全台网架构及网络化制作技术,其对应于台 内业务的核心架构和各业务子系统,基本实现了标准化的电视台网络化生产 建设及规范,并实现了生产自动化及全程无纸无带化。各级电视台根据自身 规模及业务情况,基本可以实现积木式的系统建设,如图1所示。

然而,现有的全台网架构的电视台生产系统尚存在以下一些不足:

(1)对满足分布式的业务模式的需求尚有局限性

全台网架构的电视台系统由于设计之初主要面对的均是台内业务,故对 台外业务的支持考虑不足。比如:几个分散的电视台单位之间所使用的专网 联结技术,不能有效地利用日益快速发展的公网资源;异地生产系统所包含 的存储、计算等资源都是由异地相对独立地设计,故不能进行统一调配和管 理,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生产系统用户只能操作本地有限的资源;与其它 单位之间的数据操作及素材和节目的交互,均以间接操作模式为主(包括文 件检索、迁移拷贝以及文件入库等操作);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门户规划, 对分支系统、移动系统以及移动用户的接入等需求,都需要单独规划和处理, 因此现有的生产系统建设复杂度很高,且后期维护困难。

(2)对同时满足多个核心需求尚有局限性

一是对新媒体发布支持的局限。在同单位建制下,由于不能实现台网联 动(即电视台内生产网络与互联网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同步播出),不能快速 利用现有资源无缝地支持新媒体系统,因而不能高效地将新媒体系统中的视 音频内容数据引回,由此构成设备及人员的浪费。而在不同单位建制下,视 音频内容对外提供的效率较低,需要较长时间进行二次格式转换及内容传输 交换,由此形成资源浪费。

二是对内容收集及分发支持的局限。视音频内容汇聚主要基于数字串行 接口(SDI,Serial Digital Interface)进行收录,故节目素材来源有限;又由于 缺乏资料交易门户,故有价资料的推广仅停留在参与节目联盟及节目交易会, 使得潜在用户(如专业的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广告机构等)缺乏了解信息的 渠道,因此资料再利用的渠道极为有限。

三是对新节目形态支持的局限。未来的电视节目形态和观看方式需要更 灵活,观众会从看电视发展到参与电视、加入电视社区中来。一些新的节目 形态强调用户的参与性,希望利用多种传播渠道同时与其它电视观众通过交 互进行交流,希望通过多种传播途径传输交流内容,并获得电视用户的反馈 信息。而现有的全台网架构的业务系统较为封闭,很难提供对这种模式的支 持。

(3)对快速进行业务反应尚有局限性

不能满足即时制作和报道节目的需求,以对社会热点做出快速反应,来 快速调集资源(设备和人力)随时随地制作及生产相应的节目,并进行报道。

(4)对利用资源的均衡性及业务伸缩性尚有局限性

对每个生产子系统而言,都有自己的存储空间、数据库及合成服务器以 及转码服务器;这些资源均不能按需弹性扩展,且其利用率是不均衡的。而 如果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基础设备资源的统筹,将会大大节省设备投资,并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各电视台生产系统的维护成本。

对互连互通的核心平台而言,各个生产业务子系统之间存在多种网络协 议联结;为了实现互通,核心平台通过大量的迁移服务器实现子系统路由互 通、视音频数据文件的搬迁拷贝工作。这种方式的路由过于复杂,迁移资源 共享程度差,效率也较低;核心平台上的存储、转码等资源,由于管理和路 由的因素只能作为“近线资源”提供给各子系统,而不能作为各子系统的在 线资源,并且对这些资源的调用过程极繁琐,因而利用率低,不经济。

综上所述可知,由于未来的电视节目具有多形态融合、受众积极参与、 多渠道发布以及跨媒体链接等诸多特点,并且这些形态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创 造的过程中,特别是需要具备“敏捷生产特征”。这就要求电视台生产系统 具备足够灵活的应变能力,来足以支撑具有这些特点的生产制作业务的发展。 而现有的电视台节目生产系统虽然可勉强支撑业务,但显然不能适应快捷、 高效生产的需求,由此不能提供强大的生产工具加以支撑,造成大量的重复 性的系统建设,并导致系统的“高碳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视台生产系统及其实现建设、 操作的方法,能够适应电视节目快捷、高效生产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视台生产系统,由低及高 包括资源层装备、平台层装备、业务层装备以及终端层装备,其中:

资源层装备,用于将底层物理硬件虚拟化及资源池化,并对资源池进行 虚拟化的资源管理,根据平台层设备的需求调度及分配资源池中的虚拟资源;

平台层装备,用于根据业务层设备的需求提供媒体处理、生产及内容管 理的核心服务;

业务层装备,用于根据终端层的业务请求,从平台层获取到请求业务所 需的核心服务,为终端层配置相应的业务子系统;

终端层设备,用于面向不同应用业务场景下的终端装置,通过从业务层 设备请求获取的所述业务子系统进行电视台节目生产的相应操作。

进一步地,资源层设备包括媒体处理资源池、媒体存储资源池以及IT基 础资源池,其中:

媒体处理资源池,用于采用虚拟化方式将媒体处理资源整合成相应的服 务阵列,提供媒体处理相应的服务资源,包括媒体文件迁移、媒体文件渲染 合成以及媒体文件转码及拆封包等服务资源中的一种或多种;

