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红壤叶用银杏园的GAP栽培技术

红壤叶用银杏园的GAP栽培技术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壤叶用银杏园的GAP栽培技术,能有效地提高银杏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南方广大红壤土地上的叶用银杏种植的标准化和产业化。包括叶用银杏园的建设和管理技术以及叶用银杏选种、栽种期、栽种密度、施肥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方法、银杏叶采收期及采收办法、药材产地加工和贮藏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为中药提取物和中成药制药企业提供优质原料药材,对保证中药提取物和中成药的安全、高效、稳定、质量可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31848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麓山天然植物制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224419.1

  • 发明设计人 赵守明;姜新宇;周日宝;

    申请日2011-08-09

  • 分类号A01G1/00(20060101);A01G17/00(20060101);A01B79/02(20060101);A01C21/00(20060101);A01G13/00(20060101);

  • 代理机构43114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潘传军

  • 地址 410331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生物医药园纬二度以北经一线以东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12:5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4-06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A01G1/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10809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4-07-30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A01G1/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10809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3-02-13

    授权

    授权

  • 2012-03-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0 申请日:201108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1-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栽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红壤叶用银杏园的GAP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简称GAP)。 银杏(Ginkgo biloba L.)俗称白果树。银杏是我国古老的树种,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 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是我国特有的融药用、食用、材用、绿化观赏于--体的 多种功能树种,综合利用价值很大,是经济林木之王。银杏树姿挺拔雄伟,秀丽,是重要的 风景树木和绿化的优良树种。近年用于制作的树桩盆景,销售极其看好。银杏木料材质细软 而富有弹性,不易变形,为精细工艺品及贵重家具用材,白果核外肉质种皮可供提炼栲胶, 也可制成杀虫农药。银杏还是一种食用干果,种仁营养丰富,香糯可口,是高级滋补品和高 级菜肴原料,并具有化痰、止咳、补肺、通经、止浊、利尿和杀菌等重要的药用价值。

银杏的叶极具药用价值,到目前为止已知其化学成分的银杏叶提取物多达160余种。主要 有黄酮类、萜类、酚类、生物碱、聚异戊烯、奎宁酸等。银杏叶是制药的好原料,银杏叶具 有增加脑血管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改善脑血管循环功能,保护脑细胞,免受缺血损害, 扩张冠状动脉,防止心绞痛及心肌梗塞,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清除有害的氧化 自由基,提高免疫能力,具有防癌抗衰功能。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脑动脉硬化、老年性 痴呆、高血压等病有神奇疗效。目前,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三药两品”即: 人药(银杏叶胶囊、银杏叶片、针剂等)、兽药(从下脚料提取)、农药(生物农药),保 健品(如银杏饮料、银杏叶茶、银杏酒类、银杏枕头等)。化妆品(去皱、抗衰老)。目前, 随着银杏叶药用、保健等开发利用,银杏叶的国际国内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医药和保健品及 化妆品、果汁饮料用量增加,预计到2015年,我国银杏叶提取物需要量将增加到100多吨全 球每年银杏叶提取物制品的总销售额约50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约20亿美元,欧洲市场约20 亿美元,其他国家约10亿美元,我国估计为上亿美元。国际市场对银杏叶浸膏(EGB)的总需求 量约500~700吨。近20年来,开发出了许多药剂和口服液,人们对银杏叶利用越来越多。

长期以来,我国栽植银杏的主要目的是观赏和生产干果(白果)。随着用量的增大,银 杏的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甚至有了很多专门的银杏园,如。白果园、观赏园等。由于近年 来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有特殊的医疗保健作用,造成其供不应求,需求量愈来愈大。目前, 国内果用银杏和园林绿化观赏银杏的栽培较多,叶用银杏的栽培较少,我国银杏叶只能满足 国际市场总需求量的1/6。银杏叶的深度开发正方兴未艾。

由于我国栽植银杏的主要目的是观赏和生产干果,栽培历史悠久,果用银杏和园林绿化 观赏银杏的栽培技术报道较多,技术也比较成熟。叶用银杏的栽培较少,栽培技术报道也相 对较少,技术也不太成熟。我国叶用银杏的栽培主要集中在苏北和山东等地区的冲积平原土 壤。栽培区域很小。

