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液体口腔用组合物及阳离子性杀菌剂的杀菌力提高方法

液体口腔用组合物及阳离子性杀菌剂的杀菌力提高方法

摘要

在本发明中,在液体口腔用组合物中混合(A)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0.01~0.1质量%、(B)月桂酰基肌氨酸钠0.02~0.3质量%、(C)环氧乙烷的平均加成摩尔数为40~100摩尔的聚环氧乙烷硬化蓖麻油,将(A)/(B)的质量比设定为0.3~3、将(C)/((A)+(B))的质量比设定为1.0~20。根据本发明,可以得到如下的有效地预防龋齿的液体口腔用组合物,杀菌剂快速地浸透到龋齿病原性生物膜内,对于龋齿病原性菌发挥优异的杀菌力,同时抑制低温保存时沉淀以及浑浊的发生,外观稳定性也良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77861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狮王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880103483.0

  • 发明设计人 西永英司;松本典子;

    申请日2008-07-29

  • 分类号A61K8/49(20060101);A61K8/37(20060101);A61K8/44(20060101);A61Q1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1210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徐申民

  • 地址 日本国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05: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04-11

    授权

    授权

  • 2010-09-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8/49 申请日:200807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7-1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口腔用组合物及阳离子性杀菌剂的杀菌力提高方法,该液体口腔用组合物中的杀菌剂有效地浸透到口腔内的龋齿病原性生物膜内,对于龋齿病原性菌发挥优异的杀菌力,同时其低温保存时沉淀以及浑浊的发生被抑制,外观稳定性良好。

背景技术

在口腔内,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等的龋齿病原菌形成的生物膜附着在齿面,牙齿由于生物膜中产生的酸而脱矿(破坏牙釉质),从而产生龋齿。

因此,作为预防龋齿的手段,在液体口腔用组合物领域,使用通过混合各种杀菌剂来杀死龋齿病原菌的手段。尤其,氯化苄基铵或十六烷基吡啶盐等的阳离子性杀菌剂对于龋齿病原性菌的杀菌活性高,并且其具有容易吸附在牙齿和口腔粘膜等口腔组织表面的性质,所以混合在大多数的口腔用组合物中。

然而,这些阳离子性杀菌剂虽然对于口腔内的浮游菌发挥良好的杀菌效果,但是存在以下问题:向口腔生物膜内的浸透的能力弱,尤其对于口腔生物膜中的龋齿病原性菌不能发挥充分的杀菌效果。

关于使用了阳离子性杀菌剂的口腔内的杀菌技术,公开如下,例如促进吸附技术,其在阳离子性杀菌剂中混合聚磷酸和聚甘油脂肪酸酯(参考专利文献1);抑制齿垢形成的技术,其通过在阳离子性杀菌剂中混合赤藓醇、木糖醇、palatinit(商品名称)以及麦芽糖醇、乳糖醇,阻碍蛋白吸附在齿表面(参考专利文献2);杀菌剂的牙齿吸附性增强技术,其在阳离子性杀菌剂中混合聚乙烯醇(参考专利文献3);杀菌活性提高技术,其通过在混合阳离子系杀菌剂的口腔用组合物中不混合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及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而混合水溶性香料来提高使用性(参考专利文献4);通过使口腔用组合物的组成为包含阳离子性杀菌剂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不含除阳离子性杀菌剂以外的表面活性剂,使口腔用组合物的抗菌力以及经时稳定性提高的技术(参考专利文献5)。可是,在这些技术中,对于口腔内的浮游菌虽然发挥了较高的杀菌力,但是对于生物膜中的龋齿病原性菌,其杀菌力不充分,并不能令人满意。