媒体存储资源池,用于统一规划及提供共享式媒体存储资源,包括基于 IP的集群存储、分布式文件系统以及万兆、远程交换与路由服务资源中的一 种或多种;

IT基础资源池,用于将IT物理资源虚拟化为不同类的逻辑资源,并提供 各类的逻辑资源,包括硬件虚拟化、I/O接口虚拟化以及图形处理单元虚拟化 相应的一种或多种逻辑资源。

进一步地,平台层设备包括媒体处理平台、内容管理平台以及生产管理 平台,其中:

媒体处理平台,用于通过与内容管理平台及生产管理平台的交互,实现 对资源层设备各资源池中虚拟资源的调度和分配,并协调调度及执行业务层 多个业务子系统的媒体处理业务;

内容管理平台,用于为业务层设备提供生产内容及其存储管理服务,包 括对节目素材文件及其元数据信息和全媒体文件及其元数据信息的生命周期 管理及文件内容提示、检索、存取访问及其权限控制以及中的一种或多种管 理;

生产管理平台,用于根据业务层设备各类业务子系统的业务请求提供生 产线组织和业务流程管理,包括对业务流程的建模、固化、监控、分析以及 优化中的一种或多种管理。

进一步地,生产管理平台包括相互连接的生产交互模块和业务流程管理 装置,该业务流程管理装置至少包括相互连接的流程建模模块和流程固化模 块,其中:

生产交互模块,用于将从业务层设备接收的业务请求转发给流程固化模 块;

流程建模模块,用于根据业务层设备的各类应用业务定义相应的业务流 程,并输出给流程固化模块;

流程固化模块,用于固化业务流程中各生产角色及其生产任务,根据接 收的业务请求启动相应的业务流程运行,在业务流程运行过程中发出媒体处 理、资源分配以及生产内容管理中的一种或多种请求,根据当前生产角色的 任务完成情况驱动下一生产角色进入业务流程。

进一步地,业务流程管理装置还包括流程监控模块、流程分析模块以及 流程优化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

流程监控模块,用于对流程固化模块驱动的业务流程的运行进行监控, 并向生产管理者和/或流程分析模块提供监控信息,包括基本的、图形化流程 监控、流程日志、反复流程及超时流程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流程分析模块,用于根据业务流程的运行产生的各类数据和/或流程监控 模块提供的所述监控信息进行分析,包括从数量、成本、效率、瓶颈中的一 个或多个维度的分析;并将产生的分析结果信息呈现给生产管理者,包括通 过饼图、柱形、折线以及散点中的一种或多种图表;

流程优化模块,用于为生产管理者提供各种业务流程优化的操作接口, 并将生产管理者通过操作接口优化的业务流程返回给所述流程建模模块;

流程建模模块保存流程优化模块返回的优化的业务流程,并输出给流程 固化模块。

进一步地,媒体处理平台包括相互连接的任务调度中心装置和媒体处理 交互模块,在该任务调度中心装置中包括相互连接的资源调度分配模块和媒 体处理调度模块,其中:

媒体处理交互模块,用于将生产管理平台在业务流程运行过程中发出的 资源分配请求、媒体处理请求分别转发给媒体处理调度模块和资源调度分配 模块;将资源调度分配模块返回的虚拟资源分配给生产管理平台,将媒体处 理调度模块返回的媒体处理结果发送给生产管理平台;

资源调度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收到的资源分配请求从资源层设备的各资 源池调度相应的虚拟资源,并返回给媒体处理交互模块;

媒体处理调度模块,用于根据收到的媒体处理请求协调调度及执行相应 的媒体处理,包括媒体文件的迁移、渲染合成、转码/拆封包、校验、内容编 目和存取以及内容发布中的一种或多种处理,并将相应的媒体处理结果返回 给媒体处理交互模块。

进一步地,内容管理平台包括存储资源分区模块、存储资源访问模块以 及内容生命周期管理模块,其中:

存储资源分区模块,用于针对生产内容生命周期的特点对各存储资源空 间进行分区,包括高码流在线区、低码流在线区、导入工作区、导出工作区、 上载工作区以及磁带库区中的一种或多种,且对每个分区设置相应的访问权 限;

存储资源访问模块,用于对所有存储资源统一命名和管理,针对所有媒 体资料分配具有固定位置的存储资源空间,包括存储节目素材文件实体及其 元数据信息、全媒体文件实体及其元数据信息的存储资源空间,通过更改在 元数据信息中增设的标签信息实现素材文件及媒体文件的迁移;

内容生命周期管理模块,用于按照生命周期的项目设定从存储资源空间 及其分区为在线制作存储导入或导出制作素材,并产生相应的元数据信息; 根据生产线对媒体资料素材的检索、回迁以及申请次数的一种或多种统计数 据形成素材热点区或冻结区,计算并执行素材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存储及其迁 移,包括在线、近线及离线存储中的一种或多种及其相互迁移。

进一步地,内容管理平台包括还包括全媒体访问接口模块,用于作为发 布或播放全媒体的接口,通过存储资源访问模块对全媒体文件实体及其元数 据信息的存储资源空间的访问进行管理,包括对存储资源空间进行全媒体文 件的上传、归档、分类、编目、检索以及回调中的一种或多种访问的管理。

进一步地,业务层设备包括一业务子系统配置装置及其建立的一个或多 个业务子系统,其中:

