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沉水植物繁殖培育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繁殖培育方法

沉水植物繁殖培育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繁殖培育方法

摘要

一种沉水植物繁殖培育装置,包括承重架、浮力架及基质层,浮力架呈环形并设于前述承重架上端面;基质层铺设于前述的承重架上端面,至少包括供沉水植物根系固着的无纺布层及设于无纺布层下面的尼龙网格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繁殖培育沉水植物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专门的装置可变换不同水深条件的生长环境,并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以加速沉水植物的生长,从而提高繁殖速度。对水深、软底泥厚度、水流稳定性无特别高的要求;整体成本低、操作简便,适应大量繁殖时应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20448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申请/专利号CN201110094090.1

  • 申请日2011-04-12

  • 分类号A01G9/02(20060101);A01G1/00(20060101);A01G33/00(20060101);C02F3/32(20060101);

  • 代理机构33102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刘凤钦;景丰强

  • 地址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宁穿路6号桥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13:1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3-2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9/02 授权公告日:20121212 终止日期:20180412 申请日:2011041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12-12

    授权

    授权

  • 2011-11-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9/02 申请日:201104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10-0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水植物繁殖培育装置,本发明还涉及利用装置繁殖培育沉水植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沉水植物(submergedplants)系指植物体全部位于水层下面,营固着生活的大形水生植物。这类植物的叶子多为带状或丝状,如黑藻属(Hydrilla)、苦草属(Vallisneria)、狐尾藻属(Myriophyllum)、金鱼藻属(Ceratophyllum)、小叶眼子菜(Potamogetoncrispus),轮藻(Ch-aracoronata)等,通常由根、根须或叶状体固着在水下基质上,其叶片也在水面下生长。沉水植物的根有时不发达或退化,植物体的表皮细胞没有角质或蜡质层,各部分均能直接吸收水分和溶于水中的氧和其他营养物质,且通气组织特别发达,有利于在水中缺乏空气的情况下进行气体交换。拥有这些特性使沉水植物特别适宜被应用于增加水体含氧量、吸附水体中的有机质等悬浮物、吸收水体中氮磷等导致富营养化的成分,从而实现水质优化和水体净化。故沉水植物对水质澄清和净化作用十分显著,繁殖沉水植物用于水生态环境改良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由多方面原因所致的水质富营养化和水体污染现象日益严重,导致沉水型水生植物在自然水体的存在量越来越少,多数河流几乎已经绝迹。

目前,常见的沉水植物繁育方法有叉子种植法、直接抛掷法、包裹无纺布法及容器育苗种植法,叉子种植法指一般用一头带叉的竹竿或木杆作工具,作业时,作业人员乘船用叉叉住植株的茎部,叉入水中。适用范围:软底泥在10厘米以上,水深0.5至2.0米甚至更深的水系。直接抛掷法沉水植物可直接抛入水中,适用于静水体,不适宜于流动水体,若干天后,这些植物自然会慢慢沉入水底,生根萌发新芽,要求软底泥在10厘米以上。包裹无纺布法指用无纺布包裹种植土和植株根部,抛掷入水中,植株起初借助包裹内的种植土生长,要求为静止水体。容器育苗种植法指将沉水植物先栽种在营养钵中,培养高状的植株后种植。上述这些传统的繁育方法对水深、透明度、底质等环境条件依赖性较大,抵御风浪的能力比较弱,整体存活率低,不利于推广。如何有效的繁殖培育沉水植物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为此,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很多改进的沉水植物培育方法及其专用装置,见申请号为200810226783.X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一种种植沉水植物的方法和装置》(公开号为CN101444167A),该公开的种植装置,是由不锈钢铁皮制成的长方体铁盒,铁盒的侧部由四片相同的铁片围成,底部由四片三角形的铁片组成,每片铁皮通过折页与底部的四个边连接,可以自由活动,四个三角形铁片的顶角都有一个圆洞,并且它们可以重叠在底部的中心,铁盒的顶部由两个铁棒交叉连接,交叉处设有一个圆洞,圆洞悬有一根铁棒,铁棍连有一根钢丝可以上下活动,铁棒的底部有一个小孔,可以插入铁销,铁盒的顶部四角由四根钢丝连接并连接到一起。将连带底泥的沉水植被竖直的保持在装置中,然后通过装置使沉水植被依然竖直的种植在新的水体底部。可以使沉水植物的种子或植株在种植过程中避免受到水流的影响。但该装置仅作为一种沉水植物的种植移栽工具,且每次能种植的沉水植物数量较少,同时,全部用不锈钢制作,成本较高,沉水植物取放也不方便,存在很多实际应用问题。再参考专利号为ZL200710020131.6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在湖泊中种植沉水植物的方法》(授权公告号CN100502641C),该方法采用以下工艺步骤:水草种类选择,苗床装置制作,水草移栽及苗床装置管理。该方法能在深水的湖泊中应用,但浅水区使用效果就不是很理想,而且苗床制作过程中还需要打桩较为麻烦。公开的专利文献还可以参考CN1356881A,CN201369957Y,CN201216084Y。

总结现有的公开技术普遍存在培育成本和制作成本高、一次性培育数量较少、应用较受环境限制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制作成本低、操作简便的沉水植物繁殖培育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沉水植物一次性能大量繁殖的沉水植物繁殖培育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成本低、操作简便的沉水植物繁殖培育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沉水植物一次性能大量繁殖的沉水植物繁殖培育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生产环境要求低、适用面广的沉水植物繁殖培育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沉水植物繁殖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重架;