又,提出一种技术,其通过在液体口腔用组合物中混合月桂基硫酸钠等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来增强异丙基甲基苯酚等非离子性杀菌剂的生物膜浸透杀菌力(参考专利文献6、7)。进一步地提出了以下的技术:通过并用月桂基硫酸钠等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来提高脱氢松香酸的口腔内杀菌效果等(参考专利文献8);作为齿垢形成抑制技术,通过混合生物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系杀菌剂及/或阳离子系杀菌剂,来杀死齿垢内的病原性细菌,可以抑制齿垢形成(参考专利文献9);通过在阳离子性聚合物羟基吡啶酮衍生物中混合羟基乙基纤维素·二甲基二烯丙基铵盐,来提高停滞性,可以抑制齿垢形成(参考专利文献10)。

可是,这些技术即使对于齿周围病原性生物膜有效,但对于龋齿病原性生物膜中的变形链球菌等龋齿病原性菌较难发挥充分的杀菌效果。

另外,在专利文献9的实施例2、专利文献10的实施例10中例示了在混合了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和棕榈酰基肌氨酸钠的漱口液中混合了聚环氧乙烷硬化蓖麻油的组成,但该漱口液由于棕榈酰基肌氨酸钠的棕榈酰基的碳原子数多,所以低温保存时,发生沉淀以及浑浊,不能说其充分地确保外观稳定性。

因此,希望开发一种液体口腔用组合物,其对于龋齿病原性生物膜内的龋齿病原性菌发挥较高的杀菌力,并且低温保存时的外观稳定性优异。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2006-1175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2006-11757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3-11305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平7-10184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平7-267840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特开2006-069909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特开2006-182663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专利特开2006-312588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专利特开2003-246717号公报

专利文献10:日本专利特开2002-2059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口腔用组合物及阳离子性杀菌剂的杀菌力提高方法,该液体口腔用组合物中的杀菌剂快速地浸透到口腔内的龋齿病原性生物膜内,对于龋齿病原性菌发挥较高的杀菌力,同时抑制低温保存时的沉淀及混浊的发生,外观稳定性优异。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反复地潜心研究,结果发现,通过混合特定比例的(A)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B)月桂酰基肌氨酸钠、(C)环氧乙烷的平均加成摩尔数为40~100摩尔的聚环氧乙烷硬化蓖麻油,可以得到以下的液体口腔用组合物,杀菌剂快速地浸透到口腔内的龋齿病原性生物膜内,对于龋齿病原性菌发挥较高的杀菌力,同时抑制低温保存时的沉淀及混浊的发生,外观稳定性优异。

此时,可以预测在液体口腔用组合物中混合对于龋齿病原性菌的杀菌活性高的阳离子性杀菌剂和使向生物膜浸透的能力提高的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话,对于龋齿病原性生物膜的浸透杀菌力增强。可是,经本发明人研究,此时通过两者的电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复合体,不仅不充分地发挥杀菌力,而且还在低温保存时产生推定为复合体的沉淀或混浊,损害了外观稳定性。因此,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并用阳离子性杀菌剂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杀菌剂及作为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使用的月桂酰基肌氨酸钠,再混合环氧乙烷的平均加成摩尔数为40~100摩尔的聚环氧乙烷硬化蓖麻油,通过并用特定比例的这些成分,意外地,由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和月桂酰基肌氨酸钠形成的复合体快速地浸透到龋齿病原性生物膜内,对于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等的龋齿病原性菌发挥优异的杀菌效果,同时,即使低温保存也几乎没有发生沉淀或混浊,得到良好的外观稳定性。本发明有这样的效果是因为,混合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和月桂酰基肌氨酸钠的话,两成分通过电的相互作用形成复合体,使相互的杀菌活性部位的活性下降,进一步地,由于该复合体的溶解度低,在低温保存中变成沉淀和混浊析出,但是通过在上述复合体中添加特定比例的环氧乙烷的平均加成摩尔数40~100摩尔的聚环氧乙烷硬化蓖麻油,上述复合体的键合减弱,相互之间的杀菌活性部位的活性恢复,充分地发挥杀菌力,进一步地,通过上述聚环氧乙烷硬化蓖麻油的表面活性作用,不仅可使复合体可溶化,而且复合体可以有效地浸透龋齿病原性生物膜。