业务子系统配置装置,用于根据终端层设备的终端装置的请求配置相应 的业务子系统,供终端装置安装及运行;

业务子系统,用于安装在终端装置上实现生产系统中相应的应用业务, 包括新闻制作、媒资管理、节目制作及生产中的一种或多种应用业务。

进一步地,

终端层设备包括对应于业务层设备配置的所述相应的业务子系统的一个 或多个终端装置;终端装置包括通用的移动终端和广电行业专用终端;其中, 所述通用的移动终端包括笔记本电脑、智能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机中的一种 或多种;广电行业专用终端包括移动非线性编辑工作站装置、流媒体直播终 端以及便携式全功能采编终端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如前所述的电视台生产 系统的建设及操作的方法,包括:

分层构建电视台生产系统,分层由低及高包括资源层、平台层、业务层 以及终端层;

通过资源层将底层物理硬件虚拟化及资源池化,并对资源池化的各资源 池进行虚拟化的资源管理;

通过平台层提供媒体处理、生产及内容管理的核心服务;

通过业务层从平台层获取核心服务,并配置服务所需的业务子系统;

通过终端层面向不同应用业务场景下的终端装置,从业务层获取相应的 业务子系统进行节目生产的相应操作。

进一步地,通过资源层将底层物理硬件虚拟化及资源池化,并对资源池 化的各资源池进行虚拟化的资源管理,具体包括:

将底层物理资源按类型划分为IT基础资源、媒体处理资源、媒体存储资 源;

分别将物理的IT基础资源、媒体处理资源以及媒体存储资源虚拟化为相 应的不受地理位置及物理配置限制的逻辑资源,并相应地置于IT基础资源池、 媒体处理资源池以及媒体存储资源池中。

进一步地,

媒体处理资源池通过采用虚拟化方式将媒体处理资源整合成相应的服务 阵列,提供媒体处理相应的服务资源,包括媒体文件迁移、媒体文件渲染合 成以及媒体文件转码及拆封包服务资源中的一种或多种资源;

媒体存储资源池统一规划及提供共享式媒体存储资源,包括基于IP的集 群存储、分布式文件系统以及万兆、远程交换与路由服务中的一种或多种媒 体存储资源;

IT基础资源池提供将IT物理资源进行虚拟化的逻辑资源,包括硬件虚拟 化、I/O接口虚拟化以及图形处理单元虚拟化相应的一种或多种逻辑资源。

进一步地,通过终端层面向不同应用业务场景下的终端装置,从业务层 获取相应的业务子系统进行节目生产的相应操作,具体包括:

终端装置根据应用业务的需要从业务层请求到相应的业务子系统的可执 行软件模块,并进行安装;

运行安装的可执行软件模块,进行新闻制作、管理媒资、节目制作及生 产过程中的一种或多种操作。

进一步地,通过平台层提供媒体处理、生产及内容管理的核心服务,具 体包括:

业务层根据终端装置通过运行的可执行软件模块向所述平台层发出生产 管理服务请求;

所述平台层根据生产管理服务请求,通过生产管理平台向可执行软件模 块提供生产线组织和业务流程管理,包括对业务流程的建模、固化、监控、 分析以及优化中的一种或多种管理;

可执行软件模块在执行相应的业务流程过程中通过生产管理平台向平台 层发出资源调度请求和/或媒体处理请求;

平台层根据资源调度请求,通过媒体处理平台从资源层的各资源池调度 相应的虚拟资源,并通过生产管理平台返回给相应的业务流程;和/或根据媒 体处理请求协调调度及执行相应的媒体处理,包括媒体文件的迁移、渲染合 成、转码/拆封包、校验、内容编目和存取以及内容发布中的一种或多种处理, 并将相应的媒体处理结果通过所述生产管理平台返回给相应的业务流程。

进一步地,通过平台层提供媒体处理、生产及内容管理的核心服务,还 包括:

可执行软件模块在执行相应的业务流程过程中通过生产管理平台向平台 层发出生产内容管理服务请求;

平台层通过内容管理平台根据生产内容管理服务请求,通过内容管理平 台提供内容及其存储管理服务,包括对节目素材文件及其元数据信息和全媒 体文件及其元数据信息的生命周期管理及文件内容提示、检索、存取访问及 其权限控制以及中的一种或多种管理。

本发明利用“云计算”的资源池、虚拟化及分布式等技术,通过“硬件 资源池化、核心服务平台化、生产系统虚拟化”的分层架构,实现生产资源 按需调度,将生产处理和业务调度进行分离,并实现按需定义和监控生产流 程,在统一资源调度、媒体处理集中运算、网络存储资源分配的技术基础上 构建高效的资源池,以按需分配的服务形式提供计算及整合IT资源的能力, 提供面向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应用的多项业务,从而能够向电视台生产系统用 户提供“即插即用”的业务产品生产和交付模式,使得电视台生产系统具备 了“敏捷生产特征”。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基于全台网架构的电视台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基于云计算的电视台生产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平台层中媒体处理平台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平台层中生产管理平台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平台层中内容管理平台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的业务层中业务子系统配置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所示的终端层中移动非线性编辑工作站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 意图;

