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治疗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型的中药制剂

治疗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型的中药制剂

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治疗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型的中药制剂,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制作而成:黄芪30g、茯苓15g、白术15g、女贞子10g、旱莲草10g、金樱子10g、连翘10g、水蛭6g、川芎10g、泽泻15g、知母10g、甘草6g.。每日一剂。本发明药物具有可有效治疗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型,总有效率达94.3%,能明显降低24h尿蛋白、降低胆固醇、升高血浆白蛋白,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98716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孙明丽;宋杰;

    申请/专利号CN200910017376.2

  • 发明设计人 孙明丽;宋杰;

    申请日2009-08-01

  • 分类号A61K36/8964;A61P13/12;A61P37/08;A61K35/62;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52601 山东省临清市健康街306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1:52: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9-1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8964 授权公告日:20120328 终止日期:20120801 申请日:2009080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3-28

    授权

    授权

  • 2011-05-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964 申请日:200908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3-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特别是一种纯中药制作而成的治疗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型的中药制剂。

过敏性紫癜是以皮肤、出血性胃肠炎、关节炎及肾脏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全身性小血管炎。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损害称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其发病率国内报告为30%~50%,国外以肾活检为诊断标准统计发病率高达90%以上。在紫癜性肾炎中,肾病综合征占56%左右。多发生在紫癜出现4周前后,除具有“三高一低”外,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尿,常迁延不愈。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型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治疗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型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制作而成的汤剂:黄芪30g、茯苓15g、白术15g、女贞子10g、旱莲草10g、金樱子10-g、连翘10g、水蛭6g、川芎10g、泽泻15g、知母10g、甘草6g。每日一剂。

本发明采用上述配方后,具有如下临床效果:

1.可有效治疗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型,总有效率达94.3%。

2.能明显降低24h尿蛋白、降低胆固醇、升高血浆白蛋白。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

3.纯中药制剂,服用方便。

4.副反应发生率低,向心性肥胖发生率为22.9%,紫癜反复出现发生率5.7%,明显低于对照组。

本发明为纯中药制作而成,现代药理研究证明:

黄芪:益气固表,利水消肿。可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加病毒诱生干扰素的能力,促进抗体合成,对免疫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可通过调节肾小球疾病蛋白质代谢紊乱,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尿蛋白量,在肾小球疾病中发挥积极作用,尤其对消除蛋白尿有帮助。

茯苓:利水渗湿。利水而不伤气,药性平和。与白术同用,其健脾利湿之功益彰。可选择性的抑制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但不抑制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可避免产生作为副作用的免疫抑制作用。

白术:补气健脾,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女贞子、旱莲草:滋补肝肾之阴。具有抗炎、免疫增强的作用。女贞子还有降血脂作用。

金樱子:补肾、固肾,收敛涩精,为水陆二仙丹之主药,是临床上治疗蛋白尿的基础药。金樱子醇提物对肾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连翘:苦,微寒,归肺、心、胆经。能清热解毒透邪。有广泛的抗菌作用,还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其所含芦丁能增强毛细血管的致密度。

川芎:活血行气,为血中之气药,善行血中之气,通行十二经。能明显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且能使已凝聚的血小板解聚并能解除红细胞聚集,降低血粘度,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

水蛭:破血逐瘀。能扩张毛细血管,解除小动脉痉挛,减低血液粘滞度,改善微循环,有抑制血管紧张素II转换酶作用,主含蛋白质、水蛭素、抗血栓素,能抑制凝血酶对纤维蛋白原的作用,起抗凝作用。

泽泻:味甘寒,入肾、膀胱经,含挥发油、树脂、胆碱、蛋白质等。利水渗湿,降浊,泄热。可增加尿素及氯化物的排泄,降低血压和血糖,并对高胆固醇血症家兔有明显的降胆固醇作用及抗动脉硬化作用(缓和动脉硬化倾向)。同时还有抗凝血作用。

知母:滋阴降火。不仅具有抗炎作用,对血小板聚集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减轻糖皮质激素副作用,降低胆固醇。

甘草:补脾益气,解毒通淋。有较强的解毒作用,有类皮质激素样作用,能保护长期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肾上腺免受萎缩,提高疗效。具有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组织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对家兔或大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有极显著的降低血中胆固醇、β脂蛋白及甘油三脂的作用,且其强度超过抗动脉硬化药。

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变之初属六淫之邪扰动经络,血分伏热,热毒内盛,致经脉瘀阻,病久伤正,脾肾两虚,血行无力而致血脉瘀阻,故瘀血内阻,沉积于肾是贯穿本病始终的病理因素。因此,本病是因虚致实,虚实夹杂之证,治疗上应重病机以活法治疗,不可拘泥于成规,当补即应施补,当伐即应攻伐,正盛邪祛,病才有向愈的希望。宜标本同治,祛邪与扶正并举,以益气养血、健脾补肾为主,结合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如此才能切合病机,药到病除。本发明配方中黄芪益气固表,利水消肿,可调节肾小球疾病蛋白质代谢紊乱,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水平,降低尿蛋白量;配以泽泻利水渗湿,降浊,以期达到降脂、降压、降血糖、纠正脂肪代谢障碍的目的。因为泽泻味甘寒,入肾、膀胱经,有利尿作用,可增加尿素及氯化物的排泄,降低血压和血糖,并对高胆固醇家兔有明显的降胆固醇作用及抗动脉硬化作用(缓和动脉硬化趋向)。同时,水蛭、川芎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以阻断肾脏病发展中凝血酶活化而引起的凝血性病变转为炎性反应的过程;女贞子、旱莲草补肝肾,以调节免疫功能;知母滋阴降火,以免糖皮质激素所致的火亢伤阴;金樱子补肾、固肾、健脾固涩;连翘有广泛的抗菌作用,佐以甘草补脾益气,解毒通淋,发挥疗效。