红壤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包括江西、湖南两省的大部分,滇南、湖北的 东南部,广东、福建北部及贵州、四川、浙江、安徽、江苏等的一部分,以及西藏南部等地。 红壤是我国分布面积最广的土类,总面积5690万hm2,多在北纬25~31°之间的中亚热带广大 低山丘陵地区。红壤分布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光热充足,生长季节长,适于发展亚热带经济 作物、果树和林木,且作物一年可两熟至三熟。土地的生产潜力很大。我国南方红壤土地广 大,有关红壤土地上叶用银杏的栽培未见报道,红壤土地上叶用银杏园的GAP栽培技术也未见 报道。红壤土表土有机质含量一般为10~15gkg-1,熟化度高的可达20gkg-1;红壤一般氮、磷、 钾的养分含量不高,供应不足,有效磷极少;有效态钙、镁的含量也少,硼、钼也很贫乏。 并常缺乏微量元素锌。红壤呈酸性-强酸反应,pH在4.5~5.2之间;土质粘重,保水保肥力 差,耕性较差,有酸、粘、瘦的特性。需通过多施有机肥,适量施用石灰和补充磷肥,防止 土壤冲刷等措施进行红壤改良,提高红壤肥力。故生产成本较高。

中药材的栽培属中药农业范畴,传统果用和药用银杏药材的生产中从种质、种植、田间 管理、采收加工、包装贮存等整个药材生产的各个环节缺乏严格的、科学的标准操作规程。 长期存在着药材外形质量的一致性差;药材有效成分含量不稳定;产品重金属、农药残留量 超标,达不到绿色产品的基本要求;严重影响中药的安全、有效等一系列的质量问题。究其 原因是银杏药材栽培方式仍以农户的各家各户栽培为主,分散经营,在栽培过程中,操作技 术和方法不一致,难以保证药材稳产、高产和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和均一性,为了片面追求产 量,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致使产品内含农残和重金属超过标准,对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难 以控制,严重影响中药的安全、有效。同时采收、加工比较简单,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加工 技术标准不同一,难以保证中药材质量的稳定、可控。叶用银杏药材从种质、种植、田间管 理、采收加工、包装贮存等整个药材生产的各个环节也缺乏严格的、科学的标准操作规程。 影响到药材原料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红壤叶用银杏园的GAP栽 培技术,能有效地提高银杏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南方广大红壤土地上的叶用银杏种植的标准 化和产业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壤叶用银杏园的GAP栽培技术, 其特征在于,包括叶用银杏园的建设和管理技术以及叶用银杏选种、栽种期、栽种密度、施 肥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方法、银杏叶采收期及采收办法、药材产地加工和贮藏方法:

一、叶用银杏园的建设

1、选地:选择地势高燥,日照时间长,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的向阳山坡;

2、整地:地选好后,全垦,深翻,客土掺砂,在山地、丘陵坡度较大的地势上平整为等 高梯地或梯田种植,施足底肥,多施有机肥,猪牛厩肥10,000kg/667m2,适量施用石灰,作畦, 宽120cm,高25cm,龟背形,畦面中间稍高,四边略低,周围开好排水沟;

3、土壤改良:(1)采用种植绿肥和深沟压肥的方法对土壤进行改良,且结合深施基肥 而进行;10月份前后,在两行之间挖宽20cm~30cm,深30cm~50cm的沟,然后结合肥水的施 入压埋有机肥;若出现根系裸露现象,应及时培土;

(2)施用石灰降低红壤酸性;(3)客土掺砂改良红壤的重粘性;(4)增施磷肥,磷肥与有 机肥混合制成颗粒肥施用;(5)适量施用锌、硼、锰、钼等微量元素肥料;

二、良种选择:选择生长旺盛,树冠紧凑,节间短又密,基部萌条能力强,易抽梢,成枝力 强、耐修剪,发叶多,叶面大,质厚,叶色浓绿,产叶量高,叶内有效成分含量高,特别是 内脂类物质含量高的叶用专用型银杏品种;

三、栽植:春秋季节均可栽植,以秋末树木落叶后土壤封冻前栽植最好;苗木选择必须采取 壮苗造林,一年生苗苗高18cm以上,地径粗1cm以上;2年生实生苗,苗高80cm以上,地 径粗1-1.5cm,根系发达完整,无病虫害;按确定的行距挖沟,深、宽各70-80cm,回土时先 回表土,后回底土,回土宜实,栽植深度要适中,栽苗宜浅,并分层放入农家肥,施足基肥, 每667m2施农家肥3,000~5,000kg,磷肥50-100kg;定根水灌透;栽后培土;适当密植,栽 植株行距0.4×1m,密度为1,666株/667m2