图8为图2所示的终端层中通用业务终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所示的终端层中流媒体直播终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2所示的终端层中便携采编终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应当 理解,以下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 技术方案。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对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分布式 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计算 (Utility Computing)、网络存储(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虚拟化 (Virtualization)以及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 展融合的产物。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的发展,IT行业正在经历虚拟化、分布式、移 动互联以及网络存储等技术的发展,使IT系统的伸缩性、移动性以及维护性 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本发明基于这些最前沿的IT技术的发展,结合电视台生产系统的自身特 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电视台生产系统实施例,其分层架构如图2所 示,由低及高包括:资源层装备、平台层装备、业务层装备以及终端层装备, 其中:

资源层装备,用于将底层物理硬件虚拟化及资源池化,并对资源池进行 虚拟化的资源管理,根据平台层设备的需求调度及分配资源池中的虚拟资源;

平台层装备,用于根据业务层设备的需求提供媒体处理、生产及内容管 理的核心服务;

业务层装备,用于根据终端层设备的业务请求,从平台层获取到请求业 务所需的核心服务,为终端层设备配置相应的业务子系统;

终端层,用于面向不同应用业务场景下的终端装置,通过从业务层获取 的业务子系统进行电视台节目生产的相应操作。

在上述系统实施例中,资源层设备包括媒体处理资源池、媒体存储资源 池、IT基础资源池,其中:

媒体处理资源池,用于采用虚拟化方式将媒体处理资源整合成相应的服 务阵列,提供媒体处理相应的服务资源,包括媒体文件迁移、媒体文件渲染 合成以及媒体文件转码及拆封包等服务资源中的一种或多种;

媒体存储资源池,用于统一规划及提供共享式的媒体存储资源,包括基 于IP的集群存储、分布式文件系统(DFS,Distributed File System)以及万兆、 远程(基于互联网、专线)交换与路由服务资源中的一种或多种;

IT基础资源池,用于将服务器及网络交换机等IT物理资源虚拟化为逻辑 资源,并提供各类逻辑资源,包括硬件虚拟化、I/O虚拟化以及图形处理单元 (GPU,Graph Processing Unit)虚拟化相应的一种或多种逻辑资源。

在上述系统实施例中,

媒体处理资源池提供的服务阵列,包括迁移资源(迁移服务器)、渲染 合成资源(渲染合成服务器)、转码及拆封包资源中的一种或多种服务阵列;

虚拟化方式是指将底层的物理资源抽象为逻辑资源,访问抽象的逻辑资 源不受底层物理资源及其地理位置、物理配置的限制。

例如,针对电视台节目生产中极具代表性的节目渲染合成应用,实现渲 染合成资源虚拟化和集中计算的典型场景:在任务调度中心装置的统一调度 下,将多台渲染合成服务器集群化地生成服务阵列,对一条视音频节目协同 完成集群渲染合成和/或智能分段合成,以提高渲染合成的速度。

其中,

集群渲染合成是将一条视音频节目拆分为多段,将每段节目的渲染合成 分别交给服务阵列中相应的合成服务完成,由此可极大地提高节目生成效率, 缩短节目送播时间。

智能分段合成是由系统智能地判断一条视音频节目内需渲染合成的片 段,并对这些片段自动进行相应的合成(如合成字幕、特技等),而对无需 渲染合成的片断不进行合成操作,从而提高节目生成效率。

如此,媒体处理资源池便可以按需、动态、快速及灵活地为媒体处理的 实际需求提供相应的计算资源。

在上述系统实施例中,

媒体存储资源池提供的基于IP的集群存储,是指一种开放式并采用分布 式操作系统的存储架构,将多台物理存储设备中的存储空间聚合成一个具统 一访问接口和管理界面的存储池(也称统一命名空间),可通过该访问接口 管理存储池中物理存储设备上所有的磁盘,数据会按照负载均衡策略从多台 存储设备上访问存取,以获得安全度更高的存储性能和充分的利用率。

基于IP的集群存储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提高并行或分区I/O的整体性能, 特别是工作流、读密集型以及大型文件的访问,通过采用更低成本的服务单 元和IP以太网接入来降低整体成本,非常适合以非结构化数据为主的应用; 因此它是下一代电视台生产系统架构中存储系统规划的理想选择。

媒体存储资源池提供的分布式文件系统,是指文件系统管理的物理存储 资源以节点的方式通过计算机网络相连。

媒体存储资源池提供的万兆、远程交换与路由服务,是指将存储资源整 合后针对存储资源的访问所进行的链路优化。

对于业务层设备的生产子系统来说,看不到具体的磁盘或磁带,也不必 关心数据经过的路径及所通往的物理存储设备;平台层设备会根据业务层的 需求动态地分配媒体存储资源池中被集中化管理的存储资源。

在上述系统实施例中,

IT基础资源池提供的硬件虚拟化,是指对计算机或者操作系统的虚拟化, 展示的是一个抽象的计算平台,更多是通过CPU、主板芯片组、BIOS和软件 的协同支持来实现;通过使用软件来创建多个虚拟机(VM)及其操作系统, 实现在单个物理服务器上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以减少物理服务器的数量 和相应的费用以及由此带来的管理维护成本,并均衡工作负载。

IT基础资源池提供的I/O虚拟化,主要是指虚拟化网卡,该虚拟化网卡 能够针对不同的虚拟机提供独立接入和虚拟通道,根据不同的虚拟机流量提 供相应的安全隔离和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策略。

