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用于引导可相对于主体移动的家具抽拉件的引导单元的装置

具有用于引导可相对于主体移动的家具抽拉件的引导单元的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用于引导家具抽拉件的引导单元的装置,所述家具抽拉件能够相对于主体移动,其中引导单元包括主体轨、抽拉轨和作用在主体轨与抽拉轨之间的中间轨,其中引导单元包括位于中间轨与主体轨之间的第一支承机构和位于中间轨与抽拉轨之间的第二支承机构,各支承机构分别具有基体和设置在其上和/或其中的滚动件以便以相对于彼此可动的方式支承各导轨,还存在用于使引导单元同步的引导机构。根据本发明,引导机构包括至少一个与各支承机构的基体协同工作的同步元件(8)。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84866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格拉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880106922.3

  • 申请日2008-09-03

  • 分类号A47B88/10;

  • 代理机构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吴鹏

  • 地址 奥地利赫希斯特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52: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3-26

    授权

    授权

  • 2010-11-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47B88/10 申请日:200809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9-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装置和一种具有这种装置的家具件。

背景技术

已知用于可抽拉出的家具件尤其是抽屉、置物架等的抽拉引导件,该抽拉引导件具有使引导过程同步的装置。这里例如使用为了同步化的目的而能够在导轨部段上滚动的轮或滚子。在具有主体轨、抽屉轨和作用于两者之间的中间轨的所谓完全抽出式机构中必须具有同步性。用作安装在底部或侧面的引导件的导轨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安装和设计特征方面。这些引导件通常需要特别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直到现在也并不总是令人完全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尤其被用作安装在底部的引导件或安装在侧面的引导件的、具有完全抽出式机构的抽拉引导件的同步性。

该目的由权利要求1、3、13和14来实现。从属权利要求涉及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形式。

本发明源于一种具有用于引导可相对于主体移动的家具抽拉件的引导单元、尤其是具有布置在家具抽拉件的底部之下或侧壁区域中的引导单元的装置,其中引导单元包括能被固定在主体上的主体轨、能装配在家具抽拉件上的抽拉轨,和作用在主体轨与抽拉轨之间的中间轨,其中引导单元包括位于中间轨与主体轨之间的第一传递载荷支承机构和位于中间轨与抽拉轨之间的第二传递载荷支承机构,各支承机构具有基体和接纳于基体上和/或基体中的滚动件以便以相对于彼此可动的方式支承各导轨,还存在用于使引导单元同步的同步机构。本发明的第一重要方面在于,同步机构包括至少一个与各支承机构的基体协同工作的同步元件。

尤其优选的是,同步元件接合穿过中间轨的至少一个开口,在所述开口的每个侧,同步元件与各支承机构的基体协同工作。

因此可以改进引导单元的同步性,尤其是在紧凑的结构和同步的可靠性方面,这在安装在底部的引导件的情况下尤其有利。本发明使用这样的发现,即:为使引导单元同步,使各支承机构的基体彼此同步可能就足够了。这是因为各支承机构的基体的同步也能够实现主体轨、中间轨和抽拉轨的同步运动,这是同步布置结构的最终目标。利用所提出的布置结构能够以经济的和技术有利的方式实现引导单元的同步。这是因为,相对于其他同步方案,由于技术上的原因,经由支承机构基体进行的引导的同步是有利的。一个原因在于,基体在能够相对彼此运动的相邻导轨之间以节约空间的方式容纳在相对狭窄的中间区域中。因此,在具有位于主体轨与中间轨之间的第一支承机构和位于中间轨与抽拉轨之间的第二支承机构的完全抽出式机构中,可以利用这样的事实,即在距离通常仅由金属板材料制成的中间轨较小距离的两侧,第一、第二支承机构的基体离得非常近和/或仅通过中间轨的金属板的厚度和小的间隙宽度彼此分隔。通过开口和定位在那里的同步元件,能够有利地通过支承机构的同步实现引导过程的同步。