四、田间管理

1、施肥:叶用银杏园每年追肥3次,全年三次施肥量的比例为2∶2∶1;每株全年施肥量: 腐熟饼肥1.5kg、尿素0.5kg、复合肥0.5kg、硫酸钾0.15kg、过磷酸钙0.5kg;

(1)在3月上中旬新梢孕叶初期施长叶肥,土壤追肥;(2)5月上中旬梢生长旺期多施用 氮肥,适当加施磷钾肥,土壤追肥以复合多元素为主,每667m2施氮折算为尿素2千克;氮、 磷、钾的比例以4∶1∶2;(3)7~8月每隔半月叶面喷施0.5%的尿素和0.75%磷酸二氢钾1次,保 持叶色浓绿;一般在中午10点以前和下午4点以后喷施最好;切勿在中午高温时刻喷洒,因高 温易使肥液浓缩,发生肥害;(4)9~10月施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有机肥必须完全腐熟,配 施一定数量的过磷酸钙或复合肥;(5)园内因地制宜种植草木樨、田菁或花生、绿豆等浅根 矮干、生长期短、需肥量少的绿肥植物,进行刈割压青;

2、灌水抗旱与排水防涝:旱季应灌水,雨季应排涝;

(1)在大雨或绵雨季节的前后要理好排水沟,让其排水畅通,雨后及时中耕,防止土壤板结, 杂草及时消灭,防止草荒;(2)视其情况注意及时灌水,尤其要注意7~8月高温伏旱和早春发 芽期干旱时灌水;

3、整形修剪:采用自然圆头形或多主圆柱形,定植当年或次年冬季在40~50cmm处打顶 定干,当新梢长到12厘米左右,按不同方位选留4个主枝,剪掉其它枝条;当4个主枝长到35 厘米时,再次摘心,促萌侧芽,这样经过几次的培养,即形成丛状形的树冠,植株总高度控 制在2米以内,为了促发更多的侧枝,冬季对树体应进行重度修剪,同时要剪除一些过密枝条, 细弱枝和病枝;每隔8年需重新平茬1次;

4、中耕除草:中耕除草的范围随树龄大小而定,中耕深度一般5~10cm,干旱严重的地 方或季节可加深到10~15cm,每年3~4次,并对裸露的根覆土培根;

5、病虫害防治:应本着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及时喷施农药;

(1)银杏叶枯病防治措施:①加强肥水管理,促使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6月份前以 多效锌肥或硼、锰、锌等微量元素混合液(1∶500)泼浇银杏根基附近地面,能有效控制该 病的发展;②在发病初期,对苗木或幼树喷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或1∶2∶200 倍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800倍~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800倍液,每15~20天喷1次,2~3 次;

(2)银杏黄化病防治措施:①注意干旱灌水、积水排湿;②如为缺锌引起应施锌肥矫正;

(3)白蚁防治措施:①根据白蚁的排积物、羽化孔、通气孔、蚁路等判明蚁巢位置,清 除孔中木屑,用胶囊喷粉器向孔内喷10%灭蚁灵20~25g;

(4)银杏超小卷叶蛾防治措施:①人工摘除;②5月下旬~6月上旬拾净地上枯枝落叶和 摘除树上的枯枝,并及时处理掉;③在初孵幼虫期,以80%敌百虫8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 倍液和40%氧化乐果1,200倍混合液,喷洒被害枝;④用油雾剂喷洒树干,防治已蛀入树皮的 幼虫;用涂白剂涂刷树干,防治羽化成虫;

(5)银杏大蚕蛾防治措施:①在幼虫3龄前用90%敌百虫1,000倍液~2,000倍液或50%敌 敌畏1,500倍液~2000倍液;②9月中旬至翌年3月下旬人工摘除卵块;③老熟幼虫5月下旬~ 6月初,中午有下树爬行的习性,可以人工捕杀;④6月上旬-9月是结茧化蛹期,虫茧个大, 易辨认,人工摘除,集中烧毁;发生较重时,8月~9月用黑光灯诱杀;

五、采收、加工和贮藏

1、采收:(1)在每年7~9月份采摘较好;(2)采摘方法应分期分批采摘:第一次:7 月,采摘枝条下部的成熟叶,占总量1/4;第二次:8月,采摘苗木中部叶直到当年新生枝外; 第三次:9月,采摘全部叶片;采叶时,应选择晴天进行;采叶方法以手摘为好,切忌棍棒敲 打;