后述的实施例也明确了,这样的本发明的作用效果是组合混合特定比例的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月桂酰基肌氨酸钠和环氧乙烷的平均加成摩尔数为40~100摩尔的聚环氧乙烷硬化蓖麻油可以得到的,使用其他的杀菌剂,或者并用其他的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或者各成分的混合比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外,都不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因此,本发明提供下述的液体口腔用组合物以及阳离子性杀菌剂的杀菌力提高方法。

〔I〕一种液体口腔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

(A)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0.01~0.1质量%、

(B)月桂酰基肌氨酸钠0.02~0.3质量%、

(C)环氧乙烷的平均加成摩尔数为40~100摩尔的聚环氧乙烷硬化蓖麻油,

(A)/(B)的质量比为0.3~3,(C)/((A)+(B))的质量比为1.0~20。

〔II〕根据〔I〕所述的液体口腔用组合物,其倍作为漱口剂调制。

〔III〕一种阳离子性杀菌剂的杀菌力提高方法,其是使液体口腔用组合物中的阳离子性杀菌剂的杀菌力提高的方法,混合(A)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0.01~0.1质量%、(B)月桂酰基肌氨酸钠0.02~0.3质量%、(C)环氧乙烷的平均加成摩尔数为40~100摩尔的聚环氧乙烷硬化蓖麻油,且将(A)/(B)的质量比设定为0.3~3、将(C)/((A)+(B))的质量比设定为1.0~20的范围。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液体口腔用组合物以及阳离子性杀菌子剂的杀菌力提高方法,其杀菌剂快速地浸透龋齿病原性生物膜内,对于龋齿病原性菌发挥优异的杀菌力,同时即使低温保存时也可抑制沉淀及混浊的发生,外观稳定性也良好,有效预防龋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液体口腔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并用(A)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B)月桂酰基肌氨酸钠、(C)环氧乙烷的平均加成摩尔数为40~100摩尔的聚环氧乙烷硬化蓖麻油。

(A)成分的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相对于整个组合物混合0.01~0.1%(质量%,下同),尤其从杀菌力和外观稳定性方面考虑,理想的是设定为0.02~0.05%。混合量不足0.01%的话,有时杀菌剂在生物膜中的浸透性得不到改善,不能发挥高的杀菌力,超过0.1%的话,有时低温保存下白浊,损害外观稳定性。

(B)月桂酰基肌氨酸钠的混合量是整个组合物的0.02~0.3%,但是尤其从杀菌力和外观稳定性方面考虑,理想的是0.05~0.2%。混合量不足0.02的话,有时杀菌剂在生物膜中的浸透性得不到改善,不能发挥高的杀菌力,超过0.3话,有时低温保存下发生沉淀和白浊,损害外观稳定性。

(A)成分/(B)成分的质量比为0.3~3,尤其从杀菌力方面考虑,理想的是0.5~1。(A)/(B)比不足0.3的话,有时不能充分地发挥对于生物膜的杀菌力,超过3的话,有时低温保存下发生沉淀和白浊,损害外观稳定性。

本发明中,需要并用特定比例的(A)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和(B)月桂酰基肌氨酸钠,由此形成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和月桂酰基肌氨酸钠的复合体,该复合体快速地浸透龋齿病原性生物膜内,对于变形链球菌等的龋齿病原性菌发挥优异的杀菌效果。单独使用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或月桂酰基肌氨酸钠的话,不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作为(C)聚环氧乙烷硬化蓖麻油,混合1种或者2种以上的环氧乙烷的平均加成摩尔数为40~100摩尔的聚环氧乙烷硬化蓖麻油,尤其从外观稳定性和杀菌力方面考虑,希望环氧乙烷的平均加成摩尔数为60~100。平均加成摩尔数不足40摩尔的话,损害低温保存时的外观稳定性,或者有时对于龋齿病原性生物膜不能发挥充分的杀菌力,此外超过100摩尔的市场上一般没有。