在安装在底部的引导件中,通常已知,在主体轨与中间轨之间以及在中间轨与抽拉轨之间在空间上这样分别布置一滚子托架,使得这些滚子托架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自由的间距。特别地,这些滚子托架能够经由导轨的壁部和/或其相对彼此的嵌套布置而彼此分开。迄今为止,也只能通过设计上的额外耗费而在侧面安装的引导件中实现滚子托架之间的同步。对于安装在底部的引导件还未知对应的解决方案。

此外,对于所提出的布置结构,不需要任何自由的平面部段用以使同步元件在主体轨和抽拉轨上滚动,这也是有利的,因为导轨通常具有在其整个长度上分布的多个特别设计或成形的元件,例如止挡件、弯曲部、成角度部或装配于其上的部件,所述元件阻碍同步元件在必需的滚动长度上的滚动。

特别地,可以利用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来在安装在底部的或安装在侧面的引导件中实现引导的同步和/或支承机构的同步。所使用的传递载荷的支承机构可以例如是以能够在相邻导轨之间移动的方式设置的部件例如基体或滑座,在其上以可转动地支承的方式接纳有滚动件,例如滚动接触体。例如,这些支承机构可以是滚子托架,尤其是由塑料制成,所述滚子托架能够以不同方式和可能的话以可更换的方式接纳滚动件。例如,在托架上可以存在有滚动元件或滚动接触元件,例如至少一个滚子、滚筒、轮等。通常,在一托架上存在有多个不同定向的滚动元件。在两个相邻导轨之间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托架。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引导单元的同步化也包括引导单元例如仅通过支承机构而同步化的情况。不过,原则上也能设置多个或附加的另外的同步机构以使引导单元同步——例如包括用以实现导轨之间的直接同步的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同步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同步元件,所述同步元件能够以可拆松的方式插在中间轨部段上。因此能够在一简单的安装步骤中将同步元件安装在引导机构上或在必要时随后从引导机构移除。

优选的是,同步元件构造成滚动元件,当家具抽拉件移动时,所述滚动元件在两个基体的对应配合部分上滚动。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方式例如通过弹性或柔性的轮或滚子或滚筒实现支承机构的基体的、摩擦辅助的同步。此外,这构成了特别低磨损和低噪音的解决方案。除了可能的支承余隙以外,同步元件或滚动元件以能在中间轨上转动的方式接纳在固定位置中,换言之,同步元件或滚动元件自身不能移位地固定在中间轨上。

还有利的是,同步元件构造成齿轮,当家具抽拉件移动时,所述齿轮在两个基体的齿结构部段上滚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防止中间轨相对于支承机构基体的滑行。这是因为齿轮经由齿轮和齿结构部段中的齿部和齿接纳部与两个齿结构部段——即,例如,在齿轮的转动轴线上方,与位于抽拉轨与中间轨之间的支承机构的基体的齿结构部段,而在齿轮的转动轴线下方,与位于中间轨与主体轨之间的支承机构的基体的齿结构部段——相啮合。有利的是,具有齿结构部段的齿轮布置结构在设计和技术方面不比任何其它的滚动元件复杂、或者复杂得不太显著,但它在操作上明显地比滚动元件更可靠。

进一步提出,这样接纳同步元件,使得它能够围绕在所述装置已安装好的状态下的水平或竖直的轴线转动。通过至少近乎水平或竖直的轴线,也就是说,小的角度偏离也是可以设想的或可能需要的,有利地特别是能够使抽拉件的线性位移同步。这是因为,在所述装置的安装好的状态下,通常要实现家具抽拉件的水平或基本水平的向外运动,对此优选的是,同步元件能够围绕水平或竖直的轴线转动。此外,由此还能够简化安装。

还有利的是,同步元件以在所述装置的安装好的状态下能够围绕倾斜的轴线转动的方式被接纳。如果例如同步元件与各支承机构基体上的倾斜的——尤其是相对于竖直或水平的空间轴线倾斜的——部段协同工作,则例如出于设计原因是有利的。