2、加工:采摘后的银杏叶应及时干燥,可以用干燥机烘干或直接晒干;

3、贮藏:干燥后贮藏于干燥的室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为中药提取物和中成药制药企业提供 优质原料药材,对保证中药提取物和中成药的安全、高效、稳定、质量可控有着极其重要的 作用。叶用银杏园的建立和管理到种质、种植、田间管理、采收加工、包装贮存等整个药材 生产的各个环节有着严格的、科学的标准操作规程,按照GAP规范进行银杏种植可以控制影响 银杏叶质量的各种因子,规范银杏叶生产各环节乃至全过程,确保了药材的质量稳定、均一、 绿色、安全。实现中药材种植“优良品种化”;中药材生产的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操作规范 化、标准化;中药材生产基地化、集约化、产业化;中药材质量评价科学化,检测手段先进, 检测方法可靠;生产的中药材“真实、优质、稳定、可控”;药材原料生产按国际药材原料 生产的方法采用规范化栽培和基地化生产,走中药生产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使药材 的生产实现质量可控,从源头上确保我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质量可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 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实现银杏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总之,规范化、集约化、产业化种 植银杏叶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对推动银杏产业升级,实现银杏叶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并向经济优势转化。

红壤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北纬25~31°之间的中亚热带广大低山丘陵地 区。红壤是我国分布面积最广的土类,总面积5,690万hm2。红壤分布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光 热充足,生长季节长,作物一年可两熟至三熟,土地的生产潜力很大。“红壤叶用银杏园的 GAP栽培技术”在我国南方适宜银杏生长的广大的红壤山地大力推广和普及,对于充分利用我 国的土地资源,对发展当地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 义和经济效益。

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实现银杏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总之,规 范化、集约化、产业化种植银杏叶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对推动银杏产业升级,实 现银杏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向经济优势转化,

中药材生产是中药研制、生产、开发和应用的源头,要实现中药现代化、国际化,促进 传统中药产业向现代中药产业的发展,提高中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质量是核心,因此, 中药材生产规范化(GAP)和产业化成为中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保证中药的安全、高效、 稳定、质量可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要解决中药材生产规范化问题,首先要解决包括选 种、最佳栽种期、栽种密度、施肥方法、病虫害防治方法、田间管理、最佳采收期及采收办 法、药材产地加工和贮藏方法等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该成果属于中药材G A P种植技术领域,所依据的技术原理是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 2002年4月1日发布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试行)》和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 局2003年发布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红壤叶用银杏 园的GAP栽培技术”是在我国南方广大的红壤土地上开展叶用银杏G A P种植技术和方法的研 究。红壤土地上叶用银杏G A P种植技术和方法本项目在红壤土地上种植的叶用银杏药材成 活率高,单位面积产量高,黄酮类等有效成分含量高,药材质量稳定,无农药残留、无污染, 重金属含量低,大面积推广种植时易于质量控制,是绿色中药材,药材产品符合:

1、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

2、《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

3、《绿色中药出口生产企业行业标准(试行)

“红壤叶用银杏园的GAP栽培技术”能有效地提高该药材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南方广大红 壤土地上的叶用银杏种植的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所述红壤叶用银杏园的GAP栽培技术,包括叶 用银杏园的建设和管理技术以及叶用银杏选种、栽种期、栽种密度、施肥方法、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方法、银杏叶采收期及采收办法、药材产地加工和贮藏方法:

一、叶用银杏园的建设

1、选地

银杏属深根性植物,生长年限很长。选择地势高燥,日照时间长,阳光充足,土层深厚, 排水良好的的向阳山坡。

2、整地

地选好后,全垦,深翻,客土掺砂,在山地、丘陵坡度较大的地势上平整为等高梯地或 梯田种植,施足底肥,多施有机肥,猪牛厩肥10,000kg/667m2,适量施用石灰,作畦,宽120cm, 高25cm,龟背形,畦面中间稍高,四边略低,周围开好排水沟,旱堵水沟,涝排水。

3、土壤改良

(1)针对红壤有机质含量很低的情况,可种植绿肥,以提高红壤的有机质含量和氮素肥 力。一般采用深沟压肥的方法对土壤进行改良,且结合深施基肥而进行。10月份前后,在两 行之间挖宽20cm~30cm,深30cm~50cm的沟,然后结合肥水的施入压埋有机肥。若出现根系 裸露现象,应及时培土。

