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的灌肠中药液

一种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的灌肠中药液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的灌肠中药液,由复方大青叶注射液、穿心莲注射液和柴胡注射液各2毫升,清热解毒注射液4毫升,藿香正气水1毫升混合配制而成。本发明使用方便,直肠吸收,药物利用率高,无副作用,经多年临床观察选择病例,十天为一个疗程,每日灌肠两次,分早晚各灌肠一次,每次10分钟灌10-20毫升为宜,治愈病人近1000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年龄3.5岁,总有效率为98%。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64786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徐波;

    申请/专利号CN200910018605.2

  • 发明设计人 徐波;林淑红;徐涛;

    申请日2009-08-31

  • 分类号A61K36/708;A61K36/19;A61K36/233;A61K36/8968;A61K36/889;A61K36/9068;A61K36/78;A61K9/08;A61P31/00;A61K33/06;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76100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3:27: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0-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708 授权公告日:20110831 终止日期:20140831 申请日:2009083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8-31

    授权

    授权

  • 2010-07-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708 申请日:200908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2-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的灌肠中药液。

背景技术

小儿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热是临床表现的主要症状。由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有细菌性的,如扁桃体炎、败血症等;也有病毒性的,如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等,还有寄生虫病,如疟疾等。目前,临床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主要是口服药物或药物注射。口服药物,由于患儿对药物的敏感性实施实属困难,容易发生药物喷洒或呛咳等现象,导致药物浪费;药物注射,由于幼儿机体肌肉、血管发育的不成熟,会出现局部静脉炎症、臀部炎症、过敏反应等副作用,给患儿会造成身体伤害、心理伤害,甚至严重者会造成精神创伤——儿童恐惧症、休克、死亡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标本兼治、无副作用、直肠直接吸收的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的灌肠中药液。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小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对小儿感染性疾病有治愈的功效。

本发明药物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小儿对药物的适用能力发明而成的。

对0-3岁婴幼患儿,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复方大青叶注射液、穿心莲注射液和柴胡注射液各2毫升,清热解毒注射液4毫升,藿香正气水1毫升;

对4-6岁婴幼患儿,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复方大青叶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穿心莲注射液、鱼腥草和清热解毒注射液及藿香正气水各4ml;

对7-10岁患儿,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复方大青叶注射液和穿心莲注射液各4毫升,藿香正气水4毫升、柴胡注射液和清热解毒注射液各6毫升;

将上述各组分注射液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灌肠中药液。

本发明药物中的组分来源:清热解毒注射液,由洛阳民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柴胡注射液,由江西众心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复方大青叶注射液,由万荣三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穿心莲注射液,由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藿香正气水由厦门宏仁医药有限公司生产。上述诸药经合理配伍对小儿感染性疾病灌肠直肠吸收有特效。

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结果表明,有下述优点:

1)药品来源安全,取用于国药准字号制剂;

2)药品供应源广,药品供应商为国家级正规企业;

3)用药原则符合WHO的合理用药原则:(1)药物无误;(2)指征适应;(3)疗效、完全性、使用、价格对患者适宜;(4)剂量、用法、疗程妥当;(5)用药对象适当,患者遵从医嘱;(6)无禁忌证、不良反应等;(7)药品调配与提供药品信息无误;

4)严格把握中药配伍禁忌原则;

5)配制、使用方法简便;

6)应用对对机体无创伤、无痛苦;

7)药品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应用疗效显著;

8)儿童易于接受、适应治疗性强;

9)禁忌症及不良反应少见;

10)具有提高儿童免疫力作用。

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的灌肠中药液的发明与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对中药的应用与中医药的发展拓宽了道路,实践再次证明了中医中药对人类战胜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性,治疗过程充分显现了中药治病的整体性、统一性、科学性。

为表明本发明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的灌肠中药液的疗效,本发明经多年临床观察选择病例,十天为一个疗程,每日灌肠两次,分早晚各灌肠一次,每次10分钟灌10-20毫升为宜,治愈病人近1000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年龄3.5岁,总有效率为98%。

注意事项:操作灌肠时,肛门处只需外涂点甘油或液状石蜡油即可,灌肠时动作一定要轻快,女性患儿切勿插入阴道,注药体位,以胸膝位为最佳,注药要匀速、缓慢,10分钟灌10-20毫升为宜。如果患儿体温>39.℃,灌肠后超过30分钟体温无缓解者,应该配合使用物理降温法或者口服臣工再欣并注意多饮糖盐水或哺乳。10分钟内因高热水样便者,要酌情重复补灌肠1-2次。

直肠药液供应生理及功能特点:肛门直肠静脉有两个静脉丛,即直肠上静脉丛和直肠下静脉丛。直肠上静脉丛在齿线上方,直肠粘膜下层,汇集形成数支静脉,穿过直肠壁合为直肠上静脉,经肠系膜下静脉,入脾静脉和门静脉。这些静脉无瓣膜,穿过肌层时易受压迫,成为发生内痔的原因之一。直肠下静脉丛,在齿线下方,括约肌与肛管皮肤之间,汇集成为直肠下静脉、肛门静脉,流入髂内静脉。直肠上静脉丛和直肠下静脉丛,在肛门白线附近互相交通,使门静脉系统与体静脉系统相通,不但大大增加直肠药物吸收面积,利于药物的吸收,而且还实现了给药显效迅速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对0-3岁婴幼患儿,按下述组分配比进行配药:复方大青叶注射液、穿心莲注射液和柴胡注射液各2毫升,清热解毒注射液4毫升,藿香正气水1毫升;将上述各组分注射液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灌肠中药液,本发明灌肠中药液定名为:《儿童抗感染灌肠液一号》。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对4-6岁婴幼患儿,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复方大青叶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穿心莲注射液、鱼腥草和清热解毒注射液及藿香正气水各4ml;本发明灌肠中药液定名为:《儿童抗感染灌肠液二号》。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1,对7-10岁患儿,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复方大青叶注射液和穿心莲注射液各4毫升,藿香正气水4毫升、柴胡注射液和清热解毒注射液各6毫升;本发明灌肠中药液定名为:《儿童抗感染灌肠液三号》。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