为验证本发明的治疗效果,本发明于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了如下临床试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5例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均符合下列标准:(1)有典型的过敏性紫癜病史;(2)病程中或紫癜消退后出现肉眼或镜下血尿和蛋白尿;(3)兼有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即大量蛋白尿,血浆总蛋白<50gIL,或白蛋白<30gIL总胆固醇>5.2mmol/L,并有中度以上浮肿。将符合标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5例中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12.87±3.90岁。对照组30例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13.03±3.03岁。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口服泼尼松1mg/(kg·d)。同时口服潘生丁,静滴维生素C和葡萄糖酸钙等药,嘱病人避免吃鱼虾等可疑过敏食物,避免受凉。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本发明药物:黄芪30g、茯苓15g、白术15g、女贞子10g、旱莲草10g、金樱子10g、连翘10g、水蛭6g、川芎10g、泽泻15g、知母10g、甘草6g.。每日一剂。疗程8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胆固醇、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数据用-x±s表示,每组治疗前后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之间比较用配对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疗效评定

疗效判定标准①完全缓解:水肿完全消退,尿常规尿蛋白(-),尿红细胞(-),24hPro<0.15/d,Alb>35g/L。②显著缓解:水肿基本消退,尿红细胞明显减少到3~5/HP以下,蛋白尿减少50%以上,Alb接近30g/L。③部分缓解:水肿、蛋白尿减少到(+)以下,尿红细胞减少到(+)/HP以下、Alb较治疗前有所好转。④无效:上述指标无改善,甚至出现肾功能损害。疗效比较见表1。

表1二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x2=5.448,P<0.05)。

2.2治疗前后二组检验指标变化见表2。观察组治疗前后24hPro、

Alb、血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表2二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及胆固醇改变(x±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2.3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发生向心性肥胖20例(66.7%),紫癜反复出现者有8例,占26.7%。观察组发生向心性肥8例(22.9%),紫癜反复出现者有2例,占5.7%。观察组向心性肥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12.644,P<0.01),紫癜反复出现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5.45,P<0.05)。

上述试验证明:本发明用于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型,效果良好。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从检验指标检查发现,观察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血胆固醇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血浆白蛋白治疗后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明显差异。同时试验证明,本发明还能减轻激素副作用所致的向心性肥胖,降低紫癜反复出现率,同时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之功效。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药物作详细说明。

取黄芪30g、茯苓15g、白术15g、女贞子10g、旱莲草10g、金樱子10g、连翘10g、当归15g、水蛭6g、川芎10g、泽泻15g、知母10g、甘草6g.。充分混合,加水浸泡40分钟,然后煎煮两次,每次约50分钟,合并两次滤液,沉淀2小时,再取上清液煎煮浓缩至200ml,患者口服。每日一剂。

下面为利用本发明药物治疗的具体病例:

例1韩××,女,9岁。2006年6月23日,因注射流脑疫苗后全身出现紫斑,继而发生浮肿、血尿在某县级医院儿科就诊,诊断为紫癜性肾炎,采用强的松(45mg/日),治疗40天,出现满月面容,向心性肥胖,胃痛、烦躁等,遂来我院就诊。诊查尿常规:尿蛋白(+++),RBC(++),WBC(+),上皮细胞少。24小时尿蛋白定量4.82g,血清胆固醇7.8mmol/L,总蛋白50g/L,白蛋白20.5g/L,球蛋白29.5g/L,血压16.8/10.7kPa,体重25kg,腹围60cm,脉搏104次/分,脉濡数,舌质红、苔薄白、咽红、心肺(一),腹满,四肢内侧散在紫斑。治疗给予强的松30mg/d,同时加本发明药物每日一剂。治疗15天后,体重23kg,腹围57cm,尿蛋白在(+)一(++)之间。治疗28天,体重20kg,浮肿消,腹围56cm,尿蛋白转阴,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0.12g,血胆固醇4.54mmol/L,总蛋白62g/L,白蛋白36g/L,球蛋白27g/L。激素副作用消失,未出现其他副作用,肾病综合征治愈出院。

例2单××,男,16岁,2007年8月来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患者反复发作双下肢紫癜4~5个月,服强的松虽能控制,但易复发。3月前查尿蛋白3+,24小时尿蛋白定量5.088g,血浆白蛋白26.10g/L,,确诊为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型,服用强的松治疗尿蛋白消失,1月前患者自行停药,再发浮肿。查体:T36.9℃P80次/分BP125/75mmHg,神清,眼睑浮肿,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罗音,心率81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未及,左肾区叩痛,腹部移动性浊音(+),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化验及检查:尿蛋白3+,血浆白蛋白15g/L,血胆固醇6.93mmol/L,诊断: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型。入院后给予抗感染、一般保肾治疗、对症治疗,主要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强的松60mg,每日一次,同时加服本发明中药汤剂每日1剂,治疗10天后,尿蛋白转阴,复查24h尿蛋白定量0.69g,血胆固醇5.14mmol/L,血浆白蛋白32.2g/L。住院30天,浮肿消退,未出现满月面及向心性肥胖,紫癜未再反复,肾病综合征治愈出院。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