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设有侧护装置的运输机、以及侧护元件

设有侧护装置的运输机、以及侧护元件

摘要

一种运输机,包括具有侧护装置的运输面,该侧护装置由在运输方向上延伸并横切于运输方向地直立的一系列壁部件(3A、3B)形成。在所有情况下,至少两个壁部件在运输方向上至少部分地以类似扇形的方式在远离运输面的顶侧交叠。此系列中的壁部件至少在其顶侧相互不同。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6-05

    授权

    授权

  • 2011-03-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G17/08 申请日:200901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12-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输机,包括具有侧护装置(side guard)的运输面,该侧护装置由在运输方向上延伸并基本横切于运输面地直立的一系列壁部件(wall part)形成,其中,在所有情况下,至少两个壁部件在运输方向上至少部分地以类似扇形的方式在远离运输面的顶侧交叠。

背景技术

这种具有侧护装置的运输机是普遍已知的。侧护装置用于防止产品在横向方向上离开运输面。通过为运输面设置侧护装置实现了侧护装置随运输机一起移动。因此,与静止地设置的侧护装置相比,关于待运输的产品产生较小的相对移动,这降低了产品受损和丢失的风险。直立的壁部件通常设计为板状元件。当运输机设计为模块化运输垫(modular conveyor mat)时,板状元件典型地设有与运输垫的铰链销(hinge pin)相配合的铰链环(hinge loop)。这种壁部件以“侧护装置”的名字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获知。已知的侧护装置由至少在其顶侧是相同的一系列壁部件形成,具体地由这样的一系列相同的壁部件形成:它们在运输方向上以规则的间隙隔开、相对于运输机的侧边以相等的距离和定向设置。

运输面上的侧护装置通常与也被称为“刮板(flight)”的横向分隔件(partition)结合地使用,这些横向分隔件在两个侧护装置之间延伸,因而可阻碍待运输的产品在运输方向上的自由移动。借助于侧护装置和刮板的结合可实现,当运输机桥接一定高度差时,待运输的产品仍处于运输面上。

当桥接一定高度差时,运输机的运输面有时经历围绕横切于运输方向的旋转轴线的向上弯曲。本领域技术人员用术语“向后挠曲(back flexing)”来表示这种移动。此外,运输机的运输面有时经历围绕与运输方向成直角的旋转轴线的向下弯曲。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这种移动表示为“链轮挠曲(sprocket flexing)。当待运输的产品例如通过运输机向上移动成待倾倒时,运输机通常在从轨道导向装置(track guide)的平坦轨道部件到向上倾斜轨道部件的过渡期间进行向后挠曲移动。当倾倒产品时,运输机通常进行链轮挠曲移动,因为在向上倾斜轨道部件的端部,运输机并入(merge)轨道导向装置的基本平坦轨道部件中或者围绕支撑轮(returning wheel)返回。

当向后挠曲时,在运输方向上接连的壁部件必须能够交叠,从而能够由于滑动到一起而向上弯曲。相反地,当链轮挠曲时,接连的壁部件必须交叠成较小的程度,以允许向下弯曲。然而,这时希望保持壁部件的一定交叠,从而能防止减弱侧护装置的功能的开口的形成。具体地,当使得侧护元件横切于运输面具有相对大的高度时,已经证明难于结合这两个要求。此外,给侧护装置强加了大量其他要求,诸如可清洁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已知的具有侧护装置的运输机不能既很好地向后挠曲又在链轮挠曲时保持侧护装置的功能。此外,已知的具有侧护装置的运输机不能充分地清洁,是不可靠且不安全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侧护装置的运输机,其中消除了上述缺陷。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输机,包括具有侧护装置的运输面,该侧护装置由在运输方向上延伸且基本横切于运输面地直立的一系列壁部件形成,同时,在所有情况下,至少两个壁部件在运输方向上至少部分地以类似扇形的方式在远离运输面的顶侧上交叠,并且其中,此系列中的壁部件至少在其顶侧相互不同。