(C)成分的聚环氧乙烷硬化蓖麻油的混合量设定为整个组合物的0.1~3%,尤其理想的是0.2~2%,不足0.1%时,低温保存时发生沉淀或白浊,损失外观稳定性,超过3%的话,有时味道不好,不能充分地发挥对于龋齿病原性菌的杀菌力。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为了一面维持杀菌剂向龋齿病原性生物膜内的浸透性,一面维持外观稳定性,(C)成分与(A)成分及(B)成分的合计含量之比(C)/((A)+(B))以质量计为1.0~20,理想的是设定为2~10。质量比不足1.0,即(C)成分的含量比(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混合量少时,低温保存时发生沉淀或白浊,损害外观稳定性,超过20的话,不能充分地发挥对于龋齿病原性菌的杀菌力。

本发明的液体口腔用组合物可以作为使用时不稀释直接使用的类型或者使用时用水稀释使用的浓缩型的漱口剂、口中清凉剂等进行调制、应用,除上述成分以外,可以根据其剂型混合适当的公知成分。例如可以混合溶剂、湿润剂、增稠剂、pH调整剂、防腐剂、甜味剂、香料、有效成分、着色料等。另外,可以不混合上述必须成分之外的公知的表面活性剂。又,调制成漱口剂时,可以不混合研磨剂。

溶剂一般使用水,但也可以混合丙二醇、乙二醇、聚乙二醇等的多元醇、乙醇等的低级醇等的醇。醇的混合量通常是组合物整体的0~30%、尤其是1~10%。

又,本发明的液体口腔用组合物可以不混合乙醇,可以是实际上不含乙醇(即组合物中的乙醇含量在0.01%以下、尤其是0~0.0001%)的组成。基本上不含乙醇的组成,也可以使杀菌剂有效地浸透到龋齿病原性生物膜内,有效地杀死变形链球菌等的龋齿病原性菌,同时可以抑制低温下的沉淀及混浊的发生。

作为湿润剂,可以混合甘油和山梨糖醇、麦芽糖醇、乳糖醇等的糖醇(混合量通常是组合物整体的0~20%、尤其是1~9%)。

作为增稠剂,可以混合苍耳烷胶、角叉菜胶、羟基乙基纤维素、海藻酸钠、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等(混合量通常是组合物整体的0~3%、尤其是0.01~0.5%)。

作为防腐剂,可以举例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等的对羟基苯甲酸酯、山梨酸钾等。

又,作为甜味剂,可以混合木糖醇、麦芽糖醇、糖精、糖精钠、甜菊糖、阿斯巴甜(aspartame)。

作为香料,可以混合薄荷油、留兰香油、桉叶油、鹿蹄草油、丁香油、百里草油、鼠尾草油、豆蔻油、迷迭香油、牛至油、柠檬油、肉豆蔻油、熏衣草油、帕拉水芹油(paracress oil)等天然精油、以及1-薄荷醇、1-羧酸、肉桂醛、橙子油、茴香脑、1,8-桉树脑、水杨酸甲酯、丁香酚、百里酚、里那醇(linalool)、苧烯、薄荷酮、乙酸孟基酯、柠檬醛、樟脑、龙脑、松萜、千日菊酰胺等的上述天然精油所含的香料成分、又、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己醛、己烯醛、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乙基甲基苯基缩水甘油酸酯、苯甲醛、香草醛、乙基香草醛、二甲羟基呋喃酮、麦芽醇、乙基麦芽醇、γ/δ癸内酯、γ/δ十一烷内酯、正乙基-对薄荷烷-3-羧基酰胺、乳酸孟基酯、乙二醇-1-孟基碳酸酯等的香料成分、以及几种香料成分和天然精油组合而成的苹果、香蕉、草莓、蓝莓、甜瓜、桃子、菠萝、葡萄、麝香葡萄、葡萄酒、樱桃、鲜果汁、咖啡、白兰地酒、酸乳酪等的调和香料的1种或者2种以上。