还有利的是,同步元件接纳在能够以可更换的方式装配在中间轨上的保持部件上。由此,可以使得同步元件以稳定的方式支承和/或以受保护的方式安置在单独的部件上。此外,保持部件能够以更好地与设计上的设定相协调的方式装配在中间轨上,也就是说,保持部件例如也可以锚定在远离开口的远处,这使得实际的装配操作更容易。否则,同步元件必须总是在开口附近固定在中间轨上,这在已经由于开口而削弱了的中间轨的强度方面是不利的。也可以使用很难用手装配在中间轨上的相对较小的同步元件,但是,当同步元件接纳在相对较大的保持部件上并且保持部件的大小确定成使得保持部件能够用手或工具容易地插上或移除时,却能够好得多地进行安装。

还有利的是,在所述装置的安装好的状态下,同步元件以在竖直方向上具有余隙的方式支承在保持部件上。例如,同步元件可具有圆柱形的中心孔,以便经由适当的支承轴布置结构而接纳在保持部件中。保持部件上的支承轴布置结构可以构造成使得与所述圆柱形的孔相接合的轴部段不是具有精确的圆柱状的外形,而是稍微有点平,从而使同步元件在一方向上具有余隙,尤其是在所述装置的安装好的状态下,在安装于主体中的家具抽拉件准备好使用时,同步元件具有一竖直余隙。该竖直余隙有利地使得能够允许或补偿在齿结构部段的高度位置和/或特别是齿结构部段相对于中间轨和/或相对于同步元件的位置方面出现的公差。

此外,除了竖直余隙以外,也不能完全排除所接纳的同步元件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的最小余隙量,但这不是问题。有利的是,竖直余隙大于水平余隙。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竖直余隙可例如是约0.2mm至0.4mm,而水平方向上的余隙可例如是0.02mm。

还有利的是,设置有固定结构以便将保持部件以精确定位的方式装配在中间轨上。固定结构能以不同的方式构造,尤其是使得保持部件能够以可拆松的方式安装在中间轨上、尤其是能卡锁入(einklickbar)中间轨。为此,特别地,可以存在有形成在保持部件上的成形部,例如一体地形成在保持部件上的凸起部或凹陷部或开口,以便能够与形成在中间轨上的与之匹配的对应配合部分协同工作。特别地,固定结构除了用于将保持部件固定在中间轨上外,还可用于精确对准装配位置或位置精确地占据装配位置。

还有利的是,在所述装置的安装好的状态下,保持部件的固定结构接合在中间轨的壁段上,所述壁段横向于由同步元件所接合穿过的壁段。这样能够实现同步机构的特别紧凑的布置结构。此外,从稳定性的角度来看,由此能够使中间轨更好地与保持部件的装配相协调,尤其是在保持部件上出现较低的应力或使保持部件承受比较平衡的负载和能够更好地吸收力。

原则上也能够使保持部件定位成附加地接合在同步元件所接合穿过的壁段上或仅接合在同步元件所接合穿过的壁段上。能够例如通过相应的机械上的计算来确定和/或调整保持部件在中间轨上的合适的布局和固定。

尤其有利的是,固定结构设计成至少实现在中间轨上的两点式固定。在中间轨上的三点式固定尤其有利。由此能够以充分稳定的方式安装保持部件和可靠地吸收在所述装置的操作期间出现的力和力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存在一种同步机构,用于使第一、第二支承机构同步和用于使主体轨、中间轨和抽拉轨同步。因此能够实现引导单元的特别可靠的同步。除了支承机构的基体的同步以外,额外地或同时地还通过三个抽拉轨的对应的同步元件来提供同步化。在此,用于使三个导轨同步的同步元件和用于使两个支承机构同步的同步元件可以由同类型的或者不同的同步元件形成。例如,小齿轮作用于各支承机构的基体之间,装配在中间轨上的摩擦轮在主体轨的部段上和抽拉轨的部段上滚动,或者相反,小齿轮与主体轨和抽拉轨的部段相啮合而摩擦轮在基体的部段上滚动。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可相对于主体移动的家具抽拉件的家具件,所述家具抽拉件具有上述装置之一。由此对于家具件、尤其是对于具有抽拉件或抽屉的家具件,能够实现前述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根据本发明主旨的两种示意性示出的实施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其中给出进一步的优点和特征。在附图中,具体地:

图1示出当从下方倾斜地看时,具有家具主体和处于拉出状态的抽屉的一部分家具件的透视图,该抽屉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布置结构,