通过由至少在其顶侧相互不同的壁部件形成此系列,可改善侧护装置的向后挠曲和链轮挠曲特性。使得此系列中的壁部件至少在其顶侧在相对于运输机的纵向边缘的定向和/或距离方面不同允许接连的壁部件之间具有更大的空间以便向后挠曲,或允许在链轮挠曲时保持在运输方向上交叠。作为对此的替代或补充,此系列中的壁部件可至少在其顶侧在形状和/或尺寸上相互不同。因此,壁部件可以是任何类型的。以优美的方式,此系列中在运输方向上接连的壁部件至少在其顶侧相互不同。

通过设置这样的侧护装置,即,在所有情况下,至少两个壁部件设置成至少在其顶侧交叠,同时包括与壁部件的至少一个顶侧的厚度对应的狭缝状间隙,当向后挠曲时,壁部件可充分地交叠,以在链轮挠曲时保持其很好地交叠,同时,当向后挠曲时,壁部件此外仍可滑动到一起。这时,至少在邻近端部处,壁可具有平行于运输机的侧边延伸的至少一个侧面。

通过为每个直立的壁部件设置在运输方向上观看经由基本倾斜地延伸的连接件连接的两端,实现了对向后挠曲和链轮挠曲都特别有利的几何形状,同时此外,实现了特别可靠且安全的侧护装置。通过为每个直立的壁部件设置经由基本为多级(multi-stage)设计的连接件互连的两端,可桥接相对大的距离,同时横切于运输保持良好的导引功能,从而在直立的壁部件之间仍存在更大的空间,因而可简化向后挠曲。这时有利地,狭缝状间隙构造成使得来自此系列的一个或更多其他壁部件可至少部分地容纳于其中或甚至已经容纳于其中。结果,可进一步改善向后挠曲特性,且甚至当两个接连的壁部件在向后挠曲而失去其交叠时,对于横切于运输方向有限的中间距离,可存在壁部件,这保证了侧护装置的功能。

可选地,壁部件每个都可形成壁部件的子系列的一部分,并且此子系列一起形成具有多种设计的侧护装置。借助于这种多种设计的侧护装置可实现,当来自一个子系列的在运输方向上接连的两个壁部件在向后挠曲而失去其交叠时,横切于运输方向,在另一个子系列中,对于有限的中间距离,可存在壁部件,这保证了侧护装置的功能。应注意,这样也可认为是一个发明,即,包括具有侧护装置的运输面的运输机,上述侧护装置由在运输方向上延伸并基本横切于运输方向地直立的壁部件的多个子系列形成,并且在所有情况下,一个系列中的至少两个壁部件在运输方向上至少部分地以类似扇形的方式在远离运输面的侧边交叠。

可选地,运输机可包括在运输方向上接连的大量模块,每个模块均设有横切于运输方向延伸的本体部件,并且该本体部件具有在运输方向上向前和向后伸出的铰链环,同时接连的模块的铰链环相配合并借助于铰链销相接合。这类运输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并用术语模块化运输垫表示。由于其模块化设计,这种模块化运输垫特别适于在特定位置处包括可形成侧护装置的侧护元件。对于模块化运输垫,横切于运输方向可设置一个或更多模块。此外,接连的模块可在运输方向上相互对应或以砖图案、相对于彼此交错地设置。模块化运输垫此外可由不同尺寸和不同类型的垫模块形成,例如包括位于运输垫的边缘处的所谓的端部模块(end module),通过这些端部模块,铰链销可限制为横切于运输方向,并且包括横切于运输方向具有相对大的尺寸的所谓的中心模块。

对于模块化运输垫,接连的壁部件的间距(pitch)可选择成小于接连的模块的间距。以这种方式可实现,在运输方向上接连的壁部件的交叠程度可相对容易地增加。壁部件的间距也可选择成大于或等于模块的间距。

对于模块化运输垫,当间隙在运输方向上在邻近本体部件的中心处具有最大的狭缝宽度时,最宽的狭缝可从接连的模块相对于彼此铰接的位置处移开得尽可能远。因此,在链轮挠曲时,侧护装置的功能可保持得更好。