香料的混合量理想的是组合物中0.00001~3%,可以在不妨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混合。

又,作为有效成分,可以混合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以及其他的有效成分。具体地,可以添加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ε-氨基己酸的抗炎症剂、葡聚糖酶、淀粉酶、蛋白水解酶、变聚糖酶(mutanase)、溶菌酶(lysozyme)、溶菌酶、溶菌酶(リテツクエンザイム)等的酶、氟化钠、单氟化磷酸钠、氟化亚锡等的氟化物、铝氯羟基尿囊素、尿囊素、甘菊环烃、溶菌酶氯化物、抗坏血酸等维他命C类、二氢胆固醇、甘草次酸盐、甘草次酸类、氢化胆固醇、叶绿素、铜氯叶绿素钠、百里草、黄芩、丁香、金缕梅等植物提取物、葡糖酸铜、海狗肽、聚磷酸钠、水溶性无机磷酸化合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防牙垢剂、防齿垢剂、硝酸钾、乳酸铝等。另外、这些其他的有效成分的添加量在不妨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

作为着色料,可以添加蓝色1号、绿色3号、黄色4号、红色105号等安全性高的水溶性色素。

作为pH调整剂,可以使用选自邻苯二甲酸、磷酸、柠檬酸、琥珀酸、乙酸、反丁烯二酸、苹果酸和碳酸以及它们的钾盐、钠盐和铵盐、核糖核酸及其盐、氢氧化钠等的1种或者2种以上。尤其理想的是组合使用磷酸及其盐或者柠檬酸及其盐。理想的是,将本发明的液体口腔用组合物的25℃下的pH调整为5.5~8.0,因此,作为其附近的pH调整剂,适宜的是磷酸二氢钠和磷酸一氢钠或者柠檬酸和柠檬酸钠的组合。

作为容器,可以使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玻璃、聚丙烯、聚乙烯,但是从抑制香料的吸附方面考虑,理想的是PET或者玻璃。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验例、实施例以及比较例,更详细叙述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被这些实施例限定。

另外,下述例显示的%只要没有特别说明的,都是指质量%。又,调制之后,使用东亚电波工业制造的pH计量器(型号HM-30S)测定表中的pH,在25℃下,显示3分钟后的值。聚环氧乙烷硬化蓖麻油中的括号表示环氧乙烷的平均加成摩尔数。

又,液体口腔用组合物的调制使用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和光纯药制造)、月桂酰基肌氨酸钠(川研フアインケミカル制造)、聚环氧乙烷(40)硬化蓖麻油(日光chemicals制造)、聚环氧乙烷(60)硬化蓖麻油(日光chemicals制造)、聚环氧乙烷(80)硬化蓖麻油(日光chemicals制造)、聚环氧乙烷(100)硬化蓖麻油(日本エマルジン制造)、乙醇(日本アルコ一ル贩卖制造)、柠檬酸(扶桑化学制造)、柠檬酸钠(扶桑化学制造)、磷酸一氢钠(太平化学产业制造)、磷酸二氢钠(太平化学产业制造)、木糖醇(ロケツト·フル一レ制造)、山梨糖醇(70%、东和化成制造)、聚乙二醇400(第一工业制药制造)、丙二醇(旭硝子制造)、对羟基苯甲酸甲酯(API制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API制造)、对羟基苯甲酸丁酯(API制造)、糖精钠(大东化学制造)、甘油(85%、坂本药品工业制造)、氟化钠(ステラケミフア制造)、阿斯巴甜(aspartame)(味之素制造)、葡聚糖酶(第一三共制造)、角叉菜胶(三晶制造)。又,香料使用下述表3显示的组成的香料。