(2)红壤的酸性强,pH在4.5~5.2之间,施用石灰降低红壤酸性;

(3)红壤土质粘重,保水保肥力差,耕性较差,客土掺砂改良红壤的重粘性;

(4)红壤速效磷普遍缺乏,增施磷肥,磷肥与有机肥混合制成颗粒肥施用,提高其利用 率。

(5)适量施用锌、硼、锰、钼等微量元素肥料。

4、园区建设

建园同时搞好道路,建好排灌系统等水利配套设备。

二、良种选择

选择生长旺盛,树冠紧凑,节间短又密,基部萌条能力强,易抽梢,成枝力强、耐修剪, 发叶多,叶面大,质厚,叶色浓绿,产叶量高,叶内有效成分含量高,特别是内脂类物质含 量高的叶用专用型银杏品种,如山东9号、铁富2号、浙江富阳大园铃等品种。

三、栽植

春秋季节均可栽植。栽植季节以秋末树木落叶后土壤封冻前栽植最好。

苗木选择必须采取壮苗造林,一年生苗苗高18cm以上,地径粗1cm以上,最好选择2年生 实生苗,苗高80cm以上,地径粗1-1.5cm,根系发达完整,无病虫害。

按确定的行距挖沟,深、宽各70-80cm,回土时先回表土,后回底土,回土宜实,栽植深 度要适中,栽苗宜浅,过浅过深对苗木生长均不利。并分层放入农家肥,施足基肥,每667m2施猪栏等农家肥3,000~5,000kg,磷肥50-100kg。定根水灌透;栽后培土。

适当密植,栽植株行距0.4×1m,密度为1,666株/667m2

四、田间管理

1、施肥

叶用银杏园每年追肥3次,全年三次施肥量的比例为2∶2∶1。

每株全年施肥量:腐熟饼肥1.5kg、尿素0.5kg、复合肥0.5kg、硫酸钾0.15kg、过磷酸钙 0.5kg。

(1)在3月上中旬新梢孕叶初期施长叶肥,土壤追肥。

(2)5月上中旬梢生长旺期多施用氮肥,适当加施磷钾肥,土壤追肥以复合多元素为主, 每667m2施氮折算为尿素2千克。氮、磷、钾的比例以4∶1∶2。

(3)7~8月每隔半月叶面喷施0.5%的尿素和0.75%磷酸二氢钾1次,保持叶色浓绿。一般 在中午10点以前和下午4点以后喷施最好。切勿在中午高温时刻喷洒,因高温易使肥液浓缩, 发生肥害。

(4)9~10月施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有机肥必须完全腐熟,配施一定数量的过磷酸钙或 复合肥。

(5)园内因地制宜种植草木樨、田菁或花生、绿豆等浅根矮干、生长期短、需肥量少的 绿肥植物,进行刈割压青。改善红壤的土壤结构,增强银杏生产后劲。

2、灌水抗旱与排水防涝

银杏既喜水又忌水。旱季应灌水,雨季应排涝。

(1)银杏树不耐涝,积水超过5天以上树叶要发黄脱落,停止生长,严重的可使全株死亡。 在大雨或绵雨季节的前后要理好排水沟,让其排水畅通,雨后及时中耕,防止土壤板结,杂 草及时消灭,防止草荒。

(2)银杏叶片大,叶子多,蒸腾量大,因此需要较多的水分,因而视其情况还要注意及 时灌水。尤其要注意7~8月高温伏旱和早春发芽期干旱时灌水。

3、整形修剪

采用自然圆头形或多主圆柱形,

定植当年或次年冬季在40~50cmm处打顶定干,当新梢长到12厘米左右,按不同方位选留 4个主枝,剪掉其它枝条。当4个主枝长到35厘米时,再次摘心,促萌侧芽,这样经过几次的 培养,即形成丛状形的树冠,植株总高度控制在2米以内,为了促发更多的侧枝,冬季对树体 应进行重度修剪,同时要剪除一些过密枝条,细弱枝和病枝等。

8年后,银杏叶内的黄酮内脂含量随树龄增大开始下降,因此约每隔8年需重新平茬1次。

4、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的范围随树龄大小而定,中耕深度一般5~10cm,干旱严重的地方或季节可加深 到10~15cm,每年3~4次,并对裸露的根覆土培根。