浮力架,呈环形并设于前述承重架上端面;以及

基质层,铺设于前述的承重架上端面,至少包括供沉水植物根系固着的无纺布层及设于无纺布层下面的尼龙网格层。

所述的浮力架通过周向设置的多个直管连接设置于所述的承重架上,而所述的基质层则限位于前述的直管之间,并且,每个直管上纵向开设有至少三个供浮力架连接固定用的连接孔。根据水位深浅的不同,通过直管的连接孔位置可调整承重架的深度。

便于制作,降低成本考虑,所述的浮力架采用塑料管,该塑料管内填充有浮力作用的泡沫材料,所述的承重架采用不锈钢材质。

为进一步加强承重架的稳定性,所述的承重架上设置有多根彼此平行的加强管。

一种繁殖培育沉水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沉水植物繁殖培育装置放到水深20~50mm的浅水位,将沉水植物植株切成50~80mm段节,按80~100克鲜草的每平方米用种量,均匀撒播于基质层上;

②播种后5~8天,调整播种的均匀度,并使植株茎秆尽量接触无纺布层,以促进发根定植;

③播种后15~20天,将沉水植物繁殖培育装置调整到水深140~200mm的中水位;

④播种后30~35天,将沉水植物繁殖培育装置调整到水深250~350mm的深水位,继续培育至植株平均高度10cm以上后即可。

为防止高温强光对种草活力的影响,步骤①中所述的沉水植物植株均匀撒播于基质层后覆盖遮阳网。

作为优选,步骤①中所述的沉水植物为黑藻、穗花狐尾藻或伊乐藻。

为保证沉水植物正常生长,步骤②、③或④中将沉水植物繁殖培育装置调节到20~50mm的浅水位后进行喷施杀菌灭虫处理。

最为最佳,浅水位为水深30mm,中水位为水深150mm,深水位为3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专门的装置可变换不同水深条件的生长环境,并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以加速沉水植物的生长,从而提高繁殖速度。对水深、软底泥厚度、水流稳定性无特别高的要求;整体成本低、操作简便,适应大量繁殖时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沉水植物繁殖培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承载架缩小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直管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繁殖培育沉水植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沉水植物繁殖培育装置放到水深20~50mm(以30mm最佳)的浅水位,将沉水植物植株切成50~80mm段节,按80~100克鲜草的每平方米用种量,均匀撒播于基质层上,防止种草浮于水面以上,保持水面稳定一促进生根定植;沉水植物选择每个茎节均有触发根和长叶芽能力、生长速度较快的为宜,以黑藻、穗花狐尾藻或伊乐藻为优选。

②播种后5~8天,调整播种的均匀度,并使植株茎秆尽量接触无纺布层,以促进发根定植。

③依据气温,播种后15~20天,将沉水植物繁殖培育装置调整到水深140~200mm(以150mm最佳)的中水位,进一步促进植株发棵伸长。

④播种后30~35天,将沉水植物繁殖培育装置调整到水深250~350mm(以300mm最佳)的深水位,继续培育至植株平均高度10cm以上草毡状植物群体后即可。

夏季高温时,步骤①中沉水植物植株均匀撒播于基质层后覆盖遮阳网,以减少高温强光对种草植株活力的影响。如大量水生浮游动物为害时,步骤②、③或④中将沉水植物繁殖培育装置调节到20~50mm的浅水位后进行喷施杀菌灭虫处理。具体如出现水生浮游动物或昆虫为害植株时,可喷施阿维菌素进行杀灭,针对有害藻类和青苔过多,可以用二氧化氯和活力菌素进行防控。

沉水植物草毡的应用:育成的沉水植物草毡可以竹签固定于池塘、河床等水体的底部和水下岸体上,使其进一步发展成更大的群落,形成生态群体。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沉水植物繁殖培育装置包括承重架2、浮力架1及基质层,承重架2采用不锈钢材质,承重架2上设置有多根彼此平行的加强管21(见图2所示)。浮力架1采用塑料管,该塑料管内填充有浮力作用的泡沫材料,浮力架1呈环形设于承重架2上端面;基质层铺设于承重架2上端面,包括供沉水植物根系固着的无纺布层4及设于无纺布层4下面的尼龙网格层5,尼龙网格层5起到固定和支撑作用,成本较低。本实施例中无纺布层4采用两层设计,可以保证固着稳定,利于移动和搬运育成的沉水植物,承重架2为长方形设计,具体为1500mm×6000mm。

浮力架1通过周向设置的多个直管6连接设置于承重架2上,本实施例中为六个,四个靠近转角处,两个长边的中心位置。基质层铺设后,受到六个直管6的限位而不能移动。每个直管6上纵向开设有三个供浮力架1连接固定用的连接孔。如图3所示,其中连接孔63针对的是浅水位,连接孔62针对的是中水位,连接孔61针对的是深水位,底孔64用于固定承重架2,应用过程中需要调节水位的时候,只要将承重架2连接到相应的连接孔即可实现,方便快捷,而整个装置是始终处于浮着的状态。各连接孔的具体位置可以依据实际应用中浅水位、中水位及深水位的深度加以调整设置。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