当侧面在运输方向上邻近本体部件的中心时,良好的连接可通过横切于运输方向地延伸的刮板来实现。优选地,侧面仍邻近壁部件的下侧。

通过为运输面在邻近本体部件的中心处且至少在位于间隙下面的区域的位置处设置凹槽(recess),可使得侧护面可容易地清洁。优选地,横切于运输方向的凹槽延续成由壁部件包围的自由空间。这种凹槽可增大垫模块的制造和安全性。

通过形成与共用载体(carrier)成一体的交叠的壁部件可实现,交叠的壁部件具有高度稳定的定位。这有益于侧护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经由接合底座(joint base)将壁部件连接到载体为壁部件提供了一个相对坚固且稳定的底座。这时,上述模块中的凹槽优选地延续成由底座包围的自由空间。

通过为共用载体设置一个或多个铰链环,壁部件可相对容易地包含在模块化运输垫中。可选地,共用载体可形成垫模块的一部分。也可以不用铰链环将共用载体固定到例如模块的运输表面上。通过为至少大量的模块设置至少两个壁部件,能以优美的方式实现可靠且安全的侧护装置。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运输垫的侧护元件,该运输垫包括具有运输面的共用载体,该运输面设有至少两个直立的壁部件,这两个壁部件至少部分地以类似扇形的方式在远离运输面的顶侧交叠,同时包括与至少壁部件的顶侧的厚度对应的狭缝状间隙。这时,壁部件可具有共用底座,和/或共用载体可设有一个或更多铰链环。侧护元件可选地可形成用于模块化运输垫的模块的一部分。至少在邻近端部处,交叠的壁部件能基本平行于模块的侧边延伸有一个侧面。

本发明此外涉及一种运输机,其包括具有侧护装置的运输面,该侧护装置由基本在运输方向上延伸并基本横切于运输面地直立的一系列壁部件形成,其中,在所有情况下,至少两个壁部件在运输方向上至少部分地以类似扇形的方式在远离运输面的顶侧交叠,设置成同时包括厚度与至少壁部件的顶侧对应的间隙,并且至少在邻近端部处,基本平行于运输机的侧边延伸有至少一个侧面。通过使壁部件至少在邻近端部处基本平行于运输机的侧边延伸有至少一个侧面延伸可实现,壁部件在向后挠曲时可交叠到足够的程度,以在链轮挠曲时很好地保持其交叠,同时,在向后挠曲时,壁部件此外仍可充分地滑动。

本发明的其他有利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应注意,在本文中,在所有情况下,运输机的状况都描述成处于平面中,除非说明运输机处于向后挠曲或链轮挠曲位置。因此,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部件的交叠例如涉及的运输机的状况为处于平面中。

附图说明

将基于图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阐明本发明。

图中:

图1A示出了具有侧护装置的运输机的一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该运输机处于平面中;

图1B示出了图1A的运输机的示意性俯视平面图,具有沿着图1A的线1B-1B的横截面;

图2A示出了当经历向上弯曲时图1A的运输机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B示出了图2A的运输机的示意性平面图,具有沿着图2A的线2B-2B的横截面;

图3A示出了当经历向下弯曲时图1A的运输机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3B示出了图3A的运输机的示意性平面图,具有沿着图3A的线3B-3B的横截面;

图4A示出了图1A的运输机的模块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4B示出了图4A的模块的俯视平面图;

图4C示出了图4A的模块的正视图;

图4D示出了图4A的模块的侧视图;以及

图5A-图5G以俯视平面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在所有情况下具有侧护装置的运输机的可替代实施方式。应注意这些图仅作为有利实施方式的示意性图示,这些实施方式以非限定性示例实施方式的方式表示。在这些图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用同一参考标号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运输机1,包括具有侧护装置20的运输面2。运输机可以是如这里所示的模块化运输垫,但也可以是例如非模块化地设计的运输带。在图1中,示出了运输机1处于平面中,当经历运输路径的平坦轨道部件时通常就是这样。在图1中,仅示出了运输机1的一部分。运输机1典型地具有无终点的设计,同时运输机的上部借助于驱动轮沿着运输轨道运送,经由支撑轮返回,并经由返回导引装置往回导引。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运输机1设计为模块化运输垫,并包括在运输方向P上接连的大量模块11。模块11每个均设有横切于运输方向P地延伸的本体部件12,并且该本体部件具有在运输方向上向前伸出的铰链环13A、且在运输方向上向后伸出的铰链环13B。接连的模块11的铰链环13A、13B相配合,并借助于图中未示出的铰链销14相接合。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仅示出了一个侧护装置20。通常,运输机1在两个长侧边8上都设有侧护装置20,从而使得两个侧护装置20以相当大的中间距离隔开,并且运输面的绝大部分位于侧护装置20之间。如已经在本说明书的背景技术中解释的那样,可选地,横切于运输方向P可设置刮板(图中未示出)。