又,比较例的调制除了使用上述实施例使用的成分之外,还使用三氯生(チバスペシヤリテイケミカル制造)、月桂基硫酸钠(东邦化学工业制造)、棕榈酰基肌氨酸钠(日光chemicals制造)、聚环氧乙烷(20)硬化蓖麻油(日光chemicals制造)、聚环氧乙烷(40)十六烷基醚(日本エマルジン制造)。

[实验例1]

通过常用方法调制表1、2所示的组成的液体口腔用组合物(漱口剂),将其作为样品进行下述评价。

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对龋齿病原性生物膜的浸透效果

作为培养液,使用将胰蛋白胨大豆肉汤(Difco制造)30g溶解在1L的精制水中,再溶解蔗糖(和光纯药制造)10g而得到的物质。作为龋齿病原性菌,将接种了变形链球菌ATCC10449的培养液放入直径13mm×150mm的玻璃制小试管中,每个2ml,立在试管架上,使用倾斜台(サンワカケン制造)使之倾斜,在37℃下,厌氧条件下(5容量%二氧化碳、95容量%氮气)培养18小时,使生物膜形成、附着。

倒掉试管内的培养液,用3mlpH调整为4.5的磷酸缓冲液(将氯化钠8.8g以及磷酸二氢钠二水合物1.56g溶解在水1L中,用1N氢氧化钠水溶液将其pH调整为4.5)清洗形成的生物膜1次。倒掉缓冲液之后,添加表1、2所示的样品0.5ml,浸渍30秒钟。然后,倒掉样品液,通过用灭菌生理盐水2ml进行超声波处理(使用日本精机制造所制造,US-300,200μA,10秒钟),使生物膜分散。加入作为内标物质的水杨酸-4-辛基苯基酯(东京化成制造)0.1g溶解在乙醇(99.5%)(关东化学制造)5L得到的液体1ml(内标物质溶液)之后,用0.45μm滤膜过滤,通过液相色谱法(试样注入量40μl)测定滤液,对浸透到生物膜的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的量进行定量。

液相色谱法的移动相使用75容量%乙腈水溶液,泵使用日本分光(株)PU-980,试样导入部使用日本分光(株)AS-950,检测器使用日本分光(株)UV-970(测定波长:设定为265nm),记录装置使用システムインスツルメント(株)Chromatocorder21J,柱恒温槽(设定为35℃)使用日本分光(株)CO-966,柱使用GLサイエンス(株)Inertsil ODS-2(4mmφ×150mm)。又,作为标准溶液,将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和光纯药制造)0.1g溶解在移动相200ml之后,再用移动相稀释成125倍(容量比),从该稀释后的溶液中选取2ml,添加上述内标物质溶液1ml,对得到的溶液同样用液相色谱法(试样注入量40μl)进行测定。

根据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比,使用下述计算式,算出浸透到生物膜的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的量,根据下述判定基准,评价杀菌剂的浸透效果。

结果表示于表1、2中。

[数学式1]

杀菌剂的浸透效果判定基准

◎:浸透的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的量为40μg以上

○:浸透的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的量为30μg以上、不足40μg

△:浸透的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的量为20μg以上、不足30μg

×:浸透的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的量不足20μg

[实施例2]

对于龋齿病原性生物膜内的变形链球菌的杀菌效果

作为培养液,使用将胰蛋白胨大豆肉汤(Difco制造)30g溶解在1L的精制水中,再溶解蔗糖(和光纯药制造)10g而得到的物质。作为龋齿病原性菌,接种变形链球菌ATCC10449,在培养液中静置直径7mm×厚度3.5mm的羟基磷灰石(HA)板(旭光学制造),在37℃下,厌氧条件下(5容量%二氧化碳、95容量%氮气)培养18小时,使生物膜形成、附着。