图2示出根据图1的布置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部分部件省去了,

图3a至3c示出根据图1和2的布置结构的中间轨的细节的透视图,其中根据本发明的布置结构分别处于组装状态和分离状态,

图4a至4c示出根据图3a至3c的布置结构的当从另一观察方向看时的透视图,

图5示出图1所示的布置结构的前视图,

图6示出与图5的视图相应的、根据本发明主旨的可选实施例的前视图,和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主旨的另一可选实施例的按照图6的高示意性视图。

在图中,对于不同的实施例,相对应的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示出图1中的剖开的细节的图2示出被切截的家具件1的一部分,该家具件1具有主体2和以可移动的方式容纳在该主体中的抽屉3。为相对于主体2以可移动的方式引导抽屉3,以安装在底部的完全抽出式机构的形式设置有引导单元4。在家具件1的在图中看不到的一侧上,抽屉3以可通过另一对应的引导单元移动的方式可动地接纳在另一主体部分上。引导单元4包括主体轨5、能够相对于该主体轨移动的抽屉轨7,和作用于主体轨5与抽屉轨7之间的可动中间轨6。主体轨5包括具有穿通部的安装侧板5a,从而能够经由适当的紧固件(未示出)装配到主体2的侧壁2a上。主体2还具有底部2b和位于后部的后壁2c。在抽屉3上有前面板3a、示出的侧部3b、后壁3c和底部3d。抽屉轨7经由紧固件(未详细示出)在下侧固定在底部3d上。除此之外,家具件1的未示出的部分包括主体2的另一侧壁2a和抽屉3的另一侧部3b。

为使存在于引导单元4中的支承机构(以下将更详细地说明)同步,设置有以可转动的方式接纳在保持部件9上的小齿轮8。在图2中清楚地示出引导单元4内部的具有小齿轮8和保持部件9的布置结构。因此,小齿轮8通过保持部件9固定在中间轨上。不过,小齿轮8原则上也能以可转动的方式直接接纳在中间轨上。小齿轮8接纳在用作小齿轮保持件的保持部件9中,该保持部件9能以可拆松的方式插在中间轨6上。在引导单元4完全组装好时,在保持部件9的插上状态下,小齿轮8同时在顶部啮合在顶部滚子托架12的齿条10中和在底部啮合在底部滚子托架13的对应齿条11中。顶部滚子托架12以抽屉轨7与中间轨6之间的支承件的方式工作,使得在中间轨6与抽屉轨7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运动。为此,多个传递载荷的滚动体或滚动接触体——例如滚筒、滚珠、滚子或轮的形式——能以可转动的方式接纳在顶部滚子托架12中。底部滚子托架13以对应的方式在中间轨6与主体轨5之间用作支承件,其中当抽屉3移动时,滚子托架12、13自身是可动的。

根据本发明,在这里一体形成的情况下,滚子托架12具有齿条10而滚子托架13具有齿条11,以便当抽屉3相对于主体2被拉出或被推入时,在根据图1、2、5和6的安装好的状态下,在啮合于齿条10和11中的小齿轮8转动时,实现两个滚子托架12和13的同步。

下面参考图3a至4c更详细地说明小齿轮8和保持部件9在中间轨6上的布置结构。小齿轮8以可更换的方式可转动地支承在保持部件9上并以对准的方式定位在保持部件9的接纳部14中。小齿轮8和保持部件9特别有利地由塑料制成。在接纳部14的区域中形成有轴颈(未示出)以接纳小齿轮8,这些轴颈能够略有弹性地使彼此分开地弯曲至一定程度,以便当小齿轮8和保持部件9组装时能够接合在小齿轮8的中心孔中,和以便将小齿轮8安装在保持部件9中。特别地,接纳部14中的轴颈不是精确的圆柱形的,而在小齿轮8的中心处有圆柱形的孔。轴颈的一侧面稍平,从而在安装状态下,小齿轮8在如图3b中的双箭头P1所示的向上和向下的方向上略有余隙。该余隙有利地使得能够允许关于齿条10和11的位置的、可能出现的任何公差。