在图1中,仅示出了一行模块11。显然,模块化运输垫可由横切于运输机方向的几个模块11构建,例如没有壁部件3的一系列模块,上述一系列模块横切于运输方向P在垫的侧边8上由具有一个或更多壁部件3A、3B的边缘模块围住。侧护装置20形成为具有基本横切于运输面地直立且在用双箭头P表示的运输方向上延伸的一系列10的壁部件3。在系列10中,如例如箭头P1和P2处所示,在所有情况下,两个壁部件3在运输方向P上至少部分地以类似扇形的方式在远离运输面2的顶侧4交叠。系列10中的壁部件3至少在其顶侧4相互不同。在运输方向P上接连的系列10中的壁部件3在其顶端4在其相对于运输机1的纵向边缘8的距离上相互不同。这些交叠的壁部件3设置成同时包括厚度与壁部件3的至少一个顶侧4对应的狭缝状间隙5。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与狭缝状间隙5交叠的壁部件3在运输方向P上不是接连的,而是在所有情况下都由另一壁部件隔开。可选地,如将基于图5进一步阐述的,在所有情况下,至少部分地以类似扇形的方式在顶侧4交叠、且包括狭缝状间隙5的两个壁部件3在运输方向P上也可以是接连的。间隙5的狭缝宽度与至少壁部件3的顶侧4的厚度对应。至少在邻近一个端部6处,交叠的壁部件3基本平行于运输机1的侧边8延伸有至少一个侧面7。

在运输方向P上观看,交叠的壁部件每个均设有经由基本倾斜地延伸的连接件9连接的两个端部6。在图1所示的平坦位置中,来自系列10的另一个壁部件3A’至少部分地容纳在狭缝状间隙5中。这时,交叠的壁部件3A、3B相对于运输机1的侧边8以不同的距离设置。壁部件3A、3B每个均形成壁部件3的子系列10A、10B的一部分,而子系列10A、10B形成具有多种设计的侧护装置20。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运输方向P上,接连的壁部件3的间距小于接连的模块11的间距。这时,间隙5在运输方向P上在邻近本体部件12的中心15处具有最大的狭缝宽度,并且侧面7在运输方向P上邻近本体部件12的中心15。这时,运输面2在邻近中间部件12的中心处、且至少在位于间隙5下面的区域的位置处设有凹槽16。在该例子中,凹槽横切于运输面2延续成由壁部件3A、3B包围的自由空间。交叠的壁部件3A、3B与共用载体一体地形成,该共用载体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由模块11的本体部件形成。壁部件3A、3B经由共用底座连接到载体,且共用载体设有铰链环13。在图中,所有模块11都设有两个壁部件3A、3B。

详细参照图4,示出了来自图1的运输机的模块11。所示模块11设有至少两个壁部件3A、3B。模块形成用于包括具有运输面2的共用载体(在这种情况下,为模块11’的本体部件12)的运输垫1的侧护元件。运输面2设有两个直立的壁部件3A、3B,这两个壁部件至少部分地以类似扇形的方式在远离运输面2的顶侧4交叠,同时包括与至少壁部件3的顶侧4的厚度对应的狭缝状间隙5。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壁部件3至少在邻近端部6处基本平行于模块11的侧边8’延伸有至少一个侧面7。

参照图2,示出了运输机1的运输面2经历围绕横切于运输方向P的旋转轴线A1的向上弯曲。这时,运输机1进行向后挠曲移动。如图2所示,分别在子系列10A、10B中的接连的壁部件3A、3A’、3A”和3B、3B’、3B”比图1中交叠得更多,因此向上弯曲可通过壁部件滑动到一起来实现。由于基本平行于运输机1的侧边8延伸的侧面7在邻近交叠的壁部件3A、3B的端部6处具有相对大的狭缝状间隙5,可容纳在运输方向P上接连的壁部件3A’。

