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采用豁痰泄浊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薤葶合剂

采用豁痰泄浊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薤葶合剂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豁痰泄浊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薤葶合剂。该薤葶合剂包括重量份数的各组分为:薤白11~13份,葶苈子8~12份,瓜蒌皮8~12份,法半夏8~12份,桑白皮8~12份,黄芩8~12份,丹参11~13份,炙麻黄5~7份,射干5~7份,杏仁8~12份,防风8~12份,甘草4~5份。本发明的薤葶合剂针对慢阻肺发作期病理特点,诸药合用共奏豁痰泄浊通滞,清热肃肺,平喘止咳之功,使痰浊得除,气滞得通,肺热得清,瘀滞可消,症情得以缓解。临床研究表明,薤葶合剂组总有效率为92.66%、控显率为64.7%,临床观察发现薤葶合剂在明显地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改善肺通气功能障碍,纠正低氧血症,降低血液粘稠度,调节自由基反应失衡,以及对慢阻肺肺动脉高压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95398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中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1010506057.0

  • 发明设计人 曹世宏;孙子凯;达庆国;

    申请日2010-10-14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柏尚春

  • 地址 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汉中路155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1:26:3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0-0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8962 授权公告日:20120118 终止日期:20171014 申请日:2010101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1-18

    授权

    授权

  • 2011-03-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962 申请日:201010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1-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采用豁痰泄浊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薤葶合剂。

背景技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发展,不完全可逆,多与肺部对有害颗粒或有害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由于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经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COPD急性加重往往使病程延长,生活质量受损,并加速COPD进展,因而是重要的研究课题。COPD急性加重的原因主要是细菌感染,其次是病毒感染。早期COPD发生急性加重并不常见,中重度肺功能损害者发生频率明显增加。频繁发生急性加重对患者的自然病程将产生不利影响,如肺功能损害、气道炎症加重和气道定植菌的增加。严重AECOPD的住院病死率高达11%。

中药治疗 COPD 急性发作期的文献报道较少,目前常用治法有清肺化痰的痰热清注射液(由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和连翘组成)和通塞颗粒等,活血化瘀的养阴清肺逐瘀糖浆、肺康方煎剂等,通腑泻下的通腑煎剂(大黄、厚朴、瓜蒌、薤白、当归),温阳化饮的小青龙汤、通阳宣痹的复方薤白胶囊(薤白、瓜蒌、黄连等),目前对COPD的研究仍属初级阶段,还有许多值得更进一步探究,而且多在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中医药治疗COPD的优势主要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整体调理,标本兼治,不仅可以减轻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的症状,还可以在缓解期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改善营养状况。目前中医药防治COPD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其辨证及疗效标准欠统一,临床可重复性较差,难于总结与推广;辨证分型繁杂且不统一;临床与实验相脱节,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循证医学依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豁痰泄浊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薤葶合剂,以实现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采用豁痰泄浊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薤葶合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薤白11~13份,葶苈子8~12份,瓜蒌皮8~12份,法半夏8~12份,桑白皮8~12份,黄芩8~12份,丹参11~13份,炙麻黄5~7份,射干5~7份,杏仁8~12份,防风8~12份,甘草4~5份。

采用豁痰泄浊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薤葶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取薤白水蒸气蒸馏,收集挥发液200ml备用,药渣与余药十一味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2倍量,冷浸1小时,煮沸1小时,第二次加水10倍量,煮沸1小时,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 g/ml (25℃),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水至800ml,冷藏静置48小时,滤取上清液,加入薤白挥发液200ml,加水调整总量至1000ml,分装,100℃流通蒸气灭菌30分钟,即得。

本发明的采用豁痰泄浊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薤葶合剂,性状:棕黑色液体,微有特殊嗅气,味甘苦。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02g/ml。pH值应为4.0~6.0。

本发明的采用豁痰泄浊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薤葶合剂的鉴别:   

①取本品5ml,浓缩至稠膏,加乙醇5ml,搅拌溶解,滤取乙醇溶液。另取亚硝基铁氰化钠1小粒置白瓷板上,加水1~2滴使溶解,加上述乙醇溶液1~2滴,显紫红色(鉴别葶苈子)。

②取本品20ml,用乙醚萃取2次(20,15m1),分取醚层,水浴蒸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参酮ⅡA对照品,加醋酸乙酯制成2mg/m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95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g,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晶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暗红色斑点。(鉴别丹参)