在中间轨6中可看到长孔形式的开口15,当安装好保持部件9时,保持部件的接纳部14的部段和小齿轮8的部段接合在该开口中。如特别是图3a和4a所示,在所示的布置结构中,小齿轮8或保持部件9这样安装在中间轨6中,使得小齿轮8以各个齿部或以三个齿部的一部分突出于中间轨的上侧6a。所述齿部突出穿过开口15超过上侧6a至这样的程度,使得小齿轮8能够与顶部齿条10可靠地啮合。相对地,小齿轮8与底部齿条11也对应地啮合。

保持部件9设计成平的和伸长的部件,其中保持部件9的一端具有夹子16,所述夹子具有彼此能够弹性地被略微压到一起的两个夹爪16a和16b。夹子16用于可拆松地将保持部件9插在设置于中间轨6上的对应装配位置上。为此,特别地形成有插入口17以便夹爪16a和16b能以可卡锁的方式插入中间轨6中。插入口17形成在中间轨6的在这里相对于上侧6a成直角的壁部中。插入口17和夹子16互相协调,使得在根据图3a和4a的保持部件9被插入中间轨6的状态下,夹爪16a和16b卡锁定位地贴靠着插入口17。为了从中间轨6移除保持部件9,仅需将两个夹爪16a和16b稍微压到一起,从而使保持部件9能在相关端部处离开中间轨。为了将保持部件9固定地定位在或固定于中间轨6上,保持部件9上还具有凸部18,当安装好保持部件9时,所述凸部接合在中间轨6中的孔口19中。此外,为了将保持部件9以精确定位的方式固定在中间轨6上,在保持部件9的与夹子16相对的端部处设置有平的舌状部20。当将保持部件9安装在中间轨上时,将舌状部20推入小板21之下直到到达止挡位置,所述小板以弯曲状态从中间轨6突出。

接纳部14的凸缘状周部和开口15同样可以互相协调以帮助保持部件9精确定位地固定在中间轨上。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其中,为了使引导单元4同步,在滚子托架12和13之间根据图1-5的实施例设置有具有小齿轮8和保持部件9的同步机构,此外,在导轨5、6和7之间还形成有滚子22形式的同步元件。滚子22这样存在于中间轨6上,使得它能在引导件的安装好的状态下围绕一水平轴线转动。当拉出抽屉3时,除了经由小齿轮8实现的同步以外,还通过滚子22在主体轨5的和抽屉轨7的部段上的滚动而在主体轨5、中间轨6和抽屉轨7之间实现对应的同步。

在根据图6的布置结构中,原则上也能互换具有对应配合部分的滚子和小齿轮,或者为同步化的目的而在中间轨6上仅使用两个小齿轮或两个滚子。

此外,还可以设想,在一引导单元上使用多个小齿轮和/或多个滚子,例如,根据图6,使用了至少一个另外的小齿轮和/或至少一个另外的滚子。

在图7中所示的实施例包括一小齿轮8,该小齿轮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在中间轨6上并与顶部滚子托架12的顶部齿廓12a和与底部滚子托架13的底部齿廓13a相啮合。三个支承体23或滚动接触体——例如滚子的形式——以在引导件的安装好的使用状态下可围绕例如竖直或水平的转动轴线转动的方式接纳在滚子托架12上,而两个支承体23以同样的方式接纳在滚子托架13上。支承体23与主体轨5的和中间轨6的部段以及与抽拉轨7和中间轨6的部段成支承接触。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引导单元4的同步仅通过滚子托架12和13的借助小齿轮8实现的同步来实现。

附图标记列表:

1   家具件          10  齿条

2   主体            11  齿条

2a  侧壁            12  滚子托架

2b  底部            12a 齿廓

2c  后壁            13  滚子托架

3   抽屉            13a 齿廓

3a  前面板          14  接纳部

3b  侧部            15  开口

3c  后壁            16  夹子

3d  底部            16a,16b  夹爪

4   引导单元        17  插入口

5   主体轨          18  凸部

6   中间轨          19  孔口

6a  上侧            20  舌状部

7   抽屉轨          21  小板

8   小齿轮          22  滚子

9   保持部件        23  支承体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