在图3中,示出了运输机1的运输面2经历围绕横切于运输方向P的旋转轴线A2的向下弯曲。这时,运输机1进行链轮挠曲移动。在运输方向上接连的壁部件3A、3A’比图1所示情形交叠得程度更小。然而,横切于运输方向P,对于小的中间距离,存在壁部件3B,这保证了侧护功能。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壁部件3每个均在两端设有基本平行于运输机1的侧边8延伸的一个侧面7。但无需总是这样。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一个或两个端部6可设有平行于侧边延伸的两个侧面7,或者甚至设有非平行地延伸的面。

应注意,本发明不限于图1-图4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许多变体都是可能的。例如,此系列中的壁部件可至少在其顶侧在相对于运输机的纵向边缘的定向和/或距离上相互不同。而且,此系列中的壁部件可至少在其顶侧在形状和/或尺寸上相互不同。在图5A中,例如,示出了变体实施方式,其中,侧护装置20借助于在运输方向P上交替的两类模块11构建。这两类模块都设有在运输方向上至少部分地以类似扇形的方式交叠的两个壁部件3,同时包括狭缝状间隙5。这时,壁部件3整个都基本平行于运输机1的侧边8延伸,并且每个壁部件均相对于运输机1的侧边8以不同的距离设置,但它们的定向是相同的。在该实施方式中,侧护装置20由大量平行地延伸的一系列壁部件3构建,同时每行在运输方向上,壁部件3具有大于壁部件3的间隙。在图5B中,示出了一种变体,其中一类模块仅支承一个壁部件3。在图5C中,示出了不同的变体,其中壁部件3经由具有台阶状设计的部件连接。在图5D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图4的变体实施方式。对于该变体,设有一类模块11,这类模块设有两个倾斜地布置的壁部件3A。这时,壁部件3相对于侧边8以不同的距离设置。在图5E中,示出了一种实施方式,其中,设有两类模块11,每类模块均支承一个壁部件3。不同类的壁部件3相对于侧边以不同的距离设置。在该实施方式中,壁部件每个均设有经由基本倾斜地延伸的连接件9互连的两个端部6。在端部6处,壁部件3每个均设有基本沿着纵向边缘延伸的侧面7。在该实施方式中,侧面7在运输方向P上位于四个平行的行中。在图5F中,示出了示例性实施方式,设有一类模块11,同时在所有情况下,一个壁部件3相对于侧边8都包括在同一位置和定向中。壁部件3在邻近两个端部6处设有基本平行于运输机的侧边延伸的侧面7。在运输方向上接连的壁部件至少部分地以类似扇形的方式在远离运输面2的顶侧4交叠,并包括与壁部件的至少一个顶侧的厚度对应的狭缝状间隙5。在该实施方式中,狭缝状间隙5是壁部件3的顶侧4的厚度的数倍。在图5F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两个端部经由基本倾斜地延伸的连接件9互连。在图5G的实施方式中,端部经由基本为台阶状设计的连接件互连。对于图5E、5F和5G中的实施方式,壁部件的间距等于模块的间距,并且最大的狭缝宽度位于靠近模块的铰链环。显然,图5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也可通过非模块化运输机施行。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些和其他变体是显然的,并且应理解成落在如随后的权利要求所阐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1                                运输机

2                                运输面

3A、3B;3A’、3B’;3A”、3B”   壁部件

4                                顶侧壁部件

5                                狭缝状间隙

6                                端部壁部件

7                                侧面

8                                侧边垫

8’                              侧边模块

9                                端部之间的倾斜连接件

10A、10B                         壁部件的系列

11                               模块

12                               本体部件

13A、13B                         铰链环

14                               铰链销

15                               中心本体部件

16                               凹槽

17                               共用底座

20                               侧护装置

双箭头P                          运输方向

P1                               两个交叠的壁部件的示例性位置

P2                               两个交叠的壁部件的另一示例性位置

A1                               图2旋转轴线

A2                               图3旋转轴线。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