从培养液中取出附着有形成的生物膜的HA板。在装有100mlpH调整为4.5的磷酸缓冲液(将氯化钠8.8g以及磷酸二氢钠二水合物1.56g溶解在精制水1L中,用1N氢氧化钠水溶液将其pH调整为4.5)的烧杯内清洗该HA板。

接着,将HA板浸渍在表1、2所示的试样10ml30秒钟,再浸渍在pH调整为4.5的磷酸缓冲液2ml中,在37℃恒温槽内(ヤマト科学制造IS400)静置3小时。然后,取出附着有生物膜的HA板,通过用灭菌生理食盐水2ml进行超声波处理(使用日本精机制造所制造,US-300,200μA,10秒钟),使生物膜分散。使用灭菌生理食盐水,将菌分散液稀释为以容量比计为10倍、100倍、1,000倍、10,000倍、100,000倍,将轻型唾液链球菌(mitis salivavious)(Difco制造)45g以及蔗糖(和光纯药制造)25g溶解在精制水500ml中之后,进行加热灭菌,而得到琼脂平板,将上述稀释后的菌分散液50μl涂抹在该琼脂平板上,在37℃下培养3天。测量生长的菌落,算出残留的变形链球菌的菌数(cfu),根据下述的基准进行判定。

结果表示于表1、2中。

生物膜杀菌效果判断基准

◎:活的细菌数不足106

○:活的细菌数为106以上、不足107

△:活的细菌数为107以上、不足108

×:活的细菌数为108以上

[实验例3]

外观稳定性的评价

将表1、2所示的试样450ml填充到满注量500ml的无色透明的PET容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容器吉野工业所制造),在5℃恒温槽(三洋電机制造,MPR-311)保存1个月后,根据下述标准,目视判定其外观稳定性。

结果表示于表1、2中。

外观稳定性评价基准

◎:完全没有沉淀、混浊,透明。

○:振荡时看到极微小的浮游物,但是透明的,没有问题。

△:看到一点儿沉淀、混浊。

×:看到相当(多)的沉淀、混浊。

从表1、2的结果看,使用作为杀菌剂广泛使用的三氯生来代替(A)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的比较例1、使用月桂基硫酸钠来代替(B)月桂酰基肌氨酸钠的比较例2、使用聚环氧乙烷(20)硬化蓖麻油作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比较例3、使用聚环氧乙烷(40)十六烷基醚的比较例4、(A)/(B)成分的质量比在0.3~3的范围外的比较例5、6、(A)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含量在0.01~0.1%的范围外的比较例7、8、(B)月桂酰基肌氨酸钠含量在0.02~0.3%的范围外的比较例9、10、(C)/((A)+(B))的质量比在1.0~20的范围外的比较例11,12,这些杀菌剂向龋齿病原性生物膜内的浸透性不好,没有发挥充分的杀菌力,外观稳定性不好。又,混合棕榈酰基肌氨酸钠来代替(B)月桂酰基肌氨酸钠的比较例13也在低温保存时发生沉淀和混浊,未充分地确保外观稳定性。

相比于它们,本发明的液体口腔用组合物(实施例1~16),其杀菌剂有效地浸透龋齿病原性生物膜,发挥较高的杀菌力,同时可以抑制低温保存时的沉淀及混浊的发生,可以确认外观稳定性也优异。

[表1]

[表3]

  成分(%)  香料A  香料B  香料C  香料D  香料E  香料F  薄荷油  25  20  10  8  0  5  薄荷油前馏部20%  馏分  25  25  10  8  10  10  通过膜处理的萜烯  部15%馏分薄荷油  0  0  10  0  5  20  留兰香油  1  5  1  0  0  1  留兰香油前馏  部·后馏部15%馏  分  10  0  5  1  2  1  日本薄荷油  1  1  0  20  0  1  日本薄荷油前馏部  30%馏分  1  1  10  10  2  4  薄荷醇  15  15  40  20  50  30  碳  0  1  0  7  1  5  里那醇  1  1  1  0  1  1  1,8-桉树脑  1  1  1  1  10  1  薄荷呋喃  1  1  0  2  0  0  樟脑  1  1  1  1  1  0  薄荷酮  1  1  1  0  1  0  丁香酚  1  1  1  1  1  2  乙酸孟基酯  1  0  0  1  1  1  水杨酸甲酯  5  1  1  1  0  10