5、病虫害防治

银杏主要病害是叶枯病、黄化病、茎腐病等。

主要虫害是白蚁、银杏超小叶蛾、大蚕蛾、茶黄蓟马等,应本着治早、治小、治了的原 则及时喷施农药。

(1)银杏叶枯病

初期叶片先端变黄,逐渐变褐继而坏死,并由局部扩展到整个叶缘,呈现褐色至红褐色 的叶缘病斑。并有三种病症:一是6月~10月病叶或病落叶背面有黑色毛绒状物,散生或群生, 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二是病叶正面或背面有少量散生黑色小点,在潮湿条件 下为橘红色小突起,此为病原菌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三是7月~10月病叶正面或背面有少 量黑色小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当黑色小点局部集产生时,病斑呈不明显轮纹状。

防治措施:

①加强肥水管理,促使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6月份前以多效锌肥或硼、锰、锌等 微量元素混合液(1∶500)泼浇银杏根基附近地面,能有效控制该病的发展。

②在发病初期,对苗木或幼树喷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或1∶2∶200倍波尔 多液或50%退菌特800倍~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800倍液,每15~20天喷1次,2~3次。

(2)银杏黄化病

主要因土壤水分不足或地下害虫危害,或因土地积水、土地缺锌等引起,发病后易感染 叶枯病而早期落叶。发病时期多在6月初出现,6月下旬黄化增多。

防治措施:

①注意干旱灌水、积水排湿。

②如为缺锌引起应施锌肥如硫酸锌或多效锌等矫正。

(3)白蚁

钻孔深达主干树心,孔长可大于主干半径。

防治措施:

①根据白蚁的排积物、羽化孔、通气孔、蚁路等判明蚁巢位置,清除孔中木屑,用胶囊 喷粉器向孔内喷10%灭蚁灵20~25g。一般施药后3~7天白蚁可全群死亡,防治有效率达100%。

(4)银杏超小卷叶蛾

银杏超小卷叶蛾以幼虫危害银杏枝条,使枝条枯死,降低产量。在4月下旬被害枝已枯萎, 被害状明显。

防治措施:

①人工摘除;

②5月下旬~6月上旬幼虫转入叶上为害,使叶枯萎,此为枯叶盛期,枯萎短枝落地,可 拾净地上枯枝落叶和摘除树上的枯枝,并及时处理掉。

③在初孵幼虫期,以80%敌百虫8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和40%氧化乐果1,200倍混 合液,喷洒被害枝。

④用油雾剂喷洒树干,防治已蛀入树皮的幼虫。用涂白剂涂刷树干,防治羽化成虫。

(5)银杏大蚕蛾

是银杏的主要害虫,分布普遍。严重时,把整株叶子吃光,果子又少又小,使产量大减。 防治措施:

①在幼虫3龄前用90%敌百虫1,000倍液~2,000倍液或50%敌敌畏1,500倍液~2000倍液, 防治效果好。

②9月中旬至翌年3月下旬人工摘除卵块。

③老熟幼虫5月下旬~6月初,中午有下树爬行的习性,可以人工捕杀。

④6月上旬-9月是结茧化蛹期,虫茧个大,易辨认,人工摘除,集中烧毁。如发生较重 时,可利用成虫有趋光性,8月~9月用黑光灯诱杀。

五、采收、加工和贮藏

1、采收

(1)摘时期

银杏叶内的黄酮内脂等有效成分,在1年内以7、8、9月份含量最多,以后逐月下降,因 此在每年7~9月份采摘较好。

(2)采摘方法

应采取分期分批采摘,既可获得全青叶,提高叶子质量,又不影响树木生长。

第一次:7月,采摘枝条下部的成熟叶,占总量1/4。

第二次:8月,采摘苗木中部叶直到当年新生枝外。

第三次:9月,采摘全部叶片。

采叶时,应选择晴天进行。采叶方法以手摘为好,切忌棍棒敲打,以免损伤树体,影响 翌年产量。

2、加工

采摘后的银杏叶应立即摊开晾晒,由于刚采收的叶子,含水量高,一般达70%左右,如果 不及时干燥,容易发热变黄,所以要及时处理。严防霉烂变质。

用干燥机烘干,这种方法烘干出来的叶,含水量为8%。晴天也可将叶直接晒干,一般在 场院摊晒2~3天即可晒干。

3、贮藏:干后即可贮藏,置于干燥的室内存放。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