其中,

通过虚拟接入中所用的标签,在全网范围内区分出不同的VM流量,并 在平台层部署有针对性的安全隔离和QoS策略。

针对物理网卡对上层软件系统的物理通道,为多个VM模拟出相应的多 个虚拟通道,每个虚拟通道具备独立的I/O功能,且能够重现实际物理环境 中的一切网络机制;虚拟机产生的数据通过独立的虚拟通道进入虚拟化网卡, 然后被打上标签送往外部网络;或者,经虚拟化网卡从外部网络传输进来的 数据包,通过独立的虚拟通道送往相应的虚拟机。

只有在这样的虚拟通道环境中,上层的应用业务在向虚拟化迁移的过程 中,才不必因为网络环境的变更而做出改动,从而尽量减小迁移成本,加快 迁移流程。上层的应用业务感受不到I/O的变化,所有业务的数据行为同运 行在一台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上无任何差异。

IT基础资源池提供的GPU虚拟化,是指可动态分配将集成的GPU资源 或独立的GPU资源统一虚拟化为逻辑GPU资源;平台层根据业务层的业务 需要通过可视化应用程序在虚拟环境中使用逻辑GPU资源。

GPU虚拟化为每个虚拟机提供独立的逻辑GPU,使得虚拟机获得各类图 形加速能力,完成各种高保真视频、2D以及3D图形处理,还可进行图形渲 染运算或大规模并行计算,为终端层的客户端传送逼真的2D图形或3D图像。 业务层的服务器针对客户端发出的请求,使用虚拟的逻辑GPU渲染出高品质 的图像传输回来,或者将3D图像以在线流媒体的形式传输回来。

在上述系统实施例中,平台层设备包括媒体处理平台、内容管理平台以 及生产管理平台,其中:

媒体处理平台,用于通过与内容管理平台、生产管理平台的交互,实现 对资源层各类资源池中虚拟资源的调度和分配,并协调调度及执行业务层多 个应用业务子系统的媒体处理业务;

内容管理平台,用于为业务层提供内容及其存储管理服务,包括对节目 素材文件及其元数据信息和全媒体文件及其元数据信息的生命周期管理及文 件内容提示、检索、存取访问及其权限控制以及中的一种或多种管理;

生产管理平台,用于根据业务层内各类应用业务的需求提供生产线组织 和业务流程管理,包括对业务流程的建模、固化、监控、分析以及优化中的 一种或多种管理。

在上述系统实施例中,媒体处理平台实施例的结构如图3所示,进一步 包括相互连接的任务调度中心装置和媒体处理交互模块,在任务调度中心装 置中进一步包括相互连接的资源调度分配模块和媒体处理调度模块,其中:

媒体处理交互模块,用于将生产管理平台在业务流程运行中发出的媒体 处理请求、资源分配请求分别转发给媒体处理调度模块和资源调度分配模块; 将资源调度分配模块返回的虚拟资源以及媒体处理调度模块返回的媒体处理 结果发送给生产管理平台;

资源调度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收到的资源分配请求从资源层设备的各资 源池调度相应的虚拟资源,并返回给媒体处理交互模块;

媒体处理调度模块,用于根据收到的媒体处理请求协调调度及执行相应 的媒体处理,包括媒体文件的迁移、渲染合成、转码/拆封包、校验、内容编 目和存取以及内容发布中的一种或多种处理,并将相应的媒体处理结果返回 给媒体处理交互模块。

在上述系统实施例中,生产管理平台实施例的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相 互连接的生产交互模块和业务流程管理(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装置实施例,该BPM装置实施例至少包括相互连接的流程建模模块和流程固 化模块,其中:

生产交互模块,用于将从业务层设备接收的业务请求转发给BPM装置的 流程固化模块;

流程建模模块,用于根据业务层设备各类应用业务定义相应的业务流程, 并输出给流程固化模块;

流程固化模块,用于固化业务流程中各生产角色及其生产任务,根据接 收的业务请求启动相应业务流程运行,并根据当前生产角色的任务完成情况 驱动下一生产角色进入业务流程。

上述BPM装置实施例还包括流程监控模块、流程分析模块以及流程优化 模块

流程监控模块,用于对流程固化模块驱动的业务流程的运行进行监控, 并向生产管理者和/或流程分析模块提供监控信息,包括基本的、图形化流程 监控、流程日志、反复流程及超时流程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流程分析模块,用于根据业务流程的运行产生的各类数据和/或流程监控 模块提供的监控信息进行分析,包括从数量、成本、效率、瓶颈中的一个或 多个维度的分析;并将产生的分析结果信息呈现给生产管理者,包括通过饼 图、柱形、折线以及散点中的一种或多种图表;

流程优化模块,用于为生产管理者提供各种业务流程优化的操作接口, 并将生产管理者通过操作接口优化的业务流程返回给流程建模模块;

流程建模模块保存流程优化模块返回的优化的业务流程,并输出给流程 固化模块。

在上述系统实施例中,内容管理平台实施例的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存 储资源分区模块、存储资源访问模块以及内容生命周期管理模块,其中:

存储资源分区模块,用于针对生产内容生命周期的特点对各存储资源空 间进行分区,包括高码流在线区、低码流在线区、导入工作区、导出工作区、 上载工作区以及磁带库区中的一种或多种,且对每个分区设置相应的访问权 限;