③取本晶20ml,加浓氨水2ml,用氯仿萃取2次(20,20ml),分取氯仿层,水溶蒸干。残渣加甲醇1ml,充分搅拌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1mg/ml的溶液,作为对照晶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95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g,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浓氨试液(20: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烘约5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斑点。(鉴别麻黄)

④黄芩甙含量测定:供试品溶液制备:取本晶10ml,加NaCl至饱和,用石油醚洗涤2次(10,10ml),取药液层,用1mol/L盐酸调节PH至酸性,用醋酸乙酯萃取3次(30,30,30ml),合并醋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移入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作为供试晶溶液。对照晶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黄芩甙对照晶适量,加甲醇制成2.00mg/m1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色谱条件:Nova-pak                                                C18柱(39mm×l50m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2)。检测波长:280nm。流速:0.85ml/min.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5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含黄芩甙(C21H18O11)不得少于1.00mg/ml。

采用豁痰泄浊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薤葶合剂在制备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薤葶合剂具有豁痰清肺,泄浊通滞、平喘止咳之功效。主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证属于痰浊蕴肺、痰热壅肺者。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豁痰泄浊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薤葶合剂组方,由薤白、葶苈子、瓜蒌皮、法半夏、桑白皮、黄芩、丹参、炙麻黄、射干、杏仁、防风、甘草等组成。薤白辛可宣痹,苦可泄浊,独具滑利臭秽之性,极尽豁痰宽胸,行气通阳、宣痹展气之能;葶苈子下气利水,泻肺平喘,《本经》谓其:“破坚逐邪,通利水道”; 蒌、夏与薤白相配乃《金匮要略》栝蒌薤白半夏汤,此为治疗痰邪壅盛,阻滞气机,胸阳痹阻的有效名方;射干善开痰结,与麻黄、半夏相合取之于《金匮要略》名方射干麻黄汤之意。

现代研究表明,薤白有解痉平喘作用,在改善小气道功能方面作用尤佳,并认为薤白的通阳泄浊、利窍平喘作用可能与支气管小气道的通畅、调节通气、血流比值、肺泡壁的弹性和肺的顺应性都得到提高有关。现代药理实验也证实薤白提取物(ANBE)能降低血清和动脉壁中过氧化脂质(LPO),保护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前列环素酶,升高PGI2,并明显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TXB2合成 ;桑白皮、黄芩、甘草等均有类似作用。瓜蒌有扩张微血管的作用。黄芩所含有效成份有广泛的抗菌作用;有研究表明,黄芩甙对动物过敏性气喘具有缓解作用;现代药理证实,黄芩及其成份还有抗过敏及抗氧化作用。麻黄的有效成份麻黄碱及麻黄挥发油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杏仁具有止咳平喘作用。动物实验证明半夏具有镇咳作用,系抑制咳嗽中枢并与其所含生物碱有关。有人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丹参对豚鼠喘息有显著性防治作用,且优于对照组噻哌酮。防风具有抗过敏、抗炎作用。甘草有效成份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有皮质激素抗过敏作用。

综上所述,薤葶合剂溶古方数张于一炉,又兼具现代用药和研究成果的内涵,针对慢阻肺发作期病理特点,诸药合用共奏豁痰泄浊通滞,清热肃肺,平喘止咳之功,使痰浊得除,气滞得通,肺热得清,瘀滞可消,症情得以缓解。

薤葶合剂的临床研究表明,薤葶合剂组总有效率为92.66%、控显率为64.7%,临床观察发现薤葶合剂在明显地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改善肺通气功能障碍,纠正低氧血症,降低血液粘稠度,调节自由基反应失衡,以及对慢阻肺肺动脉高压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同时对复方薤白雾化剂、薤葶合剂工艺、质量标准及相关药效学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复方薤白雾化液具有明显的平喘作用,薤葶合剂具有显著的镇咳、平喘、祛痰作用。研制了常压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大鼠实验模型,并观察了薤葶合剂对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对常压缺氧引起的大鼠肺动脉高压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与心痛定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能降低大鼠血浆TXB2、提高PGI2的含量,减轻右心肥厚,改善肺血管重组的病理变化,其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对防治慢阻肺肺心病的发生、发展,已经展示出可喜的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