  成分(%)  香料A  香料B  香料C  香料D  香料E  香料F  香料1(表4)  0.5  0.5  0.5  5  0.5  0.5  香料2(表5)  1  1  1  10  1  1  香料3(表6)  1  10  1  1  1  1  香料4(表7)  1  1  1  0.1  10  1  香料5(表8)  0.5  0.5  0.5  0.5  0.1  02  香料6(表9)  1  10  1  1  1  1  乙醇  1  0  3  1.4  1.4  0  丙二醇  4  2  0  0  0  1.5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表4

香料1组成

  柠檬油  1份  柠檬油前馏部95%馏分  1份  白柠檬油  1份  柑橘油  1份  葡萄柚油  1份  甜柚油  1份  柚油  1份  柠檬醛油  1份  乙醇  2份

  柠檬油  1份  合计  10份

另外,表中的份都是质量份(下同)。

[表5]

香料2组成

  桉树油  1份  丁香油  1份  百里香油  1份  鼠尾草油  1份  小豆蔻油  1份  胡荽油  1份  迷迭香油  1份  月桂树油  1份  春黄菊油  1份  贡蒿油  1份 罗勒(basil)油  1份  乙醇  1份  合计  12份

[表6]

香料3组成

  冬青油  1份  乳香油  1份  薰衣草油  1份

  冬青油  1份  苦橙花油  1份  柠檬草油  1份  茉莉油  1份  玫瑰油  1份  玫瑰纯油(rose absolute)  1份  香草纯油(vanilla absolute)  1份  芒果纯油(mango absolute)  1份  鸢尾浸膏  1份  橙花  1份  乙醇  1份  合计  13份

[表7]

香料4组成

  乳酸孟基酯  1份  N-取代-对薄荷烷-3-羧基酰胺  1份  3-1-孟氧基丙烷-1,2-二醇  1份  孟基甘油基醚  1份  千日菊酰胺  1份  琥珀酸单孟基酯  1份  氧化里那醇  1份

  乳酸孟基酯  1份  香草基丁基醚  1份  异胡薄荷醇  1份  辣椒提取物  1份  姜油树脂  1份  胡椒油树脂  1份  辣椒油树脂  1份  乙醇  1份  合计  14份

[表8]

香料5组成

  麦芽醇  1份  乙基麦芽醇  1份  香草醛  1份  乙基香草醛  1份  二甲羟基呋喃酮  1份  乙基环戊烯醇酮  1份  环甘素  1份  2-甲基丁酸  1份  丙酸  1份  对甲氧基肉桂醛  1份

  麦芽醇  1份  乙醇  1份  合计  11份

[表9]

香料6组成

  顺式-3-己烯醇  1份  反式-2-己烯醇  1份  丁酸乙酯  1份  十一烷内酯  1份  癸内酯  1份  乙酸异戊酯  1份  苯甲醛  1份  乙酸己酯  1份  2-甲基丁酸乙酯  1份  苯甲醇  1份  α-松油醇  1份  乙酸里那酯  1份  缩水甘油酸苯乙酯(phenylethyl glycidate)  1份  苯乙醇  1份  己酸烯丙酯  1份  辛醇  1份

  顺式-3-己烯醇  1份  肉桂酸甲酯  1份  1-庚炔-1-羧酸甲酯  1份  紫罗兰酮  1份  乙基-β-甲基硫代丙酸酯(ethyl-β-methylthiopropionate)  1份  顺式-6-壬烯醇  1份  抗内分泌素(抑素)  1份  茉莉酮酸甲酯  1份  乙醇  1份  合计  24份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