存储资源访问模块,用于对所有存储资源空间统一命名和管理,针对所 有媒体资料分配具有固定位置的存储资源空间,包括存储节目素材文件实体 及其元数据信息、全媒体文件实体及其元数据信息的存储资源空间,通过更 改在元数据信息中增设的标签信息实现素材文件及媒体文件的迁移;

生产管理平台所驱动的业务流程,只会导致节目素材文件或全媒体文件 各自的元数据中标签信息变化,而节目素材文件或全媒体文件的实体存储位 置不变(如节目送播出业务),由此可以大幅度节省传统电视台在全台网络 架构下大量的文件迁移和文件校验的开销,并提高生产效率及减小系统安全 风险。

内容生命周期管理模块,用于按照生命周期的项目设定从存储资源空间 的分区为在线制作存储导入或导出制作素材,并产生相应的元数据信息;根 据生产线对媒体资料素材的检索、回迁以及申请次数的一种或多种统计数据 形成素材热点区或冻结区,计算并执行素材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存储及其迁移, 包括在线、近线及离线存储中的一种或多种及其相互迁移。

例如,对于在线存储中已经明显进入到衰退期并在一定时段内很少被访 问的素材,经过内容管理平台自动检测到这一状态后,自动迁移到近线存储, 并提示生产子系统用户将针对此素材作离线存储处理。

在上述内容管理平台实施例中还包括全媒体访问接口模块,用于作为发 布或播放全媒体的接口,通过存储资源访问模块对全媒体文件实体及其元数 据信息的存储资源空间的访问进行管理,包括对该存储资源空间进行全媒体 文件的上传、归档、分类、编目、检索以及回调中的一种或多种访问的管理。

在上述系统实施例中,业务层设备包括一业务子系统配置装置及其建立 的一个或多个业务子系统(1~n),其中:

业务子系统配置装置,用于根据终端层的终端装置的请求配置相应的业 务子系统,供终端装置安装及运行;

业务子系统,用于安装在终端装置上实现生产系统相应的应用业务,包 括新闻制作、媒资管理、节目制作及生产中的一种或多种应用业务。

业务子系统配置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相互连接的子系统 资源配置模块和子系统组建模块,其中:

子系统资源配置模块,用于根据终端装置提出的业务子系统请求,配置 相应的业务子系统资源,并输出给子系统组建模块;

子系统组建模块,用于根据输入的业务子系统资源组建相应的业务子系 统,并返回给提出请求的终端装置;

业务子系统(1~n),用于安装及运行在终端层相应的终端上,实现相应 的应用业务的操作。

在上述系统实施例中,业务子系统配置装置实施例还包括分别与子系统 资源配置模块和子系统组建模块连接的子系统请求/响应模块,其中:

子系统请求/响应模块,用于为终端层提供业务子系统接口,将终端层通 过该接口输入的业务子系统请求输出给子系统资源配置模块,通过该接口将 系统组建模块组建的业务子系统返回给相应的终端层。

在上述系统实施例中,

子系统请求/响应模块提供的业务子系统接口,包括业务子系统的请求接 口及响应接口;其中,请求接口包括业务子系统类型、相应类型的业务子系 统所需专用设备类型及台数、存储容量、运行带宽、是否需要演播室以及成 品节目量的大小中的一种或多种请求项;响应接口包括相应类型的业务子系 统可执行软件模块的安装、运行及卸载中的一种或多种响应项;

子系统资源配置模块根据业务子系统请求中的各请求项配置相应的资 源,包括专用设备台数、存储容量、运行带宽、是否需要演播室以及成品节 目量的大小中的一种或多种资源;

子系统组建模块组建的业务子系统,包括新闻子系统、媒资子系统、制 作子系统以及生产子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可执行软件模块,用于安装及运行在 终端层相应的终端上,分别相应地实现新闻制作、媒资制作、节目制作以及 节目生产。

在上述系统实施例中,终端层设备包括对应于业务层中相应的业务子系 统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装置,包括通用移动的终端装置和广电行业专用终端装 置,其中,通用移动的终端装置包括:笔记本电脑、智能平板电脑以及智能 手机中的一种或多种,广电行业专用终端装置包括:非线性编辑移动工作站 装置、流媒体直播终端以及便携式全功能采编终端中的一种或多种。

非线性编辑移动工作站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如图7所示,包括并行处理装 置和节目交互接口模块;其中:

节目交互接口模块,用于与业务层设备相应的业务子系统交互,进行节 目素材的交互传输;

并行处理装置,用于基于CPUs+GPUs架构并行地将通过节目交互接口 模块接收的节目数据进行编辑及格式变换处理,将处理过的节目数据或素材 通过节目交互接口模块返回。

在图7所示的非编移动工作站装置实施例中,并行处理装置包括节目高 标清变换模块、节目格式转换模块以及文本编辑导入导出模块中的一个或多 个,其中:

节目高标清变换模块,用于将高清素材在标清时间线上实时下变换为标 清素材,或者并行地将标清素材在高清时间线上实时上变换为高清素材;通 过节目交互接口模块传输回变换过的节目素材;

节目格式转换模块,用于对多格式的节目素材进行混合编辑,并将完成 编辑的节目素材转换成传输所需的格式;通过节目交互接口模块传输未编辑 转换或已编辑转换的节目素材;

文本编辑导入导出模块,用于导入离线编辑的文本,进行编辑,和/或将 在线编辑的文件导出;通过节目交互接口模块导入或导出文本。

通用移动的终端装置,譬如基于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的业 务终端,其实施例结构如图8所示,包括数据交互模块,还包括业务处理装 置和/或节目审核装置,其中:

数据交互模块,用于与业务层设备相应的业务子系统交互,进行节目数 据的传输;

业务处理装置,用于完成选题的新建、指派及认领,通过数据交互模块 将围绕选题离线或在线完成的稿件载入后进行审核,并将审核过的稿件上传 给相应的业务子系统;

节目审核装置,用于通过数据交互模块载入待审节目,将待审节目转换 成适合审片的流媒体格式后进行审核播出,并将审核意见通过数据交互模块 反馈给相应的业务子系统。

图8所示的业务处理装置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依次连接选题定义模块、选 题指派模块、选题认领模块以及稿件载入审核模块,其中:

选题定义模块,用于新建选题;

选题指派模块,用于将新建的选题指派给终端装置的用户;

选题认领模块,用于提供给终端装置的用户认领被指派的选题;

稿件载入审核模块,用于终端装置的用户载入针对认领的选题离线或在 线完成的稿件,对载入的稿件完成审核后上传给相应的业务子系统。

图8所示的节目审核装置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依次连接的待审节目载入模 块、媒体格式转换模块、审核播出模块以及审核意见反馈模块,其中:

待审节目载入模块,用于通过数据交互模块载入待审节目;

媒体格式转换模块,用于将载入的待审节目的格式转换成适合审片的流 媒体格式;

审核播出模块,用于将转换成流媒体格式的待审节目通过播放、暂停、 倒回、前进及停止中的一个或多个操作操作进行审核;

审核意见反馈模块,用于将对待审节目的审核意见通过数据交互模块反 馈给相应的业务子系统。

在广电行业专用终端中的基于专业编码及3G传输的流媒体直播终端装 置和全功能便携式采编终端装置,前者用于接收拍摄装置(包括摄像机或数 字式摄像装置)实时拍摄的音视频信号,并转换成实时的流媒体文件通过3G 无线通信网络传输给业务层相应的业务子系统;后者用于采集、接收音视频 信号,并编辑成音视频文件通过无线网络(城域网或广域网)或互联网传输 给业务层相应的业务子系统。

流媒体直播终端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如图9所示,至少包括专用接口模块 和3G网络传输模块,其中:

专用接口模块,用于通过广电专业音视频接口接收拍摄装置(摄像机) 实时拍摄的音视频信号,并形成音视频文件传输给3G网络传输模块;

3G网络传输模块,用于通过信号发射模块将音视频文件中的音视频数据 转换成无线信号,并发射给业务层设备相应的业务子系统。

图9所示的流媒体直播终端装置实施例,在专用接口模块和3G网络传 输模块之间还包括码率自适应调整模块,其中:

专用接口模块中的广电专业音视频接口包括串行数字接口(SDI)、高清 晰度数字多媒体接口(HDMI)以及数字音视频接口(DV1394,图9中未示) 中的一种或多种,将形成的音视频文件传输给码率自适应调整模块;

码率自适应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号波动对音视频文件 的码率自适应地调整成流媒体文件的码率,并将流媒体文件输出给3G网络 传输模块;

3G网络传输模块除了通过信号发射模块将流媒体文件的音视频数据转 换成无线信号并发射给相应的业务子系统外,还通过信号接收模块接收该业 务子系统的无线信号,并转换成数字信号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号波动输出 给码率自适应调整模块。

图9所示的流媒体直播终端装置实施例,在专用接口模块和码率自适应 调整模块之间还包括在编码模块,其中:

专用接口模块中的广电专业音视频接口还包括模拟音视频(AV)接口, 将拍摄装置实时拍摄的音视频信号直接传输给编码模块;

编码模块,用于将音视频信号采用H.264编码格式进行编码,转换成数 字式的音视频文件传输给码率自适应调整模块进行码率调整。

图9所示的流媒体直播终端装置实施例,还包括与3G网络传输模块连 接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用于向相应的业务子系统提供地理位置的 信息数据,以对本终端持有者所在地点进行定位。

便携式全功能采编终端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0所示,包括音视频信号 采集装置、专业信号传输模块、音视频信号编辑管理模块以及网络传输模块, 其中:

音视频信号采集装置(譬如数字式音视频相机或摄像机),用于将采集 的音视频信号通过专业信号传输模块传输给音视频信号编辑管理模块;

专业信号传输模块,用于将音视频信号采集装置采集的音视频信号通过 广电专业音视频接口传输给音视频信号编辑管理模块;

音视频信号编辑管理模块,用于将输入的音视频信号进行现场编辑和/或 存储管理;

网络传输模块,用于将音视频信号编辑管理模块现场编辑和/或存储管理 的音视频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无线信号后通过无线信号发射模块,或直接通 过互联网信号传输模块传输给业务层设备相应的业务子系统。

在上述全功能便携式采编终端实施例中,

专业信号传输模块中的广电专业音视频接口包括AV接口、SDI或HDMI 以及DV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音视频信号编辑管理模块通过内置的编码模块(图10中未示)将音视频 信号采集装置中通过模AV接口传输的模拟音视频转换成数字式的音视频文 件,并进行现场编辑和/或存储管理;或者,直接对通过音视频信号采集装置 传输的数字式音视频文件进行现场编辑和/或存储管理;