实施例1

采用豁痰泄浊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薤葶合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薤白12份,葶苈子10份,瓜蒌皮10份,法半夏10份,桑白皮10份,黄芩10份,丹参12份,炙麻黄6份,射干6份,杏仁10份,防风10份,甘草5份。

采用豁痰泄浊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薤葶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按重量份数秤取个组分,取薤白水蒸气蒸馏,收集挥发液200ml,药渣备用;将药渣与余药十一味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2倍量,冷浸1小时,煮沸1小时,第二次加水10倍量,煮沸1小时,合并两次煎液,滤过的滤液;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 g/ml (25℃),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水至800ml,冷藏静置48小时,过滤得上清液;在上清液中加入挥发液200ml,加水调整总量至1000ml,分装,100℃流通蒸气灭菌30分钟,即得。

所制备的薤葶合剂为棕黑色液体,相对密度不低于1.02g/ml,pH值为4.0~6.0。

实施例2

采用豁痰泄浊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薤葶合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薤白11份,葶苈子8份,瓜蒌皮8份,法半夏8份,桑白皮8份,黄芩8份,丹参11份,炙麻黄5份,射干5份,杏仁8份,防风8份,甘草4份。

采用豁痰泄浊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薤葶合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所制备的薤葶合剂为棕黑色液体,相对密度不低于1.02g/ml,pH值为4.0~6.0。

实施例3

采用豁痰泄浊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薤葶合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薤白13份,葶苈子12份,瓜蒌皮12份,法半夏12份,桑白皮12份,黄芩12份,丹参13份,炙麻黄7份,射干7份,杏仁12份,防风12份,甘草5份。

采用豁痰泄浊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薤葶合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所制备的薤葶合剂为棕黑色液体,相对密度不低于1.02g/ml,pH值为4.0~6.0。

实施例3

薤葶合剂在制备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申请人在大量临床病例观察基础上,研制出豁痰泄浊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薤葶合剂组方,例如,实施例1~3的组方,并于94年9月~96年5月,开展薤葶合剂治疗慢阻肺发作期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临床观察68例,其中结果表明,薤葶合剂组总有效率为92.66%、控显率为64.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2.2%、控显率38.9%分别相比皆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临床观察发现薤葶合剂在明显地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改善肺通气功能障碍,纠正低氧血症,降低血液粘稠度,调节自由基反应失衡,以及对慢阻肺肺动脉高压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同时对薤葶合剂工艺、质量标准及相关药效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薤葶合剂具有显著的镇咳、平喘、祛痰作用。

1997年4月~1997年7月,研制了常压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大鼠实验模型,并观察了薤葶合剂对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常压缺氧引起的大鼠肺动脉高压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与心痛定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能降低大鼠血浆TXB2、提高PCI2的含量,减轻右心肥厚,改善肺血管重组的病理变化,其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可以认为薤葶合剂不仅仅作用于肺血管,而且可能在多环节上作用于机体,进而改善通气血流比例,缓解或逆转肺血管重组中的细胞增殖,改善右心功能等。对防治慢阻肺肺心病的发生、发展,已经展示出可喜的前景,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1999年9月至2000年2月期间,进一步观察薤葶合剂慢阻肺患者的影响,观察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病人60例,其中合并肺气肿者47例(占78.3%)。全部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将60例患者按2∶1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口服江苏省中医院制剂部配制的纯中药制剂—薤葶合剂,每次30ml,每日2次。B组口服头孢拉定0.5g、氨茶碱0.1g、必嗽平16mg,皆每日3次,合并肺动脉高压者加服心痛定10mg,每日3次。两组治疗均以7天为1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两组病人中感染严重者予抗生素静脉滴注。发热、呼吸困难者分别予以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显控率分别为100%、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20%。

于2000年开展薤葶合剂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的影响研究。将60只大鼠随机分选取14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46只为造模组,确认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尚存的28只大鼠再平均分为4组,分别为:薤葶治疗组、薤葶大剂量组、心痛定对照组、模型组,加上空白对照组,连续观察2周后,测定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a)。结果薤葶治疗组、薤葶大剂量组、心痛定对照组平均肺动脉压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薤葶治疗组、薤葶大剂量组与心痛定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薤葶治疗组、薤葶大剂量组TXB2、6-keto-PGF1a含量与心痛定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薤葶合剂能有效降低模型大鼠肺动脉高压,其作用原理可能与降低血浆中ET、NO、TXB2,升高6-keto-PGF1a来纠正血管活性物质的失衡有关。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