网络传输模块中,无线信号发射模块通过3G广域网和/或Wifi城域网传 输发射的无线信号;互联网信号传输模块通过以太网传输音视频信号。

本发明基于上述系统实施例,相应地还提供了电视台生产系统实现建设 及操作的方法,包括:

分层构建电视台生产系统,该分层由低及高包括资源层、平台层、业务 层以及终端层;

通过资源层将底层物理硬件虚拟化及资源池化,并对资源池进行虚拟化 的资源管理;

通过平台层提供媒体处理、生产及内容管理的核心服务;

通过业务层从平台层获取核心服务,并配置该服务所需的业务子系统;

通过终端层面向不同应用业务场景下的用户终端,从业务层获取相应的 业务子系统进行节目生产的相应操作。

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

通过资源层将底层物理硬件虚拟化及资源池化,并对资源池进行虚拟化 的资源管理,具体包括:

将底层物理资源按类型划分为IT基础资源、媒体处理资源、媒体存储资 源;

分别将物理的IT基础资源、媒体处理资源以及媒体存储资源虚拟化为相 应的不受地理位置及物理配置限制的逻辑资源,并相应地置于IT基础资源池、 媒体处理资源池以及媒体存储资源池中。

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

媒体处理资源池通过采用虚拟化方式将媒体处理资源整合成相应的服务 阵列,提供媒体处理相应的资源,包括媒体文件迁移、媒体文件渲染合成以 及媒体文件转码及拆封包等服务资源中的一种或多种资源;

媒体存储资源池统一规划及提供共享式媒体存储资源,包括基于IP的集 群存储、DFS以及万兆、远程(基于互联网、专线)交换与路由服务中的一 种或多种存储资源;

IT基础资源池提供将服务器及网络交换机等IT物理资源虚拟化的逻辑资 源,包括硬件虚拟化、I/O接口虚拟化以及GPU虚拟化相应的一种或多种逻 辑资源。

上述方法实施例中,通过业务层配置所需的业务子系统,具体包括:

根据终端装置提出的业务请求配置相应的业务子系统资源;

根据配置的业务子系统资源组建相应的业务子系统,并返回给提出业务 请求的终端装置。

上述配置方法实施例,在终端装置提出业务请求之前,还包括:设置用 于终端装置提出业务请求的业务子系统接口。

上述配置方法实施例,业务子系统接口包括请求接口和响应接口,其中:

请求接口包括业务子系统类型、相应类型的业务子系统所需专用设备类 型及台数、存储容量、运行带宽、是否需要演播室以及成品节目量的大小中 的一种或多种请求项;

响应接口包括相应类型的业务子系统的可执行软件模块的安装、运行及 卸载中的一种或多种响应项。

上述配置方法实施例,根据终端装置提出的业务请求配置相应的业务子 系统资源,具体包括:

通过请求接口接收将终端装置提出的所述业务子系统请求的请求项;

根据请求项配置业务子系统资源,包括专用设备台数、存储容量、运行 带宽、是否需要演播室以及成品节目量的大小中的一种或多种资源。

上述配置方法实施例,根据配置的业务子系统资源组建相应的业务子系 统,并返回给提出业务请求的所述终端装置,具体包括:

根据配置的业务子系统资源组建业务子系统的可执行软件模块,包括新 闻子系统、媒资子系统、制作子系统以及生产子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可执行软 件模块;

通过响应接口将组建的可执行软件模块返回给终端装置,供终端装置安 装及运行。

上述配置方法实施例,还包括:

终端装置请求卸载相应的业务子系统;

根据终端装置的卸载请求,通过响应接口执行相应的可执行软件模块卸 载操作。

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

通过终端层面向不同应用业务场景下的终端装置,从业务层获取相应的 业务子系统进行节目生产的相应操作,具体包括:

终端装置根据应用业务的需要从业务层请求到相应的业务子系统的可执 行软件模块,并进行安装;

运行安装的可执行软件模块,进行新闻制作、管理媒资、节目制作及生 产过程中的一种或多种操作。

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

通过平台层提供媒体处理、生产及内容管理的核心服务,具体包括:

业务层根据终端装置通过运行的可执行软件模块向平台层发出生产管理 服务请求;

平台层根据业务层发出的生产管理服务请求,通过生产管理平台向可执 行软件模块提供生产线组织和业务流程管理,包括对业务流程的建模、固化、 监控、分析以及优化中的一种或多种管理;

可执行软件模块在执行相应的业务流程过程中通过生产管理平台向平台 层发出资源调度请求和/或媒体处理请求;

平台层根据资源调度请求,通过媒体处理平台从资源层的各资源池调度 相应的虚拟资源,并通过生产管理平台返回给相应的业务流程;和/或根据媒 体处理请求协调调度及执行相应的媒体处理业务,包括媒体文件的迁移、渲 染合成、转码/拆封包、校验、内容编目和存取以及内容发布中的一种或多种 处理,并将相应的媒体处理结果通过生产管理平台返回给相应的业务流程。

可执行软件模块在执行相应的业务流程过程中通过生产管理平台还向平 台层发出生产内容管理服务请求;

平台层通过内容管理平台根据生产内容管理服务请求,通过内容管理平 台提供内容及其存储管理服务,包括对节目素材文件及其元数据信息和全媒 体文件及其元数据信息的生命周期管理及文件内容提示、检索、存取访问及 其权限控制以及中的一种或多种管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